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技术范例

农业工程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1

【关键词】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途径

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大力支持。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要不断推进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经过一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农业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对市场做好分析,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国家的建设,做好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虽然我们国家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国家的农业工程技术现在还存在一些不足,农业工程技术转化的时候还有一定的障碍。在农业增产和增收方面,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还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转化,保证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

1农田基本设施集成的技术

农业生产的时候有很多技术,比如说土地的整理技术,水资源的利用技术和一些科学的施肥,灌溉技术等。现在我们国家在机器制造自动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机器。农机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国家对生物工程的重视,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也得到了应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要合理使用先进的技术。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形成标准化的农田建设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农田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让我们的投资得到有效的回报,增强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强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2农业机械化集成技术

有些农业机械相关方面的设备和生产技术并不是很匹配,这就需要我们把农业生产技术做集成。通过集成能够很好的解决农产品生产时候的机械化不满足现状的问题。技术集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优先发展那些粮食型的机械化产业,把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比如小麦,玉米等在机械化中存在的不足的地方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机械化。第二点,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发展具有特色的机械产品,比如说棉花种植的时候,耗费很多人力劳动,我们可以研究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技术。第三点要促进畜牧业相关的机械化。让畜牧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不断发挥畜牧产业的作用,另外现在节能非常重要,在农业生产的时候也要注重节能技术,研究节水节肥等方面的农业机械设备[1]。

3农业生产的设施集成技术

有很多种植和养殖的设施,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应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能够实现高效的生产。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天然无公害的能源,沼气就是一种新型能源,并且非常环保。在动植物的养殖过程中,可以利用它们产生的废物来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气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热量和电能。另外沼气也可以作为设施农业的有机肥。在设施养殖的过程中,可以生产沼气。而沼气又反过来可以给畜牧或者是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废物,把废物变成宝物。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现在我们国家这种集成技术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因为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沼气的研究技术所属的专业领域不一样。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提高各个部门的合作,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2]。

4生物综合利用集成技术

现在生物工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物,比如说农作物的秸秆,畜牧的粪便等这些都能够作为生物能源,通过再生技术可以提取里面的有用的物质。现在生物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就是利用在农业和林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资源。通过一定的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来提高对这些物质的利用。从而促进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通过实现合理的转化,降低生产成本。

5努力推进标准化进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保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综合实力。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农产品加工业,但是有些企业并没有走出去,得不到发展,这就需要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做好转型,首先要保证质量,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标准。确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在农产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标准的建立和技术的创新结合起来。促进农产品向精加工的方向发展。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标准生产。企业也要创建自己的标准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在起草标准的时候,也要鼓励企业参与进来[3]。

6不断完善农业工程技术科技创新体系

要想实施农产品战略,就要不断完善科技的创新体系,这样才能给战略带来支撑。另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还能够促进科技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我们国家农产品相应的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通过吸取更多的创新力量,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行业,联合起来合作促进农产品加工体系的创新。也要吸取国外的经验,消化吸收以后,自己再创新。我们也要做好农产品的推广的和服务。促进科研院校和一些加工企业的合作,能够让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落地。

7提高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现在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在创新中,人才是主要的动力,也是国家的发展战略计划。现在国家讲求推动大家一起创新创业。只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才能够实现创新和创业。增强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提高对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和广大西部地区企业家的管理和培训,增强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另外我们也要增强对技术人才的培训加强职业技能人员的培养。通过各个产业之间的联合能够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

8总结

要想提高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需要各个方面的力量作保障。国家要重视创新,通过培养人才来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钱东平,程浩,张嘏伟,霍晓静,唐娟.关于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S1):135-137.

[2]李长和.农业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342-343.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2

关键词:玉米种植;现代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

0 引言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农业生产设备、技术层出不穷,为现代化农业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种植过程中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有助于提升玉米的品质,进而达到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1 将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于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并且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党的十八大上更是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减小,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约为4128万hm2、产量约为24106万t、期末库存量约为15000万t、进口量约为5100千t、消费量约为30829万t,产需差额约为-6723万t。从供给端方面来看,2019年我国玉米产能呈下降态势,库存消耗速度极快,对此,为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玉米,保证当前我国玉米产耗平衡,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强化对玉米种植的管理,成为增加玉米产量、保障玉米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2 将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于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方法

在过去的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其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手段不够科学,出现了诸如病虫害的抗药性显著增强、土壤耕作性能逐年下降、犁底层不断加深等不良状况,使得玉米在生长中后期出现倒伏的可能性不断加大,严重降低了玉米的产量与品质。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在当前玉米种植过程中尤为重要。

2.1 玉米品种的改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玉米收获后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为进一步增强玉米抗性、提升玉米产量,各种玉米新品种层出不穷,但受不同地区土壤、天气、水文、常见病虫害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的影响,种植户在选择玉米品种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避免只关注玉米产量,忽视玉米与环境适应性,直接种植导致玉米绝收的情况。举例来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曾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下发了《2020年全省玉米生产技术意见》,意见指出,为稳定山东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丰富玉米种植结构,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应当综合考量当地的地力、耕作、灌溉、机械、管理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具体来说,若种植户要在普通农田种植夏玉米时,可以选择青农11、立原296、登海605等品种,这些品种的玉米具备抗倒伏、抗逆性强等优点;若种植户想要种植鲜食玉米可以选择西星五彩鲜糯、青农206、京科糯2000等品种,这些品种能够具备口感好、色泽光亮等优点;若种植户选择用籽粒机收割玉米,则可以选择奥原7号、金来376等品种,这些品种具备籽粒脱水快、抗倒性强、穗位适中等优点。

2.2 种植土壤的改良。当前玉米的生长状况不仅受到种植地点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还与种植地点的土壤情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玉米品种的质量决定了玉米的生产潜力,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的产量,需要对玉米品种进行改良,但在玉米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户不仅需要选择具备优良性状的玉米品种,使其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还需要对玉米栽种地点的土壤条件进行分析,确保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具体需要,以便为玉米后续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pH值处于5~6之间,但某地种植户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忽视了土壤条件对于玉米生长情况的影响,将其种植在酸性过高的土壤中,并且受当年降水量偏低的影响,该种植户未能收获预期质量的玉米,严重降低了种植户的收益。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再次发生,现阶段,在玉米种植前,种植户可以借助现代农业技术,对土壤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土壤进行改良,使之适应玉米的生长。比方说,若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过少,种植户可以采用深耕、深翻等方式,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若土壤较为贫瘠,种植户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腐熟农家肥、绿肥以及适量化肥的方式,保证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1]。

2.3 栽培技术的改良。高产栽培技术作为当前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采用的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质量与产量。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户需要依照当地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使技术真正适应当地玉米的种植管理。2.3.1宽窄行交替种植。在当前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宽窄行交替种植指的是,种植户在划垄的过程中,将其划分成宽行与窄行,比方说,当前种植宽度为130cm,那么宽行的宽度可以为70cm,窄行的宽度可以为35cm,垄沟的宽度为25cm,这种种植方式的应用,不仅便于大型机械设备的辅助种植、翻耕、浇水与施肥,进而有效提升种植效率,还便于种植户在宽行与窄行上交替种植玉米,避免土壤肥力的过度损耗。同时,在采用宽窄行交替种植玉米的过程中,种植户可以采用“一点三子”的播种方式,并在玉米出苗后,依据玉米苗的长势去除幼苗,并在缺苗处补齐幼苗,为后续玉米种植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2.3.2膜侧沟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运用覆膜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与热量的流失,进而达到促进玉米萌发、生长的作用,还因其不透水的特点,在遇到暴雨时,可以将雨水导入垄沟中,并使之自然流出,避免过多的雨水渗入土壤中,导致玉米出现烂根的情况。2.3.3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灌溉与施肥融合到一起的新型技术,其具体工作方式为利用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液体肥料按照玉米的具体生长需求,与适量的水混合,配成水肥液,然后利用滴灌系统将水肥液运输到玉米的根部。尽管这一技术需要种植户在种植前期购买滴管设备,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科学配置水肥液,但受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各地农业部门对这一技术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影响,滴灌设备的价格逐年下降,并且一些地区的农业部门也依据当地主流种植情况,公布了相应的水肥配方,种植户可以在种植过程中,依据配方自行配置,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因此,在当前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满足玉米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对水肥的需要,还可以节约水肥资源、降低种植成本、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2]。2.3.4玉米密植技术。在传统玉米种植过程中,单位面积种植的玉米数量过少不仅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还无法有效地提升玉米的总产量,为解决这一问题,玉米密植技术应运而生。由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阳光、水分、空气以及营养物质,若种植户在能够保证上述物质供应的基础上,尽量缩小玉米之间的间距,则可以在提升上述物质利用率的同时,有效节约玉米种植面积,进而达到提升玉米产量,增加种植户收益的目的。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改良。田间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降低玉米的产量与品质,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前我国主张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以“防”代“治”的病虫害治理方案。具体来说,首先,种植户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在选定玉米品种后,选择饱满无缺的玉米种子,并且利用种衣剂对其进行拌种处理,避免地下害虫对玉米的伤害;其次,在玉米种植前,对其进行无菌培养,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成活率,提升其生长效率;最后,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加强对田间水肥的管理,同时,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人工防治病虫害的方式,降低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例如,玉米根腐病是一种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损害的疾病,为避免这一疾病对玉米的侵害,在防治过程中,种植户首先应当选择登海605、浚单20等具备较强抗性的玉米品种;其次通过将马铃薯、花生、大豆等作物与玉米轮种的方式,避免土壤中的病菌逐年增长;最后,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种植户应当定期检查玉米田中玉米的生长情况,在发现患病植株时,通过及时将其拔除,带出田地焚烧深埋的方式,避免病菌孢子的大范围扩散,或者在植株患病初期通过在玉米根部喷施由72%的3000倍农用链霉素、2000倍的天达裕丰以及95%的3000倍天达恶霉灵混合溶液,达到杀死病菌的作用。此外,玉米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害虫,为避免因玉米螟的存在导致玉米减产,种植户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具体来说,种植户可以通过在玉米田中喷洒白僵菌菌液或者放飞赤眼蜂的方式,避免玉米螟的大面积扩散,同时,种植户还可以在发现玉米螟后通过手动抓除的方式,降低玉米螟的密度。通过这种防治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造成的威胁,还符合国家对于当前绿色农业的要求。然而,在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种植户应当尽量避免化学药剂的喷洒,以免造成赤眼蜂的大面积死亡,影响生物防治的作用[3]。

3 结语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阶段,面对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的情况,为满足社会对玉米的需求,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玉米亩产值,已经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姜海玉.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成效[J].乡村科技,2020,11(27):85-86.

[2]邵鹏梅,雍海燕.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6):21.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3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相协调,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就日益迫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成为其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来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的技术经验,首先探讨了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概念内涵及目标,并对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技术要点做以总结,最后展望中国未来开展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为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同时,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低标准农业用地;高标准农业用地;提升;技术要点;发展趋势

0引言

低标准农业用地是目前土地资源管理及利用粗放模式下形成的产物,是由于规划滞后、区域管理措施不利、违法占用、搬迁等原因所形成的一类农用地,这类农用地具体特征为:土地利用率低下、集约程度不高、配套滞后、产业结构规划不合理、污染严重等[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耕地数量和质量均面临着严重的挑战[2]。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相协调,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就显得日益迫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正是这个需求的产物。将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将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同时促进了土地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挖潜的方向转化以及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在中国通过长时间基础性的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后具备了基本产出功能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及粮食生产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的情况下,为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而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土地产出模式做出的重大变革[4]。王洪波等[5]认为,目前中国耕地平均等别偏低,根据基本农田高保护率的实际情况划定的基本农田不可能全都是优、高等地,只有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土地整治工程,才能使大部分耕地满足高产稳产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目前耕地保护研究的重点,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为确保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和基础性工程[6]。据统计,1999—201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0.13亿hm2,补充耕地约340万hm2,农田产出率提高了10%~20%,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得到改善[7]。高标准农田目前是中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新领域,许多学者在基本农田保护、农地整治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其成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借鉴[8]。根据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的特点,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着重于指导其发展方向上[9],对于具有技术性指导的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工程技术支持体系,对发展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加强对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对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1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内涵

1.1高标准农业用地内涵

高标准农业用地内涵是指通过对农村土地的整治,在一定时期内建设的节水高效、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生态良好、设施配套、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相适应的农业用地。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的目标包括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及提升土壤肥力;完善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灌溉、小型集雨蓄水、积肥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防护林及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确保好地用好,和谐共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建设高标准农业用地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中国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为主转到数量、质量、生态防护和效益并重方向转变的重要措施及方法[10-11],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方面非常重视[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中国要建设0.267亿hm2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到2020年将要建设0.533亿hm2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1.2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内容

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灌排沟渠及节水灌溉工程、农田道路及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1]。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要求应该科学合理开展各项工程建设,合理布置耕作田块,实现田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占地率不高于8%),满足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要。农用地建成后的基础设施使用年限应不小于15年,且质量等别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别[14-15]。

2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技术

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就是对农村土地进行田、路、林、山、水的综合整治,使整治区的田间配套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提高和改善,达到或基本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即:田间种植规范化,耕作机械化,施肥配方化,秸秆还田化,种子良种化,农产品无公害化,水源覆盖方田化,灌溉节水化,田间道路沙石化,农田林网网格化[1]。

2.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中的主要工程,是为满足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现代农田耕作、防护、灌排需要而进行的地力保持和田块修筑等工程措施,包括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和耕作田块修筑工程(田块长度、宽度、方向、形状、高差等达到一定的标准)等[16]。应对田块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使耕作田块能够相对集中连片,以便于灌溉及机械化操作。通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分析,得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土壤的理化性状等影响土地平整工程,具体指标包括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坡度、梯地等状况;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田块规整度、田块破碎化程度[17]。

2.1.1水田平整

水田平整的影响因素有土层厚度、田面高差、条田修筑和田坎归并等。田坎归并主要指对同一台面相邻田块的田坎进行截弯取直、修补、削坎还田及田块归并。水平梯田原则上只对同一台面相邻田块进行归并翻耕,对水田不做大规模田块平整,主要措施是对田坎进行裁弯取直,对垮塌的田坎进行修补,对占地较宽的田坎进行削坎还田,对边角地和小田块进行归并[18]。若项目区水田面积较大,田面高差不大,且以平坝为主,土层厚度适中,则宜采用条田形式,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其他田块可适当合并田土坎;若水田以冲田为主,水田部分只进行田土坎归并,使小田块合并为大田块,不适宜进行大规模条田的修筑;若项目区水田面积不足耕地面积的15%,则对水田部分只需配套基础设施,改善耕地生产条件,保证水田格田内田面高差小于±3cm,不需要进行平整。条田修筑主要是对水田田面高差≤1.5m的田块进行归并,工程实施前需将30cm的耕作层进行剥离,从而保护耕作层。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的条田可顺地形布置,主要方向以长边为南北向最佳;条田内部配以沟渠保证田块排灌要求,并以道路网络充当田埂为界,10cm为路面高出格田台面的最佳范围,生产路宽度1.2~2m为宜,田间道宽度3.5~4m为宜,沟渠宽度0.6~1m为宜,沟渠深度0.8~1.2m为宜,倒梯形断面为最佳的稳固性;条田的外缘主坎对条田起到保护作用,对外缘主坎进行加固修复,以上坎为主,当田坎高度≥1.2m时,采用砌石修筑田坎。

2.1.2其他农用地平整

其他农用地包含旱地、水浇地,这类地的平整包括降坡和筑坎,其台面在长期耕作过程中基本已形成,根据基本农田、蔬菜基地、标准果园种植要求,适度进行降坡和筑坎,可实现田面平整[19]。地面坡度为5°—25°的坡耕地适宜修建梯田,梯田化率应达到90%及以上。水浇地畦田内田面高差小于±5cm,以利于灌溉及机械化操作。根据实际气候条件,旱地坡度为6°—15°,净耕地系数偏低,可切割形成平坝水田。6°—10°旱地降坡为水平梯田,发展蔬菜基地;10°—15°旱地降坡至6°,发展标准农田;若旱地坡度为6°—25°,且集中成片,发展高标准农田和标准果园较适合,6°—15°旱地降坡方案与上面一致,15°—25°旱地降坡至10°,作为标准农田和标准果园;>25°旱地实施退耕还林;若旱地坡度分布为15°—25°,且占耕地面积较大,则对旱地实施坡改梯技术,或者是在区域内选择典型区建设标准果园[12]。

2.1.3耕作层质量保持

保持耕作层质量,应进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养分平衡等一系列措施,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若区域石灰岩土类较多,以粗骨黄泥土为主,此类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下,在农业生产中常出现营养元素缺失的情况,应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等土壤改良方式为主,以深耕深松、必要的田间灌排设施为辅,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耕作层肥力。若区域土壤属于粘土类,且存在排水不畅,土壤通透性差,耕作困难,土壤pH较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可采用保护性耕作、客土法、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建设田间排灌设施等土壤改良措施加以改善[20]。

2.2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提高以及灌区自动化的实现

灌溉与排水工程是指为消除水旱灾害、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防治农田渍和盐碱灾害等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根据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需要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包括灌溉工程、水源设施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渠道及田间建筑物工程、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灌溉规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有关。由于蓄水、引水方式、灌排方式不同,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蓄、引、提、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应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对未经处理的污水禁止用来进行灌溉,地表水应为水资源主要的利用方式,地下水为辅。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分析,和灌溉与排水工程有关的指标包括灌溉保证率和排涝设施通达指数[21]。丘陵山区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关键措施之一[22]。丘陵山区灌溉与排水工程应设计水库、水井、蓄水池、山坪塘等集雨设施,水田的灌溉主要是通过集雨设施经输水管道的路径进行灌溉,部分区域可修建囤水田进行储水,排水沟渠主要起到排去田间积水的作用,采用“干-支-斗-农”的方式纵横布设,沟渠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依据地形设计跌水;旱地灌溉与排水工程主要通过“沟-凼-池”的方式进行建设,从而保证旱地的排水和灌溉,该系统通过沿山沟(背沟、截水沟、山间边沟等)将势能较大的、紊乱的流水拦截至排水沟内,经沉沙山将流水泥沙沉积后,使流水蓄积最终入于各级排水沟末端,地形开阔及低洼处的蓄水池,实现高水高蓄高用、低水低蓄低用,从而可为旱地用水和涝季排水做准备。

2.3田间道路工程的提高

田间道路工程使居民生活及生产得到了方便,主要作用是连通田间和田间、居民点和田间的道路。田间道路工程对于维修现有道路起主要作用,其次是为了利用新建道路连接断头路及完善道路体系,道路呈现出“主-干-支”网络纵横布设,主要分为生产路和田间路。农业作业需求决定了田间路宽度,路基宽度4~5m为宜,路面宽度3.5~4.5m为宜,为方便未来耕作田块合并,路面材料一般采用泥结碎石,根据需要可提高路面材料级别,如混凝土路面。田间道路配套路基排水系统,并与周边的沟、渠、林相结合,起到保护边坡及路基稳定性的作用(图1);生产路路基的宽度1.5~3m为宜,路面宽度为1.5~2.5m,生产路为横向时,间距在100~300m间为宜,生产路为纵向时,间距在200~500m为宜,一般采用素土路面[23]。通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分析,发现影响田间道路工程的主要指标是田间道路通达指数,即指当耕作田块集中连片时,田间道路直通达的田块数在田块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对于平原地区应达到100%,丘陵地区≥90%,合理确定田间道路密度,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生活便利的需要[24]。

2.4农田防护工程的提高

农田防护工程是为了保护耕作区免受自然灾害而进行的生态保护工程,与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有关,主要工程措施为修建护堤、坡面修截水沟和栽植防护林等[25]。护堤工程主要指河谷川道易受河水冲刷而修建的保护农田的堤防工程,以旧堤改造、堤防加固为主。通过加固维修,将堤防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设计洪水,30年一遇校核洪水,主要工程类型有均质土堤、干砌石堤和浆砌石堤。河水流速小于2m/s时,可采用土堤防护;河水流速为2~3m/s时,可采用干砌石堤;河水流速大于4m/s时,宜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堤防护截水沟主要适用于沟坡地,可减缓坡底径流对农田的冲刷,超过50m以上坡长的坡面应设截水沟,间距一般20~30m,分为蓄水型和排水型。防御暴雨标准按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一般均沿等高线布设,且坡底要保持一定的坡度[26]。当耕地的坡度不小于25°时应实施退耕还林,从而使地表径流减少,保护土壤耕作层,同时渗入土体的水量增加,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当耕地的坡度不小于15°时应实施植树种草,道路旁边建设防护林,山腰使用果林和树林相结合的方式,山顶采用乔木,行株距均2m为宜。在耕地坡度<15°的区域,以路旁和田间防护林为主,主要造林带建设在陡坡陡坎处,行株距均2m为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优质树种,做到方田间隔之间选用不同的树种栽植,实现一条路栽植一种树木,主干路栽双行,一般分引渠边、田间生产路栽单行,从而形成混交林网,防止农田病虫害成片发生。苗木地茎在3cm以上,秆高3m,做到开槽低植,及时灌水保墒[27]。

3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发展趋势

3.1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平整要求,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将研究不同优化田块的土地平整技术要求,建立不同优化田块的平整高程设计方法,确定精细化土地平整的工艺流程和方法;土地平整工程将研究表土剥离和熟土回填的工艺流程和方法[28]。高标准农业用地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将研制精细化平整的铲土机、推土机等,解决目前采用大型建筑机械平整农田带来的土壤压实和板结现象;针对水稻作物区,研究薄露灌溉的激光平整技术[29],研制与精细化平整推土机相结合的激光探头仪;建立精细化农田平整实用的机械设备生产基地[30]。

3.2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新材料研发与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田间道路缺乏高强度、生态化材料和设计施工标准的状况,研究不同工程类型区田间道路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研制田间道路的生态化材料、田间道路的生态化设计技术和施工方法[31-32]。针对沟渠工程材料强度低、使用年限短、节水或排水能力差等问题,新材料方面将研制高强、防渗、环保的渠道材料以及成品技术和成品机械,研究不同气候类型区的适用材料和材料使用的生命周期,施工技术将研究具有生态型渠道的形式和构造,建立路沟渠材料及成品的生产基地[33]。

3.3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部分基本农田保水性差、次生盐渍化和新增耕地熟化程度低等问题,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技术将研制能调节土壤水肥功能的土壤保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研究暗管改碱、节水节地等工程技术,研发适用于不同微差异类型区土壤熟化、农田景观绿化可降解新材料和新工艺[34-35]。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技术将筛选适应农田生态保育的植物、品种和培育方法,提出优化的工艺流程和土地保育方案,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的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包括材料、成品、试剂设备,整体提升中国高标准农田的保育能力,增强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性[36-37]。

3.4高标准基本农田精细化规划与工程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微地貌、田面高差、土壤条件的微差异化条件,高标准基本农田精细化规划将研究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区工程条件微差异化的分区技术[38-39],微差异化农田整治基础属性数据库建立的方法,基于微差异化分区技术的田块优化规划与工程设计技术,建立结合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日照方位影响、灌排顺畅的正交化沟渠路布设优化模型[40-41]。

作者:张海欧 韩霁昌 王欢元 张扬 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参考文献

[1]韩霁昌.土地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贾丽娟.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杨伟,谢德体,廖和平,等.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7):219-228.

[4]沈宏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冷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9):15-16.

[5]王洪波,程锋,张中帆,等.中国耕地等别分异特性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1-8.

[6]陈廷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四川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与对策[J].耕作与栽培,2011(1):4-7.

[7]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有关情况[A].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解读文章汇编[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63-74.

[8]朱传民,郝晋珉,陈丽.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8):233-242.

[9]刘文超,王金华,孟庆山.水田改造的土地平整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4):176-178.

[10]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11]王喜晨,白石,王殿卿.吉林省松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调查[J].吉林农业,2010(11):32.

[12]吴海洋.高要求与硬任务迸发新动力——谈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J].中国土地,2011(10):16-18.

[13]沈明,陈飞香,苏少青,等.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方法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7):28-33.

[14]陈天才,廖和平,李涛,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91-196.

[15]冯锐,吴克宁,王倩.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

[16]高向军,彭爱华,彭志宏,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4-8.

[17]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5.

[18]师文洋.山西省应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19]王志坤.农田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256

[20]罗明,龙华楼“.土地整理理论”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6):60-64.

[21]刘彦随,朱琳,李玉恒.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777-782.

[22]刘飞,方源敏.云南省临沧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研究[J].河南科学,2014,32(3):376-380.

[23]鲍海君,吴次芳,叶艳妹,等.土地整理中田块设计和“3S”技术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68-172.

[24]贾丽娟.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5]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3-8.

[26]梁发辉,王丽娟,史滟滪,等.土地整理过程中农业用地规划模式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32-34.

[27]郧文聚,宇振荣.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4-9.

[28]李建华,赵艳玲,付馨,等.丘陵区水田整治中的表土剥离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5):1039-1043.

[29]许迪,李益农,李福祥,等.农田土地精细平整施工测量网格间距的适宜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51-55.

[30]CayaT,IscanF.Fuzzyexpertsystemforlandreallocationinlandconsolidation[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11,38:11055-11071.

[31]鞠正山,罗明,张凤荣,等.我国区域土地整理的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6-11.

[32]龙花楼,李秀彬.中国耕地转型与土地整理:研究进展与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67-76.

[33]刘巧芹,张敬波,阮松涛,等.我国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2):327-332.

[34]DemetriouD,StillwellJ,SeeL.LandconsolidationinCyprus:Whyisanintegratedplanninganddecisionsupportsystemrequired[J].LandUsePolicy,2012,29(1):131-142.

[35]王晨,汪景宽,李红丹,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分布与建设潜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5):226-229.

[36]严丽平,邵霞珍,吴次芳.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6(12):48-50.

[37]叶艳妹,吴次芳,俞婧.农地整理中路沟渠生态化设计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931-1938.

[38]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9.

[39]吴次芳,宋戈.土地利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

农业机械设备总体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土壤的基本条件和农作物的种类,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性能。同时,在国家大力推动环境保护以及信息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工程技术需要充分结合绿色环保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工作性能,应用于不同的农作物和农村环境,满足农民生产的需求,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现代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1.1优化全过程设计技术

在全部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优秀和最适合的方案,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便可以认为是优化设计。在农业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设计思路和基本设计方法,建立机械模型,解决以往的设计只注重应用程序编制和方法优化的问题,加强过程的优化设计,以此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生产制造水平[1]。

1.2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属于一种独特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方法能够综合考虑机械制造各个环节的思想、工作模式、方法。任何产品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使用寿命和使用周期,为此需要从提高产品质量入手,实现设计的优化。农业机械并行设计主要的问题是设计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具体采用的数学模型,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能够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同时设计过程中还会存在比较多的约束条件,为此需要在前期充分考虑。并行设计除工作步骤的交叉外还需要考虑装配、加工、使用、维修等过程,通过计算机的仿真处理来实现各种错误的纠正。当前,大部分农业机械的设计采用串行模式,进行并行设计时必然需要对管理手段、运行方式、机构设置进行调整[2]。

1.3绿色设计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家大力提倡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积极融入绿色设计理念,建设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加入绿色设计不能影响产品的综合性能和正常使用,采用环保材料的同时也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绿色设计需要产品在投入使用后不能对环境产生危害,产品回收和拆卸比较容易,回收后可以再次进行生产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绿色设计数据库、绿色产品成本分析、产品可回收设计、产品可拆卸设计、材料选择管理、描述和建模。

1.4系统设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耕地区域性差别显著,这也导致农业机械的复杂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机械的外观和实际应用功能,重点设计执行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系统,按照正规的设计步骤,达到最终产品设计的目的,提高产品的适应性、稳定性、响应性、可靠性,提高机械质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3]。

1.5模拟样机技术

利用模拟样机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机械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静力和动力系统的网络化模拟,可以对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的修正和对比,确定最佳的生产方案,提前熟悉在运用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制造成本,提高效率。

2绿色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工程技术

2.1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一种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技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该技术在投入使用后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危害,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绿色技术也被称为环境友好生态技术。绿色技术是综合性的技术,包括污染治理、生物、能源、材料等,理论体系比较复杂。现阶段,我国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等污染问题急需治理,为此需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大力采用绿色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农业在我国属于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设备种类比较复杂,包括操作、传动、动力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工程技术整体水平与西方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为此需要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与绿色技术的统合,实现农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

2.2机械自动化技术和绿色维修技术

自动化是机械设备在人为参与较少的情况下完成自动生产的过程,将绿色技术、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相结合,能够全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机械维修过程中采用绿色维修技术可以减少各种清洗剂对环境的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减少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2.3协同技术

传统的农业机械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浪费,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与绿色技术结合能够解决此类问题,配合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现问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完成处理,同时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全面分析,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生产向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4]。

3结语

农业机械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加强技术研究,提高农业机械的实际应用效果,充分考虑设备的环保性能,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辉.农业机械对农业发展占有作用及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农家参谋,2018(23):78.

[2]任宇晨.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质量控制方法浅析[A].天津市电子学会、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十二届中国(天津)2018’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市电子学会、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天津市电子学会,2018.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5

逆向工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它的出现给农业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介绍了逆向工程技术,然后阐述了逆向工程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逆向工程;农业机械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逐步深入推进,农业机械正逐步向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发展,这对农业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先进理念的引入也迫使农业机械设计企业调整研发模式。因此,在保正质量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了农业机械设计中的重要课题。逆向工程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逆向工程简介

正向工程是人们比较熟悉和习惯的一种方式,他的基本过程为,设计者先进行市场调查,得到研发产品的基本构思,借助CAD设计出产品的3D模型,然后通过数据转经由数控机床产出产品。然而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物品的模型而不是已知的图纸或者数据模型,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将实物转化成三维数据模型,这种从实物获得产品的三维模型,进而使用三维模型开发生产的方式就是逆向工程(RE,Re-verseEngineering)。逆向工程是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采用三维建模方法,重构实物的CAD模型的过程。研究逆向工程,目的是通过对已存的产品的设计原理、结构、材料、工艺装配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制出与原型形相似,但结构、性能等方面更为先进的产品。

2逆向工程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1逆向工程在农业机械模具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逐步推进,模具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逆向工程以其独有的优点,契合了模具本身的特点,故而在农业机械模具的设计中应用广泛。逆向工程在模具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辅助完成模具的修改定型。模具CAD模型确立后,并不意味着模具设计的完结,而在在模具实际生产前,设计人员往往需要反复对模具进行型面的修改,而这些修改均不能现在原始CAD模型上,即不能直接获得最终的CAD模型,导致模具的设计成本增高和生产周期变长。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可以对已经修改的模具进行数据扫描,然后进行点云数据处理和曲面重构,输出最终的CAD模型,再由CAD模型生成加工程序直接生产,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逆向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修复损坏或者磨损模具。大型农业机械的大型覆盖件模具是农业机械生产的普遍和关键性工艺装备。然而,由于模具结构复杂,型面较多,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导致模具生产成本较高。一旦发生损坏或者磨损,损失巨大。而传统的修复磨具方法由于缺少可靠的参照标准,经常导致修复失败甚至模具彻底报废。逆向工程技术的引入,可以快速获得完整的CAD模型,然后利用ANSYS仿真,对修复后模型的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今,逆向工程技术已经广泛使用于模具修复领域,提高了模具修复效率,延长了模具使用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2.2逆向工程在农业机械二次创新中的应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起步阶段,制约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差距。引进吸收新技术就是快速填补技术空白,弥补技术缺陷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技术封锁等原因,往往无法得到机械的原图纸和三维模型数据,这时逆向工程技术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将获得的产品拆分;然后将每一个核心部进行三维扫描,数据处理,得到最终的3D模型。需要指出的是,逆向工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复制粘贴”,是在理解产品的设计思想,技术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这一点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尤为重要。逆向工程只是一种手段,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在充分理解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土壤成分、地质地形、工作环境以及经济现状的农业机械。

3总结

如今逆向工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也正在广泛的被工程技术人员关注。逆向工程技术可以辅助农业机械设计,减少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因而在农业设计领域中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前景。

作者:冯骥强 单位: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金涛,童水光等著.逆向工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6

关键词:农业灌溉工程;沟渠施工技术;分析和研究

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国成为农业大国,与农业发展中利用的先进技术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农业也是从传统的农业方式向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农业技术进行了转变。现如今,我国的农业发展使用的技术中,农业灌溉工程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和产量,因此,此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最有利的工具,此工程中的沟渠施工技术支撑着灌溉工程,所以,要加大对沟渠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1对沟渠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1在进行沟渠施工技术时进行的预备工作

灌溉工程的有效作用可以让我国的农业更健康的向前发展,而灌溉工程中的沟渠施工技术的大力提升,使得农业灌溉工程更加的完善,也使灌溉工程发挥了它最大的功用。从此可以看出,沟渠施工技术是支撑整个灌溉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对沟渠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方案的科学设计。第一,对于规划环节的要求是必须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其他一些因素进行统一性的设计布置,要依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水质情况,还有水源的具体分布进行有效的研究,这样的举措主要达到的目的是,使规划环节更加的合理,也更加的有效。与此同时,和规划同时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必须加强管理,管理是保障质量要求的最有效措施,还能对施工中的各项环节进行优化。在进行规划时,还要注意的问题是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一定要把灌溉工程的全局与施工作业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举例来说,在混凝土的预制板的设计,预制管环节的设计还有具体的布置,要与沟渠施工所设计的规划进行结合的举措。在进行土方施工作业时,还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新填土的地道要采用U型的形状进行设计和作业,此举措主要是要达到降低沟渠施工中的沉降问题和渗漏问题。施工作业时还要把沟渠的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必须要达到施工的比例和尺寸之间达到协调的要求,这样的举措保障了灌溉的效率,它保障了农作物的灌溉效果,还保障了成本进行了有效的节约,从而使灌溉系统更加的优化。通过以上环节保障了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1.2对沟渠施工技术施工时的把控研究

沟渠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使施工后的结果达到优质的要求,与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把控和管理分不开关系,有效的管理可以把控好开外环节的施工作业。此举措可以保障沟渠的质量达到要求。在具体施工作业中,U型槽的挖掘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此环节工作时,一定要在施工指导和监督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有效施工,此环节更应注意的是挖掘的深度还有广度的有效把控,这样可以保障沟渠的效果。此环节也还要注意的问题是把控工程量的大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障沟渠的质量,还要以使施工的成本降低。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培土的预先设计内容,此环节看似是最后一个工序,其实质是整个沟渠工程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进行培土施工作业时,一定要保障其施工的质量,使培土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回填和夯实程度。在进行此环节施工时,还要保障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沟渠和渠堤的顶跨度要进行有效的把控,沟渠的自身位置和外部的设施所要达到的比例一定要适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进行培土施工时,一定要加强有效的把控和有效的管理,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管理,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以免破坏了此地域的生态环境。

2沟渠施工关键技术

2.1关键技术中的渠道施工技术

渠道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保障沟渠的整体质量,也可以说渠道施工技术的主体是渠道。因此,在此环节施工时,一定要有效的应用渠道施工技术,还要对各个施工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施工环节中包括土模的水泥砂浆进行的施工,预制的混凝土小板施工,预制的U型槽施工。在进行实际施工作业时,要对灌溉的内容进行规划和适当的调整内容。新建设的沟渠经常会需要对回填的新土进行有效的处理,所以,对于此种情况,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还要利用到的工具是预制夹,可以用它来把控管道的志康问题以及沉降的问题。此预制件的使用对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它降低了质量标准,因此,针对此问题的处理措施是,利用U型构件,还有涵管技术来影响预制件。可以依照设计图纸上的内容进行不干渠和支渠的设计,U型槽的尺寸根据不同的内容应用不同的尺寸,因此,得到的结果是深度和宽度也会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它的宽度如果是700毫米,那么深度就是700毫米,但是它的厚度是固定的30毫米。

2.2关键技术中的排水干沟施工技术研究

排水干沟施工技术也是沟渠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工作形式是利用修筑的土模,按照梯形的样子进行挖掘工作,再对土方进行有效的处理,而两侧需要的作业内容是依照事前的沟渠规划进行放样工作,挖掘工作时,还要注意渠道的高程问题,如果忽略了此项环节,那么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排水工作,因此,一定要把控好高程问题。然后就是进行基础浇筑技术的环节工作,排水干沟一般都会设置在渠道旁边的位置。此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把道路旁边的车辆行驶问题考虑在内,因为它会影响干沟,因此,一定要进行基础浇筑工作,这样才能使干沟有效工作,否则就会出现因车辆问题导致坍塌的问题。随后,要进行多孔板的设置工作,以上工作完成以后需要放置多空板环节,多孔板的放置方法是要根据边坡的坡度进行,两板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5厘米的缝隙,还要在板顶外侧的位置进行碎石铺设的工作,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垫层的作用,它的厚度要在10厘米以上,然后对其进行浇筑环节,所浇筑的混凝土要达到7厘米,还要在提前进行顶条的预置工作。这些工作完成以后,就需要进行培土的环节了,此环节也需要像沟渠施工技术一样进行回填的施工作业,也要进行夯实的固定工作。在培土环节中要注意的是对边坡的把控,如果靠近路旁,还需要与道路间进行衔接工作。如果是靠近田地位置,那么就要保障回填的高度设置和宽度的设置,还要回填50厘米的平台环节,此处利用的是边坡和地面,使两者有效的连接。最后的环节工作是进行嵌缝回填工作,此环节的处理方式采用的是逐层的方式,上部利用的是混凝土回填,下部则是用无砂稀释混凝土回填,此环节中要利用板后的水进行下端的渗出,主要是为了使多孔板没有渗透的现象,从而不会发生坍塌的问题。

3对沟渠关键技术提出的建议

通过实施沟渠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此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使农作物达到了健康生长的目标,也对农田的排水环节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技术的有效利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保证。在此技术中,不管是渠道的施工作业,还是排水干沟的施工作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此技术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施工环节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对沟渠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达到创新力要求,达到完善的要求。另外,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一定要把国外的先进的沟渠施工技术和经验利用进来,再根据我国的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融合,使此技术得到更大的提升。还需要做的是对农业灌溉激素的投资力度加大,政府要加大对灌溉工程设施的资金投入以及人才的使用,使灌溉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从而使农业水利工程得到有效的发展。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国农业大国的称号靠的是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只要借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才能保障农业灌溉工程,从而使农作物能够更健康的成长,产量也得到了保障。沟渠施工技术的有效利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大对沟渠技术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曙东,王章胜.膨胀土沟渠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7(5):111.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7

关键词:CAD技术;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应用措施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农机化的普及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有效改善农业机械品质,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其中,CAD作为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可有效加快农业机械设计速度,缩短周期,同时还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及设备的使用效率。

1CAD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已经席卷了多个行业,并且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使得资源、饮食与日益增长的人口间矛盾凸显。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产量,广大科研人员开始将CAD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当中,希望借助数字化技术与工业化的结合来共同为我国农业产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企业而言,若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就必须对自身的产品进行改革、创新,以推动其发展,进而带动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作为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大量专业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大量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人员考虑将现代化技术融入到设计中,以此来提高农业机械设备设计质量以及最终应用效果,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而CAD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其可借助虚拟模式的构建来给予设计人员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精准度,提高设计成果科学合理性的同时,提高了农业机械工程的应用水平,这对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

2CAD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的概念及关键技术的应用

2.1产品概念设计概述。在进行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时,必须要重视产品开发期间对其功能的具体需求内容,同时,为了一步了解到客户对于机械工程的需求,然后以此作为设计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要将其进行明确化,实现需求分析—需求形式化—辨别具体问题—解析设计过程—分解功能—探知原理—方案完善并评价等,进而得到最终的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方案,并利用CAD技术来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立足于CAD技术的基础上,将农业机械产品功能信息作为主要开发的作品,并利用功能、维修及护理等概念设计来提高农业机械工程产品设计的有效性;2)借助CAD技术中产品几何信息的不完全性来对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改造及创新,以满足现代化农业需求;3)对CAD系统中渐进设计与Top-down设计方式进行优化,使得整个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方案更加的完善化;4)CAD系统需要保障在进行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时应满足其功能信息与几何信息反应设计的兼容性与相互转化性[1]。

2.2CAD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2.2.1产品信息建模和功能推理技术。在现有的CAD信息建模技术当中,其几何信息技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且其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当中,可有效提高多个设计软件与建模技术的兼容性与转化性,在方案设计期间使得整个产品的信息模式可以利用更加全面化、整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还能够将设计人员的思维过程、每一操作的功能、结构转化等进行确定,提高了产品信息建模有效性。2.2.2设计全过程的集成。在进行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时,其属于一个渐进反复的过程,且还需要支持整个设计的全过程,具体步骤如下:1)若想要支持Top-down设计方式,便必须要立足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草图绘制与设计规划,互相约束与推进。2)设计意图将农业机械工程设计的整个流程体现了出来,并且充分将设计人员的意图及想法展示了出来,方便修改与意图的完善。3)若想要支持Top-down设计方式,必须要面向装配进行建模技术的实施,使得各设计步骤间几何建模技术为互相兼容且能够满足转化需求。

3CAD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措施

3.1在农业机械产品设计以及开发中的创新研究。将CAD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借助CAD软件来进行二维模型的构建,然后根据具体的标准来进行尺寸的标注,同时,针对其中复杂的工艺操作步骤,设计人员还需对其进行着重说明,以保证在后续的制作过程中不会出现误差。在进行二维模型的搭建与构造过程中,因设计人员一时的设计理念或者是后续在进行完善时忽略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可能会出现数据误差。而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设计是以图纸为主,依靠人力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所以在后续进行难度的查找时,可能会因绘制人员自身思维限制或者是工作量过大而导致其无法第一时间找到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了后续机械产品制作效果。而CAD设计软件则可利用自身所具备的错误查找功能将其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内容反馈至设计人员眼前,方便其进行改正与优化。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设计中需重新进行图纸的绘制等情况,CAD软件只需设计人员将所绘制错误部分的数据进行更改,然后整体的图纸数据内容便也会随之改变,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设计成果的清晰度与准确性,为后续农业机械产品的制作及开展提供巨大推动力。

3.2在设计技术交流中实施创新研究。在进行农业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企业需给予技术人员更多的技能提升体验,利用大量技术交流会的形式来帮助其了解到目前最新的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成果,同时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到CAD软件在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具体的应用,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汲取更多新颖化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这对于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作用重大。

3.3农业装置的优化创新设计。在对农业装置进行创新设计期间,则要求技术人员充分发挥CAD设计软件的作用,并且在标准要求范围之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结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实施必要的改善与优化。同时,由技术人员利用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展开农业装置设计,并与设计软件结合起来,使得所设计出的方案既可满足施工标准,也能够保证应用效果的良好性,尽可能提高农业装置设计的精准度与质量。除此之外,农业设备的设计过程特征部分就是初步设计阶段[2]。在这一阶段当中可以明确所设计农业设备本身的主要特征,在详细设计阶段将其余设计逐步确定下来。然后模型的建立跟检验可以评价与判断农业设备模型设计的正确性,假设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可以针对初步设计以及详细设计开展进一步深化改进;假设方案达到最优化,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文件编辑与整理,最终输出最佳结果。

3.4实现了实体建模。在CAD技术应用之前,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只能够依赖于传统的纸质绘制方式来进行设计方案的设计,不仅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同时,还可能会因局部错误而导致整个方案需要推翻重新进行绘制,得不偿失。除此之外,传统的绘制方法使得设计方案不易长时间保存,即使工作人员设计完善效果良好也无法避免其在应用时仍然保持清晰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CAD技术的出现,使得实体设计理念成为了现实,且其并非利用传统的数学线条来将整个设计图表示出来,而是利用建模软件来将整个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以动态地形式展示出来,使得操作人员可直观地了解到整个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所需要打孔、焊接以及切削的部分。与此同时,对于技术操作人员来说,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也可通过CAD技术展示出来,让操作人员更加确切地了解到设计图纸中所有内容。

3.5代替传统手工绘制,操作更加便捷。相较于其他的技术而言,CAD技术最突出的作用便是易于操作,且其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绘制,使得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方案更加容易进行调整、改善及优化,以此来提高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因在传统的农业机械工程设计过程中,均由设计人员利用手工绘制,不仅涉及到种类各异的墨笔、尺子以及三角板等工具,还可能会因绘制期间人员材料更换频繁而导致设计时间较短,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此次操作。与此同时,只要出现错误,工作人员进行修改时只能通过擦掉之前的设计图重新进行设计,不仅过于繁琐,还可能因擦拭的动作而导致整个设计图纸出现脏乱、破损的问题。而将CAD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当中,只需在设计软件中利用鼠标来完成整体的操作,不仅页面整洁、统一、干净,并且即使工作人员出现绘制错误后,也可利用软件操作来返回,重新进行该步骤的设计,便于修改,还不会对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图纸造成任何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方案的整洁性与便捷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压力[3]。

3.6提高了农业产品创新设计能力。CAD技术对加快农业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企业产品性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增强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4]。CAD设计的应用,是一项投入小、产出大、见效快并较为成熟的计算机共性技术。在使用CAD技术进行农业产品设计的时候,通过优化组合、建模、模拟以及开展精确分析,计算产品的质量与规格。由此一来,在设计过程中就能够获得最大的保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结语

综上所述,将CAD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当中,可有效提高其设计速度和质量,并延长机械设备的应用帮助,一定程度提高了农业机械工程设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都晨.CAD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农机,2020(5):26-27.

[2]高广智,马铭彧.现代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4):35.

[3]王军,李密,郝彦军.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1):113-114.

农业工程技术范文8

当前,随着世界环境污染的加剧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业机械也逐渐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农业产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绿色技术;农业机械工程;应用;推广

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以环境牺牲来换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更是让环境进一步恶化。针对这种情况,在农业机械中急需引入绿色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共同发展。绿色技术主要是指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动态工程,由相关的物质手段、科技能力及机械知识等因素组成。同时,绿色技术更加强调生产的整体性,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现农业与环境、农业与高新技术的共同发展。

1农业机械绿色化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对环境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已经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带来影响。而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环境、经济、人口的不协调导致的,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环境、经济、人口的和谐发展,在农机工程中引入绿色技术至关重要。当前,随着绿色理念的盛行,很多农机企业都开始引入绿色技术开展研发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研发和生产成本,还有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绿色技术在发展中也逐渐融入了生态知识及信息技术,促使农机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提高农业产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2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协同设计技术

以往的农机研究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其效率还十分低下,对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如果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协同设计,在节约设计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开展农机实验时,通过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农机各项工程的详尽数据,进而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了解和分析,弥补设计的缺陷,进而提高农机的各方面功能。

2.2虚拟样机技术

在以往的农用机械设计中,通常是按照设计理念、绘图制作、样机生产、样机实验、样机改进及成功投产的设计流程。但是这个设计流程不仅复杂,还具有一定风险,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样机的生产及反复实验上,不仅浪费资源,还消耗了大量的研制成本和劳动力。其风险性主要体现在样机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伴随着很多未知风险,甚至可能对实验人员带来人身伤害。因此,这种传统的设计方式不符合绿色理念。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样机研制中出现的问题,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提供可用于虚拟实验的样机模型,不需要样机实际生产,通过模拟样机的运转水平,进行静力学及动力学分析,进而对机械的性能、功能进行反复对比和分析,根据取得的结果,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样机的实际生产。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简化农机设计的烦琐环节,降低试验次数、提高试验效率、控制研发成本、节约研发资源,为农机生产带来可观的绿色效益。当前,我国虚拟样机技术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该技术研发需要多领域、多专业、多学科的支持,在具备网络环境的同时,还需要借助模建系统创建仿真模型。因此,我国农机研发人员一定要不断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完善虚拟样机技术。

2.3评价系统

农用机械研发所实现的绿色效益及达到的绿色水平,人为是无法估算的,因此,需要一个完善、健全的评价系统给予支持和辅助。现代农机的设计和生产需要融合多项技术,涉及多个领域,专业学科更多、研发周期更长、构造更加复杂,研发制作受到各项条件、技术及学科的影响。因此,评价其绿色等级和绿色效益,需要立足于整个研发过程,进而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及全方位的科学评价。首先,要建立、完善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其次,要形成有效的求解算法。最后,创建多方面专家参与的评价标准。应涉及技术等级、环境指标及经济指标等多个方面,保证标准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而为农机绿色评价提供服务。

2.4自动化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实现了农机的智能化、自动化及信息化,而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机设计和研发方面的作用也更加显著,可以实现农机的自动化生产以及自动化设计,推动农机向高产高效方面发展。当前,我国自动化农机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取得良好的应用和发展,融合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发挥现代农机的优势,实现了农用机械和绿色技术的充分融合。

3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推广

3.1发挥企业作用

在农机工程中应用绿色技术,一定要充分重视企业地位,促使绿色技术发挥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农机生产企业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而通过绿色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集中化生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只有引入绿色技术,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健康以及稳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农机的设计和生产中,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寻求突破,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机发展的核心。

3.2重视研究机构及高校科研

当前,研究机构和高校是人才汇聚的地方,因此,农机工程与绿色技术的融合一定要借助研究机构和高校科研的力量,实现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研究机构和高校也要强化自身科研建设,提高农机的科研及设计能力。在研发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及先进的农机技术。加强与国际高校和国外企业的交流合作,不断对绿色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提升研发能力的同时,加大实践力度,杜绝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要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农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4结语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观念逐渐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重视,这是确保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农机工程中,也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引入绿色技术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节约设计成本,降低农机工程对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危害和消耗。在提高农机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的同时,应促进我国农机工程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协调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共同发展。

作者:于德玉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农机校

参考文献:

[1]包宗杰.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J].中外企业家,2016,(12):123.

[2]斯日古楞.农业机械工程中绿色技术的适用及推广策略[J].河北农机,2015,(07):39-40.

[3]刘利.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7):29.

[4]苏刘根.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适用与推广[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201,203.

[5]赵玉姝.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6]陈伟维.我国农业高技术研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7]史志远.现代设计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设计的价值探讨[J].河北农机,2014,(03):66-67.

[8]刘飞,曹华军,何乃军.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0,(Z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