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贸易范例6篇

国际金融贸易

国际金融贸易范文1

[论文摘要]比较英国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段时间资本的流动状况,引入变量,来找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之间的联系。

如果对贸易和金融的控制由于某个共同原因同涨同落,那么两者之间的联系则很难说清。分别在两个不同地域研究这两个作为研究案例的国家的贸易和金融之间的联系,也许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都在一战以前都对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采取显而易见的放任主义政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贸易摩擦增多。另一种解释是两国都正是地使用经济计量经济学工具,接下来的证明中我们也将采用这种方法。

作者首先研究英美与和其贸易更加密切的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流和资本流与其他贸易国家的不同。显然,密切的贸易伙伴之间贸易流和资本流都很大。如果与其它国家的资本流动一样,这是因为在计算中计入了发展水平、殖民地地位、货币政策、违约和社会制度。尽管以前的研究都没有建立贸易和金融模型,但是这些研究都表明这些因素在这两个国家对贸易和资本流的决定都起重要作用。

一、经验统计

作者又依据已存的一些理论假设,依靠公式模型的理论,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同的理论和预期得到的贸易和金融在数据上的正相关的关系。下面列举了一些可能的理论:

1.金融相当于对贸易的输入。由于双方更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更少的交易成本和更小的风险,更大的国家间的资金流从而产生。但由于更便宜的交易信贷,金融的发展也使得贸易繁荣。

2.信息溢出。通过商业活动,产生了贸易联系;贸易联系加强了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但这也反过来刺激出更大的将金融资本的流动。相反的因果关系也是可以想象的:更强的财政的交互作用何能会导致更客观的信息交换,这也会刺激更多的贸易。信息在公共和私人之间也会泄露。

3.完全违约和贸易惩罚。贸易的所得可以被用作一旦违约时的惩罚手段。

4.名声的间接影响。持续的低风险,在商品合同中的诚信交易可以提升名声,进而提升长线交易的可持续性。

5.风险共享和产量划分。国家间的金融发展和合并推动了风险共享,这就可以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产生更加专门的产品模式,从而提高贸易量。

6.外国直接投资。由于有建立“出口平台”的愿望,外国直接投资是有动机的。它是由价格因素决定的。FDI随着贸易的变化而一起变化。当运输成本太高时,本地市场就需要更多的本地厂家,FDI就替代了贸易。

基于上面的理论和双边贸易、资金流等数据的可靠性,作者假设上面的项目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用于从某个策源国到几个目的国的资金流:

ln(Financial Flow/GDP)it = a + b ln(Trade Flow/GDP)it + c Xit + uit

金融资本流动量由参与国的规模适当规划,X是其他影响国家间金融流量的变量的矢量,u是误差,使公式保持正常。

这里有些单元是在过去某时段的接收部分,它是整个时期的平均数据。典型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时段的几个接受部分的数据获得。这里所依赖的变量值用来衡量双边金融流入量。类似的,贸易值也可以衡量贸易。可控变量X包括人均收入、货币制度等。这些变量值对贸易量、金融流动量、或二者兼有影响。

(一)稳健性检测:其他控制变量

经过分析,得到一些变量,这些变量反映了其他可能补充对该国的资本流动的因素的贡献:劳动力增长(通过人口增长率和移民率反映),人们的资本积累水平(通过教育费用衡量),自然资源(通过代表出口资源反映)。这四个另外加上的变量没有对私人部门有很大影响但初级产品变量对公共投资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稳健性检测;辅助变量估计:

作者再次运用工具变数校正贸易潜在内生性的方法进行基准分析,当用贸易的工具变数分析时,贸易对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影响都要比在运用OLS分析时要大。从结果中得出在该例中贸易金融关系对于由金融到贸易的相反原因引起的内生性保持稳定。

(三)稳健性测定:违约和制度

对图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体制质量对资金流动没有决定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体制质量对资金流动没有影响,因为该影响是间接的。讨论说明大英帝国继承了优良的体制,该体制和帝国与高的贸易流相联系,促进了更多的资金流。贸易和金融的关系,从表中得出的结论对默认值变量和体制变量并不敏感,事实上是固定的。

(四)模型检测:贸易帝国的交互作用和惩罚理论

最后,抛掉没有意义的体制系数,对战前例子中加入一个关于殖民的变量。关于殖民的系数可以说明贸易对资金流的影响相对独立国家是强还是弱。关于惩罚假说,表中没有提供支持。在殖民地贸易对金融的影响并不逊于独立国家。我们得出贸易和金融在殖民地和非殖民地的联系是一样强的,同时对惩罚理论造成了怀疑。

二、讨论

在美国情况就不同了,首先要指出的是在两次战争之间,美国的投资并没有像战前英国那样被贸易所引导向私人部门。因为人们公认在两次战争之间时期的贸易比战前贸易更为不安全而交易成本更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包括在战后持续的贸易锐减,金本位的崩溃,更严重的贸易壁垒以及增大的交易成本。有可能由于上述问题过于严重,从而使得连通私人部门间关系的渠道被削弱了。多年在世界金融领域处于领导地位,給战前英国足够的时间来展示这些累积的力量。然而在两次战争期间,在美国霸权建立的早些时候,美国没有显示出这种积累。这一在新金融霸权出现期间联系的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基于因果累计,信息及信誉外溢理论的正确性。

我们接下来指出在两次战争之间所出现强烈的所得效益。这些所得效益对于私人投资和总投资说明了新的霸权是建立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上的。如果在两次战争之间,信用薄弱,持续时间很短且难以有效获得信息的话,美国的投资人将会寻找一个可选择的信号来帮助他们找出较好的债务人。这是人均收入可以被视为在该国能可靠经商投资的信号。这一因素在强烈的贸易-金融关系中尤为明显。

最后,要指出的是金本位制对于其他衰退的影响是十分轻微的。在研究中,贸易关系与殖民地地位比起前在投资目标国的货币体制更能吸引投资者。金本位制可以看作是贸易变量的一部分。另外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许多采取金本位制的国家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把殖民地这一因素和金本位这一因素结合起来看的话,我们可以把金本位制视为殖民地因素的一部分。

三、结论

总体结论是贸易-金融之间关系在1870-1913和1920-1929确实存在并发挥作用。通过对于机制等变量的分析可以发现:增长的贸易将导致从两个霸权国家获得更多的投资,一战前的英国和战后的美国的银行家走向了世界。

那些研究信息与信用有贸易外溢到投资的理论可能会借助于我们分析中所发现的两个霸权国家之间的差异。由于英国商人和借款人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相互关系及信用,外溢现象在一战前更为显著,而由于美国是新兴的霸权国家,缺少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充当领袖的记录,这一关系在两次战争间的美国较为薄弱。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发现在两次战争间私人投资的贸易-金融参数较小。

国际金融贸易范文2

1《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加强国际贸易人才的国际沟通能力

英语本身就是国际交流中的主要语言,最新数据统计得出,全球学术期刊、著作英语表达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用英语来传播信息。在全球国际贸易谈判及交易中百分之九十使用英语。数据表明为了追随国际化市场的脚步,更多的国际贸易人才积极学习英语,以便在交谈、谈判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通过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把我们创新的产品及产品功能信息介绍推广到世界各地,而双语教学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是具备创新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潮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经常从事国际业务的人员,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英语国家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我们着重培养专业的、有高度的国际化人才,因为我们了解,随着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人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为此,我国将双语教学应用到国际经济领域,通过教学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2《国际金融》模式及方法之双语课程教学

2.1《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的具体模式

我国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因材施教,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实际独创出适合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方式。第一,国际贸易研究人员培训的1+2+3模式。该模型适用于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及毅力的学生。1指的是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在课堂上需要学生不仅学习更多的知识,还要在思考问题时提出可行的对策,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避免发生光学不练习情况,并可以测试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学习效果。2是指必须能流利地运用两种语言,这是国际贸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是指必须在学校期间获得四、六级英语证书和报关员证书这三项证书,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如何让用人单位第一次就能够认定你,这三个关键证书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国际贸易PSP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power能力—strength实力—potential潜力)。这个模型适用于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过程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和自身的条件开发或激励学生的潜力,如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英语竞赛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第二阶段,是通过双语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的锻造过程;第三阶段是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平台,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寻找合作机会,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2.2《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具体方法

第一,目前在我国国际贸易专业14门课程中,有7门基础教育课程大多是运用中文教学方式;其他课程(如贸易组织等)都是运用的双语教学授课方式,在双语讲授课程过程中也需要结合课程重要内容进行特别讲授,还需要结合学生对英语理解能力的范围教学,便于学生的接收能力。最简单的方式是运用中英结合,简单渗透等手段。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打造学生的学习习惯框架。第二,在深入了解国际法规和国际贸易措施中,清华大学教授李艳梅说“:运用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贯彻双语教学理念,要想成功、快速地进入国际贸易市场中,就要在了解贸易知识和经济原理之外;更加了解世界各国家及地区的贸易政策法律法规。从而在这些贸易政策中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在这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熟练掌握英语,因为这其中英语使用率是百分之九十左右。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中,要想更好地进行交流、谈判,语言就成为了主要问题。这实际就说明了在国际贸易中没有语言能力就难以与人沟通,难以进行相关业务的联系。国际语言中,英语作为主要语言被各国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和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如何进行交流,更何况是进行贸易往来呢,要想在世界各国竞争对手中取得成功。熟练的外贸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国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加强英语教学及应用能力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3结语

国际金融贸易范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对外贸易;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积极因素

1 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一般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此次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或下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是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是还存在其他的负债,因此,还不起房贷、或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风暴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全球股市大跌,银行业负债、倒闭,纸币贬值,价值缩水,随后是企业倒闭,大量裁员。无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后来的迪拜危机,今天的希腊危机、欧洲债务危机,追根溯源其实都是“债务危机”。在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债务危机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震源”所在。

目前这场危机已成为欧元区成立以来,欧元和欧元经济体面临的一场最大挑战。但是更大的危险正在逼近,除了希腊,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国家都赤字高企,约占各自GDP的10%,这些国家都存在信贷飞涨、杠杆率过高、房地产泡沫等问题。

2 危机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200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7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则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较上年缩小。但因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加之以往进出口基数差距较大,2006年外贸顺差依然创下1774.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4%。

2007年,中国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在国家外贸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加快和美国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出口增速从8月份开始逐步回落,由7月份的34.2%回落到12月份的21.7%;第四季度出口增长22.2%,低于前三季度4.9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6.7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特别是第四季度受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进口增长明显加快,增速达25.4%,高于前三季度6.3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由于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上升,顺差增长明显放缓。全年顺差2622亿美元,增长47.7%,比上年回落26.3个百分点。特别是下半年顺差增速逐月回落,从6月份的86.7回落到12月份的8%。

3 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

3.1 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保护主义不会主导世界经济,但贸易政策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美国虽然一直提倡自由贸易,但当其利益受损时,往往就会违反自由贸易的规则,以维护经济安全为由,以“公平贸易”代替“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担忧,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绿色的贸易保护手段会更加频繁出现。

3.2 从外部需求角度来说,中国出口面临的形势更加恶化

根据以往贸易经验,美国消费下滑1个百分点,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个百分点;如果美国消费下降3个百分点,经济步入衰退,我们对美的出口将会出现明显的下滑。随着美国外部需求的减少,我国出口多年来的高涨势头可能会终结。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4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

4.1 中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综合配套能力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仍较明显。特别是近年来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4.2 在国际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中国出口的产品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首先将影响高档产品的需求,而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大部分产品是日用消费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优势相当明显。在消费者收入预期不稳的情况下,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可能还会增加,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还是一个机遇。

4.3 出口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不断增强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20%左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出口仍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充分说明了中国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

4.4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还有很大潜力

随着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几年,中国对巴西、印度等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出口持续较快增长,但对这些国家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还不高,进一步开拓市场还有潜力。

5 应对金融危机消极影响的建议措施

5.1 适度降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在逐年上升,2008年,我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70%,远远高于美国的22%和日本的27.7%。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风险很大,一旦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本国经济将会受到剧烈冲击。

国际金融贸易范文4

一、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方面

国外金融专家通过对本国金融市场功能和国内风险分散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行业之间的风险分散可以利用本国金融市场,即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一定影响,对一国的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做了积极尝试,得到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也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二者的因果关系作出有益尝试,得出金融发展对一国金融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国内方面

国外的金融发展研究是以国外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我国只可借鉴不可照搬。我国受市场经济开放较晚等因素影响,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处于高峰阶段,即使处于这种情况下,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首先,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正逐渐显现,各项金融政策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金融发展本身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国际贸易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方向与依托,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国家的资金供给政策来对某一行业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尤其在制造品行业,金融发展的体现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当规模经济发展起来后,地区比较经济的比较优势也会得以显现。

(二)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1.金融发展对改善国际贸易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金融发展可以高效汇聚社会上的各类资金,为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提升生产技术,企业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改善企业经济状况,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产品支持,并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2.金融发展对改善国际贸易结构起到促进作用

金融发展投入力度大的方向,其企业发展势必也会更加方便、快速。作为一种金融促进手段,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条件改善、国际贸易组成结构,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金融系统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金融系统包括降低资金风险、合理高效配置、便利交易和合理监督等功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起到促进作用。一个国家资金获取的便捷性,即一国金融发展比较优势逐渐成为一国能否具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关键点。

3.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通过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影响的观察不难发现,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顺利与否,能够直接在国际贸易上得以体现,优质的金融服务会留住更多客户,可以增强信赖感,良好的金融服务口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始,是持续稳定开展后续金融活动的保障。金融发展深切制约着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如美国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国际贸易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一些地方的金融发展至今仍未完全恢复,逼迫其树立良好的金融口碑,来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

(三)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影响并非是单方的,而是相互的。一方面,金融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对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对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让金融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部门,而实体部门的发展状况体现了金融发展自由化的成效,国际贸易加快全球资金快速化流动,同时对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设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整体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从金融角度分析我国国际贸易面对的难题

尽管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呈现积极态势,但也应看到,这种内在的联系是由于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破除长期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与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的一种潜在的能量集中释放的结果。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联度逐渐提高,但金融效率整体不高,相关金融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市场结构、金融工具等单一,不能满足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然而高效率的金融体系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满足国际贸易对金融丰富多样的要求,努力实现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

(一)世界经济环境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经历过上次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状况致使国际贸易复苏缓慢,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还在持续,金融市场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而我国虽然有新能源等新兴企业发展,但是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点,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十分不利。

(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存在潜在风险

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虽然个别国家经济发展快速,但是整体世界经济处于衰退期发展,以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首先,各国试图扩大出口来改善经济,势必会造成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很大冲击,在我国各项管理等相关能力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实行以扩大出口来达到经济复苏是十分危险的做法;其次,受国际竞争加剧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容易受到冲击,不利于经济复苏;再次,政府支持不够或过多,都不利于国际贸易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企业自身调整以适应国际经济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导致效率低下和道德风险逐年上升;最后,政府公共债务负担加重,由于采取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水涨船高。

三、从金融发展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重视金融市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注意挖掘金融市场盲点

为避免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下降以及保证利润空间,应注意挖掘金融市场盲点,开动思路、拓宽思维,寻找市场商机,对金融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将市场盲点转化新的机遇。

2.注意开发国内市场资源

目前西方一些国家忙于解决事业人口问题,鼓励扩大内需来改善经济,而一些非洲等国家经济体系处于初期,致使我国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出口市场低价竞争陷入僵局。而相对于国际市场的动荡,国内市场更加稳定,将产品转向国内市场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金融发展应跟随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对国内市场进行分析、投入。相对于国外市场需求,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稳定。扩大内需是一个阶段性的长期发展战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3.利用国际金融政策发展我国国际贸易

对于一些中小型国际贸易企业,若想长久稳步发展,一方面要保证原有欧美市场供货稳定,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开发亚非拉美等国市场,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抓住国外金融服务政策,创新我国金融服务,变挑战为机遇,借助各国大力发展本国金融服务的平台,发展壮大我国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发展应把握金融政策,抓住政府扶持机遇

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利支持,以我国为例,中央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或正在着手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应结合自身产业或企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抓住政府扶持机遇。

1.资金方面

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大国有银行和民间金融组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新的渠道,完善和改善了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建立长效跟踪管理机制,落实奖励激励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等各项金融措施提供一定的政策便利条件,对中小型出口企业在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等的国际认证以及参加国际博览会等方面也提供一定资助。

2.税负方面

税收政策是金融发展对国家贸易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沉重的税负导致不少国际贸易企业利润下降,不利于国际贸易接单。应针对各种行业提供各项优惠税收政策,针对不同的行业产品特性,完善退税政策,并建立长效跟踪机制,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尽可能为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在国际上占据主导优势的行业提供优惠。

3.信息方面

针对国际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问题,为保证国际市场信息公平公正传达,政府应当组织建立专业的数据资料库和信息中转站,为国内外贸企业提供其发展所需的相关产业信息,从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同时资助国际贸易企业到国外实地考察,多参与国际层面交流研讨会。

(三)其他策略

1.优化国际金融产业结构

首先要优化金融产品结构。结合市场占有情况分析金融产品结构形式,加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金融品牌能力建设,优化金融商品结构。其次要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分析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的效果,不难发现,在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国市场,所以造成重大损失,故应加大对本国市场的开发力度以及其他一些亚非拉美等国的市场,将市场份额变为更多份,平衡市场风险,在稳固欧洲市场的同时,开辟新的金融市场领域。

2.调整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金融发展策略是支持金融机构采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进金融服务等措施,提升金融发展策略,以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不断提升服务外贸企业水平,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第一,鼓励金融政策发展,拓宽国际贸易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稳固资金支持。第二,鼓励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产品服务,改善金融发展国际贸易摩擦。第三,允许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允许开展个人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支付机构合作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第四,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外贸发展。第五,全球布局,服务国际贸易稳步发展,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等方式,加速海外布局,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统一授信、营销、管理的服务体系。

四、结语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面对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要理性分析金融发展情况,作出正确的策略来改善金融发展有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积极采取对策。政府应从政策上对我国外贸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同时外贸企业及行业协会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积极引进第三方的支持,借助权威的金融保障机构,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和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郭晓宇 孟宪军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建军.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3(4).

[2]葛以德.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J].世贸人才,2010(26).

[3]钟毓兴.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J].财经基础人才基地,2012(9).

国际金融贸易范文5

1.1金融发展规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金融发展规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金融体系能够提供完善的国际贸易清算或者结算基本工具,保证商品流通、劳务输出或者金融资产贸易的实现,提高了贸易过程的交易效率,有效的降低了贸易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成本,这也是金融体系自建立以后最为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在现代的世界经济体系中,银行系统在世界各国贸易过程中发挥着支付清算工具的角色,对贸易活动有着比较特殊的影响。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清算服务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使得复杂的贸易实现过程和结算体系能够高效率的运转,同时也是国家贸易沟通及其发展的流动性源泉,为其提供巨大的便利。第二,金融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活动将社会上闲置的资金有效的聚集起来,并投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或者职能部门,为经济单位的运行提供了平衡有效的资金源泉。金融体系通过融资活动将资金以投资的形式从生产效率比较低的行业或者部门转向了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金融机构通过储蓄调动或者储蓄转化解决了国际贸易中对大规模资金的需求,对规模经济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升了国际贸易的资金优势与国家竞争力。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为规模经济的良好运行以及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对其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1.2金融发展结构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金融发展结构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对国家贸易发展的总量提升以及结构优化都会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从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金融体系结构相对完善,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国家,对金融行业依赖程度比较强的知识密集型产品贸易的总量就会比较大;相反,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其国际贸易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其产品。这也就说明了,金融发展水平低,即使其他的生产要素的优势再强,金融体系的落后也会将其降低、减弱乃至抵消。良好的金融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升级,改善了国际贸易的金融环境。第二,良好的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活动形成一定的监督和控制机制,解决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相对于单个的储蓄者而言,在获取投资项目的有关信息时,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成本也比较低,同时,银行通过与融资企业的长期合作获取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并使之私有化,从而激励着银行去挖掘市场信息和企业管理信息,有利于资金的分配。这就恰好解决了国际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金融发展及其产生的监督控制体制有效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在国家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贸易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范围的扩大,一国的贸易活动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不确定性会大大上升,金融机构乃至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贸易部门的风险分散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贸易者通过资产分散及其组合,有效的将风险进行分散,减少了市场波动对贸易发展的冲击。

1.3金融发展效率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金融体系具体包含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两个重要部分,这两个主体效率的提升对于金融效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金融体系对于国际贸易发展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其建立了高效、适用的金融系统,否则的话,国际贸易发展的经济收益将会被高额的交易费用所替代。银行机构的发展通过利用其对投资机会的充分分析以及相关投资活动市场风险的分担,使投资能在更高的水平和效率上运行,促进贸易的效率,优化国家贸易的结构。另外,商业银行的发展通过提供金融结算与金融中介这两项具体的职能,解决了投资活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使资金流通的效率大大提升,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支付手段和风险分散机制,这种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和效率就是金融效率的重要体现,高效的金融体系能够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得到较高的资本产出,不仅仅在金融服务的数量上有所体现,而且在金融服务的质量上也有所体现。金融机构效率提升的直接结果就是投资的转化效率大大提高,贸易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扩张有更加雄厚的资本基础。所以金融发展效率对国际贸易的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都有非常大的积极影响。

1.4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影响的实现机制探析

金融发展的总体特征为:金融资产的总量和金融规模不断扩张、金融体系结构逐渐优化以及功能逐渐完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总量和规模增加、股票市场的发展迎来新的增长等。以前三个主要特征为例来探索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实现机制。第一,金融发展通过总量以及规模的增加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外贸企业要想应付不断增加的市场竞争,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来促进企业技术力量的进步,由此企业的资金和融资需求就会进一步的增加,金融总量的发展能够满足不断增加企业资金需求,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从而为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更大的金融规模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融资渠道以及更加便利的融资服务,从而使外贸行业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从事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形成更有竞争力、更加高效的国际贸易模式。第二,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体系结构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出现直接原因就是为了解决企业在贸易活动中的信息建设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问题,其基本功能就是实现资源在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限制下的有效配置问题,包含了储蓄转化、资源配置优化、监督控制、风险防范和交易服务等几个方面。第三,金融发展通过FDI的持续增加来促进国际贸易规模增加以及国际贸易发展。FDI中具体包含了知识要素、技术要素以及资本要素等众多方面,其实质体现了众多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间的流动、转移和配置。FDI对贸易发展的影响通过资本累积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来具体的体现。FDI的资本累计效应体现为:随着一国资本要素的不断增加,可以形成比较显著的比较优势,从而对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贸易的发展与实现,这也是要素禀赋论的集中体现。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体现为:由于外商的直接投资活动,为一个国家的技术提升和装备升级提供了基础,这直接为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提供了机会与平台,资本投入的增加,技术与服务的产出也会增加,直接使贸易的总量和规模增加。

2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的实现机制

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升、服务贸易以及知识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力逐渐提升、各国对外投资活动频繁以及投资总量不断增加等。其中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实现机制主要体现在前三个因素中,下面分别讨论。第一,国际贸易伴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对金融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国际贸易通过规模经济的优势能提升贸易自由化的水平,反过来又会带动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有效的降低金融中介的服务费用,提升服务效率。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贸易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自由化的作用和影响。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的风险增加,信息获取的难度提升,金融控制的成本也会随着增加,最终使金融体系不断优化、创新、改革来适应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经济常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自由化的产生和发展是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副产品。第二,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又会促进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间接的使金融行业的控制、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第三,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对外投资活动,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金融的发展。由于国际贸易中含有大量的海外业务,这种局面的形成就对银行机构乃至非银行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更多的资金就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而逐渐汇集起来,产生资金聚集效应,一方面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反面,金融企业的集聚有利于形成机构间的竞争格局,从而带动金融业和金融服务的快速创新发展。

3结语

国际金融贸易范文6

国际贸易主要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和地企之间在服务于商品两方面的交换活动,反映了各个国家通过世界的上产在资金、服务于科技等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结合。经济发展的核心是金融,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金融。因此,金融的发展不单单是我们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去出发分析与研究金融发展的表现,我们就能更加清楚的意识到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更好的揭示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意义与本质。其实,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整个金融功能在不断的完善与扩充,进而促进金融的效率的提升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二、金融抑制国际贸易其影响的分析

我们所谈到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针对金融的抑制这一现象而提出的。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对金融发展与国家贸易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与探讨。首先,我们应该在了解金融抑制的现象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金融的抑制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个不利的影响。主要是通货膨胀率非常的高,就会使很多由于政府的人为操作而使得实际的利率常常低于市场上的利率,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负数的现象。这种处于边际的利率往往会提升人们的边际消费的倾向。如果从贸易的角度来讲,金融的抑制作用会促进进口,但是却降低了出口,也就是降低了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在金融抑制的条件下,会使得政府会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此时政府所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补偿性的贷款。这种人为的降低我国资金的使用价格,就是降低了贷款的利率。此时,势必就会导致发展中的国家不具备金融发展的优势,导致其贸易模式选择不恰当而使其本身存在的优势丧失。

三、金融发展和国家贸易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的研究

首先国际贸易的发展是需要这个金融行业的来提供支持。在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中贸易产品、贸易的方式都呈现了一个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国际贸易也在不断的变化,随时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些风险蛀牙包括经济的风险、政治的风险、汇率的风险等等。即便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出口也是难以避免一些出口汇收的损失。

其次是金融的发展对于出口商品其结构优化的作用。金融体系在我们经济部门作为一项特殊的技术创新,不但可以优先的机子社会上的一些闲散的资金,而且还能通过向一些机构提供大量的资金而促进其产业的发展。这一功能和技术的解析都降低了经营的成本。在一些金融发展水平相当多的国家,他们能够拥有灵活的筹集资金的渠道,进而减少投资中的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

另外,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各个国家在某个时期内会对其进口的贸易与出口的贸易实行暂时性的政策,这些政策也是各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这些临时性的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其本国的经济结构与比较的优势。本国在经济合作与投资方面与其他国际的过去的合作情况等等。这些都是政策制定所必须考虑到的。

最后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模式。国家产业内的模式主要是指同一个的产品能够同时发生输入与输出。在当前所有的国际贸易活动里,产业的内贸易几经成为主导产业的核心因素之一,这也是提升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规模经济则是其国际贸易形成的重要因素,及时是贸易的双方在生产要素以及技术消费的喜好方面均相同,但是因为其资金成本的不同也会造成其贸易的收益有所差异。因此,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主要就是这些行业在利用规模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金融的发展水平越高,那么规模的经济在贸易行业内的发展就越顺利。因此,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