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教案范例6篇

固定资产教案

固定资产教案范文1

关键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会计制度;税收政策

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而折旧方法是折旧核算的主要规则。折旧方法的选择不仅对企业会计信息、经营管理有直接影响,而且间接影响社会科技进步。在我国当前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这种影响尤其不能忽视。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折旧和加速折旧两种方法,综合地看,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比较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方法,应当加以推行。基于此,本文对加速折旧法的意义、当前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其意义

1加速折旧法的实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实质,是固定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内摊入各期间成本费用的一种规则。所谓加速折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缩短折旧年限,就是将固定资产成本的摊销期在预计一般寿命期基础上加以缩短;二是在既定的摊销期内,按前期多摊后期少摊的规则摊入各期成本费用,也即固定资产总成本在整个摊销期内,各期的摊销逐年递减。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采用不同折旧方法会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确认,采用加速折旧法时,会计所反映的指标更具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第一,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如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耗费与其带同经济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一个期间收入与费用的合理比较,保证会计资产、费用、利润数据的客观性。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生产能力大、效率高、维修费用少,而后期由于磨损老化,生产效率低,修理费用支出逐渐增多。加速折旧法正是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因此可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整个寿命期内的价值耗费与其所带回经济利益的配合关系,从而准确地核算各期损益,保证经营成果计算及其分配的正确性。第二,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保证固定资产折旧的充分性,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事实说明,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是一种总趋势。当发生货币贬值或随着技术进步使固定资产更新需要更多货币资金时,若采用直线法折旧,由于不考虑缩短摊销期,原有成本与现行成本的差额极大,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条件下,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严重不足,从而产生少计费用多计利润的结果,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如采用加速折旧法,因为加速折旧既缩短了折旧时间,又将大部分固定资产成本在前期摊销,纵使采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属性,物价变动或技术进步对各期合理摊销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同时,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避免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固定资产在下面情况下会发生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同期市场利率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发生陈旧过时或实体损坏;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按现行规定,企业一般于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贬值性的固定资产价值耗费记入当月费用,而且以后不得转回。当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情况时,如采用直线法折旧,由于未考虑缩短摊销年限,贬值后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原成本的差异会比较大,同时,多个期间发生的贬值性耗费集中反映一个月份。这些都会使会计反映的各要素数据出现不准确情况。而当企业选择使用加速折旧法时,由于企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的前几年就能得到大部分的补偿,也就是说固定资产不会由于使用后期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发生折旧之外明显的价值损耗,减值准备对会计资产、费用、利润的影响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会计费用确认与已耗费资金补偿及财务成果的确定直接相关。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法又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首先,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保证企业生产手段的及时更新,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能力。从经济活动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是按固定资产物质更新时所需货币,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分期从收入货币中所作的分配前扣除,这种分期扣除的货币在总量上必须满足企业更新相同功能固定资产所需,否则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无法持续,或者维持再生产需要增加资本。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条件下,固定资产重置成本逐年升高,在采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确定折旧成本条件下,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总额远不足于实现相同功能固定资产的更新。而加速折旧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这一缺陷,因为它通过提高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前几年的折旧率,将固定资产的大部分资本集中于前几年收回,这样也就削弱了通货膨胀、物价变动带来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其次,加速折旧法不仅有利于保证生产手段及时更新,而且当加速折旧成为一种普遍习惯时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求新文化和择优汰劣管理理念的形成。而生产手段的不断更新、追求新技术、新水平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巨大动力。再次,加速折旧影响企业利润在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积累之间的分配时间。采用加速折旧法,在确定应税收益时,由于在早期计入了数额较大的折旧费,将使早期的应税收益相应地减少,从而使纳税人能在使用这些固定资产的早期交纳较少的所得税款,而在后期才交纳较多的税款。虽然在总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相等,但由于纳税时间延迟,无异于对纳税人提供了一种无息贷款,使纳税人能从中得到一定的财务利益,但同时也减少国家在前期的财政税收。

3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影响因素。一个企业采用何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属于企业“会计政策”范畴。企业固定资产的两种折旧方法直接影响会计的资产、费用、利润。而企业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追求本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不同企业因经营者的观念及水平不同又有不同的利益导向。因此,采用或不采用加速折旧法,首先是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考虑进行的选择。

现代财务会计又是社会统一规范的会计,因此,企业是否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是在社会统一的折旧制度的条件内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会计信息有关,又与国家税收有关,企业采用何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既是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也是税法规范的内容,其中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应当如何采用折旧方法核算各期折旧费,税收政策则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过程中允许扣除的折1日费。当前,我国关于企业选择折旧方法的政策包括两个方面,即会计制度中的折旧政策和税法中的折旧政策。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当前存在的问题。采用加速折旧法,无论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技术进步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然而,我国企业当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业务中采用折旧方法的状况是:大部分企业习惯于或者说更愿意采用直线法,而不愿意采用加速折旧法;采用折旧方法的随意性大,企业一般不是以特定固定资产寿命期规律、技术更新趋势、价格变化情况为依据,而是以会计利润指标或眼前利益的需要为依据在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中选择,或者在不同的加速折旧法中选择。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要导致会计、经济两方面的后果。会计方面,除导致少计费用虚增利润外,还会使各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经营期间的资产、费用、利润数据不可比,从而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经济方面,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加上技术进步加快,采用直线法将使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总额远低于其实物更新所需货币资金,对于企业而言,将直接制约其提高生产能力,对于社会来说,将影响新的生产手段的市场需要,从而制约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

2原因分析。当前,企业一般选择直线法、随意选择折旧方法问题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企业现代管理意识的不强、不同企业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等。但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制度框架内的行为,因此,导致问题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缺陷,包括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缺陷。

会计制度方面。我国现行相关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有三项:其一,企业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自主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其中加速折旧法又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二,企业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当确定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时,调整折旧方法;其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一个国家的企业各有行业特点,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也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因此,在制度上安排多种折旧方法的选择是必要的。然而,一种特定的折旧方法只有用于适用的固定资产才是合理的。而折旧方法直接影响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企业谋求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天性”。基于此,明确各种固定资产与折旧方法的适用关系,并保证有效执行,应该是制度的必要功能。而事实上,现行制度不仅完全把选择折旧方法的权利赋予了企业,而且还进一步允许企业定期调整折旧方法。尤其在可选择的加速折旧法中,又规定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而这两种方法也有不同的核算结果。综合这些,可以说现行会计制度为每一个企业自由选择折旧方法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空间。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制度空间,当治理结构不完善,美化业绩成为普遍需要时,就有了一般不愿意选择加速折旧法或随意选择折旧方法的现象出现。从以往的会计舞弊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折旧方法也是会计信息舞弊的常用手段。

税收制度方面。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第113号),从税收征管角度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采用做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了下列企业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可在税前扣除: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科技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的机械设备;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项目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的机器设备;证券公司电子类设备;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外购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该《通知》还规定,企业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固定资产可以自主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检查,发现不符合固定资产折旧条件的,应进行纳税调整。可见,目前国家对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采取的是一种限制性政策,而“限制”加速折旧从根本上说是出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考虑。从前文可知,加速折旧法有可以使企业的成本费用合理配比、及时更新企业固定资产、加快社会的科技进步以及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等优点。因此,对加速折旧法采用的限制性政策具有很大的弊端。

三、完善相关制度的若干建议

1调整税收政策。其一,调整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加速折旧。静态地看,允许企业采用加折旧法计提折旧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只影响所得税的期间分布,而不会使所得税总额发生减少。动态地看,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必将不断扩大税基,将更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所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加速折旧法对政府税收的影响是积极的。从国外看,目前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固定资产折旧大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基于此,应将税收政策由限制加速折旧改为鼓励加速折旧。具体来说,应将目前限定“允许加速折旧范围”变更为限定“不允许采用加速折旧范围”。

其二,调整分类标准,区分技术性分类与财政扶持性分类。当前关于是否允许加速折旧的界限划分也考虑了技术和财政扶持两方面因素,但标准体系不完善,尤其技术性分类不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目前,按行业划定可加速折旧范围,但规定行业中确实有相当部分机器设备的无形损耗较大,应实行加速折旧,但这些行业也还存在着更新换代较慢或其技术更新对生产发展影响不大的固定资产,而规定范围之外的行业也有需要加速更新的固定资产。因此,加速折旧法适用范围的划定应打破行业、企业的界限,可将固定资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进步较快的,应实行加速折旧;一类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进步较慢的,实行直线法折旧。

固定资产教案范文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fix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bviously la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in the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eans, generating a large number of idle fixed assets, which is not only waste of resources, but also affects the basic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resulting problems of idl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fixed assets.

关键词: 高校;闲置;固定资产;管理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le;fixed asset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051-03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提出“加强学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的要求。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出现经费紧张、资源短缺和资产闲置与浪费并存。因此高校的闲置固定资产如何盘活,如何得到充分的利用,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固定资产在高校中闲置的原因

作为高校重要的经济资源,作为高校发展的物质基础保障,固定资产已成为衡量一个单位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应认同和重视固定资产的规模大小与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的分类作为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提高闲置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资产归口不同可分为行政,教学,科研,图书四大类。

②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可分为房屋及构筑物,土地及植物,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印刷机械,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文物及陈列品,图书,工具量具和器皿,家具,行政办公设备,被服装具,牲畜十六大类。

③根据财务管理可分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业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大类。

④根据财务管理还可分为土地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业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及量具、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十大类。

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见表1),按照高校教育管理分类,该学校中以房屋及构筑物、土地及植物、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图书所占金额居多,仪器仪表、家具其次。高校中电子设备、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家具等均可以实现共享。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电子设备,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家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现共享,再利用,既提高了资产的使用率,又节省了学校的资金。

但在实际使用中,学校资产部门由于受管理水平有限,未能全面了解全校的固定资产分布状况和使用动态,对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低的设备也无法进行合理调剂,实现资源共享也就无法谈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人们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看法和认知。人们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经费,普遍认为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就算是各单位个人自己争取到的科研经费,其性质同样也是属于公款,用公款购置的固定资产,往往不考虑其使用成本和效益。现在有许多教学、科研场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使用的方便,另外不少人认为自己院系的经费放着也是放着,又不能挪作它用,用于购建设备,改善教师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导致了固定资产重复投资、使用效率较低、资金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②固定资产的购置上,追求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高校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往往带有人为因素,要么符合领导的意思,要么符合部门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购买时没有充分论证设备的使用效益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的现象。一方面事业经费紧张,另一方面却有许多闲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了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与使用价值的间接流失。

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政策的办事程序和统一的协调机制。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制定出一套适合事业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各大高校也鲜少有推出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在固定资产的处置方面,国家对高校有一套复杂的审批程序,高校自身并没有多少自。造成高校仅是将其管理的固定资产作为履行职责,并不关心资产的使用效益。资产部门定期盘查制度不完备,盘查时各部门配合不力,造成盘查流于形式。一年两次盘查时,有的部门对于盘查较敷衍,未能对闲置的资产及时清理,有的闲置资产达到报废年限的也未能及时报废。在资产调拨方面,每年新增人员及人员变更后,资产随人走,未及时调拨,造成资产的闲置及统计不及时。没有固定资产移交的观念,未按规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人员退休、调动、保管人员更换时,交接手续不完善或者根本未办理相关手续,资产管理部门甚至对人事调动、部门变更的情况不能及时掌握。

④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学校设置了内审部门、纪律检查部门,审计部门例行公事开展审计监督,由于成本或人力等原因不可能或没有必要在事中介入,往往在出现大的经济问题时才进行事后审计。且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缺乏制约。申请、审批、采购、验收、入账、领用、清查、盘点和报废等管理过程,由资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采购、调拨、处理、清查统计及管理监督;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维护和保管,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但具体操作中问题较多:资产管理部门给资产使用部门办理财产入库手续后,可能会出现同一单位或个人经手固定资产采购、付款、入库等多项步骤,故资产从采购到入库应由同一单位或个人负责,再由经办人交由资产管理员入库,资产归口部门审核,最后送至财务,整个过程应有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监督,进度管理。

2 提高闲置固定资产利用水平的途径

针对以上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合理组合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这是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共同建设和享用机制。资金投入较多的固定资产项目,须经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论证,严把投资关口,避免重复建设、闲置浪费现象的发生。各院系所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也应严格把关,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同时学校应做好全校固定资产的整合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鼓励各院系所之间设备设施的相互租借使用。对单位长期闲置而不能有效利用和超过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应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调剂。各部门需要申请购建新的固定资产时,首先应从存量资产中调剂解决,防止资产的重复购置。

③固定资产项目档案管理精细化,可以更加有利于查询固定资产购置时的情况,是建设单位有形资产的凭证。对于固定资产整个采购流程文件,应按年度、项目进行分类归档,整理,方便查询。比如软件,学校教务处有学生管理系统,如若学校继续教育部门也需购买学生管理系统,可统一管理,在教务处学生管理系统中设置相应模块,也就无须再重新购买学生管理系统。

④规范处置程序。为了解决处置无序、资产流失的问题,明确了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程序,闲置国有资产处置时,必须要履行报批手续、资产评估,出售出租信息实行网上和媒体公示、公开竞价等程序进行。并检查处置行为。对各单位已处置资产进行检查,对单位越权擅自对外处置的资产,未经批准及备案而擅自对外处置的一律视为无效处置。对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在资产处置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⑤搞好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闲置资产的动态管理,做好登记,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资产租赁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资产报废后,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产权注销和进行账务处理。增强资产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快推进资产考核制度的建立,把资产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年度考核工作,而非部门秘书的兼职工作。

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对闲置固定资产进行盘活,运用以上措施提高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学校首先根据运用“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该系统中,包含了14个模块,分别为我的工作、基础管理、资产购置、资产变更、资产处置、资产账务、卡片管理、维修管理、绩效管理、资产查询、资产统计、统计报表、日志查询、产权管理。利用资产查询模块,对学校资产进行盘查,账实对比,盘点出闲置资产,在资产调拨模块中进行相应的调拨,每年进行的资产调拨大约有600余次。且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更加快捷方便,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如调拨,更新前的资产系统中调拨程序完成下来,需要有6位人员进入系统操作,造成了调拨流程的中断或终止,导致有些资产实际上早就移交到别的部门,可以账面上仍然留在原部门。但更新后的资产系统中,对调拨程序设立了超级管理员的权限,由系统管理员及资产职能部门负责人2人即可完成校内调拨程序,即简化了操作步骤,又可以尽快达到账实相符。在资源共同建设、享用机制方面,严格把控采购关口,对各部门提交上的采购要求,进行分类或合并采购,并在各学院中积极调配可以共享的资产。在档案管理方面,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每年采购项目按照年度和归口不同进行归档,每年整理出的采购档案约有100余项,整理出的年采购量,与年初预算量进行比对,在下一年度的采购预算中对重复采购的物品可删除,从根源上减少固定资产出现闲置。在资产处置方面,严格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处置规定每年进行2次,在处置程序结束后,对学校可以自行处置的物品进行整理,有可回收利用的资产进行再利用,例如学校实训室电脑,主机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但显示器仍然可用,在处置程序结束后,即可以在采购时只采购电脑主机,也可以把此批可用的显示器调配给其他需要的部门使用。在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积极促进资产考核的实施,把闲置固定资产的整理和再利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闲置资产盘活的效果从每年可利用闲置资产的金额可看出,金额越大,说明盘出来的闲置资产越多,利用率越高。可利用闲置资产主要包括日常可调拨的资产、处置报废的资产以及年度采购节约预算的资产。

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运用“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后,资产的日常调拨记录在案,各部门可用于调拨的资产也可快速的查找和调剂。处置程序在2011年后进入常规化操作,1年2次的处置,也使得闲置的资产得以更新淘汰。年度预算控制,从根源上预防了闲置资产的产生。而在2011年之前,只有学校后勤部门运用人工对全校资产进行管理,无法快速查询各部门资产情况,以及各部门间资产变更也无法记录在案。因此,相较于2011年之前,闲置资产盘活效果至少翻了一番。

3 小结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仅仅依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本文中提出的五点建议,科学的资产管理系统、资源共享机制、档案管理精细化从根源上防止了重复采购,避免了闲置的固定资产的产生,并有益于盘活闲置的固定资产,而处置程序的规范,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对闲置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和充分利用。因此盘活闲置固定资产,不断提高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节约采购资金,防止资产流失,同时提高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利用的有效性,建立节约型校园。

参考文献:

[1]魏姗琳.基于财务预算视角的广东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11.

[2]王崇保.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8).

[3]徐晓音.高校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财会,2006(5).

[4]王文魁,宋来,倪宝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发研究[J].经营管理,2014.

[5]文惠.论高校固定资产清查[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5).

[6]吴荷芬.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以某综合性大学为例[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12.

固定资产教案范文3

现实情况中,很多学校的固定资产采购问题突出,没有专门部门负责采购,工作中后勤部和办公室都在采购,缺失采购权的控制。验收问题突出,没有验收部门手续,也没有验收人签字,缺失采购质量的监管。使用保管问题突出,没有使用人签字,缺失保管责任的明确。处置报废问题突出,没有报废处置手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有的学校财产盘点制度流于形式,多年不盘点,账实严重不符,无法知晓学校的真实家底。

二、针对上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新理念

要从企业化角度来重新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关乎学校财务状况的大局,关乎学校资产的效率化,关乎学校的经济效益,从经济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增值保值的作用,从效益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夯实发展的巨大潜力。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也是全校各科室、各部门甚至每位师生也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只有在思想根源上抓好,才能真正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把存在的问题解决。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

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和教学要求,按专业类型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提高资产利用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要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投资预算是对固定资产购建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成不同的预算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最优方案。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三)配备固定资产专员

固定资产教案范文4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制度 利用效率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也快速增长,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很多高校长期存在“重购置,轻核算”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造成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2012年12月,财政部会同教育部适时印发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新制度对原制度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在这种新旧制度交替期间,有必要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进行探讨,以引起各高校的足够重视,以便更好地加强核算与管理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

高等教育已进入由规模扩张、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转变的发展期,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各种项目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各高校的教学、科研经费很大部分用于配置多媒体教室、建造实验室、购置实验设备仪器、购置图书资料等,这些资金投入,最终大部分形成了固定资产。因此,固定资产在高校总资产中所占的金额和比例越来越大。

(二)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便于组织会计核算,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主要包括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在这些固定资产中,用于教学、科研的一些仪器设备配置一般都有“超前”意识,注重仪器设备的高、精、尖,技术含量高,但是更新换代快。高校许多仪器设备在形态上仍保持完整,性能上也能达到当初设计的水平,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新换代产品不断涌现,使得这一类固定资产的寿命大大缩短,从而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很大,利用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是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没有经营的压力,考核指标也主要是教学、科研方面,对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缺乏硬性指标,从而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重占用,轻效益”的情况,同时固定资产购建以使用部门为主,“谁购建,谁拥有;谁拥有,谁使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未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管理效率低下,以致管理不到位,重复投资情况明显,造成资源浪费。

(二)固定资产的核定标准低,易造成账实不符

旧制度对固定资产核定的标准是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物质形态的资产,这是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提高,旧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明显偏低,使得一些具有明显低值易耗品特征的物品,如移动硬盘、硒鼓等,由于单位价值达到了规定金额,统一按固定资产建卡做账,在固定资产中核算。但是这些消耗性的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被毁损或丢失,而固定资产的价值依然在账面存在和反映,这样容易造成太多的固定资产无法核实,账实不符,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有缺陷

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建设而成,长期以来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长期不计提折旧,不计算盈亏,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固定资产除报废外,账面价值始终不变。这样处理使得高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虚高,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更不能反映其使用效率。

(四)固定资产的核算处置不够规范

固定资产处置,是指学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在规定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但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部分高校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不办理报批手续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随意核销、转让或者出售,没有严格遵守资产评估标准或处置规范,在没有拿到审核与审批结果时就自行处置,导致资产流失。

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必须树立正确思想。首先,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有赖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目前大部分院校对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实行的是分类归口、分级管理模式,在这一管理方式中,很有必要实行学校一把手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的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管理意识,要有效地克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诸多弊端,强调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统一领导。其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在取得、验收移交、日常维护、更新改造、淘汰处置等环节,建立相应的管控措施,如资产购置和验收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等,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使全校教职工都有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与管理

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适时提高,即:通用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 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 500元,使固定资产价值更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价值要求,适应高校办公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此外,固定资产分类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原“一般设备”修改为“通用设备”;取消了“建筑物”概念,采用了“构筑物”概念;在“图书”类中增加了“档案”,将原“图书”类改为“图书、档案”类;将“其他固定资产”类具体规定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类,新制度明确和细化了每类固定资产的内容,同时扩大了固定资产的范围,有利于固定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三)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按照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本着“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兼顾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新制度规定了“虚提”折旧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不计入当期费用支出。这样处理一方面使高校的财务会计报告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时计提的折旧不计入当期费用,使当期费用支出的范围与预算保持了一致。这样处理既满足了高校事业支出的预算口径,又反映了固定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合理地计算分摊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期内各期应承担的费用,及时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更真实地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解决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状况,有利于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成本核算。

(四)重视固定资产的动态控制,使管理制度化、专门化

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从采购、验收、分配、使用、维护到报废等所有环节的操作程序和管理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做到有章可循。首先,合理配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其次,建立专人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制作保管卡片,登记各部门领用情况,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采用先进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实现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动态控制的信息化。再次,建立一套清查制度,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年终进行全面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盘点过程中,对盘亏、盘盈的资产,要及时查明原因,对需要报废的要办理相应的凭证手续,由上级部门审批方可报废。对固定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综上所述,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重要工作,要想切实解决在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仅仅依靠个别部门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各级部门只有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强化日常管理、动态管理和全员参与,才能确保各项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措施的有效贯彻与执行,进一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安全完整,实现更高的价值和效益。Z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教案范文5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增值税转型改革 应交税费

2008年12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新修订的增值税实施细则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允许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其主要内容是: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同时,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将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其中,允许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是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核心。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应交税费的影响

1.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影响

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此规定下,增值税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税负比较重。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在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之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进行抵扣,相当于企业可以直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这对企业来说,将减少一笔可观的开支。同时,由于企业少交增值税,必然引起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减少。

2.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在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之前,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原值,通过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这样,将减少企业利润,从而按企业所得税法计算将减少企业应交所得税。

施行新修订的增值税实施细则后,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固定资产原值不再包含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这样,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采用与增值税转型改革前相同的折旧方法和相同的折旧率,则每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将会减少,这时,企业的相关费用将减少,利润将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将有所上升。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总体税负影响的数学分析

综上所述,增值税转型改革将使企业应交增值税减少、应交所得税增加,与此同时,还将减少企业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对于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应交税费的影响,本文进行直观的数据分析如下:

假设,2009年1月,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一台,该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可直接使用,价值10000元,增值税率17%,预计使用年限5年,期末无残值,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增值税转型改革前后对企业应交税费影响分析见下表。

四、小结

从表一可知,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均减少,同时,企业所得税有所增加,但企业整体税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税负减少额占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比例达到82.5%。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08年11月20日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一文中:据测算,此项改革财政预计将减收超过1200亿元,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相信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008年11月20日

固定资产教案范文6

(一)按建设性质一般分类

1.按行业分类:能源项目、交通项目、原材料工业项目、装备工业项目、农业项目、林业项目、水利项目、生态和环境保护项目、商业和服务业项目、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项目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等。

2.按投资主体分类:政府投资项目(又分为中央项目、地方项目)、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含外商投资项目、合资项目、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社会团体投资项目)、个人投资项目。

3.按项目建设性质分类: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

4.按项目建设阶段分类:筹建项目、开工项目、在建项目、建成投产项目、收尾工程项目。

(二)按建设项目的市场性能分类

1.公益性建设项目,主要指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建设项目,包括国防、科学研究、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体育运动、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建设项目。

2.基础性建设项目,主要指具有自然垄断性、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低的基础设施和部分基础工业建设项目,如能源项目、交通项目、水利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

3.竞争性建设项目(又称经营性项目),主要指投资收益好、对市场反应灵敏,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建设项目,如加工工业项目、商业及服务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等。

(三)按政府管理权限分类

划分为实行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项目。

1、核准类:工业类、仓储物流的项目大部分属于备案类,其中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工、石油、爆炸等、还有外资企业的工厂类项目属于核准类。对于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企业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即可,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

2、审核类:所有的房地产项目由国家财政出钱建设的项目属于审批类,包含文、教、卫系统,即图书馆、文化宫、音像器材、书店,教育系统等。对于政府直接投资或以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的项目,需报送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投资补贴、贷款贴息、转贷的项目,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3、备案类:即自然人自筹资金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如商品房、商业大楼、住宅小区、幼儿园、私立学校、办公大楼等等均属备案类,重点是自然人自筹资金开发的房地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