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例6篇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1

1995年国际黄金市场的回顾与展望刘志丹(8)

当前拉美金融,经济状况分析谭雅玲(14)

论母国对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监管李文泓(16)

新加坡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及对我们的启示:——赴新加坡学习考察的思考钟心安(21)

巴林危机给予国际金融市场的启示卿光中(25)

从巴林倒闭看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在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张存忠(29)

谈外债的动态余额管理:——兼议中国银行的外债管理发展方向马向远(33)

对当前金融机构存差问题的几点分析武士国(35)

对有效遏制当前外贸信贷资产质量下滑趋势问题的探讨胡小钢(39)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银企新型关系研究徐建新(42)

企业机制转换与国有商业银行关系张振华(46)

浅谈内地中行如何搞好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问题王维松(50)

大陆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王喜义(52)

在台外商银行之演进与展望吕桔诚(58)

论私募股权基金杠杆收购与债券市场的发展---黄亚玲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因素及监管对策初探---叶春和

次贷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及优化配置---孔立平

全球产出缺口与中国的通胀变动:基于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研究---韩剑

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研究---徐原梁琦

国际金融视角下美国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董有德肖杨希

特别提款权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黄梅波熊爱宗

网络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及效应分析---贾丽平

次贷危机以来中央银行的作为-对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考察和分析---任康钰

美国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分析-以次贷危机的引发和扩散为例---李云林

利率平滑:基于学习机制和美联储实践的分析与启示---萧松华杨德娟

金融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启示---刘胜会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潘成夫

监管者需要关注市场泡沫化倾向---乔治·索罗斯林纯洁赵刚

我国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实证分析:信贷风险掩饰和推迟视角---卫功琦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际借鉴-以日本为例---王丽珠

虚拟经济膨胀视角下的汇率短期波动研究-对DORNBUSCH超调模型的扩展---王立荣刘力臻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理论框架、模式和面临的风险---李建军

功能视角下投资银行组织模式变迁的回顾与前瞻---应展宇

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秦建文梁珍

防范同质化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董裕平

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比较---苗永旺王亮亮

对当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与世界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黄范章

修复破碎的国际金融体系---保罗·沃尔克林纯洁张吉吉

美国经济会陷入长期衰退吗?-马克思主义视角以及与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比较---张永军

美国经济衰退的国际相关性实证研究---曹永福

中国应开放人民币NDF市场吗?-基于人民币和韩圆的对比研究---陈蓉郑振龙龚继海

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李麟索彦峰

国际金融系统风险的放大与传导:对冲基金在金融风暴中的作用---韩立岩谢飞

境外人民币NDF和境内人民币掉期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贺晓博

违约损失率模型开发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杨军程建潘俊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GER方法介绍及评述---郑红

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何浩

美国次贷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与发展展望---李志辉王飞飞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2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 “两个必然”

一、危机与资本主义并存,是一种制度病、基因病

历史上看,美国以至世界性的金融动荡是有传统的。从1929年股市大崩溃、1970年的美国股灾、21世纪初“安然事件”、“泰科事件”、“朗讯事件”等诸多大公司丑闻,再到这次殃及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关于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中国新闻网,2008年9月23日)正是金融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追逐,贪婪地占有国民财富的本性导致了危机的重复性出现,这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两个必然”规律仍然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马克思在《宣言》中深刻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永远经得起社会历史实践检验。

有人会问当下的金融危机与十九世纪的实体经济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有什么关系吗?笔者以为,二者不仅关系密切,就其本质而言,且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没有根本的改变。这次危机正是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危机发生后,资本主义社会对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仍然没有正确的本质的认识,而仅仅找到一些表层的原因,如金融家的贪婪、过度的投机行为、银行监管制度的缺失和公众消费信心不足等,甚至有人荒谬地把危机归咎于美国人的消费方式加上中国的货币汇率。他们否认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把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和行为的偶然失误以及某些外部因素的冲击。其实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此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即源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竞争的压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社会财富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则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这就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尽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以前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如虚拟资本的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和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是生产趋向于全球化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却依旧,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未变。

三、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马克思在《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P256)他还说:“尽管按照资本自身的本性来说它是狭隘的,但它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这样就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4](P34)可见马克思不仅是资本主义的批判者与毁灭者,同时马克思也是资本主义以及资本“最伟大的赞美者”。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在流通、循环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的循环不是简单地物质守恒,而是以扩张为目的。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不可避免发生的经济危机必然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因此我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化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同时积极避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必须通过开放融入“世界历史”。而此次金融危机正好给我们以诸多思考与启示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采用集中调控的模式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优势性,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符合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吸引力,也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高度评价。

――坚信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方式去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办。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这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党总结对外开放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产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进一步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的局限性。可以这样说,目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进入了转型、秩序重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动摇了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另一方面,当世界经济因金融危机走向衰退时,中国经济仍然是一枝独秀。这都为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影响力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3

专题研究

欧债危机阴影未消,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郭世坤刘都生李昊(11)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启示陈西果(15)

行业分析

特高压输电建设的影响及商业银行对策郭世坤李伟(20)

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战略的路径选择探析彭扶民张琴(25)

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思考曹代福曹征(29)

金融论坛

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谢清河(33)

通胀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尹继志(38)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李东卫(44)

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的理论探讨与建议王传荣商海岩(49)

海外借鉴

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现状、风险分析与经验借鉴卢岚邓雄(54)

开启信用卡消费新时代——美国《信用卡问责、责任与信息披露法》研析董建军周慧(60)

大型商业银行商业模式创新思考曾俭华(7)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收益的思考林岚韩晓杰(12)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研究任冬艳徐长生(16)

金融论坛

金融机构杠杆率与流动性危机肖崎(20)

银行卡刷卡消费定价研究杜朝运毕柳(25)

仓储金融:金融与物流仓储结合的创新陈游(29)

专题研究

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资产价格走势分析邵挺(34)

投资论坛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研究安华(39)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思考吴凡卢阳春(45)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组织运作模式分析陈敏灵(49)

资本市场

B股市场投资定位与外汇管理问题探析马丁王大贤(53)

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评析及建议刘宇(58)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问题探析张涛马娟纳超洪(62)

国际储备货币竞争:基于货币职能分类的市场数据分析曹勇(2)

外汇衍生产品的合理运用及风险控制研究生柳荣罗清皓(10)

后危机时代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的问题研究李东卫(15)

投资论坛

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和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李雅菁(19)

后危机时代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转折与路径选择殷越男(2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王桂荣崔邦英(28)

资本市场

中美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比较及其启示黄炳艺曾晟迪(33)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问题与政策建议尹继志(38)

海外借鉴

美国次贷危机的道德风险与伦理救援梅世云(44)

美国金融监管要点与中资银行的对策建议谢臻魏刚丁佳(49)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谢清河(54)

跟单信用证项下银行审单表面相符原则的再思考张目强李文沛(59)

美国大型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框架解析刘畅苟于国郭敏(2)

银行产品创新的客户可用性测试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迟国泰赵志宏李战江(10)

金融论坛

国际对冲基金发展趋势、监管制度及对我国的影响剖析马丁王大贤(14)

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度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钱宗鑫(19)

关于将金融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目标问题研究董志勇官皓(23)

一个解读金融约束论的新视角--基于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翁舟杰曲斌(27)

我国创业型经济政策研究王艳茹(32)

公司分立的会计处理问题刘思淼(36)

投资论坛

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策思考段秀芳(39)

东盟五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策略及对中国的启示郑达王琳琳(45)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演变和创新研究武力超(50)

资本市场

信用卡应收款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前景分析邱昆(56)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探析刘华(61)

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张淑娟(38)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违约因素实证分析陈国进刘学(4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收益的波动性研究刘红霞吴艳琴(49)

减少执行贷款批复操作风险的若干建议江明哲(53)

对我国征信产品开发及创新的思考唐友伟(57)

中国银行业实施业务持续性管理的路径研究刘桂峰文海燕杜亚娟张侃郑云昀(2)

合资铁路的授信风险分析——以大秦铁路为案例张山林(8)

行业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轿车产业的影响杨永华(12)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汪涛(17)

金融论坛

循环经济发展与银行信贷支持问题研究李东卫(22)

支持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健康发展“双赢”金融体系的思考崔滨洲(26)

中国的CDM项目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胡剑波石峰(31)

投资论坛

地方政府投融资公司简析朱南谭德彬赖静雯(36)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风险管理探讨王健朴(40)

并购融资结构与支付方式问题研究王书仁(46)

我国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发展路径研究易路熊倪娟(50)

资本市场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竞争格局、趋势与策略分析徐佳娜赵勇(55)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陈钧(61)

我国“4万亿”计划的作用机理及政策效应分析王晓姝王立国(2)

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成因及其治理鲍银胜(7)

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与运作模式探讨冯玉梅(13)

区域经济整合:问题及其化解张敏(18)

海外借鉴

美国抵押经纪人制度:作用、问题与中国的借鉴陈骞韩煦张桥云(20)

美国金融消费者单边保护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郭琛(28)

商业银行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研究杨军程建伟(32)

基于信用甄别的国家助学贷款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林胜曹文苑龙海明(36)

投资论坛

产能过剩深层次原因剖析:投资结构与主体失衡邹新李露王小娥(41)

我国风险投资采用有限合伙形式的障碍与对策分析曹晓燕耿利航(45)

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研究黄人杰(49)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李佳音(54)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4

社会管理下公务员休息权的保障与替代解决

社会转型期中乡镇政权行政行为分析——基于武威市J乡的个案研究

完善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思考

地方治理行动自由空间中的五大矛盾解析——个人与制度的冲突

中国农民工培训:经验与反思

社区融合:城乡一体新社区治理的新模式——以嘉善县桃源新邨社区为例

信任产物和信任建构:中国非营利组织信任研究

“有管理的竞争”理论的国外经验及其中国启示

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基于1997~2008年各省数据的分析

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分配机制研究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

我国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论地方涉台立法权的适度拓展——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考察对象

行政机关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当性证成

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缺失与建构——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谈起

和谐行政法律秩序下行政和解新机制的构建

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PanelDate模型的分析

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公信力危机治理

基层维稳运行的路径选择——基于运行机制的制度性缺陷

高可靠性应急管理政府:借鉴与构建

行政成本控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系统理论的研究

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和角色分析

传统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区域化的文化场域——从温州社会的实践、经验与诠释出发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生态危机根源

试论新媒体境况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贫困大学生的网络人格研究

“文化自觉”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构建商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及路径

工人阶级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兼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

《海峡法学》征稿启事

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思考——以对非洲援助为视角

非民主政治: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选择

论国家刑事责任的承担

“行政”审查标准的式微与因应

改善收入分配与扩大居民消费

试论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产权与制度因素——基于经济社会学的认识

建立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

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行动学习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构建“强县扩权”改革的制度基础——基于对潜在隐患的规避

金融危机下公共服务体制创新策略探析

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

构建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及其规制

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以北京为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目标与原则

单位盗窃的司法困惑与应然认定

新农村法治进程中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模式

论农村纠纷诉讼的研究维度

法律经济学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对经济危机根源的思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

国际金融监管的多边治理机制——一个多层次的构想框架

从课税成本看地方税权配置的模式选择

创意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开发模式创新探析

福建省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实践与探索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5

[摘 要] 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如何认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传导机制、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目前国内理论界已有大量研究,有共识也有争议。本文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对国内关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进行述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而且迅速蔓延全球,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策源地就在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现代金融市场发展最为完善的美国。分析其原因、传导机制和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运行机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次金融危机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下半年初露端倪,到2008年8月升级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这是目前国内理论界的共识。因此,要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首先必须弄清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有大量文献,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是由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所导致的,即是由于利率变化和房价波动引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认为,美国次级贷款之所以引发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的危机,利率与房价波动是关键因素。首先看美联储利率政策及贷款利率的变化。美联储从2001年初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次贷规模迅速增加。但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与房屋贷款利率。利率的上升无疑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形成压力。其次是美国房屋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降,利率变动影响到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还款能力,而房屋价格变动则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两者共同决定了次级贷款的违约率。房价增速放缓甚至下跌是到期未付率开始上升的重要原因。[1]

2.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

另一种观点从金融市场层面挖掘次贷危机的原因,强调了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影响。如何帆、张明(2007)将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归结为次贷危机发生的触发动因,并从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市场操作视角出发,将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归纳为: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方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的是那些收入较低、负债较重的、原本不够资格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购房者群体,同时房地产金融机构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如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另一方面,从金融市场操作角度看,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便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可以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在市场繁荣时期,信用评级机构有时候通过提高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讨好客户,主观上降低了信用评级的标准,而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2]

此外,刘克崮(2007)[3]、冯科(2007)[4]等也认为,次贷产品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且过度衍生,使得风险跨市场传递;而且信用评级机构的中介独立性弱化,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被过度滥用,是产生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3.金融监管不力。

还有许多学者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原因归结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罗熹(2008)认为,对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在此次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实行的是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该模式信奉自由贸易主义、最低政府干预以及最大程度的竞争,其逐渐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当中。首先,从美联储的职能看,以往美联储在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时采取的救市行为容易助长投机心理,甚至产生不负责任的道德风险。其次,从对金融部门的松懈监管看,监管机构推翻了旨在将投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分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让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全能银行的业务。在美国,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5]

4.流动性过剩。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流动性过剩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人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流动性过剩联系起来。华民(2008)认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成本竞争后产生了价格持续下降的通货收缩效应,从而导致货币需求的减少、美国长期累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规模巨大的贸易赤字,导致了美元的过度供给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过剩的资金大量购买高风险资产,从而引发了以美国次级债为典型的金融风险。[6]陈雨露、庞红、蒲延杰(2008)认为,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高,货币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而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最终演绎成为全球潜在的金融风险。[7]黄纪宪、张超(2008)则试图从商业银行这一视角,探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的原因。他们认为,银行流动性过剩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导致过度竞争,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快速膨胀。[8]

5.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

当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虚拟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衡角度出发研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

杨圣明(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最深的根源之一是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由于价值背离使用价值,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虚拟经济(其主要代表是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9]

杜厚文、初春莉(2008)从美国房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出租房屋空置率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多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虚假繁荣的外表下泡沫化程度十分严重。同时市场的杠杆作用又导致虚拟资本价值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资产一旦开始向真实价值回归,就必然导致泡沫的破裂。所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产生的资产泡沫终将破灭,这才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10]

6.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分析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种观点认为,虽然历次经济危机的直接或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危机的本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张宇(2009)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分析,指出当前的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并有了新的发展,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11]

白暴力、梁泳梅(2008)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起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12]

张宇、赵峰(2008)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相随。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导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以及经济的金融化,导致整个经济生产的利润总额增长放缓甚至绝对下降,最终形成资本的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1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安东和尹哲(2008),他们认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近3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化以及贫富分化。[14]

吴宣恭(2009)指出,由于滞胀问题的存在,为提升乏力的消费力,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大量借债;另一方面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这种信贷消费模式所遮掩着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对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加剧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15]

顾钰民(2009)通过对金融危机实质的分析指出,源自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的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16]

此外,刘明远(2008)[17]、张作云(2008)[18]等也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上述六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如第一种观点从货币政策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是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是沿袭了著名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货币数量决定了物价和产出水平。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事实上,由于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量的方程式颠倒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在解释物价变动与货币量的关系时出现了明显错误:是物价和产出水平决定了货币数量,而非相反。并且,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层面,才能找到本质原因。第二至第四种观点着重于金融市场角度,将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缺陷。但金融制度的缺陷只是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是经济过程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需要货币流回规律为中介。即各产业部门进行交换时,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进行商品交换的货币,将按照他们投入的数额流回到自己手里。只有在宏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时,货币流回规律才能实现;一旦货币不能如数回到自己手中,说明社会再生产出现问题,应当到生产中去寻找原因。第五种观点分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似乎是对前几种判断的一个综合,将货币和金融层面所有问题都包含在内,但马克思早就揭示出,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与作为其基础的实体经济相失衡只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并且会将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大,但这不是本质原因。实际上,前五种观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流通层面分析原因,停留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产过程。而第六种观点则从更深层次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样一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使得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同时,为缓解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而兴起的信贷消费流行,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和信用体系过度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成倍加以放大,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存在,但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它的爆发是有周期和条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房地产市场,并通过信贷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最终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荡。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是如何通过传导机制引发了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通过何种途径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对于我们认识经济运行过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领域,侧重于讨论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传导、引致金融危机并影响实体经济。

张明(2008)分析了次贷危机是如何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进行传导的。他的主要观点和分析逻辑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19]

余永定(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经历了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与实体经济萎缩这三个阶段。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再融资者无力偿还新贷款,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以次贷为基础的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受到影响,出现流动性短缺;而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将杠杆比率降低,导致信贷紧缩,最终对实体经济造成重要影响。[20]

关于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过程及途径,理论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徐克恩和鄂志寰(2008)[21],黄小军、陆晓明和吴晓晖(2008)[22],曹红辉(2008)[23],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1]等,他们认为,金融危机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条路径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例如,曹红辉(2008)认为,次贷危机从住房投资和居民消费两方面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首先,次贷危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房价下跌压力。一方面,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例的提高意味着贷款人将处置更多作为抵押品的房屋或有更多借款人被强制要求出售房屋,增加了房屋供给;另一方面,贷款人为控制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利率,并提高贷款标准以压缩信贷规模,控制房贷风险,对住房需求也起到抑制作用。其次,次贷危机通过两方面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中部分中等收入群体的债务状况对消费的影响相对于低收入群体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抵押品权益撤回(mew)金额占消费的比重从2005年起下降,对消费的影响日益突出。[23]

理论界在次贷危机如何由次级贷款市场传导至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的机理研究得十分透彻,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途径分析也十分到位。许多人相信,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全面经济危机是以连锁反应形式依次出现的,只有在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后,金融危机才会导致全面经济危机的发生,似乎实体经济受损是金融危机的结果,而非原因。事实上,实体经济的失衡恰恰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指导下,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贫富分化加剧。为维持生活水平,多数家庭不得不大量借债,信贷消费开始流行,而居民消费又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这种没有实际收入增长,仅仅依靠借贷实现的虚假的消费繁荣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信贷消费减少,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信用制度只是加速和扩大了危机发生的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产业危机引起次贷危机,次贷危机通过金融信用制度进一步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而金融危机又在更大的规模上、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产业危机发展,这一点是目前认识比较欠缺的。

三、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金融危机将何去何从,其影响有限抑或将演变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的危机,也是目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焦点。

1.金融危机影响有限。

赵涛(2008)利用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it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启动了新一轮长周期,这次长周期的终结期应在2050年以后。从时间上看,当前的美国次贷危机不可能演化为类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大危机。关于次贷危机的时间长度,赵涛认为,战后美国共发生10次经济衰退,经济衰退的时间平均为11个月左右,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美国已于2007年11月进入经济衰退。这次经济衰退的时间长约11-16个月,美国经济在2008年年中到达谷底,2008年底或2009年初结束,2009年出现全面复苏。[24]

黄隽(2008)利用2000—2007年美国十大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的基本业务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主要银行的影响有限,美国十大银行的基本面没有受到很大冲击。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但对人们心理和信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对经济的实质影响,只要银行的支付系统和支付能力没有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不会导致真正的金融危机。[25]

2.危机尚未结束,但美国经济长期内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李翀(2007)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造成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损失;导致信贷市场提高贷款条件和减少贷款数量,造成信贷市场的收缩;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造成房产市场的收缩;通过股票、信贷和房产市场三个途径造成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下降。但由于此次次贷规模并不大,考虑到美国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干预,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国消费支出、投资支出、进口支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小幅度的下降,但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26]

李向阳(2008)在《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认为,次贷危机存在向纵深发展的可能。目前,次贷危机尚未全面扩展到信用违约掉期领域。其发展前景一方面将取决于政府干预措施能否遏制金融市场的信心危机,另一方面将取决于能否遏制房地产价格的继续下跌。从调整的时期和幅度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会在2009年下半年进入稳定状态。进而,金融市场会趋于稳定。[27]

3.美国经济在长期内将步入衰退。

陈雨露、庞红和蒲延杰(2008)认为,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已经确定无疑,唯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全球经济将面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7]

李慎明(2007)根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使美国摆脱正常的商业周期危机的影响,但却无法使其摆脱长波周期危机的规律。他接受比利时经济学家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中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从1967年起,已经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从1993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长达近10年的繁荣,仅仅是美国经济进入长波收缩期衰退中出现的特例。美国经济要走完这一衰退时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28]

总之,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v字型,即触底反弹,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u字型,即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放缓将维持一段时间,然后才会逐渐复苏;l字型,即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较长时间内将进入衰退阶段,这是比较悲观的观点。目前国内理论界大多数人都集中于分析经济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之间关系这个问题却少有关注。我们认为,历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就会产生许多新变化,如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等,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取消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一方面,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但另一方面,国家的干预和调节使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不能充分发挥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危机对生产的强制性调节作用,以暂时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就使生产能力的过剩经常化,加深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使经济危机不是消失或者转移了,而是爆发得更加频繁了。[29]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继续存在和更加频繁的爆发,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即将崩溃。因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同时,用一系列自我调节和改良措施去缓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束缚,并采取一系列社会调整措施,如企业职工持股、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使劳资矛盾趋向缓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简言之,正如马克思揭露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我们要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趋势及其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四、对中国的启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的一般层面是存在共性的。因此,此次发生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把握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了重要启示。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

1.货币政策方面。

吴培新(2008)通过对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以及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分析,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善提出了四点启示:(1)在坚持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资产价格的过度偏离以便采取防御性的货币政策;(2)由于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有“时间不一致性”的新的表现形式,因此必须延长货币政策目标的覆盖期限至整个经济周期,并考虑货币政策在全经济周期中的均衡性;(3)以央行为主导,加强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宏观金融审慎监管协调机制,以改善货币政策环境,抵消金融系统的过度顺周期性;(4)开展对我国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不稳定性研究,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30]

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李若谷和冯春平(2008)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迫切需要加强对外投资。次贷危机以后,美国一些金融资产价格相对缩水,更接近合理的价格区间,为中国对外投资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31]

2.房地产市场方面。

蒋先玲(2007)认为必须从意识上强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也是一种风险资产;警惕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严格贷前审查;认为我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应尽快总结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验并进一步推广;寻找有效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对利率杠杆的使用要慎之又慎,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提高土地管理机关、房地产交易管理机关的透明度,减少商业腐败等,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32]

刘克崮(2007)认为,借鉴美国用次级贷款等市场方式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加强住房金融市场分层和金融产品创新,将有利于我国形成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以多种方式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3]

麦元勋、刘湘云(2007)则对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当市场参与主体过度追求利润而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时,资产证券化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沿资金链条迅速将风险传播出去,最终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危机。应坚持审慎原则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33]

汪利娜(2007)认为,“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一个优化的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的统一。[34]

3.金融市场方面。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启示,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首先看关于金融业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的讨论。如蓝庆新(2008)认为,必须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我国银行必须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35]黄润中(2007)提出,金融创新工作要特别注意掌握规律,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36]罗熹(2008)认为在银行风险管理方面有以下启示:一是在投资、信贷活动中要坚持独立的风险判断,确保对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不要投资于“不懂”的产品和领域。二是现代金融领域各类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越来越大,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当今的金融风险很难孤立地进行识别和管理,要求国内银行必须加快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三是要有明确的风险战略、政策制度和健康的风险文化,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严格执行风险政策和制度,在风险收益的长期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密切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重新检讨现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估计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可能性。[5]

其次看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张雪春(2008)指出,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必须赋予中央银行必要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实时信息交换机制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预警机制。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从这次美国次贷事件看,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是站在第一线的,应当与存款保险机构共享信息,并与存款保险机构的运作有相当的默契。[37]阳建勋(2008)认为,为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同时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38]

4.经济结构方面。

张宇、赵峰(2008)在深刻揭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的基础上,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重要启示总结如下:(1)注重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现阶段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应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奠定基础。(2)在以股票、债券等为基础的虚拟经济中,由于资本的运动与实体经济的运动往往是脱节的,市场失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一个处在发展与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效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3)当前的金融危机证明了新自由主义不顾一切的盲目的私有化是有害的,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4)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无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13]

何干强(2008)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角度分析认为,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将小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是不合理的。如果过多地发展脱离一般老百姓消费力的高档商品且超出一定限度,产生供过于求而导致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商品流通遇到困难,这就必然反映到货币流通上,引发金融问题。并且,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社会分工制度的自发性有关,私有制比重越大,这种自发性就越大。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振兴新型公有制经济;同时从有利于人民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39]

朱安东、尹哲(2008)认为,应出台关乎民众利益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在稳定物价的同时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降低贫富分化的程度,提高居民消费和内部需求,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14]

余永定(2008)认为,在积累了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能保持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但这些顺差代表中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因此,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20]

吴敬琏(2009)认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方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实现这一转变存在体制性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级政府仍然掌握了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利。因此,要继续深化尚未完成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进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权,提高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40]

彭兴韵、吴洁(2009)则认为,次贷危机归根到底是自由市场竞争体制的危机,虽然完全排斥市场机制会阻碍经济发展,但那种迷恋于完全自由市场竞争的发展道路,终究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只有在政府的宏观引导、风险及时得到消解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才能够较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41]

从我国理论界关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启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对启示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原因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不同层次的研究决定了在不同层次提出各自的启示和对策。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的观点,主张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房贷的发放要严格审核,并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失误引起的观点则更侧重于从金融角度,要求银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监督机构必须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另一些学者在认识到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后提出,应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注重社会公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我们认为,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产业危机,通过信用制度和经济全球化将危机扩散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及世界各国,并加深其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此,上述各种观点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归纳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在经济运行各层面应把握和注意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应该认识到,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种债务危机,是因为生产的商品在流通中遇到困难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引起的,因此,要从生产领域寻找解决办法,同时调整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制度,标本兼治,从根源和外部条件上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j].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8,(69、70).

[2] 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

[3] 刘克崮.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 管理世界,2007,(12).

[4] 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9).

[5] 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18).

[6] 华民.2008,全球流动性过剩仍将持续[j].沪港经济,2008,(1).

[7] 陈雨露,庞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7).

[8] 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8 ,(6).

[9] 杨圣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n].人民日报,2008-11-21(7).

[10] 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

[11] 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4).

[12] 白暴力,梁泳梅.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后果[j].经济学动态,2008,(12).

[13] 张宇,赵峰.新自由主义政策: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上、中、下)[n].中国青年报,2008-12-0(1、2、3).

[14] 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15] 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

[16] 顾钰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阐释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17] 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8] 张作云.金融危机的根源、生成机制及其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9] 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7、8).

[20] 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5).

[21] 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22] 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23] 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经济学动态,2008,(10).

[24] 赵涛.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6).

[25] 黄隽.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宜估计过重[j].经济纵横,2008,(7).

[26] 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7] 王洛林,李向阳主编.世界经济黄皮书: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8] 李慎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视野中的美国经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

[29] 徐崇温.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理论视野,2003,(1).

[30] 吴培新.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31] 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2).

[32] 蒋先玲.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33] 麦元勋,刘湘云.从美国次级债券危机引发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7,(12).

[34] 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2007,(10).

[35] 蓝庆新.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j].理论探讨,2008,(2).

[36] 黄润中.美国次贷危机的市场影响、启示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9).

[37] 张雪春.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j].金融纵横,2008,(1).

[38] 阳建勋.美国对次贷危机干预的两难选择与启示[j].财经科学,2008,(9).

[39] 何干强.关于“信心”的访谈[z]. /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348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6

2.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型李友俊,姚红,LiYoujun,YaoHong

3.绿色新政与绿色就业封颖,季恒宽,FengYing,JiHengkuan

4.绿色超级稻的缘起、多功能价值与时代意蕴邓心安,彭西,DengXin'an,PengXi

5.由供水管理转需水管理实现我国需水的零增长刘昌明,赵彦琦,LiuChangming,ZhaoYanqi

6.应对我国水资源问题适应性战略研究姜文来,JiangWenlai

7.转基因食品监管模式探析刘旭霞,李洁瑜,朱鹏,LiuXuxia,LiJieyu,ZhuPeng

8.可持续消费体系的构建易磊,YiLei

9.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的实证分析青平,吴乐,QingPing,WuLe

10.试论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蒋高明,JiangGaoming

11.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及农业技术发展问题思考——采访薛达元教授

12.转Bt基因大米对人类健康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王月丹,WangYuedan

13.金融危机后我国文化产业的振兴李芸,LiYun

14.贝尔纳科技观对现实的启示杜永伟,崔秀文,DuYongwei,CuiXiuwen

2.广义收入分配:现象、理念与核心价值幸强国,XingQiangguo

3.试论分配公平与组织稳定的关系胡坚,韩伟一,HuJian,HanWeiyi

4.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认识牛文元,李倩倩,NiuWenyuan,LiQianqian

5.城市形态与城市精神刘筱,LiuXiao

6.制度资源与节约型社会建设苏时鹏,傅涛,SUShipeng,FuTao

7.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的方法论特征雷凌湘,李建军,LeiLingxiang,LiJianjun

8.中国低碳发展之路王玲,WangLing

9.对遏制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思索杨志,YangZhi

10.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影响吕学都,LvXuedu

11.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与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陈迎,ChenYing

12.碳关税的理论机制与经济影响吴力波,汤维祺,WULibo,Tangweiqi

13.中国在后哥本哈根时期的气候战略选择徐晋涛,XuJintao

14.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分析喻文德,YuWende

1.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1929年金融危机的比较何龙斌,HeLongbin

2.中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对策孙林杰,葛玉明,高丽君,SunLinjie,GeYuming,GaoLijun

3.我国科普资源共享实践中的难点、误区及问题分析莫扬,MoYang

4.废电池的环境污染及防治聂永丰,NieYongfeng

5.废旧电池的环境危害及回收处理徐纬丽,周启星,XuWeili,ZhouQixing

6.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探讨谢浩,XieHao

7.基于过度自信理论的企业融资行为分析李长春,周廷操,万玻,LiChangchun,ZhouTingcao,WanBo

8.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谷丽,陈树文,GuLi,ChenShuwen

9.产业技术创新与管理的路径选择佘镜怀,SheJinghuai

10.超越"极端环保反动"的思考徐嵩龄,XuSongling

11.论"极端的环保不可取"叶平,YePing

12.发展环境友好型的贸易模式夏光,XiaGuang

13.关于环境保护的再思考余谋昌,YuMouchang

14.论技术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张建萍,ZhangJianping

2.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伦理取向探讨罗静,潘家华,李恩平,GeirIngeOrderud,LuoJing,PanJiahua,LiEnping,GeirIngeOrderud

3.舆论形成及其演化的机理建模分析刘怡君,牛文元,LiuYijun,NiuWenyuan

4.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机构改革评价张昕,ZhangXin

5.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及治理的对话——采访唐孝炎院士唐孝炎,TangXiaoyan

6.区域空气质量模式与我国的大气污染控制王自发,吴其重,WangZifa,WuQizhong

7.四万亿救市规划中的环境资源倾斜性配置杜健勋,DUJianxun

8.可计算性对经济管理科学的影响王志坚,韩伟一,汪云林,WangZhijian,HanWeiyi,WangYunlin

9.中国60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李行,温铁军,LiXing,WenTiejun

10.环境污染尚未遏制,何来"极端的环保是很反动的"?陈一文,ChenYiwen

11.发展与环境的复杂关系谢高地,XieGaodi

12.谁持"极端"当空舞——就"极端问题"与葛剑雄教授商榷冯永锋,FongYongfeng

13.中国科学院的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关村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杨小林,YangXiaolin

14.周光召先生与研究所评价朱斌,ZhuBin

2.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的进步顾基发,GUJifa

3.什么是物理社会学?它有什么用处?钟学富,ZHONGXuefu

4.我国水污染状况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主要对策刘昌明,曹英杰,LIUChangming,CAOYingjie

5.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保护人民身心健康花铭,孙冶东,张全兴,HUAMing,SUNYedong,ZHANGQuanxing

6.饮用水源污染威胁公共健康马军,MAJun

7.中国各省区环境污染趋同研究——基于4种污染物的空间计量分析胡玉敏,杜纲,HUYumin,DUGang

8.应急管理中的可恢复性评价陈安,赵晶,张睿,CHENAn,ZHAOJing,ZHANGRui

9.从华尔街金融风暴看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陆岷峰,张越,LUMinfeng,ZHANGYue

10.大慈善观与大科学观——采访夏令生夏令生,XIALingsheng

11.科学慈善运动与慈善的转型金锦萍,JINJinping

12.科学与慈善陶传进,马玉洁,TAOChuanjin,MAYujie

13.浅谈慈善对科学的作用王名,WANGMing

14.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扩大内需李新市,LIXinshi

15.可再生能源——氢能的发展与化石能源的替代余亚东,毛宗强,YUYadong,MAOZongqiang

2.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邵强,李友俊,ShaoQiang,LiYoujun

3.经济危机与社会脆弱带李丁,LiDing

4.奥巴马时代的能源政策及启示从荣刚,伊文婧,CongRonggang,YinWenjing

5.能源和石油童晓光,TongXiaoguang

6.必须重新审视可再生能源陈勇,袁浩然,ChenYong,YuanHaoran

7.美国国立科研机构经费配置管理模式研究吴建国,WuJianguo

8.中国植物园科学传播模式分析与建构许玲,廖景平,XuLing,LiaoJingping

9.电子计算机发展对现代科技集成创新的启示赵莉楠,ZhaoLinan

10.世界应该转向东方文明——廖晓义采访录廖晓义

11.经济学为什么无法解释和推测金融危机?——兼论构建经济学新范式的三个基本原理向松祚,XiangSongzuo

12.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文明格局王达三,WangDashan

13.阴谋笼罩下的美国金融危机余斌,YuBin

14.金融危机历史发展规律及启示张炎,ZhangYan

15.遗传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程焉平,ChengYanping

16.盐城水污染的警示微木,WeiMu

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翟金良,赵涛,黄铁青,ZhaiJinliang,ZhaoTao,HuangTieqing

3.防范食品质量风险要从提高消费者质量意识做起刘丽,何有缘,LiuLi,HeYouyuan

4.国家责任的内涵与评估初探周志田,胡淙洋,ZhouZhitian,HuCongyang

5.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王献溥,刘韶杰,WangXianpu,LiuShaojie

6.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蒋志刚,JiangZhigang

7.城市风景名胜区与我国城市的发展李芸,LiYun

8.突发事件中个体行为的科学决策朱华桂,ZhuHuagui

9.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商业化运作的科技传播之道楚惠萍,高跃,王大明,ChuHuiping,GaoYue,WangDaming

10.北京奥运会的精神文化遗产时勘,贾宝余,ShiKan,JiaBaoyu

11.在时空的隧道里,中国文化走向未来

12.2008奥运与中国经济张晓晶,ZhangXiaojing

13.人文奥运:北京留给世界的珍贵精神遗产金元浦,JinYuanpu

14.读《科学理论是否一定正确?》随想柳洲,Liu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