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技术范例

农业专业技术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制约因素;技术培训;外部合作

农业技术应用可以改变农业生产函数结构,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市场或消费者认可的新技术,其拥有者将获得市场领先地位,进而拥有农产品和相关服务的定价权,在与中间投入品供应商、消费者及其他竞争者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无论对农户,还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技术约束都是一个“紧约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小农联结大市场的桥梁,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表,担当农业技术市场需求或供给方的角色,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纽带[1]。以果蔬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种植为例,现代农业技术包括种植技术、植保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等。当合作社通过与外部合作,将品种及管理技术确定后,合作社作为统一组织,很容易通过技术管理和内部治理,把与外部合作引进的新技术通过个别农户在生产管理中运用新技术所积累的经验、甚至是技术改进,在合作社内部成员间推广开来,从而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农业新技术与合作社的结合,使得农业技术的扩散出现“倍增”,引发技术效率和组织效率的改进,促进产品数量和品质改进[2]。合作过程中,合作社的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不同,使得合作社技术获取渠道不同,因此,合作社会产生差异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进一步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竞争,竞争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结果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最具竞争力的主体。农业技术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由于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渠道、推广内容不符合农户需求以及推广方式不合理等问题[4],实践中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的应用并不理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和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5]。因此,如何促进农业技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广泛应用,进而发挥合作社潜在功能,使之成为农业产业链中整合资源、创新发展的理想平台,成为各级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类繁多,经营对象迥异,所应用的农业技术类型不同,本文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指生产种植果蔬类农产品的合作社。

1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生产管理技术落后

2017—2018年,笔者所在课题组针对陕西省果蔬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技术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85%以上的合作社,其业务活动主要是收购社员的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少数合作社做到了统一采购种苗。业务活动基本上是偏采购、重销售、轻生产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的现象,尤其是种植环节的技术水平。对于大多数专业合作社,种植环节仍是社员分散种植,农户按传统经验、生产习惯自由安排生产,合作社内没有统一生产标准,导致整个生产基地田间管理五花八门,社员之间的产品质量和商品产量参差不齐:(1)凭借经验来判断土壤状况并进行施肥。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和时间一户一个调,导致土壤肥力参差不齐甚至逐年下降,肥害、生理病害等状况时有发生。(2)由于缺乏基本的植物保护知识,往往是病害发生时才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投医,根本没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意识。生产季节,田边遍地是农药袋子和随处乱扔的病枝残叶。(3)对于经济作物的整枝打岔和修剪、授粉坐果、浇水施肥、采收管理更是各自为战,导致产品质量和商品产量参差不齐,到头来因为收购标准和结算价格搞得是鸡犬不宁、怨声载道,最终得不到预期收益,还砸了牌子。陕西省蒲城县的一家酥梨专业合作社,在农民口中被认为还是发展不错的,但调查中发现,这家合作社除了品牌、收购标准统一外,生产组织、技术培训、病虫防治、整枝修剪等技术环节依然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偶尔会因为要应付检查和考察,临时组织一些集中培训,这些培训也往往是没有针对性,流于形式。

1.2专业技术指导员力量薄弱、作用弱化

合作社出于成本考虑,对于专业技术指导员的配备没有按照生产规模、工作量的大小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专业技术指导员队伍。在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部分合作社配有专职或是兼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但人数相对过少,而且经常是疲于奔命。杨凌区一个拥有156户社员的以种植猕猴桃为主的M专业合作社仅有3名技术人员,管理上合作社采用集中化管理,内部有技术培训制度,但据社员反映,他们更多的还是依赖自己的种植经验,或者“偷师学艺”,跟着别人走,人家种什么,用什么肥料、怎样种,就跟着学,专业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杨凌因为地域优势,有的合作社偶尔会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对社员进行有关种植技术知识的培训,也会组织专业技术指导员进行专业理论培训,但普遍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之合作社对专业技术指导员队伍重视不够,久而久之,一些合作社的专业技术指导员队伍逐渐名存实亡。有的合作社内部社员可以自由选择农作物品种,因此合作社规模小、品种杂,合作社内部在技术管理上无法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专业技术指导员的管理难度大,产品竞争力大打折扣,最终导致销售压力大。

1.3缺乏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战略资源,技术工人队伍稳定是产品质量稳定和生产效率稳定的保证。合作社若要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是合作社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而一支优秀而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是循序渐进构建完成的,这需要合作社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培训机制和管理机制。陕西省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的是企业管理方式,如Z合作社。这家合作社实质上是一家龙头企业,隶属于Z集团,是Z集团餐饮业的直属供应原料基地。Z合作社由理事会和监事会组成,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财务部、技术培训服务部、生产资料供应部(物资供应部)、销售部(市场部)。Z合作社总共20户社员,社员不出资,资金由集团提供,以合作社的名义开展生产和经营。重大事项由合作社上报公司董事会,董事会召开大会商讨决定,再由合作社执行。合作社采用公司制,机构设置采用公司模式,部门分工明确。技术部门人员主要负责种植指导,定期对合作社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但合作社聘请的员工多为年龄40岁以上的妇女,文化素质较低,主要从事种植、采摘等工作,根据工作量日结工资,员工流动性大。员工若有紧急情况,可自由选择上班与否,自主性程度高,由此带来了合作社管理松散、制度涣散,制约了稳固的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1.4缺乏与其他市场主体开展技术合作的意愿和机制

现代农业生产和传统农业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农业生产就是商品生产,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缺一不可。围绕着农业生产,合作社除了自身投入外,与农资经销商的合作无论如何是回避不了的。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分工协作讲求的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种子公司对于其推广的品种而言,从品种特性、栽培管理到市场需求有着更加专业的认识,他们也迫切希望能与合作社合作,让其推广的品种在产量、品质和产品销售上实现最大化,因此合作社完全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提高社员的栽培技术水平。同样,借助植保公司力量提高社员的植保技术水平,借助肥料公司力量提高社员的施肥技术水平。合作社与青果公司的合作也会使合作社生产更加具备针对性,从而实现持续生产和供应。基于合作理念,合作社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生产基地为平台,与农资公司、青果公司合作,打造合作共赢的共同体。然而,由于相互之间认识不足,尤其是合作社在与这些市场主体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抱有戒备心里,导致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仅限于购销层面,并未建立深度合作机制。

2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的因素

2.1社员文化素质偏低

法约尔指出,组织的经营活动包括商业活动、技术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等。理事长、监事长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人,其年龄、学历等客观性特征影响着其对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的引进、吸收及运用,并进一步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应用活动。一般而讲,年龄越低、学历越高的人员越愿意尝试新生事物、关注市场最新技术信息。廉高波等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其课题组调查的陕西省合作社样本中,理事长年龄为35岁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占72%,理事长为25~35岁的占26%,25岁以下的仅占2%。从学历看,理事长为高中学历的合作社占37%,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2%,初中学历的占34%,小学学历的占6%。监事长年龄为35岁以上的合作社占90%,监事长为高中学历的合作社占47%,大专以上的占37%,初中学历的占11%,小学学历的占5%[6]。合作社理事会成员高中学历比例为48%以上,68%的合作社理事会没有35岁以下成员,合作社监事会成员高中学历比例为33%以上,74%的监事会没有35岁以下成员。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监事长及成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活动的开展。调查显示,合作社开展的经营活动中,联合购销为43%,生产合作为31%,加工储藏为17%,资金互助为9%,技术活动几乎没有开展。

2.2社员不愿承担风险

技术的引进和运用不仅需要资金,还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农业生产本身就面对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在经营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此合作社社员不愿意再多承受一道风险,而常常选择种植熟识的品种,采用常规的种植技术,以规避风险。陕西T种苗公司通过大量市场调研,从2016年开始在陕西渭南针对市场需求,以标准嫁接苗的形式推广高品质的某西瓜品种。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陕西T种苗公司的老总哭笑不得。刚开始宣传阶段,陕西T种苗公司通过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瓜农利用空闲时间结合新品种特征特性以及在陕西2年多的试验结果学习嫁接技术,同时宣传西瓜标准嫁接苗的优势。这期间各方的积极性都很高,培训学习期间瓜农也与公司技术人员积极互动,培训效果不错,公司上下都很有信心。到了定购西瓜标准嫁接苗的时候问题来了,合作社社员希望陕西T种苗公司按照自己提供的品种代育标准嫁接苗,提供的品种五花八门,当公司技术人员和这些瓜农交流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你们推广的品种我们没见过,不放心、不敢种、我们村瓜农都在购买常见的品种,大家都种肯定没问题。

2.3带头人开拓意识不强

领导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能。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通过展现个人魅力、采取有效领导方式,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促进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有魄力、敢担当的领导者,勇于创新、敢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先进的服务理念,最终赢得全社会的尊敬,从而为组织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作社带头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构想技能,对合作社的发展高瞻远瞩地制定战略规划。但目前,多数合作社带头人文化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有限,不具备前瞻意识。日常工作围绕生产、销售打转转,满足于现有市场的维护。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意识薄弱,缺乏开拓潜在市场的眼界和能力,对合作社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3农业技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基于2个典型案例

3.1掌握技术,合作社兴旺发达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中获得较高的农产品产量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基础。2010年杨凌区大学毕业生G先生回乡创业,带领29户农户成立了N果蔬专业合作社,作为带头人。他决定南果北种,带领农户种植反季节水果。合作社先后引进了火龙果、木瓜、莲雾、百香果等多个品种,刚开始的2~3年内,由于没有完全掌握种植技术,加之应对病虫害的经验不足,致使水果产量十分有限,合作社连着几年亏损,严重挫伤了农户积极性,有的社员不再种植。G先生没有气馁,因为他知道这种结果是合作社缺乏种植技术所致。因此哪里跌倒就哪里爬起,为了有效掌握反季节水果种植技术,他购买书籍自学种植理论与技术,积极参加各类种植技术培训,不辞辛苦到外地向其他种植者取经。几年间他不断摸索,多方查阅、购买相关书籍和资料,请教专家老师,并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终于经过几年管理实践,他熟练掌握了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产量大幅提升,参与种植的社员收入稳定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合作社社员的信心,种植规模不断壮大。目前,该合作社种植中应用微喷、滴灌、遮阳棚、增温技术及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二氧化碳施肥等多项高新技术,并建立了南果北种示范区,制定多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合作社走向了正规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3.2技术缺失,合作社丧失发展机会

稳定的产品质量是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农产品的生产受制于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栽培技术是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的基础。2015年,陕西渭南一家W西瓜专业合作社和广州一家青果公司合作生产高品质小型无籽黄肉西瓜。按照协议,广州青果公司提供该品种种子,并负责按照4元/kg的价格分期收购;合作社负责在陕西渭南组织生产,要求采取实生苗生产,并从果实外观、单果质量、皮厚、果肉质地、含糖量等方面规定了西瓜质量标准,从5月中旬开始每周确保上市50万t的标准商品瓜,持续供应到7月初。为了确保高质量履行协议,合作社从上市茬口安排、到育苗和田间管理技术、再到采收时机和标准等环节做了周密的安排。然而,由于在进行生产安排和培训时,对整枝留果技术和水肥管理技术等标准缺乏因地制宜的实施细则,导致了6月中旬以后上市的西瓜出现厚皮、空心、糖度低,而且果实外形偏大,难以装箱,严重影响了后期的供应计划。由于质量不达标,广州青果公司与其终止了合作,合作社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

4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应用农业技术的对策

4.1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社员整体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层和决策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很少,有理论、善管理、懂经营的人才不多,大多数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他们依靠长久积累的经验做事,有扎实的种植专业技能,渴求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有强烈的合作精神。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相当一部分人对新生事物缺乏敏感性,因此对于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新的市场机会很难把握,经常是从失败中体会成功,接受教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是文化水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中老年人,这类群体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但对新生事物的学习意愿不强、接受能力偏弱;虽然他们尊重知识、渴望知识,但却往往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持怀疑态度。社员们从众心理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常会对合作社管理层的决策带来一些负面信息,干扰决策。这一切决定了合作社在接受新事物、应用新技术和新品种、把握市场机会等方面往往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墨守成规,经常错失良机。因此只有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从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做起,培养合作社成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拓展他们的思路、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对于合作社的管理层和决策层,除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每年需要把辖区内各种不同的合作社管理层和决策层组织起来,以论坛、沙龙、讲座等形式从现代农业、消费趋势、市场信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风险管控、国际合作等不同方面开展培训和研讨,以提高合作社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战略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4.2加强与外部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4.2.1建立与外部相关企业的业务合作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境内的涉农企业发展迅速,诸如种子公司、农化公司、肥料公司等各类企业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力量越来越强、服务越来越专业,尤其是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它们不仅科研实力强、技术力量强、产品竞争力强,而且在市场研究、市场推广方面专业而有效。合作社积极寻求与相关的涉农企业合作,可以通过运用它们的产品提高自身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会得到他们无偿的、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提高自身技术水平。2006年,在陕西省华阴市,一些具有强烈学习意识、敢为人先精神的瓜农建立了西瓜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当地农资经销商引进了寿光X种子有限公司高品质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开始尝试规模种植小型无籽西瓜。由于社员对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特征特性认识不足,按照传统的大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模式种植,当年平均产量不到45000kg/hm2,不及当地大型无籽西瓜当季产量的2/3,严重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当时有不少社员感觉前途不大,打算放弃。就在此时,该公司技术人员前来回访,通过田间调查和走访种植户,发现了合作社在种植过程中存在未按照该品种特性的栽培技术。了解情况后,通过与合作社沟通,该公司决定全力支持合作社继续规模化种植该品种,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在该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改进灌溉方法,推广滴管技术,调整施肥时机、配比和用量,优化田间种植密度和整枝方式等技术措施,2007年的该品种西瓜产量得到很大提高,平均产量达到60000kg/hm2的水平,个别社员的产量甚至超过了当地大型无籽西瓜当季的产量。由于该产品品质好,加之产量有了保障,社员们随后扩大了种植规模,合作社趁热打铁,在该公司帮助下制定了该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由于品种好、质量好、生产稳定,很快吸引了市场的注意力,在该公司帮助下,合作社与广州客商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收购合同,实现了合作社、种子公司和青果商的三赢。

4.2.2创新机制,鼓励公益性推广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

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而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需要政府公益性推广机构承担主要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目前,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考勤、考核和奖惩机制,技术推广人员工资、奖金、职称晋升、荣誉并没有与其开展的技术推广工作成果及工作量挂钩。在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状况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下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导致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效率低下。同时,有一些地方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合作社与推广机构的接触和联系往往限于政策及项目资金对接,所有这一切无形中弱化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推广功能。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引导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农技人员的职称晋升、工资晋级、奖金发放、荣誉奖励的主要依据,应建立在其服务对象增产增收、节本增效、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还应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1)鼓励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以项目为支撑、发挥技术创新和推广优势,按照专业特点与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培训和专业理论培训。农技人员长期扎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更能潜移默化地提高社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2)鼓励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以项目为支撑,联合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合作,三方协作以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3)打破地域界限,鼓励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各种方式与种子公司、农化公司、肥料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以提高新产品、新技术本地化应用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为了激发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应该鼓励其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技术参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或者应聘涉农企业的兼职技术人员并获得合理报酬。当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其服务对象结为利益联合体时,必将极大地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率一定会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博,左停,王琳瑛.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逻辑与功能定位:以陕西关中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6(1):150-153,160.

[2]邓宏图,马太超,徐宝亮.理性的合作与理性的不合作———山西省榆社县两个合作社不同命运的政治经济学透视[J].中国农村观察,2017(4):2-16.

[3]郑阳阳,罗建利,李佳.技术来源、社会嵌入与农业技术推广绩效———基于8家合作社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8):141-151.

[4]郑红维,吕月河,张亮,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河北省640个农户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2):125-132.

[5]魏后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7(5):2-17.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2

关键词:农业职业技术;酒店管理;就业研究

1研究背景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同时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的旅游输出国。增长的旅游业发展必然会对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大量的专业化酒店管理服务人才是旅游业平稳增长的基本保障之一。新疆高职院校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承担着培养高等专业技术、服务人才的责任,受新疆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及国家对旅游业发展政策的制约,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前景将对新疆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2.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就业情况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XinjiangAgricultural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位于新疆昌吉市,酒店管理专业隶属于经济贸易分院,2018年~2020年,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共计270人,平均就业率为94.67%,就业领域主要以民营餐饮服务、导游、销售及自主创业为主,统计数据见表1。通过近三年就业数据可以看出,该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变化不大,较为平稳,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首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但本专业相关就业率三年平均值较低,只有48.67%。随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文化润疆”工程、“旅游兴疆”战略得以深入开展和推进,新疆旅游业也迎来了一波发展潮,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全面发展,这其中酒店行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配套产业。

2.2岗位要求和薪酬的影响

当前,酒店面向新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质量和薪酬待遇较低。从近三年就业岗位来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餐饮部、客房部基层岗位(如服务员、前厅等)的人数占全部就业毕业生人数的89.09%,此类岗位在招聘时,往往不强调专业条件,只注重毕业生自身外形条件。新疆部分酒店给予新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提供的岗位质量和薪酬待遇不高,这就导致有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工作[1]。

2.3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和专业认可度不高,缺少用发展的眼光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看待事物。由于缺少用发展的眼光对服务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且无法就自身综合实力与各就业岗位进行准确匹配,存在认知偏差,缺乏持续改进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和酒店行业择业定位不准确。这就容易分化成“眼高手低”或“自信不足”两个极端现象。综上,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有限,对行业领域研究了解不够,从而导致择业目标不明确,不能正确看待择业机遇,从而影响整体酒店管理专业相关就业率。

2.4培养方式跟不上酒店发展

当前,新型酒店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国际化转变,传统酒店管理专业无法满足其定位需要。党中央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高度上,提出了“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这一定位为新疆今后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创新服务酒店、主题酒店、豪华酒店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对经济型酒店构成威胁,相对于中档酒店或传统经济型酒店,服务管理人员的招聘要求也逐渐偏向精英化、市场化,对酒店行业的管理逐步精细化、标准化、国际化。此外,由于受到往年往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和2020年疫情的影响,一般酒店管理服务人员需求开始缩减,就业形式越发严峻。虽然从近三年就业率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整体就业情况保持平稳,但是从就业领域及就业面来看,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的行业及岗位上会有较大差异,由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酒店行业失去信心,转而会选择零售、营销、制造业、农业、灵活就业等就业形式。

3新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做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定位,挖掘专业特色培养

高职院校应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的应是“以客户为中心”全面发展的酒店管理服务人才,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员需熟练掌握脚本知识与技术技能,才可以从事业务技术与经营管理。在全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中,新疆应努力将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品牌,在“文化润疆”“旅游兴疆”的一系列政策红利中,将新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更上一个台阶[2]。

3.2创新培养方式方法,提高实训室利用率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上进行课程设置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实践型教学课程的比重。在课程设置方面,结合新疆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特色,相应增设新疆发展史、民俗学等课程,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引入星级酒店标准化建设案例及企业管理案例分享借鉴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兴趣,做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持续性学习。充分提高学校实训室的利用效率,配备好实训室的设备设施,应从实景、实境的角度出发,在各类资源满足的前提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让实训室实现实际运营,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运营能力。结合近年来豪华酒店、创新型酒店及会所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教学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等相关的元素纳入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线下现场实训感知和网上虚拟实训认知,使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技能与时俱进并不断扩容。

3.3加强新疆高职院校品牌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定制培养

成功的学校品牌,不仅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会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新疆高职院校应多管齐下,采取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打造各专业精品课程,组办好各种座谈会、培训宣讲会,加强酒店管理专业优势的宣讲,做好学校门户网站交互式功能开发和更新,细化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理念和塑造品牌服务的价值观。在提高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利用好企业培训这一环节,逐渐探索与综合实力雄厚的多元化集团企业的合作模式,争取在优质酒店企业推广建设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并与企业共同探索非正规教育及培训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在有条件的企业推进获取ISO29990:2010《非正规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服务-学习服务提供者基本要求》认证,推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企业实训的高质量发展。

3.4紧密联系行业企业,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开发多模式的校企合作途径。例如,积极邀请企业高层来校进行参观,并开设相应专题讲座,与企业人资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探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实现人才“专企订制”,在学生专业实践环节,与企业共同实施推行“双师制”,即学生专业实践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联合培养。通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对校企合作方案实施的各环节内容和合作结果进行质量评估,不断总结改善校企合作和校企联合培养方案,逐渐增强学生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感知和职业体验效果,实现产学研一体,提高学生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可度和学生自我价值的认同[3]。

4结束语

“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旅游业将持续性大力发展,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相应配套的酒店和商业市场前景广阔。新疆旅游政策的全面实施,酒店行业也将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新疆高职院校应发挥好人才转换生产力的真正作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疆发展政策,加强民族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努力创新教学培养方案,利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模式,提高酒店行业社会认知度,提升新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整体就业层次和岗位质量。本文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行业相关度和认同度低等问题,结合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及酒店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为新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提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菊.浅谈角色扮演法在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41):188-189.

[2]缪小玲.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4):325-327.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3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202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认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网络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兴起下,农产品网络销售市场火爆,各种爆款网红农产品层出不穷。但与消费者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极不相称的是,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生源却异常不足,专业吸引力不足,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较单一。因此,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培养在当前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体现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

二、制约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不够。尽管很多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创业竞赛,例如“互联网+现代农业创业大赛”等,部分学校还提供了校内创业场地或者校内创业孵化平台,扶持学生在校创业,但由于受到环境制约、场地和创业资金的限制、农产品生长周期长的限制,能够坚持全程参与的学生非常少,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二)课程体系开设缺乏连贯性与专业性。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以基础课和综合拓展课的形式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培训课程,但课时相对较少,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专业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比较薄弱,两门课程相隔时间较长,教学分散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学案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且存在创新创业理论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创业意识不足,同时亦缺乏符合本专业的创业信心和创业热情。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限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数来自学校,自身没有创业经历,创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因此教学案例各环节考虑不周全,只能比较宽泛地普及创业知识而不能深入细致地传授创业技能,特别是以专业技能为背景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养,更没有教学团队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辅导。因此,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从企业引进一批成功的创业人才充实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完善。尽管随着“职教二十条”,“三教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高校已经有针对性的探索,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健康运行的体制机制,机构的责权不够明确,更有仅仅是为了参赛而进行临时的教育,同时也没有联系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导致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深入,没有联系到农业产业的市场实际进行创新。

三、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对策

(一)重构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持续培养创业意识。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双创”教育改革,核心问题是如何持续性地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无缝对接。因此,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构建了具有可持续性教育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项目实践”三阶段全过程双创课程体系(详见表1),将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性地融入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此“双创”课程体系的教学,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创业热情高涨,每个学生从进校即开始着手谋划各自的农业创业项目,并且围绕自己创业项目进行有计划的学习。通过学校三年专业+“双创”教育的培养,创业项目能够最终成型,同时将创业项目和毕业设计相融合,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答辩并完善创业项目,最终参加湖北省乃至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实际上村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此种教育方式已获得了2020年湖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有些好的项目能够获得校友、校企合作企业的创业基金支持成功开办企业创业。

(二)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与地方产业结合。寻找特色创业项目学校应当与当地政府或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引入政府或者企业赞助的创业资金作为学生创业基金,解决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农产品创业关键在特色上,农业高职院校应该深入调研当地特色农业产品,特别是可以结合当地地理标志产品产业。以此为基础,积极拓展周边产品或者深加工产品,最终形成创业项目,既帮助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创业项目,也能够为当地政府农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打开思路,实现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项目。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工作,在黄冈市科协协助下,联合黄冈师范学院编订了《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研究》,每位教师都深入调研并掌握了两项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行情和产业化现状,并积极为地理标志产品市场产业化开发提供了诸多可行的举措,为学生农业创业项目指导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创业团队筛选优质创业项目中给予免费提供创业办公和实践场所的政策以支持学生创业。

(三)校企合作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指导。由于高校创业教师大多数没有创业经历,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校企合作形式,聘请农业企业老总作为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兼职教师,通过自己的创业成功经验和创业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常年聘请黄冈市及武汉市优秀农业企业创业成功人员、学校优秀创业毕业生作为学校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定期举行创业培训和创业交流沙龙,分享创业经验。学院还提供了开放式的创业交流中心,为创业团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供了先进和宽松的场所。

(四)建设高质量联系专业的活页式教材。随着国家职教“二十条”的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活页式教材编写工作也提上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改革工作日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材,结合地方行业特色及专业特色撰写针对性强的创新创业教材。教材建设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校企合作,专兼职结合,共同组建编写团队,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沟通交流,深入分析研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案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转化为教材内容,为现代农业技术学生创业拓宽视野;另一方面,教材形式创新,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学音、视频、文本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动态可调整”的立体化活页式教材。

四、结语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4

一、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现状

近年来,上海市围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重大需求,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完善农业科技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标志着我国进入数字乡村建设的新时期。随后,中央陆续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上海也出台了《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市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此外,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以补贴形式支持本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项目,全面推进上海市农业农村“一张图”管理,推进规模化主体农事信息直报、网络化监管全覆盖,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字化工作铺平道路。

(二)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是收集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上海市建立了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上海海洋大学技术转移公司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也建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需求方提供供需对接、价值评估、信息、组织交易、法律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打通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让科研成果躺在抽屉里变成沉睡的“数据库”的问题。据统计,2020年上海签订农业类技术合同462项,成交金额2.62亿元,成交金额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三)规范农业技术需求方信息数据源

为打造上海农业数字化的基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对本市涉农数据和信息进行了归集整理,为实现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选派了200名驻村指导员开展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收集上海市薄弱村基本信息,并录入综合帮扶系统;对19家上海市部级农业龙头企业、7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121家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3965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进行收集治理,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息的准确性;以0.1米分辨率航空影像完成了上海市9个涉农区农业生产用地的测绘,明确了每块农业生产用地的基本属性。以上信息资源丰富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为实现上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在“数字农业”的大背景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在数据采集、服务机构的专业性、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字化发展仍停留在基础阶段,且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难度较高。

二、现阶段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的瓶颈

(一)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孤岛”难以打破

数据作为数字化的基础要素,其数量和质量对于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目前,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收集的涉农数据多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数据,而对于农业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农业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没有进行统一的收集整合。市农业农村委建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主要职能为搭建平台促成交易,在线上信息采集方面发力不够大。再加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数据没有打通,形成“数据孤岛”,使得很多农业科技成果方面的信息数据“沉睡”于各部门的数据库中,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

(二)专业服务机构“少、散、弱”,数字化基础薄弱

上海缺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目前仅有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上海海洋大学技术转移公司等少数几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这些机构普遍存在总量小、人员少、经费不足等问题,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市农业农村委建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也存在平台分散化、宣传范围不够广、转化动力不够强、转化保障不足等问题。此外,上海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人才,即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市场,还要熟悉数字化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高校和市场也很少有专门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专业人才不足,专业标准参差不齐,导致上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起步艰难。

(三)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缺乏数字化场景下有效的保护措施

目前,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件尚不完善,科技人员申请专利、品种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大多是限于科研项目结题的需要,真正从保护科研成果的角度去主动申请知识产权的意识还不够。根据上海市科委的《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数据显示,上海近3年已转化项目中已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和专利证书的转化占总转化数比例不足10%。目前,我国已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但在农业领域仍存在空白区,且大数据、数字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探索创立阶段,如何依法保护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主动性,是能否成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此外,在数字化场景下,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等相关信息将会被收录在云系统,大部分流程也需要在云端操作,在应用服务器出现漏洞的情况下,会加剧数据非法访问风险,数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隐私数据泄露,侵害科研人员的利益。

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建立一套全新的体系,而是整合优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等的信息化系统,在此基础上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水平,以适应数字化转型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一)塑造数字化转型文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使数字技术与交易流程深度融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组织与人员要加强塑造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文化,不能将数字化理解为简单的事后记录,要形成数字化工作模式及思维,养成用数据管理、决策的习惯。政府要构建多层次的宣传网络,对于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平台及其用途要以更便捷的方式、简明的语言对受众进行宣讲和解读,推动数字化概念深入人心。同时,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人才,不仅要懂科研,了解农业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也要了解市场动态和企业需求,还要具备数字化专业技能,专业服务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易中介工作。一方面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开设相关教学课程,并推动农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课程设置,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拓宽培训渠道,政府与高校、优秀培训机构以及农业龙头骨干企业合作,通过定期培训、线上辅导、现场参观、巡回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长期跟踪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化转型意识,为成果转化交易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基于服务的数据整合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就是信息的流通和共享。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成立了国家技术信息服务中心(NTIS,NationalTechnicalInformationServiceCenter),主要工作是面向全国科研院所收集各种科技信息,传递给政府、产业与普通大众,从而消除产业界、政府与高校间的信息流通壁垒,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目前上海的几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建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虽然能够初步实现数据的集成工作,但在线上信息采集和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方面还有一定距离。上海市可以以这些平台为基础,依托“云服务”等数据技术,不断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平台或数字平台,一方面打通不同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间的“数据孤岛”,共享数据资源,使现有数据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着力收集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农业生产者技术需求等相关数据,使收集数据覆盖所有对象、所有维度,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三)提升网络安全水平,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要完善数据保护机制和网络安全管理,加强数据安全和对隐私的保护。一方面要打造基于主动防御的数据、网络安全体系架构,提升数据流动和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的监管水平;另一方面要在数字资源制度保障层面上,围绕基本管理制度、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数据审查机制、数据利益分配机制、数据安全评估机制以及数据应用违规惩戒机制等方面,加强数据安全和网络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探索加强和完善数字化背景下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要。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能避免数字化背景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利益之争。一方面需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农业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也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及时将自主研发成果申请知识产权,有效避免后续纷争。此外,还可以探索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以数据资产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抵(质)押的信贷业务和保险品种,吸引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创业资金等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来,通过金融杠杆撬动农业生产力要素的自由组合。

四、结语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5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技术;转变

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农业要素的投入,又要重视农业中引入能使生产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和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制度。那么,在当前现代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农业技术背景下,我国传统农业该要完成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而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

1中国传统农业技术

1.1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记录着我国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它始于先秦,大概是明清朝代结束,在整个历史时期内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活动技术均是传统农业的发展范畴。然而,一直到民国,我国农业发展开始真正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的农业发展程度和农业技术还算不上现代农业,那么现代农业真正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只有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才开始冲破封建统治的禁锢,并在科学理论与实验的前提下,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完成了生产要素的供需平衡。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开始的时间结点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

1.2关于我国传统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实现了对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操作技术上完成了精耕细作;在区域选择上执行因地制宜;在生产方式上以“谷物种植为主导,结合畜牧和种植。然而,由于时代不断进步,传统农业技术已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为它在发展中形成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长期阻碍我国社会的向前发展,最终造成我国一定程度上的闭关自守,在思想和经济上已经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因此,在当前现状下,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更是势不可挡。

2现代农业技术

2.1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

所谓生物技术就是能打破动植物、微生物间的差异作为基因实现转移,该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应用上,大幅度提高了育种的实际效率,充分发挥出各类物质的优势特点。另外,化学技术的应用还重点表现在研制化肥上,在一切的化肥使用过程中,因为不正确使用方式造成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当前随着化学技术的应用发展,我国的化肥产业向“复合化、专用化”的方向演变,这样就大大缩减了现代农业对土地以及环境带来的污染,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向长远方向发展。

2.2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农业在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农业机械也不断完成了多功能智能化的实操。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种植、耕地、施肥、喷药、除草和收获”的整个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主要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介质的智能化、互联网化、实用化和国际化的农业信息系统。”此系统的产生,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还能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能自动检测和预报在农业生产环境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从而能准确预判生产情况,并增强农业生产的科学性。

3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策略

3.1传承传统农业技术的精髓

在对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各个地区的民族特点以及地理环境进行严格区分,由于我国传统农业具备悠久的发展史,传统农业技术涉及当地民族对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深刻理解和运用。所以,我国的独特国情是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要对传统农业技术完成一次优良传承。使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迈向长远发展道路。

3.2不断提升传统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忽视传统农业存在的价值。因此,完成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根本是有效提升传统农业技术。纵观全球农业发展的经验归纳出,若想使得传统农业顺利转变到现代农业,农业生产一定要从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为商业生产利润最大数值,决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层面上。

4结语

完成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需要继承传统农业技术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创新改造传统农业技术中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通过技术创新,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完美地融合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佳丰,邢念城.浅谈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J].科技传播,2011(11):238.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6

关键词:农户需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有效策略

0引言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固国安民之本,而农业技术则是农业生产的必备工具,如果对农业技术加以细化,则包括农作物栽培技术、灌溉技术、肥料施撒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田间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中国多数农业主产区均实现了现代化耕种、现代化收割,也因此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就目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来看,部分农民仍然保持观望态度,如何从农户需求视角出发,使现代化农业生产新技术落地生根,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瓶颈

1.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推广过程阻力重重

基层农业技术全面推广与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想要广大农民快速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必须从农民思想观念源头抓起。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在农业生产当中占据着较大比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耕种格局始终无法扭转,这就使得部分农民依然抱有“看天吃饭”的守旧思想,不能突破传统,不能接受新鲜事物,导致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经常吃到闭门羹[1]。

1.2技术投入力度小,耕种模式局限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从耕种到收获,全过程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提升了生产作业效率。但是,到目前为止,以单个家庭为主的耕种方式仍然采取半自动化、半人工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下,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与经济收入。

1.3文化水平受限,综合素质不高

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中国成人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仍然占据总人口的8%左右,这些人口多数集中在农村以及一些偏远山区。而这些人口恰恰是农业技术的主要推广对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已经实现了更新换代,一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衍生出的新型农业技术成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主攻技术。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有限,即便这部分人群任劳任怨,积极向上,不过,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崭新格局不相匹配。加之部分农民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过程中,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没有诚心,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一波三折,难以全面施行。

2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2.1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深入基层现场展示

目前,中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已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成员主要由农业技术专家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组成,为了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管理机构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移动客户端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新技术与农作物新品种。同时,技术人员定期来到田间地头,与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逐步渗透新型的农业技术。此外,管理机构与农资产品经销商达成共识,委托经销商在售卖种子、化肥、农药的同时,举办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坐客现场,向农民朋友讲解农业技术及相关的农业知识。

2.2建立企业联动机制,上下合力推广农技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资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往来关系,通过互联网远程协作,完善了上下联动机制,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主动发挥带头表率作用,通过产品推介会等活动,向广大农户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农户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不定期深入基层,指导广大农户,逐步使农户形成现代农业生产理念,使农业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2]。

2.3农户间互助交流,合作社发挥实效

共同致富始终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永恒话题,尤其在近年来,农业技术不断创新与改进,为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部分农户看到了新型农业技术的显著效果,纷纷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行列,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经常性的就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经验交流,使广大农户充分意识到新型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此外,农村合作社也定期组织农民开展农业技术交流活动,基层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逐步发展壮大,这也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及时雨。

3基于农户需求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3.1增产增收需求,推广新型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以农户的主观需求为出发点,目前,广大农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进而增加经济收入,这也是一个最为现实的需求。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充足准备,广泛收集农作物新品种资料以及农业新技术,用真实的案例向广大农户展示应用农业新技术后,农作物hm2产增收情况,当农户得到真正的实惠后,就会对农业新技术产生浓厚兴趣,为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3.2理论知识需求,深入实地指导

由于广大农户田间实践经验丰富,在推广农业技术时,技术人员应当从理论知识推广角度出发,针对农作物栽培新技术、灌溉施肥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以及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细致讲解。对精神有压力、思想有负担、接受较困难的农户,应采取一对一培训的模式,消除农户的排斥心理,与广大农户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定期与农户进行交流,如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或者田间管理过程当中,发现任何问题,技术人员可以随时给予解决,消除与农户间的交流障碍。

3.3科技知识需求,优化推广方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正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由常规式向生态式发展、由单向式向综合式发展、由机械式向自动式发展、由化学式向生物式发展。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农业技术也实现了蜕变和华丽转身,农作物栽培理念也逐步向绿色、有机、生态、无公害方向过渡,而这些成果的取得都要依靠于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而对于广大农户来说,科技知识属于薄弱环节,部分农户接受过程较为缓慢,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向农户讲解农业科技知识,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农业生产格局。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将科技知识培训纳入到方案当中。

3.4技术共享需求,有效利用媒介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智能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过去,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交流渠道的限制,农户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之间只能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而且沟通时间有限,技术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农户的所有问题,这就导致一些农业技术难题逐步累积,久而久之就成为一块顽疾,农户始终无法掌握新型技术的精髓。但是,当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技术人员可以借助于手机中的QQ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与农户直接进行远程视频通话,农户通过手机屏幕,可以随时随地咨询农业技术的相关问题。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也可以在田间地头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消除了广大农户的内心顾虑。

4结语

新时代、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虽然农业新型技术已在大部分地区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但是,仍有部分地区、部分农户并未推行新技术,应用新方法,农户思想意识依然固化,农业生产模式依然落后。这就需要广大技术人员以农户的主观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让更多的农户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开辟农业生产的崭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王树仁.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6):17-18.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7

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经验

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把农业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出路。针对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各地科技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09年10月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开始实施农业技术转移“信服通”工程。该工程依托北京协同创新联盟,以农业技术转移服务为核心,以村镇专业合作社服务站点为基础,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将先进的农技成果直接送到农民手中,让农民直接受益。该工程已先后在北京市7个区县开展合作试点,2011年底服务网点总数迅速超过了130家。“信服通”工程的特色在于:首先,热线服务,方便快捷。“12396”服务热线以农业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以农民科技需求为基础,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解决农民的生产难题。其次,“一网四库”,丰富内容。网站设有科技人才库、实用技术库、科技计划项目库、成果专利库,四库结合,实现农业科技一站式服务,方便科技企业及个人能够迅速高效的查询到需要的科技信息。再次,全方位远程视频诊断系统。该系统具备语音服务、专家答疑、短信服务、网站服务等功能,为农民提供专业快捷的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信服通”将基层服务站点、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服务队伍三者结合,突破了从农业科学技术到农民手中应用的瓶颈。

上海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小市”,却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强市”,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在全国领先,667m2耕地平均效益接近5000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共同成立上海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这是国内首家由专门的技术经纪组织和技术经纪人建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上海市农业科技资源丰富,科技资源优势明显,在食用菌研究开发及工厂化生产、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生态环保和生态产品等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仅上海市农科院每年约产生40~50项农业科研成果,但30%的成果转化率却将大部分农业科技“束之高阁”,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上海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实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机制是:以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农业科研系统、农业高等院校以及农业推广系统为技术源头,为供技术需双方搭建交易平台,为需求者提供多元选择,为成果转化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选择一些潜力项目进行孵化,将基础的技术成果进行分析包装、二次加工,变为可转移的成熟技术,再向外推广。最后,对较成熟项目实行产业化发展,待企业正常运转后,平台再按约定退出。

科技超市是借鉴现代商品超市的理念,将成果、技术、信息等科技要素当作商品整合到科技超市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江苏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率先采用农业科技超市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超市包括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六要素”,采用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双结合的方式,优化全省农业科技服务资源配置,探寻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截止到2012年6月,江苏省已有农村科技服务超市214家,组建了由1700名专家组成的科技超市专业服务队伍,覆盖全省13个省辖市和65个县(市、区),覆盖率达到61%。转化农业科技新成果593项;探索形成了灌云“龙农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东台“农业科技型企业+专业服务站+农户”、宜兴“大学+涉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农户”、南京市江宁区横溪农村科技服务基地“科技超市+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超市运行新模式。

湖北省涉农院士有12位,农业科研人员5000余人,2011年度共有308项科技成果(人)及18家企业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科技进步奖249项,成果推广奖14项。2012年,湖北省科技厅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开展“科技金融专项行动”为农业科技提供资金保障。充分运用金融工具和政府投入,带动社会资金向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聚集。仅2011年,湖北省科技厅与多家银行签订科技金融协议,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共计260亿元的授信,省内外投资机构投资近50个企业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项目,新增直接投资额10.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50亿元。同时,湖北省还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出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建立科技企业信息库并及时更新,力争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打造全国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典范。

2009年广东省为推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以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实施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以团队形式规模化吸引人才。根据该计划,每个引进团队将获1000~8000万元(最高可达1亿元)的经费支持。该项人才计划实施以来,广东省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55亿元,分批引进30多个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的创新科研团队成员已由最初的239人拓展为现在的600多人,带动地市财政和社会投入50亿元,为广东省带来了一大批推动产业发展急需的核心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在“团队引进”模式的带动下,广东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实现“滚雪球”式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2011年研发人员达到38万人,近3a平均增长17%,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广东坚持以人才为本、以“团队”为本,建立“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为团队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及时跟踪了解团队工作进展,帮助团队解决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困难。

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启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促进农业科技技术转移,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借鉴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大有裨益。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每年通过省部级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近7000项,但实际转化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三农”投入上,要求“三个持续加大”,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政府大力支持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最有力保障,中央和地方财政应确保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规模,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p#分页标题#e#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8

关键词:职业能力;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课证融通

0引言

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将“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列为重大任务之一[1],意义重大。先进农机装备的创新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应用推广离不开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强有力支撑。农机装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又直接影响着农机装备的作业质量、效益和安全,决定着先进农业装备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到位率。研究和制订符合贵州省实际的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端农业机械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贵州省农业现化代,是贵州省全程农业机械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贵州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2],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生产耕作环节已由依靠人力畜力作业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化作业,水稻、辣椒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但受地形条件差、种植制度复杂、农机投资效益低、农户购买力弱等因素限制,贵州省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105622.15万千瓦[3],贵州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2582.36万千瓦[4],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2.44%。农业机械化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十分短缺,农机装备产业薄弱、农机科技研发能力不强、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5-6]。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季节性劳动力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培育农业机械化各类技能型人才,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提高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电话了解,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良好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向农用机械管理部门和农机生产维修企业,从事农机规划,农机产品的市场调研,农机生产制造、使用、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农机推广应用与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2高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对现代农业装备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结合职业岗位,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理,得出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课证融通,在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时,还可结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或者“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3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职业能力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将课程体系整体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14]。将公共基础知识分为基本素质能力模块、限定选修模块以及公共选修模块,将专业(技能)知识分为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及限定选修模块,具体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3.1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今后职业生涯发展中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落实教育部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件,建立高等教育专科学生所需的一般文化知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心理等方面的大学生知识结构支持系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读等课程作为限定选修课,将中国近代史等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培养学生知党史、感党恩的深厚情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通过开设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素质拓展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等。通过开设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课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备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3.2专业技能知识

专业技能知识部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通过开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钳工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识读并绘制零部件图及装配图的能力。通过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液压与气动、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自动控制基础知识的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全过程的能力,包括生产制造、使用维护、销售服务全过程。通过开设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农业机械制造加工的能力。通过开设农机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农机电气系统使用与维护、农机底盘构造与维修、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课程,培养学生能进行农业机械的拆、检、修作业,并能进行故障诊断[15]。通过开设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能对设施农业装备进行选型、安装、运行维护。通过开设无人机植保应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使用和维护无人机的能力。通过开设农机运用与维修、农机销售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企业管理、设备管理、农机销售的相关知识。专业理论课程配合专业实践课程,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融入安全教育、职业素养、操作规范等内容,促进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操作等知识。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则为了配合学院专业群建设,由学生自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