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1

欲投资先了解投资风险

《孙子・作战篇》有云:不尽知 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 意思是用兵前,要对用兵的有害方 面,即风险做到足够的了解,否则就 无法完全明白投资的益处。

投资理财的载体是理财工具,现 在市场上常见的有股票、黄金、银 行理财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QDII、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 产品等。这些产品的风险,具体表现 为3种:一是本金损失(实亏),二 是资金暂时被套住,比如基金净值低 于买入净值(浮亏),三是错失机会 (少赚)。

再来看看如何在自己风险承受范 围内,实现投资收益。

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令风险 可控

《孙子・形篇》有云:善战者,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于用 兵的人,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 捉时机战胜敌人。同样的,在购买理 财产品时,先令风险可控,再追求最 大收益。

如何使风险可控?来看下面的 案例。

市场上常见的理财工具可以划 分为2类,并假定其最高最低收益如 表1。

假如投资500万元,构建两个组 合,其浮动收益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配 比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和400万 元、100万元。其年收益情况如表2。

可见,配置了100万元固定收益 的组合B风险明显小于纯风险类投 资,而配置较多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 组合A,风险又小于配置较多的风险 类产品的组合B。

结论:尽管低风险组合博取高收 益的能力逊色于高风险组合,但在规 避亏损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充分体系其低风险陛。如何令风险可 控?上述案例证实,通过加大固定收 益类产品的配比,可以将风险降低到 可承受范围,即实现风险的可控。

与时间长跑,稳定的收益会创 造奇迹

《荀子・劝学》有云: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理财中,保持稳步 进取,理财者将在长跑中获胜。

假设老王和老李两家人,一家 喜欢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另一 家喜欢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不同 的是,老王家选择的浮动收益类理 财产品盈利性并不稳定,但总体而 言,两家的平均年收益均为10%。那 么12年后,两家投资收益如何?见 表3及附图。

可以看到两家收益逐渐拉大,家 庭投资收益差距最后高达116.46%。 可见,保持收益的稳定性,对于长期 投资而言至关重要。

想稳健地赚钱,同时收益不要 太低?

很多投资者有这样的预期:既能 稳健地赚钱,同时收益又不要太低。 在市场提供的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 信托产品可能就是其中一种。

信托的原理是委托人(一般是机 构)委托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投 资者购买了信托产品,同时也成为了 信托产品的受益人,根据信托合同, 拥有日后享受约定收益的权利。

作为信托产品的一类,固定收 益信托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收益固 定――只要持有到约定期限,即可获 得约定的固定收益,一般为年收益 7%~10%。与债券,银行存款相比, 它算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中的“老 大哥”了。

除了收益固定,它还拥有期限确 定,保障充分,安全性高,不能通过 大众媒体宣传,募集迅速,受银监会 监管,由银行托管,有风险,需甄别 等特点。

由此可见,在A股表现不佳的时 候,固定收益产品的优势就凸显了出 来,从而成为投资者控制风险、博取 高收益的利器。

筛选固定收益类产品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2

随着经济复苏预期的加强,投资者开始为下一阶段的经济环境进行新的投资布局。一些投资者认为,目前应该买短期的信托产品,因为今后有可能股市会上涨,能够通过股市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另一些投资者则认为,目前应该买长期的信托产品,因为目前正处于降息通道中,选择期限长的产品,有利于锁定更高的无风险收益。

作为投资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到底应该选择长期的产品,还是短期的产品?

发行回暖

从好买基金7月中旬的报告看,固定收益信托产品发行持续回暖。

2012年6月,41家信托公司共成立210只固定收益信托产品,有产品发行的信托公司较前一月减少2家。纳入统计的170只产品总规模为432.04亿元,平均每只产品规模为2.54亿元,平均规模继续增加。从产品数量上来看,6月成立的产品较5月微增2.94%,较去年同期减少25.80%;而从成立总规模上来看,6月产品总规模环比增加15.52%,同比增加19.47%。

6月发行产品数量最大的信托公司为五矿信托,有16只产品成立。另外成立产品数量超过10只的信托公司有7家,分别是长安信托12只、中航信托12只、华融信托11只、中融信托11只、中铁信托11只、中信信托10只、粤财信托10只。本月发行产品较多的信托公司数量,较前几月明显加大。

从产品收益角度,6月发行的固定收益信托存续期为0.08年至5年,收益率从3.3%到11.5%不等。各期限产品均处于下降通道,且长期产品收益率下降更为迅速,其中两年(不含)—三年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8.61%,较3月的高点已经下降0.82个百分点。

长期产品收益率下降

一般情况下,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收益率走势和CPI、银行利率均同方向变化。在高通胀时期,银行利率走高,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收益率也随之升高,而随着通胀的下滑,银行利率开始掉头向下,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收益率也慢慢降低。今年以来,银行进入降息通道,使得信托收益也普遍回落,今年2月、5月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并在6月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然而目前就平均收益来讲,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收益近几月仍在走高。其实,从历史数据来看,无论是CPI,还是SHIBOR,相对于固定收益信托收益,均有一定的前瞻性。目前,国内通胀已得到控制,5月CPI同比上涨3%,创23个月新低。而SHIBOR方面,去年6月90天SHIBOR达到6.16%的阶段高点以后已一路向下。未来固定收益类信托收益率的走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降息的不断演进,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收益率未来已处于下降通道。虽然固定收益类信托的平均收益并没有明显下降。但是不同存续期的产品的走势已经出现明显分化。

从各类存期期限的产品的收益趋势来看,在一般情况下,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然而,在加息周期的后半段,长期线的产品的收益率会与中期甚至短期产品的收益率出现倒挂。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观察,也可以发现同样的规律。在上一次降息周期的初期,即2008年三季度,2007年年底以来的4.14%的标准一年期存款利率最终下降为3.87%。当时,三年期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也意味着,产品的供应量稀缺,在降息通道中,融资方开始不愿意融入长期的资金。降息周期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走弱,当时正值全球经济的大衰退,融资方需求也下降,此时长期的产品的供应量也减少。但随着降息进程的不断演进,三年期产品的收益率的平均水平,高于中短期的收益。这种趋势也一直持续到去年的年中。

近几月,部分信托公司18月至2年期产品收益率已下降0.5个百分点,存续期在3年左右的产品,收益率则普遍下降1个百分点。而存续期为1年的信托产品,收益率依然保持高位,也说明了企业的融资偏向于短期的特征。说明融资企业短期缺钱情况严重,而在这场资金与时间的博弈中,融资企业普遍相信,长期来看,市场的资金面的紧张状况将趋于缓和。

投资者如何选择

对于投资者来说,固定收益类信托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配置的产品。因此,在现阶段如若遇到三年期且收益等各方面都不错的产品,可以买入,锁定长期的收益。

当然,如果投资者目前在固定收益类别配置的量已经比较大,则可以选择期限相对较短的产品。因为随着复苏的开始,股票类资产的景气度会逐渐提高,届时需要加大股票类资产的配置。如果大量的资金已经被锁定在固定收益类信托中,则会错过配置股票类资产的最好时机。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3

关键词:固定资产;会计业务;《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每年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时,会计人员会遇到需要调整的关于固定资产业务的一些特殊事项,此时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进行处理,但在处理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会涉及若干年度,也可能会涉及多个准则,因此在会计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和必须通过平常的会计业务处理逐步提高会计业务水平,具有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通过平常的会计业务处理逐步提高会计业务水平和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

例:A公司占B公司表决权资本80%,B公司占C公司表决权资本80%,A公司、B公司为上市公司,C公司2001年1月2日成立,C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A、B、C三公司年报均在每年4月15日批准报出,三公司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2004年2月10日C公司聘请W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M和N进行2003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M和N经审计发现如下情况:

1.C公司2001年1月3日购管理设备一台,支付价款120万元,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2001年至2002年每年末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可收回金额分别为80万元、76万元,C公司没有计提减值准备,C公司2001年至2003年税后利润分别为20万元、15万元、10万元。

2.C公司2003年8月1日按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将上述管理设备无偿调出,C公司共发生清理费用10万元,其中支付工人工资6万元,其他费用4万元。C公司账务处理为: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损失60万元和累计折旧60万元,贷记固定资产120万元,同时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10万元,贷记应付工资6万元和银行存款4万元。

要求:(1)针对发现的上述问题,注册会计师M和N应如何分年度建议A公司、B公司、C公司进行审计调整记录?(不考虑调整分录对所得税和结转损益的影响)

(2)若2004年3月1日A公司、B公司、C公司均接受了注册会计师M和N的建议,同意调整,则A公司、B公司、C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不考虑有关会计处理对所得税和法定盈余公积及法定公益金的影响)

解析如下:

(一)注册会计师M、N建议审计调整分录有关情况:

对于C公司

1.2001年

年末设备账面价值=120-120×1/5×11/12=98(万元)

可收回金额=80万元

建议补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8-80=18(万元)

2001年建议调整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2.2002年

(1)针对2001年建议补提的减值准备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2)2002年实际计提折旧=120×1/5=24(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2002年应计提折旧=80/(4×12+1)×12=19.59(万元)

建议冲回多计提折旧=24-19.59=4.41(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累计折旧4.4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4.41

(3)2002年12月31日

年末设备账面价值=80-(24-4.41)=60.41(万元)

可收回金额=76万元

在不考虑计提减值准备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20-120×1/5×(11+12)/12=74(万元),小于可收回金额,则C公司应按照在不考虑计提减值准备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没有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情况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转回,同时将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与转回的减值准备的差额冲销,并增加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建议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4-60.41=13.59)13.59

累计折旧(18-13.59=4.41)4.41

3.2003年

(1)针对2001年、2002年建议调整事项

建议调整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借:累计折旧4.41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41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9

累计折旧4.41

也可以合并一起,则全部抵消,不需编制调整分录。

(2)2003年8月1日

无偿调出设备,当月固定资产减少,当月照计提折旧。则设备调出时累计折旧应计提11+12+8=31(个月),即累计折旧金额应为:120/5×31/12=62(万元),故建议补提折旧:62-60=2(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2

贷:累计折旧2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调出的固定资产,其清理净损失应冲减资本公积。

建议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120

贷:累计折旧60

营业外支出———外置固定资产损失60

借:应付工资6

银行存款4

贷:营业外支出———外置固定资产损失10

借:固定资产清理58

累计折旧62

贷:固定资产120

借:固定资产清理10

贷:应付工资6

银行存款4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68

贷:固定资产清理68

以上5笔调整分录也可以合并一起: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68

累计折旧2

贷: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损失70

C公司调整分录对净利润影响数:

2001年:当年影响数=-18(万元)

2002年:当年影响数=4.41+13.59=18(万元)累积影响数=0

2003年:当年影响数=-2+70=68(万元)累积影响数=68(万元)

C公司调整分录对资本公积的影响额:

2003年资本公积减少68万元。

对于B公司

B公司占C公司表决权资本80%,C公司调整分录引起净利润变动,将会影响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同时C公司调整分录对资本公积的影响,将会影响B公司的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

1.2001年建议冲减投资收益18×80%=14.4(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8×80%=14.4)14.4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14.4

2.2002年

(1)针对2001年建议冲减的投资收益

建议调整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4.4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14.4

(2)2002年建议增加投资收益18×80%=14.4(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14.4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4.4

3.2003年

(1)针对2001年和2002年建议调整事项,正好完全抵消,不需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2)2003年建议增加投资收益=68×80%=54.4(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54.4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54.4

2003年建议冲减资本公积=68×80%=54.4(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54.4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股权投资准备)54.4

B公司调整分录对净利润影响数:

2001年:当年影响数=-14.4万元

2002年:当年影响数=14.4万元

累积影响数=0

2003年:当年影响数=54.4万元

累积影响数=54.4万元

B公司调整分录对资本公积的影响额

2003年资本公积减少54.4万元

对于A公司

A公司占B公司表决权资本80%,B公司调整分录引起净利润变动,将会影响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同时B公司调整分录对资本公积的影响,将会影响A公司的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

1.2001年建议冲减投资收益14.4×80%=11.52(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1.52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1.52

2.2002年

(1)针对2001年建议冲减的投资收益

建议调整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52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1.52

(2)2002年建议增加投资收益=14.4×80%=11.52(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1.52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1.52

3.2003年

(1)针对2001年、2002年建议调整事项,正好完全抵消,不需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2)2003年建议增加投资收益54.4×80%=43.52(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43.52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43.52

2003年建议冲减资本公积54.4×80%=43.52(万元)

建议调整分录: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43.52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43.52

(二)A、B、C公司接受建议后的会计处理情况

C公司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同意调整,则C公司2004年3月1日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补提2001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2)冲回2002年多计提折旧

借:累计折旧4.41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41

(3)转回2002年应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59

累计折旧4.41

(4)补提2003年少计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

贷:累计折旧2

(5)2003年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调整冲减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68

累计折旧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0

以上5笔会计分录可以合并成一起: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6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8

同时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8

针对B公司

B公司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同意调整,则B公司2004年3月1日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冲减2001年投资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4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14.4

(2)增加2002年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14.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4

(3)增加2003年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54.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4.4

(4)冲减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54.4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股权投资准备)54.4

以上4笔会计分录可以合并一起: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54.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4.4

同时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4.4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4

A公司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同意调整,则A公司2004年3月1日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冲减2001年投资收益:

借:以前年损益调整11.52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1.52

(2)增加2002年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1.5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52

(3)增加2003年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43.5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3.52

(4)冲减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43.52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43.52

以上4笔会计分录可以合并一起: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43.5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3.52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43.52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43.52

同时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3.52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4

关键词:固定资产 使用效率 探讨

固定资产是经济发展和履职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经济规模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不断攀升,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缺乏有效管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如何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现通过对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阐述,深入探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建议和对策。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使用效率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监督机制不完善

1.管理意识淡薄,对使用效率不够重视。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统筹调配,重购置、轻管理,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和有效的监管奖惩机制,导致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2.监管和领导能力上的缺位。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分管财务的领导绝大部分是从单位业务骨干提拔上来的,既不是科班出身,又缺乏财务管理知识,造成监管和领导能力上的缺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没有实现预期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目标

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多、规模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投资增长过快与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但对投资项目预测盲目乐观,过高地估计现金流量和收益,对风险估计不足,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片面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没有实现预期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目标。

(三)管理体系不健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1.购建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使用效率不高。固定资产购建前缺乏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缺乏规范的审批程序和统筹规划、共同配置、调剂使用。追求价高质优且功能复杂的产品,造成重置和闲置,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不高,而部分单位却因资金紧缺,无法购置,影响工作开展,存在过剩与紧缺的畸形局面。如机关和全额拨款单位固定资产购置费基本来自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资金,缺乏约束机制,盲目采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不讲效益。

2.后续管理体系不健全,影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一是后续管理薄弱,重使用轻保养,实行账物分管、归口管理模式,财务部门管账,使用部门管物,组织协调配合不够,管理流于形式,账实不符。更新改造不够,维护不当,造成设备快速老化,安全事故频发,使用效率低。二是没有进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不掌握使用状况和效率,影响领导决策。对固定资产调拨、捐赠、报废处置等没建立严格的申报、审批和监督制度,及时销账,导致账实不符。

二、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问题,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建议和对策

要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必须合理配置,强化管理,进行整合与共享,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建议和对策如下: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监管机制

在思想上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采购、验收、使用、报废处置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监管机制。

(二)解决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问题,实现预期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目标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态势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投资增长过快,使经济运行绷得太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因此,在保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应进行适度微调,保持投资的适度规模与合理结构,解决当前投资增长过快、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预期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经济目标。

(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强化日常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1.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管理体系必须先行。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从购置、验收、调拨到报废等全过程的监管,应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流程,真正实现账实相符,杜绝盲目采购,减少闲置浪费,强化日常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管理是提高使用效率的关键。固定资产购置前从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投资的适时适量进行分析,对大规模投资方案经过可行性研究、分析和论证,通过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测算项目的风险、流动性和收益,一般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利润率往往会低于投资规模小的项目,从投资的收益性、发展性、公益性进行综合衡量决策,实现低成本、规模和结构合理、风险可控的战略和原则,谋求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增强竞争力。

3.盘活固定资产存量,提高使用效率。有效盘活和重组现有固定资产存量,使闲置的充分发挥作用,效率低的提高其利用率,低增值率向高增值率转移,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4.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加强内部控制为固定资产安全和提高使用效率提供扎实的保障,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固定资产采购,使用者提出需求,应优先考虑在单位内部调配,无法内部调配才安排购建,并加强成本管理,减少闲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财政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采购。

(2)固定资产验收管理。新增固定资产严格履行验收、建立卡片等制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品名、规格、产地、验收、使用地点、责任部门和人、运转等信息,特别关注设计要求、质量、运转记录资料的完整性和价值。妥善保管涉及固定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特别是重要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备受到意外损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下尤为重要。

(3)掌握固定资产结构和使用状况,加强运转监控,定期维修保养。强化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掌握其结构、使用状况、更新改造情况,减少重置和闲置。强化固定资产运转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安全运转。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延长设备运行寿命,消除安全隐患。节约维修费用,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4)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适当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为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定期进行盘点,可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将固定资产盘点结果和会计记录进行比较,如发现账实不符、盘盈或盘亏,及时进行处理,力求账实相符。适当加大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保持其技术先进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5)规范报废处置程序。固定资产出现技术更新和使用年限期满等原因需报废处置,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逐级审核审批后方可报废处置。可再利用固定资产作备用设备安置并建立相关台账,关注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定价,防止流失,最大限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提高管理队伍业务素质,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配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前提,对管理队伍应进行经常性培训,也可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业务素质。利用管理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平台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监控,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动态化、实时化、全局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详细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完整系统准确地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单位和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五)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1.探索实现固定资产共享模式。应建立灵活的固定资产调剂调配机制,探索实现整合和共享共用的模式,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例如:医院的部分医疗设备,核磁共振一般市级医院都有,但每天就诊人数不多,使用效率不高,可考虑同一城市配备一两台,医院之间共享共用,但会给病人就诊带来诸多不便,需通过充分论证后推行。

2.对闲置设备和报废处置后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调拨流动。对闲置设备和报废处置后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建立调剂管理制度,实行使用权动态管理,根据使用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拨流动,充分发挥其效能,达到最大限度共享,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例如: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服务和提高诊疗准确率的物质保障,其利用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能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地医疗机构众多,但不同的医院所拥有的医疗设备却天壤之别,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陈旧落后,资金紧缺,根本无力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即使是新购置的国产医疗设备,技术性能、稳定性、诊疗准确率都比不上省级和地市级医院淘汰的医疗设备,相关部门应对闲置和报废处置后仍有使用价值的医疗设备,进行免费调拨到需要的乡镇卫生院,提高医院的诊疗准确率,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3.国家废旧商品回收工作全面启动,全面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2011]49号)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商务部《关于加强公共机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国管节能[2012]91号)精神,2015年初步建立起网络完善、技术先进、分拣处理良好、管理规范、运转高速的全覆盖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推进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具体表现,也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使废旧固定资产得到合理处置和高效利用,从而全面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2]杨静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2009年第2期.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5

本期《钱经》特邀请华安基金郑可成、富国基金钟智伦和招商基金谢志华,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价值。

放松钱流,债市有戏

2011年12月5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在全球经济下行、股市下跌的时候,是不是预示债市的机会来了?

谢志华:2011年前三个季度,我们看到一个罕见的现象:股票和债券双熊。一方面承受着通胀压力,一方面是货币政策的收紧,但到四季度我们步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胀这头猛兽被暂时控制住了,经济增长没有以前快了,怎么办?央行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微微放松钱流。这么做的直接结果是,降低资金的成本,对债市是个利好。我预计在今年(2012)上半年都会是这样的状态,债市的确有机会。

郑可成: 实际上,2011年12月份这次降存准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账款,以及缓解年底资金较紧张的局面。未来货币政策微调的可能性较大,毕竟20%以上存款准备金还是过高,有下调的空间。固定收益品种可能受到一些阶段性资金松紧影响,大方向还是乐观的。

固定收益产品低风险的特点,为投资者提供获取稳定收益的途径,如果将资产配置比作“金字塔”,固定收益就是塔基。当股票市场处于繁荣期,投资者更倾向于股票和可转债等高收益的产品,但是宏观经济处于低谷,投资还是会倾向投资固定收益的产品,造成债券市场比较繁荣的景象。

钟智伦:

未来货币政策会出现一些放松,这一点上,我同意谢志华的看法。从现在这个时点往后看,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对债券市场会比较眷顾,但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对股票这样的权益类资产,可能是个坏消息。所以郑可成说的“金字塔”实际是这个意思,把债券作为投资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安全的一部分。当然,这也不是说对所有债券阳光普照,比如信用债这一个大类,可能会出现分化,好的好,差的差,需要仔细甄别。

从债券市场来看,近几年债券市场迅速发展,整体上为固定收益投资提供了较好的氛围。截至2011年11月底,托管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的债券总量已经突破21万亿元,而在2009年末,债券托管量也只有17.5万亿元。特别是信用债,最近几年更是出现了飞速发展。债券投资,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资产配置结构。

从基金市场结构来看,国内固定收益产品占比还比较低。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全球45个主要市场拥有超过7.1万只共同基金,总规模达到25.92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基金占总资产规模的42%,债券基金23%,货币基金19%,混合基金约11%。相比之下,国内固定收益基金产品的占比还很低。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国内债券基金的资产规模占比仅为7.39%,未来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同是固定收益,别傻傻分不清楚

债券基金、保本基金以及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基金应该如何选择和配置?

郑可成:我们并不建议投资者随市场的变化,频繁的更换固定收益的投资标的,做波段操作并不适合固定收益产品。固定收益产品本身的收益率不高,如果做申购赎回,产生的费用要侵占一部分收益。而普通投资者在择时能力上未必比基金经理要强,以费用换取收益,频繁操作是得不偿失的。

选择固定收益基金品种,还是要根据自身资产性质和风险收益偏好配比。例如,货币式基金最适合对流动性需求强的投资者,相当于活期存款。保本基金要求保本期,相当于投资者的定期存款。开放债券型基金风险和收益相对比较均衡,存在比较好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的投资机会把握进入时机。

无论是债券基金、保本基金、还是货币基金,我们认为都应赋予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生命力。债券基金的久期一般较货币基金长,因此债券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货币基金要高一些;但货币基金久期较短,意味着它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现金替代。即使对于债券基金,不同的操作策略,也可能影响到实际的投资业绩。

对于对本金要求比较高的投资人,我们建议可以持有一定的保本基金。但对于期望战胜通胀的绝大多数投资人而言,债券基金配置的比例相对更高一些。货币基金可以和日常的生活支出预算相联系,可以作为一个闲置资金的中转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谢志华:固定收益产品种类日渐丰富,不同固定收益品种风险收益特征迥异,投资者需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选择品种。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用短期债券、回购及协议存款等品种,主要侧重于流动性管理,安全性良好;而债券基金投资品种范围更广,其收益来源除了票息收入外,在债券牛市收益率下行过程中还能获取资本利得,因而从较长投资周期看,其收益可能好于货币基金,但其波动也比货币基金大。保本基金初期主要投资于债市,积累一定保本垫后逐渐扩大权益类投资上限,风险收益特征逐渐上升。

国债、信用债、公司债,怎么挑

在债券投资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买债券?什么样的债券更值得买?

谢志华:债券久期选择取决于对投资周期所处阶段的判断,种类选择则依据相对价值比较,不同种类债券在某一特定阶段都可能体现其投资价值。具体债券的选择首先应判断信用资质是否符合标准,其次看收益率相对类似品种是否具有吸引力。

郑可成:从目前我管理的基金来说,最基础的要求就是与运作周期匹配,在挑选公司债和企业债时,关注债券的信用评级。主要方法是通过我们内部的信用评价体系,考虑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以及宏观政策的状况,时时更新对债券状况的把握。另外,我们会关注不同公司债的差异,寻找被低估和高估的公司债。

从配置来说,我们更倾向信用较好的公司债,收益率较高。从交易角度,更倾向配置国债和信用债,它们的流动性比较好。

钟智伦:不同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种类比较多。利率产品、信用产品,以及可转债都有不同的投资方法。期限不同的券,也有不同的方法。

简单地说,利率产品有个规律:长期债看通胀,短期债看回购,中期债两头挑。决定长期限利率品种的关键要素是通胀水平,尤其是通胀预期如何变化;对于短期限的利率品种,其收益率水平和回购利率密切相关;中等期限的利率品种,既要看回购,又要看通胀,是两者的平衡体。

对于信用品种,我们更注重发债主体的信用评级和具体的财务状况。通过实地调研之后,我们再通过公司内部评级做出配置安排。有时候,一个AA评级的债券,不见得比AAA债券的投资价值低。

对于可转债,我们用“倒金字塔”的方式进行投资,即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逐渐降低配置比例,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逐渐加大高性价比品种的配置比例。

目前,我们固定收益平台针对不同的券种,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与投资流程。我们会根据每一基金的策略来决定具体券种的投资比例。目前,我相对倾向于基本面还不错的产业债。

加息期尾声,买纯债基

历史上债券基金波动和业绩如何,短期和长期有什么样的不同表现,如何把握介入机会?

钟智伦:长期来看,债券基金是对抗通胀的一个良好品种。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在2006至2010的五年间,债券基金的平均年回报率一直保持在5.15%――22.25%之间。短期来看,债券基金也会受到资金面以及外部事件的冲击而出现剧烈震荡。因此,债券基金投资,持有期的长短也很重要。

从一般规律来看,当CPI出现拐点、加息到了尾声的时候可以介入债基。这个时候基金组合里的债券收益率相对较高,相应的价格到了最低谷。我们认为,目前还是投资债券基金的相对较好的时间。

谢志华:由于债券基金可以通过不同品种的灵活切换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从历史数据来看,其表现一直较为稳健。2011年前三季度类滞涨环境中,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环境均较为负面,因而各类资产回报均不理想。但展望未来几个月,宏观基本面和政策面均有望对债市形成支撑,因而债券基金表现仍值得期待。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6

最早出台政策对公立高校资产管理进行考核的是陕西省教育厅。其2011年12月15日出台了《陕西省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陕教财〔2011〕178号)。考核内容包括: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及队伍建设情况;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各类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情况;资产清查及综合使用效益情况;资产管理创新,学习交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情况等。2012年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视频会议,对高校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化及资产使用效益提出要求。随后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纷纷颁布相关制度,标志着公立高校资产管理进入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新时期。

二、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效益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依旧,效益意识普遍淡薄

1.重视“社会效益”,轻视经济效益。与已树立市场意识,实现由社会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进而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企业相比,公立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所谓的“社会效益”观上。岂不知,一所经济管理欠缺、效益低下的公立高校,又怎能肩负起社会重任。更何况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本身就应当追求精细化、精确化、规范化、效益化管理,而不是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幌子下,为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效益管理缺乏动力寻找借口与推卸责任。2.缺乏有偿使用观念,没有成本核算要求。一是无偿使用。长期以来,公立高校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与公立高校服务收入,还是社会捐赠等,都是无偿投入,无偿占用。二是不匹配。既没有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更不能做到固定资产配置管理与效益管理的同步化。三是固定资产难以共享。在固定资产配置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求人”的观念依旧普遍,导致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且利用率偏低,固定资产浪费严重,办学成本不断攀升。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清晰

一般各公立高校都建有代表学校从宏观上负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固定资产管理领导组或委员会,负责固定资产具体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以及校内各部门兼职资产管理员三级管理机构。但问题在于第二层级机构在职能上缺乏全面完整负责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功能。如各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由于涵盖过大,所以有的与财务部门合署,有的则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合署,几乎没有将所有与资产设备相关的业务统一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做法。又如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其业务一般不包括房屋资产。再如资产与设备管理部门,其业务虽然涵盖了所有与资产设备相关的业务,但由于基建后勤等设备仍然是归囗管理,所以其也不具备全面完整负责全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

(三)制度不科学,执行不严谨

1.产权制度不健全。从法律上讲,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产权属于国家,高校只是受国家委托管理与使用,受托的高校理应肩负看管责任,但是,在实践中,一是无法将这种国家所有变成人人负责监管的个体内在动力。二是制度上虽然明确了公立高校法人拥有的固定资产使用权、占有权、经营权,却并未明确其处置权及一定的收益权。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管理责任不明。主要是管理权过于分散,使用权过于部门化和个人化,各部门的责权利不明,难以追究。二是计量口径不同。《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第三版)》将高校固定资产分为16类,公立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一般执行此规定。而财务部门执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则将高校固定资产分为6类,导致了账账不符与账物不符问题的发生。三是使用制度不合理。使用者对数量的重视与追求远远不能与使用质量及效率同日而语,导致设备利用率偏低。四是缺乏配置标准。尽管教育部规定了生均仪器设备值和年最低增幅,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办公用房及设备配置标准,但是如何确保生均仪器设备的品种结构科学化和是否认真执行办公用房及设备配置标准却无人问津。五是购置制度不合理。主要是缺乏有效论证,采购不按规进行,使用不考虑绩效,缺乏问责机制等。六是赔偿制度不合理。尽管学校出台的文件界定了赔偿范围与标准,并写明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但执行中却缺乏责任认定及赔偿范围和标准。七是没有实行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制度。以邓小军、杜永宏(2011)调查为例,当问及该问题时,竟有9所高校作了否定回答。3.执行不严谨。目前,在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虽然制度完整与合理,现有制度的权威性却得不到体现,有制度但管理部门不提议与坚持执行。如公立高校普遍制定了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处理的管理制度,但并未真正执行。由此导致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被重视。再如国家要求实施资产管理“三结合”,但执行者很少。可见,无论是上级文件,还是校定制度,在执行上确实存在着不严谨、不严格的现象。

(四)资产清查虽已常规,存在问题依旧普遍

自2006年高校启动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以来,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但存在问题却依旧普遍。如账物不符、资产损坏与丢失、资产闲置、随意拆卸、资产流失、资产共享及利用率低、资产陈旧老化等现象一直比较严重。

(五)缺乏使用绩效考核,资产使用浪费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在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中,一直没有建立健全使用绩效考核机制,导致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首先,学校缺乏合理统一的配置标准,配置参差不齐,有的部门短缺严重,而有的部门却不断优化升级。其次,学校缺乏合理统一的共享机制。由于各部门追求资产数量多、设备全且“独用化”,导致资产无法校内共享,资产效益最大化难以达到。

(六)队伍不精干,专业水平低

长期以来,因认识偏差,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校资产管理队伍一般由资产管理部门的专职人员与使用部门的兼职人员组成。在专职人员中又以财务专业背景的人员为主,特别是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有相当部分由财务或审计部门负责人转岗而来,他们虽然懂得资产管理,但由于缺少工科背景,并不懂设备管理。其他人员中也存在专业不对口,学历不高,加之缺乏有效的培训、进修机制,队伍现状与事业发展很不适应。

三、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效益管理评价指标设置

构建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关注量化结果,更要重视定性之因。从领导重视、管理体制、制度保障、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共享资源到高效使用,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只关注定量指标,只重视统计数字,却不研究其成因。因此,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效益管理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管理环境(20%)

1.领导重视(10%)主要指学校主要领导以及分管校长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视的得20分,重视的得15分,比较重视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重视的不得分。2.体制管理(3%)主要指学校设立完整全面与唯一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非常科学的得20分,科学的得15分,比较科学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科学的不得分。3.制度保障(7%)(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4%)。主要指学校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全程制度体系,包括资产配置(配置标准、配置预算、可行性论证、资产采购、验收等)、登记、使用、变动、处置、收益及评估、资产清查等。非常健全的得20分,健全的得15分,比较健全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健全的不得分。(2)严肃执行管理制度(3%)。主要指学校要保证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一经出台,不论何人只要不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原因,都要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非常严格执行的得20分,严格执行的得15分,比较严格执行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严格执行的不得分。

(二)队伍建设(10%)

1.肯(敢)于负责(3%)责任是良知,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动力。因此,在队伍建设中必须首先考核其责任心。非常肯(敢)于负责的得20分,肯(敢)于负责的得15分,比较肯(敢)于负责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肯(敢)于负责的不得分。2.专业(学历)匹配(2%)主要指学校配备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既要注重数量,更要重视专业匹配度。非常匹配的得20分,匹配的得15分,比较匹配的得10分,一般匹配的得5分,不匹配的不得分。3.年龄合理(2%)主要指学校配备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在年龄结构上,要做到老中青三结合。非常合理的得20分,合理的得15分,比较合理的得10分,一般合理的得5分,不合理的不得分。4.服务能力(3%)(1)服务及时性(1%)。主要指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非常及时的得20分,及时的得15分,比较及时的得10分,一般及时的得5分,不及时的不得分。(2)服务有效(正确)性(2%)。主要指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非常有效(正确)的得20分,有效(正确)的得15分,比较有效(正确)的得10分,一般有效(正确)的得5分,不正确的不得分。

(三)全程管理(20%)

1.资产配置(8%)(1)固定资产配备标准(4%)。有固定资产配备标准且非常科学的得20分,科学的得15分,比较科学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科学的不得分。(2)资产配置年度计划(4%)。有科学的固定资产配备年度计划并认真执行的得20分,固定资产配备年度计划的科学性与执行性均一般的得15分,固定资产配备年度计划科学但不认真执行的得10分,固定资产配备年度计划不科学也无法执行的不得分。2.科学论证(6%)大型仪器设备配置经过专家论证并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非常科学的得20分,科学的得15分,比较科学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科学的不得分。3.日常管理(2%)固定资产采购、验收、登记、入库、领用、保管、维护、核销等进行规范管理。非常规范的得20分,规范的得15分,比较规范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规范的不得分。4.对外投资(2%)高校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并按规定报批。非常规范的得20分,规范的得15分,比较规范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规范的不得分。5.资产处置(2%)对拟处置资产要经过论证、评估、技术鉴定等程序,并按规定报批。非常规范的得20分,规范的得15分,比较规范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规范的不得分。

(四)信息化管理(10%)

1.系统的建立和使用(5%)基础信息录入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系统运行正常并配备专用设备和设施。非常规范的得20分,规范的得15分,比较规范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规范的不得分。2.信息化管理(5%)对资产的现状以及配置、占用、使用、处置等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更新数据;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符合规范;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明确;资产信息系统在本单位资产管理中发挥平台功能。非常规范的得20分,规范的得15分,比较规范的得10分,一般的得5分,不规范的不得分。

(五)绩效管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