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摘要:依据新课改,将生活与历史教学巧妙的相融合,可开拓学生思维,使其勇于创新,还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历史与生活融会贯通,使学生感悟生活,了解历史,拉近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本文将结合新课改分析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给关注此话题的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1引言

新课改下的生活化教学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学习运用到生活当中,有效解决了历史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减小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差距,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正确认识历史

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是对中国历史认识的一个基础,知识体系庞大,涉及的信息量广,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繁重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压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了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教学的基本,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初中历史与人们生活距离相差甚远,学生不理解、不接受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比如,唐朝以胖为美,在当代观念中,体态轻盈才是美,胖反而会被嘲笑,学生无法理解古代人的审美观念,种种反差和疑问也是阻碍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历史就是过去,过去就是故事,很多学生对待历史就像对待故事一样,只看开头与结尾,不注重中间过程的发展,如此对待历史,既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利于以后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系统了解其中的知识。

3感悟生活,尊重过去,珍惜当下

在中国近代史中,先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现在,初中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的家庭环境中,从未吃过苦、受过委屈,针对此现象,教师应教育学生想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爬雪山、吃树皮、过草地,顽强勇敢的走完长征之路,不怕吃苦,不惧艰难,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伟大的功劳。看到国外的局势动荡,战争不断,再看到中国的国泰民安,时刻提醒学生居安思危,根据历史《抗美援朝》一课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今的太平盛世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让学生了解当中的不易,珍惜生活,努力学习。

4将历史运用到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相对比理工科应用的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电子影像越来越多,比如在欣赏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到的历史知识,对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错误提出指正,以免误导他人。在游览名胜古迹的时候,充当导游,向身边人讲解景点的起源与特点,从而对景点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与了解。

5创新教学,历史重现

初中阶段正是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天马行空,敢于创新,乐于想象,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加以利用,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历史章节可以通过表演形式对其加深印象,比如杯酒释兵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分别扮演赵匡胤及各位大臣,查找资料寻找台词,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赵匡胤的无奈和群臣们的忠心,情景再现,更深的了解历史,带动学习气氛,使学生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6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讲课按部就班,离不开书本,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既要学习历史知识,又要领悟历史精神,就要亲身体会。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参观博物馆或者当地的名胜古迹。比如:讲解《八国联军侵略中华》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北京圆明园,让学生亲身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先辈的艰苦,激发学生爱国意识,深知如今的幸福和平来之不易,从生活中了解历史,有助于生活化教学的渗透。

7搜集历史资料

新课改后,在历史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新元素,这些新元素对学习历史有着明显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更广面的接触历史。由于课本是浓缩型的历史,对历史的描述并不全面,中华上下五千年,不是一本书一个学期就能了解透彻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期间查找搜集历史资料,来完善历史知识,丰富自己的学习。如今的查找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民间走访,请教当地老人,对当年中国的经历有一些了解。还可以查阅书籍,查找课本中提及到的且不完善的历史,通过课外书对历史进行补充。现在最简单方便的查找方式就是上网,各种搜索方式,输入想要查找的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多接触,多学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历史,历史就在身边。

8结论

总之,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谨记历史来源生活,将历史与教学相融合,用历史知识去了解生活,创造一个生活性的历史课堂,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覃秋婵.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7,(65):131.

[2]于翔.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亚太教育,2015,(35):130.

作者:张秀娟 单位: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