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价值范例6篇

企业经济价值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1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23-02

1 经济增加值在国内外的应用

(1)国外对EVA的应用。随着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应用的不断发展,截至2005年,全球已有超过400家各行各业大型公司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价值管理。国际企业有效的EVA价值管理体系不仅为股东创造财富,而且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工具,用来指导企业目标设定、战略评价、财务计划与核算、资源分配、薪酬设计、兼并收购等方面。EVA的应用不受文化和环境的限制。

(2)国内对EVA的应用。2002年开始一批大型企业开始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认为经济增加值是财务简单计算的数值,直接用以计算当期业绩;实施时急于求成,短期内就将EVA业绩考核推行到基层员工,造成事倍功半;采用经济增加值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上述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国内企业尚未意识到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是一套战略性的管理体系;对EVA的内涵及计算理解不够;加之资本市场不健全;财务数据可信度不高等都会造成这些问题。

2 经济增加值与会计利润的比较

(1)经济增加值比会计利润指标更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经济增加值其本质是经济利润,即只有收回资金成本之后的EVA才是真正的股东需要的利润;若EVA为负数,即便是会计报告有盈利,那么对股东来讲企业也是亏损的。

图表是国内一家知名电子企业1996-2000年期间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的比较(单位:亿元):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看,该企业的业绩表现差。虽然有会计利润,但利润已无法弥补投入资本所要求的预期最低回报,该企业的股东财富已经遭到毁损。

(2)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不再适用。财务报表对企业利润的反映不扣减因使用权益资本而产生的成本,使经营者认为留存收益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而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经济增加值指标可以非常准确地度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修正会计利润指标的缺点。

3 经济增加值的作用

(1)经济增加值是企业业绩考核的评价指标。当前大多数激励机制都基于盈利、每股盈利或已投资本回报率。首先,管理者通常都能找到操纵分母的方法;其次,比率会向管理者发出错误信号,因为所有比率都可以通过事实上会降低经济回报并损害股东财富的行为得到“改善”。因此,没有EVA指标的业绩考核,容易造成为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惜以毁掉长远利益为代价。

(2)经济增加值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上市公司EVA排名,将其每一项投资价值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投资人的面前,从而迫使企业考虑在不减少资产规模的条件下提升利润。

(3)经济增加值是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价值指标。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许多企业具有很强的规模膨胀动机,通过资本市场“圈钱”盲目进行各种投资,对资源的使用成本重视不够;EVA在计算过程中,对因谨慎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运用而对经济实质有所扭曲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资本和经营利润两个方面的调整;EVA本质上与净现值(NPV)是一致的,采用EVA作为业绩的衡量指标,有利于将项目的投资决策与之后的经营业绩衡量一致衔接。

(4)经济增加值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价值管理理念。提高现有资本的回报水平,有效增长。若一项投资的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使会降低公司总的净资产收益率,但只要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价值仍会产生;从价值毁灭型项目抽出资本。当把一个部门或子分公司卖掉或者关闭时,资本投入就会减少,EVA就会增加;降低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通过改善资本结构,从而取得和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例上涨的价值创造效果。

4 业绩考核中增加EVA指标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正确评价自身业绩。EVA理论倡导有效益的增长,鼓励价值创造行为。引入EVA有助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技术创新,强化资源节约。

(2)有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可以使企业树立资本成本意识,并以回报必须高于投资成本的标准对新增投资进行取舍和管理,引导企业通过合理投资、改善管理、提升业绩、扩大资产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手段增强竞争能力。

(3)有利于企业关注资本效率。通过强化资本成本观念,使企业经营者认识到筹集到的权益资本,与银行借款一样,都是有成本的,股东权益并非“免费的午餐”。有助于推动企业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和严谨,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可以较好地克服企业的短视行为,使管理者专注于企业长期业绩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5 增加经济增加值的途径

(1)努力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优化成本费用结构,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大力提高已投资本回报率。促进企业收入高质量的持续增长;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优化资源配置;从严控制资本支出,减少新增资产规模,盘活闲置资产,从而提升资产价值。

6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局限性

(1)资本成本计算困难。债务成本及权益成本的确定方法需要采用国际及国内专业评级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债信评级方法和常用指标等。

(2)EVA涉及调整事项繁多,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调整项目的选择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企业对调整项目的选择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3)EVA指标归根结底来源于历史性的会计数据,是一个只能反映企业当期业绩的静态指标。

(4)就长期而言,EVA不能准确反映和控制公司的风险,高EVA值可能加剧风险进而削减股东价值,这是EVA指标的内在矛盾。

因此,在实施EVA管理过程中,虽然国内外企业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但各个企业的执行过程却各具特色。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适合自己的EVA模式,切忌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詹姆斯・L・格兰特.经济增加值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寿生,陈波.企业价值创造之路-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操作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2

Abstract: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enterprises are changing,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angible asset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under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uthor's personal views.

关键词: 新经济;态式;企业;价值

Key words: new economy;state;enterprise;value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44-02

1 新经济的含义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的总称,是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是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数字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以往的历次技术革命相比,新经济的内涵更为深刻。信息技术作为主导技术,能很快地被采用、扩散和掌握,能对其他技术产生强烈的扩张性,能作为新的技术基础武装其他技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极强的渗透性,成为改造社会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经济又会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组织创新,这种组织创新反过来又对信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螺旋上升式的持续创新已成为信息技术的开发特征,也是新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

2 新经济态式下的企业研究

在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结构、性质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转变。企业由单纯的消耗有形资产向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转变,由买卖的契约形式向合作的契约形式转变,由排他性的产权模式向共享性的产权模式转变。

2.1 企业由单纯的消耗有形资产向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转变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在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有形资产,企业价值取决于所拥有的有形资产的数量。在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竞争的核心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存在边际递增效应,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不存在消耗问题。企业仅是通过有形资产的消耗为价值创造提供条件。①企业的资产状态日益无形化。传统经济条件下,以有形资产是否增加、经营规模是否扩大作为企业发展的判断标准。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的主体是无形资产,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不再是有形资产的多少。②企业的产品日益无形化。某些传统产业的产品,如食品企业的转基因食品,其价值体现在转基因技术上,具有无形化的趋势;某些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如软件,某些知识型企业的产品如设计方案,直接就是无形的知识形态的产品,其价值体现在产品所包含的知识、技术等无形因素上。③企业的知识资产决定其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必须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形成知识资产,成为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

2.2 企业由买卖的契约形式向合作的契约形式转变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要素中居于支配地位是物质资本。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要素是知识与技术。物资资本可以通过一次性的购买契约对其他生产要素进行使用与支配,知识技术和物质资本之间,则无法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买卖契约关系,只能是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唯有如此,企业组织才能有效运作并创造价值。

2.3 企业由排他性的产权模式向共享性的产权模式转变 传统经济条件下,物资资本所有者理所当然地被看成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回报,企业的产权模式具有排他性。新经济态式下,物质资本已经丧失了在企业生产要素中的支配地位,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与索取中,无形资产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地位平等,双方可以订立平等合作的企业契约,共享企业所有权,共享企业所创造价值的索取权,企业的产权模式由排他性模式转向共享性模式。

3 新经济态式下的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

3.1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交易成本降低,增加了新经济的整体价值量,这是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的重要源泉。新经济态式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企业经营空间扩大,交易环节减少,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3.2 有效地吸引目标消费群对产品和企业的关注度,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对未来盈利前景进行预期的重要因素。新经济态式下,人们面对的信息很多,如何有效地吸引目标人群的注意力是企业能否创造价值的重要前提。首先,在企业创立时要吸引资本的注意力,使企业的知识、技术获得与资本有机结合的机会,这样企业才能继续发展;其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吸引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得消费者对企业自身及产品的关注,这样才能创造有效的市场需求。

3.3 以综合性的成长指标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正确判断企业的价值。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成长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增长潜力对企业价值的作用。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多是建立在知识与技术基础上的,这类企业前期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费用,在短期内无法盈利,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差,也不能说明企业的价值低。只有以综合性的成长指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才能正确揭示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真实价值。

3.4 无形资产是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 新经济态式下,企业有形资产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不是竞争的关键。企业作为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是知识形态的,企业搜集、管理及创造知识的能力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实际创造的知识形态的资产,后者决定着企业价值的最终实现。同时,企业在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形态的无形资产,则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富,构成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关系研究

4.1 新经济态式下,无形资产改变了对有形资产的依附性,其价值正逐渐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经济条件下,主要根据企业所拥有的和控制的有形资产价值衡量企业价值。这是因为,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本在企业生产要素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企业的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所购买、使用的,它们以有形资产为物质基础来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对有形资产存在天然的依附性。这样,在企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有形资产的价值自然是企业价值的主体。新经济态式下,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企业生产要素体系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虽然它们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仍然是有形资产,但其对有形资产的依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经济态式下,以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为基础,以知识、技术形态出现的无形资产价值也代替了有形资产价值,成为企业价值的主体。

4.2 新经济态式下,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优良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价值的大小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是资本多少、规模大小的竞争。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之间是创造知识的能力和企业所创造的知识的竞争。企业是否具备创造知识的能力,具备何种创造知识的能力,能创造什么样的知识,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形成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能否创造知识以及创造什么样的知识,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企业是否具备让人才充分发挥创造力的机制和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所创造知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创造能力和所创造知识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新经济态式下取得竞争优势、形成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又决定了企业价值的大小。

参考文献:

[1]汪海粟.无形资产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9.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架构;创新路径

前言: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中,我国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时应将重点逐渐向网络创新上转移,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势及手段的转变造成的,现阶段网络战略的对抗成为企业展现自身综合实力的方式之一,单一的企业竞争几乎不复存在,对公司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等存在较大联系。本文从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架构和途径入手,对新时期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方法展开了研究。

一、创新架构

(一)核心企业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需要搭建一个有效的竞争平台,核心企业就是该平台的组织者,同时也能够引领各项网络战略的实施。在互联网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它的引领者地位得以巩固。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地位和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反馈机制,这就导致核心企业的战略决策愈发重要。传统经营模式中,企业只要创新价值网络即可,网络经济条件下,核心企业还应当担负起重要的引领责任。因为新的经济环境中,给企业造成重要挫折的机会增多,例如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包含了极大的威胁性,如果新的商业模式能够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会促使旧模式完全失去作用,如传统的图书销售受到当当网的网上图书销售的严重冲击等。同时核心企业在引领价值网络创新过程中,还应当在理念及目标上进行创新,即该核心企业应当在不断的发展中,运用自身的成就促使价值网络在技术和理念上及时更新,相关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要想解脱产业结构化的束缚,就应当重新构建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等,同时在对节点企业进行吸纳过程中,要对战略资源和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同时设立科学机制来鼓励信息和交易的互动等[1]。

(二)节点企业

在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中,价值网络体现出模块化这一重要特征。它指的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自动将该系统分成不同模块,各模块之间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重组并发挥重要功能,从而提升整个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在某一领域当中形成独特的优势。该模块具有可重组和拆分的功能。当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现自身无法从多个领域获得经济效益时,就会将自己的经营固定在专一领域中,提高竞争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规模和技术等进行创新。模块化能够将经营领域中的专业性进行提高,同时能够将分工中的过多成本减少。在模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型生产方式出现了多级多类的模块供应商,在优化该模块的创新途径中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单个模块优化时,供应商应给出完成的方案来发挥模块的整个功能,下移决策点的创新,对于开发制造商相应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载体,价值模块能够极大的推动产业融合,单个模块中拥有大量的不同种类技术,这样一来就更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产生,从而提高价值网络竞争力[2]。

二、创新路径

(一)制度方面

价值网络是否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同网络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创新具有重要关联。对制度进行创新,首先体现在治理方面,提高治理机制应用效率,从而促使不同节点企业之间,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及时有效的调整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网络效率。利益分配机制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建立在充分掌握其内容的基础之上,例如,对交叉持股、长期合同和共同投资等方面的详细了解,从而核心企业在对其构建和引领网络平台组织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利益分配机制在构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单一企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利润衡量,更无法促使经济效益的快速产生。运营中的价值网络,跨企业边界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基础,这就导致激励制度更加复杂。同时,在内部机制的创新方面,可以说企业职工拥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推动互联网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模块化的互联网经济中,企业经营者能够运用更佳的地位及更快地速度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不断鼓励职工为实现自身梦想而大胆进行创新。在先进的内部创业制度下,能够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提供给相关员工,同时为优秀职工提供保险,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如果失利还能够重新回归企业进行工作[3]。

(二)管理方面

针对价值网络而言,对管理方式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首先,管理大数据。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数据大量产生,对其进行收集过程中应积极使用先进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及时将各种信息提供给用户,还能够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不论是针对单个的社会经济主体还是针对企业价值网络都应当对大数据进行创新,过程中可以创新价值主张和业务流程等。同样,在对大数据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核心企业仍然应处于引领地位;其次,物联网管理方面。在对互联网经济运转形势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物联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网络成员的工作效率,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现阶段信息的传递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云计算和云储存对于提高信息利用率更有较大的作用,物联网能够促使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换,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现阶段对于物联网管理的创新有职能控制、识别和运营等,价值网络在运行过程中拥有更高的效率,有助于对成果的创新并获得更高经济效益[4]。

结论:企业在实施价值网络运营过程中,受到了互联网经济的重要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跨企业的战略实施和管理开始出现,网络化发展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出现了模块化特征,这一特征能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较高的创新机会,新时期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的创新途径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文基.商业模式研究及其在业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杨玲.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4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中央企业引入经济增加值考核经营业绩的意义,分析了用经济增加值评价业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央企业 经济增加值 经营业绩考核

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创造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一定能够创造利润。

衡量一个企业或一项投资真正创造了多少价值,不在于其销售收入或利润的多寡,关键是看减去资本成本之后的最终盈余。在考虑了企业的资本属性、资本结构和会计政策的差异后,企业的最终盈余越多,其价值创造能力也就越强。

为引导中央企业做强主业,控制风险,提升发展质量,增强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务院国资委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标志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进入以价值管理为主的新阶段。

经济增加值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一种重要评价系统。

一、与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相比,经济增加值评价系统具有以下方面的优越性

1.客观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经济增加值考虑了全部资本的成本,计算的是经济利润,而会计利润只考虑债务资本成本,将权益资本成本排除在外,无疑虚增了利润。经济增加值衡量企业获取的利润是高于还是低于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只有高于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即经济增加值大于零,该利润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如果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低于企业的所有资本成本,说明企业实质上发生了亏损,企业财富受到了侵蚀。

2.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大多数企业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使用不同类型的业绩评价指标,如边际贡献、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等,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往往导致不同部门各自为阵,只追求实现本部门利益,对其他部门甚至企业整体利益造成负面影响。以经济增加值为指标对企业所有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为各部门提供了统一业绩评价标准,避免内部决策和执行的冲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增加企业整体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囊括了对发展创新、风险等因素的考虑,同时也涵盖了关于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要求,企业员工的收益只有在经济增加值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才能提升,这就把员工利益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利益冲突,使企业内部上下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奋进。

3.促进技术创新。在现有的会计核算模式下,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作为期间费用抵减当期利润,降低了会计利润,影响了经营者的当期业绩,所以经营者不希望把钱投到科研开发上,这种情况在高科技公司时尤为明显,因为这类公司的市场价值大大高于净资产,经营者并没有出现经营失误,利润的降低只是由于会计处理方式造成,其结果迫使经营者在项目投资时首先考虑其对会计利润的影响,而不是考虑以此带来的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经济增加值把对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投资作为资产负债表中一种需培育的新型资产,这些资产会在将来的经济增加值中相应摊销,从而鼓励经营者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活动,促使企业经营者自始至终注重长远效益,通过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完善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的相关思考

1.经济增加值计算的有关规定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х平均资本成本率。

1)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х50%)х(1-25%)。其中: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对于为获取国家战略资源,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可以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包括:①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②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③其他非经常性收益;

2)资本成本的计算

调整后资本成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其中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对于应承担国家任务等原因造成“专项应付款”、“特种储备基金”余额较大的,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对于平均资本成本率,中央企业原则上定为5.5%。其中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定为4.1%,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上浮0.5个百分点。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内保持不变。

2.完善企业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中的调整项

由于经济增加值是根据会计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得来,为了准确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真实情况,避免由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导致的企业短期行为,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时要对会计上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调整。从EVA研究结果显示,精确计算EVA可进行多达160多项的数据调整。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做到这么多项目的调整,因此国资委出台的经济增加值计算办法,本着简化的原则,只对部分项目进行调整。《办法》规定: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以会计上提供的净利润为基础,通过调整“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和“非经常性收益”项目计算得来。本人认为除调整上述三项外,还应调整以下几项:

①企业发生的一次性支出但受益期限较长的费用。这类费用如营销费用、开办费用等与研究开发费用性质一样,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必然使当期EVA减少,影响企业对此类投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②企业计提的各种减值损失。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对一些并未发生,但以后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费用提前计入当前损益,这样也会使得EVA减少。而且这部分损失在资产处置之前并没有真正发生,如果计入当期损益,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上述两项费用在企业当期损益中占的比重较大,直接影响到经营业绩考核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而且上述两项费用的数据取得较容易,可根据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账户取得。

三、如何在企业中推行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统一思想,明确“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员工在确信EVA观念已经得到高层的承诺和完全认可,他们才会把EVA价值观念看作是一场变革的驱动力量。企业高层最好在公司的各项活动中,不遗余力的向公司员工传达这个信息。通过不断的宣传、强化,才能将EVA价值观念深刻植入公司企业文化,成为文化价值核心。

其次,基于EVA价值观和分析方法,确定公司的战略。必须明确的是,EVA是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的工具,EVA不能替代企业战略。基于EVA方法制定企业战略主要有以下6步:

1.以“为创造股东价值”为核心价值观,明确把EVA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评判工具。

2.使用EVA对企业战略进行评估,确定企业总体战略和各单元战略指标。包括:重新确定企业的核心业务、在确定的核心业务基础上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退出、并购、内部资源纵向和横向整合)。

3.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并确定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设定经济增加值目标,落实责任者,并制定实施计划。

经济增加值目标=经济增加值基准值+经济增加值期望改善值。

经济增加值的基准值设定很重要,它关系到对企业现状的判断和对企业一定时期环境的理解。一般以企业上一年度经济增加值实际值作为基准值,也可以采用上一年度的实际值和目标值的算数平均值。

4.针对每一步骤,实施人员培训计划,促使员工理解和掌握EVA理念和方法。特别是要让每一个员工明确:我在公司EVA价值管理体系中要但当什么角色?为了提高公司EVA,我应该怎样去做?如果提高了EVA,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5.根据企业的各层级目标实现必需的关键驱动因素,确定对应的EVA业绩指标。

将经济增加值应用于各个管理层级,促使员工关注价值创造。在落实指标时,必须确认各职能单位实现经济增加价值的关键驱动要素,并且与该职能单元的业绩考核挂钩。

6.制定并实施EVA薪酬和价值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经济增加值与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国资委综合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编.2010.3.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5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价值管理 平衡记分卡

EVA是由美国的思腾思特公司于1982年推出的绩效评价指标,由于其是在将利润的基础上扣除了全部资本成本,包括所有者投资的机会成本,因而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净利润指标,经济增加值能够准确地衡量股东财富是否增值。因此,经济增加值可以与价值管理相结合,通过绩效评价,为企业价值管理提供支持。在经济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经济增加值用于企业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取代了利润最大化,成为了公认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现代公司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产权特征的。在两权分离情况下,企业实质上是由委托关系组成的契约集合体。在委托关系下,经营者与所有者存在利益冲突。受传统的经营者报酬契约的激励,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常常会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企业价值管理理论因此兴起。价值管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取向的,其目标是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价值创造上利益的一致性。公司治理是协调二者利益的制度安排,但是它需要有一个执行工具。在众多的企业价值管理工具中,经济增加值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工具之一。如果将经济增加值引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就等于为企业价值管理注入了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二、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管理的驱动

经济增加值既是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同时也是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激励企业价值创造的机制。与其他财务分析工具相比,经济增加值理论是站在股东的立场上来考察企业的经济价值。扣除资本成本是经济增加值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经济增加值理论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高于全部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据此,经济增加值的指标值为: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包含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增加值用公式表示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若经济增加值为正,说明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增加了企业价值,即为股东创造了财富;若经济增加值为零,说明企业赚取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人预期的收益目标,企业价值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若经济增加值为负,则说明企业经营亏损,既损害了企业价值,也侵蚀了股东财富。

由于经济增加值指标全面考虑了股东投资的机会成本,因而经济增加值实质上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因而它全面地体现了“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管理思想。因此,相对于会计利润指标,经济增加值更有利于驱动经营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经济增加值对企业短期行为的约束

传统的价值管理模式是以利润为中心的,而利润只考虑了债权人资本成本,而没有考虑股东投入企业资本的机会成本。在利润的激励下,企业经营者将会不断加大设备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大量举借债务,为生产规模的扩大筹集资金。其结果是利润越来越多,负债比重也越来越大,占用股东财富也越来越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越来越高。随着风险的扩大,企业承担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则越来越高。如果从价值管理角度考虑,从利润中扣除全部资成本,那么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将会所剩无几,甚至会出现亏损。不但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甚至还可能会减损股东财富。根据经济增加值的理念,净利润扣除所有资本成本才真正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企业要想增加经济增加值,不但要做好利润最大化的加法,不断增加收入,同时还要做好资本成本最小的减法。可见,经济增加值非常有助于企业克服盲目做大做强的发展模式,建立起有效使用资本的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

四、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创造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

目前,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了企业管理乃至整个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传统的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其结果是预算约束软化,与企业价值创造脱节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改进利润指标,重构预算管理体系。如前所述,经济增加值是利润指标的改进版。而且自经济增加值指标产生以来,它不仅可以分析企业的管理绩效,而且也可用于资本预算、企业并购以及证券投资评价等。因此,完全可以把经济增加值指标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取代利润指标,并以经济增加值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和业绩考核的依据,以增强预算管理与企业价值创造的相关性。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预算的目标,它能将企业的努力方向具体化、数量化,变成各部门的行动准则。合理的预算目标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工作重点突出,而且为工作绩效的评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企业的最高目标是创造价值,经济增加值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最恰当的目标。建立在经济增加值基础之上的管理体系密切关注股东财富的创造,并以此指导企业决策。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有较大的灵活性,决策者可以根据企业风险特征,设定不同的资本成本率。当企业风险加大时,可以提高资本成本率,从而调减经济增加值;当企业风险降低睦,则可以降低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经济增加值。因而经济增加值可以使预算指标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

(二)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以及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国外传统业绩评价体系通过考核一些预先设定的指标完成情况,例如以会计利润为主体的指标评价体系,来考察企业绩效管理业绩。但是,我国传统的绩效评价,通常是建立在利润指标基础上的,包括净利润、每股盈余、股东收益率、或者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由于这些会计指标均来自于财务报表,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期性、滞后性等缺陷。而且财务报表信息容易受会计政策操纵的影响,使绩效评价的结果不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与会计利润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是在对因财务报告的需要而被公认的会计准则曲解的会计利润经过调整后得出的经济利润,而且扣除了所有者资本成本,因此以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绩效管理工具,将经济增加值与管理层的报酬挂钩,可以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股东的资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记分卡的融合

价值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目前企业价值管理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得不到有效的实施。经济增加值的确是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因素,但是经济增加值毕竟只是一个单一的财务指标,而且只是一个结果指标,只适用于评估短期绩效。如果单独以经济增加值为考核指标,不能完全驱动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因此,企业还应当结合其他价值驱动因素素,完善经济增加值绩效管理体系。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大卫·诺顿教授1992年提出的平衡记分卡,为寻找价值创造驱动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架构。平衡记分卡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企业业绩驱动因素,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业绩驱动因素相结合,多角度评价企业业绩和动态实施企业战略的战略管理系统。如果把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与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整合起来,即把平衡记分卡中的财务纬度中基于财务报表的利润指标改为扣除了全部资本成本的经济增加值指标,将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整合后的绩效管理指标由经济增加值、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组成,四个维度指标因果关系明确,企业在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提高,才有了内部流程的改进,进而赢得了顾客,取得了满意的财务收益。如此一来,经济增加值也有了驱动因素,企业价值管理的驱动因素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陈琼,谢赤.企业价值管理理论与应用及其最新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7(06).

[2]崔淼,李军.企业价值管理评价体系框架研究[J].经济经纬,2007(06).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6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 成本核算 重要价值

成本核算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成本管理这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将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耗费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进行科学的划分以及归集,全面的计算出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并对其进行如实反映。成本核算的正确有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预测以及计划、考核等,甚至会对企业进行成本决策以及经营决策造成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

(一)对产品成本价格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企业成本核算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因素、生产产品进行科学定价的基本参考依据。具体来说,在对本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价格制定时,企业管理者要考虑到产品在投入市场时自身所既定达到的利润水平、本产品在市场中是否有竞争力、目标客户对产品的认知情况、市场此类产品的平均价位、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情况,具体的操作环节十分复杂,一旦在企业内部对产品的成本核算出现偏差,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决策时,便会受到错误数据的影响从而制定出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价格定位,这样的最直接的后果企业自身盈利状况受到打击,严重的甚至会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二)促进企业经营成果的合理分配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所获得利润以及成果在运算过程中,是由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减去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的成本费用,例如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等必要资金支出之后获得的,在这部分的运算过程中,实际经营中所获得的全部财务收入计算对象单一,数据作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般来说,这一部分的数据相对准确,不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而对于各项成本的核算则是十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部分,由于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十分巨大,核算内容又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核算人员的职业素养有较高的能力要求,一旦在运算过程中,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价值取向一旦发生偏移或者扭曲,甚至是一个无心的失误,都会对成本核算的结果造成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不仅仅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以及成果的准确性,更会给决策层提供错误的参考信息,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对经营成果的分配时,往往会在错误信息的指引下进行具体的分配,股东应得的利益便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一旦企业经营成果没有得到如实反映,企业应缴纳的税款便会相应的产生改变,国家税收不能按照应有的金额取得,政府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颁布相关政策时都会受到错误的影响。

(三)推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会计、成本员等具体操作员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应的主材、辅材进行分类建立其完善的材料细明账目,对实际工时和计划工时的单耗进行确定,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力费、生产费用、人工费用进行全面的汇总,得出直接费用,依照工时的不同进行费用分摊。最后对完工产品的实际数量、品种进行完工成本的核算,向企业决策层提供及时、可靠地成本核算数据,为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迅速发现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亟待提高改善之处,并能够快速的进行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办法,为企业成本管理效率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使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更能够对企业内部的业务考核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业务风险。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的重要价值

(一)对生产经营费用有效控制

成本核算是主要针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全部费用进行一次系统的核算。所以在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的最为明显的功效便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进行控制。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通常都是产、供、销作为一体进行管理,并没有明确地进行划分,所以在现代化的核算方法并没有参与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难以准确的获知具体的环节资源利用情况,资源耗费情况,更对哪一部分最容易产生浪费、浪费的具体数目进行准确的了解。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深入,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逐步引进了成本核算这一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将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费用明确的用数据运算、表示出来,为企业管理层在成本控制时,提供了有效地数据参考。举例说明,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对成本核算具体数据的分析,研究出生产经营过程中,那一部分成本耗费相对较大,可以针对该环节有目的的进行全企业的集思广益,利用公告、开展动员大会、有奖设置、建立攻关团队等手段,调动全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寻找出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选用可新技术技术、及时邀请行业权威对特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改善管理方法,提倡人人节约意识等方法多管齐下的对成本进行方方面面的控制。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下、能耗较大的情况,经过系统分析后,原因在于部分设备技术的落后,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及时扭转此类情况,企业应当及时的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并做好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以及人员必须的技术培训,生产环节中所产生的资源损耗以及生产成本便被大大的节约优化。成本核算的有效运用能够对控制企业生产以及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全面干预,从而为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提高经营利润

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和经营的物资消耗一旦被高效率的控制,同等的生产经营收入下,企业的整体盈利空间便会扩大很多。随着市场经济的规范性日益增强,国家宏观政策下,不同的企业都日益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生产产品的价格可以进行自主定价。然而却不能够进行盲目定价,生产产品市场价格远远超过其自身价值、对同行业的生存造成威胁的无底线降价也是被监管部门进行约束和管理的。因此,对于生产产品的价位确定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便会受到工商、公安等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企业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必须将产品的市场定价,作为一个浮动性控制在一定程度的标杆进行仔细斟酌,同类产品售价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企业要谋求总体利润,必须将运营成本尽可能的降低,这是企业提高经营利润的关键点。

(三)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最重要的竞争焦点,往往集中在生产产品的价格以及质量上。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在质量和价格相差不大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对自身成本进行控制。成本核算的有效运用可以是企业在材料选购、产品生产、运输过程、管理过程等环节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尤其是针对现今企业成本核算中,为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的需求,应当大力发展经济成本控制的同时对人力资源的控制。以往的企业管理中,随着职工入职年限、部门特点的不同机构设置上不合理,人浮于事的虚职、闲职没有得到合理控制;资金随意挪用,具体流向无法查证;企业公有的物品大家任意使用、随意浪费;员工风险意识没有充分发动起来,由于员工的引子、各部门组织的活动等开销等全部都无条件的纳入企业的成本之中,造成了众多不必要的支出。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应当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臃肿机构的裁撤、合并,加强对员工管理,设立严格的部门活动制度不仅仅能够降低公司资源的浪费程度,更能够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和节约意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管理者能够详细的了解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物资耗费情况,为企业管理者进行下一步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改革重点进行科学确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促进企业现代化制度的早日建立。与此同时,成本核算的有效运用也是符合现今节约化社会构建的时代主题,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岩艳.企业成本管理之探讨[J].商业经济. 2011(14):520-521

[2]何淑华.浅谈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14):203-204

[3]孙碧森.浅析企业成本控制[J].企业导报. 2010(07):178-179

[4]苏迎丽.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 2010(2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