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本要求范例6篇

德育基本要求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1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学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2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实施建议

随着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教育部明确规定:每位学生都应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更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施,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基本方向,为此每一位班主任应该积极地制定相关发展策略,以培养学生德育为基本目标,切实提高德育管理的质量。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1.心理教育

小学阶段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目前教育环境充斥着不良教育因素,比如校园暴力和校园伤害等事件,究其原因是学校的心理管理工作不到位,为了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就要开展心理教育,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专业知识教育

德育管理中对育的要求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成为“四有少年”为宗旨,在德育管理中德育的施者主要为班主任,并且由于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这就要求每位班主任需要持久付出,不断地巩固德育工作的效果。

二、现有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德育行动指南抽象化

目前我国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指南文件是《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简称《准则》),《准则》中全面的规定德育工作的主体、主要内容、目标、原则及策略等,整体来看《准则》较为详尽全面地规定德育工作的内容,但是班主任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出现了不确定准则的具体含义,即我国规定的准则存在抽象化倾向,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时候缺乏具体执行的方向,直接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

2.学校与家庭衔接不足

学校是学生德育的引导者,而家庭才是学生德育的塑造者,因此,为了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家庭和老师有效地衔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家庭过度以孩子为中心,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与此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会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德育方面的内容只设定了一定界限。比如从道德和法律方面,家庭只给予学生大概的方向,具体的内容并不做要求,这样的家庭教育严重阻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德育管理机构结构单一

我国德育工作的中心是学校,与国外德育机构管理相比结构比较单一,在国外和学校相配合的管理机构有社会公益、社区、社团和困难家庭等,根本原因是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较少,以基本的规章制度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导致学生不能切实感觉到德育的重要性。

三、有效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

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仅仅通过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德育的方式已经与现代化德育管理目标相背离,应从以下两方面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与社区或者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劳动的行为。这两个措施从可实施的角度来看,第二个更加有利于老师开展工作。把德育融入生活中、实践中和劳动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有助于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明白和了解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2.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指南

每个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育情况相差很多,因此,在制定德育工作管理指南时,应根据《准则》的基本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变,对《准则》抽象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解释的工作可以通过组织讨论会的方式,把班主任之间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学生德育发展的行动指南,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德育管理工作融入不同的学科中

德育培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还要把德育融入各个学科中,这就要求班主任处理好科学知识和德育素质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德育工作。

4.建立家庭学校的衔接机制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就要积极与学生家庭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历程,为有效管理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班主任积极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定期召开班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基本状况,班主任也可以定期家访。

总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 师德建设 基本要求 新途径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绿领巾、红校服”事件从正反两面诠释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及“师德”几乎无人不认为它是重要的,对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来说,再从“师德为何”的角度去论述已毫无意义。因而“何为师德?师德何为?”这样的命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师德建设而言,其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师德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深思。首先,要弄清楚师德的内涵及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提出师德建设的途径。

一、“师德”的内涵及要求

(一)师德的基本内涵

道德基本分为三大领域,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各种正当社会职业活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应当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于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人们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一种具体表现。教师在社会分工中作为一种职业,从事的是职业劳动。由此“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1]从道义上来说,它规定了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作风去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从而为更好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在教育职业活动范围内,它也是调节教师个人与其他教师、教师个人与学生、教师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统治集团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全体教师顺利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履行自己崇高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

(二)师德的规范要求

师德是教师个人道德品质与职业行为规范的统一,这是它的基本内涵。进入新世纪后,关于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规范要求,人们对于其认识正逐步加深与发展。同志于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一线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2]《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7月,其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对师德的要求是“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3]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同志也指出:“广大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4]对于师德建设的规范要求,具体表述可能不一,但其实质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于2008年9月1正式颁布实施,它为新世纪中小学师德建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基本要求:“终身学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国守法”。[5]这六条要求简约而不简单,它体现了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在新形势下对师德的基本要求,“爱”与“责任”作为核心与灵魂贯穿其中。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公民包括教师在内的神圣职责与义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为实现这一目标,每个社会成员须知法、守法、用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办好教育需要坚定的责任感,做好教育工作需要投入真感情。教师应志存高远,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把自身的进步成长同祖国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履行自己的崇高使命与职责。

3.“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树立高尚情操,严于律己,知荣明耻,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榜样,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尊重同事与家长;要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不得利用职务之为自己谋取利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新的课程理念,采取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实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素质教育。

5.“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爱的教育,后果可想而知。教师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宽严相济,关心学生健康,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要把教学生涯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教师必须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拓宽自己的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教师还要潜心钻研,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师德建设”的新途径

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与协调才能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辟新的路径与方法,三方应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为中小学师德建设提供新途径呢?

(一)良好的社会条件——师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教师也属于社会的一分子,社会大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小学教师产生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社会上还客观存在,因此,国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道德情操、弘扬正气的优良之风来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一个更加纯净的良好社会大环境。

2.转变学生家长观念,加强监督。极少数中小学教师师德败坏与学生家长的推波助澜是有一定关联的,“请客送礼”不良之风开始弥漫到学校,学生家长应该明确,教师与学生和家长之间不是物质金钱关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由此,家长应与教师多沟通交流,配合教师一起来教育孩子,对教师的师德行为勇于检举和揭发,以此来遏制师德败坏行径。

(二)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师德建设的主渠道

1.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师考评机制。要在“教师入职”和“教师在职”两层次上形成一套系统的关于师德建设的考核管理与监督激励机制以此形成严明的纪律。一是教师入职:加强教师入职考试中有关个人品德、教师道德等内容,对“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二是教师在职: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把师德放在首位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检查监督和奖励惩罚,以此保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纯洁与高尚。

2.强化教师教育中“师德”的内容。赫尔巴特曾指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由此应提升道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在师范生专业教育中的比重,把学科知识和教师道德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强化道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并将其落到实处。保证师范院校培养出博学多才、师德高尚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三)自我修养与教育实践——师德建设的根本

师德建设其实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教师才是其实践主体。社会条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只是师德构建的外部条件;教师自身的德行修养和行为自觉性才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小学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是师德建设的思想条件;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其中践行高尚的道德是师德建设的目标;学会慎独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与归宿。

1.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师德修养。首先,应当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师德觉悟。其次,应当学习社会主义师德理论,明辨荣辱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最后,应当学习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先进思想和事迹,树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身的师德境界。

2.在教育实践中检验、履行师德。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认为:“个人道德修养,不能脱离人们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由此,中小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不断进行自我改造与自我教育,是强化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3.师德最高境界:学会“慎独”。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处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会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这就是慎独。中小学教师要向这种“慎独”的师德最高境界去攀登。

总之,中小学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遵循以上六条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方的共同配合与努力,他律与自律有机统一,才能保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正平.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9-01.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4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用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有关教育方针的论述内容之一,意思是教育要把培养人塑造人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同时要把德育工作放在主要的位置,即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放在培养人的首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道德、品行、遵守公德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想前提是教师都是道德品行水准高的人。而是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被育的人身上。认为教师都是合格的育人者。可现实是在数量庞大的教师群体中,个别教师的个人修养道德品行还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此可见,要实现“育好人”的目标,首先要求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行必须过硬,只有道德品行过硬的一流师资队伍才有可能培育出思想品德过硬的一流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十报告中,对德育这一块的要求作了修改,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教师学生都要立德。教师首先立德,只有教师按照国家的要求立好德之后,才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之人。

二、如何理解立德树人

立德,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人要建立树立起品德(政治品质)道德和公德。树人就是培养人的意思。

立德中的德有高尚的品德道德和良好的公德,也有败坏的品德道德和公德。那么,我们所说的立德,立的是哪一种德呢?这里说的要立的德当然是前者了,即要求教师要树立建立起高尚的品德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立德要求谁立德?立德的主体是谁?这里所指的立德对象群体首先指教育者,其次是受教育者。也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都建立起高尚的品德道德公德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先知者,是培育者、是教者,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道德和公德,这样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高尚的品德道德和公德的学生,才有可能达到培养对国家、对民族有用之人的目的。

三、教师应建立树立起高尚的品德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现实工作中,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遵循爱国爱党这一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不可利用教师的特殊身份,利用课堂的特殊场所,宣传不当的言论,使学生滋生有不健康的逆反思想。其次,教师要主动做遵纪守法之人。守法和守纪是教师进行有效育人的必备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守法守纪,自己却做不到,学生怎么看,又怎么有资格去教育学生?

高尚的道德还应包括讲文明重礼节、讲团结重友善、讲诚信重奉献等。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5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传统德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09-0078-02

当代德育教育家鲁洁教授指出:“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为社会所认可的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是在德育教育中,受教育者应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道德内容要么是成人的道德经验,要么是符合社会本位要求的道德规范,采取的方法也没有把握人性与物性的不同区别。这一现实的存在正是主体性德育呼之欲出的必然要求,要求在对待人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放,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的生活整体融合。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传统德育的应有地位与实际地位不相称。一方面认为德育大于一切,高于一切,德育是万能的,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片面地夸大和强调德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否认、淡化、轻视德育,认为新形势下德育过时了,没用了,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没有把德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志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2,传统德育在目标的理解、贯彻和落实上存在偏失。德育的培养目标“较多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生活幸福与德育的关系强调得不够”。“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在实践中德育目标没有有效转化,没有认真考虑学生个体需求,而一味地加以套用,造成目标定位的“高、大、空、远”。使培养个体感到望而却步。德育在相当程度上处于“空转”状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缺乏有效贴近现实生活的具体“抓手”,德育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和需求相去甚远,其指导功能被弱化。

3,传统德育在社会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上存在失衡。传统德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突出了道德教育的工具作用,德育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并形成了以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为主要道德内容和个人绝对服从集体的道德价值观。这利,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衡导致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人学空场”,受教育者被客体化、“物”化,从而导致德育失去了人性的底蕴,屡屡出现为人诟病的“无人德育”现象,以致出现“德育=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德育=理想教育”的过度理想化倾向,“德育=集体主义教育”的观念绝对化倾向。“德育=得分”的功能萎缩化倾向等。这些无视人的需要,忽视人的权利,漠视人的发展的教育,背离了德育的本原和初衷,导致了异化的人,片面的人,依附性人格的人的普遍存在。“当代德育亟待实现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转换。”

4,传统德育方法陈旧,形式单一。一是重理论灌输,轻行为训练。“灌输作为德育的一种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具有雄厚的历史经验基础和现实的理论基础。”啊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传统德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美德袋”,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二是重共性、单一教育,轻个性、多样性、层次性教育。制定育计划,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育,方法单一,对因材施教重视不多,抓得不够;三是重主观生硬说教,轻民主爱心引导。采取“填、堵、注”和“管、卡、压”的办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教学被认为是“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的教育。

二、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的理论分歧及比较

主体性德育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主旋律,与传统德育存在诸多理论分歧。

两类德育根源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各自鲜明的特征,现归纳比较如下:

1,两者所依赖的社会基础不同。传统德育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基础,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生产关系简单,社会处于停滞、封闭状态。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生活信条和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体性德育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价值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2,两者依据的德育理论和价值取向不同。传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德政合一,以德统政的倾向使得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工具性的特征。”只关注人的整体和群体性的存在,无视人的个体性存在,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德育被意识形态化,教条化,理论化。主体性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哲学基础,以杜威、柯尔伯格的主体性思想为的指导,以个体本位为价值取向,关注人的发展需求,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主体性德育是科学人学理论指导和德育思维模式转换的结果,是时代催生和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逻辑。

3,两者的德育内容和调整范围不同。传统德育注重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以服从教育,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恪守本分为基本标准,以无我为最高境界。“个人是客体,只消极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由个人组成但超然于个人之上,一切权力属于社会,一切义务归于个人。”传统德育主要以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其调整范围。主体性德育以个性教育、责任教育、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并将道德调节的范围延伸至自我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以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出现了对关爱生命、关心自然、关心物种,关心生态环境等道德问题的思想和探索,不仅关注人的个体和类体的发展,而且关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4,两者德育的目的和功能不同

传统德育强调道德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理论化形态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以培养不逾矩的道德个体为目标,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其功能。主体性德育以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为其本质属性,以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为其目标,改变了传统德育只重视社会而忽视个体的片面性。其培养的人决不是单子式的独立人格,而是共在型独立人格,并促进个体、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人性 德育建构 始基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 1539(2012)02 0115-05

德育的建构以“经济基础”作为其外部条件,以人性观作为其内在动因。但现实情况是德育建构中外部因素的影响被过分夸大,内在动因的价值被无限地抹杀。基于此,笔者从人性观的角度考察德育的建构问题,以期对德育建构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人性”界说

对于人性概念,学界基本上在“人性即人的本质”和“人性是人的属性”这两种观点上达成了一致。与本文的旨趣相一致,笔者以“人性即人的属性”为理论基础展开对人性结构的探讨。

首先,从静态视角来看,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人性是以人的本质为依据而产生的人的特性,“‘特殊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形成源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以此为基础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依据人性各构成要素的存在状态,人性又可以被划分为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其次,从动态视角来看,人性是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特定统一。从过程论的角度来看,人性是人的本质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化表达。以需要为动机,人性的形成过程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第一,个体对自身各种需要的意识;第二,以个体和社会现实为依据对能实现的需要的选择;第三,在个体和社会蕴含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情境中,个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具体的行为加以实现和满足自身的需要;第四,根据个人满足需要的过程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及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作用获得对人性及人的社会评价。现实生活中,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整体过程,并且在不同的活动中四个环节的影响力并不相同。

从以上对人性概念及其结构的探讨中,我们可以澄清以下观点。

首先,“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人性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存在天生、先天的人性。“甚至当人们的社会在他看来是以‘外界的强制’为基础的时候,他们的‘内在本性’也是与这种‘外界的强制,相适应的。”

其次,人性是将道德与人勾连起来的桥梁。人性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做“善恶”评价,人性形成与德性形成可以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人性形成的过程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这个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道德观,它是德育的产物。

二、人性的横向认知:德育的生存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中国的特殊时代背景中被极端化了,具体到道德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学术界基本上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说明道德的一切问题。唯物史观的确立对德育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使德育有了“回归人本身”的可能性。但极端的强调使事物违背了原来的初衷,没了人性基础的德育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一)“经济决定论”使德育失去了生存论基础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从教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规定中不难看出德育的定位: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要求的道德品质。这一定位意味着德育以经济发展作为其生存基础,德育的存在、内容、发展都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的标准,道德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德育的价值、效果以其是否对经济有益为标准,德育自身的存在基础缺失。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德育内在基础(人性)的忽视。对于德育的存在,我们不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它从宏观层面制约着道德形态的演进过程。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体,经济基础对个体道德的束缚是抽象、宏观的,个体道德的水平以个体的人性为基础。可以说,“经济基础是道德的客观外在基础,人性是道德的主观内在基础”。人性观重新界定后的引入为德育找到了失却已久的生存论基础。

(二)人性复归建构德育的生存论基础

从人性的静态结构来看,人性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是”与“应该”的统一,在这个统一中蕴含着德育的生存基础。“是”或“物质”设定了德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或“精神”预示着德育的价值取向,在由“是”向“应该”转化的过程中体现着德育的方法论体系,而“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方法论体系”共同构成了德育范式的框架,德育生存的理由建立在自身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