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范例6篇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范文1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所谓中小企业融资即是中小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从一定的渠道向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供应的理财行为。作为市场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日趋困难。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巨大的外部冲击效应,虽实时采取了一揽子的有效措施,缓解了部分负面影响。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依靠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积累进行融资即内源融资和通过一定方式从外部融资用于投资即外源融资。作为市场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己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0%,中小企业实现利税约占全国总税额的40%以上;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82%的新产品开发成果。

(二)中小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有资金需求、治理结构和融资偏好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宏观经济政策、政治环境、资本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制约。Weston和Brigham于1978年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假说,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了完善的理论阐释,将企业的成长周期划分为创立期、成长阶段、成熟期和衰退期等阶段,对每个阶段企业的融资来源和存在的潜在问题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处于创业阶段,发展缓慢由于资金有限,规模较小,导致企业只能内源融资,国家的宏观调调控政策、银行信贷政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明显影响,而无法获得有效融资。随着资产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内源融资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中小企业依靠自身信用水平的提升,财务制度的完善、企业信息的可靠性,开始选择外源融资,此时对社会中介服务如担保机构的有效引导将会对其融资产生较大影响。当资金面临瓶颈时,社会中介服务的影响更显著,如美国SBA融资模式与日本的主力银行融资模式。当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规模稳定增长,其信用条件和资产规模足以使其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根据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分析,成立时间短、刚刚发展起来的企业,往往资金、规模、信用等方面比较差,而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如此,就会使其外援融资难度更大,整体融资渠道更窄。因此,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以解决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微观环境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1)内源性融资所占比例过高。中小企业从创立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由最初的高度依赖内源融资向依赖外源融资转变,但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影响,致使外援融资困难重重,高度依赖内源融资取得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和来源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以得出: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所占比重严重偏高,虽比重有所降低,由92.4%下降到83.1%,但其他融资来源只有百分之几的比例,横向比较来看,欧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一般占50%~60%,严重偏高,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是在所难免的。

(2)银行贷款是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其他融资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以银行为主体金融体制的严重影响,其他融资方式所占外援融资比例偏低。2010年我国前3个季度的贷款总量达到93458亿元人民币,企业的贷款融资占融资总量的83%。而其他融资方式一直以来发展滞后,使得融资渠道窄,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2 中小企业的直接与间接融资困难

直接融资的方式主要有民间借贷、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问题难以达到我国《公司法》的上市规定,这无疑是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债券融资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民间融资是其融资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是以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和高风险性为代价的。银行贷款是其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在取得贷款时面临着抵押担保难和程序复杂繁琐,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环境

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使得中国面临热钱流入、通货膨胀的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为2008年7月份以来的新高。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2011年5月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存量为76.73万亿元,2011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共冻结了2.3万亿元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的历史高位。贵金属市场领涨新一轮的上涨行情,黄金的价格涨势更为抢眼,突破了正常的价格走势通道。2008年3月14日,黄金价格为每盎司1002.95美元,到了2011年4月29日,黄金价格为每盎司1545.35美元,上涨了54.1%。但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资金结构不平衡,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工业生产面临减速的风险。根据资金的流向,资金往往流向风险低、收益率高的项目,但此种项目都被央企、垄断性的大型企业所垄断。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银行对未来经济看好,银行资本就会更多的贷给风险低、收益率高、成本低的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限制;在当前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对冲大量热钱流入造成冲击的背景下,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居高不下,导致存贷比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各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宏观经济环境下,通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面

对当前的困境,则必须帮助中小企业的融资抉择正确的路径,以此使中小企业顺利度过资金“结冰期”。

(一)完善自身,提高融资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必须通过自身的完善以提高融资能力,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必须完善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以提高面对风险的能力;要加强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培养自我积累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诚信意识,加强内部诚信建设,从而为企业的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二)对中小企业实行贷款援助

一是提供贷款担保:集合社会限制分散资金为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及贷款担保机构;二是政府优惠贷款:在政府财政支持下设立专门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贷款。设立专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给与中小企业长期贷款贴息及中小企业自由贷款补贴。

(三)构建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

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融资困难,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对称,减少双方交易的成本,避免逆向选择的产生。可以借鉴标准普尔的信用评价指标作出信用等级(见表2):

(四)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与渠道不同,就必须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以此开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和解决当前的融资困境。通过区域性证券市场等方式扩大其直接融资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设立中小金融机构,俗称为“草根金融”的方式拓展其间接融资的渠道,还必须加强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担保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必须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以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等方法,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和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鼓励中小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发挥集聚优势,从而有序的实施融资。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下,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的困境,提出了帮助中小企业的解决融资困难的正确路径,以此使中小企业顺利度过资金“结冰期”。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学者进行深入探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亟需理论和政策指导,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王大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1(1)

[3]李丽滢,马相红,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小型企业融资[J],商场现代化,2010(11上旬刊)

[4]季光伟,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范文2

[关键词]筹资困境 中小企业 出路 信用评价 市场经济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十年间,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小企业的地位也不断攀升,并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小企业在就业、贸易和服务等诸方面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然而,筹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论述中小企业筹资问题,论述解决筹资难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表现

1.面临外部筹资困境,仅依靠非正规途径筹资。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体制灵活,组织精干; 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产出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的特点,且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固定资产欠雄厚,经营范围较为狭窄,竞争实力不够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因而在需要筹措资金时,不得不到非正规的金融信贷机构,即便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利息通常比商业银行贷款利息高出一些,但因满足中小企业贷款的阶段性需求,在增加经营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仍愿选择去尝试。

2.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偏大。前文已提及,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困境,长此以往,会导致整个行业的资金大缺口,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若贷款给大批量筹资难的中小企业,则可能面临巨大的坏帐风险;然而,若经济情势好起来,中小企业纷纷盈利,则又蕴藏着无限商机,商业银行在衡量自身实际的经济状况时,会施行较为稳健的贷款机制。

3.中小企业内源性筹资、内部资金积累困难重重。内源性筹资是企业持续地把自身的折旧以及留存收益转换为投资的整套过程,也是企业开发内部资金潜能、提高这些内部资金运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内源性筹资可为中小企业所借鉴和运用,但中小企业竞争力毕竟有限、自身盈利能力较差,尚且无法与大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4.资产抵押能力较为低下。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信用基础,资产量有限,不能抵押。中小企业适合抵押的资产严重缺失,这也给它们按时偿还债务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小企业不乏技术研发类型,它们更侧重于积累无形资产,但这类资产恰不能用作贷款的担保资产,这时的商业银行就会评估放贷后的经济风险与资金的安全隐患。

二、解决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出路

1.政府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筹资。基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政府一定要在市场里承担产权界定、服务等有关的工作。政府要转变观念,尽早摸清中小企业筹资的必要性,提高中小企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小企业创设宽松、平等和自由的市场发展环境;其次,要逐步克服影响中小企业筹资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利于中小企业筹资的模式,强化对中小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依照它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出科学、规范、合理地审批条件和贷款程序,对产品技术含量高、财务资质好的企业,要尽可能放宽贷款限制,鼓励它们继续壮大自己,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倾尽更大的心力;政府还需设立二级市场,在遵循市场交易准则的基础上,同意中小企业用非信用贷款的形式开展直接筹资活动,破除以往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筹资的样式,经由市场上自由流通的债券筹集更高额的资本,并在二级市场的建立进程中,为中小企业迈进资本市场创造极大地可能。

2.要健全中小企业筹资的担保机制。为彻底地摒除信用贷款中的信息交流障碍,健全双向信道体系,合理规范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健全信用约束机制,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法规,打击中小企业的经济投机行为,降低商业银行放贷的道德风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产监督,杜绝中小企业逃税、漏税等恶劣行为的发生,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动态监督,稳步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诚信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水准,以防范中小企业因借贷而引发的贷款风险,防范资产的转移和脱逃债务等不良行为的发生,重获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信任。

3.扩大筹资来源范围。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在出现筹资困难等难题时,发行债券和股票可破除这类困扰,但中小企业自身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为此,政府部门可设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筹资的银行,改变了单单依托于商业银行贷款完成筹资的渠道;在构筑成熟的、完善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同时,还需为中小企业供给专门的信用资质,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从根本上结束中小企业筹集不到资金、发展迟滞的不良格局,激活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力,以造福于国际经济,满足人们就业的多层次需求。

4.改进和创新中小企业的筹资控管模式。中小企业筹资出现困境,要从源头上予以摆脱,就自然离不开政府行政效能的有序发挥,面临日渐扩大的中小企业投资规模,政府要担负起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及时改革那些不适合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模式,完善金融机制,创新发展路径。同时,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为中小企业自我筹措所需资金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改变筹资的模式。

三、结语

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改变离不开金融市场的规范引导,政府要加强各金融机构的管控,着力扩大筹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多措并举革除中小企业筹资的内外困境,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范文3

关键词:资本;风险;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89-02

The Applied Analysis of Data Mining to the Credit card of Commercial Bank

Li Juan

(Sh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 , Xi'an, Shanxi Province, 710068)

Abstract: Data Mining, as a new kind of technique for dealing with commercial information, has a large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rofessional work of credit card. This paper put the method and advantage of Data Mining as a base, analyzing its application from the two angles: one is keeping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and the other is controlling risk.

Key words: Data Mining; Credit card; Commercial bank

纵观整个20世纪,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金融风险一直相伴其中,它在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损失的同时,也让经济金融学家对于金融风险的认识不断加深,银行业作为金融领域中的核心支柱,其对风险的认识同样在不断深化,而资本作为对抗金融风险的缓冲器,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一、资本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

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有多种定义,到目前为止,对于资本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不同行业领域中的资本有着不相同的内涵,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资本绝不是仅仅表现为资产与负债之差值,因为商业银行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必须要具备充足的资本基础以备预料之外的损失,从而保证银行的持续稳定的业务活动。澳大利亚学者克里斯·马滕将金融机构中的资本定义为:“资本是一家金融机构已经持有的或是必须持有的金额,目的在于防范头寸价值减少或者商业损失等风险,从而保护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已经将资本牢牢地与风险管理联系在一起。在商业银行中,资本被放置在十分特殊且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可以为需要资金的企业进行融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吸收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来说,资本也同样可以体现出其重要性,因为决定一家商业银行实力的国际通用标准是以资本作为基础的,可以说,资本是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栏就不像普通公司那样仅仅是为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负债本身就是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活动,银行因此就不必将资本作为主要的融资工具。既然这样,商业银行为何要拥有巨额资本呢?在巴塞尔协议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商业银行持有超过最低要求的资本,其倒闭破产的可能性才会减小,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才可以增强,整个金融领域乃至经济领域才不会发生危机。概而言之,商业银行的资本作用是保护存款者和债权人,防范未来不确定损失的发生。拥有了充足的资本,商业银行才能有效减少资金外流,从而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可以看出,资本在商业银行中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家不重视资本管理的银行,必然不是一家稳健经营,规避风险的银行。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使商业银行资本面临困境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反复研究探讨而成的,它是银行业在整个国际大舞台上进行风险管理的指航器,它不仅是对1988年版巴塞尔协议的延续,而且是对1988年版巴塞尔协议的多角度创新。

新修订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从风险的角度提出了两大目标:其一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风险敏感性;其二是激励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同时新协议还强调了商业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这三个方面。这些都表明对资本的风险管理是国际银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实施这一新协议需要经历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而且根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暂不实行该新协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新协定的存在。因为我们深深地明白,未来的银行业竞争是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金融舞台上的游戏规则,使任何一个致力于全球化发展的商业银行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受其制约。何况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实反映了现代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要积极地去体会和适应这一新协议,毕竟遵守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

新协议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面临着严重的困境,而且新协议的风险监管思路虽然总体上延续了1988年版巴塞尔协议,即“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但是在新协议中却改进了资本比率的计算方法,并一改以往对信用风险确定时的“一刀切”式做法,而引入了内部评级法,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但是同时却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困境。

因此,我们的商业银行一定要以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契机,深刻认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面临的诸多困境,适时采取措施,以便及早走出这些困境。

三、走出资本困境的道路

(一) 重视资本管理

资本难题一直困扰着银行业,而对资本进行管理是走出这一困境的必要选择。商业银行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银行管理工作大多集中于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极少注重对资本的管理,这是有体制原因的。我国的银行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而“国有”这一性质使得人们很少担心银行发生风险危机,进而人们也就向来不重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问题。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涌现出了大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使不重视资本现象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却始终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说,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商业银行管理仅仅等于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二者的综合,并没有将资本管理作为突出的商业银行管理的组成部分。然而,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商业银行要想顺捷地融入到全球金融这个大舞台上,必须要对资本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与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展开有力的竞争,我们的商业银行更应该加强资本管理工作,如若不然,就很难在竞争中取胜,这自然就使如今的商业银行管理应由三个模块共同构成,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本管理,忽视任何一个模块,都会使银行管理不健全、不完善。

但是,资本管理绝不是简单的一个管理模块,我们必须要对其做到有效,才可以顺利地走出困境。记得有一本书上曾经说道:将资本投入商业银行正如同将啤酒给予一个醉鬼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是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会意味着什么,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个烂醉如泥的醉鬼会撞向哪堵墙?这真是一个辛辣的讽刺,它深刻地反映了商业银行缺乏有效资本管理的后果。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其“有效与否”自然也就可以看作等同于艺术的“完美与否”,而艺术“完美与否”的评判标准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一个有效的、完美的资本管理也就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依。

有效的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或者减少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客观必要量的管理是银行有效风险管理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监管机构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使得对于资本量的管理问题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矛盾。如果从财务角度来考虑,商业银行应尽可能少持资本,以获得较多的收益;而如果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商业银行则需要持有尽可能多的资本,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风险隐患较高的银行应该多持资本,反之,低风险的银行可以少持资本。即使这样,我们仍然需要满足最低限度的资本水平,以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如果不考虑最低资本要求的约束,商业银行就存在爆发严重危机的隐患。

(二) 提高资本充足水平

资本充足性是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资本比例要求,它不仅衡量了商业银行对贷款资产的保护程度,而且反映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小,它是银行稳定经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资本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未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作为靠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资本金比重过低,会使最终的偿债能力经常受到怀疑,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提高资本充足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对于化解商业银行的资本困境是极其必要的。

1.开拓多元补资渠道,补充资本金。我国的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已是一个现实情况,从资本的构成出发,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我们不仅要不断完善核心资本内容,还要广泛地开拓附属资本渠道,以此来改善商业银行的现有资本构成,实行多方位补资机制。

2.健全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首先要建立早期风险预警信号,及早地控制风险的蔓延;其次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资本监控预警系统,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营等多方面信息存入数据资料库,定期分析它并进行动态监测,对那些偿还无可靠保证的风险贷款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及时地控制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3.高效地配置资金,尤其是注重信贷资产。信贷资产在我国银行业资产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合理地把握信贷资产的“三性”原则,优化配置总量与结构,以提高配置效率,对于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要合理地补偿资金风险。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资金营运必然会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尽管我们再怎样努力地预防风险,一点风险也不发生是不现实的。这时候,补偿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某项风险不可避免而又可以带来高额利润时,我们需要尽力地去补偿这种风险,比如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润留成比例、增加银行贷款基金、对风险准备金实行专户管理等,这些都可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

5.要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过程中,除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充分考虑不良资产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操作;同时要遵循稳妥、渐进的原则。只有不良资产处理得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损失才可以实质性地缩小,银行稳健经营才能够有保证,资本充足水平的提高才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有了长久保障。

参考文献:

[1] [澳]克里斯·马滕.银行资本管理:资本配置和绩效测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范文4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民营银行;挑战;发展策略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金融生态面临多重困局,信贷规模快速地增长,而实体经济却面临资金短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这些金融生态所面临的困境与经济的稳健发展所产生的矛盾日渐凸显,可见,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还存在缺陷。而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金融体系将被更加严格监管,银行系统会更加有效,与此同时,要让其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需要将民营银行作为补充。民营银行将视角定位于服务社区、中小微企业以及三农,这在打破目前国有大行垄断局面的同时,也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真正发挥金融的中介职责。

二、经济新常态下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并正在逐步与金融业相互结合,目前,我国有5家试点民营银行,其中,微众和网商银行均有互联网公司入股,属于互联网银行。各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压力正在积极应对,与此同时,民营银行作为银行业新星正在崛起。面对行业变革的大环境,新起步的民营银行必然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和挑战。

(一)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

2014年7月三家民营银行获得批准,其中腾讯集团是徽众银行的一个股东。依托腾讯这个互联网公司的客户资源以及其社交平台,使得徽众银行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海量数据的支持,可以对客户的信用质量以及行为等各种问题及时做出深入分析,更加准确地反映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相关金融服务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挖掘潜在客户,将客户范围扩展到全国市场。而现在民营银行刚成立运行,依赖股东的优势支持策略是正确的选择,但除了腾讯这样的大股东,其他股东的客户资源及优势有限,在民营银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可以依赖的股东优势资源范围在不断缩小,这必然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相较于商业银行而言,民营银行在网点数量、客户积累、风控技术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可见,未来的民营银行发展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高资金成本

相较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而言,民营银行的创办风险较高,加上其信誉担保相对薄弱,这就使得其运营成本比其他股份制和国有银行高很多。不仅如此,民营银行成立之初,依靠存款吸金相对困难,这必然会导致其过度依赖理财产品等渠道吸收资金,资金成本升高无可避免。此外,受限于规模、网点渠道、信用等因素,民营银行的普通存款占比将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从而民营银行只能依靠产品创新程度、工作人员营销能力以及在市场中的信誉度等综合业务实力,显然,对于刚起步的民营银行来说这些方面均不占优势。为此,民营银行也只能靠更高的产品利率来获得更快发展,而这样必然会将资金成本进一步抬高。

(三)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机构所带来的下沉压力

目前,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在大城市的遍布发展已经很难超越,所以民营银行的主战场及发展重点方向必然放到农村及社区,面向中小客户和社区居民的布局潜力更大,在降低成本迅速扩大网点布局的同时可以贴近中小客户。但与此同时,中信、兴业、光大、浦发等股份制银行已经对农村及社区市场有所行动,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制定和布局,占据先发优势。并且随着国家对有关政策规范的逐步明确,这将促使社区、农村银行战略走上更加规范的发展道路。可见,目前民营银行面对大型银行的下沉压力,其业务空间会越来越小,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觑。

三、经济新常态下民营银行发展策略

目前民营银行试点刚开始运行,而未来要想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要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银行业标准。所以,民营银行必须对银行业的大形势有正确到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银行业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找到自身优势所在,从而立足于银行业,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民营银行应将农村作为主战场

目前来说,银行业在城市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民营银行想要在城市扩大吸引新客户,难度相对较大,所以为了茁壮成长,其定位目标必须放在农村、社区等地区,农村、社区的银行网点数量较少,服务质量及网点布局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民营银行应立足于农村,为“三农”领域、中小微企业和社区服务。通过在农村地区的充分布局并发挥其优势,打造便民银行,使这部分居民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随着其业务模式、规模以及数据信息逐渐成熟,再逐步扩张到大城市。

(二)民营银行应依托大数据,积极进行产品创新

民营银行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中小微企业,而信用类贷款则是每个银行必须的突破口。贷款发放重点是面向企业,而对企业的信息必须充分掌握才能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准确判断,这就必须依赖民营银行对数据的挖掘、分类和整合。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作为民营银行的股东就是其优势所在,它们拥有相当庞大的客户群体,掌握着海量交易数据和信息,在技术支持下,必然可以最大可能地将这些客户群体转换为银行客户,从而对大量线上的商户给予信贷支持,并逐渐进行自身业务扩张。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民营银行整体成本,并通过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优化业务流程,真正满足客户及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业务的发展壮大。

(三)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市场化进程中的价格机制能够提高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与此同时,也是实现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前提,虽然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不断进行提速,但很明显,其步伐仍然缓慢。而现在,利率仍处于非市场的条件下,鉴于利率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这必将制约民营银行的资金来源。同时,利率管制又不能太严格,否则将会提高吸纳资金的成本,所以必须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实现民营银行的持续稳步发展。与此同时,民营银行毕竟是银行,要对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障,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解决银行风险问题的基础,应该高度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相较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而言虽然占有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民营银行健康长期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金融改革工程,其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希望通过民营银行的设立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也开拓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另一片蓝海。但由于其刚起步,困难必不可少,政府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适度放开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并不断寻求适合民营银行的发展策略,使其能够在良性的外部约束环境中茁壮成长。(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亦博,乔海曙.基于金融生态学视角的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05):18-21.

[2] 卢福财,张荣鑫.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J].财经科学,2014(01):1-9.

[3] 陆珉峰,汪祖刚.商业银行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对策选择[J].河北金融,2015(05):5-8.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范文5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产品而言,其提供主体高等学校不等同于企业,但就实际而言,它兼有企业与政府的双重职能。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向社会提供高等教育产品;作为一个提供教育产品的“企业”,它必须注重投入与产出,注重教育产品的提供效率与质量,否则它的学生就没有市场。从其具有企业经营要求这个角度而言,高校的发展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更要依赖于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其中包括向银行举债。事实上,现在的高校基本上是负债经营。

一、目前高校经费来源及融资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及其分析

高校的资金来源无非是这样的几个途径:一是财政正常经费的拨款,主要用于高校的人员支出或者补充日常公用经费(当然也可能有些是基建方面的专款,但从近年来看这项在逐渐减少或都根本就没有了);二是学费收入,学费收入的多少主要依赖于学校的规模与收费标准,这两部分构成了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部分;三是学校的各项非学历教育收入和经营收入,主要是利用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教育机会、提供培训等所形成的收入,这在高校的经费来源中也占了不少的一块,当然这要视各个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四是捐赠,当然这局限于一些名牌学校中,一般的学校没有多少这样的机会;五是科研方面的拨款(或横向合作的经费),这方面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没有多少灵活空间,不过可以在短期内纳入学校的统一资金安排来周转一下。

由于高等教育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所以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可能全部依靠政府拨款,更主要的是必须依赖于高校自身的资金筹集能力,在当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的情况下,政府更不可能在财政上有更多的投入。因此必须依赖于高校自身去筹集资金,尤其是高校自身发展方面的资金需求。

(二)当前高校融资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1.从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角度来讲,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政策思路。在高校资金来源渠道选择,高校合理负债规模界定及高校经营风险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的管理思路和政策措施。虽然高等教育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是一种付费的教育产品,但政府在对其公共性的保证上仍然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既然如此,政府必须在对高校的经营风险、合理负责规模设计等方面有清晰而明确的规定与管理,而不能任由高校贷多少算多少,这样不利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积累与发展。从长远来看,也可能会影响高校在金融系统的信用形象。比如有的高校不顾自身承受能力盲目贷款导致到期无力偿还的现象。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可以用来作为抵押贷款的,但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是不可以用来抵押或担保的。目前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提供创新的解决思路或政策,这是高校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之一。

2.从银行的角度而言,目前基本上可说尚无一家银行有着比较完整、科学的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现行的各家银行对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是从对企业单位的指标评价体系借用过来的,或是经过了稍微的改造,很少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高校贷款的评价指标体系。更有甚者,有的银行在给高校贷款时,还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将其财务报表转换为企业型的财务报表。因为信贷人员看不懂高校的财务报表,所以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必须依据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建立起一套对高校财务状况进行整体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全面反映高校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能,不能简单地套用企业的考核指标来予以评价。高校虽然也有“经营”的成分,但其“经营”的风险相对企业来讲,还是很小的,它提供的毕竟是准公共产品,承担的仍主要是政府的职责,这是高校融资的困境之二。

3.从高校自身来讲,高校毕竟是高校,它还承担着政府的教育职能,它毕竟还得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职责,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高校的领导还必须承担起自身的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职责,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面对人才培养的激烈竞争,尽管高校领导有心使出浑身解数筹集资金谋发展但最终也是分身无术;从高校的财务管理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的高校财务管理是属于核算型财务管理,重收付实现,轻管理与资金运作,而现在面临这样一个重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的形势要求,多多少少是有个适应和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这是高校融资的困境之三。二、解决高校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要对高校合理负债规模的界定、高校经营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形成清晰的思路与政策,作为政府首先要对高校的经营风险有着比较清晰的规定与评估;其次要据此对高校的合理负债规模进行界定,这样作为高校自身,它很清楚自身有多大的偿债能力,也有利于银行对高校贷款额度进行综合评价;再次,由于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而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所形成的,是可以用来做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所以高校的资产是不可以像企业那样能自主处置的,这样高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就显得信心不足。但事实上,如果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讲,企业可能受市场冲击的风险远远大于高校,高校的“经营”远远要稳健于企业,可由于银行没有这种抵押或担保信心来保障,所以就难贷出款,或不敢贷款,因为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讲也难以突破这个政策底线,这种情况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之后就显得更为突出。但事实上大家都明白,高校的财务状况比企业财务状况不知道要稳健多少倍,问题的关键是在合理负债规模确定之后,如何给银行一个信心的问题,因此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在这方面的管理能有所创新。

(二)从银行的角度来讲

要依据高校的实际财务指标体系情况,建立一套与高校多元化筹资方式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或指标评价体系,以解决高校融、筹资方面瓶颈约束的问题。

银行贷款的指标评价体系基本是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建立起来的,由于高校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所以用企业的指标体系来衡量高校的财务状况,未必完全合理或全面。一是高校毕竟有来自政府的支持(包括资金与政策两个方面);二是高校的经营效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体现出来的,而是源自于一个较长期间,用企业的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高校的财务状况未必能反映出高校实际的经营全貌。因此作为银行应尝试着建立起一套与高校相适应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与“经营”风险。

(三)从高校自身角度来讲

解决资金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效率的提高;二是增强高校自身的创收能力,如不断提高培训收入等;三是银行贷款当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节流主要表现为厉行节约,压缩不必要支出项目,强化资金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高校财务部门也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各方面的报表数据来充分说明高校自身目前的财务状况和办学实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从而体现高校自身未来的偿债能力。良好的财务管理和盈利规划,对银行来讲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主要也要据此来判断一个学校未来的偿债能力。

对高校来讲,尝试着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新形势下的新思路:如引资共建,引进民间资本等都是新形势下可以去尝试的新做法或新思路,同样有利于高校走出融资困境。

总的来讲,高校的发展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依赖于财政资金的支持,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最终还是依赖于良性竞争的形成和教育资金的有效使用,这是由教育产品属性决定的。在有限财政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负债资金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成为了目前高校发展中资金运作的一个新问题,这也是笔者专题探讨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由于现有制度规定高校的资产不能办理抵押或质押,加上事业会计衡量绩效的指标与企业不尽一致,因此在具体的融资过程中会遇到事业发展过快而相应制度体系滞后的问题。在高校究竟负债多少是个合理的界限上至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拿着事业单位的某些指标作如何评价才较为合理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起较为合理的适合事业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或制度体系也就成了约束高校融资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放着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固定资产却为贷不到几千万的资金而犯愁的现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的现实性。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范文6

2016年4月,作为中国银监会、中国金融工会选派的干部,我从北京来到遥远的西部甘肃,任职临洮县委常委、副县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担当起脱贫攻坚规划员和金融知识宣传员,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的全新篇章。时间如白驹过隙,300多个日夜眨眼即过,来时脚下落英点点,如今垂柳新芽翩跹而至,只是心中多了份感动和信心。

其实,挂职对我来说多少有些突然,刚接到通知时,好多朋友觉得不能理解,有的甚至恳切“阻拦”,我刚刚从基层调入北京两年多时间,各项工作已理出头绪,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跑到那么远的大西北吃苦头?何况女儿马上就面临高考,如何放心得下?面对这些问题,我自己也认真做了思考,最后下定决心承担起这份使命,因为我是一名中央国家机关的干部,任何时候都当以国家和组织的需要为己任,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受组织关怀培养这么多年,在艰苦和困难的工作任务面前,必须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忘不了,家人的理解和鼎力支持,让我免除了后顾之忧;更忘不了,扶贫岁月里来自组织的坚强后盾和同事们的温暖关怀。每一件实实在在帮扶工作的背后,都凝聚着中国银监会这个大家庭强大的力量。我不是一个人在扶贫,而是代表银监会系统每一位同事、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团队,在临洮这个扶贫前线,贡献我们集体的力量。这份责任无上光荣,亦庄严神圣。

来临洮之前,我对临洮的了解并不是很多,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任务,能不能干出实绩,对我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从正式任职开始,我就珍惜每一次机会,行走于各个部门、各个乡镇,深入贫困户家中,当看到尘土飞扬的道路,濒临倒塌的危房,困扰群众的吃水难题,贫困户渴望富裕而又无计可施的渴望眼神,心中顿生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临洮县在全市7个县中贫困程度较深。2013年年底贫困人口数为11.21万人。经过2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后,到2015年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83%,完成脱贫工作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农民增收问题压力很大。精准扶贫发展到现阶段,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把发展的短板补齐。

思路一确定,我便立足实际,深入帮扶工作一线,走乡串户做好上下联动,实现了银监会与定点县的“零距离”,使扶贫一线真实情况不断得到反映,保证了各项帮扶措施的科学制定和有效落实。很快,经过认真调研,中国银监会在原扶贫实施方案基础上,制定下发了《银监会系统2016年定点扶贫工作要点》和《临洮县普惠金融试点县实施方案》等措施办法,进一步与地方金融机构和相关单位对接协调,强化完善了工作机制,进一步开拓了金融扶贫新途径,加大了扶贫力度,形成了上下合一,全力以赴的强劲势头,促进了扶贫扶教的迅速发展。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按照扶贫工作要点提出的细化帮扶任务100余项,制定任务分解表,逐项落实推进。中国银监会积极整合金融系统资源,总计从金融系统向临洮县募集资金1000余万元,同时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确保管好、用好每一笔扶贫资金。推动政策性银行在民生工程等项目上投放贷款1.11亿元;争取了5000万元支农再贷款,由农商银行以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的形式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联系国家开发银行捐赠100万元作为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为建档立卡户提供贷款增信,放大10倍用于富民产业。选取5个试点村发放小额信用扶贫贷款363万元。出台了《临洮县普惠金融试点县实施方案(2016―2020)》;在具备资质和审批条件的前提下,为甘肃银行临洮洮阳支行及时审批和颁发金融许可证;积极推进筹备农业发展银行在临洮设立分支机构。协调各金融机构为10225户建档立卡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87亿元。创新推出“政府+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保险+合作社+贫困户”六位一体的全新产业链发展模式,引入中华保险公司投资并担保;指导设立金融知识宣传服务站;协调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工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等单位捐款捐物,建设金融职工之家、金融机构职工书屋,使1100名基层职工直接受益。

“输血”只能治标,“造血”才能治本。为了扶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我们积极联系协调,举办了“临洮县百合产业发展论坛”,邀请资深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为百合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方向指导,开启特色产业帮扶的梦想之门。积极宣传动员,将三益村作为甘肃省金融系统定点扶贫蔬菜供应基地试点村,鼓励金融职工通过网上及APP订购临洮特色农产品。通过牵线搭桥,促成临洮县人民政府与北京中科法正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临洮县太石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协调筹集资金375万元用于在全县建设10个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目前10个电站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助力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协调中国信托业协会、英大信托、国家电网等单位,开展农村电网、县城电网改造升级及配套项目,总投资2629万元。聘请专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5期。促成金融青联与临洮县政府签订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在智力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选出10余名临洮党政干部,派往兰州等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邀请北京、上海业内资深专家为全县干部能力素质培训提供支持,累计培训3000人次。协调金融团工委、华融公司、长城公司等单位为县上举办金融、扶贫等专题培训,累计培训干部80余人。

为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我们积极助推合作社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将临洮农副产品进行筛选,把具备外销条件的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向全国各地宣传推销,改变了以前被动依赖于市场批发的局面,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全国金融系统干部职工就利用微信平台等渠道购买何家山村农民百合专业合作社的百合3万余斤,为农户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每当完成一项帮扶工作,我的心里总感到暖暖的。

教育“脱贫”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能够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长久有效的精准扶贫,也是防止返贫的关键。因此在中国银监会领导批示下,我们积极协调中国扶贫基金会、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解决教育扶贫基金349.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53人,实现了对全县2016年考入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生的全覆盖,同时资助特困教师44人;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库,号召金融机构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协调中国金融工会、建设银行等单位联合为临洮县金泽小学建设音乐教室;动员多家金融机构为贫困学生捐赠教学物资价值30余万元,捐赠电脑80台,捐建七彩小屋2座,捐赠图书1500余本;协调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为4738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2765万元,使临洮县受益学生由20%升至30%;协调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等,为贫困户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近100个;衔接光大信托出资10万元捐助县内多名贫困高中生。智力帮扶,就是为临洮的现在与未来注入新鲜血液,成为生长初始动力。

爱的根本宗旨,是给人以希望,爱的出发点在于引路。我想,我们金融扶贫工作亦是如此,就是要点燃希望,汇聚社会各方的力量,探索出一条金融帮扶精准脱贫的新路子,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上下而求索。一如我在临洮县人大宣誓就职大会上发言时所说:“我要珍惜在临洮工作的每一天,用尽我所有的资源,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竭尽全力、尽心尽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为自己的挂职经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直到今天,我仍时时以此鞭策和鼓励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当中,不让自己留遗憾,更要让组织放心,让临洮的百姓因为我们的到来而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临洮县委书记石琳曾说:“你这个挂职‘金融专家’真的解决了大问题,一些精准扶贫金融政策在这里得到了有效落实,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也建立起来。”但我知道,需要为群众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只有甩开膀子、俯下身子,克服一个个难题,扶贫工作才能迈出坚实的一步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