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自主探究范例6篇

数学自主探究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1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总是以讲授为主的灌输性教学,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认为"学校教育对青年来说当然重要,但无论如何总不能所有的人都从小学读到大学,而且他们终究要离开学校,即使在校也还要自学,所以自学实在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学生自学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推行。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下一番功夫。下面,我谈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几点体会。

1.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正确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其中"预习"就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学每一章节前,要求学生根据单元提示和"章头图",了解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教学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的侧重点。上每一节课内容之前,教学生怎样分析课本。怎样理解概念怎样看例题的分析,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步骤;把握解题注意点等,怎样归纳小结,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把握教材重点和关键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乘除》"12.5因式分解"一节学习中,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章头图,从图中学生比较容易领会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之间区别与联系。在提公因式法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因式?如何提公因式?同时,要求学生对课本中"探索"要认真思考,如把3X2-6XY+X分解因式,为什么"1"不能省略?

2.成立学习小组,共同探讨

在七年级上册《4.5最基本的图形- 点和线》一节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对射线、线段的定义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然后小组同学共同研究: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他们各有几个端点?延伸性如何?长度哪一个长?这样,通过学生个体自学,小组讨论辨析,大家交流对教材理解情况,有哪些弄不懂地方,由小组长将疑问整理后,反馈给老师。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多边形》中,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也同样可让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动手拼凑,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再用说理的方式说明结论正确,从而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

3.课堂教学要精讲,有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学教材反馈的信息,结合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精讲教材重点和关键,强化注意点,设法启迪,引导合理帝从不同角度开展思路,从多方面分析学生思维受阻或出现错误原因,突破难点。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知道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节课作准备。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懂、学会,或自己能探究出结论或通过争论能探究出结论,教师不必讲授,只启发不讲,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独立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区研究。如12.5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的教学中,例5:把6(x-2)+x(2-x)分解因式,例7:把5(x-y)3+10(y-x)2分解因式,这二道例题设计2-x=-(x-2),(y-x)2=(x-y)2,实质是把(b-a)n转化为(a-b)n问题,这事教学难点。为此,我通过距离归纳得出(1)当n是偶数时,(a-b)n=(b-a)n(2)当n是奇数时,(a-b)n=-(b-a)n,这样学生只要能记住这个结论,教学就突破这个难点,效果就不错。

4.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5.有效地实施针对性辅导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思考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但“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启发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条件,不断促成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转化。因此,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不越位,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的关键。怎样才能体现教师的引导既到位、又不越位呢?我认为,教师应在引趣、设问、点拨等环节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

一、设问精当。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习贵在领悟,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例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开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学生出现种种猜测后,借助多媒体电脑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的宽不变,长越长,面积越大;长方形的长不变,宽越长,面积也越大。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提出后,马上放手,引导学生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所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记录到表格中。在大量具体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之后,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观察表格,回想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讨论。有的学生借助具体数据,很快得出了“长方形面积=长×宽”的结论;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经过深入思考,慢慢悟出:摆长方形时,横着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几厘米;竖着摆这样的几排,长方形的宽就是几;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排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因此,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以上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问,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智慧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地培养。

二、点拨精巧。

学资有思,教重在引。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引导、点拨这一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觉发现、自我完善、自行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中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疏理;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例如,“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一课,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含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当学生观察到1/4和1/3分子相同,而1/4能化成有限小数,1/3却不能时,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说分母是奇数,但1/9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说分母是偶数,但1/5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三、引趣精妙。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探究创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忽了知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从现状出发,从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入手,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以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

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打造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

(二)研究内容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率。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正确定位教学起点,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效。

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模式是: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总结延伸。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健全研究网络。课题组邀请北师大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市教研员为课题成员作专题辅导,确立了以特级老师、名教师为中坚力量,以优秀的一线教师为先锋的研究队伍。围绕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分解、设定了十多个子课题,由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主持一项子课题,建立和健全了县、镇、学校三级课题研究网络,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2.培训、指导,夯实研究基础。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学习了《模式与方法概论》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题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广州、东莞等地听专家讲座和名师授课。在学校学科教研活动中,我们努力让科组活动包含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使课题研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定向、交流,强化过程管理。关注常态课。课题组成员对近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围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用常态化的手段和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常态化的校本研训方式优选教学程序。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常态化的展示活动,呈现出精彩纷呈、简洁高效的常态的“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构建“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本阶段教师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恰当地设问,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如临其境,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很快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自主探索。本阶段关注学生独立思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方面的状况,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自己发现规律。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问、猜测、看法,把握时机提出富有探索性的指导,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的失误偏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合作交流。首先,应当让学生唱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思考、探索、交流。其次是要创设合作情境,把握合作动机。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领略到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不断地反思、吸纳,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4.自主构建。在此阶段,教师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练习分层,变换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交流,鼓励求异思维,一题多解,及时检查教学效果,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反馈新知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延伸。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说出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和探究,自己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收获体验。教师必须注重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再现,随时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掌握新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运用合理的措施予以补救或提高。学生则在总结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验成功的欢乐。

五、研究成效

1.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通过课题的实施,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能在亲切、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课题的实施,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更畅通、方法更灵活、很有深度,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教师的数学教学科研素养显著提升。在实验中,教师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能处处体现学生的自学学习、自主探究,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三年来,课题组成员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有论文有25篇,有6位老师在省、市优质课、说课评比中获奖。三年来课题组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大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发展自我。

主要成果有:结题报告1份;经典教学案例集1本;优秀论文集1本;课堂教学录像16盘、小学数学课件59课时;课题研究专辑15期。

六、课题实验后的思考

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单一,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此,学校尽快建立健全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评价机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4

关键词: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 数字化学习 化学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与功能目标

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行为。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从考试改革、课题改革、教材改革发展到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探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继承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的建立和完善,在数字环境下进行化学教学已成为可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是必然趋势。由于数字环境的信息多样性、资源共享性、活动交互性、动态开放性、超文本的结构性,较强的可移植性等优势,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更有效地改善学习,达到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基于此,我课题组构建了化学教学中“自主探究 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力图通过该模式的探讨使探究学习成为更有意义更有效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 数字化学习的内涵

1、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学习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青睐,对它的研究很多。钟启泉等认为,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所以学生不但可以体验到过程,并且其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将得到加强,同时,由于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提高。

化学探究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共同点: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内容作为探究活动的载体;活动形式以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为主;从活动的过程来看,学生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反思与结论等探究要素或部分探究要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真正的理解可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理想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从实质上来说都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把接受型的学生转化为求知型的“探索者”。显然建构主义理论与探究学习理论是相一致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方式。

数字化学习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素养、创新能力的人才。不难发现,数字化学习不仅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而且是符合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自主探究 数字化学习模式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强调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和广阔的空间。

2、支持环境

(1)硬件环境

①校园网络系统;

②课堂学习环境:多媒体演示型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Web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因特网)

③课外学习环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工作室、CAI课件开发室

④地区性学习支持系统(地区教育信息系统)

⑤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2)软件环境

数字化学习资源

①数字音像教材(CD/VCD/DVD)

②多媒体教学软件(CD-ROM)

③网上资源、探索、整理;利用已有资源(下载)

课件制作软件

软件名称 性质使用文件格式

FrontPage 2000 主页制作 Html

PhotoShop 6.0 图形处理 png/bmp/gif/jepg

Flsh 6 动画制作 fla/swf/htm/gif/jepg

ACD 图形浏览 png/bmp/gif/jepg

Netant 资源下载 所有网上文件

Word 2000 文字处理 Doc

RealOne 视频转换 Rm

三、自主探究 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

图1 自主探究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图

1、模式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2、模式的初步阐述

数字化学习是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适合所有内容,究竟有哪些内容可用或者应该用数字化教学来操作,教师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结构的课题。

在一个确定的主题下,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的功能,通过分组活动,通过网络资源,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协作,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培养初步的科学素养,并进一步通过质疑、探索,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日臻完善,达到具有“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效能的意义建构。

3、模式常用的数字化资源

网站名称 英文域名

k12教育资源网 .cn

中国基础教育网 /subject/chemistry/index.php

人教网-中学化学 .cn/huaxue

晶体之星-晶体结构网 /

教案中心 /ja

中学化学课件网 /

中学园丁网

化学乐园 /~zjhugd/

化学试题集 /

洪恩在线 /

…… ……

四、自主探究 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实践

自主探究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在进行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课题组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出以下有效的自主探究 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

1、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数字化学习课

此类型学习课的教学环境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给学生一定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但要打破45min的束缚。老师提出学习目标(包括必须的网络知识学习)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登录注册,进入网页或上网查询),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BBS,NETMEETING等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例如:在《环境保护》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网络作为学生获取资源、自主探究和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教学程序如下: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 1、在校园网上建立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库”

2、引导学生查询互联网上相应的环保网站或进入校园网,浏览“环保知识库”(中国环保网.cn) 上网游览相应网站,进入学习情境

  确定问题 帮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的子课题 1、分成4个学习小组

2、围绕课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确定当前最想探究的问题作为子课题

自主探究 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在学生上网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 1、收集与子课题相关的信息,下载或打印出来

2、处理信息,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建构知识框架,将知识内化

交流协作 1、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拔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3、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网页,在学生发言时进行切换,供全体学生交流 1、各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分享式、合作式学习方式,并学会应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外显化。

2、在讨论交流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

自我评价 设计网上作业、网上测试题,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归纳总结成板书(屏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上网练习,提交答案,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

《环境保护》一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着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该模式可归纳为“提出问题-情境创设-小组协商-教师指导-师生讨论-评价-练习-总结”八个环节。该模式来源于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以及建构主义“四要素”的作用,重视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明显。同时,这种模式吸收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课

此类型的课按照学习内容又可分为局域网或网络教室学习。通过局域网的开放式网络环境教学,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学习资源。一般是围绕课题,课下寻找资料,完成课题,课上汇报的形式进行。例如我们在专题网和教师个人主页上,公布研究的课题“城市垃圾”、“饮水与健康”“室内装修对空气污染”等,学生通过申请可以把自己提出的研究课题在网上,作为共同研究的项目。全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研究小组,通过网络等各种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整理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而网络教室的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提供规定的学习资源。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对课程知识的加深;通过应用网站等课程知识进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或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老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站、网址、自己的EMAIL地址,并对学生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及学习目的教育,实施这种形式的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该模式可归纳为“提出问题-网络资源情境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师生通过网络探讨-师生评价-总结-练习强化”七个环节。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神,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远程教学模式。

这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教育手段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模式,这样使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丰富多彩,各尽所能,学生在各种探究过程中学会的不单是纵向、横向认识物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多层次直接的心智体验、经验和各种能力的挖掘和锻炼。

五、自主探究 数字化学习的反思

1、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利用数字环境组织化学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多样性,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学习兴趣。采用超链接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联想记忆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协作,大大提高了思维深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2、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教学关系

传统的教育手段必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配套。以教师讲述、演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为特征。而新的课堂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更突出表现为师生互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数字环境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化学课都适合,要有选择的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在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有些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教师的讲述也被大段的文字课件所代替,减少了师生互动,课堂上没有了生动活泼的气氛。因此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手段并不是可取的好办法,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将两者有机地 结合起来。有两种模式可以参考:①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恰当的课件及媒体为辅助 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线,以传统教育手段为辅助。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配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3)要处理好化学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的本末关系

化学实验操作真实具体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品质和技能。用多媒体模拟实验,顺利简便,可避免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伤害或危害,但学生往往缺少失败经历和感受,缺少克服困难而取得的成功体验,不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模拟实验是辅助教学,仍是从属地位,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

数字化学习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模式的日渐完善而日渐显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化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于教师来说,要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不断修正,创出化学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林迵,化学数字化学习的构想与实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5):18

2、文庆城,化学探究-建构性学习教学模式探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17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5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课程实施方面,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地应用。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小组合作探究“浮在表层”或偏离正题,造成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流于形式,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一、组建科学的合作探究小组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科学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基本手段。教师要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每小组4—6人,都有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每一组的组员都在同一水平上。这样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才能使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在短时间内取得高效。

二、强化组员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传统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往往是极少数优等生唱着“独角戏”,其他组员则处于聆听状态。班级展示时,举手参与的往往也是那些成绩相对好的学生,其他人都充当看客,课堂成了少数优等生的“一言堂”。所以,我们要强化组员合作探究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技能,如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见解,能虚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另外,在合作探究中,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使每个人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组员之间才能密切配合,从而达到“人人积极参与,有效合作探究”的目的,真正地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效。

三、培养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习惯

1、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刚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三是听后要认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合作探究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因此,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敢想、敢说、敢做。

3、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每次合作探究学习都由小组推出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对于这位“代言人”而言,他当然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对其他人来说,是否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就不得而知了。因此,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以后,角色互换,这样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对于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对谁已经发言了,谁还没有发言要心中有数。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回答,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合作探究,以保证合作探究取得最佳成效。

四、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学习方式,它能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相对传统教学而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除了吃透教材外,在备课中更要有前瞻性,要预见到上课时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形式。

此外,为避免小组讨论时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课前,可以让学生充分预习,主动品悟;课上,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共同研讨、释疑解惑。这样不仅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还养成了积极主动、自觉求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6

[关键字]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63-03[作者简介]吴荣正(1978―),男,江苏泰州人,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革,教师教学方式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课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教学,是指在学生学习一些概念和原理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原来教师直接讲授改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从而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达到一定效果的教学模式。

二、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获取知识是他们自我发展的起点,而内因是其获取知识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其学习的过程将不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新课标的理念指引教师要从思想观念上提升自己,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鼓励每个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练后反思和观察的习惯。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学会阅读

阅读是自主学习的基础。阅读时,学生首先从书本或媒体感知文字或信息,然后用大脑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正是探究式学习的基础。

(二)学会思考

思考是学习的核心,阅读后遇到问题就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质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能力的高低。教师要通过教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与探究过程,引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地认识事物,让其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

(三)学会调控

稳定而平和的心态对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因成功而喜悦,有时也会因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失落,这就需要他们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避免狂妄与消沉,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断进取。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使之既能发现自身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制定目标,不断调整心态,采取措施,控制行为,逐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四、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问题推进式

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对于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附件一(探求课题《必修一》§2.1.1:函数的概念)

学习过程:

1.情境引入(实例引入)

思考问题一:请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函数的概念。

思考问题二:初中学习过哪些类型的函数?

思考问题三:y=1(x∈R)是函数吗?

思考问题四:y=x与y=x2x是同一个函数吗?

显然,仅用上述函数概念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因此,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概念。

2.讲授新课

情景设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下列问题。

(1)估计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我们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的依据。从人口统计年鉴中可以查得我国从1949年至1999年人口数据资料(如表1所示),你能根据这个表说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吗?表11949―1999 年我国人口数据表

年份194919541959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人口数(百万)5426036727058079099751035110711771246(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的距离y(m)与下落时间x(s)之间近似地满足关系式y=4.9x2。若一物体下落2 s,你能求出它下落的距离吗?

(3)某市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图

图1某市一天气温变化图①上午6时的气温约是多少?全天的最高、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

②在什么时刻,气温为0℃?

③在什么时段内,气温在0℃以上?

思考问题五:如何用集合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点?

3.函数概念的引入

思考问题六:根据以上共同特点,我们如何归纳出函数的定义?

(1)函数定义域:所有的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函数的值域:所有的输出值y组成的集合。

(2)函数的构成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思考问题七:函数定义域与函数定义中的非空数集A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问题八:函数的值域与函数定义中的非空数集B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问题九:函数的定义域可能为空集吗?

(二)启发讨论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研讨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创建了一个多向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各自才能的空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可以兼容其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选择适宜的讨论方式。如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材料―指导讨论―归纳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文科内容的教学,易于发挥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附件二(探求课题§2.1.1:函数的图像)

探究任务:1.会画函数图像;2.了解研究函数图像的意义。

学习过程:

思考问题一:请同学们回顾画函数图像的步骤?

学生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对初中学习的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各举一例(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再利用三角板、铅笔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

(选择优秀的画法展示,师生共同欣赏)

思考问题二:请你总结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图像作图的经验,并与同学们分享。

思考问题三:如果改变函数定义域,你觉得函数图像会发生变化吗?

思考问题四:设函数的定义域为A,则集合P={(x,y)|y=f(x),x∈A}与Q={y|y=f(x),x∈A}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例题:试画出函数f(x)=x2+1的图像,并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f(-2)、f(1)、f(3)的大小;

(2)若函数定义域为-1,3,求函数的值域;

(3)若0

(4)若x1

(5)若|x1|

思考问题五:通过例题的成功解决,你觉得研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意义?(可以帮助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

(三)实践探究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将社会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把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作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创造情境,提供条件与器材,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会,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研究等手段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重在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能够拓展思维,主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实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为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提供确切的方法。

附件三(研究性作业)

阅读课本27页,并利用Excel完成三个函数图像的作图,于本周六回家完成,作业以“班级―学生姓名―函数图像”命名。

(1)f(x)=(x+1)2-1(-2≤x≤2)

(2)f(x)=x3(-5≤x≤5)

五、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策略

基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重视课堂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教师授课时态度要亲切,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要适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使学生在积极紧张却又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及问题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能够在很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高中数学的知识面广,知识的难度各有不同,如果全部采用探究式学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精选内容,实施部分探究式与全部探究式相结合的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