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审计案例范例6篇

采购审计案例

采购审计案例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重大基建项目 集中采购 改进对策

一、商业银行重大基建项目及集中采购存在的问题

据对某商业银行的调查,2011年至2013年末,该商业银行按照有关标准总共实施了集中采购业务近百笔,合计金额数千万元,其中工程类数十笔,金额小计数百万元,金额占比近四分之一;大宗物品类数十笔,金额小计一千多万元,金额占比近一半;服务类数十笔,金额小计数百万元,金额占比四分之一多一些。

总的来看,商业银行制定了重大基建项目和集中采购的相关管理细则,组织架构基本符合商业银行制度要求,基本能够按照商业银行相关制度要求组织实施集中采购工作。

但是,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的管理水平尚显薄弱,基础管理尚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集中采购项目招标投标流程管理存在偏差,个别集中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的选用缺乏充分性,个别项目评标委员的评分过程存在随意性,影响评分结果;部分采购流程中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个别重大基建项目变更没有实施集体决策等审批流程,个别大额会h费支出没有经过集中采购,并且真实性存疑;集中采购的档案及合同管理尚有欠缺。上述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合规性风险情况及发现问题

1.商业银行个别重大基建项目超过预算比较多,施工管理尚需要加强

前述商业银行于2011年末,委托某市某建设工程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某个支行的装修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中标单位为某省某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为数百万元,该项目于2012年初竣工交付使用, 2012年末某市某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出具了该项目的结算审价报告,审定的工程造价超出中标价的近一半,并且从审决报告看,甲方签证金额占该项目决算金额的绝大部分。说明商业银行在该项目上有重大变更,但是查阅商业银行行务会及财审会记录,没有发现有集体决策的记载。

2.商业银行部分集中采购项目操作环节不合规

前述商业银行从2011年至2013年共进行集中采购项目数十笔,其中重大基建项目若干笔。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统计如下:

(1)有若干个项目的开工日期早于商业银行的财审会;

(2)已签订的数十份合同中有若干份合同没有签订日期;

(3)有个别项目的评审会日期早于商业银行的财审会日期;

(4)有若干个项目的开工日期早于合同的签订日期;

(5)有若干个项目的商业银行财审会日期晚于行办会日期;

(6)商业银行有若干个集中采购项目没有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7)有若干个项目的申请日期晚于商业银行的财审会日期;

(8)有若干个项目实际支付的金额大于合同金额;

(9)有若干个项目的合同日期早于商业银行的财审会日期。

3.商业银行集中采购项目的流程管理存在不足之处

(1)采购后没有对采购事项进行后评估。商业银行没有按照规定组织相关商品使用部门对采购项目进行考评。

(2)评委的评分过程存在随意性。例如前述商业银行2013年某自助银行装修工程、私人银行客户高端论坛的采购项目,评标均采取综合因素百分制法,调查发现,各位评委对每家供应商评标计分表上的各项综合因素评分项目均给出相同的分值。

(3)评标流程欠规范。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所有集中采购档案中均未见向中标单位发出的中标通知书;个别集中采购项目的开标会议纪录和评标报告上的评审委员签字过少,如前述商业银行某自助银行装修工程采购项目;部分集中采购项目的评标报告上没有监督人签字,如前述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高端论坛、某自助银行装修工程等采购项目;部分集中采购项目没有立项审批手续,如前述商业银行公司客户金融产品推介论坛等采购项目。

(4)个别评标小组人员组成不符合制度要求。例如2013年中,前述商业银行组织的关于其某支行办公家具的竞争性谈判,评标小组成员过少。

(5)个别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确定的理由不充分。员工行服项目为总行选型采购,2013年年中以及年末,前述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二次员工行服采购,采购形式为年度性采购,采购方式为单一来源,中标供应商为某省某企业,确定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理由为按照招标入围厂家公示价格,该供应商的报价较低。按照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总行选型采购商品,商业银行在总行的供应商范围内,根据本行实际组织商务谈判,选定供应商以及商品型号、确定商品实际采购价格。

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前述商业银行的台式计算机以及笔记本电脑采购。2011年至2013年间,前述商业银行总共进行了台式计算机以及笔记本电脑集中采购项目若干笔,单笔合同金额均为数十万元,合同金额合计为百万元以上,调查发现,商业银行对上述项目均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中标供应商均是某市某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4.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的档案及合同管理存在欠缺

(1)个别集中采购合同存在瑕疵。例如前述商业银行与某市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金融支付服务平台软件采购合同以及前述商业银行与某省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某市某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电脑购置合同,均存在没有填写合同签订日期的情况;个别商务合同缺少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人的签章,例如前述商业银行某自助银行装修施工合同等。

(2)商业银行集中采购档案管理存在欠缺。按照有关规定,商业银行集中采购档案由集中采购部门负责归档管理,按顺序归集。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集中采购档案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①部分集中采购档案重要资料没有收集。商业银行部分集中采购档案中缺少采购合同,例如前述商业银行2013年关于自助设备运营外包服务项目等;所有集中采购档案中均未见采购商品验收单、合同付款申请书等重要资料。

②集中采购档案没有集中管理。商业银行部分集中采购档案资料分散在相关部门保管,如前述商业银行广告类集中采购项目的档案资料在办公室保管,没有纳入采购办集中管理。

5.商业银行个别集中采购项目的诸多流程不合规

2013年末,前述商业银行财审会审议通过该行某届私人银行客户高端论坛采购项目,拟分两批组织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出境,预算金额为几十万元。10月31日,商业银行评标委员会组织对该采购项目进行邀请招标,邀请的三家供应商分别是某省某国际旅行社、某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旅行社总社某省有限公司,中标单位是某省某国际旅行社和某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是:

(1)实际付款单位不是合同签订的供应商。该项目的另一家中标单位是某省某国际旅行社,但是商业银行在办理资金结算时,应该付给某省某国际旅行社的资金,实际付给了某市某会议服务有限公司,虽然经过网上查证,某市某会议服务有限公司系某省某国际旅行社的子公司,但是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没有作出约定,也没有见母公司某省某国际旅行社资金结算的相关授权书,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2)评标小组人员构成不符合制度要求。该采购项目的评标小组成员组成人数为偶数,不符合评标小组为五人以上的奇数的相关管理规定。

(3)实际付款金额超出合同签订金额。该采购项目中,两家中标单位为某省某国际旅行社和某省某国际商务旅行社有限公司,两家的合同签订金额分别为近三十万元,合同金额合计为近六十万元,但是商业银行实际付款金额分别为三十多万元,付款金额合计为六十多万元,超出合同金额若干元。

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商业银行2013年端午礼品采购项目。2013年年中,商业银行财审会审议通过端午礼品采购,预算金额为近二十万元,采购方式为单一来源,调查发现,商业银行行政保卫部于7月10日端午节后近一个月才提出采购申请,商业银行立项审批时间为7月9日,商业银行与供应商没有签订采购合同,7月11日,商业银行实际付款二十多万元,超出预算金额近四万元。

(4)没有办理立项审批手续。立项部门没有填写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立项表,没有按照制度规定办理相关立项审批手续。

(5)实际供应商不是中标单位,并且合同签订存在疏漏。该项目评标报告显示其中一家中标单位是某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但是与商业银行签订合同的却是某省某国际商务旅行社有限公司;同时,该项目的目的地在境外,但是商业银行与该旅行社签订的合同却是团队国内旅游合同,而不是团队境外旅游合同。

(二)完湫郧榭鲆约胺⑾值奈侍

个别大额会议费支出没有经过集中采购,并且真实性存疑。

2011年末,前述商业银行向某市某餐饮有限公司支付会议费若干笔合计金额数百万元,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实际出席人数与预算金额相差比较大,会议举办真实性存在疑问。目前商业银行提供的相关会议资金仅有费用预算审批表与费用确认单,并且内容过于简单。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个别会议的签到簿发现,商业银行实际出席人数与预算人数相差比较大。通常商业银行预算参会人数为百人以上,但是签到簿上的签名仅有不到一半,与实际相差比较大,同时商业银行举办会议的预算为按人计算,以上问题导致会议举办的真实性存在疑问。

(2)商业银行没有对上述会议费供应商进行集中采购。2011年中至2011年末,前述商业银行一共组织会议十多次,其中大部分的金额超过10万元,但是上述超过10万元的会议费均没有进行集中采购。

(3)个别会议的举办地不在前述的某市,举办单位也不是某餐饮有限公司,但是商业银行仍然向其结算了相应款项。2011年末的某三天,商业银行举办客户投资经验交流会,举办地点为另一个城市,但是商业银行仍然向某餐饮有限公司支付十多万元的会议款项。

(三)其他方面的问题

主要是套取营业费用补贴食堂用于客户营销。

某省某旅行社为前述商业银行的会议服务供应商,查询该企业在前述商业银行的交易流水发现,2014年初,前述商业银行以会议费名义向其转款若干万元,用途为会议费,次日,某旅行社将该笔款项几乎全额转入该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卡内,该法人代表又将该笔款项转入某旅行社员工卡中,随后该旅行社员工将上述款项扣除6.7%的税款后全部提现交给商业银行员工,金额合计若干万元。经询问商业银行有关人员,由于商业银行上年招待费用已经超标,商业银行变通上述款项,用于支付商业银行食堂招待营销客户原料款。

二、商业银行重大基建项目及集中采购的改进对策

(一)商业银行要严肃财经纪律,严禁各种形式的费用变通行为。

(二)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标准手册的要求,强化集中采购与基建管理的内控体系建设,加强集中采购的全流程管理,加强对采购方式选用、评标小组组成、评标评分过程以及重大事项变更的管理,确保集中采购流程的合规性。

采购审计案例范文2

近些年,国内各界人士对环境绩效审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大多为理论研究,而实务操作指引和案例参考较少。本文旨在将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结合一个案例简单谈谈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应用。本文所指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两方而,一是证据收集方法,二是分析方法。

一、环境绩效审计的证据收集方法

环境绩效审计的证据收集方法与一般的绩效审计方法基本一致,其中专家咨询法是环境绩效审计比其他绩效审计用得多的一种,因为对环境事项的评价涉及专业的监测指标和设备,一般审计人员未能纯熟掌握。各种证据收集方法的做法和技巧如下:

1、审阅法

审阅的书而资料一般包括单位管理制度、重要事项会议纪要、项目实施计划、采购招投标材料、合同、各重大事项的申请与批复、财务报表账册等,审计人员需要对其中相关、有用的部分进行取证。

2、实地调研法

通过实地察看建设现场,审计人员可以判断建设进度、财产物资的真实性、相关管理的有效性;与当地工作人员或周边群众交谈,可以获得最感性、真实的答案,有时还能从他们口中获得线索或灵感。实地调研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录音、录像、拍照、索取笔录和签名等方式来取得审计证据。

3、访谈法

访谈法包括召开座谈会和进行个别访谈两种方式。访谈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监督单位的人员、受益群众或周边企业等项目利益相关者等。应注意访谈内容须形成书而记录才能作为审计证据,最好还能够有当事人签名确认。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分析方法

1、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运用数学方式将收集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最后形成定量结论的方法。常用的有:简单线性回归、多重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尤其是环境绩效审计中问卷调查的结果,必须通过统计和分析才能得出定性、定量的结论。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相互联系的两个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实际发生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目前实现程度,将同一主体不同时期或不同空间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发展规律和趋势,将同类型的不同主体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被审计主体所处的水平,将实际实施情况与政策法规要求进行比较得出规范程度等。

3、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并通过因果图直观、条理分明地表现出来的方法。先将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都列出来,然后通过审计证实哪些因素确实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并分析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其他原因等,最后用因果图清晰表现出来。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审计实际情况需要,适当运用一些管理学、经济学上的方法,例如投入产出模型法、杜邦分析法、净现值法、量本利分析法、数据分布分析法等。

三、实务应用案例

本文选取一个政府投资的环境项目广东某城市环境项目作为案例(案例数据经过技术处理),综合阐述绩效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应用。

1、项目背景

该项目立项的宗旨是改进和调整区域环保设施服务,从而协助解决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南中国海的环境问题。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30.8亿元,建设期为6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有害废弃物管理中心建设及有害废弃物管理政策研究、城市间环境治理区域合作、水质监测与数据共享等。

2、绩效评价过程

在完成调查准备、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权重、设定评分标准等环节后,审计组进入绩效评价过程。

该项目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相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性、安全性等六大方而。本文分别从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指标中的一个三级指标来举例说明。

(1)经济性分析

经济性分析主要从资金经济性和管理经济性两方面,二级指栩开展,反映资源的节约程度。其中,以三级指标招标采购合同预算节约率为例。

对该项指标的分析主要采取审阅法和分类统计分析的方法。首先,查阅项目评估文件、年度实施计划、历年审计档案、招标采购合同等资料,分类统计出所有进行招标采购的合同信息。其次,对不同类别的合同分别对其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作出比较。其中有一些设备采购是项目评估文件和项目实施计划中均有详细的资金预算的,例如水质监测与数据共享子项中的通风、温度控制系统,在项目实施计划中的成本预算为140万元人民币,实际签订一个合同,合同金额为129万元人民币,比成本预算节约了7.86%的资金。还有一些项目内容的预算没这么具体,例如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中的现场作业、进场公路土建工程预算成本为7970万元,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招标签订了5个此类合同,金额合计7990万元,比预算成本高了20万元,没有实现节约。

按照此方法,对所有招标采购合同进行比较、统计后,得出,264个招标采购合同中,有102个合同(占合同个数总数的38.64%)实现了节约,预算节约率为7.32%,但是其余162个合同(占合同个数总数的61.36%)的实际结算都等于或超过了原计划金额,超出预算8.48%。审计组对该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为中,评分为该指标的满分分值的70%。

(2)效率性分析

效率性分析主要从项目建设执行效率和项目运营效率两方面,二级指栩开展,反映产出与资源的关系。其中,以三级指标项目征用土地效率评价指标为例。

采购审计案例范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547654@126”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进行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南宁市审计局关于做好审计项目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南审发〔2020〕66号)要求,我局在本次审计中被发现3个问题,涉及预算支出不够均衡、未按规定在定点机构采购印刷服务、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等。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审计工作,并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了审计所发现问题,决定严格按照要求尽快整改有关情况。目前,我局已将审计整改问题清单中提及的问题整改完毕。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情况

(一)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截至2020年4月8日,我局应缴未缴利息收入共25590.21元。经审计提出后,我局已将上述款项上缴财政。(详见附件)。

(二)预算支出不够均衡。我局2019年全年部门预算整体支出15266084.55元,其中2019年12月预算支出4723743.67元,占全年支出30.94%。经审计提出后,我局在10月26日办公例会上通报了此问题,督促各科室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用款计划管理,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的计划性和均衡性。(详见附件)。

(三)未按规定在定点机构采购印刷服务。截至2019年末,我局2019年1月至12月在非定点机构采购印刷服务,共计10609元。经审计提出后,我局在10月26日办公例会上通报了此问题,要求各科室严格遵守印刷服务定点采购相关规定,制定《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若干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确保我局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印刷服务实行定点采购。(详见附件)。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财务核算与管理

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增强财务制度执行理念,提高财务制度执行力。建立科学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

(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严格落实预算执行评估、评价制度,跟踪了解各科室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成效,加强预算收支执行的分析。对预算执行不力的科室,采取公开通报、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等方式,督促及时整改。

(三)加强政府采购项目管理

涉及政府采购的预算项目,必须在政府采购的定点供应商进行采购,不得随意选择供应商,各科室在制定采购计划方案时必须经过财务审核并出具财务意见,确保政府采购项目支出规范执行。

采购审计案例范文4

事实证明,在并购过程中,选择实力强、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参与并购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并购成本,减少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审计人员在并购活动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在长期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事务所还专门设置了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机构,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有效降低并购风险成本。

一、企业并购风险审计与会计师角色

风险基础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方法本身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在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也提出了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控风险×检查风险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存在重大误报和财务报表表达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指企业及各类经济业务、账户余额,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内控风险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测试但未能发现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

风险基础审计体现的审计思路,是以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首先研究理解企业经营及所从事经济活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然后,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由概括到具体,由表及里地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关系,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审计全过程所收集到的证据、信息。构成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

企业并购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则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整个企业并购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扮演主要角色,但注册会计师所具有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能发挥的作用则是其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积极参与企业并购过程的设计,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并且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并购过程为审计人员带来哪些审计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一)并购的环境

企业并购行为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宏观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从微观上去考察,企业的管理经验是否丰富、组织文化是否成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也对企业并购战略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在经济处于上升期开展并购活动,并选择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并联度高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可以减少并购风险。

(二)并购双方的优劣势分析

要确定合理的并购策略,主并企业必须首先正确衡量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认真评价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互补性、关联性以及互补、关联的程度,并要研究主并企业的优势资源能否将目标企业具有盈利潜力的资源利用潜能充分发掘出来等。无论主并企业拥有多少优势资源,也无论目标企业具有多大的盈利潜力,如果并购双方的资源缺乏互补性、关联性,就不可能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

(三)并购的成本效益分析

并购过程必然带来相应的并购收益、并购成本,这是并购决策的最基本的财务依据。并购收益是对未来收益预测的贴现,贴现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并购之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风险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并购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购行为本身所引起的风险变化以及企业期望得到的风险回报等因素。并购价格是并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涉及到如何对目标企业进行估价的问题。

(四)并购的换股比例确定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确定换股比例有多种方法:每股市价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净资产之比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并购活动的成败越来越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根据最近安达信调查兼并收购活动中新风险的结果,当前的并购经常受到人员素质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制约,并购活动的动力引起参与的各方潜在的、额外的高风险,造成前所未有的对新方法和计划的需要。安达信负责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技术、媒体和通讯业务的管理合伙人约翰说:“曾有一段时间,并购活动是完全由收入和利润增长来推动和衡量的,但现在是关于人、知识和技术。”

三、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宏观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1.法律方面的风险:包括反垄断限制、证券监管限制以及签约不严密引起的诉讼风险等。

2.宏观经济形势方面的风险:包括经济周期、贸易限制、外汇管制、投资环境风险等。

3.政策方面风险: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

4.行业方面的风险:包括产品生命周期、行业成长性、行业竞争程度、行业的市场饱和程度、行业的技术先进水平、行业的进出壁垒等。

(二)微观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1.固有风险:包括并购企业在同行业当中的获利能力、经营结果受经济因素影响的敏感度、现金流量充足性、以前审计中所发现的已知错报和可能发生的错报的性质、成因及其金额大小(有没有动机进行虚假的报表式合并)、管理当局的变动情况、声誉和会计技能、技术进步对公司经营和竞争能力的影响。

2.控制风险:包括管理当局的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对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为实现经营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否很想夸大会计报表中的盈余)、董事会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授权和分配责任、对公司经营的控制能力、内部审计(企业内部自我独立评价,协助管理当局监管控制政策和程序)、外部管理机构、会计系统的完备性。

3.检查风险:审计人员从事并购审计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是否充足,参与并购人员的知识、经验、工作责任心以及对风险预见和把握能力等。

四、与并购优劣势分析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企业自身风险:包括企业优势、企业劣势、企业生命周期、核心竞争力、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

(二)企业并购的联合风险:

1.资源互补性:资源互补程度越强,双方并购后的效益增长就越明显,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各方面都能够取长补短。资源互补性差的企业进行并购有较高的审计风险。

2.产品关联性: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经营上的紧密程度较强,能够很快实现一体化。产品关联度低,则并购容易失败。

3.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高层对并购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4.员工状况:员工的素质、结构直接影响并购后的成本与效益。

5.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的递延效应能够覆盖并购后的新企业。

6.未决诉讼:未决诉讼对并购是很大的威胁。

7.抵押担保:抵押担保常常形成潜在的或有负债或末决诉讼。

(三)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包括管理整合、组织整合、人事整合、文化整合、财务整合等等,会导致并购最终的成败。

五、与并购成本收益分析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并购的收益

1.取得规模收益:企业通过并购在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大型设备实现专业化生产,增加产量,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对于各种成本费用的审计要与并购的过程相联系。

2.取得并购差价收益:企业并购的信息通常是明确的利好消息,一般会引起股价上升。如果企业希望在并购之后通过适当的整合,再将目标企业转手出售,那么可以通过股价的预期效应取得并购价差收益。有些企业由于管理较差、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价值低估,如果能够把这种市场价值低于资产的重置成本的企业作为并购的目标企业,然后对该企业进行重新整合,就可以获得比市场价格更大的企业及其资产。因此,在审计中必须辨别企业的并购动机,了解并购的短期与长期效益,

3.取得税收优惠:并购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税收递延条款合理避税,把目前亏损但有一定的盈利潜力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尤其是当并购方为高盈利企业时,能够充分发挥并购双方税收方面的互补优势。审计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当亏损企业被作为并购目标时,一定要考察目标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盈利潜力,并购方能否将目标企业的盈利潜力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起来,而不能仅仅利用亏损企业避税方面的优势,忽视了并购以后的实质性经营。

4.取得上市资格: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可以取得上市公司宝贵的“壳”资源。“借壳上市”不但可以迅速取得上市资格,提高企业知名度,而且通过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以获取配股以及发行新股的资格,较为便利地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并节约上市费用。审计人员应当注意审查上市公司是否借并购的机会上市,从而牺牲并购的效益来换取壳资源,或者希望上市后短期投机圈钱。

(二)并购成本

并购成本是指并购行为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包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机会成本。

1.交易成本

第一是信息成本:并购方必须全面收集目标企业财务信息,主要有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产品结构、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成本结构、融资能力等,从而对目标企业作出一个基本、全面的财务评价,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确定并购价格。在有多家企业竞相并购同一企业的情况下,相互竞价必然加大并购成本,此时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实力、报价和竞争策略等因素。一般而言,收集的信息越是充分、详细,信息收集费用越高,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越小,并购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2.整合成本:指并购后为使被并购企业健康发展而需支付的长期运营成本。具体包括:整合改制成本、注入资金的成本。整合与营运成本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和难以预见性。

3.机会成本:并购过程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资源,包括资金的输出、物资的调拨、人员的调配,一旦进入并购过程,就很难有充足的资源考虑进行其他项目,因此,并购行为丧失的其他项目机会和资金收益就构成了并购的机会成本。

审计人员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全面估价企业的并购成本,以及并购过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六、与并购换股比例确定相关的审计风险

要合理确定换股比例,首先必须正确确定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有多种表现形式:账面价值、评估价值、市场价值、清算价值等。这些价值表现形式虽然从一个方面或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价值,但都不能代表企业的实际价值。审计人员首先应该以某一公允标准确定企业的实际价值,而市场价值则是在实际价值的基础上谈判的结果。确定了企业价值之后,就要选择不同方法确定换股比例,最后评估换股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收益现值法、市盈率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由于企业并购的并不是目标企业的现有资产价值,而是目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以及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力,也就是目标企业的未来价值。因此,并购方实际上是在选择与并购目标和动机相应的估价方法。当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长期经营,则适合使用收益现值法;当证券市场功能健全、上市公司的市价比较公允时,可以采用市盈率法;当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将目标企业分拆出售,则适合使用清算价格法;如果企业作为单一资产的独立组合,则可以使用重置成本法。

审计人员在选择评估方法时,要注意区分不同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一般而言,贴现价格法把企业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反映到当前的决策时点,能够反映目标企业现有的资源的未来盈利潜力,理论上的合理性易于为并购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测未来收益的主观性太强,有时难以保证公平。贴现价格法需要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或资金成本),即企业进行新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程序包括预测自由现金流量、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及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主观判断的因素很强。市盈率法操作简便,但需要以发达、成熟和有效的证券市场为前提,而且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比如应用市盈率法对目标企业估值时,需要选择、计算目标企业估价收益指标,可采用的收益指标包括:目标企业最后一年的税后利润;目标企业最近三年税后利润的平均值;目标企业以并购企业同样的资本收益率计算的税后利润。在选择标准市盈率时,可以选择在并购时点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与目标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因此,当审计人员面临不同的方法选择时,应当考虑在风险和成长性上的综合性与可比性。重置成本法没有对企业进行全盘统一考虑,不适用于企业无形资产规模较大或品牌资源丰富的情况。

(二)确定换股比例方法的选择

在以往的案例中,清华同方吸收合并山东鲁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折股比例为1.8:1;华光陶瓷以1.29:1的比例吸收合并山东汇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虹饲料吸收合并湖南城陵矶,折股比例为3:1;浦东大众吸收合并无锡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折股比例为1.25:1.那么,折股比例的确定有什么样的方法呢?

1.换股比例等于每股市价之比

在成熟发达的股市,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及其变动基本上可以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及其变化。但证券市场并不全是充分有效的,每股市价不但要受当前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成长性的影响,也受投机因素和内幕信息的影响。在投机性较强、缺乏效率的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很难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际价值,不适于采取每股市价之比确定换股比例。

2.换股比例等于每股收益之比

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优劣最终都将反映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上来,而每股收益则是国际通行的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反应指标。这一方法的缺点是:没有剔除非正常收支对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也没有考虑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如果提高这一方法的精确性,可以把预期盈利增长和风险因素考虑在内,计算预期每股收益,用企业预期每股收益之比来确定换股比例。

3.换股比例等于每股净资产之比

净资产是企业长期经营成果的账面价值,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尤其是经过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之后,更能增强这种价值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由于账面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而且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不能反映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也不能反映账外无形资源对企业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只能适用于账面价值较为真实,且合并双方实力接近、发展状况类似的企业合并。

在我国已发生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中基本上采取了对这一方法进行改进的结果,在账面价值的基础上,以收益现值法对参与合并的企业进行合理评估,以评估后的每股净资产确定换股比例,也就是以下的换股计算方式:

折股比例=(合并方每股净资产/被合并方每股净资产)x(1+加成系数)

即以账面价值原则为计算基础,企业内在价值中涉及复杂推算的部分及融资能力、商誉等方面则以一个加成系数来反映。加成系数的确定是否充分反映了两公司相比较的价值比例关系,是否充分反映了合并双方股东的利益,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存在探讨余地,审计人员在价值评估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都需提高

在清华同方合并山东鲁颖电子的典型案例中,就使用了这种改进后的净资产比例法来确定换股比例。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截至1998年6月30日,清华同方每股净资产为3.32元/股,山东鲁颖电子每股净资产为2.49元/股由于清华同方是上市公司,主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发业务,发展较快,未来盈利空间较大。经过双方讨价还价,确定加成系数为35%。由此确定换股比例为1.8:1,即以每1.8股鲁颖电子股份换取清华同方普通股1股

(三)换股比例的确定对合并各方股东权益的影响

1.稀释股东的持股比例:换股合并方式无论采用增发股票还是新发股票的方式,必然改变合并双方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可能改变主要股东对合并公司的控制能力,大股东可能由绝对控股转为相对控股。

2.摊薄公司每股收益:如果目标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合并后每股收益达不到按换股比例折算的主并公司每股盈利水平,那么,采取换股合并方式将摊薄主并公司的每股收益。

3.降低公司每股净资产:在目标公司一方实际每股净资产较低的情况下,如果确定的换股比例不合理,则有可能降低主并公司每股净资产。由于每股净资产反映了公司股东持有的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每股净资产就是对主并公司股东权益的侵害。

4.造成公司股价波动。

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首先协助合并小组的人员正确选择目标公司。评估并购方案的可行性时,应将其对并购后存续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列入考虑范围,综合考虑目标公司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成长性、发展机会、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合并双方的资产,正确确定换股比例。

(四)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购买合并通常用购买法,换股合并通常采用权益联营法。采用权益联营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被并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均按原账面价值入账,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被并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全部并入主并公司当年的合并利润表,而不论换股合并在年初还是年末完成。与购买法相比,权益联营法容易导致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而有可能对公司的配股申请产生有利影响。另外,主并公司还可以将被并公司再度出售,只要售价高于账面价值,就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益。而购买法由于主并公司要按照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而非账面价值纪录被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评估价值又通常因通货膨胀等因素而高于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将产生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并很难获得再出售收益因此,审计人员必须留心并购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利润操纵

七、结束语

采购审计案例范文5

事实证明,在并购过程中,选择实力强、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参与并购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并购成本,减少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审计人员在并购活动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在长期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事务所还专门设置了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机构,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有效降低并购风险成本。

一、企业并购风险审计与会计师角色

风险基础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方法本身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在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也提出了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控风险×检查风险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存在重大误报和财务报表表达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指企业及各类经济业务、账户余额,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内控风险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测试但未能发现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

风险基础审计体现的审计思路,是以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首先研究理解企业经营及所从事经济活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然后,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由概括到具体,由表及里地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关系,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审计全过程所收集到的证据、信息。构成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

企业并购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则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整个企业并购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扮演主要角色,但注册会计师所具有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能发挥的作用则是其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积极参与企业并购过程的设计,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并且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并购过程为审计人员带来哪些审计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一)并购的环境

企业并购行为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宏观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从微观上去考察,企业的管理经验是否丰富、组织文化是否成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也对企业并购战略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在经济处于上升期开展并购活动,并选择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并联度高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可以减少并购风险。

(二)并购双方的优劣势分析

要确定合理的并购策略,主并企业必须首先正确衡量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认真评价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互补性、关联性以及互补、关联的程度,并要研究主并企业的优势资源能否将目标企业具有盈利潜力的资源利用潜能充分发掘出来等。无论主并企业拥有多少优势资源,也无论目标企业具有多大的盈利潜力,如果并购双方的资源缺乏互补性、关联性,就不可能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

(三)并购的成本效益分析

并购过程必然带来相应的并购收益、并购成本,这是并购决策的最基本的财务依据。并购收益是对未来收益预测的贴现,贴现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并购之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风险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并购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购行为本身所引起的风险变化以及企业期望得到的风险回报等因素。并购价格是并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涉及到如何对目标企业进行估价的问题。

(四)并购的换股比例确定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确定换股比例有多种方法:每股市价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净资产之比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并购活动的成败越来越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根据最近安达信调查兼并收购活动中新风险的结果,当前的并购经常受到人员素质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制约,并购活动的动力引起参与的各方潜在的、额外的高风险,造成前所未有的对新方法和计划的需要。安达信负责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技术、媒体和通讯业务的管理合伙人约翰说:“曾有一段时间,并购活动是完全由收入和利润增长来推动和衡量的,但现在是关于人、知识和技术。”

三、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宏观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1.法律方面的风险:包括反垄断限制、证券监管限制以及签约不严密引起的诉讼风险等。

2.宏观经济形势方面的风险:包括经济周期、贸易限制、外汇管制、投资环境风险等。

3.政策方面风险: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

4.行业方面的风险:包括产品生命周期、行业成长性、行业竞争程度、行业的市场饱和程度、行业的技术先进水平、行业的进出壁垒等。

(二)微观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1.固有风险:包括并购企业在同行业当中的获利能力、经营结果受经济因素影响的敏感度、现金流量充足性、以前审计中所发现的已知错报和可能发生的错报的性质、成因及其金额大小(有没有动机进行虚假的报表式合并)、管理当局的变动情况、声誉和会计技能、技术进步对公司经营和竞争能力的影响。

2.控制风险:包括管理当局的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对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为实现经营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否很想夸大会计报表中的盈余)、董事会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授权和分配责任、对公司经营的控制能力、内部审计(企业内部自我独立评价,协助管理当局监管控制政策和程序)、外部管理机构、会计系统的完备性。

3.检查风险:审计人员从事并购审计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是否充足,参与并购人员的知识、经验、工作责任心以及对风险预见和把握能力等。

四、与并购优劣势分析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企业自身风险:包括企业优势、企业劣势、企业生命周期、核心竞争力、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

(二)企业并购的联合风险:

1.资源互补性:资源互补程度越强,双方并购后的效益增长就越明显,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各方面都能够取长补短。资源互补性差的企业进行并购有较高的审计风险。

2.产品关联性: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经营上的紧密程度较强,能够很快实现一体化。产品关联度低,则并购容易失败。

3.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高层对并购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4.员工状况:员工的素质、结构直接影响并购后的成本与效益。

5.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的递延效应能够覆盖并购后的新企业。

6.未决诉讼:未决诉讼对并购是很大的威胁。

7.抵押担保:抵押担保常常形成潜在的或有负债或末决诉讼。

(三)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包括管理整合、组织整合、人事整合、文化整合、财务整合等等,会导致并购最终的成败。

五、与并购成本收益分析相关的审计风险

(一)并购的收益

1.取得规模收益:企业通过并购在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大型设备实现专业化生产,增加产量,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对于各种成本费用的审计要与并购的过程相联系。

2.取得并购差价收益:企业并购的信息通常是明确的利好消息,一般会引起股价上升。如果企业希望在并购之后通过适当的整合,再将目标企业转手出售,那么可以通过股价的预期效应取得并购价差收益。有些企业由于管理较差、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价值低估,如果能够把这种市场价值低于资产的重置成本的企业作为并购的目标企业,然后对该企业进行重新整合,就可以获得比市场价格更大的企业及其资产。因此,在审计中必须辨别企业的并购动机,了解并购的短期与长期效益,

3.取得税收优惠:并购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税收递延条款合理避税,把目前亏损但有一定的盈利潜力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尤其是当并购方为高盈利企业时,能够充分发挥并购双方税收方面的互补优势。审计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当亏损企业被作为并购目标时,一定要考察目标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盈利潜力,并购方能否将目标企业的盈利潜力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起来,而不能仅仅利用亏损企业避税方面的优势,忽视了并购以后的实质性经营。

4.取得上市资格: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可以取得上市公司宝贵的“壳”资源。“借壳上市”不但可以迅速取得上市资格,提高企业知名度,而且通过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以获取配股以及发行新股的资格,较为便利地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并节约上市费用。审计人员应当注意审查上市公司是否借并购的机会上市,从而牺牲并购的效益来换取壳资源,或者希望上市后短期投机圈钱。

(二)并购成本

并购成本是指并购行为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包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机会成本。

1.交易成本

第一是信息成本:并购方必须全面收集目标企业财务信息,主要有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产品结构、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成本结构、融资能力等,从而对目标企业作出一个基本、全面的财务评价,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确定并购价格。在有多家企业竞相并购同一企业的情况下,相互竞价必然加大并购成本,此时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实力、报价和竞争策略等因素。一般而言,收集的信息越是充分、详细,信息收集费用越高,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越小,并购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2.整合成本:指并购后为使被并购企业健康发展而需支付的长期运营成本。具体包括:整合改制成本、注入资金的成本。整合与营运成本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和难以预见性。

3.机会成本:并购过程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资源,包括资金的输出、物资的调拨、人员的调配,一旦进入并购过程,就很难有充足的资源考虑进行其他项目,因此,并购行为丧失的其他项目机会和资金收益就构成了并购的机会成本。

审计人员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全面估价企业的并购成本,以及并购过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六、与并购换股比例确定相关的审计风险

要合理确定换股比例,首先必须正确确定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有多种表现形式:账面价值、评估价值、市场价值、清算价值等。这些价值表现形式虽然从一个方面或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价值,但都不能代表企业的实际价值。审计人员首先应该以某一公允标准确定企业的实际价值,而市场价值则是在实际价值的基础上谈判的结果。确定了企业价值之后,就要选择不同方法确定换股比例,最后评估换股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收益现值法、市盈率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由于企业并购的并不是目标企业的现有资产价值,而是目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以及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力,也就是目标企业的未来价值。因此,并购方实际上是在选择与并购目标和动机相应的估价方法。当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长期经营,则适合使用收益现值法;当证券市场功能健全、上市公司的市价比较公允时,可以采用市盈率法;当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将目标企业分拆出售,则适合使用清算价格法;如果企业作为单一资产的独立组合,则可以使用重置成本法。

审计人员在选择评估方法时,要注意区分不同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一般而言,贴现价格法把企业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反映到当前的决策时点,能够反映目标企业现有的资源的未来盈利潜力,理论上的合理性易于为并购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测未来收益的主观性太强,有时难以保证公平。贴现价格法需要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或资金成本),即企业进行新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程序包括预测自由现金流量、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及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主观判断的因素很强。市盈率法操作简便,但需要以发达、成熟和有效的证券市场为前提,而且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比如应用市盈率法对目标企业估值时,需要选择、计算目标企业估价收益指标,可采用的收益指标包括:目标企业最后一年的税后利润;目标企业最近三年税后利润的平均值;目标企业以并购企业同样的资本收益率计算的税后利润。在选择标准市盈率时,可以选择在并购时点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与目标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因此,当审计人员面临不同的方法选择时,应当考虑在风险和成长性上的综合性与可比性。重置成本法没有对企业进行全盘统一考虑,不适用于企业无形资产规模较大或品牌资源丰富的情况。

(二)确定换股比例方法的选择

在以往的案例中,清华同方吸收合并山东鲁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折股比例为1.8:1;华光陶瓷以1.29:1的比例吸收合并山东汇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虹饲料吸收合并湖南城陵矶,折股比例为3:1;浦东大众吸收合并无锡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折股比例为1.25:1.那么,折股比例的确定有什么样的方法呢?

1.换股比例等于每股市价之比

在成熟发达的股市,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及其变动基本上可以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及其变化。但证券市场并不全是充分有效的,每股市价不但要受当前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成长性的影响,也受投机因素和内幕信息的影响。在投机性较强、缺乏效率的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很难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际价值,不适于采取每股市价之比确定换股比例。

2.换股比例等于每股收益之比

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优劣最终都将反映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上来,而每股收益则是国际通行的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反应指标。这一方法的缺点是:没有剔除非正常收支对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也没有考虑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如果提高这一方法的精确性,可以把预期盈利增长和风险因素考虑在内,计算预期每股收益,用企业预期每股收益之比来确定换股比例。

3.换股比例等于每股净资产之比

净资产是企业长期经营成果的账面价值,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尤其是经过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之后,更能增强这种价值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由于账面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而且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不能反映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也不能反映账外无形资源对企业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只能适用于账面价值较为真实,且合并双方实力接近、发展状况类似的企业合并。

在我国已发生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中基本上采取了对这一方法进行改进的结果,在账面价值的基础上,以收益现值法对参与合并的企业进行合理评估,以评估后的每股净资产确定换股比例,也就是以下的换股计算方式:

折股比例=(合并方每股净资产/被合并方每股净资产)x(1+加成系数)

即以账面价值原则为计算基础,企业内在价值中涉及复杂推算的部分及融资能力、商誉等方面则以一个加成系数来反映。加成系数的确定是否充分反映了两公司相比较的价值比例关系,是否充分反映了合并双方股东的利益,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存在探讨余地,审计人员在价值评估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都需提高

在清华同方合并山东鲁颖电子的典型案例中,就使用了这种改进后的净资产比例法来确定换股比例。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截至1998年6月30日,清华同方每股净资产为3.32元/股,山东鲁颖电子每股净资产为2.49元/股由于清华同方是上市公司,主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发业务,发展较快,未来盈利空间较大。经过双方讨价还价,确定加成系数为35%。由此确定换股比例为1.8:1,即以每1.8股鲁颖电子股份换取清华同方普通股1股

(三)换股比例的确定对合并各方股东权益的影响

1.稀释股东的持股比例:换股合并方式无论采用增发股票还是新发股票的方式,必然改变合并双方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可能改变主要股东对合并公司的控制能力,大股东可能由绝对控股转为相对控股。

2.摊薄公司每股收益:如果目标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合并后每股收益达不到按换股比例折算的主并公司每股盈利水平,那么,采取换股合并方式将摊薄主并公司的每股收益。

3.降低公司每股净资产:在目标公司一方实际每股净资产较低的情况下,如果确定的换股比例不合理,则有可能降低主并公司每股净资产。由于每股净资产反映了公司股东持有的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每股净资产就是对主并公司股东权益的侵害。

4.造成公司股价波动。

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首先协助合并小组的人员正确选择目标公司。评估并购方案的可行性时,应将其对并购后存续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列入考虑范围,综合考虑目标公司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成长性、发展机会、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合并双方的资产,正确确定换股比例。

(四)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购买合并通常用购买法,换股合并通常采用权益联营法。采用权益联营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被并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均按原账面价值入账,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被并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全部并入主并公司当年的合并利润表,而不论换股合并在年初还是年末完成。与购买法相比,权益联营法容易导致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而有可能对公司的配股申请产生有利影响。另外,主并公司还可以将被并公司再度出售,只要售价高于账面价值,就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益。而购买法由于主并公司要按照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而非账面价值纪录被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评估价值又通常因通货膨胀等因素而高于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将产生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并很难获得再出售收益因此,审计人员必须留心并购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利润操纵

七、结束语

采购审计案例范文6

__公司创建于1953 年,历经62年的稳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专业化的健康食品企业。产品从单一的白酒发展成为以保健酒、健康白酒和生物医药为三大核心业务的健康产业结构。2014年,实现销售额75亿元,上交税金20.58 亿元。继续保持中国保健酒行业和湖北民营企业的龙头地位。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中国轻工业酿酒行业十强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公司董事长及领导层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从企业改制以来,通过有序推进、积极探索,构建了企业审计监察组织,逐步强化了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公司审计监察部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董事长直管,管理总监协管,现有工作人员9人。自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审计监察部切实从企业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符合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及工作着力点,探索新的审计方法与手段,积极研究和应用信息化审计技术,使得内部审计监察职能得以充分履行和发挥,为__公司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__公司各类经济业务活动历来是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审计工作也经历了从成立的初始阶段查错纠弊的价格审计,逐步向工作流程和操作环节等管理审计转变;并通过审计促使被审单位(部门)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相关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特别是2013年,__公司对审计监察职能进一步完善,审计监察工作主要围绕公司及各投资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遵循事后审计原则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在完善内部控制、风险防控和促进内部管理水平提升、违纪违规和腐败问题防范与查处等方面的作用,并建立相应机制和流程,使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1、注重财务收支审计,确保合作双方互利共赢。财务收支的双向审计对象是公司下设部门、全资子公司,重点是控股企业。公司对外投资项目较多,有横跨几个行业的控股产业,通过多年来的深入实践,总结出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审计监督工作方式。即:每年审计监察部门联合企业投资主管部门,不定期地对控股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评估,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建议,然后与被审计单位协商下一步加强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使审计查出的问题形成工作闭环,落到实处。

2、完善采购业务审计,实现采购良性竞争发展。__公司每年采购金额约占公司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内部审计与控制的重点,针对采购业务审计,审计监察部通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建立了定期审计与抽查审计相结合的采购业务审计,即对大宗物资采购实施必审,在采购业务洽谈与执行阶段对其开展的合理性进行监察,在采购业务完成后,实施事后审计,同时,每年对每类大宗物资均要实施一次专项审计,针对其采购价格、采购方法等进行全方位审计;通过建立供应商良性竞争机制(报价与业务量挂钩)等形式,将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而在保证原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切实让利于消费者。针对零星采购,实施抽查审计,在审核价格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其采购申报的合理性。据了解,仅纸品包材类一项,每年因审计而带来的成本效益就有近百万元。

3、开展广告业务审计,拓展审计监督领域。随着__公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市场广告及各类投入费用也在逐年增加,约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12%。针对市场广告及投入等费用无标准可依,审计困难等问题,审计监察部将审计触角延伸到广告业务洽谈阶段,将原来的定向洽谈模式调整为多家报价谈判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公司广告业务成本;同时也规避了业务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腐败等问题。较为典型的案例是通过对某市场业务员违纪问题的审查发现:作为业务负责人某某不仅任由广告商抬高制作价格,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在负责数起店招制作等广告合同执行中变相收受回扣(要求广告商装修其房屋等方式)。在公安部门协助下,公司对其涉嫌违纪和职务侵占公司财产一案,作出了开除出营销队伍并永不录用的决定。此案件查处既起到较好警示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公司营销“环境”

4、强化工程项目审计,降低公司投入成本及项目风险。工程项目建设存在周期长、投资额大、控制环节多等特点,仅凭工程竣工的事后结算审计,缺乏对关键控制点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建设工程的损失浪费,也很难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因此,对工程项目审计必须前移审计关口,在加大对各类工程前期招投标监察力度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在建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首先,通过建立工程项目的日常定期巡检机制,对工程项目的巡检时发现的一些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的行为及时进行了查处,以提高工

程施工质量。其次,严格审查工程项目中的转分包、挂靠与围标等不合规行为,避免公司遭受经济损失。如公司新办公楼玻璃幕墙工程审计案例,通过明察暗访,多方取证发现投标单位存在违法资质挂靠等问题,并及时将该案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还有在山南酒厂绿化工程项目审计中,审计监察人员通过对参与该项工程投标的绿化单位的实际走访,以及市场行情的调查等,发现该工程存在转包行为,并及时终止了转包合同,为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也确保了该工程质量;另外在公司保健酒三期人行天桥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对前期招标文件分析及结算资料的审查,发现承接人员为取得该项工程承包权,存在围标抬高造价的嫌疑,该案件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案人已被抓捕归案。第三,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前的审查工作,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如通过对保健酒三期及办公楼机电安装工程合同审查,发现该工程主材存在不合规的采供定价(即由施工方供应并按信息价执行)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为公司挽回了近400万元的经济损失。四年来,工程项目累计审减金额达7800万元,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公司在工程项目上的投入成本和项目风险。5、加强经济业务合同审计,前移审计监督“关口”。如通过审计发现公司新办公楼智能化工程招评标存在不合规问题并及时“叫停”处理;及时制止枫林酒厂消防工程合同主材设备价格偏高和项目取费不合理等问题,为公司挽回了63万元直接经济损失;通过对公司绿化景观改造工程合同价格审查,为公司挽回了90万余元经济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审计工作的风险防范作用。

6、实施教育防腐,完善腐败问题举报及审计查处工作机制。__公司从2013年开始,明确将防腐倡廉纳入审计监察职能范畴,构建了党委及审计监察为一体的、相辅相成的防腐教育体系,公司党委负责从思想上进行防腐倡廉的建设,组织以公司内部党员为主的领导干部进行防腐学习;审计监察部作为公司审计监察部门,不仅承担着腐败问题的调查处理职责,也承担着防腐的教育培训职责,审计监察部每年把审计案例进行汇总、精编,作为培训教育的主要教材,通过实施案例的分析与研讨,将公司曾经发生的案例进行剖析,以案例教育员工及各级领导干部,克己奉公,切实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腐败。通过制定和系列制度,确保腐败问题举报有渠道,查处有依据。三年来,结合审计监察部查处的一些问题,公司陆续出台并持续完善了《__公司员工廉洁工作准则及管理制度》、《__公司与合作商文明及廉洁合作条约》等,对出现的各类腐败问题,进行严查严纠;审计监察部监督各业务部门开展与合作商签订文明及廉洁合作条约签订工作,以促使合作商与公司共同防腐,打造阳光、廉洁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持续完善了《__公司举报管理制度》,畅通举报与投诉的渠道,员工及外部合作单位等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信件等多种形式举报公司内部的各类腐败问题,审计监察部严格落实和执行公司举报问题100%调查与处理的要求,如,审计监察部对公司下属毛铺酒厂存在的顶班、管理人员克扣工资等出现的群体性“蚁贪”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确认“蚁贪”行为属实,对涉及到的7名各级管理人员分别作出了辞退、留用察看及警告等处理。公司对各级领导干部在外出差期间接受合作单位的吃请等问题是预防腐败的查处重点,通过查处和处理相关领导干部,进一步净化了干部队伍,实现了与合作商的阳光合作。三年来,审计监察部累计查处涉嫌违纪违规的各类举报案件27起,处理43人次。

__公司内部审计监察部门职能随着公司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变化,现阶段,公司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于经济审计,而是逐步在向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及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转型。工作的转型,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效益不仅仅体现在减少经济损失方面,而更多的体现在发现企业管理漏洞、提出整改措施方面。四年来,公司内部审计共计提出管理改进建议324条,被采纳审计建议 309条。

1、完善审计监督模式,促进审计作用发挥。完善以事后审计为主,事前、事中审计为辅的审计模式,实行全过程审计监督。事后审计与过程监督并不矛盾,因为企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事后审计可以更好促进相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创新与责任意识的提高,并通过失败来总结经验教训;而通过过程监督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风险。因而公司内部审计根据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审计方式,既有事后审计又有过程监督,如“事前、事中”的过程监督,主要是针对__公司投资数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重大建设项目。通过审计工作贯穿工程建设整个过程,尽可能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监管“关口”前移,增强审计的时效性,从而让整个工程的管理、财务、质量情况实时处于可控之中,以便及时纠正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确保项目资金投入真实可靠,合规合理。

2、强化风险防控审计,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坚持“防范重于纠正、制度促进管理、监督寓于服务”的审计理念,注重风险管理,不断加强风险防控审计。在公司风险防控审计的执行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各类合同、协议签订前的审核,以及项目招投标的实时监察来实现。通过对招投标方式的监察及建议,使得公司的招投标工作日趋规范、合理,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招投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