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机械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机械知识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1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现状;解决策略

0引言

完善的机械设备是农业机械化的基本要求,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时期,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必须及时的调整战略高度,积极做好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我国农业机械的生产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意识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和解决,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存在偏见

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认为农业机械设备是自己出资购买的,是属于自己家中的私有财产,因此在管理人员参与管理时,农户心中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对于相关部门的监管,甚至连相应的合格手续都不愿办理。其次,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季节性,农忙时期一些农户为了抢收,会出现疲劳驾驶、疲劳操作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一些操作人员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无证驾驶现象也偶有存在。

1.2农业机械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使农村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趋向于成熟,合作经营的模式成为农村农业生产的首选模式,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管理体系建设并不完全,技术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以及管理部门职能的不明确导致我国的不健全的农业机械管理体系无法顺利的改进并完善,政府与相关部门的不重视也会导致涉及到农用机械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配合不默契,影响到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完成。

1.3农业机械管理队伍中缺少专业的农业机械管理人才

本地的农业机械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也会进一步影响农户对于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接受程度,使其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更为排斥。

1.4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缺乏后期服务机制

农用机械投入到生产生活当中去,后期的保养与保管就成为农户与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农业机械的长时间使用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损耗,而缺少后期的检查与维修,势必会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出现损耗的不及时保养与维修的农业机械设备也会影响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处理农业机械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

2.1注重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宣传

近几年由于农用机械管理不善而发生安全之间的几率逐步上升,必须大力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农业机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首先,相关管理部门要注意增加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宣传,使农户在接受宣传资料的过程总认识到农业机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意义,促使农户更好地认识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管理部门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为农户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到群众中去,以保证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使其更为明确的认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并慢慢地接受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管理。其次,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重视自身的工作作风,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才是最重要的宣传手段,热情的服务于高效的管理手段才是提高农户对于管理工作认同与配合的基础。

2.2政府与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机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并完善农机管理体系

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如农业机械采购部门、荏平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部门、相关审核部门以及上路运营部门等等,都包含在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中,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协调涉及到的几个乃至十几个部门进行合作作业,才能更好地完成农用机械管理工作。政府部门要以“为人们服务”为工作原则,重视宏观调控在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的能力,打破过去被动管理的局面,主动肩负起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可以在农村进行大力推广,并派遣专业人士进行管理,保证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农业机械的集中管理,便于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最大的效益,为提高农村经济做出贡献。政府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改进并完善本地区的农业管理体系,要注重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的完善与发展,制定全面科学的管理体系,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保障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保证管理工作不会被维修工作所束缚。管理部门应当在农户购买农业机械时向其介绍“农工机械购买补贴”,并给予农户专业的指导,使其购买符合自家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农业机械,在购买之后应该及时引导农户进行农用机械的登记入户以及相关证件的考取,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根据本地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不断地改进并完善农业机械管理体系,有利于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更加顺利的完成管理工作。

2.3注重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了保证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需要针对性的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熟练地过程是培养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只有全方面的掌握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为之后的培训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业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农业机械管理新技术,农业机械新设备的推广等,都是农业机械管理培训中需要学习的内容,管理人员需要在专家的培训下,将这些专业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而后在完成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将这些专业知识教授给农户,以保证整个过程能够最终作用于农户与农用机械设备的身上,保证农用机械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管理人员中操作机械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资格证,才能亲自动手操作农业机械,而农机管理人员也应当引导操作农业机械设备的农民考取相关的证件,以保证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安全。第三,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保证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消极怠工或是其他影响到工作的不良情绪。

2.4注重农业机械的设备保养与保管,定期检查与维修

季节性是农业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之一,“防重于治,养重于修”,在使用农业设备之前的检查以及定期的保养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检查过程中若是出现需要维修的地方,农户也应该重视这些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整性与自身的安全。首先,在农闲时间,农业机械设备处于闲置的时候,农户要实际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要及时的在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保养与维修,才能更好地去除农业机械使用之后留下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保证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性。其次,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开展一些与农业机械的使用、保养、维修等方面相关的知识讲座,或是开展一些与农业机械相关的专业培训教育农户,使其对农业机械更为了解,或是在农忙时期组织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专家下乡,为农户带来更多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这些公益活动都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户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认识与保养认识,使其在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的同时,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3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业机械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农机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发现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案,才能不断地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才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才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新明.农业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17,11(5):95,103.

[2]董少兰.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5,32(1):130.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2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一、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状

(一)农业机械技术认知不足,缺乏推广力度

目前,我国农民普遍文化层次较低,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在长期的传统思想束缚下,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存在明显的抵触心理,只是将农业机械技术作为一种简单的收割工具,却在农耕时期很少应用农业机械,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阻碍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达成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流程式服务。最近几年,我国虽然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但是在个别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农业机械设施依旧比较陈旧,致使农业机械技术在其推广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性。另外,有些乡镇政府给农业机械部门的活动经费极少,且办公条件较差,同时落后的技术水平以及陈旧的机械设施,无法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准确的农业机械技术示范,导致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在较为落后的乡镇地区寸步难行。还有一些乡镇地区不具备维修农业机械的人员,导致农业机械出现损坏时不能及时维修,从而影响生产进度。

(二)推广人员知识水平较低,农民缺乏购买力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农业机械技术也随之得以快速发展,使得农业机械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然而,许多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普遍赵敏年纪较大,无法及时学习最新的农业机械技术知识理论,且在思想观念中一直停留在较为陈旧的技术应用当中。另外,这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没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不具备农业专业技术水平,导致农业机械技术在一些乡镇地区进行推广时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在我国偏远地区的农民意识中,依旧持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思想,且在购买农业机械产品时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大多数农民一方面是不具备购买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目光短浅,认为没有必要购买农业机械,同时国家给予的补贴较少等。这些因素致使农民缺乏购买意愿,严重制约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

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对策

(一)正视农业机械技术的作用与地位,完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想要实现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现代化发展,就要将农业机械化作为调整农业结构重要的方法策略。在推广农业机械技术过程中,不管是技术推广人员,还是作为推广对象的农民,都要充分了解农业机械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予以的贡献。并让二者明白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劳作效率,减少相关劳动力,降低资金投入等诸多优势。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对推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教育,加强普及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正确认知,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得以顺利实施。还要在乡镇地区建立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部门,将农业机械技术试用、推广、经营以及售后等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销体系。目前,我国在农业机械技术主要是以省市县等纵向模式予以推广,并将省城作为农技站的技术指导指挥部,将县乡镇作为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纽带。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县乡镇各个推广部门缺乏试用场地等与之相关的问题。对于农业机械合作社而言,推广力度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当地政府部门要对农业机械合作社予以大力支持,并在资金以及技术引入方面给予帮助,积极鼓励农业机械合作社将其技术推广与售后服务优化结合,对农业机械维修维护等与之相关的有偿服务,从而使合作社能够更好的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农业机械技术良好推广。

(二)培训教育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员,加大农业机械扶持政策

在推广农业机械技术过程中,应对县镇乡参与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人员予以定期的技术培训,并对时下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予以更新,让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紧跟时展步伐,改变其自身较为传统落后的思想认知,使其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自身文化技能水平,加强自身农业机械的业务能力,学会使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能够运用网络技术与农业机械科研单位、农业机械技术教学人员以及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在网络中沟通交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令推广人员在极短时间内学会并应用农业机械。目前,我国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购买补贴金额,并重点补贴在农业生产中较为常用的农业机械设备,推动我国乡镇县能够在较短时间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对其他乡镇县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当地乡镇县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对农业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可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缩短城乡经济差距。为此,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配合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构建完善的推广体系,强化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张振环.北京农业.2016(04)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3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保养

1农业机械使用现状

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机械随之越来越先进化。但是,很多农民都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不能正确掌握机械的运行状况,加之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较为严重。同时,农业机械一般都是用来种植和收割的机器,使用时期大都固定在春秋两季,很多农民为了尽快忙完地里的农活,都是废寝忘食地劳作,顾不得机械的修整和保养,使得农业机械超负荷运作。有时机械出现小问题,为了省钱,农民不愿到正规的门店去维修,仅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私自拆开机械、更换零部件,这大大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另外,“机器怕放不怕用”,意思就是,机械设备的长期正常运转是有利于延长其寿命的,而长时间放置不用易导致出现各种小问题。在农闲季节,农业机械几乎没有用处,大都会被搁置起来,更难以进行基本的维修和保养,因而影响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2农业机械日常维修和保养问题

2.1维修保养推广工作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还未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点也十分缺乏,农民的农业机械出现故障时难以找到正规的门店去进行维修,更难以对农业机械进行日常的保养。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在农业机械出现故障的时候只能找附近小门店进行维修,而小门店的维修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的机械维修技术,只是对出现问题的部位草草进行处理,而没有能力对整个设备进行彻底的检验和校对。甚至为了眼前的利益,在维修过程中偷工减料,用一些质量低下的材料蒙骗农民。这不仅对机械设备的运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而且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加之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较为缺乏,对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无法开展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大部分农民在遇到机械故障时选择私下修理,胡乱更换零部件,对农业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农民缺乏机械使用技术知识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些农民只是由他人半途传授就开始操作机械,甚至看不懂农业机械的使用说明书。这种不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就大胆操作机械设备的做法,会使农业机械的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久而久之,就会大大损耗机械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部分农民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而且危及了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3日常维修和保养费用投资小

很多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日常维修和保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农业机械并不需要经常保养,毕竟是农用机械,不像轿车那般娇贵,只要能保持运转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因此,他们很少对农业机械进行定期、正规的保养。一旦农业机械出现故障,如果是小问题,为了赶超工时、节约成本,能用就先将就着用,如果不能正常使用,就私下处理。比如,农业机械在田地工作时易出现被异物缠绕类的小问题,为了节省时间,一些人会在没有切断动力传导的情况下就用力拉扯异物。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威胁着操作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会损坏机械设备的有关部件,加大其磨损力度。部分农民不能对农业机械做到正确的日常维修和保养,甚至发现哪个零部件出现问题,就找到类似的零件更换上,他们不愿花钱到正规的门店去维修。这种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投资成本过小的行为严重降低了机械的使用功能和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2.4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现阶段,各行各业人才济济、人才辈出,但在农业发展方面,专业的技术人才极为缺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认为有出息的孩子应脱离农村到城市去发展,他们大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选择农业相关专业。这种做法导致高校人才资源不均衡,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在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加之农业机械的日益现代化,农民很难跟得上机械更新的步伐,掌握不了最新的农业技术,就会大大降低农业生产力,减缓农业发展步伐。

3农业机械日常维修和保养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快推进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推广力度

要想切实解决农业机械的维修和保养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推广体系,建立专门的推广机构,可以在农村大量开设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点,并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设备保养观念,针对不专业的小维修门店要对其开展相应的培训,要让他们认识到农业机械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不能一味地只认钱财,要顾及农民的基本利益,一切以农业发展为重。为了加快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推广力度,政府要加强宏观干预,投入充足的资金,尽快完善相关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农业高效发展[1]。农业机械日常维修和保养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定人。禁止人员私自改造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设立专人对农业机械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养护。二是定点。维修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农业机械种类和设备结构,运用专业的技术,对机械的重点部位和常见故障点进行重点检查和养护。三是定量。针对机械的各项指标要有一个量化标准,如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腐蚀和变形等,根据损耗程度是否符合正常范围来确定维修与否[2]。四是定时。根据农业机械的使用频率、运行状况和工作年限,来确定维修和保养的时间和频率,做到定期养护。五是定标准。为了方便维修人员的工作,农业机械的日常维修和保养都要设立一定的标准,检查方法和手段以及判定优劣的分界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六是定路线。对农业机械进行日常的检验可以制定一个稳定的检验路线,既有利于维修人员的操作,又可以有效防止检验部位的遗漏。七是定记录。根据不同的农业机械种类和结构特点,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简单明了的表格,以记录维修人员的每次检验结果和设备异常点,以备后期查阅。

3.2向农民大力普及农业机械使用知识,更新机械养护观念

追根溯源,要想有效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应从农民的日常操作入手,要向广大农民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并更新机械养护观念,要让他们意识到机械保养的重要性,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从小处着手。在机械使用过程中,农民要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做到经常查验、定时保养,要把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不能盲目追求农业生产的时效性。其要深刻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内涵,一旦发现农业机械出现问题,一定要找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切不可私自拆卸和更换部件。

3.3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育,要想发展好农业,就必须大力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各高校要重视农业相关专业人才的输出,政府要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

4结语

我国农业机械的日常维修和保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要加大推进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推广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以期在人才的带动下全面提高农民的相关知识和综合素质,进而推动我国农业高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开狄.农业机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J].科学与财富,2016(13):798.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4

关键词:乡镇;农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推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乡镇基层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一线,其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平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生产的产量与品质。为此,文章重点对乡镇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展开相关研究与论述,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为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1乡镇基层农业机械技术应用现状

在我国的山东、江苏、河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已经实现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作为我国传统的粮食种植产地,在农作物种植与收割方面应用农业机械技术的整体情况良好,且从其实现农业机械耕种收以来,该地区粮食总产量大幅提高,不仅有效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而且还大量向外出口。黑龙江作为我国软糯大米的主产地,近年来其也实现了水稻种植的机械化,从而为全国生产和输送更多的软糯大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与推广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农业机械相关设备、技术等的应用仍然集中于国内农业生产大省,其距离全国普及这一战略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其农业种植主要还是以人工种植的形式为主。

2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意义

乡镇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和一线,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种植,仍然以农民散户种植为主,乡镇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技术的整体应用和推广水平,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是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整体应用与推广工作的重要短板和薄弱环节。由此可见,在乡镇地区加强对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推广,对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整体普及度、农业总产量的提升及乡镇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此外,乡镇基层的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还能解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并且使这些富余的劳动力能够投入到我国其他行业的经济建设中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GDP的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1]。

3乡镇基层农业机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上看,我国乡镇基层在推广农业机械技术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农民整体知识水平较低,难以学习和掌握比较复杂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相关的操作知识,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地困难和阻碍;2)农村收入整体水平较低,难以承担高额的农业机械购置费用,这是制约农业机械在乡镇基层推广普及的重要问题之一;3)农业机械适应性较差。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而各类农业机械设备在不同作业环境和条件下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整体适应性较差,受地理环境等的制约较大,导致其在实际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时常受到阻碍和制约[2]。

4加强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及应用的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在乡镇基层要想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水平,应当重视农业农民的知识教育和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农民具备一定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学习和掌握农业机械技术设备等相关操作知识,进而才会考虑在实际生产操作中进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应当鼓励那些接受过高等水平教育的农村孩子回到农村发展农业,如实施大学生返乡就业计划等,这对提高农业农村知识水平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由政府主导,在农村建立农业机械知识培训学校,在农闲时节,开展农机相关知识讲课,增强农民知识储备,为其日后更好的生产提供理论保障[3]。1)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如开展农业机械下乡活动等,鼓励农民先用后买,使其通过使用农业机械生产获得一定收获之后,再进行分期偿还农业机械的购置费用;又或者是政府通过提高补贴的方式,降低农业机械产品的价格。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农机补贴的监督,避免让此类活动沦为不法商贩谋取个人暴利的一种途径和手段。2)对农业机械适应性这一问题,则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实践。例如对一些大型的农机设备进行简化,使其在体积、操作、人工需求等方面,能够满足更多的需求。在农机设备完善方面,具体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农机设备及其简化方法,再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农机应用环境等,设计出更符合国内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机设备。

参考文献:

[1]杨亮.昌邑区农机技术推广与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2]张金朋.吉林省长白县农业机械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6.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5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设置是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学位制度的完善,也是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它主要为农业机械化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业机械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自200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农业推广硕士设置农业机械化领域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就获得了此领域招生及授予学位的权利,并随之制订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农业推广硕士本身具有成人性、业余性、对口性、速成性等特点[1],加之农业机械化领域报考群体小,生源类型多,报考人员所从事的专业方向各异,其原有专业背景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使得现有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突破现有的培养模式,建立适合的农业机械领域推广硕士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很有必要。

一、农业机械化专业特点及其对农业推广硕士的目标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服务领域已逐渐扩大,从单一农田作业机械化扩展到农、林、果、牧、渔多种经营全方位的机械化,并贯穿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生产作业和产后农副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机械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农业机械服务领域的扩大,非常直接地给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战线上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这就是要根据农、林、果、牧、渔各业生产、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人员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产品产量,改善品质[2]。华中农业大学依据服务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这种要求,本着树立“大农业大农机”的思想,在农业机械化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其学科研究领域的设置涵盖农业工程主要领域,包含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装备自动化与测控等专业方向,其中除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外,其它各方向均是围绕着农业机械全程机械化体系开展学科研究和推广服务。

农业机械化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包括学术型硕士学位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两种类型。学术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农业全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研究与设计、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是注重他们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限制在一个较窄的领域,较难适应目前农业机械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难以胜任农业推广系统职业的要求。

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推广硕士是具有专业背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与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工科硕士是属于同一层次,但它主要为农业机械推广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相关人文、管理和社会知识,能够从事农业机械设备推广、技术服务、农村发展、行政管理及农业机械教育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即它更侧重于应用。其知识结构应突破现行的农业机械工科硕士的培养框架,课程体系在专业性的基础上以农业机械生产系统的整体性为依据进行综合设计,并达到机与电、农机与农艺、技术与管理三个相结合,强调知识面宽,相关知识丰富。他们要了解我国农业、农业机械以及农村的发展状况,了解农民的心理,了解农村社会,因此他们不仅要掌握现代农业机械推广理论和方法,还要掌握农村社会学、农民心理学、农业系统学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机械产品市场营销、金融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收集、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农业推广人员应能主动汲取各种信息,并且能将科学技术进行物化[3],这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与各方沟通协调能力,才能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基本状况分析

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生源特点和区域特点,既要符合总体目标又应能体现专业特色。华中农业大学在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于2006年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是针对学校该领域推广硕士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于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方向,包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农业机械类大、中专科学校等单位在职人员;另一个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这个方向主要包含各级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管理部门及沼气工程建设部门等单位在职人员。在确定了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总体目标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三大类,其中公共课设置上,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开设了政治理论课;针对农业和农村的特点,开设了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和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等课程。此外,还通过外语课的开设使他们能够提高外语水平,具有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专业领域主干课则考虑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研究领域,通过开设“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这门课,使学生能较多地掌握有关农业全程机械化学科技术前沿知识和相关信息;为了兼顾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通用性,并使学生能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开设了试验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信息技术与应用三门课程。选修课开设了现代农业工程专题、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分析与建模、生物质能新技术专题、环境工程、推广心理学、科技论文写作等,兼顾了两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掌握相应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该培养方案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偏于“统一化”,缺乏特色。由于农业机械领域推广硕士生源面窄、量少,为了便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时大多数课程与农业推广硕士其它领域统一安排,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不多,农业机械化工程方向仅有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现代农业工程专题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三门课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仅有生物质新技术专题和环境工程两门课程。由于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特殊性,目前从事相关工作的大多数在职人员的基础学历专业并不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特色不明显的课程使其知识结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p#分页标题#e#

2.教学内容偏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农业推广硕士在读人员都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成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所学的内容能对他们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但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特色,大部分照搬书本上的理论,甚至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脱离学生学习需求、脱离学术前沿,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阻碍着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学方式偏于“培训化”,缺乏多样性。目前在农业推广硕士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以“授课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加之针对在职人员确定的分段式教学的特点,使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偏于“培训化”,仅满足于知识的简单传递,缺乏案例教学、探究教学和远程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除此以外,目前担任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工作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其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

三、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完善与创新的思考

(一)课程体系在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体现特色

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在遵循“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和专业学位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强调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加强实务训练,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强化,能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考虑到生源的特点,在公共课设置上仍兼顾本校农业推广硕士其它学科领域,保持原有的课程结构。在专业领域主干课中加强专业特色,兼顾农业机械化工程和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两个专业,将原来属于选修课程的“现代农业工程专题”纳入专业领域主干课中,并增加有关农村能源方面的专题内容,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农业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并通过“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这门课程掌握学科前沿技术,而原培养方案中的“试验设计方法”可纳入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具体可分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模块、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模块可设置“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机电一体化”、“高等农业机械学”等课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模块可设置“生物质能新技术专题”、“环境工程”、“新能源技术专题”、“能源系统工程”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模块中可设置“农业推广典型案例分析”、“试验设计方法”、“农业推广项目评价”、“推广心理学”、“科技论文写作”以及“讲演与口才”等课程。

(二)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

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习目的是希望能通过学习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不仅要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学科交叉性,而且还要结合生源特点、农业机械化领域各方向发展趋势及目前面临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学术讲座、学科前沿知识研讨,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可使学生通过概念、抽象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移植、借鉴、改良和创新,然后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筛选、过滤、整合和巩固,重新构建一个具有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实践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学生能有效地将所学新知识及时地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6

关键词: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发展现状

0引言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农业机械的运作环境以及设计都较为复杂,单单凭借着传感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并不能实现生产的高效化,所以需要加大研发力度,针对其信息实现更高效地收集、整合、处理。在这一条件下,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便由此而生,智能化农业机械能够实现针对传感器反馈信号的智能化处理,同时和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完成信息的交互,进而保证机械作业的可靠性和效率性。

1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发展

1.1农业机械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指的是在分析产品功能性的条件下设计的一系列功能模块,而这些模块的结合则能够组成各种类型的产品供客户选择。农业机械通常较为复杂,并且模块常常无法充分适应,所以时常无法发挥模块化设计的优点。所以,对于农业机械的模块化设计需要针对模块的划分、优化和评价几个方面开展。1.1.1模块的划分。如今常见的划分手段有聚类式及启发式等,启发式结合工程适用背景来建立数学规划模型,利用相应的算法来获得模块划分的最优解。聚类式通过矩阵和网络的设计来表现产品元素拓扑关系,同时根据聚类算法来计算其中零件的成组模块区分,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点,一种是以DSM聚类作为基础的模块划分方法,另一种则是以图论作为基础的模块划分方法。启发式的划分方法较为容易得出局部最优解,而聚类法则较为复杂,一些较为复杂的产品则并不适用。结合模块划分标准可以将模块划分手段分成以产品功能性、结构、生命周期三个层面的模块划分方法。1.1.2模块的优化及评价。产品的模块化划分较为灵活,而模块化方案的不同,模块度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模块的系统和属性等层面来探讨模块化产品的优化问题,找出影响产品优化的因素,构建系统成本结构,重点改善系统的运作成本。而农业机械中应用模块化设计则需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农业机械组件和功能性一般会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同时组件间的耦合强度普遍较高。所以,在实现模块划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其异质性,对组件进行同质化约简。而且,因为农业机械组件较为复杂,所以需要进一步考量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其二,需要结合客户的要求和设计知识支撑的系统模块参数设计问题。模块化的设计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备的应用体系,不但要做到模块划分,而且还要设计好模块主参数[1]。

1.2计算机辅助建模

目前,CAD计算机辅助系统用作建模中,主要有PTCCreo参数化建模技术等,在农机产品数字化设计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一般的产品模型数据与标准并不能有效地支撑几何构造历史等设计理念的传递,而通过以历史作为基础的参数化建模手段则能够利用宏命令来实现CAD模型的交换。CAD建模需要利用设计知识来实现智能化的设计,而设计知识与计算机建模的结合,则能够进一步保证模型的适用性。CAD模型的设计知识分为尺寸、标准、材料特征等几个层面的隐性知识。以NISTCPM作为基础的面向并行工程的设计数据库表示模型则将知识描述为三个层面,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参数化设计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运用KBE技术把AGMA标准结合在了直齿圆柱齿轮的CAD系统建模中。基于Web技术的CAD建模系统则能够更加快速地产生CAD模型以及CNC代码,形成一种CAD参数通用模型,利用嵌入式工程概念以及专家知识和设计标准编程与原型软件包结合的方式来创建CDM模型,实现产品的自动化开发。

1.3虚拟仿真

1.3.1农业机械中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结合生物技术及农艺技术,是集结先进制造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先进手段。农业机械仿真涉及到了农业科学、机械学、控制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仿真工具虽然能够化解多数仿真问题,不过若想进一步满足农业机械较为繁杂且多物理耦合的要求则需要根据各个农业机械领域的仿真进行分析。1.3.2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VR技术的推广也为农业机械设计带来了影响,针对一些结构繁杂,设计起来难度较大的大型农业机械来说,通过VR技术能够针对其外观、功能性、结构等完成建模,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虚拟作业,对产品的功能性以及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实现人与农业机械的灵活交互。现阶段,VR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各界所广泛关注的话题,而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有着显著的成效,主要应用于虚拟装配以及虚拟试验中。其一,虚拟装配技术。和一般的装配技术对比,虚拟装配通过VA能够在沉浸式的条件下实现农业机械的装配,并在产品装配的方向上来确定其可装配性,并设计装配方案。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装配工作,VA技术拥有着显著的优势。由于VA技术的推广,国内外都针对虚拟装配技术的装配建模以及装配流程设计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二,虚拟试验。利用VR技术完成农业机械的虚拟试验不但可以确定产品性能的预测,而且还可以为操作人员了解农业机械提供条件。VR技术在农业机械虚拟试验中的应用尚不够成熟,而通过VR技术开发的非道路车辆虚拟样机系统则能够完成模拟驾驶的目标,通过这一手段可以还实现驾驶控制系统的评测。

2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的发展展望

2.1将客户需要作为方向的个性化设计

对于农业机械来说,客户的要求和选择是多样化的,也是层次化的。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收集并整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的需求和偏好,研究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客户要求三者之间的联系性,构建用户需求模型。除此之外,重点分析客户要求以及产品设计间的转化方式,比如人工智能算法以及AD理论等,实现客户域到功能和结构域的联系性表现,进而设计出更加科学且高性能的农业机械,以此来达到客户们多样化的要求。

2.2农业机械设计基础数据和互作机理

促进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是农业机械的发展目标,而针对农业机械设计数据缺乏,以及产品质量不足等现象,通过土壤—机械—作物系统的规律,以及相关装置技术的研究,重点分析构建基于网络化的农田土壤力学参数和农业机械物理特性指标、农业机械荷载及结构力学、工程材料和农业机械通用组件数字化设计数据库等,以此来为农业机械智能化的设计基于支持。

2.3将知识重用作为动力的建模技术

以农业机械生命周期为角度,做到多系统、多层面、多环节的数据共享以及知识重用所需集成的产品建模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建模技术有本体建模和MBD技术建模等,在航天、船舶中都有着普遍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化设计和智能化生产的契合程度,特别是MBD技术,有效改善了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模式,确保设计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了针对其他信息的依赖性,促进了产品设计、产品加工与制造、产品销售的进一步交流。所以,农业机械生命周期视角下,开发农业机械产品TDP,以及拥有统一化设计理念的农业机械产品模型,利用知识重用和生命周期流程的集成,以及信息共享则是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未来主要的研发方向[2]。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农业机械,通过将先进智能化技术与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充分融合,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的功能性与效率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针对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至关重要,决定了未来农业机械的发展,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岳峰,傅生辉,毛恩荣,等.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19,50(9):1-17.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7

关键词: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农业是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使得农业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农业生产中不必可少的因素之一,因此农业机械水平也就代表着农业生产的水平。

1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中,一般以人力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这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导致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所降低。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农业生产的限制,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转变,使农业生产更加的优质和高效,促进整体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还可以使农民们丰富自身的科学知识,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从而树立正确的农业生产理念,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1]。

2乡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2.1农业机械种类较多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被不断的研发出来,使得大量的农业机械新产品投入到了市场之中。由于乡镇的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在乡镇中推广的农业机械大多为小型机械。这些小型机械的价格较低,而且操作较为简单,因此很多农民会去主动购买,深受大家的追捧。这也使得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调整了生产方向,开始加大了在小型机械方面的研发力度,使得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应用在了小型机械的生产中。

2.2新产品缺少相应的使用量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作物的产量较低,使得农民的经济较为拮据,很多农民除了应付生计以外,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农业机械,使得农业机械市场较为低迷。由于农业机械的销售情况较差,使得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收益较小,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投入较低,缺少相应的研发热情。但是近年来,农业机械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让农民感受到了农业机械的作用和优势。开始积极去购买农业机械,使得农业机械市场得到了发展,很多农业机械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加之,国内在通用型的农业机械方面研发较少,使得很多农业机械新产品缺少相应的使用量[2]。

2.3个性化产品逐渐占领市场

目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到了提升,这也使得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逐渐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农业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农业机械的外观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发现,流线型拖拉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内部的驾驶室更加的舒适和个性,让人们的驾驶更加的安全。加之在乡镇政策的支持下,先进的农业机械不断引入,使得农业机械逐渐呈现了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并渐渐占领了农业机械市场,使得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3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应用

3.1农用传感器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非常重要的一点则是准确判断农产品的生长状态及监控措施的完善。农用传感器则是实现这些目的的重要工具。现阶段,农用传感器在国内已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如收割机上的谷物传感器能够较快地监测到谷物的质量情况,湿度传感器则能监测粮食的烘干与储存情况等。

3.2高科技设备的应用

在很多作业环境中,为了更好地确保人员安全,往往需要加强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因而加强对其的应用则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农业机器人可独立完成自动处理、自动作业等环节,并能结合具体的工作环境选择相应的工作方式[3]。

3.3不断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推广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故必须重视对推广人员的业务知识教育与培训。常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积极组织对推广人员的系统农技推广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每一位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使其更好地掌握各种农业技术推广策略,提高推广效率。

4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的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使得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实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为我国乡镇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海霞,赵艳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南方农机,2016(3).

[2]吴昭雄.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与效益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农业机械知识范文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小型农业机械;农村经济发展;探索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其经济发展也逐渐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水平。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型农业机械在农村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部分农村交通不是特别方便,农业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很多小型农业机械在推广之前没有进行实地考察,或在在推广中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没有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环境,推荐适宜的产品导致有部分小型农业机械没有得到合理运用,以致农户对农机的无用而拒绝。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农村田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小型农业机械,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重要意义

推广小型农业机械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根据大量的农业数据能够得出,农业机械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贵州曾经有农户在江浙珠三角等地区打工,一年的收入除去吃穿用房租,剩不了多少给家里,而且家中剩留守老弱病残小,田土无人做,全家的日子入不敷出,后来国家农机补贴很高购置了小微耕机,几人要干几天干的活,至少节约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和费用,不仅将自己的田土耕种解决,而且还可帮附近老乡耕地,收取租金,不仅他家粮食得到丰收,经济作物效益不错,现金收入也可观,很快就将老房翻新成新房,可见推广小型农业机械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所以,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推广小型农业机械是必然的。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能够有效减轻农民的生产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小型农业机械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小型农业机械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农作物生产当中,它改变了之前的劳动方式,通过机械工作来节省人力劳动。推广小型农业机械,不但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还能够有效缓解农民的生产压力,从而提高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由于部分偏僻山区农民的知识落后,他们对于小型农业机械的应用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对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的培训,只有这些推广人员真正清楚明白小型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才能够引起农民对小型农业机械的重视,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在对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时,需要根据该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培训,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对推广人员进行考核,检验他们对于小型农业机械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推广人员真正认识到小型农业机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够让农民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小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制度,在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农民对小型农业机械的重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和健全补贴制度。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不但能够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农民对小型农业机械的重视,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2.小型农业机械能够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推广小型农业机械,能够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保证农民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更多的农作物生产工作,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大量的农业数据表明,小型农业机械的应用越广泛,农民收入也会提高的越快。所以,推广小型农业机械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要有效保证多种农业机械共同工作。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所以,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会生产出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其中,小型农业机械由于其应用方便、快捷,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过程中,推广人员需要根据各个不同农业地区的特点,向农民朋友推广适合该地区的小型农业机械,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生产兴趣,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在传统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不过关,降低了生产效率。但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人力劳动却丝毫没有减少。这种生产模式不但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机械化发展要求,而且还阻止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还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更加现代化,从而保证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稳定。3.小型农业机械有助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能够帮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不但能够帮助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还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提高农业机械水平,能不断推动小型机械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机械行业之间的相互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农村推广小型农业机械,会让农村出现一些多余的农业生产人员,这些农业生产人员不能一直在农村工作,他们逐渐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服务人员或者技术人员,能够促进服务行业和技术行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农村推广小型农业机械,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和调整相关产业结构,还能够我国总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在一些地区偏僻的农村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鼓励农民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农作物,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山区的农作物种植中,农民主要种植的是粮食作物和油料。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农民只发展这两种农作物,很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农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应地区的环境特点,适当发展一些其他种类的农作物,例如西红柿、白菜、土豆、油菜、药材、茶叶、辣椒、烤烟等。与此同时,根据农村的环境特点,不断进行机械化加工,推广小型农业机械,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鼓励农民使用小型农业机械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小型农业机械推广者进行培训,通过对推广者进行培训,能够让他们为农民朋友进行讲解和培训,从而提高农民对小型农业机械的重视,让农民掌握小型机械的操作过程,从而促进小型农业机械在农村中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还要对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和农民生产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检查他们对小型农业机械的应用技能是否完全掌握。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加入一些其他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知识,从而提高推广人员的职业素质,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结语

在我国农业生产的工程中,推广小型农业机械不但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从而有效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开前.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240.

[2]刘丽鑫.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的推广及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