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特点范例6篇

金融危机的特点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1

>> 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特点 国际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格局 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及其影响 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 后金融危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启示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从深圳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企业突围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青年对《资本论》的热捧 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美国的“蛇皮战略”看金融危机实质 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的传染与转化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从信用角度看金融危机 从虚拟经济看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王琛:《金融危机提速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程》(2008-11-17)

[5]孙洪波:《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半球国际格局潜在影响》社科院网站

[6]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

[10]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1]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2]李兴:《危机与国际格局》,《中国财经报》2009年7月10日。

[13]方祥生:《重回“十字路口”的国际格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4日。

[14]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http:///world/2008-12/24/content_10552177.htm

[15]参见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

[16]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17]引自佐佐木优:《伊拉克战后美国力量的前景―五位著名专家的美国政治理想》,日〈世界周报〉2003年5月20日;

[18]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外交》双月刊1999年3―4月号。亨廷顿:《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秩序》,泰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19]转引自赖斯:《多极世界不能促进和平》,赖斯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讲话稿,2003年6月26日。

[20]钱文荣等:《专家点评:调整震荡凸显全球多极化趋势》http:///world/2008-12/25/content_10555318.htm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2

宋宏:谢主任,你好!在论坛上听你发表关于广东在产业转移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你的研究观点,感到深有启示。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多元化的过程当中,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转移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应该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你知道,当下中西部地区许多省区纷纷提出承接东部和海外产业转移的战略谋划,国务院今年批准安徽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即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可见国家也在倡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广东是中国率先开放、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东部省区之一,所以我们很希望更多了解广东的经验,还想学习你的研究观点。

谢鹏飞:不客气,我们互相交流吧。应该说,承接产业转移对广东人来说是体会非常深刻的一个题目。广东原本是一个农业省,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和承接境外产业转移的省区,从而实现了从一个农业省到工业省的跨越,又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同时,广东又是最早在中国推动产业向外转移的省区,这种向外转移的目的,也是在于谋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再一次的重新跨越。

宋宏:广东30年来发展的轨迹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实现广东经济跨越的成功之道。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学界有许多学者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伴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那么,与20多年前广东承接的产业转移相比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有什么趋势和特点呢?承接产业转移如果不知道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那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谢鹏飞: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我就简要讲一下自己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征的认识。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经历过三次大转变,第一轮从上世纪的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美国的产业向外转移。第二轮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延续至8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转移。第一轮的产业转移大概持续了20年,第二轮转移也持续15年多,第三轮转移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本次金融危机这段时间,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承接和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也有20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益最大的也就是率先开放,主动承接了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所以广东能够从纯粹的农业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最后加快或者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大省。究其原因,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得益于那轮的产业转移。现在开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我个人认为现在有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第一,产业转移呈现梯度转移的特征,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开始逐步扩展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层次越来越高,而且是国际和国内的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转移。在转移的产业门类上,传统加工制造业的转移正在持续地减少,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不断增多。在产业转移的形态上,直接投资方式的转移持续减少,项目外包方式的转移不断增多。比如说现在国际外包市场,到2001年是1500亿美元,而到2008年国际外包已经扩展到5850亿美元,估计未来5到10年,国际外包市场,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到40%的速度递增,服务外包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特别是这次新一轮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第一个启示和特点。

第二,转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突破了过去把整个产业向国外转移的方式,而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和多个国家共同承接已经成为重要的模式,而且跨国公司的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第三,产业转移的周期不断缩短,国际产业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一般来说,最初的产业转移只是发达国家适应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业的结果。就是说,发达国家过去主要是向低产业梯度的国家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国际产业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往往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夺市场先机,纷纷在目标市场国生产,其跨国转移的原因不再仅限于向外转移不具有优势的落后产业,而是把先进产业包括高端服务业也同时转移到低产业梯度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得产业转移的周期大大缩短。随着周期的缩短,国际产业分工也就从过去产业之间的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延伸。这也是这轮产业转移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四,区域内产业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加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内的产业转移,这就成为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之一。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的加快,区域内的贸易和要素自由地流动,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区域内部化必将成为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

以上说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反观国内,实际上国内的产业转移也有些新的特征。第一,产业转移的范围在逐渐扩大,速度也在加快。第二,产业转移的内部化趋势明显,比如说广东、江苏等省纷纷推荐省内发达地区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第三个特征,转移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向外转移的主要是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品。第四,转移方式日益多元化,出现了主业带动型转移、执行式转移、资源利用型转移或者市场扩展性转移等等多种模式,产业的整体搬迁和抱团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这是我认识到的新一轮的国际国内新的产业转移的特点。那么中西部地区要承接产业转移,确实要根据新的趋势和特点来谋划自己如何承接。

宋宏:我们注意到,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广东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一方面转移出去部分产业,另一方面承接新转移进来的高端产业,广东有学者称之为“腾笼换鸟”。显然,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广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新战略。那么,广东为什么要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这种“双转移”模式对中西部地区有没有规律性或者是经验性的借鉴意义呢?

谢鹏飞:广东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后,就有不少人发出一个提问:“广东的产业转移是被动呢还是主动呢?”实际上,这里既有主动的因素,也有被动的因素,实际上被逼迫转移的因素更大。广东改革开放30年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就了广东30年的辉煌,但是30年走下来以后,特别是经过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深深地感觉到或者是深切地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困境在哪?实际上就是三个难以为继。第一,长期高度依赖外国市场,这种战略路子,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形势面前难以为继。第二,广东是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但是它的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所以在30年后的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技术革新和新技术革命的激烈国际竞争中,这些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第三,长期依靠高消耗、高排放这种增长模式,在受到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刚性约束情况下,这种模式难以为继。所以,实际上广东由于三个难以为继,逼迫着广东转变发展方式,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同样,广东的产业也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刚起来的时候,广东当时就提出“保增长,但绝不保落后生产力”的原因。对广东这个战略和策略,有些媒体还炒了一阵,说广东跟国务院“对着干”。这是曲解和误解。

事实上,广东的产业转移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广东最早提出产业转移是2004年,正式出台文件是2005年,只是广东最早的产业转移的文件就叫产业转移飞地、工业飞地、工业园区飞地。珠三角地区已经没有土地可用,所以到那些欠发达地区要一块地,共建产业园区就叫工业飞地,正式推动从2005年就开始了。后来广东就提出了产业转移,同时还要推动劳动力的转移,即农村人口向新城镇转移以实现城市化,这是广东“双转移”的另一层含义。在应对金融危机中,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推进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和八个文件,为珠江三角洲的升级提供了空间,也为粤东、粤北地区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提升了自身的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双向的互动,奠定了广东目前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框架。

从实施的初步效果来看,随着广东双转移的推动,出现了三大现象。第一个是产业转移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了比较积极的成效。广东这几年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强化珠三角以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协作,促进上下游的错位发展,逐步形成了互利共盈的产业协作体系。格局大概是这样,装备制造和配套产业开始向珠三角地区和山区梯度转移,石化、钢铁、船舶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抢占高端产业发展高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东西北地区的特色经济快速发展,新的产业集群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也显出成效。劳动力的机能素质和区域配制也明显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结构得到了改善,2009年广东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实现的产值将近一千多亿元,同比增长了17%,这是一个效果。第二个是加强规划引导和园区合作共建,区域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转移涉及全省,政府是很重视、很注意的,主要是以规划来引导,而且要认真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现在广东全省认定了省级产业园区34个,也就是说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至少建有一个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去年到今年省级产业园区开发面积超过了16万平方米,入园的项目超过了2000多个,主导产业的进驻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多数主导产业的投资额税收额占比都超过了50%,广东这几年用400个亿来扶持推动全省的产业转移。第三个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探索农村劳动力落户城镇的新模式。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建立普惠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广东从2008年开始,每年省财政拿出10个亿,按照每人1400元到1800元的标准免费培训,大概要拿100个亿左右,持续地进行劳动力培训。2009年广东全省免费培训的劳动力超过82万人,转移就业的达到128万人。到2009年底,全省的人才总数达到1240万人,同比增长了17.7%,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吸纳了劳动力39万多人,本地劳动力26万多人,占68%。现在广东也在改革户籍制度,农民工转移出来按照积分方式来加快本地和外来农民工入户城镇。广东大力度地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条路还很长,还要继续走下去。但是,必须这样做,否则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被淘汰。

宋宏: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趋势下,应该说是处于梯次发展和产业梯次转移的格局中,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并且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必需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我想再探讨一个问题:从广东的经验来看,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当注意哪些环节,采用哪些策略?对此你有何建议呢?

谢鹏飞: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我没有深入调研,所以我的看法不一定有针对性。但是从宏观层面或者从广东的实践来看,中西部地区真正要更好地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确实有几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抓实干。解放思想这一条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但是解放思想非常关键。就广东的经验看,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一路都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走过来的,“双转移”也是在思想解放大讨论当中,大家得出的一个成果。可以说,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扩大改革开放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区域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当中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也才能承接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毕竟现在达到产业转移这个阶段,相对来讲,和产业承接地区的理念是不太一样的,你如果不真正的解放思想,就很难真正有效对接。

第二,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转移的吸引力。目前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位分工格局,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取向和重要战略。这里要看到,承接方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的要素优势,究竟能不能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关键还取决于承接地、承接方的体制机制的优势,特别是法制和承接环境的优势或者是软成本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应该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要有这个思想和理念,就是以提高环境竞争力来增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这些年来在政府软环境方面我们都是说政府机构改革,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是政府职能改革,而不是机构改革。我们多年来的机构改革换汤不换药,合了又拆,拆了又合,都是围绕着机构改革。实际上,应该是以政府职能改革做文章,关键是政府职能合理化和行政法制化,所以政府的职能改革非常重要,这是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支撑,来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具有配套的能力已经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我觉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承接得好,关键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在自己的基础工作中一定要突出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当然,配套能力包括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土地和资金的保障需求,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转移,产业转移在国内外上市等等。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之所以发展那么迅速,跟广东具有健全的口岸体系是分不开的,深圳一个市就拥有12个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比如,中西部地区承接了沿海的出口加工制造产业,就需要进一步健全海关等涉外机构,加快完善口岸服务体系的步伐,积极推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海关合作,可以搭建属地申报、口岸应收的区域快速的通关平台。

第四,加快城市群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首先,城市群的建设对接纳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城市群的功能健全完整,为产业服务的条件完善,也是转移进入产业的市场。其次,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中西部地区要想承接好产业转移,必须强力推进园区建设,通过打造产业承接的平台,通过园区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我提个建议,现有的产业专业园区当然要把它建设好、规划好,同时还可以支持一些园区跟沿海各省区的园区合作,共建园区。深圳现在就跟内地的省份合作建立园区,采取税收分成、利益均沾的办法。这些新的方式应该多加探索多加实践。

第五,创新产业转移的承接模式,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这里主要的关键在于主动性,主动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关键是你怎么做?只要你主动作用,只要你积极出动,都可以承接到产业转移。我认为,这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如果是10年的话,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剩下的时间不算多了。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中西部地区需要争分夺秒、主动作为,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招商模式,才能获得机遇。中西部地区目前这轮承接产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我不是说不能搞高科技,我说的是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因为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引进来要跟当地产业有一定的关联度,如果没有关联度,想引进也难,引进来了也没有意义。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在目前来看仍然是速度型增长阶段,当一个地区处在速度型增长阶段时,根本要求还是量的扩张,所以承接的产业一定要跟当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一定要从自己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3

引言

educause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化非营利性组织,它将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基金组织以及其他的非营利性组织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完成对高等教育变革的使命。2002年1月1日,educause成立了应用研究中心(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ecar),该中心主要致力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中关于信息技术的重要议题。ecar的主要学术活动有定期论坛,出版双周版期刊,研究相关课题,出版研究论文等等,从成立至今除定期的期刊外已经有超过300多项研究成果,全球约有430所的高等院校参与了ecar的研究项目。本研究根据ecar从2007-2011年的相关研究报告,通过对几个热点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据此了解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

2007年3月,当时是全美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的新世纪金融公司,消息透露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十几亿美元的市值迅速蒸发,不得不于4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并裁减54%的员工。以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揭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的影响。美国的高校,公立高校的教育投入减少,同时私立高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获得的捐赠居全球高校之首,其年度预算的1/3都来源于此。哈佛大学捐赠基金在2008年7月起的四个月里,缩水超过80亿美元,损失幅度占其总捐赠基金369亿美元的22%。根据educause对319所院校的调查,2009-2010财政年度与2007到2008财政年度对比,近70%的院校在it方面的预算都减少或者不变。为了应对这场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又一次经济大危机,美国不少大学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缩减开支,如减少雇员、下调薪水,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从2007年开始educause也展开了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诸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是否能够减少成本投入,能否使效率得到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如何通过it服务外包来降低成本,以及在保证网络安全和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等等。

一、利用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降低it成本

与一般的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不同,高等院校由于其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所以他们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挑战,诸如员工的薪金报酬缺乏竞争力,it服务面向的用户很多,他们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同时每个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对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对于它们所需要的it相关硬件和软件产品,高等院校不能影响其市场的定价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协作。

也正是由于与一般的公司和其他组织不同,以及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它们不是把追求经济利润放在首位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各院校的首席信息官(cio)之间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协作愿望,他们愿意分享信息,共同讨论各种理念,商议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高等院校的这个特点给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协作(collaboration)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cooperation)。参加协作的高等院校之间关系更为紧密,他们要拿出各自的资源,让参与协作的所有院校能无条件地共享相关的资源,投入到他们共同关心的项目中,力争获取产出的最大化。参与协作的院校往往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织,实施具体的协作措施,同时来监管整个协作的过程。一方面他们能够共享项目成功带来的收益,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共同承担项目有可能失败带来的后果,诸如资金的损失、时间的投入、声誉的影响等等。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院校选择信息技术协作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对不断减少信息技术投入的成本。根据educause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协作的动机排在首位的因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院校间的协作将院校联系在一起,统一对外,面向商业市场采购它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具有更强的买方力量,获得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协作中,各个院校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能够为参与其中的小院校带来与其他大院校接触的机会,共享大院校的资源,接受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的指导,使用该领域的领先技术,改进小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高等院校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多院校资源共同提供一些最基本的it资源或者服务。包括地区性的网络系统或者高级网络系统,例如internet2和national lambdarail这两个网络项目。也包括共同运行数据中心,共同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erp)。这是最主要的一种信息协作的形式,71.3%的院校都会采取。(2)协作中院校接受其他院校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服务。(3)协作中某一个院校作为资源唯一提供者,而不是大家共同提供资源。(4)共同开发资源的协作。包括共同开发开源软件的项目,诸如sakai和kuali等。这是最不常采用的信息协作形式。根据educause对586所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7%的院校至少有一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而参与三种或者三种以上协作的院校占到33%。从以上的协作形式上不难看出,除了对成本因素的考虑,信息技术协作也能够提高参与协作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增加更多的接触先进技术的机会。调查数据也显示:绝大部分的院校都希望能和技术领先者进行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以保持其在不断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参与技术协作的院校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协作给他们带来的变化,超过预期目标。那些目前没有参与协作的院校中,有超过一半的院校愿意使用来自外部的非营利机构提供的软件,同时超过一半的院校也认为他们可以在协作中一展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不难看出,他们并不是拒绝协作,只是目前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

转贴于

本研究认为,要想让院校参与技术协作,一方面要让院校知道通过协作能够确确实实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让参与协作的各方都能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要打消他们对于参与协作的顾虑,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参与协作院校的风险,减少技术协作能够获得利益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法律和制度上消除协作的壁垒,当然也要获取院校cio的有力支持,获得外部的相关it组织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支持等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院系之间进行协作的时候,要考虑到摩擦成本,开展协作的时候,会对原来的各个院校产生一些变革,也会有诸如参与协作的各院校人员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能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可能会产生问题;各院校的文化会有差异,带来不同的工作风格;甚至不同院校人员的技能水平存在着差异等等。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it服务外包进入一个新时期

随着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至2002年,it的服务外包产业值已经达到570亿美元,但是高等院校的cio不是很看好服务外包,只有42%的高等院校通过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外包一些非核心的it业务,甚至还有1/3的院校考虑会把已经外包出去的业务重新收回。educause早在2002年就对服务外包做过专题的研究,而2009年再次研究这个问题,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发现有两个较大的变化,第一,高等院校能够接受服务外包的理念,之前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过服务外包,也不接受这样的做法,外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如至少有25%的院校已经或者准备把学生邮件服务系统外包。第二,之前高等院校在服务外包问题上的认识是,如果不是自己运营,就是将所有的it服务进行外包,而现在高等院校不是简单地在这两个极端的做法中来选择,而是基于安全的考虑,进行一个更为理性的选择,如在学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信息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外包服务上会更加谨慎。现在高等院校中的it服务全部是自行运营的或者全部是服务外包的这两种状况都很少见。

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高等院校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成本的因素。要让it设备得到普遍使用并能够及时更新,必须降低设备的成本,从而才能使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及其支持的相关服务不断地降低成本。相比每个院校自行购置设备的方式,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多个院校可以共享相同的设备提供的服务,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it的运行成本,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随着不断提本文由收集整理高的计算机性能和存储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给信息数字化创造了良好环境的同时,也给第三方公司介入高等院校的服务外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外包模式,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提供外包服务。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开始逐渐展露它的身手。不同的院校客户可以通过向同一云端进行服务外包,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来降低计算和数据处理等服务的成本。同时云端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用户的需要提供灵活多变的个性化it服务。另外云资源可以存放在任何地方,如可以选择靠近便宜可再生资源的地点,从而使云端设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it。

在服务外包的形式上,有待于进一步地发展,目前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是高等院校使用最多的外包方式,有49.8%的院校采用这种方式。而其他的外包方式使用的都较少,不超过20%,其中诸如基于云端的服务器,存储安全应用,软件开发环境等技术只有不到10%的院校选择。本研究认为要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高等院校应该选择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也能够为院校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本研究认为在高等院校选择服务外包的时候,要注意,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技术漏洞也不断出现。在如今的网络中不断出现的身份被盗用、计算机黑客、网络仿冒和钓鱼、垃圾邮件和欺诈等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院校的cio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院校在服务外包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要注意在选择服务外包的提供商时,不能简单追求便宜的价格,或者是先进的技术,而是要综合多角度地考虑多个因素,如数据的存储环境和安全性等,服务即使外包出去,但也要能在院校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之下。根据educause的数据显示,约有16%的院校采取自行运营的方式来提供it服务,他们对自己的服务相当有信心,服务外包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可取之处,在短期内都不会考虑服务外包。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建立一个成熟的it服务外包市场以及相应的监管体制,这必将有效地促进服务外包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三、利用赛博基础设施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

早在200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提出了赛博基础设施(cyber infrastructure,ci)的概念。2003年,在《通过赛博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和工程的革命》的报告中进一步详细地解释了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基础设施或者信息技术工具,它指的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信息和沟通技术等联合起来建立面向网络服务的基础支撑环境,给研究者提供的一个创新平台,研究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和各种研究伙伴,用各种研究方法,研究各种不同的内容。虽然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最先在科学和工程的领域提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应用已经逐渐扩展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院校逐渐重视赛博基础设施的建设。赛博基础设施这一术语中的infrastructure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主要指为了发展工业经济而必须要建设的公路、通讯、桥梁、铁路等这些公共设施。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赛博基础设施这个新术语也出现了。本研究认为赛博基础设施在其本质上就是在为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建设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公共设施。虽然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公共设施有所区别,但都是由国家政府出资统一建设,不需要院校自己出资建设。在金融危机之后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这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国家政府出面来建设赛博基础设施也便于统一管理,避免重复投资,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更有利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转贴于

2007年7月10日,educause召集了以高等院校的首席信息官为主的赛博基础设施峰会,掀起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潮。以cio为主的各院校代表进行深入探讨,大家达成很多共识,他们认为要想更好地利用赛博基础设施,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心信息组织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战略计划。短期而言,对于赛博基础设施的资源获取、管理和支持等方面能够统一意见;长期来说,形成一个良好的院校文化,院校不是简单地去获取ci资源,而是更多能共享资源。院校也认为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院校都要优先考虑并且给予资金上面的支持,educause也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来帮助院校。这些对充分利用赛博基础设施是非常有帮助。

赛博基础设施的出现和使用对于高等院校的科研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都是教师依据学科领域各自为政,同时在成果的认定、教师的晋升等方面也是以院校为单位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事实上是一种典型的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经费的资助是根据项目划分到不同的研究者名下,各种资源也是归调查研究者自己所有,各个研究者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创建自己所需要的研究环境,这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而赛博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关键性的研究技术,建立不同院校之间的研究者的协作机制,一方面能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其规模效应,能够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平台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

赛博基础设施应用也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2008年educause的报告中提出院校常用的五种校园赛博基础设施的技术,其中包括:(1)高效率的计算资源(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resources);(2)赛博基础设施的应用和工具(ci applications and tools);(3)数据存储和管理(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resources);(4)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advanc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5)虚拟社区协作(resources for collaboration within virtualcommunities)。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为其教学服务,如高效率的计算资源能够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对知识进行建模、模拟和抽象成为可能;各种应用和工具可以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对学习实践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虚拟组织让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时空阻隔等等,提供前所未有相互协作的学习机遇;通过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来创建和发现新的可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等各种情境的教育资源;利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营造一个泛在学习环境:将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场所、家庭及其他地方整合在一起,推动我们超越传统的教师、学生、课堂、实验室的教育模式,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世界。

四、绿色it理念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著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inc)的数据分析,全球使用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到总排放量的2%,这个比例还不包括冷却数据中心所产生的气体排放。而2%的比例与全球航空业的排放量相当。高德纳认为如果对it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50%的排放量,如有效的电源管理技术以及随时关闭显示器和打印机的电源等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灾害多发,而在这其中,高等院校it的排放量是不可以忽视的。从经济方面的因素来看,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伴随着从2007-2008年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这些都迫使人们把实施绿色it的理念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决策者、cio、师生们都能认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积极参与实施绿色it,一方面有助于高等院校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和形象,在实施绿色it中起到一个领先和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使it不再是一些简单地消耗电力的设备,而是干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高等院校的科研技术给实施绿色it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对数据中心的有效管理、采用更为有效率的技术来冷却数据中心等等。在2007年还成立了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acupcc,americancollege&university presidents’climate commitment),参加该组织的院校承诺采用各种措施来实现绿色校园:如校园的新建筑必须符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银色标准或者与其相当的标准;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的设备;减少能源的使用,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如院校的15%电力供应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注重废弃物的循环使用等等;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迄今为止,已经有677个院校加入该组织。

但是实施绿色it的路途还很漫长,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之处。根据educaused的调查显示,例如刚才提到的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组织也只有40%左右的院校加入。在实施绿色it的战略计划方面,更是需要提上日程,目前只有1/4的院校和1/10的中心信息组织(central it organization)制定了战略计划。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全面考虑的计划,能够把实施绿色it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兴趣和热情的层面,而是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在具体的执行方面,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专门的负责机构,只有1/2的院校有专门的办公室,不到2/3的院校有专门的委员会。另外,约有一半院校下面的各部门的it设备并不是由中心信息组织来统一管理,虽然各个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将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更换为液晶(lcd)显示器,将台式机更换为笔记本电脑等等,但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心信息组织和分散的各个it组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在绿色it的实施过程中,一个有执行力的领导者也是非常必要的,而高等院校的cio在促进绿色it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很多cio对于院校的绿色it措施都不是很了解,不能起到他们原本应该起到的领导者作用。转贴于

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资金的因素。educause的研究显示资金的缺乏是绿色it实施的三大壁垒之一,1/3的受访者认为资金缺乏影响了院校和中心信息组织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在实施绿色it的具体措施的选择上面,受到成本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大,例如在绿色it的措施中使用的比较多的一些措施,像循环使用废弃的it设备、最小化增加对电能的使用、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标准的设备,这些措施的实施成本比较低,人们也就更多地愿意采用这些措施。而如果采取的措施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比较大,人们就使用的比较少,如采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电能。

除了资金的因素之外,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高等院校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也造成有一些绿色it的措施不是很普遍地被采用,如采用虚拟课堂来代替传统的课堂,这样的措施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务部门的支持理解:如采用远距离工作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办公室工作的模式,这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配合。

本研究认为,在实施绿色it的问题上,一方面是要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从经济上认识到随着碳关税的实施,随着总量管制和交易规则(cap-and-trade rules)的实施,如果高等院校不主动地实施绿色it,就要为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买单。所谓“总量管制和交易”,是指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基础上,通过买卖行政许可的方式来进行排放。具体来说,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空气品质未达标准的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依照其空气品质改善目标配给“容许排放权”,并规范其逐年应削减的排放量比例、达成的目标年及最终容许排放权。各污染源取得容许排放权后,即能于开放性市场中自由进行交易买卖。这一机制为《京都议定书》首创,旨在通过对排放权的限制来减少碳排放量。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是要把外在成本内在化,迫使高等院校必须实施绿色it的措施,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中来。

五、有效的身份管理确保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安全

从2007年开始,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使用网络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根据国际通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的统计,截止2010年,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达到20亿,比2005年的10亿用户翻了一倍。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全球53亿移动电话用户中有9.4亿的用户在使用3g网络,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连接到网络获取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有效的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idm)能够保证良好的网络环境,能保证各种基于网络的服务能够正常运行。特别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所需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根据美国商务部调查局的调查数据,2010年美国的线上零售业销售额达到1452亿美元,根据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预测,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到2014年美国的线上交易额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样巨大的交易规模,如果idm的措施不到位,出现身份盗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人们对idm的认识也有了变化。在2007年之前,educause是把idm和安全(security)的议题在一起研究的。但是从2007年开始,educause把idm问题作为单独的一个议题进行研究,足以见其对该话题的关注程度。2007年到2010年这几年之间,对idm的研究热度一直不减,总是把它列入十大议题,如在2007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四位,在2010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五位。

educause在2011年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高等院校实施idm的动因中,排在首位的是对安全和隐私的考虑。高等院校中网络用户的比例非常大,同时使用网络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网络身份的识别尤显重要。educause在2011年报告的调查显示,美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中有87%拥有笔记本电脑,67%的学生可以通过无线(wi-fi)连接到网络,在网络资源的使用方面,使用email的学生达到99%,每天都多次使用email服务的学生达到75%。

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能满足高等院校的需求。所以在实施idm的过程中,高等院校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2011年报告数据显示,有46.4%的院校认为他们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院校的高层管理者中有31.5%的人意识到经费问题,而相比在金融危机之前,在educause的2006年报告中显示,只有14.9%的高层管理者意识到经费问题,这个比例只有2011年的一半都不到。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实施idm是现阶段高等院校所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高等院校在提供it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全部由自己来运营。本研究认为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的使用,将是idm面临的新问题。原来高等院校提供的it服务大部分都是基于校园,而现在的it服务范围扩展到了校园之外。高等院校要保证云端提供的服务和以前的服务一样,都能够准确地进行身份识别,保护网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实施联合身份(federated identity,fid)技术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院校的用户可以用一个id既能使用校园内的网络资源,也能够用它来登录使用云端的资源。在金融危机之前,fid技术还尚未成熟。有22.6%的院校都没有听说过这一技术。fid这一技术目前已经有23.8%的院校在使用,将来会有更多的院校来使用这一技术。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高等院校中有55%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有37%的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网络,来参与课程学习以及其他学术活动。相比2006年,只有7.5%的学生有智能手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的增多,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并使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也将是院校实施idm中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本研究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idm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经费不足现状,还要考虑到新技术的使用带来的影响,诸如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智能手机的出现等等。高等院校网络用户的增加,特别是使用移动上网用户的急剧增加,使得idm越来越重要。同时还要认识到在高等院校实施idm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身份信息是动态变化的,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和毕业的学生数量都非常多,要为新入学的学生提供账户,为已经毕业的学生删除账户。所以实施idm必将是高等院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长期措施。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4

1.1危机的一般特点危机是指任何可能危及社会及组织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事件。它具有下列一般特征:①破坏性: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②突发性:不确定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③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④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高度关注。

1.2金融品牌危机的特征对金融企业而言,品牌危机主要是指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或品牌管理中的失误,或者由于客户与金融企业之间对金融产品、服务或者事件的认知不同、相互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其产生激烈行为,并在短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严重影响金融企业品牌价值的事件状态。

金融企业品牌危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引发客户不信任和不选用,会造成金融企业类似业务营业额的大幅下滑,对金融企业的声誉和口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类是非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客户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主要是金融企业内部某方面失误引起的经营危机和困难,如法律诉讼、人事变动等,这些问题逐渐向外传递,会造成客户对金融企业的不信任。

金融品牌危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2.1突发性,往往是由于金融企业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被曝光,或者客户等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质量不满无法宣泄而突然爆发。

1.2.2动态性和扩散性,品牌危机会随着金融企业对有关事件处理的正确和及时与否而减轻或加重,而且任何一个危机在没有彻底解决之前,都有可能产生扩散效应。

1.2.3破坏性,品牌危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降低公众的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在短期内会明显受损。

2树立危机意识

只有强化企业自身的危机意识,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危机管理工作。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中以及金融全球化中金融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环境是瞬息万变的,由内外因素导致的企业危机难以避免,必须通过有效的品牌危机防范机制加以预测、预防、化解或尽可能减少其损失。树立危机意识最关键的在于及时识别危机的前兆。在日常品牌管理中,对可能引起金融品牌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整理和识别,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日常性监测。同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正确判断、评估危机的可能性、危机风险源头、危机征兆和危机发生之间的联系等。

3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要在品牌危机管理中取得主动,反应迅速,就必须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尽早发现危机,以制度化的管理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一套有效的危机预测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组织机构组织结构是企业品牌预警管理系统功能发挥的基本和必要保证,是对品牌不安全现象进行识别、预警和控制的保障。

3.1.1预警部主要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品牌资产安全状况、品牌管理安全状况、品牌环境安全状况的日常监控,识别和诊断其中易引发品牌危机的不安全现象(危机征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矫正控制;二是日常活动中训练全体员工接受识别危机征兆和防止危机发生方面的知识,培养员工在危机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进行各种品牌危机状态的预测和模拟,设计“品牌危机管理”方案,以在特别状态中供决策层采用。

3.1.2核心领导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由金融企业的董事会、总裁等组成,从战略层面把握危机的动向,对危机处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危机控制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的职能包括: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紧急情况下的预算审核、与政府和特别利益团体进行高层沟通、对机构投资者、媒体、消费者、员工以及其他受到影响的群体传达信息;与法律顾问沟通;跟踪公众动向;保证董事长或总裁了解事件的总体进展,启动媒体沟通程序等。它是发挥作用最大的危机管理机构,它的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

3.1.3危机控制小组危机控制小组负责危机处理工作的实际运转,直接处理危机事件的操作层面工作,一方面向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事态的进展,另一方面向联络沟通小组下达核心领导小组的决策信息。时刻保证核心领导小组清楚地知道危机情况,同时从核心领导小组那里接收战略建议,并制定危机处理的预算。

3.1.4联络沟通小组联络沟通小组负责与公众、媒体、受害者、公司成员的沟通,应确保企业用一种声音说话。任命两到三个公司发言人负责与媒体的沟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对某个问题做出统一而前后一致的判断和解释,并且由获得授权任命的发言人来完成信息沟通的任务。

如前期浦发银行在其外汇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而导致客户不满,并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的处理上,就应该由品牌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处理,对外保持同一声音,实施同一标准,并通过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主动化解品牌危机。而不应该政出多门,出现不同网点对部分客户补偿五花八门。例如:有的网点提出,投资者可以把理财投资的资金再续存一个月,给予其8%的年利率,即多存一个月可获得8%/12=0.66%的利息补偿;有的网点提出,给投资者3000元代金券;有的网点提出赠送投资者实物礼品。这些不统一的做法很可能会引发客户之间的攀比,使浦发银行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3.2预警信息系统通过网络评价品牌的安全状态、监测影响品牌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品牌的不安全现象,并对其进行识别、诊断、评价,设计出预警信号输出系统。

如本次金融危机开始时信息不透明,给许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带来负面影响。如今,美国政府对十大金融机构展开压力测试,将金融机构的真实现状公之于众,,使人们对这些金融机构重拾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第三期领导干部研究班课题组.“工商银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金融论坛》.2008年第7期.

[2]陆岷峰.《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2月.

[3]余明阳,刘春章.《品牌危机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4]宗军.“浦发银行品牌建设研究”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2008年.

[5]凌林,黎永强.“商业银行品牌危机管理策略”《新金融》2006年第10期.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5

2008年3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重要观点。认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安全,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国家安全包括国家财政、金融、资源、环境和信息安全等。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发挥和完善金融审计免疫子系统功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对深化金融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国金融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审计必须注重对影响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发挥其保障金融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的目标。

一、金融危机的理论综述和发生机理

(一)金融危机理论综述从金融审计角度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首先要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金融危机,为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国际上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历史。从1979年克鲁格曼(Krugman,1979)具有开创性的完全预见能力模型、1994年奥布斯特菲尔德(obsffeld,1994、1996)、萨斯、托美尔和维拉斯科(Sachs、Tomell、Velaseo,1996)的多重均衡和危机的目促成性模型、到1998年克鲁格曼(1998)、Cometti Pesenti和Roubini(1999)的道德风险危机模型,Radelef和Saches(1998)、Chang和Velasco(1998a,1998b)的金融恐慌模型、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模型以及危机传染性模型等,每一种理论模型都对当时在不同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克鲁格曼的完全预见能力模型。该模型源自对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81)等国家所发生金融危机的解释和说明,强调外汇市场上投机攻击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之间的联系。根源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如固定汇率制)之间不协调。当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不协调时,理性的投机攻击就会发生,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朱波,2005)。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多重均衡和危机的自促成性模型。由于完全预见能力模型没能很好地对1992―1993年爆发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进行解释,因此,理论界进一步发展了新模型。该模型认为政府维护汇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政策选择过程,维护汇率稳定是一个政策目标抉择的成本收益权衡过程,强调危机的自促成性质。当政府内外政策不协调时,投机者预期汇率最终会贬值,就会提前抢购外汇,结果是国内的经济状况提前恶化,政府维护汇率的成本增加,从而爆发金融危机。

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包括道德风险危机模型、金融恐慌模型和危机传染性模型等。为了对以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代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危机进行合理解释,出现了很多新模型。其中,道德风险危机模型认为政府对国内银行负债的隐形担保会导致国内银行借贷政策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最终使得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引发金融危机。在金融恐慌模型中,银行将存款人存款投资于长期项目,当许多存款人从银行提存时,由于银行流动资金有限,不得不停止贷款所支持的长期项目,导致贷款损失,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传染性模型,主要包括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传染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一方面,信息外部性或银行间信贷关系使得银行间破产进行传染,另一方面,Kodresa和Pritsker(1998)认为,信息不对称和跨市场套期保值能力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本原因。

(二)金融危机发生机理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乃至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这些金融危机涉及面广、冲击力强、破坏性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应仔细分析这些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从中找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尽管每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都有其当时国内外特殊的经济政治原因,但这些金融危机背后都有一些共性原因。

首先,发生金融危机国一般对外资依赖程度高、外债结构不合理。如1992―1994年,墨西哥每年流入的外资高达250亿―350亿美元,而外贸出口并未显著增长,外贸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1987年的9.4%增至1993年的31%,结果造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高达230亿美元。

其次,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膨胀使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最先在泰国爆发,其海外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失去信心,导致大量资本外逃。当高速增长条件不充分时,为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房地产泡沫导致大量银行不良资产,挫伤投资者信心。

再次,汇市和股市的联动性,金融政策顾此失彼,加之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墨西哥金融危机中,政府宣布货币贬值意在阻止资金外流,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但在社会经济不稳定情况下极易引发通货膨胀,也使投资于股市的外国资本因比索贬值蒙受损失,从而导致股市下跌。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为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另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亚洲金融风暴发生时,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

最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问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其暴露了发生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为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审计免疫系统提供了一个契机。

二、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完善及金融危机的防范

(一)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最初起源于医学和人体免疫学,具有保护、清除、修补等三大功能。将“免疫系统”运用

于金融审计,就是将金融审计的服务监督作用和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较好地衔接起来,并用以防范危机、确保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功能。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主要部门之一,具有“保护”和“监督”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从本质上讲,是国家《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法定监督;从体系上来看,是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职权监督;从监督的主体上看,是国家审计机关。其监督和服务内涵是维护金融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运行、惩治金融犯罪。金融审计的服务监督作用和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具有相同的内涵。

金融危机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清除功能。金融审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揭露财经工作中的不真实、不合法以及弄虚作假、损失浪费、舞弊腐败等问题。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和审计工作“反映问题、揭露腐败、探究绩效”等实质性的内容具有相同的类比,金融审计“清除”影响国家民主和法制进程中不民主、不合法的因素,“清除”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不合理的成分,让审计工作服务和监督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体”体系的完善。

金融危机免疫系统的最后防线:修补功能。金融审计的“修补”功能不仅仅是审计之后发现的问题的“小修小补”,更是相关制度的“大修大补”,以及填补相关制度的“空白”,让金融审计更好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审必严”,进一步增强金融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塑造金融审计形象,同时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进程。

(二)金融审计免疫系统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性和优势从上述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出,金融危机具有易发性、传染性和致命性三个特征。首先,金融系统运行发展状况不仅与金融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有关,还要受到经济基础、社会信用、政府行为、社会心理等其他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大量金融创新业务的出现带来新风险,使得危机发生概率加大。我国金融业正处于过渡时期,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体系不完备、风险管控能力弱,金融风险易发可能性大。其次,金融危机具有传染性。根据上述金融危机发生的理论与实践说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可以通过信息传染、信贷关系传染,乃至国际危机传染等广泛扩散渗透到社会经济体系中其他各行各业,往往一个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可能对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投资者产生连锁反映,从而发展成金融危机。最后,金融危机具有致命性。致命性源自传染性,金融危机一旦形成和扩散,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和消除,不仅使多年累积的社会财富损失殆尽,而且使公众丧失金融信心,从而对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业及其企业发展都可能造成致命打击。

目前,虽然金融监管机构(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以及财政和税务部门对金融业也拥有一定的监管和检查功能,但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部门,国家审计机关具有发挥金融系统免疫功能的独特优势。

其一,金融审计具有独立性。与其他金融监督方式相比,金融审计更具有独立性。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金融审计享有法律所赋予的独立性。此外,审计机关对金融业的监督是因公共受托责任而产生的,与金融机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也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因而更具横向距离,是超脱于管理活动之外的独立监督。审计机关独立存在于金融系统外部,与金融风险没有直接责任关系,能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监督职权,独立提出金融改革建议,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金融审计具有综合性。金融机构是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其业务经营活动深入到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领域,因此审计机关对金融业的审计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金融审计不仅要揭露金融业在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还要对金融业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揭示金融缺陷和风险,提出宏观建议。

其三,金融审计具有专业性。大规模金融危机往往是由于处于萌芽状态的风险源没有得到及时发现或被人为隐蔽,经过不断传染累积后释放产生的,因此及时发现金融领域中存在的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是消除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这依赖于及时准确获取反映金融企业和金融行业真实经营发展状况的基础资料与会计信息,并对此进行专业性的审计验证和科学的分析比较。相比较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金融审计具有会计专业背景和审计职业优势,能及时全面获取并有效验证和分析金融部门的会计信息。从而更准确、直接地发现金融机构的经营问题和风险所在。

其四,金融审计具有系统性。我国金融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央行职能,设有总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设有总行或总公司,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由总行授权办理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所以金融机构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系统性的。进行金融审计时,审计对象应包括金融机构全系统,在审计时也要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处理。

(三)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完善与金融危机防范为了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笔者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审计预警系统、金融审计清查系统和金融审计修正系统。

第一,建立和完善防范金融危机的金融审计预警系统,使“免疫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作用。完善的金融审计预警系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警兆,可以预知金融危机,进而规避或延缓危机的发生。利用经济、金融、财会等理论知识,采用比例分析、趋势分析、模型分析等手段,金融审计预警系统能够发现金融业存在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风险因素,并向经营管理者预先提示,提前采取降低或分担风险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警情的发生。

(1)更新审计模式,以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为目标,引入并建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显著的特点是: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立足于对审计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制定审计策略和与审计计划,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社会高风险的特征相吻合,以风险为导向的金融审计,将更能够发现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2)扩大审计范围j对金融界进行全面审计,覆盖可能的风险点。一是应当包括金融机构的主要经营管理活动,而不仅局限于财务收支方面;二是在强化银行业审计的同时,加大对保险、证券、信托等行业的审计;三是不仅要审计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还要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关纳入到金融审计系统中。审计范围的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金融审计免疫系统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政府金融审计要发挥金融免疫功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首先需要消除

审计盲点,根据金融业发展趋势,将审计监督区域涵盖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出金融审计综合性监督的特点,综合反映和预警金融行业的风险。

(3)突出审计重点,抓住高风险区域,加强对衍生金融产品等的审计预警。在进行传统金融业务审计预警的同时,加大对衍生金融产品等的审计预警力度。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创新业务是新生事物。风险系数更大,往往是金融风险高发领域,也是金融审计预警的薄弱环节。为发现和预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经营风险等,金融审计预警系统要熟知金融业的生存环境,开发分析性风险预警工具,对新生业务的警源进行重点审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审计预警和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

第二,建立和完善防范金融危机的金融审计清查系统,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通过金融审计,可以检查资产质量,揭露掩盖不良资产的手段,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可以监督业务经营合规性,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重点揭露和纠正违反规程放贷、诈骗资金等行为;也可以检查盈亏的真实性,发现并查处是否存在截留转移收入、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还可以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素质,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审计能力。包括确立国家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机制和业绩评价体系,以及设立从银行、证券业等引人人才机制等。只有建立和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国家金融审计队伍,拥有一批具有风险意识、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切实提高审计免疫系统的审计、清查、纠偏等功能。

(2)重点打击金融犯罪,保护国有金融资产安全。强化金融领域的大要案意识,充分认识到当前金融领域犯罪活动频率较高,涉案金额巨大,消极影响面广,蔓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破坏国民对金融安全的信心基础、成为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找准金融犯罪易发环节、高发领域和基本规律,探究和弄清金融犯罪主要形式和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审计打击金融犯罪找准精确方向。因此,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将是金融审计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审计机关发挥金融免疫功能的具体表现。

(3)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组织的合作,形成监督和惩治合力。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要切实履行经济高层次监督的职责,担当协调者的重任,加强与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纪检司法部门、财政税务部门等其他机构的合作,形成互补和共享机制以及有效地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安全的合力。另一方面,国家金融审计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合作,对金融风险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整合金融免疫系统的效率和效果。此外,金融业由于信息化程度高,因而信息化风险加大且高度集中,应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实现审计手段的现代化。

第三,建立和完善防范金融危机的金融审计修正系统,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加强对金融审计修正系统的持续完善,有利于保证金融审计预警和清查功能的发挥,对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总体功效起到保障作用。

(1)建立健全金融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目前,开展金融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还不完善,国家审计还没有建立起像社会审计所拥有的成熟的道德准则、执业准则和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准则体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作为经济的核心产业更是日新月异,因此为金融审计建立内容全面、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法律法规以及准则制度非常必要。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6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事实表明,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远,泡沫越大,泡沫破灭后的灾难也越大。没有实体经济基础的虚拟经济,将是危机四伏的经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行动,就是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努力救市,就是担心金融危机过多地危及实体部门。而中国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隔机制,因此受到危机的冲击并不大。与欧美一些西方国家所不同的是,我国面临的危机不是来源于金融,而是来源于制造业,中国更需要防止制造业发生危机,进而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就有可能演变为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美国近年来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就是一个教训。

第二,减少中国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般在20%至30%之间,即使像日本这样典型的出口大国,其外贸依存度也不过是20%左右。2003年全世界外贸依存度平均是45%,而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逼近80%。这样,中国的经济就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上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呈直线发展。197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5%,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外贸出口企业所占比重过大,使得2004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70%。从2000年以来,中国外贸平均增速26.7%,比GDP增长高出16个百分点。据测算,美国经济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下降1.3个百分点。

第三,防止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我国的出口贸易由于受欧美经济衰退影响,已先行陷入困境,部分实体经济步入了寒冬。为“保增长”,我国决策层及时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商业银行仍然面临“存款激增,贷款难放”的困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悲观预期、投资和商贸活动大大放缓、企业新增信贷的需求明显降温,从而构成信贷增长的“市场约束”。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有效的决策与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扩内需、调结构,科学、合理地分配国家新增资金的投入,以保证我国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