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成长自述范例6篇

小学生成长自述

小学生成长自述范文1

关键词:布克・塔・华盛顿 困惑

拉夫尔・艾里森一生中唯一出版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从自我寻求的角度表达了叙述人对政治思想的思考。虽然著名美国政治家布克・塔・华盛顿并没有直接出现在小说中,但他对小说中的叙述人却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小说中出现了三种形式的布克・塔・华盛顿:第一位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布克・塔・华盛顿。他著名的亚特兰大演讲被小说中的叙述人引用作为高中毕业的演讲。叙述人把这位历史上杰出但又备受争议的领袖作为自己的偶像,希望自己能走进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像布克・塔・华盛顿一样的人物。第二位是小说中奠基人的雕像。笔者认为这座雕像是布克・塔・华盛顿精神的象征。作为大学奠基人的雕像,它让人想到的是布克・塔・华盛顿的精神和美德,提醒人们领袖的辉煌和成绩。可惜的是,作为一座雕像,它脱离了历史,对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任何违背布克・塔・华盛顿精神的事情,它又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第三位是小说中的大学校长。作为一所由布克・塔・华盛顿创建的大学的校长,他本应该成为布克・塔・华盛顿精神最好的继承者和执行者。但这位校长却是一个自私自利,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的小人。小说中的叙述人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三者之间的差别,把他们看成是同样的东西,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来解决祖父临终遗言给他留下的困惑。但最终,当叙述人发现三者虽有联系但并不相同时,叙述人的领袖梦破灭了,他只能在痛苦中寻求另外的解脱。

1 领袖与布克・塔・华盛顿

布克・塔・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作家,尤其是在非洲裔美国人和美国白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可见布克・塔・华盛顿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家。一方面,他倡导通过职业教育以及勤勉、节俭等美德来提高非洲裔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种教育思想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布克・塔・华盛顿在1881年创建了塔斯克基师范学院。这是一所专门为非洲裔美国人建立的高等院校。华盛顿希望通过技能、道德和宗教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使非洲裔美国人能够自立,从而赢得白人的尊重。从另外一方面看,华盛顿呼吁非洲裔美国人远离政治,埋头工作,不要抱怨和抗议,放弃和白人的政治斗争。并在著名的亚特兰大演讲中明显表达了这种观点。这种政治上的妥协遭到了很多政治家的抗议。

小说中的叙述人从小就生活在种族困惑中,祖父临终的遗言告诫他“生活是场战争”,一方面在表面上要做好白人的仆人,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永远不要忘记对白人的憎恨。这样的暗示使叙述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白人的关系。是华盛顿的思想让叙述人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他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引用了华盛顿著名的亚特兰大演讲,并以此为动力不惜忍受白人的最终走进了州立黑人学院。并梦想着通过在大学的努力学习来成为像领袖华盛顿一样的人物。可以说领袖华盛顿解决了叙述人祖父给他留下的困惑,点燃了他生活的希望。

2 雕像与布克・塔・华盛顿

小说中专为黑人设立的学院被广泛地认为就是塔斯克基学院的象征。学院中矗立的雕像自然也就被认为是布克・塔・华盛顿的象征。但仔细研读小说后,笔者认为艾里森笔下的奠基人和布克・塔・华盛顿是两个相关却有着不同象征意义的实体。在叙述人眼里,布克・塔・华盛顿是伟大的领袖,叙述人通过引用他的演讲来表达对领袖的崇拜。但作为领袖,他的政治思想颇受争议。人们既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同时也批评他在政治上的妥协。笔者认为艾里森没有把奠基人直接命名为布克・塔・华盛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意要区分他们。故事中的奠基人是一座雕像,也算是布克・塔・华盛顿的化身。但它只具备了布克・塔・华盛顿身上的一部分特征。奠基人生活在历史之外,作为雕像它让人们想到的是华盛顿建立学校的贡献、功勋和美德,而忘记了他身上的缺点。它让叙述人心中充满希望,觉得伟大的思想就像不朽的雕像一样会得到延续。然而,这座雕像也象征了一个最重要的弱点:在领袖已经去世30多年的历史背景下,再伟大的思想也只是一种内心的崇拜,没有好的执行者,伟大的思想只是一个空壳。如果政治思想的执行者没有按照华盛顿的初衷去实施,作为雕像的华盛顿显得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3 校长与布克・塔・华盛顿

叙述人进入大学后,他羡慕校长富足的生活,与白人看似平等的地位和无限的权利。叙述人像崇拜布克・塔・华盛顿一样崇拜这位校长,并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和校长一样的人。此时的叙述人并没有分清雕像、校长与布克・塔・华盛顿的关系。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承认小说中的学院是布克・塔・华盛顿建立的塔斯克基学院的象征,那么大学校长布莱索博士应该算是布克・塔・华盛顿思想的继承人。他本应该成为华盛顿职业教育思想最好的执行者,发扬职业教育精神,帮助黑人培养勤劳、节俭、自制等良好品格,争取经济上的独立并以此赢得白人的尊重。但书中的校长是一个腐化堕落的华盛顿,华盛顿身上的缺点在布莱索校长的身上得以放大。他只会迎合白人的意愿来建立所谓的和谐社会,甚至不惜牺牲非洲裔美国人的利益。在他的眼里,教育是从白人那里获取权利的交易。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财富和权利,他在白人面前处处前卑躬屈膝,甚至欺骗、出卖自己的非洲裔美国同胞。

4 结论

通过分析小说中三种形式的布克・塔・华盛顿,笔者认为艾里森有意通过对比领袖布克・塔・华盛顿、奠基人和大学校长来说明:伟大的领袖已经去世,他的辉煌与成就体现在了奠基人的身上,但这种伟大脱离了历史,没有力量去改变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果遇上校长这样的堕落者,再伟大的思想也显得无能为力,反倒是会被小人借机滥用。小说中的叙述人一生都充满了困惑,显然他从布克・塔・华盛顿身上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解开了祖父留给他的一个困惑。但当他发现伟大领袖华盛顿、奠基人雕像和校长并非一致时,他的领袖梦想破灭了,于是又陷入了新的困惑,他只能在自我寻求的斗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Wintz,CaryD.AfricanAmericanPoliticalThought1890

-1930[M].ed.M.E.sharpe,Armonk,NewYork,1996

小学生成长自述范文2

“你的奇思妙想属于哪个领域?”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1学习类、2生活类、3军事类、4交通类、5其他类”。学生用手势表明自己想参与的小组。我很快扫视并做出判断,第一组4人,第二组10人,第三组9人,第四组5人,第五组5人,第二、三组人数过多,完全可以分别拆成两个组。于是我进一步询问第二、四组的同学,根据内容,第二小组又可以细分成饮食小组(依然是第二小组)和生活设施小组(第六小组)各5人,第三小组研究的都是军事类,我根据学生的愿望分成两组,各4、5人(分别为第四组和第七组)。研究“其他”问题的小组,有4人是对建筑装饰方面的奇思妙想,1人是对珍稀动物的克隆,在征求了这五位同学的意见后,定名为“建筑”小组。我发现每一组均有1、2个语文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二、七组能力弱的学生相对较多,需要我多关心。按照“同质分组”的方法,组间的学习目标、要求、进度大致相同,只要合理调配口语交际的任务,就能够确保每个小组的合作是高效的。

第一阶段:“一个都不能少”——小组自由讲述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每组选定1位组长,由组长安排组内的活动。

2.每组组员按顺序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组长最后一个讲述),讲述时起立(便于教师观察,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及时指导)。

3.安排前一位讲述者作简单记录(第1位讲述时由组长记录)。

4.讲述后由组长组织提问或评议。

5.讲述后其他同学评分。

七个小组均在15分钟内完成了个人讲述,并做到了全员发言。这一阶段,学生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意识,在自由讲述的过程中互相激发,我惊喜地看到合作中激起的智慧火花。有的小组优秀学生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他们不仅作为表率事先发言,而且在聆听他人发言后,积极参与评点,对小组内其他同学起到帮助的作用。

第二阶段“:我讲述,我做主”——小组协作活动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推荐一名同学为代表,上台演讲,演讲时间2~3分钟。

2.组内合作,根据刚才的记录,进行修改,完善演讲。(时间8分钟)

3.全班投票,选出最佳“奇思妙想”。

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提建议、讨论中,形成了融洽的合作氛围。巡视中,第一小组向我提出他们小组准备四位同学全部上台,合作完成演讲。我参与了第二组和第七组两个相对较弱小组的讨论,并在第二小组发现学生讲述的内容以餐饮和菜场买菜两个内容为主,而且都有他们想法奇妙的地方。于是,我指导他们把两个内容结合起来,从采购到做饭菜,再到就餐进行系列的奇思妙想,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题,我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采纳,很快积极准备起来。

第三阶段:“花落谁家”——投票表决,民主评比。

通过投票表决的形式,班级每位学生选一个优秀小组(不选本小组),并颁发奖状,充分肯定小组合作的精彩,学生充分享受到合作的成功和甜蜜。

教师总结:说明奇思妙想重点在于构思奇妙,并把设想考虑周密细致。

布置作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参与班级评比。

全班公示,颁发奖状。

【评析】

1.选择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这节课从内容“漫谈奇思妙想”入手,让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每位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提供人人讲述的可能,避免了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平等参与机会与权利。

2.安排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一次成功的小组合作,在合作形式上是很有讲究的。小组合作的分组原则是小组间水平相近,组内成员虽各有差异,却能互补。各组水平接近,才能公平竞争。所以,当教师发现第二、七组能力弱的学生相对较多,便定下了着力关心的计划,并不破坏学生的自由分组,所以我积极参与到这两组的活动中,希望通过对他们的指导培养这些“普通”学生的信心。通过教师指导,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安排每次小组活动,我都出示要求,尤其“一个也不能少”“我讲述我做主”“花落谁家”,体现出我对小组活动的要求,关注全体,照顾差异;培养独立自主意识,互帮互助学会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学会扬长避短。

3.寻找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为了让小组交流达到最优的效果,教师在分组之前利用了4分钟时间,演示了一段事先制作的课件,各种精彩的奇思妙想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接着,教师进行了自己奇思妙想的讲述,讲述时力求语言生动风趣。精美的图片,教师的示范起到了较好的激发作用,很多同学都有一种表达的冲动,形成小组合作的最佳表达时机。

小学生成长自述范文3

关键词 口语小组 大学英语 教学方法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口语小组”方法应用在大学英语口语的众多授课方法中,“口语小组”教学方式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虽然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提倡小班化教学,但大学英语这样的基础课程在本科类院校也大概是40~60人一班,整个大学英语需要涉及到听说读写译综合方面,实际老师上到口语课的时间则非常少。这样一堂课45分钟,如果每个学生都要练到,那每个人只有一两分钟,很难把完整的开头、主体、结尾讲完,至于要讲出彩就更难了。尤其老师还要点评,时间往往不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讲了一两分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听别的同学讲。同时,按照赤瑞特拉(Treicher)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中的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显示: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也就是说人对于信息的接受度,在里面强调了一个自我,尤其是自己述说的内容接受度非常高,记忆持久度最久。所以“口语小组”能让学生有一个交流的模式和氛围,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面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就需要学生集体交流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其中,GM:Group member(小组成员);GL:Group leader(小组长)。把整个班级分组,然后按照任务分配、准备、陈述和评估的流程“口语小组”在每学期的每节课前十分钟进行准备好的话题陈述。学期伊始,找到队友,这样的队友要相知相助,诚实友好的,至少有一名队友非常健谈,并担任队长的任务,营造出一种纯英语的语言环境,需要经常坐到一起并共同进行口语任务组织――分工――资料储备――陈述稿初稿――改稿――定稿――最后检查并确定人选――公开陈述。至于话题方面:老师规定小组第一次展示须与自身专业结合,实际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优势,有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个综合班一起上课。在这样的一个财经类院校,有时一个班有人讲了计算机方面的最新的手机操作系统比较,学营销的还能讲出不同的产品用什么营销方式,学会计的同学能讲出全球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学金融的同学能讲出世界著名投资案例,等等,准备充分的小组有的时候讲得确实非常精彩,让说的人锻炼了英语口语,让其他专业的同学能了解到新的知识,增长了见闻;小组同一学期内第二次展示话题就不需要与专业结合了,只要主题是正面积极向上有正能量的,体裁内容不限,形式可以是讲个小笑话,做一个游戏,讲个小故事,表演个话剧情景剧,讲技能、图片、电影、概念、专业知识、人物地点介绍或者唱首英文歌,学生可以讲任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时他们会讲自己喜欢的一部电影,有时讲一段自编的小品表演惟妙惟肖逗笑全场,有时模仿著名的演讲家朗诵般地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90后”的学生把他们的鲜明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们的表演欲得到了极大满足,对课程的满意度也上升了。其中分为内容和信息传递两个部分:(1)内容方面,是否有效地吸引注意力?主题是否集中、清晰、鲜明?支撑观点或者论据是否充分起到支撑作用?是否引用了论据?是否陈述顺利?(2)信息传递方面,是否不用借助讲稿?有没有有效的眼神交流?互动如何?音量?有效的手势和动作?合适得体的语言使用?口语发音是否清晰正确?视觉教具是否清晰展示给观众?视觉教具展示后是否有补充并有效的说明?这个评分表只是指导老师给学生一个方向上的指引,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做,什么是好的陈述展示,目标应是怎样的,但说明并不一定严格打分,使学生能放松参与,尽情展示表演,在展示完后认真记录老师点评下次展示改进提高。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可以有个队友拍照环节(We need a photographer),到期末时冲洗出来送给表现优异者当礼物,对他们来说是种鼓励也是一份惊喜。同时,为了激励或者督促学生参与到“口语小组”的活动中来,实施有实践意义的奖惩机制是有必要的,在纪律上要把此项活动当做平时成绩中课程参与度的一部分,公开陈述优秀者可以获得平时成绩加分,或推荐参加校级省级英语口语比赛争取赢得荣誉的机会,还可以实物奖励的方式鼓励表现突出者。

二、“口语小组”学习方法的优势1.“口语小组”能够让学生增加课程参与度“口语小组”学习方法应用中提到,很难做到在每节课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言展示,然而这样的“口语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前有时间准备,并且有小组分工以及小组长和组员之间的监督,比起传统授课方式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例如,在一个小组中,在指导老师给出的两个方向中,大家相互讨论确定主题,然后,有些同学负责找到与主题相关文字内容和图片,有些同学再负责制作幻灯片,有些负责展示。或者有些负责在展示中担任互动观众的角色以达到好的展示效果。在这样的一个“口语小组”陈述内容展示准备前(Before Preparation)准备中(Preparation)展示(Presentation)评估(Evaluation)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增加了课程的参与度。2.“口语小组”能够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在“口语小组”学习方式小组中,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管理权,选择健谈、负责、有“榜样”作用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分工,小组成员之间有相互监督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就每次谈话开会讨论陈述展示内容需要有记录。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一般学生们在做陈述内容展示的时候都会把参与的小组成员姓名写在陈述内容幻灯片的第一页。有一次,一位同学同指导老师讲因为有一位同学并未参与小组讨论也未给小组陈述内容作出贡献,希望把这位同学的姓名从事先分好的小组名单中抹去,在这就体现了小组中希望成员都能为团队作业作出贡献并且能够相互监督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3.“口语小组”能够让学生增加团队意识以小组协同工作学习的方式能使学生增加团队意识,最后比拼的不是个人的展示效果,是团队共同的作品,因为团队作业里面有分工有团队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有面对不同观点时的相互妥协。例如,有一次一组同学派了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陈述内容,代表把PPT上的有关几个国家的国花展示完之后就站到台中央,不再看幻灯片,而是自己分饰两角表演了一个话剧,内容有关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当老师点评时说幻灯片展示的内容应该与所讲述的内容一致时这位同学才很难为情地说是因为小组成员之间观点的不一致造成的,小组的其他成员认为PPT.上的内容更好,他本人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更好。由此可见,在小组共同参与的作业中,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的协调以及面对不同观点时的反应都是“90后”的学生们比较欠缺的。4.“口语小组”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英语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外国人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是生活在这门外语的语言环境中,所思所想所说皆用这门外语表达,但中国的本科院校很难做到这一点,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使用母语更为方便和舒适,而且使用一门外语在公众面前交流会感到非常害羞。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及特定的人物环境下(“口语小组”),可以从简单的问答开始,与同年龄段的同学在课下积极准备,逐步增加难度,试讲并在班级面前公开陈述有效地克服害羞、怕错的心理,树立起积极的英语听说自信心。在沟通交流时,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或者是纯英语的语言环境(English Only),如果有人忍不住说了母语代替,小组长和其他组员的监督之下口语给违反者一些小小的惩罚:如做几个俯卧撑或者在下巴上贴上“胡子”的方式,如果出发点是好的,即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练口语达到多练多说多会的效果,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刚开始学生可能会不大适应,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很好的效果,英语口语表达更为自然,能把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精读文章中学到的新单词用到口语中来。同时,在“小组”沟通中,有时遇到不同的观点,心平气和地说服小组成员的沟通技巧也在不断地讨论和交流中提高了。

三、“口语小组”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口语小组”的学习方式和模式下,在以上很多的优势并且简单易行,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有些小组太多内容源自互联网,自己的观点和新的一些创意较少;有的整体感欠缺,选题很好但内容可能比较陈旧或者创新不够或者是PPT.的制作上面,有的文字字体和配图颜色让下面的观众看起来比较费劲;小组成员间有时意见不合;有时并不是所有的小组成员都遵循规则做到小组讨论“English Only”;有些小组与观众互动不足;在陈述的时候,对讲述的内容熟悉度不够,还不能做到完全脱稿,等等。解决方法,主要是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以及小组间的竞赛精神,精心准备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只是课程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如果对待的态度不对,就会造成学习参与意识不强,所以首先指导老师要传递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的信息,这样一种学习方法的优点,要有必要的奖惩措施,指导教师主要是伴奏的角色,但也身兼管理者,引导和管理学生的交流。在评价学生的陈述内容时,一般采取先肯定后否定的方法,真诚地鼓励和赞扬陈述过程中积极、正面、做得好的部分,恰当地指出错误的地方,营造出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英语口语表达交流的氛围并引发学生思考改进的可能方案,要选择有模范作用的小组长监督带头。教师的点评环节也非常重要,最好小组能记录下来,在学生写作练习时可以写一写心得体会和改进的愿望和方法,一举两得。

四、结语“口语小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口语教学中是有代表性的,实践性比较强,非常容易操作。本文针对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做了一个梳理和归纳,指出了大学英语授课中的“口语小组”模式训练的优点,详述了在此模式下的具体实施方法,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在细节上也有一些新的改进和创意,如在应用方面、管理方面和奖惩方面。总地来说,“口语小组”学习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参与度、自我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更好的英语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自信心、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Johnson K.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Ellis R.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赵雯君.浅谈小组讨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2010,(8).

小学生成长自述范文4

一、多渠道积累

两年来,我一直尝试运用学生的生活故事来实施班级德育。那么,故事从哪里来呢?在实践中,我探索出多种故事搜集渠道。首先从媒体中筛选。报刊、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中报道了当下社会的许多故事。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种媒体报道了许多抗震小英雄的故事。9岁的抗震小英雄林浩成功自救后镇定返回废墟救助同学、12岁的白乐潇为救同学而断掉自己手臂、15岁的雷楚年在短短的两分钟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董玉培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同学、藏族学生邹雯舍己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马健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等故事,让小朋友深受感动,他们从来没有这么专注地听过故事,那天很多人都哭了。其次,从学生校内外的生活中发现。发生在学生中的真实故事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最具说服力;而且以身边的同学作榜样,能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也更易学。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班上的一位同学俯身捡起了一张废纸。我想这正是教育学生的好故事。于是我找来那位同学,询问之后她说的那句话更让我高兴。她说:“我看到了,所以我捡起来了。我在家也这样。”我在晨间谈话时,把这位同学的故事很动情地说给了同学们,大家听后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奇迹发生了,多年来同学们形成的随意丢纸屑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二、不同人讲述

班主任讲述。最初,这些故事都由我讲述,因为只有我最清楚故事讲述的目标指向和注意事项。所以我很重视故事讲述能力的培养,努力避免为了揭示故事中的教育意义而忽视故事生动的情节。有时我还借助于讨论交流、撰写体会等手段,避免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不能尽故事之教育作用。学生自己来讲。“三八”节到了,我想尝试着让孩子们自己讲与妈妈的故事。我先把几位受到家长肯定最多的同学请到办公室,询问了他们的具体做法,帮助他们梳理讲述的思路,然后请他们讲述。没想到这几位同学讲完后,底下的同学都嚷着也要上来讲。看着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讲述着故事,分享着快乐,我不禁想:让学生自己讲述不是更好吗?接下来的几次尝试证实了这一点,因为讲述者是故事的主人公,所以他不但能讲出故事的内容,还能讲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的讲述更生动,更能影响到其他的同学;如果讲述的是同学的故事,既可以教育讲述者,也可以使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得到同学的赏识而信心百倍;更主要的是请学生讲述还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置身于故事中或伫立于故事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邀请家长讲。有了请学生讲的成功经验,我又尝试邀请家长讲。因为家长也是道德故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故事主要由家长提供,他们的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最能讲好;还因为家长来自各行各业,社会阅历和经验丰富,能为班级德育提供充足的故事,而且家长中不乏讲故事的高手。如有一次中午饭后,桶里又装满了剩菜剩饭。要节约粮食、不能浪费的道理已不知讲了多少遍,可同学们依然我行我素。也难怪,他们中有谁干过农活、饿过肚子呢?于是我要求同学们采访爷爷奶奶或者更年长的人,了解他们年青时干农活、饿肚子的经历。孩子是淳朴的,几天后,我就获得了许多故事。我在其中遴选出一些,邀请家长到班里现身说法。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孩子们更乐意,也更信服了,效果自然更好。当天的中午饭,孩子们吃得一粒不剩。

三、巧安排时间

两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什么时机讲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

1.结合德育活动讲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德育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清明节扫墓或祭奠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等;有的学校会举行各种校园节日,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有的还会组织各种极具个性化、校本特色、有一定历史传承性的活动,如我校的文源书香活动等。学校举行活动的时节就是我们运用生活故事实施班级德育的良好时机。如教师节讲学校教师关心学生的故事、体育节讲体育健儿努力拼搏的故事、书香校园活动时讲高年级同学爱读书的故事。在活动的什么时间讲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在活动的动员阶段和总结阶段用得比较多。如在学雷锋活动的动员会上,我讲述了班里某同学帮助同学打扫卫生的故事;在庆祝三八节孝敬教育活动小结时我讲述了班里小朋友给妈妈送上祝福、为妈妈洗脚、帮妈妈做家务、买礼物给妈妈的故事。

2.结合日常事件讲

小学生成长自述范文5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是不是有一个合理的描述呢?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学生自己的学习认识,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如何让学生对数学的描述更具合理性。

一、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合理描述

案例主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设置的图形与空间,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而且要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制作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图形的运动与变换进行合理的描述。”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形体知识,对形体知识还停留在用口语来描述直观图形上,而且偏重于对标准图形的描述。

案例描述:这是一年级的一节研究课。教师挂出了钉子板:“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小朋友,你能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成一个长方形吗?”一个学生很快在围成了长方形,接着另一个学生受到启发也很快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可以在钉子板上围成圆形吗?”有了前面两次鼓励,好几位学生上前来围圆形,结果都被自己否定掉了。“还有哪位小朋友来试试?”教师很有耐心。“老师,我可以的!”一位小女孩怯生生的。“你可以的?”显然教师很惊讶,“那你来围一围。”小女孩很快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一个正八边形。“这是圆形吗?”教师似乎早已知道结果,其余小朋友也都说不是。“如果再多几条边就可以围成圆的。”小女孩边说边比划,解释自己的想法,然而教师并没有继续这个思路。

案例注释:学生往往倾向于用日常用语来描述几何概念,因此学生并不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刻画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就如上例中的小女孩,她对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没有较为精确的了解。她围出来的只是一个八边形,当然不是圆了。然而精彩之处在后面,“如果再多画几条就可以围成圆的。”不是吗?如果可以的话确实可以得到一个无比类似的圆啊!在这里,小女孩的描述很简单,在她看来,多画几条线就越来越接近圆了。很可惜,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女孩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的数学思想。

二、关于规律性知识的合理描述

案例主题:规律是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本质,是认识事物和现象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学习不是像成人那样可以借助于纯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和描述,而是以具体、形象的表象作为理解数学、描述数学的基础,从“现实的、直观的”问题和现象出发,在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获得体验。

案例描述: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2页,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观察下面的一组等式,等号左边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①0.005米=5毫米;②0.05米=50毫米;③0.5米=500毫米;④5米=5000毫米。把②③④式与①式比较,可以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把①②③式与④式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材首先安排了带有序号的一组等式,让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探索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观察后的描述是这样的:生1:从上往下看,等号左边依次少一个零,右边依次多一个零。生2:从下往上看,5000是500的十倍,500是50的十倍,50是5的十倍。生3:有的小数点后面有两个零,有的是一个零,第四个等式没有小数点。生4:等号左边的单位是米,右边的单位是毫米……

案例注释:为什么学生的描述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只要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描述还仅仅停留在等式的表面,是对等式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对等式本身所蕴涵的内在规律即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合理的描述。

课程目标指出:“在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之后,要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演绎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案例中,小学生认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从直观到初步感知,然后才能抽象,才能深刻理解,才能用合理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点。

三、关于操作知识的合理描述

案例主题:操作层面上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是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这里的“解释”实际上是对问题解决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描述。

小学生成长自述范文6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策略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叙事手法上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进行了全新的创新。这篇小说在故事情节上的设计其实很简单,但从其叙事视角来看却十分新颖,使其读起来生动有趣、耐人寻味。该书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敏感、失落和彷徨的一系列心理症结,同时还批判了成人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其中对主人公霍尔顿生动的性格塑造是本书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部儿童成长类小说也被美国许多学校列为了必读书目,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作家与作品概述

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与其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塞林格在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篇小说时就以他曾就读的学院为故事背景,其中融入了他自身的经历,因此这部小说在读起来的时候也会让读者觉得真实和生动。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家境优越,他在16岁的时候就已经长得十分英俊高大,衣着成熟,本应该是学习的好年纪,可他却对学校内的一切都不大感兴趣,还有着很深的厌学情绪。对于霍尔顿而言,逃学早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曾经被学校开除过三次。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仅仅局限于短短的第三天,但他的堕落生活却向我们展示了学校中最真实的生活状态,霍尔顿在此期间看到了社会间的阴暗与罪恶,以及在丰厚条件下人与人关系的复杂与微妙。整个社会风气虚伪又自私,小说中在写到麦田里奔跑的孩子时,讲到他们随时都会坠落悬崖,这也正表现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给孩子们造成的深刻影响。主人公霍尔顿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只希望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清静之地,远离社会中的虚伪,时刻保持天真的个性,做最真实的自己。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策略探究

(一)叙事层理论概述

叙事层理论最早由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叙事讲述的任何事件都是属于一个故事层,接下来要产生的就是这种叙述行为所处的故事层。小说中的人物都可以被当作为故事内的作者,每个人物都拥有在作品中的叙述话语权,他们大多通过书信或是回忆等方式来把自己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在诸多作品中,不论其视角所采用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都只包含一个叙事层,即站在某个人的立场上进行故事的叙述。有的小说则包含了两个叙事层,例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这种双层的叙事手法很常见,主人公往往通过回忆来表现其自身的成长轨迹。

(二)三层叙事技巧探究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也运用了叙事层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与之前的小说叙事有所不同,塞林格采用的是三层叙事的写作技巧。首先,第一层以作者的视角进行叙述,作者作为讲述人,向读者讲述了在精神病院内17岁的霍尔顿正在给人讲述关于他自己的一些故事。为增添故事的生动性和有趣性,在故事的发展进程中,主人公霍尔顿转变成了第二层叙事的讲述人,向大家讲述了他一年前在纽约的一段故事经历,也就是小说中他的三天流浪生活。在这段生动且真实的叙事中,还包含着第三层叙事,也就是有关主人公霍尔顿弟弟的故事回忆,这种故事中又有故事的叙述手法,使整篇小说具有层次性,并环环相扣。

(三)叙事风格的独特性

就叙事风格来说,其类别可谓是多种多样,一部作品的叙事风格往往是根据小说的主题来决定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部儿童成长题材的小说,儿童与成人的世界不同,他们年少轻狂,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同时具有叛逆的心理。因此,塞林格就采用了一种神侃的叙事风格,最早这种叙事风格源于俄罗斯文学中,一般都出现在第一人称叙事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小说中塞林格为了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的叛逆性格,常会使用一些粗俗的词汇,虽说脱离了以往文学严肃正规的文学话语,但这就是小说情节的需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霍尔顿对成人世界自私、虚伪和拜金的憎恶。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利用独特的叙事风格将霍尔顿的个人偏好与风格展现出来,这便是神侃风格运用的一大好处,这种叙事风格也成为该小说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徐辉.解读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手法[J].芒种,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