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范例6篇

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

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范文1

为全面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中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职能职责,落实工作责任

(一)采购单位是政府采购活动行为主体。主要负责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采购政策制度;编制本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计划;按规定及时向财政部门申报政府采购计划;依法按规定向交易中心提出采购具体需求,确认采购文件;委派单位人员监督开评标及相关工作;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及时确认采购结果,并按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组织本单位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工作;及时提交采购支付申请,办理资金支付事宜;配合交易中心处理采购项目的询问与质疑答复,配合财政部门开展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工作;接受或协助财政、监察和审计等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履行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交易中心是政府采购交易执行主体。依法履行集中采购机构职责,主要负责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采购政策制度;根据采购单位委托办理采购事宜,制定集中采购机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审核采购单位采购需求,按照采购文件范本依法合规编制采购文件,就采购文件组织专家论证及预公告征询供应商意见;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政府采购信息在指定媒体公告;依法按程序组织供应商报名、开标和评审;向中标成交供应商签发中标成交通知书;做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上报和采购项目文件档案管理;依法受理和处理供应商的质疑及回复,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投诉处理工作;接受或协助财政、监察和审计等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履行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三)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主体。主要负责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采购政策制度,参与起草政府采购规范性文件,拟订本级政府采购政策和管理制度;审核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依法核准政府采购方式和变更;征集上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审核备案政府采购文件、评审报告和采购合同等文件资料;监督检查政府采购活动,对交易中心履行集中采购机构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审核政府采购资金支付事项;依法受理和处理政府采购中的投诉事项;汇总审核上报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组织政府采购当事人和评审人员开展培训;履行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确保依法采购

(一)明确采购信息媒介。政府采购信息必须及时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和同级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向社会公开,内容必须一致。凡未在上述指定媒介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的项目,不得在四川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系统中抽取评审专家。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除外。

(二)依法审核政府采购方式。采购方式由财政部门审核,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府采购方式适用条件和情形执行。政府采购应以公开招标为主,政府采购货物或服务的数额达到公开招标规定标准的,必须公开招标采购。采购单位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服务化整为零,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三)规范公开招标方式变更管理。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除应急工程项目按规定程序审批执行外,原则上不得变更采购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采购单位应当在采购活动前书面报经同级政府同意后,由同级财政部门办理采购方式变更。

(四)严禁任何形式规避政府采购。因采购单位前期工作不主动、计划不周密等主观因素造成时间延误,不能按招标程序正常采购的,不良后果由采购单位自行负责。采购单位不得违规要求更改采购方式、单位自购或缩短法定采购时间等,规避集中采购或公开招标。对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或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采购单位未实行政府采购的,财政部门应当拒绝支付资金。

三、进一步规范采购文件编制管理,堵塞采购漏洞

(一)进一步强化采购文件编制责任。交易中心和采购单位应当增强采购文件编制的责任意识,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编制采购文件,对采购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

1.采购单位应当认真组织做好采购项目前期市场调查和采购需求的科学论证工作,依法合理设置供应商资格条件,提供采购项目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服务要求和评审标准等采购需求,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不得设置具有倾向性、排他性、限制性条款和内容,不得违反规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变相指定品牌、型号、产地和服务的供应商。采购单位还应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不得超标准采购,不得超出办公需要采购货物和服务。

2.交易中心应当对采购单位提供的采购项目技术规范(规格配置、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供应商资格条件、服务要求、评审标准等采购需求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科学编制采购文件。交易中心在编制采购文件时,对采购单位设定的采购需求具有倾向性、排他性、限制性条款或歧视待遇,以及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应当要求采购单位进行修改完善,否则不得继续实施采购,由此导致采购延迟以及其他相关责任由采购单位承担。

3.财政部门应逐步分类编制政府采购范本文件,加强采购文件审核备案,发现采购文件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应当责令交易中心、采购机构商采购单位整改修正,拒不整改修正的,将有关情况书面报送同级监察

机关,由监察机关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理。

(二)进一步规范供应商资格条件设置。各级交易中心和采购单位在采购文件编制中,对供应商资格条件要求应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并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非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强制性资质或强制性认证,不得作为资格条件。除采购项目所涉行业有明确强制性规定外,不能以制造厂家作为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供应商的资格条件予以规定。

2.投标产品制造厂商出具的投标特别授权函、针对采购项目的授权书或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等不得作为供应商特有资格条件,不得限制合法的、经销授权商等参与采购项目竞争。

3.不得将供应商注册资本金、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供应商的规模条件作为供应商资格条件,从而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已设置供应商的资格条件,不能作为或变相作为评分加分因素。

(三)进一步规范采购文件技术参数要求。采购文件中实质性技术参数要求和条款,必须满足3家及以上不同品牌的同档次(或以上)的产品参与竞争。技术参数设置不能以供应商产品独有的技术参数或专利技术作为实质性技术参数和要求,不能通过技术参数设置排斥潜在供应商公平参与竞争,不能“量身定做”照搬照抄个别供应商产品的技术参数。特别是需实质性响应的参数,不得设置固定值限制优于此参数的产品。

(四)进一步规范采购文件评分标准编制。招标采购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的,评分因素中分值(100分制)比例的设定,应当将价格、技术、服务作为主要评分因素,合理设定各评分因素的分值。

1.货物类采购项目报价分值原则上一律60分,有特殊情况(技术标准要求高、技术需求占比重、项目技术复杂等)需要调整的,应当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调整后报价分值不得低于50分。

2.服务类项目报价分值原则上不得低于30分,国家或行业有明确价格要求的,从其规定。

3.非国家强制性认证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保管理体系认证、银行资信证明等体现产品信誉或质量的作为评分因素的,单项得分不得超过总分值的0.5%;各类资信认证事项等累计分值不得超过总分值的3%。

4.经营业绩、项目案例等作为评分因素的不得设置地域性和行业性限制,分值设定不得超过总分值的3%。

5.价格分统一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作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其他投标人的价格分统一按下列公式计算:投标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价格分值。

(五)进一步完善采购文件预公告制度。采购文件正式公告前,交易中心须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和同级公共资源交易网上进行预公告征求意见,预公告期限至少为5天,主要对供应商的资格条件、技术参数、性能指标、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等进行公告,广泛征求潜在供应商和社会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

(六)强化采购文件第三方专家审核论证。交易中心对预算100万元及以上,或涉及民生、公益性项目,社会关注度高或技术要求比较复杂的重大采购项目(经批复的公务用车或执法执勤车辆除外),应当将编制后的采购文件分别送3名专家独立审核论证(不得注明采购单位和项目名称),重点审核论证供应商资格条件、采购需求及评审标准等是否满足3家及以上不同品牌产品或服务供应商,是否具有倾向性、排他性和歧视性,明确出具审核论证意见,其中任何1名专家提出意见并审核论证不通过,必须重新修改采购文件。审核论证专家原则上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抽取,参与项目审核论证的专家不得再参与项目评审。

(七)建立采购文件意见反馈与修正机制。交易中心与采购单位应根据采购文件预公告征求意见和专家审核论证意见,修正完善采购文件内容,编制正式采购文件并经采购单位确认后,送同级财政监管部门审核备案,在指定媒体上正式采购信息公告。交易中心应将采购文件预公告征求意见、专家审核论证意见等反馈意见采纳及修正情况书面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备案,并作为评标报告的一项内容备查。

四、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管理,确保公平公正

(一)规范评审委员会采购人代表管理。评审委员会(包括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按规定组成。采购人代表应从四川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系统中随机抽取担任,采购单位出具授权书委托其履行采购人代表职责。

(二)规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评审专家原则上在开标当天抽取,由交易中心向财政部门管理的专家库网络终端申请,在采购单位和交易中心人员的现场监督下,从四川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系统中通过随机方式抽取,并语音自动通知评审专家,抽取结果密封打印,网络终端数字加密证书密封保存至开标结束。市本级预算在30万元以下的采购项目,选择同时在广安、南充、达州、遂宁、巴中等五市区域内抽取评审专家;预算在30万元及以上的采购项目,选择在全省范围内抽取评审专家。

(三)加强政府采购开评标现场管理。交易中心应当积极推进供应商网上报名、电子化评标和有效电子监控管理,组织评审专家独立评审,禁止非工作人员、非评审人员进入开标现场和评审现场,为评审现场提供事务的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不得为同一采购项目负责人或经办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表影响评审委员会成员独立评审的意见和言论,不得非法干预评审工作。交易中心在开评标中发现采购单位、评审专家或供应商涉嫌违法违规的,应将相关证据和情况书面送同级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处理。

(四)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废标管理。采购中对于废标的采购项目,交易中心应会同采购单位认真分析研究废标的具体情况,找准废标的实质原因,组织评审委员会对采购文件是否存在倾向性、歧视性和不合理条款进行论证,并出具书面论证意见。对因采购文件不科学合理导致废标,应修正采购文件并重新按原采购方式组织采购,不得简单以报名不足3家或实质性响应不足3家废标而要求变更采购方式。

五、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履约管理,曝光不良行为

(一)加强采购合同履约验收管理。采购单位应依法确认中标结果,按中标(成交)通知书依法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或拒签合同。采购单位应严格按采购文件、投标承诺和合同及相关规定组织履约验收,大型或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验收组成员应当在验收报告中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验收报告应作为资金审核支付的重要凭据。交易中心、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加强采购项目履约验收抽查和审计监督。

(二)曝光处罚采购当事人的不良行为。各级交易中心应在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建立政府采购不良行为曝光台,财政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供应商、采购机构、评审委员会成员等采购当事人,在采购活动中的不良行为认定及处理后,及时在政府采购不良 行为曝光台中予以公示。供应商有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的不良行为的,除中标无效外,并纳入我市不良供应商名单,1—3年内不得进入我市政府采购市场。被四川政府采购网曝光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违规供应商,自动列入我市不良供应商名单。

六、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组织保障,提升管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府采购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强化部门单位责任,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政府采购管理方式,规范采购操作程序,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提高政府采购管理水平。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总体规划和部署,建立与全国互联互通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实现政府采购业务的全流程、全电子化操作,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采购单位、供应商提供快速、透明、便捷的采购服务平台,不断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责任追究。政府采购环节多,链条长,涉及面广,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完善监督方式,形成监督合力,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采购人、交易中心、采购社会机构、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收受贿赂及其它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行为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采购;采购管理;成本动因

引言

供应链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供应链管理方法,这是因为,一是成本能真实地反映供应链活动的实态;二是成本可以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尺度。就第一点而言,一旦用成本去掌握供应链活动,供应链活动方法上的差别就会以成本差别的形式明显地表现出来。就第二点而言,用成本这个统一的尺度来评价各种活动,可以把性质不同的活动放到同一场合进行比较,是有效管理供应链的一种新思路。

一、供应链管理和作业成本法

(一)供应链管理

所谓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1]。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其宗旨是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最好地满足用户需要,使供应链各个企业共赢。它以市场组织程度高、规模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连接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像丰田、耐克、尼桑、麦当劳和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

(二)供应链管理环节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它否定了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的经营模式,提倡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

其管理的主要部分是对上游外部供应链成员的管理。为了管好供应链中所有上游组织的物料流动,企业启用了许多管理者以确保所需物料按时、按地得到供应。还要指出企业的外部下游供应链包括产品流向最终客户所经的所有下游的分销渠道、流程与职能部门。所有组织均隶属一个或多个供应链[2]。

(三)作业成本法

1.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它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础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3]。其实质就是在资源耗费与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这一桥梁来分离、归纳、组合、然后形成各种产品成本,它提供了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的新思路,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作业是指企业为完成其营运目标,在组织内特定部门中所进行的重复性活动。基于作业而实施的成本计算,即称之为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制度是根据产品产生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产生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4]。确认成本动因,它会帮助我们清晰看出哪些产品利润较高,哪些产品处在微利和保本状态,有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

因此,在作业分析中,成本动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其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这种理论提出成本的分配应着眼于成本的来源,把成本的分配与促使成本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汇集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

2.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Cost Driver),又译作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亦即成本的诱致因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及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的事项进行的度量,是对作业的量化表现,也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5]。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并可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作业和成本动因的区别在于作业是为达到组织的目的和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目标所需的种种行为;而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升降的因素[5]。

(1)成本动因的分类

成本动因可有多种分类标准:

根据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和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

根据成本性态可分为数量基础成本动因、作业基础成本动因和固定成本动因。数量基础成本动因与变动成本的发生相关,是变动成本的分配基础导致短期变动成本的发生,是短期变动成本的分配依据。作业基础成本动因是长期变动成本的分配依据。固定成本动因导致了银行固定成本的发生,如营业用房和设备购置、组织机构设置与变革等,也称战略成本动因[7]。

(2)影响成本动因选择的因素

从定量角度而言,成本动因的确认可通过在各种动因和相互成本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而展开;就较为主观的手段来说,成本动因的确认又可通过涉及成本的部门和主管讨论决定。因此,影响成本动因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四个:首先是计算成本动因的成本;其次是选定成本动因与实际作业消耗间的相关性;再次,成本动因的采用所导致的行为;最后,采用成本动因的数量。

二、供应链采购

供应链管理模式实质含“供”与“需”两方面,物流从供方开始沿着各个环向需方移动。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需方”与“供方”的对应关系,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供应链。实际上,供应链作为一条纽带将企业和供应商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双赢系统。而显然采购是发生在上下游企业间的必有活动,加强采购管理,降低供应链在上节点企业的成本,对于降低整个供应链管理总成本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供应链管理首先就是与采购关联在一起的,借助于采购来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供应链体系的价值。

采购的原则就是一切从供应链的成本角度出发。所谓采购分析,既是分析该买什么、买多少、什么时候买、花多少钱、什么时候得到以及怎样得到的问题。通过考察各行业公司的情况,就可以看出高效率的采购是如何产生竞争优势的。比如:一个运输设备制造商也许会产生1亿美元的年收入。对于一个普通的运输设备制造公司来说,材料的费用可能是6000万美元。大的采购组织比普通公司一般会少花费5%的采购费用,因此他们的采购费用为5700万美元。小公司则要多花费5%的采购费用是6300万美元。

三、成本动因分析

(一)供应链采购环节中的成本动因

我们知道,成本动因是引起成本发生变动的原因,在供应链采购环节中存在很多,主要有:

1.采购模式

选用不同的采购模式对成本的计算是不同,这直接影响着采购的数量、时间,不同的采购策略安排也最终影响着价格、运输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

2.采购批量

采购批量在采购决策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经常受到鼓动而进行大批量物品的购买。确定经济采购量对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起到至观重要的作用。

3.人员选择

现阶段的采购,大部分企业都是派出专门的采购人员去采购。因此采购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采购沟通能力、自身素质的高低都在影响着采购成本的高低。

4.采购价格

很显然,成本的变动,必然造成价格的变化。采购价格变化,主要原因在于成本发生变动。采购价格也成为不可忽略的成本动因之一。

5.采购费用

在采购环节中,各项费用的发生是再所难免的。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材料的运输费、装运费等都在影响着采购成本。如果能在相关费用上做到节省,或做相应的控制,那么对于采购成本的控制是十分有利的。

6.供应商的选择

我们讨论的采购,是在供应链这个大环境下讨论的。而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离不开与上下游企业、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因此,正确选择供应商也成为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尤其在供应链采购中更为重要。

(二)采购环节成本动因分析

1.混合采购方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供应商不断提供的价格折扣影响到采购量。购买方可能希望在一个较为优惠的价格水平上突击采购,“囤积物料”;也可能希望通过谈判得到优惠的价格,而只有在需求出现时才实际进货,以此避免存货的积聚[8]。对此,购买方多采用混合采购方式(即,既有先期购买,也有按期采购)。如果可以预测到某种商品价格的季节性变化,那么采用混合采购方式比单纯使用按需购买得到的平均价格更低。

2.采购批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每次采购的数量越大,在价格上得到的优惠越多,同时因采购次数减少,采购费用相对能节省一些,但依次采购数量大,容易造成积压,从而占压资金,多支付银行利息和仓储管理费用[9]。

如何控制进货的批量和进货时间间隔,使企业生产不受影响同时费用最省,是采购决策中是应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采购成本的控制是大有利弊的。

首先要确定经济采购量。经济采购量就是项目一定期间材料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的一批采购数量;与存货相关的成本,是指为形成和维持材料采购管理而引起的各项费用支出,其总额随材料数量、价格等属性的变化而增减,主要由订货成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部分构成。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使与材料有关的上述四项成本总和达到最低。

其次要编制材料需用计划[10]。材料的需用计划一般由项目的技术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它是物资部门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

再次编制采购计划。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采购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以及将要选择的合同类型编制采购计划,说明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

3.人员选择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在管理方面的标准选择是十分不容易的,不过我们常以所期待达成的状态为衡量标准。

人员素质选择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采购成本的大小。尤其在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上的企业采购管理都决定着成本,影响着下一环节的采购活动。

4.选择供应商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我们所研究的采购,是在供应链这个范围内讨论的,因此,它离不开与上下游企业、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在采购环节中,若供应商选择不适当,价格制订不合理,采购效率低,这些都会影响着采购成本的大小,最终也对企业发展不利。

5.采购方法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在采购环节中有很多种采购方法,在此只对金额平均法做出分析。该方法假定价格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还假定价格会有不确定的上下波动。企业定期采购,但是采购数量取决于购买时的价格水平。企业根据未来合理时期内的平均价格设定一个购买预算,这一合理时期至少为一个完整的季节性周期。预算金额除以价格就得到采购数量[11]。因此,如果价格普遍上涨,这种方法就会使得企业在低价位时的购买量大于在高价位时的购买量。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弊端,使用其的风险在于价格很高时,采购的数量可能会低于实际需求量,因而有必要持有一定量的库存来规避风险。影响采购环节中成本动因的因素很多,成本动因可以是引起产品产量、生产工时、订货批量、提供的样本量以及企业的生命周期等各种变量因素。它可以是一个事项、一项活动或作业。在此,只对采购环节中的以上几点做出简略分析。

四、结论

加强成本控制,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控制成本动因,只有了解了主要价值链活动的成本动因,才能真正控制成本;二是通过改造和优化企业的主要作业链活动,如商品设计与研制开发、生产、营销等,来取得成本竞争优势,这样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现代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逐渐趋于激烈化和国际化。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环的分析,指出供应链采购环节中存在的成本动因,并对其中几个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本文的阐述指出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对企业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以达到合理控制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0-121.

[2]李琦业.货物采购与检验[M].大连: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136-142.

[3]王佳.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J].中外物流杂志,2005,(04):12-16.

[4]森尼尔.乔普瑞(Sunil Chopra)彼得.梅因德尔(Peter Meindl).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与运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17.

[5]沈文,云俊,邓爱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95-104.

[6]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70-90,224-245.

[7]徐章一.敏捷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的价值实现[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335-345.

[8]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80-144.

[9]徐章一,马士华.应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改造传统工业企业[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05):59-61.

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意义;策略

1 供应链管理概述

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关于供应链(Supply Chain, SC)的定义有很多,其中,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解释为: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包含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于一切向前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以一切向后的关系,供应链是一种关系的集成;我国学者马士华对供应链的解释则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供应链是一个网状的链条结构。不论怎么去解释,供应链均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价值链,这个价值链包含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它是从客户需要开始,到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结束,所以,这也是一条增值链。供应链管理将相对松散、独立的群体联系起来,通过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增值链。

顾名思义,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这条增值链进行有效管理。严格地说,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各种信息流的汇总分析,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用户整体模式的综合管理。有学者曾总结:20世纪的70~80年代,得市场者得天下;90年代,得物流者得天下;21世纪则是做好供应链管理者得天下,谁的供应链管理做得好,谁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供应链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节约交易成本和采购成本;促进企业完善库存管理,降低存货数量和循环周期;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可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1.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原则与困境

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内容涉及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四个方面,包含供应商、用户的合作关系管理,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的物料供需管理,产品涉及与制造管理,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内外兼顾。外部企业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同等重要。第二,纵横联合。材料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同为关系处理对象。第三,信息畅通。不论是库存管理还是物流管理,甚或是产品需求预测等,都要保持信息畅通。第四,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供应链管理基于合作与信任,链条上的各方共同承担风险、风险收益。

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同样存在许多困难,如:(1)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较高。企业打造供应链,实施管理的成本较高,普通企业难以承受。(2)部门间的协调难度较大。供应链管理对企业间的内部协调提出了较高要求,实际操作中,会因为部门职能、利益的不一致而增加难度。(3)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增强。供应链管理强调产品的单一性和规模性,面对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调整难度较大。

2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

2.1 采购管理的意义

采购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实施有效的采购管理,最直接的成效就是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从第一环节,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据有关数据显示,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平均比率为60%,具体如零售业占60~85,计算机业占60~80,汽车业占60~80,电子产品业占50~70,制药业占25~50,服务业占10~40,钢铁业占75%,轻工业占80%,在有色金属工业中甚至达到90%。采购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建立合适的采购方案和价格监测体系,及时调整采购数量,降低库存占有率。

(2)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采购管理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材料需求信息进行了整合,并依据产品的需求、销售情况制定了细致地生产计划,强化了内部资源的运转效率。各个部门在沟通协调中,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3)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采购管理促进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举措。除此之外,采购管理使企业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对产品市场的分析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企业外部竞争力增强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传统采购审批环节多、内部组织成本高、采购周期延长,容易导致存货积压和待料停产等不利影响,强化供应链管理十分必要。

2.2 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策略

(1)完善企业内部的采购流程构造。目前部分制造企业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即根据总、分/子公司的不同权限,分为总部集中采购,分、子公司分散收货分散付款;分、子公司分散采购、分散收货分散付款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但对企业采购管理效率提出较高要求;后一种模式便于分、子公司及时进行采购,但不利于降低企业的整体采购成本,容易各自为战。因此,完善企业内部的采购流程,把两种模式的优点进行整合,提升内部组织的运转效率,是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发展方向。

(2)加强供应商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从博弈走向合作,与供应商之间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是主要特点。供应商与采购方基于合作互信的基础上,共同面对市场风险,最小化交易成本、极大化收益,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现实竞争中,供应商有寻求采购方进行战略合作的需要。在经济形势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为了降低风险,稳定生产,供应商愿意与采购方进行战略合作,既可以明确市场,又可以减小生产成本,一举两得。同理,当采购方向另外一方供应原料时,也应该积极与对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战略合作关系的建设,有利于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加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达到共赢。

(3)坚决实现JIT为主要管理目标。所谓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制)是指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价格、恰当的数量,及时采购物品,这是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举措。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应该以实现JIT为主要目标。通过JIT的实现,降低企业的库存率和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另外,JIT还广泛运用于企业向客户配送产品中,达到提升运行效率的目的。

3 结语

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源泉,采购管理是其中降低成本的关键一环,所以,企业还应健全采购管理的制度保障,形成良好地绩效激励机制;应增强相关人员培训,配备足够的人员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艳娜.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ERP;采购;企业资源计划;内部控制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运用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通信技术对企业内部全面资源计划管理的综合体现,它由原来的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演变发展而来的,并且继承了MRPⅡ的各种优点。不论是工业还是商业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首要环节,在采购中产生的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生产最终的利润是有直接影响的,同时,与采购业务流程相关的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等应付的管理系统对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ERP环境下如何加强采购模块功能的管理控制,使企业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准确地提供采购业务的会计信息,保证采购付款业务循环有效运转,以确保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正常、安全地运行。

1.采购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环节

1.1供应链

对于供应链的定义和论述很多,概括地说,一条简单的供应链是从供应商的供应商一直到客户的客户,中间经过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等等环节,并且相互之间形成了贸易关系的一条链便是我们常说的供应链。当然,这只是一条非常简单的线性供应链,现实中的供应链通常呈现出复杂的网状结构。一个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每个企业都会拥有多个上游与下游企业,甚至会有可能逾越某些关节点直接和最终客户发生联系。

1.2采购业务处理流程

从物流的角度看,最初的采购流程运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生产、外部销售最终产品的定价情况和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得毛利的情况。

图1

1.3采购业务的主要控制点

采购系统实际是由采购业务管理和应付账款两个子系统构成的,它们是ERP系统中比较复杂的子系统模块。在这个子系统模块中存在着物流和资金流两条主线,为保证这两条主线相互联系,正确生成与供应商之间的往来账,是这个采购系统模块的关键所在。同时,根据目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采购模块系统不但完成采购活动的进行中管理、完成后核算,同时完成采购计划的产生和采购产生资金的需求预测。尽管对于不同的企业但采购与应付业务管理的目的是相同的,不同的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和采购业务流程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介绍比较常规的一种处理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关键的业务处理环节和关键控制点:

1.3.1系统功能授权

企业管理方必须按要求设定涉及采购流程的每一个人员对ERP系统的操作权限,例如,对供应商信息的录入须得到对系统的录入操作授权,订单输入后的修改必须得到修改授权,采购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生成及签订采购合同。

1.3.2审批程序

审批程序是采购系统操作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审批程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请购操作审核,二是明确请购操作和采购操作的有关责任。通过各部门和人员之间在系统相互审查确认,避免一个人独立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以此防止其一员工在采购活动中的舞弊行为。而各个部门和各个级别各系统模块的审批程序的目的又有所区别,例如请购申请的部门负责人审批的目的是保证请购物品的品种、质量满足经营生产活动的需要;采购模块的采购部门审批的目的是防止重复采购和控制采购成本。

1.3.3供应商管理

对于采购功能模块业务流程来说,供应商和采购部门的关系是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企业内部需要对供应商建立完善的档案,掌握了解各供应商信息及信誉等情况。如果由采购询价人员进行供应商的选择,那么就有可能产生交易舞弊的违法行为,因此这一环节关键是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另外,供应商的品质和信誉管理制度以及生产能力都会影响采购业务及以后生产销售环节的运行。

1.3.4结算方式

材料采购流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环节,不同的供应商有着不同的计算方式,不同的结算方式有着不同的风险与优势。例如月结,应付款每月结一次,企业资金流相对压力不会太高;预付货款,会有一定风险,风险来自供应商的信誉及经营状况。

2.在ERP系统环境下加强采购系统模块内部控制的措施

2.1权限的分配

企业管理方应当对采购业务与应付款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核制度,明确授权审核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采购业务与付款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各种不同类别的物资请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责任授权体系。部门物资需求由部门主管负责审核,部门资产管理人负责申请;特殊请购计划的制订必须由公司采购部、营销部等相关部门综合讨论决定及由上层管理方审核确认,与经营战略相关的大笔支出还必须取得高层领导的同意。同时,为了保证权责对等,企业内部应当建立适当的考评体系,真正做到谁拥有权利谁承担责任。

2.2审批的进度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应该要求采购申请业务制度化,即明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请购业务审批流程进度,保证所有的采购请购业务都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对于采购请购、采购订单、外协加工订单等,必须经过指定的操作员的审核才能接着处理下一流程。对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可能会指定不同的审核人。待审单的处理等都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充分保证系统账务会计数据处理不错不乱。无论是静态或动态审核,都要仔细审核核对输出的账务凭证与实际发生的交易业务是否一致。

2.3采购业务执行控制

2.3.1订单数量及到货数量的控制

在收货时,需要控制到货的数量是否允许超过订单数量。对请购数量进行控制,采购部门首先应当对每一份请购单审查其请购数量是否在控制限额的范围内及该物资现有的库存量,其次是检查使用物品或获得劳务的部门主管是否已经审核请购单。对于大笔采购交易必须做各种采购数量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2.3.2物资储存成本

企业有存货时会发生保管费用,报关费及场地租金、保险费等费用。企业应尽量减少库存量。对于这类成本,理想的状况是降低到零。

3.小结

企业ERP系统具有实时控制的管理思想,对各模块业务中的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使企业从传统的发现问题、事后补救,发展成为现在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严格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必然会改变财务会计机构和业务人员的分工,优化财务会计组织结构,有助于防止舞弊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确保采购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演化博弈;政府采购;寻租;监管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06-02

1 政府采购的寻租行为

政府采购是相对于个人采购、家庭采购、企业采购或团体采购而言的一种采购管理制度。虽然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采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不够,尤其是监管体制不健全;政府采购的法定监管部门目前还没有把对政府采购的检查纳入日常工作,政府采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并未形成全程式的监管。政府采购本是政府利用权力管理社会经济的一种方式,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权利委托人即纳税人的信息不充分、监管部门检查困难等原因,政府采购在实施中难免有权力的寻租。本文研究的寻租是指供应商以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得租金即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

2 政府采购寻租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稳定性分析

2.1 演化博弈及均衡点稳定性

演化博弈是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经济学家已经运用该方法在社会习惯、规范、制度或体制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解释其形成过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把博弈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群有限理性的个体重复进行某个博弈时,系统整体的行动、规则或策略的分布特征。博弈双方收益矩阵复制动态是演化博弈分析的机制之一,以2×2对称博弈为例,博弈双方的收益见表1。

2.2 模型假设及分析

供应商的行为策略有两种:寻租,不寻租;监管部门也有两种行为策略:检查,不检查。当监管部门选择检查时,若发现供应商有寻租行为,就要对其进行惩罚,但是监管部门也要为检查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来自检查缺失造成的上级部门对其的处罚损失,当然这种成本可以通过上级部门的投入和奖励来补偿。供应商和检查部门的博弈的支付矩阵见表2。

参考文献:

[1]穆森.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08(5).

[2]李春玲,孔祥利.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9(1).

[3]计国君,张茹秀.基于演化博弈的生态供应链采购管理研究[J].生态经济,2010(1).

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范文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i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growth is considerable. Universities have a lot of funds to purchase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to improve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arge equipment is also the symbol of a laboratory even the whole university, hardware base of the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price of such equipments is relative higher. In order to ensure quality, improve the purchasing benefits, strengthen surveillance mechanism,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preliminary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several links of the procurement process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关键词: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采购

Key words: university;large equipment;purchasing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29-02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高校新增的大型仪器设备数量逐年递增,现在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有了更多的钱,如何才能管好、用好这些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为学校购置性价比高的产品,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1规范采购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和审批工作

1.1 申购单位申购准备工作大型仪器设备往往价格相对较高,为了保证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益,强化监督机制,相关申购单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前往已购置此类设备的单位进行考察)。保证所申购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在经费范围内,不盲目从高,也不故意就低。

1.2 采购计划的论证工作设备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安排大型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会,为了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有更好的掌握和了解,并能为申购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讨论购置此仪器设备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每次论证会必须聘请5名或以上专家。一般包括3名相关专业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或管理行家和1名财务相关负责人及1名设备负责人。申购单位也应自行组织3人以上的技术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人或以上、相关设备资产管理员1人,如本单位不足三人,可聘请相关学科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会议开始前,申购部门还必须填写大型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论证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2.1 选型理由所购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包括仪器设备适用的学科范围,所选品牌、档次、规格、性能、价格及主要技术指标的合理性。还必须针对市面上至少三款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技术上各有什么优劣势,结合本单位具体使用要求,围绕为何选购此仪器设备作出详细说明,并结合价格因素得出结论。

1.2.2 设备用途所购仪器设备主要用于研究的科学领域,该领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1.2.3 购置必要性仪器设备对本校、附属单位及本地区相关单位教学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及购置此仪器设备后对开展工作有何影响。

1.2.4 经费落实拟购仪器设备主机、附件、零配件、软件维护和升级以及购买后每年不低于购置费3%的运行维修费的落实情况。

1.2.5 人员申购部门仪器设备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有条件的单位最好做到专人负责,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

1.2.6 场地安装场地、使用环境(包括湿度、温度)及各项辅助设施。确保仪器设备到场后能正常放置,能安全使用。

1.2.7 共享校内或周围单位同类仪器设备的分布及使用情况。

1.2.8 维修条件仪器设备今后使用的维护要求。

1.2.9 备品试剂、耗材、零备件的供应渠道及大致价格情况。

1.2.10 效益预测大型仪器设备必须达到800小时/年以上(部分除外)的有效使用机时数。

与会上首先由申购单位代表陈述使用要求和购置理由,并就本单位对此产品进行的市场考察作简要阐述。与会者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就论证报告内的十条内容进行审核,有一条达不到要求,该申购请求就不能通过。经过这样一个严格且充分的论证,与会专家最终做出同意购置或否决申请购置的决定,并同时可能提出相关意见以供参考。

1.3 严格规范的审批程序①申购单位内部提出申购请求,由实验室(教研室)主任审批。②交至学院(中心)负责人审批。③相关科研、学科主管部门审批。④学校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及有关人员对申请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提出审批意见。⑤设备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意见。⑥相关校领导批示。

2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的规范化

2.1 基本采购模式的分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采购大型仪器设备主要可分为两大块:政府集中采购和自行分散采购。无论是政府集中采购还是自行分散采购,所采用的采购方式是一样的,主要可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等五种。

2.1.1 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指学校采购部门委托招标公司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是指学校采购部门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以上海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规定为例:上海市各市属高校在执行政府采购计划时,单台仪器设备价格大于100万元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采购方式。各高校可以在此规定范围内制定适合自己的相应规定,建议中等规模高校在单台仪器设备价格大于50万元时就可以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采购方式。实践表明,加大了招标采购力度后,开拓了宽阔的采购渠道,节约了采购资金、有效地引入了竞争机制,供货商的服务质量也大有提高,并从源头防止了腐败的滋生。

2.1.2 竞争性谈判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与符合项目资格的多家供应商就采购项目进行谈判,最后确定成交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①采购项目经过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程序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是投标供应商未能提供合格标,并且采购部门认为再进行新的一轮招标也不能产生有效合同的;②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③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④不能实现计算出价格总额的。竞争性谈判小组由设备部门负责人、纪委、财务、用户代表和专家组组成。

2.1.3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向单一供应商直接购买的采购方式,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①基于技术、工艺或者专利权保护的原因,产品、工程或者服务只能由特定的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提供,且不存在任何其他合理的选择或替代;②不可预见事件导致出现异常紧急情况,使公开和限制性的其他采购方式在时间上难以满足紧急采购要求的;③必须保证原有采购商品或服务的连续性、一致性、兼容性,需要继续从原有供货商处添购的;④采购部门为谋求与供应商订立一项进行研究、试验、调查或者开发工作的合同,可能会与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进行长期合作,需要确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的。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购置仪器设备,使用单位需书面阐述理由。由于单一来源采购只有唯一的供应商,就竞争势态而言,采购方处于不利地位,有可能增加采购成本。因此对于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判定以及最终谈判工作都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2.1.4 询价是指向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项目发出询价采购文件或询价函,对其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采购规格、标准统一、市场资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采购活动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货物或服务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教学仪器设备多采用此种采购方式。

2.2 采购执行的规范化以上5种采购方式各有利弊,现在各高校使用较多的采购方式就是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下面就以这两种采购方式为例,说明如何规范的执行采购计划。

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一般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和签订合同等6个基本步骤。

2.2.1 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一般包括:投标邀请、投标人须知、合同草案、项目需求说明、交货期、售后服务、评标办法、投标文件组成及格式,招标文件是投标和评标的主要依据,是保证采购质量的前提。招标文件一般由使用部门、设备主管部门或招标机构共同组织编写,编制招标文件的依据是购置计划,购置计划则主要体现在标的和技术参数上。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标底将会直接影响招投标各方的经济效益。标底定的过高,如投标商直接用市场公开价投标,招标方则省时省力了,但无疑也会增加招标方的经济损失;标底定得过低,则可能买不到真正需要的仪器设备,这无疑就等于经费和时间的浪费。可见标底的选择对招投标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样一个合理的技术参数选择也是招标文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会直接影响招投标各方的经济利益。招标文件编制好后应请相关领域专家审定。

2.2.2 评标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评标专家组、监督组、协调组三部分组成。评标专家需从相应的大型仪器专家库中抽取,监督组由当地公证处、学校纪委及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协调组主要由设备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人员组成。三部分组成人数分别以3~9人、2~3人和2~4人为宜。评标组应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只有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书才能参与评标,投标人应具备的资格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说明。最常采用的评标办法是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的评价指标通常包括价格、技术和商务3部分。其中技术部分包括技术性能指标和样品评价,必须满足的技术性能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商务部分包括质量检验文件、质保期、售后服务承诺、投标人综合实力、投标文件的质量等。评价指标、权重、评分依据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说明。

2.2.3 合同签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包括以下主要条款: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采购的仪器设备清单;价款;支付方式;技术指标;交货时间、地点和方式;安装调试与培训;质保期;售后服务;检验标准;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3结语

地方高校只有在程序、制度和流程上对大型仪器设备采购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采购工作才能在有序健康的轨道上进行,才能使采购工作更加透明、公正、公开,才能为学校把好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关,使有限的经费得到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纪峰.地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57-159.

[2]管图华.以综合性价比为基本原则的设备招标采购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08,21(1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