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概念范例6篇

自然灾害概念

自然灾害概念范文1

关键词:抗震设计;结构最优化;结构可靠性;分灾模式;结构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成灾模式认识的加深,人类有可能采取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防灾减灾设计方法,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概念,使结构以较低的造价,得到较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1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人们关于结构防灾减灾设计的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这些设计概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刚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即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与基础成为一个刚性整体.这种设计很不经济,较难实现[6-8]。

“柔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荷载强度,但在大震作用下会由于结构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在小震及常规荷载作用下,又会由于刚度过低而很难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9]。

“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设计概念,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以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不倒塌[10]。

“结构控制体系”设计概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是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一次突破。

…………

3.2分灾子结构

自然灾害概念范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126-03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要求,医院需明确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定编床位为1 200张,实际运行病床数1 500张左右,可以说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管道、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多,所以灾难脆弱分析必不可少。医院复审工作办公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灾害脆弱性加以研究,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医院进行危机管理,提高医院的抗灾害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将灾害对医院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医疗救治功能的正常发挥,确保医疗安全。

一、脆弱性概念及其界定

脆弱性概念起源于对自然灾害问题的研究,随着脆弱性科学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有关脆弱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并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领域。相关文献报道[1]脆弱性概念主要有以下5种界定:①脆弱性是暴露于不利影响或遭受损害的可能性;②脆弱性是遭受不利影响损害或威胁的程度;③脆弱性是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④脆弱性是一种概念的集合(包括:风险、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力等);⑤脆弱性是由于系统对扰动的敏感性和缺乏抵抗力而造成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由此可见,敏感性高、抵抗能力差和恢复能力低,是脆弱性事物的显著表征。脆弱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表现在系统脆弱性程度会随着系统内部结构和特征的改变而改变,一个系统在此时刻脆弱性较低,但在彼时刻,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脆弱性可能更高。而脆弱性物体可以通过其自身或人为因素,改变其内部结构和其对外界风险的暴露形式,降低脆弱性程度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脆弱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至少包括人类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前者是指人类内在的脆弱性条件,后者是指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敏感性增加,产生了脆弱性空间和脆弱性人口。脆弱性分析维度是构建脆弱性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

二、医院灾害脆弱性的定义及内涵

灾害脆弱分析属于灾害医学的范畴,它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灾害医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耳目一新的突破,其中医学的脆弱分析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基于前面关于脆弱性概念的界定,医学灾害脆弱性是指在医学领域这个特定的系统、次系统或系统的成分暴露于灾害、压力或扰动下可能经历的伤害,即医院受到某种潜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它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它描述的是某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灾害是指某种潜在的或现有的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素所造成的大量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所带来的财产、环境、经营的严重损失以及其他严重干扰医院功能正常发挥的后果;②这种可能性可以是一系列动态的可能,如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子存在的可能,它们可以有引发事件的可能、事件形成灾害的可能、灾害演变成灾难的可能;③其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④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医疗环境被严重破坏,医疗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医疗需求急剧增加;⑤它与灾害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与医院的抗灾能力成反比;⑥其构成涉及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我们对它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

在各种灾害性事件发生后,处于灾害地区的医院是医疗救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但医院本身往往也是灾害事件的受害者,灾害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医疗工作的中断或瘫痪,使医院不能正常发挥或者根本无法发挥医疗救治的功能。医院面临危险事件分为四大类及其来源(13种)。具体见表1。而我院经医院内专家审阅调整,将面临危险事件也分为四大分类、21种来源。见表2。

四、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的内容及其赋分标准

根据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设计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内容包含7个方面,即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等。①发生概率:在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参考已知的数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专家评价、上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②人员伤害:评价人员伤害时,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工作人员伤亡、病人与来访者的伤亡、伤者的预后、情感和心理的影响等;③财产损失:估计财产损失时,要计算更新的费用、建立临时替代设施的费用、维修的费用、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等;④服务影响:要关注正常工作的中断、关键物资供应的中断、外部服务的中断、职员的减员、病人到达的受阻、不能履约的情况、不能遵守规定的情况、可能的法律纠纷、公共声誉和形象的损失、医院财政负担的增加等;⑤应急准备:要注意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支援的情况等;⑥内部反应:在评价内部反应的能力时,要考虑到做出有效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目前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情况、对事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预计、有无后备机制、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⑦外部反应:在评价外部支持时,要考虑国家和本地的应急反应能力、有关机构签订相互援助协议的情况、与其他同类医院协调的情况、社区志愿者的情况、与物资供应机构签订的应急供应计划或合同的情况等。根据以上相关项目制定我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每项指标分四个等级,分别赋0、1、2、3分。赋分情况详见表3。

五、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实施方法、数据及调查结果分析

组织我院中层领导及高级职称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以及调查内容、形式和调查表的填写要求,培训时间为2个课时,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当场填写完成并回收。发放问卷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100%;有效95份,有效率为96.94%。数据录入Excel 2003,调查结果分析按各危险事件的相对风险以发生可能性为权重,结合严重性得分计算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我院面临危险事件的风险排序依次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突然停水(27.98%)、医疗气体中断(27.40%)、食品安全事件(27.07%)、医院感染暴发(26.00%)、电力故障(25.56%)、烈性传染病(25.32%)、信息系统瘫痪(24.28%)、破坏性地震(23.87%)、炸弹威胁(22.75%)、电梯意外事件(22.47%)、核事故与辐射事故(20.37%)。

注:表中可能性及严重性得分为95份问卷平均分,备注栏为危险事件按相对风险(%)大小排序数值。 六、结论、应用及展望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新发与重现传染病的流行、恐怖活动和其它各类公共事件的日益增加[2,3],促使人们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医院脆弱性分析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关键在于这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结合的一个过程,难以完全通过实验室模拟获取准确结果,同时,也无法完全依靠社会调查来解决问题。

本研究证实,医院灾难脆弱性分析调查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从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结果可以明确医院应对危险事件的重点,从而进一步对医院可能造成的影响突发事件以及医院的承受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提高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措施,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针对性开展演习与培训,为再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院定期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应对的重点进行调整作好准备,确保医疗安全。

本研究方法是进行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上的一种尝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可由卫生系统及主管部门等主导,系统的开展各方块医院灾难脆弱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并结合仿真演练等科学手段开展定量分析,从而为医院风险管理和灾害救助提供重要工具与手段。

参考文献[1]李 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2]薛 澜,张 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1.

自然灾害概念范文3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分类及分期

1.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对人类社会则可能构成灾难。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自然灾害有90%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但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灾害,结合突发事件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既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异常现象,又必须与人相关,会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件。

2.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类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主要依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和天文灾害等类型。其中,气象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可归为持续类灾害,而地质灾害通常被归为瞬发类灾害。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基于它们所造成的灾害时间的长短,例如,气象灾害中的水灾、雪灾等,是短时间的大气物理过程产生的灾害,而地质灾害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是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灾害,其地壳运动的时间很漫长,但是其爆发的时间很短暂。依据造成伤害的时间进行分类,又可以把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分为持续类灾害和瞬发类灾害。

3.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

本文借鉴了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进行了分期。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由管理学者斯蒂文?芬克提出,指危机因子从出现到处理结束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它有五个显著阶段: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危机因子从诞生、成长、成熟到死亡,都有不同的征兆显现。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可说是危机的症候学研究或过程学研究。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就建立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生命周期基础上。[1]

就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来说,其危机潜伏期难以估量,例如地震是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所导致,水旱灾害很大程度上是气候变化、人为植被破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因此在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上,我们把它划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

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出现、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等六个阶段,网络介入后,舆论的形成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仍经历了以上六个阶段。[2]

首先,从问题的出现到最后形成网络舆论,所用的时间比形成非网络舆论要短。这得益于网络的信息量巨大,部分受众接收信息的信息源主要是网络,受者即传者,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其次,在网络舆论中,舆论领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政府和传统媒体。在社会群体中通常都会有这样一些人——他的意见更能影响周围的人,常常被当作某个群体的意见领袖。他通常消息灵通、分析能力强、人格魅力突出,对社会问题反应敏锐,并能进行独到、合理有效的表达。[3]舆论领袖在强调身份平等和信息多元化的网络社会里影响力巨大,能聚集无数的追随者,成为大众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对于一般的网民而言,他们只是舆论的参与者,对舆论领袖来说,他们则有能力左右舆论的发展方向。通常,舆论领袖已经有一定知名度,或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或者因敢说敢言而被网民们热捧。

三、汶川大地震案例分期

1.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宁夏、甘肃、青海、山西、陕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湖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心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其次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受灾人数达462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2.事件分期

前面提到,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笔者将汶川大地震事件的发展分期如下:

事件爆发期(5月12日—5月15日)。选择地震爆发后的前3天作为事件爆发期的原因为,这是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内,灾民的存活率随时间的消失呈递减趋势,24小时内被救出的人员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的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的存活率在20%-30%。

危机蔓延期(5月16日—6月11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貌改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在汶川、北川以及青川等地区形成了34个堰塞湖,其中在湔江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是堰塞湖中最危险的一座,为防止堰塞湖崩塌引发下游洪灾,政府各部门共同组建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6月10日至11日,泄洪成功,唐家山堰塞湖黄色警报于6月11日16时获得解除。

事件恢复期(6月12日—至今)。时至今日,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伤痛依旧存留在国人心中,每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都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具有“纪念日”的性质,在过去的三年中,每到5月12日前后,都会出现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公众讨论等,尤其是在2011年,同一时期的信息量要多于同属事件恢复期的2009年和2010年,三年,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时段,本文将此称之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在事件恢复期的网络舆论的纪念日特性。

四、南方雪灾案例分期

自然灾害概念范文4

关键词:防洪减灾战略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在送走20世纪的时候,在世界范围里,人们纷纷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回顾所走过的百年历程和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共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通常受到重视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然而减少灾害损失的努力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尤其是水旱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损害也最为严重。追求经济增长与减少灾害损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减负就等于加正。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何况减灾投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负负得正的关系。根据专家们的统计,1倍的减灾投入,可以获得2~5倍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洪水多发国家面临的主要防洪问题

人类为了创造更适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要对不利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伴随着自身的发展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洪水等灾害因素的斗争。防洪工程建设是制约水灾必要的手段。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所兴建的水利工程,在1991年和1998年的江淮抗洪斗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是证明。可见,我们应该制定一个适合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合理的防洪标准,加速兴建一批保护重要地区的骨干防洪工程。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种种努力并不总是有利于减轻洪水灾害,在许多方面存在相反的情况。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防洪减灾怎样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经济建设和国土开发应如何与防洪减灾需要相协调。

在防洪中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首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方面控制洪水的工程能力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灾害损失显著增长。如何理解这个表面矛盾着的现象?其次,从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来看,虽然洪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但从一个时段来看,各条江河的自然态洪水都有相对稳定的量级和发生概率。然而,近代以来各主要洪水国家的水灾无不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因此,将近几十年和前几十年相比较,洪水量级相差不多,水灾频率持续增长,水灾损失甚至于大幅度增加。可见水灾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自然条件的改变,而是社会条件的变迁。

历史资料表明,近代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本身,而是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像滥伐森林和陡坡开荒引起流域性的水土流失;开矿和修路的弃土造成水库和河湖的淤积;在洪水高风险和低洼地兴建城镇和大型工业企业;围湖垦殖降低了洪水的调蓄能力;围垦河滩地和在其中建厂,缩窄河道行洪断面;城市迅速扩展,不透水地面增加,使泄洪通道减少,改变了原有的产汇流条件;蓄滞洪区不适当发展,启用的赔偿制度不完善,导致启用困难等等。

由此可见,发生洪水灾害不能完全诿过于大自然,也要检讨人类自身活动是否存在促使灾害增长的因素。洪水虽然尚不能完全控制,但其灾害可以减轻。减轻灾害的努力,不仅限于控制自然态洪水,还应规范社会发展以适应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应该在继续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努力寻求调整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制定超标准洪水时的减灾和救灾预案,设立防洪保险等。在社会安定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损失,以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其中工程性防洪措施是改造自然,非工程性减灾措施是适应自然,两者是同一目的,两种手段。

我国引进非工程措施概念已有近20年的历史,并在一些方面实行和取得成效。但我们直接吸收和应用的大多只限于针对自然态洪水的技术性措施,例如洪水预报、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等。而对非工程防洪措施最本质的方面,即调整社会发展以适应洪水,则相当缺乏。这是防洪减灾战略转变的重点所在,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二、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

一些人将“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而并未计入为使GDP增长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为了修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已经从1997年开始采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新核算各国扣除自然资源(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我国有些学者研究表明,以1995年而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7%是以牺牲自然(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取得的(据不完全统计)。为此,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同时,提出绿色GDP概念,即扣除环境和资源成本所取得的增长。绿色GDP的概念同样适用于防洪减灾领域,即开发山林、围湖造田所取得的生产增长,是以所付出的环境破坏(其中包括对防洪能力的削减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为代价的,许多时候所得少于所失。水利工程建设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例如水库垮坝导致下游城镇的毁灭;盲目超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库蓄水和灌区粗放灌溉导致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将成为妨碍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可见,发展是硬道理是有条件的,即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双赢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依托外界自然条件。纵观人类从渔牧狩猎,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的观念上表现为由自然崇拜,到改造自然,再到人定胜天的进步。但当社会化生产大大提高,人类在提高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在许多方面也进一步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反过来威胁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为着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缓解和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那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不可逾越而必须冷静面对的实际。具体到防洪减灾领域来说,就是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寻求与自然规律的协调适应,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同时改善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环境。总之,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新的科学思维和价值取向,代表着人类未来理性发展的方向。可持续发展只有着眼于人与自然相统一才能实现。而当前水灾的急剧增加,突出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

人类具备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面,人们对外界自然的干扰和对环境的影响有重大差异。工业时代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极大提高,促使矛盾激化。例如,位于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的世界第四大湖泊咸海的生态灾难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截断了咸海上游来水,得到的是730万hm2水浇地(约合1亿亩),但却使咸海面积减少了55%,贮水量下降60%。涸露的湖底成为沙尘和盐尘的源生地,被认为是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之外地球上最大的人为生态灾难。又例如海河流域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掠夺性的开发水资源,导致流域内“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生态环境危机。

三、防洪减灾应注重与自然和谐

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发展获得良好的自然环境支持。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短期利益削弱长期发展,局部利益妨碍全局发展,对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浪费,国土无计划地开发导致环境的退化等,都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灾害事件中的表现尤为显著,低于防洪保障率的洪水致灾,有许多情况是人为不合理开发所引发,由于单方面的利益追求所引发,或是由于增加了一些人为因素而使灾害后果显著扩大。例如过度采伐森林放大了洪峰流量,无节制的围田抬高了江河水位。因此,要取得灾害损失减少,除了应修建防洪工程来抑制洪水泛滥之外,还要调整社会行为,适当抑制发展的欲望,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并由此获得减灾成效的提高。

洪灾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事实启发我们进一步考虑,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国土开发和调整经济布局以适应洪水规律,减轻水灾损失。水环境状况是决定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这一点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防洪观念,盲目采伐森林;将产业和居民区布置在低洼地、河滩地而未加设防;一些重要的工业企业甚至被安置在对于防洪是必不可少的蓄滞洪区中,而不考虑安置洪水必需的场所及其运行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设防,也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并带来防洪能力的衰减。为了减轻洪水灾害,在调整社会机制以适应自然方面,尚有许多工作有待落实。

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使我们蒙受了25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但也因此催醒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以防灾减灾的意识。灾后国务院提出治水新思路,其中写道:“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是抑制不合理的国土开发,适度恢复被掠夺的自然水体和森林植被,为弥补过度开发土地资源造成的对防洪的重大损害,而给予自然以补偿。在经受一次次的报复以后,我们终于觉悟到要与自然为友。当然,观念的转变还要落实到全社会环境意识的转变上、落实到经济开发活动,以及防洪减灾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政策上。

四、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着追求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着直接的影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旦有能力从资源和环境中获取效益,人们就往往会在单纯追求效益上陷入盲目和混乱,不自觉地导致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眼前效益,这在防洪减灾中屡见不鲜。此外,由于环境被看做是公共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都为掠夺资源和环境不遗余力,而对环境破坏的后果失去警觉。这其中隐含着的本质意义是人们如何对待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可见在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进程中,为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关系。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一种既满足当前人类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指出了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各地区、各阶层和当代与后代的和谐和公平发展。因此,实现有效减灾必须在体制和法制建设上做出努力,以协调和有效约束在防洪减灾中各方面利益(例如,蓄滞洪区与其所保护的防洪保护区,上游与下游,左岸与右岸。又例如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盲目超采地下水引发地面下沉)之间的矛盾。自然灾害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带来了社会不稳定,更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自然灾害概念范文5

“负面报道”、“负面新闻”的概念始于何时,暂且无从考据;此说与日俱盛却是有目共睹,并且还派生出了“控制负面报道”、“减少负面新闻”等说法。不仅新闻管理部门在说,有关领导在说,就是传媒业界和学界也习惯了这种说法。究竟什么是“负面报道”呢?按时下的流行说法,所谓“负面报道”,包括了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社会丑恶现象等――举凡“天灾人祸”,莫不包揽其中。延伸开去,揭露社会弊端、与舆论监督相关的批评报道,也被有些人称之为“负面报道”,甚至于只要令某些人心里觉得不舒服的报道,皆可斥之为“负面报道”。于是有的腐败官员堂而皇之地操起了“不准报负面”的大棒,打压批评报道,钳制舆论监督,维护既得利益。

舆论监督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的重要意义,本当不言而喻;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中重视和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这些舆论监督报道是非常积极和非常正面的,可现实中却被某些人扣上“负面报道”的帽子,欲加严控,令人愕然,不可思议。

由此看来,真的要好好质疑和弄清“负面报道”的说法了。

“非典”过后,当时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了这么一段话:“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我们需要辨别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说我们的不好就是负面消息吗?不是。判定这个报道的正面负面问题,应该从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来考虑。比如对之前SARS的报道,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负面报道。”我很赞赏赵启正这番话,决不能把涉及现实某些问题的报道简单理解为负面报道。

真正的“负面报道”是存在的,那些与国家大政方针唱反调、违背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报道,还有那些虚假报道,无论从报道本身还是从其产生的后果来看,都是负面的。

什么叫“负面”?“负面”是相对“正面”而言,也可说是“反面”。既然是“反面”,“控制负面报道”的说法就经不起现行体制的拷问了,难道现行体制对反面报道只是“控制”、“减少”?我们不是经常说“要保持一致不要唱反调”吗?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概念,不只是一个新闻理论混乱的问题,也给新闻实践带来诸多困惑。很明显,现在一些人常挂在嘴上的“负面报道”的概念,其实并非真正的负面报道。如果是真正的负面报道,毫无疑问就是要被“封杀”了,岂能只是“控制”和“减少”?不排除现实中某些人对“负面报道”概念的偷换和滥提滥用,是有着私利的考虑成分在里面。他们是为了在一个冠冕堂皇的概念下,达到报喜不报忧、逃避社会责任和舆论监督的目的。他们无意对概念本身进行清晰的廓清、界定和拷问,甚至相反,他们越模糊地使用“负面报道”概念便往往越能随心所欲地对概念进行解释,以逞己志。

当然,大多数人对此的滥用,并无恶意。只是未认真推敲,习惯成自然了。但概念的模糊不清,其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必要予以澄清。

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被模糊了的“负面报道”说法的流行和延伸,实际上是混淆了“负面报道”与“负面影响”的不同概念,也就是将新闻报道产生的不良后果即“负面影响”,简单归结为“负面报道”。其实,任何题材的报道如果采编和版面处理不当,都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我们习惯说的“正面报道”。

宣传一个很好的典型,如果不实事求是,而是任意拔高,就会给人虚假的感觉,导致不可信、不可亲、不可学。时机选择不当,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某领导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典型,但所在单位出现了类似安全事故的突出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推出这个典型,人们就会猜测是不是想“一俊遮百丑”,掩盖事故责任呢?这个典型的宣传就有可能因时机选择不当而产生负面影响。

同样的道理,那些事关天灾人祸的所谓“负面报道”,处理得当也会产生正面影响,取得良好效果。事先告知可能发生的灾害,可以警醒人们做好防范工作。灾害发生后的灾情通报,可以让有关部门尽快知晓灾情,及时做好救灾工作。抗灾救灾的现场报道,也能鼓舞灾区人民的斗志、群策群力战胜灾害。

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对各类型的新闻事件,简单划分为“正面”和“负面”,并不科学。一些人脑子里有些根深蒂固的“负面报道”与“正面宣传”对立的观念,也是需要摒弃的。这种过于简单化的两极思维方式十分有害。我以为,除了那些为了私利而有意模糊概念者外,许多人之所以将“正面宣传”与“负面报道”简单划分和对立,多少还是对这两者的理解过于肤浅。在我看来,对这两者的理解应该放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来进行,那就是: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后产生了什么效果。很遗憾的是,不少人只是在最低层次也就是“报道什么”这个层次来理解,而忽视乃至有意无视后两个层次。

其实,后两者往往才更接近于问题的核心和实质。

我前面已经提及的“天灾人祸”的报道,如果你只是盯住“报道什么”这个层次,也许很快就会形成“负面报道”的概念,但如果我们在“怎么报道”上做文章,比如反映我们的子弟兵如何抢险救灾,我们的政府如何重视善后事宜,你能说这没有正面宣传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吗?当然不能!

同样地,揭露地方官员腐败,如果简单地在“报道什么”的层次来看,可能也会被有些人认为是“负面报道”吧,但如果我们从“报道后产生了什么效果”的层次上来看,我们能否认为那些揭露腐败的报道导致贪官下马乃至被绳之以法的效果,不是彰显了我们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不是正面宣传吗?当然是!

所以,对“负面报道”的含义的理解,我们必须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它进行辩证和科学的理解,而不能陷之于片面、狭隘。

当然,类似“天灾人祸”这类报道,比其他类型的稿件的采编更为艰辛,度的把握更难,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也大一些。因此,我们在慎说“负面报道”之时,可以强调一下“对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报道要把握好”。“负面影响”与“负面报道”,毕竟不是一回事。

鉴于“负面报道”一词在读者和我们的文化产业中已长期形成的不佳名声,我认为“负面报道”一词慎提为好。对无论天灾还是人祸,无论事故还是案件,是什么类型的报道就直呼其名好了,何必非要笼而统之地称之为“负面报道”?

果真如此,这也会使得那些极少数动辄喜欢舞帽子、打棍子的人少了一种杀手锏。

(作者为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范以锦简介

自然灾害概念范文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几个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仅五年,四川再遭强烈地震。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四川省芦山7.0级强烈地震,截至4月29号为止,已造成196人遇难。在震后安置阶段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我国应急物流虽然发展迅速,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应急物流系统和法律法规建设等很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2.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国外对应急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国外专家主要采用数学分析,建立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应急物流运输,配送,储存,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2年,W.Nick Carter在他的《灾害应急管理手册中》,通过对东南亚和太平地区自然灾害的深入研究,指出在灾害爆发后,政府和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救灾物资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到最需要的地点,这也是对应急物流内涵的早期描述。1995年应急管理权威专家Suleyman Tufekci针对对美国政府和人民在应对安德鲁飓风(1992年8月16日,安德鲁飓风登陆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登陆美国的第三大飓风)时所暴漏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提出利用仿真技术和网络优化模型构建一个有效的、综合的、模块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在灾害来袭时以便于人员紧急疏散和交通运输控制,并为应急救援物资的配送提供有效地帮助,这是与应急物流管理相关联的一个早期系统雏形。Wlodzimierz(2001)年考虑了应急服务设施选址的双目标模型一综合考虑中心点和中位点目标函数,并将它转化为λ参数的Cent-dian单目标模型,并指出了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应用到一般网络中的缺点。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系2003年爆发非典后开始重视的。欧忠文(2004)较早提出了应急物流的研究内容,包括:基本问题(概念、特点和对象等),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应急物流快速保障技术平台的构建,应急款项的筹措与管理,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邓莘等人(2009)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件、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害,就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的现状、基本思路进行探讨,提出了应急物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储备的基本思路。程琦(2010)立足于对我国近年来几次特大自然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的考察分析,以及国内外对应急物流及其管理体系的文献研究,在管理学的角度上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概念、构建作用和五要素框架。论文在界定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这一概念的内涵后,基于我国已出台的相关顸案和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救灾实践,分析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当前运作模式,指出了该管理体系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旨在改进该体系运作实效的关键任务和举措。

在上述国内外应急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作为研究的开拓者,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管理学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从应急物流的实际应用和合理优化出发,形成了应急物流管理思想的基础理论框架。而在国内方面,由于研究开始时间相对较晚,主要从应急物流的概念和成因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应急物流和普通物流的全面对比和差异化分析,总结出应急物流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性要求,并结合我国应急物流的应用实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形成了我国应急物流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应急物流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研究

在国外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对基于自然灾害背景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他们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灾害物流计划、核心协调机构、危机应对网络和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该体系中。近些年在国外有关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Seth D.guikema等(2007)从电力供应的角度入手,对地震后灾区的能源供应系统构建进行了研究。Meishiang(2007)提出政府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情况下的洪水灾害所引发的应急物流问题是,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从而能够计算出营救小队的分布并规划应急物资临时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选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急物流运作中可以发现,许多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被充分应用到应急物流中。商业物流中的很多理念如“商物分离”等在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流畅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也能促进应急物流体系的管理。

在国内方面,程琦(2010)对比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的现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尚未建立起规范运行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只是建立了一个自然灾害应急物资的供应、运输、配送、发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运作体系雏形。该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功能,在一些灾害救助中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在突发性重大灾害的紧急救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他提出推进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和可行建议:建设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预警管理体系、建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建设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措施。姜宇(2011)通过时国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不够、应急组织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并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要加强应急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加强应急信息建设、加强应急法律法规的建设。王冲(2011)从应急法律、预警机制、上下级政府、城市间联动机制建设以及相关灾害教育普及几个方面对我国自然灾害状况作出了深层次剖析,分析了我国灾害发生的特征、分布领域以及应对突发灾害处理的方式,找出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几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朱福庆,方毅(2012)根据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特点和我国日前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应急物流存在问题:高物流运作成本、基础保障设施落后、组织协调不够完善、信息的有限性以及应急物流管理专业队伍与装备匮乏。然后他们从应急物流的公共应急机制方面、高效的应急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应急物资储备战略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制定出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应急物流体系。

在上述的文献中,国内学者没有对相关细节做定量分析,没能从数据模拟上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当然,我国建立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前提是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因此我国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还需要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事物都是永远向前发展的,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物流,我国针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完善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多门学科,应当不断研究其运作模式、特性和发展规律,使其日趋完善,以此指导我国的自然灾害救援工作。

4.结语

从研究方向上看:国内外学者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大多是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入手,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整体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或模拟阶段,缺少实际应用的支持,特别是国内方面,由于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研究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同时新的研究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这也使得研究较为分散,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从研究方法上看:在研究的过程中多建立在模拟条件的假设之下,其真实性和周密性有待提高,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定性的的描述之中,而定量、微观、可操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国内外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近些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总结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发展历程,把握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希望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王冲.我国政府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管理体系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1.

[3]朱福庆,方毅.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