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例6篇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省、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以进一步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普遍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为根本,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为重点,以典型示范为引领,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新一轮“普九”规划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我县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快速发展。

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与工作目标

全县信息技术应用年活动到20*年年底,全县基本形成以国家和省、市远程教育平台、宽带网、有线电视网络为依托,集教学、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育资源库、办公自动化、信息为一体,覆盖全县中小学和教育管理部门、教科研部门,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体系雏形;到20*年,全县中小学男54周岁、女51周岁以下在职教师和管理干部,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及教育管理;到2010年,全县形成较完备的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体系。

(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从今年4月份开始,全县所有中小学都须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1、学科覆盖率,达70%以上。

2、课时覆盖率,达10%以上。

(二)信息技术在教师中的应用。

1、继续教育。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形成“人网、地网、天网”三网合一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以“校园网”和学校培训(中学、中心校)为培训主要基地,减少培训费用,缩小工学矛盾,提高培训质量。

2、教科研活动。强化研训教师和专任教师信息技术理念,加速教师信息技术化进程,引导教师开展“空中研训”、“网上备课”,构建我县教师的“网络课堂”,力争在今年年底前,使50周岁以下的研训教师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和指导教科研活动;使45周岁以下中青年任课教师会制作课件,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与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能在网上备课和研训;使80%以上的中青年任课教师能利用教育技术上公开课;使1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有实力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级信息技术大赛活动。

3、适龄专任教师信息技术普及率(20*年年底,男52周岁以下、女49周岁以下获省计算机二级证书),达80%以上。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今年年底前,我县中心校、中学,要全部实现学籍网络化管理,实现中小学辍学情况及发展水平有效监测、基础教育的各项统计数据的生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基础教育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应用年活动主要内容

(一)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的配套建设。实现与市教育城域网连网,形成信息技术星型宽带网络应用体系,使我县中心校中学真正实现“校校通”,能通过宽带网或IPTV方式访问国家、省、市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同步接收由电视网络和互联网传输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存量200G以上,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我县城乡和校际之间教育差别。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

1、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省二级信息技术培训。

2、从现在开始,启动我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培训

工作。

3、大范围继续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4、适时实施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5、启动“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和“网络应用能力培训计划。

6、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7、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典型示范等形式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

8、加强对职业教育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开展对职教学生特别是“9+1”的学生和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

1、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宁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方案》要求,全县所有中小学都应开设信息技术课,应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允许有条件的学校提前到一年级或二年级起开设。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配合教师进行课堂资源整合的煅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启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水平测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统一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

(四)“四个一”主题活动和竞赛活动。即在教师中开展应用信息技术“完成一节课教学设计”(简称“设计”下略)、“制做一个多媒体课件”(简称“课件”,下略)、“设计完善一个教师主页”(简称“主页”,下略)、“上一堂与学科整合公开课”(简称(整合课),下略)主题活动。教师应将“四个一”活动成果建成自己的文件夹,并将优秀的上传县、市教育网,形成我县教师设计的教育资源库;竞赛活动,年内,除动员、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信息技术大赛外,县里还要围绕“四个一”主题活动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五)我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贯彻《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研究、解决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完成市政府对县政府20*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项考核的责任目标。

(六)实验区建设。以学校为单位,在全县推广西六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三种教学模式试点”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适时召开现场会。

(七)推进“网上课堂”和“家校通”。要协同有关部门查处容留中小学生上网的社会网吧,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假期免费向本校学生开放校园网,动员有条件的学生家长家中计算机上宽带,提升学生网上学习的条件和能力,推进“网上课堂”和“家校通”。

(八)开展网上便民服务,逐步实现教育政务公开。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将教育政务可公开事项向社会公开,使教育政务信息快速、方便、准确地传送给社会公众。

四、应用年活动三个阶段

应用年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动员规划阶段,时间从年初截止到2月末,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制定方案;第二阶段为准备与起步阶段,时间从春季开学至4月末,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的配套建设,建立规范制度,展开培训和应用;第三阶段为稳步发展和总结提高阶段,时间从5月初至年底,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较规范的应用运行机制,展开检查与评估,发现与解决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累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五、职责分工

“应用年”活动由县教育局统一领导,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各学校负责落实。县教育局的职责是: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导表彰“应用年”活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责是:1、组建领导小组,确定部门责任,制定具体规划(计划)和措施,并付诸实施;2、掌握全县工作进度,及时汇总报告有关情况;3、成立课题组,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整合专题教研并使之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4、面对面指导学校“应用年”活动;5、负责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县级培训。6、组织信息技术大赛活动;7、协助县教育局督导、检查。8、组织“四个一”等竞赛活动。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应用年”活动,是落实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是我县教育理念更新,工作创新的要求;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快速发展,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为加强领导,各学校应把信息技术应用活动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并做为一个重要工作目标来落实。为加强领导,校长要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包括校中层干部,要带头学习、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学校要结合实际,以“积极、务实、创新”的态度,制定实施方案。学校每半年(每学期)至少召开三次专题例会,研究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加强领导,县教育局成立“*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年活动领导小组”、“督导评估组”、“专家指导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民族教育股。

(二)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要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通讯管理局《辽宁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方案》(辽教发[20*]1*号)“省、市、县三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教育经费用于此项工程建设”,“各市、县政府负责本地的平台建设和学校接入设备的补助投入”,“各学校负责宽带接入费用的投入”和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教发[20*]120号)“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在中央投入的基础上,以省、市政府为主,配套投入”,各校负责电费、设备维护费,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运转。贯彻(辽教发[20*]1*号)“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捐资助教”的意见,从20*年4月份起,在全县广泛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公益金”活动。公益金来源以社会为主体,以自愿为原则,以学校为单位运作。信息技术经费要专款专用,学校不得挤占和挪用。

(三)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设备的管理。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和高质量运行,提高应用效率,建设绿色网络,防止不健康的网站、网页出现在校园网上。

(四)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应用的激励机制。从20*年秋季开学起,凡应用信息技术“学科覆盖率”、“课时覆盖率”、“教师普及率”达不到本方案规定目标的学校,其学校和校长原则上不得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从20*年起,县教育局对应用信息技术不合格的学校,通报批评,责令其校长作出工作检查;凡符合规定年龄、未获省发计算机二级证书的教师及其他人员,原则上不得评职晋级;从2007年1月1日起,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不会制做课件的任课教师,原则上不得评为教育系列先进个人、不得吸纳为县以上骨干教师。

从20*年秋季开学起,凡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三率”要求的学校,学校应予校长及主要骨干一定的物质奖励。从20*年开始,凡被评为县以上信息技术应用活动的先进学校,校长及先进个人在评职晋级时,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晋职、晋级。

(五)加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要选派专业对口、事业心强、学历达标的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要把信息技术课程做为学校的重要学科对待,优先安排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网管人员培训,支持他们的实验课题,并予以政治上、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

下面就近年来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关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管理

市教委各级领导历来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并把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为此,市在年就率先在全省配备了计算机专职教研员,并于年成立了“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专业委员会”,分别由市教委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担任主任和理事长,许多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也都分别成立了由学校领导、计算机教师和其它非计算机学科教师参加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小组”,从而在组织上保证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市教委还为加快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还于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市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通知》等多份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发展目标,并在全省率先于部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必修课,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三个统一(统一管理、材,统一考试),二个提高(通过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个目标(使我市信息技术教育真正走在全省前列,成为我市的教育特色)。

二、重普及,促提高,普及提高双丰收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和标志性工作。截止到年月,全市共有所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高中,年全市所有初中,年全市所有小学都将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使我市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我们在努力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时,也注重对计算机特长生的培养,为此全市每年要举办六次市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竞赛(中、小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网页设计制作竞赛和多媒体制作竞赛)以及报刊赛、大奖赛等多种竞赛活动,进一步选拔尖子学生,再通过各种形式的集训进行再提高,几年来,我市在参加全省全国的gdoi、noi以及电视大奖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五个,二等奖近十个,省级以上奖励更多达余人次,拱北中学今年还在全中noi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中获某省赛区团体一等奖(全省第四名),并连续两年获全国优秀参赛学校称号,我市在参加全省的gdoi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也获得团体第七名,受到了省内外有关专家的好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三、采取措施,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强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除领导重视外,还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市教委从年开始,就每年从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招聘大量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充实我市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时,市教委还每年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如加强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学习,外出考察交流,以及举办高水平的技术专题讲座(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等,并定期进行优质课评比、优秀软件的评比、优秀论文的评比等,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为使这批教师安心工作,市教委和各个学校还想尽办法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他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并在职称评定、课时计算给与倾斜,使他们工作顺心,生活安心。目前,我市已拥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且具备较强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截止到年月,全市全市信息技术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及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教案、软件等达余篇(件)。

狠抓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大力发展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市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速实现市的教育现代化。我们还必须大力开展全市所有非计算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依据《某省省教育信息化工程规划》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市教委早在年就建立起分层次的多级培训机制:一级层次是要求所有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年前全部进行一次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并要求有%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初级考核,%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中级考核,各级各类学校能有%以上的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二级层次是要求所有的中青年教师在年前全部达到并通过计算机中级考核,%要达到并通过计算机高级考核,各级各类学校要有%以上的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同时学校要把教师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作为晋级考核的指标。为此,我市在年就根据学校教育实际编写出+了全省第一本适合教师培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书,并制作出+了配套光盘。目前此项培训计划进展顺利,已达到预期目标。现在全市开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学科覆盖率达%,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覆盖率达%以上,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

四、加强课题研究,大力促进科研促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并最终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基于此,我市加大了科研力度,全市中小学兴起了教育科研的浪潮,截止到年月,全市共承担了国家、省级重点课题达数十项之多,如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子课题“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一中承担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语文教学”,市二中承担的“cai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研究”,拱北小学承担的“多媒体熟语识字”等,使我市在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辅助教学和课程整合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加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子课题的“信息技术与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于年月结题,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我市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资源、网上教育与远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整体分析、研究,找出了许多阻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症结,提出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思想、发展策略和措施保证,规划了我市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为此建立了“市实验中学”,力图通过营造信息化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教育带动学校的全面工作,使实验学校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信息化办学模式。因此,可以说这是我市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将起到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

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市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研究”作为我市首批重点课题早已于年立项,为配合该课题研究,我市还在拱北中学、拱北小学和香州七小设立了三个“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验班”,该课题明确提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坚持“信息技术是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是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是创新工具,强调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等四个基本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从教材、教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版权所有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必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教育过程的结合,给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它赋予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以更丰富的内容。如何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非线性的表达方式来营造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新型教学环境,尤其是创建优化的网上学习环境,来实现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的有机结合,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为此我市市一中、市二中、市四中、市六中、拱北中学、实验中学、县一中、拱北小学、香州一小、香州一小等一大批中小学校多年来一直都在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教学效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认真的研究、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如市一中的“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多媒体与语文教学”、市二中的“cai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研究”、拱北小学的“多媒体熟语识字”以及市六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受到了省内外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对市六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某省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达中说“这个实验班我非常欣赏,它体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美国哈佛大学威斯汀教授也说“这种模式在美国也很少见,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五、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加强我市教育城域网和“市中小学虚拟网校”的建设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

信息技术具备促进教育变革的潜在功能

记 者: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据我们了解,浙江省是继国家《纲要》颁布后最早出台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地区。《纲要》中提及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作用”。首先请您谈一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施建国:我认为,这是国家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做出的正确判断,也是对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历来都是社会变革发展的重要动因。大多数的技术革新,诸如摄影技术、电灯、火车及电影等,都导致了时代性的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是相继引发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推进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回顾人类社会发展,教育的方式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农业社会个体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教育方式也是手工作坊式、师徒式的个别化教学。工业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则决定了该时期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标准件流水线形式的班级授课制即集体教学。进入20世纪中叶,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它们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成为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教育教学方式从以培养标准化人才的集体教学为主转变为小组合作、个人探究等,体现学生个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的新型方式。在当前21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面深刻地变革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特点,将教育与科技相结合,以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是时代的使命,也是教育适应社会的必然需求。

当然,信息技术也具备促进教育变革的潜在功能。教育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情境虚拟化,从而为教育内容的遴选、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时空的改变等提供了机会与可能;为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均衡、教育管理方式落后、体制改革困难等提供了新思路,可以为国家“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做出直接贡献。

记 者:浙江省教育信息化《规划》是基于怎样一个现实背景而出台的?

施建国:自“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以应用为导向,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先后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书香校园工程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不俗成绩,为全省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撑。

一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已全部建成教育城域网,中小学校园网从2001年的600所学校增加到了目前的5230所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86.5%,“校校通”目标基本实现。截至2010年底,全省中小学生机比达6.4:1,多媒体进教室比例达70%。省级教育网站支撑平台初步建成,为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4个独立网站和8个子站提供良好的支持与服务。

二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初具规模。10年来,全省以丰富资源内容、加强资源共建共享为主要目标,以“引进国家资源、共享合作资源、购买急需资源、开发特色资源”为基本思路,努力加强资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建立了浙江省新课程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完成资源建设条目7万余条;制定并实施了《浙江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2008-2010年)》,开通浙江教育资源网,为全省中小学校师生提供各类优质资源。经过二期改版,资源总量达461GB,深受广大师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和好评。我们还建立了长三角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通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联盟网站,积极开展长三角中小学校的网络结对活动,在资源共建共享上迈出了新步伐,拓展了新模式。

三是,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基本具备。多年来,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普及、各种形式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深入推进,全省各地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上涌现出许多特色和亮点。如宁波市在数字校园建设、电子书包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海盐县在借助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温州市在强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统计,全省乡中心以上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98.3%的教师会运用网络检索教学资源,96.6%的教师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已在我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网络教研、教师博客、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电子书包、家校通等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中普遍应用。信息、视频会议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阳光高考平台、就业指导等各类应用系统功能完善,为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教育行政效率、强化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教育信息化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推进持续发展。我省先后制定了《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20)》、《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等政策文件。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机构,75%的中小学建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保证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我省经济发展和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相比、与教育信息化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教育信息化仍然是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主要表现为教育信息化观念不强,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教育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记 者:您刚才提及了管理与运行机制若不健全,将有可能成为制约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那么,您认为如何创新现有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施建国:教育信息化是系统性工程,也是战略性工程。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认为,教育信息化机制建设应该从五个维度去考虑,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关键应用、教师能力和政策法规。加强体制建设,提高信息化领导力,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核心。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统筹管理,体制较为完善。为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十二五”期间,我省成立由省教育厅厅长任组长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全省教育信息化重大应用系统建设,管理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成立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我们要求各地县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逐级建立“一把手”负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决策机构,明确信息化工作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目前,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在陆续成立。

记 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在浙江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有哪些令人期待的重点目标、重点任务?

施建国:目前,浙江省教育已经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基础教育实现了由普及9年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段共15年教育的跨越。浙江教育总体上已经进入“读好书”的新阶段。展望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将根据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以服务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促进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均衡、提升教育品质为基本宗旨,以“到‘十二五’末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为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坚持“需求导向与统筹规划、超前部署与突出重点、项目示范与注重实效”三项原则,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为主题,沿着“依托信息技术重构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教学的新模式和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三条路径发展,组织实施五大任务和四项工程。

根据浙江省《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与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五大任务,启动实施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数字校园示范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四项重点工程,全面建成“一网二库三平台四体系”,即:建成高速安全的全省教育计算机网的骨干网,建立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政务与校务管理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建立开放的、多层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体系、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体系、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记 者:按照这一《规划》的描述,到2015年信息化会给浙江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具体到学校,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施建国:总的来讲,推进信息化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教育管理创新。《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省将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90%以上的学校全面实行管理信息化。这就意味着,到那时我省学校只要上网填一张表,就能解决所有的数据和信息报送问题,可以大大减轻校园管理工作。这些整合教师、学生、财务、设备、科研等在内的数据,还能帮助各级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一线教育的基本情况,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4

一、*年科技工作基本情况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各级领导多次到市科技局调研,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工作,提出新时期科技工作思路和对策,及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年7月11目,市委副书记、市长*到市科技局调研,听取了市科技局局长吴红坚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市科技局近年来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市科技局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兴农、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对全市科技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到市科技局调研,具体指导工作。正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的建设。12月19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科学技术大会,贯彻落实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总结*年以来我市科技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科技创新工作。同时表彰奖励获得*-*年度*市专利奖的单位和个人,会上还印发了《*市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行动纲要》(讨论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少春出席并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市领导还有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人大副主任*等。市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专利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委书记或县(市、区)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和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以及获得*-*年度*市专利奖的代表,各部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200多人出席会议。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同志作了全市科技工作报告,*县政府、*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这次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

(二)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区域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加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年,我市继续引导和扶持企业组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织*市飞轮脚轮制造有限公司申报组建“广东省脚轮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获省科技厅批准。积极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增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8家。与此同时,积极抓好现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指导、跟踪服务工作,各中心按照要求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工作,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

——进一步建设完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我局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进*市五金刀剪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引导各分中心依托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围绕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创新中心的研发条件和能力不断提高。*年,市模具研发中心、刀剪机械研发中心等分中心的依托企业部分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发挥了积极支撑的作用。*年始,我局还积极会同市质监等部门申报组建部级五金刀剪及日用工具检验检测中心,*年已获批准组建。同时建立完善各种科技服务网络,建立了市科技成果库、市科技人才专家库等一批科技信息库。

——推进专业镇建设。一是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专业镇。*年组织了阳春市圭岗镇、春湾镇和江城区岗列镇等3个镇申报省级专业镇,其中阳春市圭岗镇、春湾镇获批准成为省级专业镇。目前我市有6个省级专业镇和12个市级专业镇。二是积极抓好各级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着力推动地方政府与有关高校加强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镇创新平台,实现地方特色产业与高校技术的有效结合,专业镇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省级蚕桑专业镇——合水镇组建了蚕桑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蚕桑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信息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

(三)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年,我局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通过项目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年共组织申报了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8项,其中有1项部级项目和5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立项,获支持经费1042万元,增长16%。同时组织实施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1项,有效地促进了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广泛运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在技术装备改造、工艺改进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引导五金刀剪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高精尖产品,特别是一大批五金刀剪企业的研发项目获国家、省、市立项支持。加大对五金刀剪机械、热处理、刀剪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五金刀剪产业的升级。*年,我市获得一批水平较高的科技成果,其中有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推荐了3项科技成果申报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四)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自主创新水平逐步提高。

*年,我局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部属高校与我市优势企业的合作,提升我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取得较好的成效。

成功举办了“*年省部高校广东行·*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为了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推动省部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年10月14日,市政府和省产学研办、省科技厅联合在我市举办了“*年省部高校广东行·*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等30家省部高校、科研院所的80多位领导、专家、教授参加了洽谈会,促成高校与我市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并同日举行了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大会。这次洽谈会规格高、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得到省科技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组建了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为了进一步推进五金刀剪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前沿技术的研究和突破,提升五金刀剪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我局于*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筹备组建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经过一年来的筹备工作,*年10月14日,举行了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暨工作研讨会,加盟单位有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5家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和12家*市五金刀剪骨干企业。会上确定了创新联盟发展方向、重点课题、重点任务,凝炼了五金刀剪产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成立,将有效整合高校的科技资源和我市五金刀剪行业的产业资源,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大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有力地推动我市五金刀剪产业的发展。

促成了一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广泛联系和沟通,*年,我局分别促成了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市宝马利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市粤豪机械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十八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市豪峰养殖公司与*大学等一批企业与高校、研究所的合作,一批重点科研项目获得省产学研专项立项。

积极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为引导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省产学研办在今年启动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在全国重点建设大学及部级科研机构中选派一批优秀人才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驻点企业、专业镇,帮助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我局积极配合省科技厅做好该项工作,组织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参与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已有2家企业获批准派驻科技特派员。

(五)创建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创建特色产业基地取得新突破。积极抓好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形成,推进我市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在已创建的*产业等3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基础上,*年我市向科技部申请组建“国家火炬计划*新型功能刀剪材料设计与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年5月获科技部批准。为推动该基地的建设,提高我市五金刀剪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年10月,我市邀请科技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省科技厅的领导到*指导工作,并在第七届国际(*)刀剪博览会开幕式上为“国家火炬计划*新型功能刀剪材料设计与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授牌。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同志亲自到*指导基地建设并授牌,充分体现了科技部、省科技厅对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充分肯定。*年,吴红坚同志被科技部评为“实施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先进个人”,陈宏同志被省科技厅评为“实施广东省火炬计划先进个人”。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年我市组织了9项产品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其中“汽车空调层叠式蒸发器”等4项产品获省科技厅认定。至*年底,我市共有21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并且这些高新技术项目全部实施,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初,*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和*十八子集团公司等两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

三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开局良好。*年,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重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我市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年6月起,组织全市原有8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家新的要求和标准申报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了确保申报工作取得成效,我局邀请专家到我市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培训班,做好高企申报的辅导工作。目前我市已有9家企业获批准,成为部级高新技术企业。

(六)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积极组织申报实施各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年组织申报省级农业科技项目42项,共有18项获省批准立项。同时新增1家省级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省级城镇化技术集成试点。我市还被纳入省级星火技术蚕桑产业带。

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按省科技厅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工作。8月5日,我局在阳西县组织召开了*市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现场会,布置全市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工作。阳西县作为试点先行一步,目前已有8个镇、19个行政村建设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配备信息员,并开展服务。其他县(市、区)也正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逐步推进该项工作。

科普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组织开展*年“科技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举办了专题讲座、报告会、科技成果展示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等一系列群众性科普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6月27日,我市与省科技厅联合在阳西县上洋镇举办了“携手建设创新型*”为主题的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这是我市自2005年起连续第四年与省科技厅联合在我举行的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我局还组织了市农业局、市科协等30个市直有关单位在市人民广场举行了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技宣传咨询活动,开展科技法规宣传。积极抓好科普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在抓好现有5个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年又组织了4家企业申报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同时积极推进科普进社区活动,组织江城区城东、城北和阳春春城等3个社区申报省科普示范进社区并获批准。

(七)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促进了科技创新。

扎实推进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积极实施*市知识产权区域发展计划,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年,市知识产权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专利执法先进单位”,被省知识产权局评为“全省知识产权系统专利信息应用工作先进单位”,局长吴红坚同志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系统专利信息应用工作先进工作者”。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年,我局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和咨询活动,提高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抓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在省级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市职一中组织举办了1次知识产权公开教育课活动。*年我市又新增2家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二是认真落实专利资助制度,促进专利申请的提高,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957件,增长2.4%的,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继续保持粤西地区领先位置。三是加强专利技术实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年申报省级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项目4项,有3项列入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目前共有15项省级专利技术实施项目落户我市。与此同时,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年新增1家“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1家“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企业”。*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四是抓好专利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利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及时完善、更新专利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推进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十八子集团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专利数据库。五是建立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我市五金刀剪行业协会被批准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年,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9件。4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活动,在流通领域查处专利违法行为,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六是抓好2005-*年度*市专利奖评审工作。组织开展了2005-*年度*市专利奖评审工作,评选出专利优秀奖12项,专利工作先进单位10家,优秀专利发明人5名,并在*年12月19日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

(八)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机关服务形象进一步改善。

第一,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讨论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和法律知识等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创新载体和形式,开展科技形势调研分析活动,成立了5个专题调研组开展五大专题调研活动,完成5个专题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成果应用到了科技工作中去。

第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纪律教育月活动、政务环境整治活动、领导干部述廉和民主评议工作,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性修养,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带头办实事,以高效率的工作,高水平的服务,树立了科技部门的良好形象。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

一、分级召开会议,确保信息技术活动的顺利开展

“信息技术应用年活动方案”下发后,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方案”,详细地了解了方案的有关活动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级别召开三个会议:

1.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领导班子为主要成员的“信息技术应用年活动”领导小组。小组内进行了详细的分工,确立了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年活动方案”,建立并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信息活动能有专人负责,有计划地稳步实施。

2.召开骨干教师会议。为保证信息技术真正走进教师的工作之中,召开骨干教师会议,并鼓励骨干教师身先士卒为教师做表率,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中,准确、恰当地服务于课堂。

3.召开全校教师动员会议。为调动全校教师参与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学校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决非一时之事,它是我们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项工具。为此学校在教师中提出了一个这样的口号“只有掌握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世界”。

可以说,这三个会议的召开从根本上扫清了教师对信息技术认识不高的障碍,形成了“人人要学习信息技术,人人要会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二、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因为学校教师年龄的不均衡,年轻骨干教师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较快,而老教师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远远不如新教师。为了避免让教师们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我们采取了“分级培训、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信息技术基础好的老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年中的“四个一”活动和二级培训内容而进行的;对于老教师采用了“边讲边学边操作”的培训方式,主要培训有关信息技术的简单知识。每一次培训都让老教师尝试到使用信息技术的喜悦,让青年教师享受自己设计制作网页、课件服务于教学的喜悦。两种不同的喜悦,带给学校的是一个“人人积极投身于信息技术”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学校制订了“应用信息技术三个一”活动计划。这三个一即:每周举行一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培训;教师每天至少上一节信息技术整合课;每学期进行一次信息技术的竞赛。

1.“每周举行一次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学校坚持进行“网页设计”“课件制作”“幻灯片制作”及新思考网教学设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电子白板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教师人人都建立了自己的邮箱,每次的培训内容及收集整理的材料均存放在自己的邮箱中。同时,学校还注重教师之间资源的共享,每周三、五的2:40~4:00全体教师都到微机室和电子备课室进行集体备课,这一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教师们集体教研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教师每天至少上一节信息整合课”。学校特意编排了课程表,对教师的上课进行了详细的安排。教师每天至少上一节信息整合课,年轻骨干教师也可以多上几节。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填写登记表,授课时的课件存放在新北小学课件信息库中,以备其他教师使用,从而做到了资源共享。

3.“每学期举行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学校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课件制作竞赛,通过幻灯片制作来完成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研讨活动。2008年在市教育局举办的“万人百例”竞赛中,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计算机操作竞赛”“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竞赛”,并选拔刘迎华、王芳、李俊阳等8名优秀选手参加上级组织的系列评比,8名教师均在市区获奖。

在2009年举办的“阜新市市长杯”及“三新一德”课堂竞赛评比中,我校三位教师代表清河门区参加市级竞赛。其中隋颖获数学一等奖;王迎春获得语文学科竞赛一等奖;还有7名教师荣获了“三新课堂教学标兵称号”。

在2010年举办的课堂教学标兵竞赛中,学校精心组织了校级的竞赛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操作、综合理论”三项内容的比赛。王迎春、张剑等六位教师荣获“教学标兵”称号;隋颖、王聪等四位教师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6

2002年,县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为159所中小学校配备电脑5000余台,实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的从无到有。经过三年的努力发展,全县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今年适逢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之际,县政府审时度势,着眼未来,把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一同纳入全县信息技术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农村中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路子。

首先,政府主导,真抓实干。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作为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奠基性工程。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程领导小组,组织教育局、财政局、发展计划局等部门精心实施,做到三落实一保障即:落实经费,落实人员,落实责任,保障工程质量。同时还为工程划拨了40万元的配套经费。

其次,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建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结合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实际,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拓宽思路,本着因地制宜,着眼长远,注重实效,增强功能的原则,对模式二、模式三的设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同学校原有的硬件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益。涉及调整的项目校有77所,占到项目校总数的30%,其中,模式二有45所,模式三全部32所。按照宽带(ADSL)接入为标准,小学将原有卫星收视点的设备为调整为每校一个电子备课室;初中每校调整为3至4个多媒体教室,一个电子备课室,没有接入宽带(ADSL)的初中同时还保留模式二的设备。经过调整,学校在基础硬件的配置方面得到补充和升级,同时在获取资源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学校新增多媒体教室106个,电子备课室77个,建成卫星接收点185个,拥有计算机网络机房162个,教育资源库50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