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投资研究范例6篇

农业项目投资研究

农业项目投资研究范文1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重点领域,1981年至今,世行在华已实施了约60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近百亿元。农业稳定才能促进经济稳定,经济稳定才能促进国家稳定,国家稳定才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可以这样说,农业是“兴国安邦之大计”。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是其他部门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农业项目评估是随着农业投资项目借款业务的开展而逐渐引入我国的,评估工作是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可为委托方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公正和客观的依据。我国发改委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农业项目评估工作。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是一个关键措施,而我国目前针对农业投资项目的评估准确性太低,单从投资估算上看,偏差超过30%屡见不鲜,如果从项目的整体结果来考虑,评估的准确性就更低了。评估不准不仅造成决策失误,导致投资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评估业的声誉,危及评估业的生存和发展。究其原因,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的稀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资金短缺,提高农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资金的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具备农业项目评估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是项目评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而目前项目评估人才培养还没有引起重视,专业的项目评估人才缺乏是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员的数量和职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提出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继而给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及方法,从而促进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行业规模健康发展。

一、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稀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工作在项目评估咨询公司,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些专业基本上会设立投资项目评估专业课,现有评估人员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从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或者是项目评估方向的硕士教育中获得的,在入行之前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据调查,社会上至今只有资产评估师、PMP项目管理师的培训机构,并未设立专门的农业项目评估人才培训机构,因此当前的农业项目评估人才主要是通过高校的经管专业本科培养出来的,而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想进入项目评估行业中,却没有学习的途径。这也是农业项目评估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

农业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效益低和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在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当前评估人才整体的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咨询公司数量不多,难以适应当前项目评估行业发展需要。二是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员的评估水平不高,经常导致评估结果发生偏差。单从投资估算上看,偏差超过30%屡见不鲜。三是专业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带头人稀缺,高校的学生在学习项目评估技能的时候,缺乏实践的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也是导致现有评估人员水平有限的原因之一。四是缺乏专业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培训机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成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障碍,最终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根据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稀缺以及评估水平低下等情况可以看出,改变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在校期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农业项目评估课程的实用性。目前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基本上开设投资项目评估课程,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上采取说教式,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参与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除了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给学生参与的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了解投资项目评估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在现实的工作中是非常实用的。

2.有助于加强评估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目前高校为社会提供的评估人才多数为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这些人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刚刚步入项目评估行业中时,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使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重新定位投资项目评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高校的评估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加针对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实践环节,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4.有助于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增加评估人才的数量,提高评估人才的质量。目前我国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稀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由投资项目评估行业中的专家做带头人,设立评估人才培训机构,拓宽现有评估人才培养途径,这样不但可以扩大项目评估行业规模,通过专家的指导,还可以提高评估人员的评估水平。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1.改进现有高校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授课模式,重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的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基本是来源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或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并且主要是从投资项目的环境评估、技术评估、财务评估、国民经济评估和社会评估几个方面来讲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掌握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但是没有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经历。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验环节,进行案例模拟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高校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评估人才的目标[1]。

2.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建立投资项目评估技术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2]。目前,校企合作是高校在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内容,这种合作模式有几点好处:一是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实习平台,让他们在毕业前接触实际的工作,有利于在毕业之后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单位的工作质量;二是企业在聘用实习学生的同时,可以降低人员成本,也可以在实习人员中挑选可以长期聘用的员工,为学生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而言,自2003 年以来, 经管类各专业先后与相关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等合作协议: 如财务管理专业与海通证券、物流管理专业与北大荒物流公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绥芬河海关,除此之外还与用友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是对投资项目评估技术的应用,却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因此,应该加强与项目评估咨询公司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

3.成立项目评估人才社会培训机构,拓宽现有人才培养途径。当前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校是主要的人才培养途径,输出的评估人才数量和质量有限。因此,要想使项目评估行业健康发展,有必要在社会上成立项目评估培训机构。在高校和社会中发掘项目评估行业资深人士,让他们成为项目评估培训机构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优势,给学员们传授最新、最直观、最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为社会提供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的项目评估人才。

三、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农业投资项目评估的人才培养意识

目前农业项目评估人才培养并未引起高校及农业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提高农业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加强对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改善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缺乏的现状,也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开了一个好头。

(二)完善高校农业投资项目评估教学资料

改变当前高校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增加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实践环节,完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教学配套资料,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

(三)搭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

农业项目投资研究范文2

关键词:价值链;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增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7-1488-06

Value-Added Analysi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odel in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Based on Value Chain

QIAN Sheng,ZHOU Chun-fang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prefered constructing to maintenance, financing mode was single, government funds was limited, they lack of incentive mechanisms, project management was uncomplete, and project evaluation was not perfect, all these led to relatively low efficiency.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funding shortages and inefficient project had become a matter of urgency, so the model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came into being.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value chain theory, four value chains tha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odel in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The funds value chain, the policies value chain, the products and the services value chain and the technology-knowledge value chain were constructed. And by the contrast of the traditional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and adding the value with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odel in the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was analyzed,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ensure the value of project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value cha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value-added analysis

我国农地整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国每年用于农地整理的投入大约1 000亿元[1],但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采用自上而下运作模式,这种完全依靠政府投资的运作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制度上,单一的财政投入机制对项目实施和管理主体激励不足,难以实现项目建设期的有效管理以及建成后的后期管护[1];资金运行上,由于监督管理不足,出现擅自挪用、贪污、截留土地专项资金的情况,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2];项目评价上,目前对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少数的专家,而农户作为项目直接受益者却未能参与,由于评价主体对项目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对项目的评价存在缺陷[3-5]。在农地整理项目引入公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公私合作模式引进企业投资,解决政府部门资金短缺和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公私合作模式倡导投资企业、农户和农村合作组织参与整个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保证项目的有效合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模式下农地整理项目低效率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效率就变得至关重要。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的4条价值链,并基于价值链分析了项目价值实现以及价值增值的过程,进而明确项目效率提升过程。

1 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的界定

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在某些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或运营中进行相互合作的一种模式。公私合作避免了由于信息不畅通而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冲突问题,因此,将公私合作引入到农地整理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是指政府部门主导,农户和农村合作(集体)组织参与,企业投入的一种新型模式。由于农地整理项目的资金投入巨大,一般企业难以单独承担,因此,农地整理项目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作为项目的辅助投资者。目前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大致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投资企业在农地整理项目区域内与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获得项目收益,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则根据合同中约定的一定比例待项目建成后通过土地规模经营进行项目收益分配;另一种是农地整理项目建成后新增耕地面积与城市土地建设用地挂钩,政府部门按照与投资企业签订的投资回报率将出让新增耕地获得的部分收益分配给企业作为投资回报。根据实际情况,投资企业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参与农地整理项目。本研究所指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模式也设定为第二种模式。在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中,农户和农村合作(集体)组织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方,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全过程,提高了项目的可行性。

2 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项目管理中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们的重视[6],各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中的价值需求对整个项目的成功建设起重要作用。农地整理项目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或其利益可能受到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影响的个人或组织[7]。农地整理项目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各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歧,需要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与合作,化解冲突与分歧,最终实现其项目的共同价值,保障项目的成功实施。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表1所示。

根据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中各利益相关者在项目参与中的地位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程度,利用米切尔(Mitchell)评分法,按照专家打分分值[8],将上述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

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在农地整理项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同,因此其在项目中的作用也不同,对项目最终价值实现程度影响也有所差别。项目最终价值实现与核心利益相关者联系最为紧密,所以本研究项目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核心利益相关者。

3 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核心价值分析

公共项目的核心价值是项目利益相关者共同协商妥协得到的结果,在公平的前提下,项目以核心价值为指导,实现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最优配置[9]。农地整理项目作为公共物品,其价值管理也是以价值为导向,以项目建设实现其利益相关者共同核心价值为目标进行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自身的最大价值需求。不同利益相关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对项目的兴趣、偏好和利益需求不同,从而对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价值取向也可能不同。比如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项目成功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农地整理,获得新增耕地面积,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二是农地整理后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便于农户农业生产[10]。而对于投资企业而言,能否最快速地收回项目投资是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对于农村集体组织或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土地质量得到提高是项目成功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分析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求,并对其异同的价值标准进行分析,最终明确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认同的项目核心价值。具体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目标如表3所示。

4 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项目价值链的构建

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活动相互联系、影响,构成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的价值链,价值链中不同属性的价值活动构成了不同的价值流,并最终为农地整理项目提供了价值[11]。就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而言,项目价值的传递和增值是通过资金、政策、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知识4个方面进行。根据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两两关系,结合其对项目的价值需求,构建了4条不同形式的价值链,并说明其价值传递的方向即价值流,既能反映核心利益者参与项目过程中的地位及其所起作用,又能明晰项目价值以及价值增值的过程[12]。

考虑到项目价值创造的复杂性,在项目价值链中考虑的利益相关者中不仅以核心利益相关者为主,还加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教育科研单位。教育科研单位是整个项目价值链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它能从各个角度联系各利益相关者并为其服务,在整个项目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中起间接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项目主体的贡献上:主要包括对国土部门提供引进项目投资企业的方式,为农地整理项目提供新的融资途径,为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等;对投资企业在具体的农地整理项目中提供相关项目建设建议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在相关科学调研中则把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的意愿和要求体现出来,再给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中得以体现。

按照资金、政策、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知识方面,对不同的价值传递形式进行跟踪识别,结合表3中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可以把项目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分为4条价值链:分别是项目资金价值链、项目政策价值链、产品和服务价值链以及技术知识价值链。

4.1 资金价值链

在资金价值链中,项目价值的主要提供者是国土部门和投资企业,国土部门和投资企业作为投资共同体的资金有3个方向的价值流向,其一是作为青苗损失等补偿费,流向项目区域内的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其二是作为项目施工建设费,流向施工单位;其三是作为科研课题经费,流向教育科研单位。国土部门与投资企业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资金价值流动,首先投资企业为农地整理项目提供部分项目资金,与国土部门结合起来成为项目投资共同体,其次,国土部门为吸引投资企业参与项目投资,会保证投资企业的投资回报,并结合其他政府部门对投资企业提供一些项目内或项目外的税收优惠。通过资金价值链的流动,有效地保证了项目所需资金和科研所需经费,有助于项目和相关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改进的创新研究下去,保证了项目价值实现的基础(图1)。

4.2 政策价值链

在该价值链中,国土部门是价值最为重要的传递者和实现者。国土部门作为地方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完善相关地方性行政规章制度,调动投资企业参加项目的积极性。投资企业参与项目实施后,将存在的问题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国土部门,为相关政策的修改提供意见。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对项目政策给予支持则体现了项目价值的实现,他们还可以进一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对政策提出可行建议。施工单位作为项目施工的承接单位,对于国土部门规定的农地整理项目产品应达到的标准严格执行,并对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国土部门,以便修改完善相关项目建设标准。教育科研单位作为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对于提供项目政策建议和相关项目立法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策价值链的流向通过国土部门传递到各核心利益相关者,最终都能反馈到国土部门,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实现政策价值创造的同时,也实现了政策价值的增值(图2)。

4.3 产品和服务价值链

该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价值提供者是国土部门、投资企业和施工单位。国土部门和投资企业作为投资共同体,即项目的业主方,为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提供农地整理项目产品奠定经济基础,而施工单位是具体农地整理项目产品生成的建设者,是实现项目价值最直接的参与方。农地整理项目产品的生成,是整个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的便利服务包括对项目的支持、方便施工时进场等都是为整个价值链提供增值服务的。在提供项目产品的过程中,教育科研单位也会为国土部门、投资企业和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包括管理技术等,而项目可以作为教育科研单位的课题案例,对后续类似项目研究提供便利,这也是项目价值增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图3)。

4.4 技术知识价值链

在技术知识价值链中,投资企业、施工单位和教育科研单位是价值创造和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参与者。投资企业为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必须保证项目的质量,鉴于其自身性质,投资企业可以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来监督施工企业从而保障项目的高效实施和运营。施工单位为了获得项目施工建设利润,可以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来改进传统的施工技术,减小施工成本。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具体农地整理项目产品的实施提供经验技术等,保证项目的建设结合实际,保证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的价值需求。教育科研单位在整个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过程都可以为项目建设过程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为国土部门和投资企业服务上,为项目价值的完美实现而服务(图4)。

5 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价值增值分析

1)从资金价值链来看,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相比传统的农地整理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增加了投资企业。投资企业的加入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投资企业作为投资方与国土部门一起共同承担项目的经费,有效地保证了项目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和运转,使项目能够高效地完成项目规定的任务,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农地整理项目因行政程序拨款复杂,行政事务办事效率低下而导致的项目开展的低效率行为,有效地保证了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能及时地进行农业耕种,尽早实现项目的价值,此为相比传统模式项目价值增值之一。

2)在政策价值链上,国土部门占价值主导地位。由于有了投资企业的加入,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中的国土部门必须考虑投资企业的价值需求和利益实现问题,所以国土部门可以通过完善和管制行为,提供相关优惠政策来保障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而提高投资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大量推广农地整理项目的公私合作模式。而投资企业和施工单位也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某些政策进行反馈,便于国土部门对农地整理项目提供立法依据。相比于完全靠政府部门在政策上摸索的传统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了项目价值并创造了项目的增值。

3)从产品和服务价值链方面,投资企业在此价值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投资企业和国土部门共同作为业主单位,相比传统模式下只有国土部门作为业主单位时,对项目的监管更为有利:一方面传统模式下的政府部门由于自身的特点,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对于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必然没有专业的投资企业有经验;另一方面投资企业可以运用企业最新的管理理论来保证项目有效完成的同时,确保项目的质量,从而实现价值的增值。

4)在技术知识价值链上,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的价值贡献者主要是投资企业、施工单位和教育科研单位。施工单位在技术知识价值链上的增值主要体现在运用先进的技术改进施工工艺,结合施工管理理论减小项目施工成本,把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之内。传统模式中虽然也有教育科研单位,但是公私合作模式下教育科研单位与投资企业存在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项目价值流向,这是传统模式中没有的,这种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可以使投资企业获得最新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投资企业也为教育科研单位提供相关项目数据和案例,便于科研单位对类似项目的分析,使价值得以增值。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运用价值链的方法从4个角度分别构建了项目的价值链,并从中分析了项目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得出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相比传统模式的农地整理项目更具有项目价值增值效益,即项目建设更有效率。为了更好地落实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提高项目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6.1 加大投资企业对项目的监管力度,保证项目稳健运行

农地整理项目质量是项目能否得到投资回报的重要影响因素。投资企业作为投资共同体的一方,为保证项目的质量,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对项目的监管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自身项目管理的优势,对整个农地整理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提高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对农地整理项目产品的满意度,才能实现投资企业的价值目标,进而保证项目价值的实现与增值。

6.2 积极发挥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的力量

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是项目建设实施最终的受益者,也是项目价值实现与否的一个重要评价方。因此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的需求是整个农地整理项目中最实际、最紧密的需求,积极采纳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对项目的各方面意见,能有效地保证项目符合最直接需求者的利益,使项目能真正切实地联系实际需求,确保项目价值的实现。

6.3 控制施工成本,增加投资共同体的效益

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一直都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这需要投资共同体和施工单位共同完成。施工单位必须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施工技术以最少的施工成本完成高质量的项目,而投资共同体则需要对项目的各项费用认真审核与批复。

6.4 充分发挥科研教育单位在项目价值增值中的作用

科研教育单位虽然可能未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但是在整个农地整理项目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明显。科研单位既为国土部门提供引进投资企业的方法和理论,又可以解决具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可以为公私合作模式农地整理项目提供政策建议和立法依据等。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单位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项目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汪文雄,杨钢桥,李进涛.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0,32(6):1169-1170.

[2] 徐雪林.公私合作模式土地整理项目的必然[J].资源・产业,2004(6):20-21.

[3] 覃佐彦,谢炳庚,杨勋林.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2(12):71-75.

[4] 董利民.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5] 董利民,张 明,伍黎芝.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12-16.

[6] 刘 利,干胜道.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19(3):86-93.

[7] 刘向东,高向军.土地整理中利益相关者界定与分类研究[C].中国土地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7-18.

[8] MITCHELL A, WOOD D.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4):853-886.

[9] 尹贻林,胡 杰.项目成功标准的一个新视角――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核心价值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9):156-159.

[10] 张雅杰,张 丰.浅谈我国土地整理多元化融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20):13.

农业项目投资研究范文3

目录

1资金申请报告的用途

2农业项目申请专项资金应具备的条件

3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4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基本架构

5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目录

6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有关填表说明

1资金申请报告的用途

1.作为农业项目被资金支持主管部门审批决策的依据;

2.作为农业项目相关资金筹措(例如申请其他资金支持的辅助材料)的依据;

3.作为农业项目后续工作开展的依据。

2农业项目申请专项资金应具备的条件

主要有以下几点:

1.项目本身已经过政府部门批准立项。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设计预算已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3. 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专利等已经政府经贸部门批准,并办妥了相关手续。

4.项目产品的技术、设备先进适用。配套完整。有明确的技术保证。

5.项目的生产规模合理。

6.项目产品经预测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盈利能力较强。

7.项目投资的成本以及各项费用预测较为合理。

8.项目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有稳定的来源,并已经签订供货合同或意向书。

9.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用地已经落实。

10.项目建设以及生产所需的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已经落实。

11.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其他与项目有关的建设条件已经落实。

3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1、资金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2、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3、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4、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

5、资金审批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审批或核准的投资项目,其资金申请报告的内容可适当简化,重点论述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4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基本架构

由于农业项目除经济因素外,自然因素对农业项目产生极大影响,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不可控的、变化无常的气候环境,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均难掌握。所以,如何写好一份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是至关重要的。

1、首页

主要注明项目名称,项目主办单位及负责人,可行性研究单位名称,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负责人,经济负责人、参加研究人员名单及报告完成日期等;

2、标题

一般直接注明资金申请报告的名称和主要内容,如《××公司关于××的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3、前言

一般简要介绍项目研究的背景,项目实施的相关因素和主要目的和意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和主要范围等内容。有些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还需要列出研究报告的相关摘要;

4、正文

该部分是报告的主体,要求列举事实,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作出客观、全面而准确的预测。不同类型的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在该部分通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5、结论

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作出科学评价,并与相关方案进行优劣比较,最终获得明确的行动主张。有时还就原方案提出一些更新、更全面的建议;

6、附件

为了结论的需要,在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正文结束后补充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试验或实验数据、计算浮标、图片表格、参考文献等。

农业项目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除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外,还有很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一份完整的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通常是单独成册的。

5农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农业项目背景信息

一、农业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项目承担单位三年内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

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第二部分 农业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农业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农业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一)……

(二)……

(三)……

(四)……

三、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农业项目优势

一、组织优势

二、技术优势

涉及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

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

三、市场优势

四、模式优势

五、其他优势

第四部分 农业项目产品规划

一、农业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农业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先进性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农业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农业项目建设规划

一、农业项目建设地

(一)农业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农业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农业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农业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农业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二、农业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二)土建总图布置

(三)场内外运输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三、农业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案

四、农业项目建设节能方案方案

五、农业项目建设消防方案

六、农业项目建设生产劳动安全方案

七、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9]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第六部分 农业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农业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农业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三、农业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四、农业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七部分 农业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农业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农业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

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农业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农业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总成本费用估算体系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九、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八部分 农业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财务效益评价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二、经济效益评价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三、社会效益评价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九部分 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企业营业执照

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节能、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

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

农业项目投资研究范文4

[关键词]财政支农;规模;结构

一、美国财政支农的项目

美国的财政支农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农村发展、食品、营养与消费者、食品安全、自然资源与环境、市场营销与调控计划、科研、教育与经济、农场与海外农业以及其他方面。

1.农村发展方面主要包括农村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维修,如农村的电气、电信、电话设施、农村的远程教育与医疗、农村的垃圾处理、农村的社区发展等等。

2.食品、营养与消费者项目是目前美国政府支出的最大的项目,主要负责全美的国内营养计划,食品券计划、儿童营养计划、妇女婴幼儿专项营养补充计划、农产品援助计划、食品捐赠计划等项目。最初,食品、营养与消费者的项目支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国过剩的农产品,到后来才逐渐的增加了一些福利成分。同时尽管这项支出归于农业部的预算,但实施对象人不仅仅是农村居民,还包括城市的低收入群体,此外,对老人、妇女、儿童还有专项支出。

3.食品安全是美国近年重点投资的一个领域,主要任务是保证国内外公众的健康。主要的工作由美国的食品安全检验局负责,工作主要包括联邦食品检验、实验室服务(主要用于科学实验以支持检验工作)、工厂自动化和信息管理(为众多的工厂提供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同时通过远程通讯提高广泛分布的检验人员的通讯水平,以便及时了解各种有关的信息)、对州拨款(是指食品安全检验局对州际检验计划进行复检,确保州际检验标准符合联邦政府的标准)、现行使用费和信托基金(食品安全检验局对定期检疫和在节假日进行的检疫服务收取使用费,以弥补部分成本费用).

4.自然资源与环境是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投资。主要通过自然资源和环境计划来实现。其中包括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保护、水流域的调查与规划和防洪活动、农地保护计划、环境激励计划、野生动物栖息地激励计划、湿地保护计划等。目前自然资源与环境是美国政府的农业支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2002年的新农业法中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支出增加了。

5.市场营销与调控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适应美国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营销需求,确保动植物健康及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美国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共同利益。它通过管理一系列旨在提高市场营销和农产品分级水平的计划,促进竞争、有效的市场环境的形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共同利益。

6.科研、教育与经济,该项投资主要负责有关的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与高等教育、经济分析和统计相关的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研究和传播。主要的负责机构有农业研究局、州合作研究、教育与推广局、经济研究局和国家农业统计局。其中农业研究局提供农业信息,进行科技开发,为解决国际范围和国内高度关注的农业技术问题提供帮助。经济研究局是美国农业部内最主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任务是通过研究,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的经济实证依据。州合作研究、教育与推广局的主要职责是在广泛运用的国家农业研究、推广及高等教育体系内建立联邦与州间的联系,负责多学科性的研究和推广计划等。

7.农场与海外农业,这项支出分为两个方面,即农场方面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方面。农场方面主要指政府对一些农场的资金贷款援助。海外市场的开拓主要是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内的剩余农产品而致力于开拓国外市场的投资。其中美国的海外市场的开拓是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为了提高本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稳定国内的农业生产和农场主的收入,每年对此项投资规模巨大,具体项目在介绍美国的投资结构设计时再介绍。

8.其他项目,主要包括美国农业部每年的各种活动支出。

二、美国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

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34.67亿美元,其中农业GDP为1594.15亿美元,第一产业约占1.6%.美国2000年对农业的总体投资(仅包括美国政府方面的,不包括私人和企业的投资)达到了900.51亿美元,占农业GDP的56.49%.由于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不到2%,如果平均到每个农业人口上,数量是非常高的。用OECD组织的单位专业农户PSE等值来衡量,美国2000年的单位专业农户PSE等值达到了20000美元,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日本2000年的单位专业农户PSE等值是30000美元).因此,美国对农业的支持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支持和投资力度一般都比较稳定,投资数量、投资方向都由各时期的农业法规定,政府农业部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执行政策,因此,美国对农业的投资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且由于很多项目都是连续几年(一般美国一部农业法的管辖期间为5-6年)实施,对各项目的投资既持续又稳定。

以上是美国2000年对农业的总体投入情况,在分析美国农业投入结构时,可以发现美国的农业投入结构具有独特之处。

三、美国财政支农的特点

(一)美国对农业投入力度很大

美国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农业的投资不断扩大,体系日渐完善,已经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建立了严密的收入安全网,以确保美国农民的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二)联邦政府是美国对农业投资的主体

美国政府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虽然美国州和地方有独立的财政预算权,但在农业投资上,联邦政府占主导地位。美国几乎所有的补贴,以及大量的跨地域、跨流域的农业基本建设工程和环保项目都由联邦政府承担。美国成立了农业政策性公司,专门执行国家的各项农业政策,其费用和支出均由联邦政府承担。如农产品信贷公司、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等政策性公司承担联邦政府的各项支农任务。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为美国农业部农场服务署的农产品计划、农场服务署与自然资源保护局的保护计划,以及海外农业局的出口计划提供资金。

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农产品信贷公司进行的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9.03%.其他的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投资的农作物保险支出2000年占农业总投资的1.96%,仅这两项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就占总投资的40.99%.因此,美国的农业投资联邦政府是主体,一般联邦政府的投资都超过了50%以上。中央政府投资占主体的现象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农业投资的稳定性。

(三)市场流通环节是美国投资的重要环节

由于美国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率极高,产品常年大量过剩,而不得不实行休耕政策,控制农产品的供给量。因此,美国政府对农业生产环节投资不多。相反,一方面为了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美国对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投入较多。从2000年美国农业投资的情况看,对流通环节投资达到263.04亿美元。而对生产环节的投资仅为101.93亿美元。这种投资结构是由美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和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决定的。从流通环节的各项投入看,其中对农产品计划的投入最大,2000年的投入达到195.48亿美元,占市场流通环节投入的74.32%.其次是海外市场开拓,2000年投入51.9亿美元,占19.73%.其他的食品检疫、包装、营销总投资为15.78亿美元,占6%.从这个投资结构可以发现,美国投资的重点在于帮助农场主生产后顺利的出售,同时又得到合理的收入,如价格支持与营销贷款、差额补贴贷款、购买与销售支出等。食品检验、检疫、营销方面的支出则主要是为保证消费者得到安全、健康、方便的食品,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同时也提高美国农产品的质量。而海外市场开拓支出则主要是为了扩大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缓解国内农产品大量过剩的压力,为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用于支持农产品出口的资金约为64.74亿美元,占总投资的7.19%,其中45亿美元用于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出口信贷担保计划,4.94亿美元用于出口促进计划,900万美元用于市场准入计划。同时,美国农业部根据第480号公法对外国食品捐赠计划还提供9.87亿美元。到2002年的新农业法中对促进农业出口的投资又有所增加。其中为促进美国农产品出口的项目包括市场准入计划、国外市场开发合作计划、出口贷款担保项目、促进对新生市场的农产品出口、对特定作物的技术援助、生物技术和农业贸易项目等。由于美国对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视,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美国农产品的25%用于出口,2001财政年度,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额高达567.1亿美元,是1970年73亿美元的7倍多。从世界市场的份额上看,美国农产品占有很高的比例:小麦出口占世界市场的45%,大豆出口占34%,玉米占21%以上。

相对本国投资项目而言,美国对生产环节的投资不大,但和其他国家的情况比较,美国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还是很大。2000年美国对生产环节的投入为101.93亿美元,投资数量最大的是农村公用设施建设,为38.19亿美元,占37.47%.这些公用设施建设投入主要是对农村的一些社区的设施建设、农村的电气、电信等的投资、对农村水和垃圾的处理等等,目的在于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农场贷款与拨款项目投资30.13美元,占生产总投资的29.56%.这些贷款与拨款由农场服务署实施,目的是资助那些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农户,使他们能够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农场或者保持现有的农场。作物保险计划是为生产者提供10-15年期的地租补偿,以使高度侵蚀的农田和其他环境敏感性土地退出生产,保护环境。2000年为此项目投入15.96亿美元。作物保险计划是为了帮助农业生产者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害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农场主减少灾害的损失,及时恢复生产。作物保险计划投入17.65亿美元,极大的帮助了农场主抵御自然灾害。

(四)美国农业投资的主要形式

美国对农业的投资大部分都是以各种项目、计划的形式进行的,如各种农产品计划、食品券计划、儿童营养计划、农作物保险计划、土壤保护储备计划、农地保护计划等。这些计划或项目的好处在于,对每一项支出都有明确的目标,投资一般都比较连续和稳定,并且项目极具可操作性。在项目或计划的实行过程中容易实施过程监控,政策效应比较明显。而且这些项目或计划一般都在美国各时期的农业法中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操作或执行中只能以法律的框架为依据,不能随意的进行项目或计划的修改,减少了项目执行中的随意性。

以上是美国财政支农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四、美国财政支农对我国的启示

(一)必须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我国从2004年左右开始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并且把农业作为党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出台了很多的支农政策,如取消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出台了粮农直接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等,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对农业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仅仅是把长期实行的扶工抑农的政策调整为工农并重而已,按照OECD的PSE值来看,我国对农业生产者的PSE值刚刚从负值接近于0.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弱质性会越来越突出,因此,今后,必须借鉴美国经验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二)对农业的投入必须法制化

美国农业的投入之所以能够稳定而可靠,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农业投入是以法制化作为保证的,它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美国农业投入稳定又持续,这也是美国农业能够长久保持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对农业的投资还没有建立法制化的管理方法,随意性较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农业出现危机了,国家和政府才开始重视农业,加大投入力度;当危机缓和了,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就相应降低了,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的发展波动较大,损害了农民和国家整体的利益。美国的农业投入法制化应该对我国下一步的财政支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投资力度

从美国的投资结构看,市场流通、开发海外市场是美国财政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农业已经结束了短缺时代,进入了受市场约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扩大农产品的需求,规范农产品市场是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面。而我国目前对农业流通环节的投资主要是粮食储备补贴,而对于产品产后的运输、检疫、包装、帮助生产者寻找销售市场等等投入很少。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投入是我国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主要着眼点之一。

(四)适当上移农业投资主体

农业投资由于具有强外部性、高风险性,一般地方政府都不愿意对其大量投资,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经常挪用中央政府的农业专项投入。据统计,我国对农业的投资大约有30%左右不能落实,而问题就出在地方政府身上。所以,美国等其他国家都是以中央政府作为农业投资的主体。为了提高我国农业投资的效益,我国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适当上移支农主体。

农业项目投资研究范文5

关键词:农村公共投资;满意度;定量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46

1 研究背景

农村公共投资是指党和政府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进行资金投入,以期满足农民的客观需求。农村公共投资与其他经济投资相比,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等特点,农村公共投资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科教文卫、公共福利等方方面面。随着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将农村经济作为拉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动力,越来越关注农村的公共投资问题。苏州农村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二、第三产业在苏州农村不断聚集,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这样的工业化、城镇化也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科教文卫、公共福利等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农村居民非农化,使得农村居民对公共投资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保证苏州农村公共投资的质量与水平,使得相关资金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就需要从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公共投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投资方向与内容的调整,推动公共投资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农村公共投资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投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倾向与投资重点,因而使得现阶段农村公共投资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对农村公共投资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为公共投资工作的开展准备必要条件。苏州市现将基础性生产公共投资作为农村发展的投资重点,不断加大农村硬件生产与生活设施的投入,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与自身的服务能力。2004年,苏州市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河网水道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了水利的有效利用,并对运输体系进行升级,增强运输能力。2007―2011年,苏州市将投资重点放置于专业性的生产领域,进行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深耕,使其逐渐成为苏州经济的又一增长点,大大提高了苏州市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2012年后,苏州市⒏纳菩陨活公共投资也纳入了重点公共投资范围,以期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3 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性

农村共投资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够在促进农村地区硬件设施优化与升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农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潜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农村公共投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生活的现实要求,增强了其自身的服务能力,使得广大农民能够共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实现安居乐业。

4 满意度定量分析

毫无疑问,农村公共投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投资需求是农村公共投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依据。为了更好地反映苏州农村地区公共投资的满意度现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到苏州各个农村地区搜集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公共投资的满意度及评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本部分基于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投资建设情况评价的调查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法及频次分析法对农村居民的农村公共投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包括2个方面,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投资建设满意度分析;农村居民对公共建设投入评价分析。

从苏州全市来看,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建设总体满意度平均值为2.93,略小于3,但是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示,总体满意度平均值与3无显著差异(显著性概率0.107>0.05,未达到0.05显著性水平),这意味着总体上来看,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建设表示基本满意。而从满意度频次分析来看,不满意率达到0.27,略低于30%。

从苏州全市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投入评价看,均值仅为2.4048,小于3,同时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示,总体投入的评价平均值与3 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概率0.000

从各类公共投资项目的满意度来看,满意度均达到并超过了“基本满意”水平的有供电设施、通讯设施、生活用水设施、教育设施的;满意度达到了“基本满意”水平的有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环境整治、医疗服务、公共服务、自治管理的;满意度未达到“基本满意”水平的有文体设施、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农业科推。不满意率达到并超过0.3的项目有文体设施、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农业科推;其余项目的不满意度在0.1~0.3之间。由此可见,农民对农村的基础建设类项目较为满意,而对于文体设施、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农业科推等发展类项目的投资项目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意。

从各类公共投资的投入评价来看,各项投资的投资评价均小于3,且与3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除了供电设施、通讯设施和生活用水设施的不满意率在0.2及以下,其余项目投资评价的不满意率均达到或超过了0.4。这意味着,农民对农村各类投资项目的投入均未达到“基本满意”的水平,且对除基础设施之外的投资项目不满意率均较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在满足温饱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期待有更高的生活品质。因此,期望在科教文卫等项目上能加大投入。

5 总结与意见

苏州市农村居民对农村水电等的基本设施建设满意度较高,评价较好;而对科教文卫方面的公共投资满意度及评价较低。公共投资满意度排序和公共投资投入评价排序反映,排序序号增大,公共项目投资满意度及投入评价降低,表明农民对该公共投资项目的满意度及评价较低,应该加大对该项目的投入。因此,得出未来的投资方向,分成优先投资项目、重点投资项目和一般投资项目3部分:优先投资的项目为:公共卫生、农业科推、文体设施、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重点投资项目为:社会治安、交通设施、医疗服务、公共服务、教育设施;一般投资项目为:水利设施、自治管理、生活用水、通讯设施、供电设施。

参考文献

[1]李伟,燕星池,华凡凡.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村公共品需求满意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5):78.

[2]方凯,王厚俊.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村公共品农民满意度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2(6):30-36.

农业项目投资研究范文6

一、农业科技园区效益审计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成果目前,关于农业科技园区效益审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上。从国外学者对科技园区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看,最早涉及科技园区评价这一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恩.K.拉森,他们通过对美国“硅谷”起步和成长过程的系统研究,得出了硅谷形成“聚集经济效应”的条件。1982年,美国学者布鲁诺和狄波基反复研究后发现,在影响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的诸多因素中,其中有十二个因素影响巨大,它们分别是:风险资本;经验企业家;技术熟练工人;供应充足便捷;接近市场;政府优惠政策;临近大学;土地和设施易得;交通便利;思想解放;服务业繁荣;具有吸引力的生活环境。

(二)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及研究现状 从以上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国外的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企业设定的。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科技园区的投资大多是风险投资,政府干预比较少。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大多是由政府投资建立的,其出发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第二,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三,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第四,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西方的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体系不适用于我国。尽管如此,西方评价体系中涉及环境和社会影响层面的内容还是值得借鉴。

从国内来看,蒋和平,孙炜琳(2002年)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应从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展开。李博文,郑文哲(2006年)建立了主要衡量农业科技园区产值及利润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还使用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效益进行了评价。

综合而言,中外学者对农业科技园区效益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如何具体开展农业科技园区效益审计的研究涉及很少,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现阶段,我国从省到市,投资兴建了许多农业科技园区。据专家测算,2006年初,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化示范区总数已达400多个,其中部级农业园36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42个,地级362个。专家预算,全国市县级以上的各类农业科技园5000个以上。

(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河南省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中对新安县等13个农业示范园区效益情况的审计调查表明:自项目建设以来已累计投资2.12亿元,2003年实现收入2139万元,2004年实现收入4128万元,对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是,调查中也发现项目运行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前期固定资产投入大而后续配套设施跟不上,一些在建项目由于缺少资金而无法完成。如新安县金土地农业科技示范园2000年开工建设,建成的3个花卉温室大棚,由于锅炉供热不足保证不了冬季的生产,33个简易大棚基本处于半闲置状态,该园区累计亏损429万元。二是部分示范园区规模小,如临颍县超过2000亩的园区只有一个,最小的园区仅占地100亩,按品种种植面积计算,最大的园区平均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不过200亩,小的园区平均每个品种只有10亩,未形成规模优势。三是个别园区经营差,甚至倒闭,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如上蔡县东珠科技示范园成立于1995年,主营温棚蔬菜种植,至2002年底已累计投入资金1033万元,该公司于2002年倒闭,所建立的蔬菜温棚现全部废弃,造成银行贷款难以回收和财政资金的浪费。”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确保投入的资金产生应有的效益,促使经济、效率以及效果之间达到平衡,开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刻不容缓。

三、开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思路

(一)确定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目标效益审计主要涉及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检查。在对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中,审计的具体目标包括:(1)园区建设期投资情况是否比同规模,同类型园区更经济;(2)是否采用招投标制度来承包工程;(3)是否起到对周边农民的辐射作用;(4)建设期是否严重超过项目立项申请;(5)是否有有效运作的园区管理委员会;(6)是否达到了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目标;(7)是否起到了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

(二)选择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方法 为实现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具体目标,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对其实施审计:(1)通过民意调查、座谈等方法,了解项目建设、运用情况,分析当地群众对项目资金发挥效益的满意程度,对科技园区的效益情况有初步了解。通过调查,还可以了解当地农民收入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2)检查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文件及相关资料,了解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情况。(3)运用调查分析、检查等审计方法对项目申报立项进行审计。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做好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预算批复和转批资料及项目概预算的审计,核实申报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背景是否真实,建设条件是否具备,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结构、技术经济支持能力、社会发展实际、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采用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进行比较的方法:一是检查项目支出比预算节约额;二是比较项目实际规模与设计规模,所建设得科技园区的功能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分析未达到规模和要求的原因。(5)运用调查、访谈、座谈会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查明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无流于形式的制度和措施存在,评估制度、措施的执行程度。(6)检查地方应配套的资金是否配足,配套资金的来源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假配套的情况,如以物资、债务往来、劳务等抵顶现象,必要时向开户银行询证,检查银行存款对账单收付业务记录,揭示有无已收到的专款未使用又违规流出使用单位的情况,若有则应深入进行追踪审计。

(三)构建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合理的、可达到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及各种类型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1)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一是经济效益指标:产品贡献:反映产品贡献的技术指标有主要农产品总增长量和商品增长量及增长率。生活条件:反映生活条件是否改善主要看人均主要农产品占有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

人均主要农产品占有量=全年主要农产品生产量/年平均人口总数

人均可支配收入=税后分配总额/参加分配的人口总数

分配效果。反映分配效果的指标有:国家收益比重和地方收益比重。

国家收益比重=[上交国家税利/(税金+纯收入)]×100%

地方收益比重=[地方税利/(税金+纯收入)]×100%

二是社会效益指标:就业效果:反映就业效果的技术指标有劳动就业率和单位投资就业机会。

劳动就业率=(项目所提供的就业人数/当地有劳动能力应就业的人数)×100%

单位投资就业机会=(项目所提供的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100%

劳动条件:反映劳动条件是否改善主要看劳动技术装备率水平。

劳动技术装备率=一定时期机械化设备平均价值/该时期劳动人数

文化素质水平:反映文化素质水平高低的指标有教育普及率和科技人才比例。

教育普及率=大、中 、小学生人数/总人口数

科技人才比例=科技人员数/总人口数

以游客为载体的信息、知识、文化带入当地,使居民和农民在直接或间接接触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素质。

三是生态效益指标:评价生态效益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指标有:土壤有机含量、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沙化或次生盐渍化比率、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

(2)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方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指标评价值可采用模糊评分法确定。具体可通过表1实施评价。

表1中各项内容含义如下:

指标名称,即为上述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各评价指标。

指标评价标准,即为根据综合分析设定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合理取值。

指标审计值,即为审计过程中各指标的确认值。

指标评价值,即指标审计值与指标评价标准比较后的得分,体现了对指标优劣程度的判断。审计值超过评价标准时为正分,等于标准评价标准时为0分,审计值小于评价标准时记为负分。

建议,具体指通过对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所得出的审计建议。该建议可以是改善园区管理方面的,也可以是降低成本或提高效果等方面的。

被审计园区反馈,是指针对审计人员的建议,被审计农业科技园区提出的拟采取的改进手段或者整改措施,以便该园区预算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或效能得以提高。

被审园区建议执行情况,是指以前期间曾经审计人员对该园区所提出的改进建议的执行情况或者是整改的完成情况。

开展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对促进农业科技园区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科学、全面、合理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农业科技园区资金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不断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文博、郑文哲:《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