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范例6篇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范文1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政府愈加重视普惠金融向农村大众倾斜。

今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率先做到,突出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

经多年发展,我国的普惠金融虽已基本涵盖了储蓄、支付、保险、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却依然有诸多问题横亘于眼前,如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最后一公里”难题、金融知识教育欠缺等,基层金融服务在总量上仍然供不应求。

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与多年的实践者,3月20日,邮储银行旗下开放性公益平台――“邮爱公益平台”正式运行。该平台改变了以往简单捐赠、短期帮扶为主的公益模式,为破解普惠金融难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有益探索。

服务基层,践行普惠金融

贫富差距等社会经济结构不平衡,其表现之一就是金融结构不平衡。少量人群、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多,而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村的金融资源却比较缺乏。

2016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但普惠金融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基层网点的建设、扎根村乡的人员配置以及庞大的个人客户群体,方能让银行机构具备强大的储蓄与调动能力。

而这正是邮储银行的天然基因――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员工众多的队伍优势和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优势。目前,邮储银行拥有约4万个网点,覆盖我国近99%的县域地区;十几万员工扎根城乡,与广大农民和社区居民水融,了解贫弱群体现状,为打通公益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人力支撑;5亿多客户和众多实力雄厚的境内外合作伙伴,是“邮爱公益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后盾。

成立至今的十年来,邮储银行探索出了一条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化之路,尤其去年9月28日在香港上市的举动,更是开启了新的篇章。

拥有了如此坚实的基础,邮储银行主动参与了文化教育、青年创业、社区关爱等公益活动。“邮爱公益平台”首批就推出四项举措――设立“邮爱公益基金”、实施“邮爱成长计划”、成立“公益志愿者协会”和设立“邮爱公益日”,四者将与邮储银行常年来的扶贫措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集结各方,整合社会力量

普惠金融的实现,亟待建设平台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一方面,需要平台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配合,丰富和完善平台内涵和运行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提升平台价值。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主动引入外部合作伙伴,保持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全面开放的包容性,利用互联网工具,吸引“边边角角”零散资金汇聚于此。

“邮爱公益平台”这一脱贫攻坚的“国家队”正是由此建立。

该平台成立当天,财政部副部长刘伟、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以及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中国银行业协会等相关领导以及邮储银行投资者代表等出席。

其“第一响”,是邮储银行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于3月14日通过腾讯公益微信平台发起的“一起捐”活动。截至3月20日的短短一周内,已有近26万邮储银行员工、社会大众捐款,所募资金被纳入“邮爱公益基金”。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介绍:“邮储银行首期向‘邮爱公益基金’捐资500万元,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贫困群体、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队伍当中,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扶危助困的优良传统。所募资金将用于教育公平、健康卫生、社区发展、灾害救援、国际化、公益倡导等相关领域项目。”

为此,邮储银行已成立专项工作机构,负责配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做好基金的运行和管理工作。不但其手机银行、个人网银、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均已开通“邮爱公益基金”捐赠入口,信用卡积分捐赠、业务发展配捐活动等也将陆续推出。

据了解,加上邮储银行首期500万元捐资,“邮爱公益基金”已募资1000多万元。

跟踪落实,建立长效机制

践行普惠金融长效机制的形成,离不开统筹规划和跟踪评估。邮储银行在内部机制上需要整合各分支机构的公益事项,制定时间节点确保公益工作贯彻始终。在行动落实上需要点多面广、深入城乡,并打造统一的公益品牌。

在“邮爱公益平台”的诸多举措中,“邮爱成长计划”有效衔接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了对贫困学生核心成长阶段的全方位覆盖,形成了扶助贫困学生发展的完整链条,也体现了“邮爱公益平台”持之以恒的执行能力。

具体上,“邮爱成长计划”包括四大举措――“邮爱自强班”、“成才支持”、“爱心传递”和“千人招聘计划”。

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介绍,“邮爱自强班”将借助“邮爱公益基金”,计划资助16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新生1000名。随着募捐金额进一步增加,资助范围和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大。

而另两个项目――“爱心传递”和“千人招聘计划”,前者是通过邮储银行公益志愿者协会为远离家乡求学的贫困学生提供跨地域的持续关注和志愿服务,为考取大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假期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后者是未来3年内,邮储银行将定向择优招收1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打开人生新阶段的大门。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范文2

一是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宣传工作不够广泛、不够深入,部分农户支付工具仍偏好于使用存折,对银行卡接受愿意不强。尽管近年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农村和农户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推广银行卡业务,发放了大批数量可观的银行卡,但由于银行卡收取年费、部分农户对银行卡“不放心”等因素的制约,各金融机构已发放出去的部分银行卡实际上一直是待用或未用的“报停卡”、“休眠卡”。这一现象在偏远山区尤为突出,偏远山区的一些农户至今仍存在对“看不见”金额的银行卡“不放心”的心理,或存在对银行卡收取年费直接回以“拒用”的现状。

二是部分惠农支付服务点业务量小、收益低、隐性风险大。由于存折不能在惠农POS终端上使用,再加之有效银行卡在偏远山区的有限性,惠农POS终端可用卡的卡量便最直接地决定了惠农支付服务点的业务量,因而,出现了个别惠农支付服务点月清算量不足10笔的尴尬现状。根据对授权商户的回访统计,有三成多的商户认为:划分给惠农支付服务点商户的手续费偏低。在课题组对服务点商户的实地调研中发现:有近六成以上的商户缺乏应有的POS业务风险防范意识,绝大部分商户只配备了验钞机,而未配备保险柜,惠农支付点普遍存在未配备必要的安保硬件及设备的情况。

三是金融机构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系统后台控制不一、过于审慎,缺乏应有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根据调研统计结果显示:惠农支付服务点POS终端只允许借记卡进行清算,不允许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贷记卡进行清算;惠农POS终端只支持借记卡提现,但不支持除农信社、农行两家机构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记卡进行“转账清算”;每卡每日的取现与转账限额较小。即:每卡每日仅能办理取现1,000元,办理转账10,000元;县农行暂无法在其惠农支付服务系统内查询惠农支付服务业务量。初步分析,存在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金融机构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系统后台控制不一致,设有不同的技术性保护限制。

四是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工作开展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系统的运行均不够稳定,存在“间歇性”技术支撑乏力现象。根据对农信社、农行、商户及农户的回访统计,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系统确实存在运行“间歇性”不稳定的问题。惠农支付服务点商户在清算过程中,POS终端会间歇性地出现“交易失败”、“通讯失败”等提示,有时甚至发生已交易或被迫重复交易,但POS终端打不出“交易清单”的情况,直接造成了服务点商户或农户的资金损失,从而,使受损商户或客户对惠农POS终端产生了不应有的信任危机。据农信社和农行反映,在办理两家不同金融机构间的转账业务中,惠农POS终端的交易成功率明显低于办理同一家金融机构的转账交易成功率。

鉴于以上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人行富民县支行课题组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改进建议:

一是加大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宣传,建立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宣传长效机制,使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宣传工作真正在农村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区,更应加大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专项宣传力度。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地方电视台、文体局等部门联系,采取地方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播放惠农支付系列政策、组织惠农支付文艺专题宣传表演、赠送附有惠农支付知识的生活用品、零距离向商户和农户讲解惠农支付知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宣传工作。在逐步增加专项宣传投入的同时,让偏远山区的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银行卡业务是以后农村金融服务的大势所趋,促使广大农户逐步养成喜于用卡、乐于用卡的良好习惯,以达到激活部分“报停卡”、“休眠卡”的初期目标,并促使银行卡业务在农村持续、有效地推广下去;让广大农户亲身体验到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便利性;让广大农户真真切切地享受到“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缴费等金融服务;更要让广大农户切实认知,并切身感受到党的惠农政策及诸多金融便民举措。

二是切实做好对惠农支付服务业务设点前(设点后)的调查(检查)与审核(核查)工作,严把“设点关”和“服务关”。各金融机构要认真抓好惠农支付服务点准入前的调查工作,合理摆布惠农支付服务点,切实提高服务点的惠农辐射面,及时向惠农支付服务点授权商户宣传最新的惠农政策,适时提示POS业务风险点知识,逐步提升商户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规避因POS终端操作不当,而造成商户或农户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坚决杜绝商户诱导农户恶意分解取现金额、故意多次取现,以套取服务手续费为第一目的不良行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业务量大,且坚持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并得到农户普遍认可的商户配备验钞机、保险柜等保障服务点安全运行的设备。同时,建议农信社、农行、银联公司等相关收单单位再进一步让利于民,适当增加偏远山区授权商户的服务收益率,切实提高商户的惠农支付服务积极性。

三是各金融机构间要加强对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工作的沟通和协作,尽快建立惠农支付服务业务联系会议制,及时研究、探讨辖区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难点问题。建议农信社、农行首先对自身惠农支付业务系统中,一些后台不必要的保护性设置和前台终端不必要的限制性技术处理加以改进和放宽,逐步敞开相关惠农支付服务窗口,剔除一些不必要的所谓行业系统技术性保护手段,使各金融机构的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在农村真正成为一种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平台。

四是各收单机构要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关于惠农支付业务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惠农支付服务工作。各收单机构要切实按照昆明中支业务模式、终端程序、终端界面、服务功能、服务管理“五个统一”的原则,逐步规范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操作流程,积极优化系统设置,审慎扩大惠农卡服务业务,稳步增加惠农POS终端的取现限额和转账限额,允许除农信社和农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银行卡在惠农POS终端上办理转账业务,切实为广大农户提供统一、高效的惠农支付服务。同时,建议农信社、农行加强与地方新农保、低保、民政等部门的联系,争取率先实行新农保、低保、救济扶贫等个人资金以卡代折进行支付,并及时出台免收或减收惠农类银行卡年费等配套措施,全面落实银行、银联、地方政府多方便利为民、让利于民的惠农宗旨,最终实现“农户受益、商户乐意、银行如意、政府满意”的多赢局面。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3)-0071-04

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2016年7月,青海省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黄南州抢抓政策黄金期,着力推动辖区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户、农牧民、小微企业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致力于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对探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藏区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思考。

一、黄南州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成效

(一)以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为先导,开展“金惠工程”。利用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将黄南州确定为“金惠工程”试点的契机,重点对贫困地区农牧民、特定群体、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开展金融教育和培训。通过建立“金惠工程”志愿者人才库,发展一级志愿者和二级志愿者梯度人才,一级志愿者主要从金融机构选拔,除了对公众进行宣传培训外,还负责对二级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二级志愿者主要来自乡、村级共青团支部书记及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主要负责面向农牧户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结合藏区实际,黄南州还编制汉藏双语培训资料,深入乡村、社区、校园、企业、机关、军营开展金融知识“六进”活动,多层次扩大金融普及教育覆盖面。同时,搭建“金惠工程”微信公众号及网络宣传两大平台,强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辐射带动,为普惠金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016年,吸纳一级志愿者50名,二级志愿者200名,实现对全州志愿者金融教育普及培训工作全覆盖;对全州四县中小学校、中小微企业、示范乡村、示范社区等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培训37次,覆盖率超过50%,社会公众受惠面超过5000人。

(二)将弱势群体作为服务重点,做好精准帮扶。一是J真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制定了《黄南州“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规划》,提出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辖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落实主办行制度,以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力军,精准对接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需求、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创新需求、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二是保证弱势群体享受金融服务权利。进一步疏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为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妇女等弱势群体创造机会平等条件,享受普惠金融发展成果。截至2016年末,共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11713户,发放各类扶贫贷款37096.19万元。其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501户,贷款余额达10041万元;支持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小微企业等组织1143户,带动11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妇女小额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分别达6016万元、49万元、34945万元。

(三)融合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绿色普惠。黄南州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和部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然景观壮美、文化底蕴深厚、草场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有机畜牧业的独特优势。紧扣“生态立州、绿色发展”战略,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导向,以绿色金融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以热贡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有机畜牧业及水电产业的发展。截至2016年末,全州绿色贷款总额达311398.10万元,其中,热贡文化贷款余额达9992万元,同比增长45.53%;二是完善绿色保险保障,重点开展了有机畜牧业和林业保险项目。截至2016年末,全州绿色保险保费收入达8400万元,其中,有机畜牧业保费收入为7707万元,占绿色保险保费收入的91.75%。三是在有条件的乡镇探索开展“绿色小镇”试点建设,充分发挥金融在绿色领域中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民族地区乡镇发展绿色金融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普惠基础。一是联合中国银联青海省分公司及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银行卡业务发展联合基金,大力推进POS机、ATM机、电话银行等离柜设施、自助设备在偏远地区的应用,同时尽快完善服务终端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功能。二是进一步完善助农取款点的金融服务体系补充功能。在实现取款、汇款基础上,探索增加假币识别、兑换、小面额小面额现金供应、金融知识宣传等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三是进一步优化金融IC卡受理环境。积极开展金融IC卡非接触式商圈项目建设,从提升金融IC卡使用率、受理环境建设、行业应用推广、宣传培训、移动金融创新推广五个方面推进金融IC卡信息化服务水平,有效降低银行卡使用风险。截至2016年末,黄南州布放存取款一体机、自动取款机等服务终端数量达78台,其中78实现了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功能;建立助农取款点238个,实现了有条件地区村级100%全覆盖。

(五)金融服务全面跟进,强化普惠深度。一是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农牧户作为农村信用培植细胞,实施以“信息采集+信用评价+信息应用”为工作模式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细胞工程”,实现了政府、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农牧民和经济实体的联动协作,有效促进了金融要素、资源持续向贫困地区、“三农”领域流入。2016年末,全州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36306份,共创评信用户17825 户,占贷款农户总数的37.55%;创评信用村 150个,占全州行政村总数的57.47% ;创评信用乡(镇)20 个,占乡镇总数的62.5% ;创评信用县1个,占县域总数的25%。信用贷款余额为16228.2万元,信用户不良贷款余额124.32万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77% 。二是大力开展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对小微企业开展信用培植,以良好的信用代替抵押、担保获得信贷支持,为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积极与金电公司、财政部门沟通联系,开展了以“财政+国库+惠农支付点”为模式的国库直通车业务,2016年完成财政补贴64笔,金额6.14万元,有效缩短了支付周期,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

(六)提升科技金融含量,推动数字普惠。一是推进移动金融发展。加大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的推广力度,拓展移动金融应用范围,着力推动移动金融服务方式,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基础金融服务。二是持续推动优化金融IC卡受理环境工作,开展非接触商圈试点建设,提升金融IC卡近场支付非接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及“一卡多应用”水平。截至2016年末,全州银行卡累计发卡544618张,其中金融IC卡累计发卡350311张,金融IC卡在银行卡总数中的占比64.32%;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累计开户分别达到24万户、17.5万户、2.1万户,全年交易金额分别达98004万元、12331万元、252万元。

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优化普惠保障。一是成功搭建金融消费者投诉申诉平台,实现“1236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辖区全覆盖,有效拓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二是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共享机制,全面提升金融机构金融消费案件投诉处置处理能力和效率;三是审视民情,开展藏汉双语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着力打造金融知识宣传“广场文化”品牌,促进藏区群众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

二、黄南州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单一,制约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黄南州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机构,没有证券业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除了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控股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外,只有农村信用社。网点县域覆盖率分别为25%、100%、50%、100%、100%,网点乡镇覆盖率仅为3.13%、15.63%、9.38%、15.63%、65.63%,且除了农村信用社以外,其他银行网点均集中在县府所在地的镇,农牧民金融服务大部分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保险公司总共有6家,除了人保财险、人寿保险设立了州级、县级分支机构外,太平洋保险、安邦保险、新华保险和阳光保险四家公司仅成立了营销部,且县域覆盖面不高于50%。由于金融组织体系单一,导致黄南州资本市场缺乏、融资途径单一、服务方式传统、产品创新不足,影响着普惠金融打破金融排斥向纵深发展。

(二)农牧区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意愿不足。黄南州土地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7万,具有典型的地广人稀特征。特别是泽库、河南两县,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以畜牧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牧民居住分散,金融服务半径大、管理成本高,服务的对象点多面广而涉及的金额小。加之农牧民生产方式单一,可支配收入较低,对金融产品的价格承受能力有限,往往只能以较低资金价格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导致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成本收益不平衡,保本微利的目标有时也难以满足,严重影响着农牧区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

(三)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的协调配合能力有待提升。近年来,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施,财政资金在“支农”、“支牧”、“支小”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然而黄南州2014至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为34.80%、34.21%和36.88%,信贷资源的使用效率依然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推动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调机制还不完善,风险分担不够明确,虽然财政资金投入较大,但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却集聚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合力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部分领域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目前黄南州农牧民生产经营主体大多以草场、牛羊等为生产资料,申请贷款时,银行往往不接受这些抵押品。主要原因是“两权”抵押在黄南州还未实行,银行难以评估草场、农牧民自住房价值。同时,农牧民拥有的生产工具简单、价值低,银行也不愿进行抵押。

四、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一)充实和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发展优势,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农业银行要强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成效,进一步做好支农惠农服务工作;邮储银行要进一步提高网点金融服务效率,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弱势群体倾斜;农信社要继续发挥网点多、覆盖广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牧民金融服务满意度;其他金融机构也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二是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黄南州设立分支机构,特别要发展和培育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发展中介市场,搭建信贷主体与银行机构合作桥梁,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涉农、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的奖励比例和补贴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二是要结合地方政府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黄南文化、旅游、有机畜牧业等特色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担保和财政补贴,在确保信贷投向和投量与黄南经济发展特点和重点需求相吻合的同时,做好信贷风险防范;三是要继续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定向降准”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增加“三农”和小微企业等的信贷资金来源。

(三)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资金支持力度。在优先增加一般信贷的同时,鼓励向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优先投向大众创业、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一是要改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四县农村信用社的治理,使其符合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方面政策优惠条件,扩大涉农、扶贫、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二是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积极运用优惠政策,享受政府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积极解决涉农、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积极探索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四)因地制宜,探索特色抵押方式,开拓融资渠道。一是加强创新,探索有机草场承包经营权抵押,建立农牧产品交易市场,开展有机畜产品抵押,进一步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二是依托有机畜牧业溯源体系数据库,试点牦牛、藏系羊活物动产质押,并适时开办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业务,丰富贷款种类。三是加大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培养,鼓励企业债券、股票发行等直接融资。

参考文献

[1]白鹤祥.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6,(17):87-89。

[2]桑艳青.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J].青海金融,2016,(7):47-49。

[3]李亚奇.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路径[J].青海金融,2016,(7):44-46。

[4]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青年研究兴趣小组.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青海金融,2016,(4):37-40。

[5]李富强.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金融,2014,(10):53-56。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范文4

本人根据这几年工作上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各位领导参考。

总体来说,我行普惠金融战略规划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和本地极具影响力品牌优势,以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普惠金融服务。让“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金融服务,成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在政府、百姓和企业中赢得了认可和赞誉,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本人认为,我行普惠金融战略可按照以下三步进行实施:

第一步是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储蓄、缴纳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等基础金融服务,构建“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机构。已建立起本宣城市最大的通存通兑网络,成为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为城乡居民搭建起了资金往来的绿色通道。同时高度重视国家推行的“新农保”“新农合”及相关抚恤金发放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网点优势,与政府部门积极协作,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第二步是始终坚定做小做散的信贷投放理念。以我中心为例,将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将世界先进的IPC小额贷款技术和我行自身实践相结合,破解客户融资服务难题。在产品设计、队伍培养、风险控制等方面,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同时各个网点借助金农信E贷这款极具市场优势的此类产品,在宣城本地市场做到率先抢占。

第三步是利用好当前“亲邻银行”系统的优势,通过建档的这一途径,牢牢将客户的基层信息把握在手,掌握第一手的客户需求,并且积极对接政府平台,从大数据入手,获取客户多方面数据,在源头抢占客户,确保客户的资源不流失。

具体到如何开展普惠金融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加大普惠类贷款的投放力度,持续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农业部印发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 年》为指引,围绕各地特色优势行业,尤其是养殖、种植等行业,积极调整小额贷款产品要素,做好优势特色行业的小额贷款市场开发;积极对接扶贫办、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门,做好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性业务,提高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本行“三农”业务拓展的深度与广度。

二是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扩大三农金融服务领域。在做好农户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做好服务农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群体的对接,占得市场先机;在条件允许的区域,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土地相关权利抵押贷款;通过“零售撬动批发,批发带动零售”的策略,优先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下游客户的金融服务工作,实现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责任捆绑,最终打通农业产业链条;为企业设计好服务方案,做好金融支持工作。做好农村商品流通的金融支持工作,以城市地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服务重点,开发专项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

三是创新产品与服务,构建大“三农”贷款产品研发推广体系。打造一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契合国家“三农”政策、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三农金融产品。加强与个人金融、公司业务的联动协作,为三农客户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建立以总行研发为主体,支行研发为补充,统分结合的“三农”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三农”产品快速研发平台。支行在总行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做好属地特色“三农”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四是加强对外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门、共青团、科协、个私协会商会、担保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的合作,构建“银政”、“银协”、“银担”和“银企”合作平台,共担风险与成本,共同推进贷款业务的发展,共同做好对外宣传,扩大本行影响。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选活动,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五是优化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紧紧围绕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目标,苦练内功,持续完善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着力打造“好借好还”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始终对客户提供专业、便捷、可信赖的服务。通过与市场管理方、园区管理方、商圈管理方、大型核心企业等专业市场、核心企业建立综合服务参与战略联盟关系,做好集群开发,提高开发深度,积极打造“银企合作平台”。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金融服务;支付体系建设;惠农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92 ― 02

金穗“惠农卡”是农业银行基于金穗借记卡业务平台研发的,专门面向农户发行的综合性银行卡产品。作为借记卡产品之一,惠农卡除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基本功能,能够联线作业,实时入账,还可向持卡人提供农户小额贷款载体、财政补贴等特色服务功能,并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收费减免优惠。近几年,在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惠农卡已成为农户的重要支付工具之一。通过实地调查,认为惠农卡业务发展喜忧参半。

一、惠农卡业务发展优势

我市九个县(市)截止2008年末发放惠农卡22428张,2009年末发放惠农卡73315张,较去年增长226%,激活率达100%。显示了其强大的优势。

(一)可以实现政府、农民与农业银行的三方共赢。财政补贴的发放可以通过惠农卡实现,农业银行通过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签订协议,将属于政府的责任承担下来,按照其提供的财政补贴发放名单,将相应的补贴款项直接发放至每一农户的惠农卡中。对于政府来说,惠农卡免去了资金层层划拨带来的时间消耗,降低了财政补贴发放的成本。对于农民来说,办理惠农卡本身不需要很高的成本,但可以使他们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政府的各项惠农、利农的财政政策。而对于农业银行来说,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商业开发的成本,但将产品与政府信用捆绑在一起,无形中提高了卡的信用度。

(二)可以带动农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多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业银行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其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自惠农卡能够办理小额农贷业务以来,“三农” 贷款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农行的发展争得主动,同时,在农业银行的实践过程中,亦验证了“惠人即惠己”的商业逻辑,也为农行“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无限商机,2009年,我市某县农业银行实现利润76万元,扭转了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另外,通过惠农卡的发放,使农业银行进一步扩大了在农村的市场份额,改变了农业银行前些年撤销农村营业所后逐渐失去服务于农村的现状,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了“三农”,同时,拓展了中间业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可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农业银行在注重惠农卡发放工作的基础上,为确保惠农卡金融服务功能畅通,加大了在农村地区转账电话、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投放力度。2009年,农业银行在齐齐哈尔所辖农村地区投放转账电话、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POS机具分别为638部、44398部、302部和328台,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低成本的非现金结算服务。

(四)可以使社会效益和社会效应初步显现。通过惠农卡的发放和使用,更多地引导农民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农民生产收入有所提高,生活有所改善,让农民真正从惠农卡的使用上获得了实惠。

二、惠农卡业务发展不足

(一)惠农卡功能不健全。据调查,我市农业银行惠农卡除能够提供贷款和还款便利外,其存取现金、转账结算、刷卡消费和涉农补贴等功能还无法实现,使惠农卡的优势大打折扣。主要是农业银行在农村网点少,人力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银行服务功能的发挥。要完成县域推进金融服务工作,机构和人力不足是现实问题。近年来,农业银行所属县域支行基层网点撤并、权力上收、资源上调,致使齐齐哈尔所辖9个县(市)县域农业银行职能弱化,信贷业务严重萎缩。面对惠农卡需求面大、服务对象众多的现状,因营业网点少和人员配备不足等因素,导致惠农卡发展受到严重阻力。

(二)惠农卡用卡环境差。调查显示,我辖区乡镇没有ATM机,在现有的328台POS机具中,有的农户在刷卡消费时,或以POS机具发生故障、或是以会操作的人不在为由拒绝刷卡。而且不到15%的农户使用过POS机具,这些农户也都只是生产资料定点消费特约商户,仅仅是办完贷款或其他业务,将卡内的贷款刷完为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惠农卡在我市农村地区很难有“用武之地”,其功能和作用发挥,除了能够享受贷款和还款便利外,与普通银行借记卡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另外,农户持卡消费的意识不强,结算方面的知识还十分欠缺,大部分农户还是认为现金消费比较方便。

(三)惠农卡睡眠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农行部分营业网点为了完成任务,一方面降低了农户办理惠农卡的准入标准,农户虽办理了惠农卡,但达不到发放小额农户贷款的要求,无法通过此卡办理贷款;另一方面不少农户办理惠农卡后弃之不用,形成了睡眠卡,浪费了资源。

(四)惠农卡实现功能困难较大。惠农卡除具备金穗借记卡全部功能和农户小额贷款的载体功能外,还具有发放财政惠农补贴、社保养老金、医疗保险金的缴纳和支付等功能。然而目前,齐齐哈尔地区涉农金融机构有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真正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致使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业务上处于垄断地位,缺少竞争机制。加之信用社在乡镇网点多,存取款方便,农户已成习惯,想在短期内通过惠农卡办理支付结算存在一定难度。

(五)惠农卡及小额农贷业务覆盖率低。据统计:我市惠农卡发卡量及通过惠农卡办理小额农贷业务量分别只占我市18万农户的11.9%和3.8%,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市有近10%农户因陈欠贷款而存在不良贷款记录,这部分农户根本无权办理惠农卡及小额农贷业务。二是由于我市农业银行负责农户小额贷款管理的客户经理配置较少,无法满足进一步拓展惠农卡及小额农贷业务发展的需要。某县农业银行现有专兼职农户小额农贷客户经理仅45人,以现在的小额农贷业务量计算,平均每个农贷客户经理需承担150多农户小额农贷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工作任务,这样的工作量对于每名小额农贷客户经理来说都已经是严重超负荷,如若仍以这样的人员配置来继续扩大惠农卡及小额农贷业务,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农业银行对农户有关惠农卡知识宣传不到位。由于广大农村信息较为闭塞,不能及时了解各项金融方针政策,加之农业银行不能及时将惠农卡的政策做到有效宣传,使相当一部分农户对惠农卡的用途和作用根本不了解,影响了农户办理惠农卡的积极性。

三、惠农卡业务发展思路

(一)农业银行应适当增加农村营业网点,充实和提高人员素质。一方面逐步巩固和发展县域网点,保持县域网点总量稳定,逐步优化网点布局,加大对农村网点的投入,增强辐射功能。改变乡镇零网点的现状,可通过在每个村屯建设惠农服务站,来弥补由于网点不足对惠农卡推广的影响;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人才和增加对现有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来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满足惠农卡业务发展力量需要。同时,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潜力,盘活人员存量,充实“三农”客户经理队伍,保证惠农卡及小额农贷业务发展对人员的需求;加强客户经理学习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约束有力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推广工作的考核力度,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三包一挂”考核办法,切实把“三包一挂”落到实处,真正建立起一套激励有效、约束有力、权责对称的机制。

(二)改善农村用卡环境。一方面增加投放农村网点自助设备,大力推广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在资源配置上向服务“三农”重点领域倾斜。逐步加大对村、屯地区ATM机、转账电话和POS机具的布放力度,使农民朋友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农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加深农户对惠农卡的认可;另一方面加大对惠农卡金融服务功能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农家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的金融意识,打造惠农卡惠农品牌效应,农户最需要的是贷款,惠农卡最吸引他们的也是贷款。对此,我们要做好深入的分析研究,真正了解掌握农户对惠农卡产品的看法、意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加大该卡功能的宣传和耐心解释工作,促进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一要加强学习培训,让员工真正掌握惠农卡和小额农户贷款业务知识,提高员工素质,为准确做好惠农卡和小额农户贷款业务宣传奠定坚实基础;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宣传单等新闻媒介,开展惠农卡进乡村、进工厂、进学校、银村共建等活动,聘请农民为金融知识义务宣传员,举办安全用卡及自助设备操作使用的的农村特约商店负责人培训班等,做好对广大农户的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宣传惠农卡及相关金融知识,把惠农卡的功能、好处向农户讲清楚,提高农民对惠农卡的认识,提高群众安全用卡意识和自助机具操作能力,确保惠农卡功能目标的实现。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范文6

在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投保容易理赔难”仍然是多数人对保险的评价。据同昌保险经纪公司与太平洋汽车网2011年4月联合作的一个调查表明,80%以上的车主对保险服务的第一需求是“方便、快捷的理赔”,这与其他机构全国性调查结果完全一致,表明了车险客户对于车险的真正需求。在这样的行业市场背景下,同昌保险经纪公司顺应市场及客户需求,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针对车险服务的品牌“及时赔” ――2000元人民币以内的损失现场赔付。

“及时赔”的基本流程是:首先由同昌保险经纪公司与合作保险公司(目前是太保)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由同昌保险经纪公司销售其车险产品,并可由其索赔,协议中明确规定若因同昌保险经纪公司工作过程造成对赔款损失,同昌保险经纪公司将承担一切责任;其次,同昌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人员上门为车主办理投保手续,与其它普通车险业务不同的是投保时客户必须认真阅读《客户告知书》明晰自身的权利及义务,并需签署一份“授权委托书”,授权同昌保险经纪公司为其投保及索赔的手续;再次,车辆如果出险,客户第一时间内报承保公司或同昌保险经纪公司的呼叫中心,同昌保险经纪公司将会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在现场完成查勘、定责、定损、理算等一系列步骤,如果确认损失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即由同昌保险经纪公司将赔款垫付给被保险人,被保险人确认即可。若损失在2000元人民币以上,同昌保险经纪公司也将为车主事后的索赔服务。最后,同昌保险经纪公司逐一整理索赔资料,并补充完善后批量向承保公司索赔。交通银行作为“及时赔”的结算银行,提供多项便捷措施,负责保费划转、赔款网银即时到账等服务。

“及时赔” 推出后,在云南保险市场受到了客户的欢迎,目前已有2000多位车主选择通过同昌保险经纪公司购买车险,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为使更多的客户能享受到“及时赔”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昌保险经纪公司与太平洋保险在“快处快赔”点上针对太平洋保险的普通客户也推行了“及时赔”,一个多月以来,已有300位客户在现场或在快处快赔点上领取了赔款。这些客户享受到“及时赔”服务后都非常满意。“及时赔”的出现,在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为车主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理赔模式,同时让每一位车主的保险利益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石磊)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大关

截至2011年6月末,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人民币大关,达504.85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74.5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7.34%。在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大关时,支持云南“三农”发展成效明显:截止6月末,累计发放粮油购、销、储贷款23.22亿元人民币,支持各级储备和收购粮油12.95亿千克,充分发挥了农发行在云南省粮油信贷资金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累计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55.55亿元人民币,各类中长期贷款余额达323.58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45.67亿元人民币;同时,择优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累计发放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17亿元人民币。

(杨志高 魏勋春)

农业银行

云南省分行惠农业务发展步入 “快车道”

2011年7月3日,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农户金融工作专题报告,报告显示,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其惠农卡和农户贷款业务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并在化解农户融资难题和帮助农户脱贫致富上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1年5月末,累计发行惠农卡217.52万张,激活率98.26%;授信农户31.27万户,授信金额71.61亿元人民币;全省农行农户贷款户数合计15.2万户,农户小额贷款余额40.61亿元人民币。目前,一条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纽带,带动农户、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全新路径已经探索出,“惠农”业务成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有力地促进了“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

云南省分行荣获“绿化云南功在千秋”贡献奖

2011年7月1日,“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成立暨大型公益活动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举行。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王跃华、北市区支行副行长字再强带着农行云南省分行、营业部党委的嘱托和全省农行员工对杨善洲同志的崇敬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上,云南省分行被“杨善洲绿化基金会”授予“绿化云南功在千秋”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