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试卷范例6篇

计算机基础试卷

计算机基础试卷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无纸化;WEB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2

考察西方各国的情况,这些国家在普及计算机知识,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人员方面,尤其在开展全国范围内、定期的各类计算机考试方面已经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为了适应和赶上国外计算机网络考试技术的发展和规模,我国必须尽快实现国家经济信息化,提高全社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我国的计算机应用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形势的要求,在我国也已经设立或引进了各类计算机考试。为了适应科技和教育的发展,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重在考察和测试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开发自主的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不仅祛除了传统考试的诸多弊端,还可以通过改进考试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质量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一、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1.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根据计算机基础专业教学考试的实际需要,按照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现制定符合特点的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考试系统应实现以下目标:

(1)无纸化考试:考试结果均直接提交并存储在服务器上,无需上交软盘,考卷也是自动显示在学生机器的屏幕上,无需卷纸。

(2)打字题优先:按照学院制定的要求先考打字题,学生只有先完成并通过打字题后才能继续参加考试,否则将不能继续考试。

(3)根据考试要求设计试题: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模块实现打字题、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PPT操作题、基本操作题、上网操作题等题型的考试。

(4)有效的监考:对正在考试的学生,系统将拒绝其他学生用相同的学号注册进行考试,保证学生的唯一性;对己交卷的学生,系统将拒绝其再注册进行考试,以保证考试的时效性;监考人员可在工作站机器进行监控、查询学生的考试状态等信息,以便监考人员查验。

(5)定时交卷控制:考试时间结束时,系统自动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存盘并上传到服务器中,打字题的计时是单独的。

(6)题库维护:只需把题库安装到服务器上,对试题库的维护只在服务器上操作即可,节省人力物力。

(7)自动评分:考试的答案全部存储在服务器中,利用自动评分系统可快速地对所有的学生答案进行评分。

(8)组卷:采用随机、顺序等方法进行自动组卷,保证学生考试抽题的公平。

2.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实现的功能

根据上述考试系统应达到的目标,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可划分三个功能:

(1)用户登陆功能

(2)学生考试功能

(3)试题管理功能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

系统功能结构图

3.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模块分析

根据系统建设目标和系统功能要求分析,可把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通过有机的组合,共同完成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任务。这些模块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用户登陆模块:此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权限的高低,进入不同的管理界面。用户登录方式很简单,只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就可以提交。系统根据分配的权限高低,进入不同的管理界面。

(2)学生考试操作模块: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打字题操作测试,WORD操作题测试,EXCEL操作题测试,PPT操作题测试,WINDOWS基础操作题测试,网络操作题测试,考试计时,自动评分并显示成绩,抽题,交卷功能。

(3)试题管理模块:包括对题库的管理,对考试题的管理,自动组卷,在线监考等功能

4.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根据系统目标、系统功能要求及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分析,结合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实际要求,本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即Browser/Web Server/DB Server,这是一种典型的三层网络分布式应用程序框架,它是由B/S发展而来的,相比于B/S二层结构,其优点是便于系统的维护。

四、主要模块研究方案与实验测试

1.用户登陆模块

(1)学生用户登陆功能: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号进行登陆,由学号进行身份验证,由于每个学生只有一个学号而且是唯一对应的,如果学生输入的学号与服务器的信息对应则可以登陆进行考试,否则不允许登陆,需要重新输入学号登陆。学生的登陆权限只能进入考试系统进行考试,没有进入管理系统的权限。

(2)系统管理员登陆功能:系统管理员通过已经存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如果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则进入到试题管理页面,否则不能登陆,需要重新登陆。系统管理员具有用户设置、题库维护、考题设置、组卷等权限。

2.学生考试模块

(1)打字题模块:根据学院的要求学生登陆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后首先测试打字题模块,共180个字符,考试时间为6分钟,每分钟平均打字在30个字符即可通过考试,以15分为满分,学生达到14.5分至15分即可通过打字测试。如果学生的测试分数达不到上述要求,则不能进行下面的考试。

打字题操作界面如下:

(2)计时模块:学生的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用计时器倒计时剩余5分钟时提示学生保存并关闭打开的文档。

(3)评分模块:每做完一个项目的操作都可以进行评分操作。打字题的评分,测试学生录入文字的个数,测试学生录入文字的正确率,打字操作分数=“打字个数”*“打字的正确率”*5/60,其他操作题不做说明。

(4)抽题模块:根据学生考试机器IP地址的不同,系统自动抽取不同试卷,使相邻N位同学试卷各异,防止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3.试题管理模块

(1)组卷模块:组卷功能包括了系统自动组卷和教师根据管理员手动生成考试试卷两种方法。组卷时可以选择各种题形,并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代号,分值进行操作。自动组卷是系统的难点,它是指根据组卷的策略,题库中用优化算法智能组合试题生成试卷,教师审阅后可进行手工修改。指由教师手工组卷,最后经教师确定存入试卷库。试卷库试卷以密文形式保存;提供完善的试卷库管理功能,可供教师浏览、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

(2)试题维护模块:可以对不同的题型和试题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每个试题都有自己的编号,分值等属性。

结束语

通过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使用,使考试更加科学化、程序化、高效化、节约化,同时使考试更加客观、公正、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考试的影响,尤其对测试和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奕军.基于三层结构的网上动态考试系统设计与相关技术的分析,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17卷

[2]李剑波,汪永琳,李海明.计算机技术基础课考试系统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6.34.(4):28-31.

计算机基础试卷范文2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考试模式;无纸化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93-02

Analysis of Reform on Testing Models of Basis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in Colleges//Liu Haitao, Li Yongbo

Abstract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Basis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for Non-major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remaining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esting model and paperless testing model and manage to achieve progress in the reform of testing form of this course by comparing the two models.

Key words basis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testing model; paperless testing system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China 453007

教育是现代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考试是检验教育水平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采用良好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有利于保证客观、公正、准确地检验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规范教学秩序,优化育人环境,培养高质量人才。公修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动手和创新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基础硬件设备的不断加强,针对公修计算机基础面向应用为目的,操作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改革当前一些不合理的考试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1 传统考试特点及不足

1.1 考试环节复杂

传统考试组织流程周期比较长,整个考试包括命题、制卷、发题、保存试卷、考试、评卷、登分、公布成绩等环节,而且任何一个环节的安全保密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实行,考试组织工作细致而繁琐。

1.2 评定考试成绩重理论轻技能

现行的考试成绩以笔试成绩为主。笔试考试采用纸质试卷,全校学生统一标准,忽略了各专业学生本身固有的差异性。纸质试卷适用于考核理论知识,而公修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比较分散、内容多,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因此,笔试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不足以全面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1.3 考试重结果轻分析

现行考试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考试成绩直接与评优评先、奖学金和推免研究生挂钩,造成学生只认分数,不重视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考试后教师仅进行简单成绩统计和粗略试卷分析,数据不能准确和详实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工作需要,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

2 无纸化考试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考试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无纸化考试系统成了当今比较热门的考试方法。它大大缩短了考试过程周期,使考试保密性进一步提高,确保了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实时性,具有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节约考试资源、规范考试管理、方便考生应考等传统考试不可替代的优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举措。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方式,无纸化考试系统具有它的特点。

2.1 降低出错和泄题的几率,节约成本

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中,多位教师命题,内容安排上要求命题树立“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差异。考试时只需要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避免了以往单一教师制卷,然后印刷厂印刷、学院分发试卷等流通环节,考务工作得以简化,大大降低了出错和泄题几率。由于不用印刷,为学校节省打印、制版和印刷费用,同时还节省了纸张,避免浪费。

2.2 组卷灵活,减少作弊

纸质试卷基本上是单一教师将考试题目出好后再行打印,考题受限于教师的水平和习惯,考试题目和形式比较固定,全校考生试卷完全相同,试题只能适应部分学生,无法摸清全体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无纸化考试系统从题库中智能组卷,题库由多个教师出题,题量大,风格不同,题型丰富,通过设置不同的组卷方式,保证了试卷兼顾各专业学生的特点。每位考生的试卷从题库中随机生成,试卷不完全相同,传统的作弊行为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中无法使用,这样更能体现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计算机基础试卷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库;必修课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在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国家教育部规定“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教育非计算机专业各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何适应考试的大规模发展,如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如何提高考试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末卷面成绩为笔试,从学生试卷来看,主要出现以下问题:(1)试题每学期末由教师人工编写,计算机教师较少,命题时间又较为仓促;命题时,易造成命题不够严密、客观。另外,纸质试卷不容易保管,容易漏题。(2)教考不分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个别老师给学生缩小考察范围的情况;(3)考试规模较大,每次考试要出动学院的全部老师进行监考,组织实施难度较大,学生容易作弊;(4)学生数较多,印刷试卷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较高。除此以外,传统的笔试考试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教师出题、审题等到最终的归档,环节较多且容易出错。由于传统的笔试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设计和开发一个实用的考试系统,能够实现随机抽题、自动组卷、实时考试、自动评分、试卷分析等功能,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由此,使得考试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方便、高效、公正。

2系统需求分析

2.1题型及用户需求

根据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最新制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系统应具备的题型如表1所示。系统所涉及的用户有:教师、考生、管理员。

2.2功能需求

从总体上考虑,本试题库应具有以下功能:(1)对于教师来说,应具有登录、个人信息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成绩管理、试卷分析等功能。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试题库进行添加、删除、修改试题等操作;可以设置组卷参数进行自动组卷,也可以手动组卷,可以对试卷进行阅览、修改、删除,也可以进行导出操作;教师可以查看学生成绩,对成绩进行分析;并对试卷进行难度、区分度等分析[1]。(2)对于考生来说,应具有登录、个人信息管理、参加考试、成绩查询等功能。考生登录系统之后,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进行试题练习,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判断和正解;可以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试,提交后,系统自动进行评分;学生可以对参加过的考试进行成绩查询。(3)对于管理员来说,应具有登录、考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等。管理员登录系统之后,可以对自己、教师、考生的信息进行修改,设定角色权限;还可以备份数据库等。

3系统设计

3.1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试题库的需求分析,并根据各个角色的不同权限,对本试题库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

3.2系统各子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系统总体设计,可以将本系统划分为7个子模块:用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考试管理、练习与考试、成绩查询、系统管理。各个子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2-3]。3.2.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管理。系统可以对用户实现分组管理,学生主要以学号、班级、姓名进行分组;教师主要以工号、单位、姓名进行分组。系统同时支持批量导入用户账号功能。3.2.2题库管理模块题库管理是整个试题库系统数据的核心模块,承担着系统中大部分地数据的流通。试题库管理质量的高低决定整个试题库系统的好坏。没有高质量的试题库就不能组成良好的试卷。题库管理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进行章节管理,并对其中的试题进行管理。教师将试题的题号、名称、正确答案、分值等信息录入数据库,然后保存。教师可以对试题进行查看、修改、删除。同时,系统还支持Word格式的批量导入与导出。3.2.3试卷管理模块试卷管理模块是整个试题库系统的工作核心,教师可以根据多种组卷策略进行自动或者手动组卷。组卷策略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试卷的质量的高低。试卷管理模块可以分为生成试卷模块和维护试卷模块。其中生成试卷模块由系统的组卷策略来实现,自动组卷是按照一定的条件与要求,系统自动从试题库中选择试题,组合并生成试卷;手动组卷是教师根据考试要求对试卷的重点、难点、难易程度、试卷总分、各章节数量等进行设置,然后组卷。试卷维护模块包括对试卷的保存、查看、修改、删除、导出Word格式等功能。3.2.4考试管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包括监考管理、试卷批改和成绩管理模块。监考管理主要是教师在考试过程中通过系统对考试过程进行管理,并对考生的考试情况进行记录与处理。试卷批改主要是教师对主观题的批改。成绩管理主要是指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保存与分析,并得出成绩的分布图。3.2.5练习与考试模块练习与考试模块主要是针对考生的活动进行设计的。考生登录系统可以进行练习测试。测试包括单元测试、模拟考试和正式考试3项。考生进行单元测试和模拟考试提交答案之后,可以直接看到评判结果和正解。而正式考试只有在期末时使用教师生成的试卷进行考试。3.2.6成绩查询模块考生登录系统之后,可以对之前参加过的考试进行成绩查询。3.2.7系统管理模块管理员登录系统之后,可以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管理。

4结语

试卷和试题库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而试题库的投入使用实现了教考分离,使得考试更加的公平、公正,更能准确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更好地发展。无线互联科技•数字教育。

[参考文献]

[1]潘京,王应云,祁之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59-162.

[2]刘钧.高职院校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5.

计算机基础试卷范文4

组卷是本系统的核心,本系统利用遗传算法的原理实现组卷,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编码方式。组卷系统中的搜索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在求解有序组合优化问题时比较方便,计算效率比较高。能更方便地在遗传操作过程中处理约束条件。假定题库中的待选试题数量为L,从L道试题中选出满足约束条件的试题组成试卷。可用一个长度为L的二进制位串表示,每一位的取值为0或1,0表示未选中某题,1表示选中某题,这样每一道试题就对应一个0或1组成L位二进制串,称为染色体,这就形成了染色体的编码。(2)初始种群的确定。初始种群的产生以试题最基本的章节范围的要求作为一个最初的约束,产生一系列满足此要求的个体。在算法实现上,如果不能满足此要求,则重新在限定范围内进行随机选取,直到产生满足种群个数要求的个体为止。(3)确定适应函数。适应值是对解的质量的一种度量,它通常依赖于解的行为与环境(即种群)的关系。

2算法比较及数据分析

2.1算法比较

本系统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将交叉算子改进为内交叉,改进适应度函数,修改初始化种群及强制同题型段内双位变异。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的遗传算法的优越性,特将2种组卷算法进行实验结果的比较。为了体现算法比较的公正性,将2种算法的参数设置都统一起来,2种算法10次运行结果的平均值比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将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于组卷系统后,组卷的平均迭代次数、平均组卷时间、平均最优适应度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2.2测评系统组卷效果

由于中医学基础主干课程测评系统的个性要求,系统生成的测试试题必须有较好的满足知识点约束条件,笔者根据系统组卷50份,每份试卷100个试题,测评4门中医主干课程。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测评7个知识点章节,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分别测评10个、8个、10个知识点章节,统计生成的50份试卷各知识点情况,见表2。根据生成的50份试卷,笔者统计试题难度平均分布试题数量情况,各难度试题数量分布从难、较难、一般、较易到易,分别是7.3、18.7、28.6、27.1、18.3个。将生成的50份试卷随机分配给50位大五学生进行测评实验,学生成绩从优秀(85分以上)、良好(70至84分)、及格(60至69分)到不及格(低于60分)分别为8、21、15、6人。

3讨论与展望

计算机基础试卷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5-0000-01

The Prob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Public Course‘s Reforms

Jiang Lili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ize,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s informationize are accelerated. The ability of computer is as important as the ability of English, become the standard of hunter measure talents. So it’s have new demands to the public of computer education. The article by means of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omputer public course; take some ideas and thinkings from the content of courses, the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The base computer teaching;The content of courses;Teaching method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基本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高校把加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由于该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面临严重挑战。

(一)课程内容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更新速度特别快。然而,我们的教材却由于某些方面的限制,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计算机本身更新的速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永远都是学习的落后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没有实际的用途。例如现在学生们使用一般都是Windows 7,而我们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却是 Windows xp 的操作系统。为了使学生在短暂的大学之间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佳。虽然社会信息化在不断的发展,但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低级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大面积的利用现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有欠生动性和交互性。目前很多地方的计算机基础课都是在非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利用多媒体教室,把课件和演示内容用投影投到大屏幕上进行授课,或者有的地方干脆就直接用最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施教,把一门生动有趣的计算机课完全上成了一门干瘪无味的理论知识课。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互性和灵活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仍然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三)上机实验环节效果不好。目前学生的上机时间还很不够,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底子较差,如果只在实验课的时间练习,远远不能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程度;其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指导教师少,机器故障率高,实验内容准备不充分等,使得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四)测试手段缺乏科学性以及客观性。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考试模式还沿用传统的笔试和机试,还是人工出卷、阅卷、进行试卷分析,没有真正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完成自动组卷、自动判卷、自动生成试卷分析。测试的手段落后,也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五)没有找到适合的课外学习方法。学生的课外学习没有足够的学习资料和方向,没有足够的老师辅导、答疑,学生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影响了知识的巩固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方法

(一)适时更新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首先,在保证加强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新兴技术进行探索的兴趣,对此有必要增加选修课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多媒体应用技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Internet应用与网页制作等。大一给学生开《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结构化程序设计》,大二、大三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给其开出适合其专业发展的选修课程,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认识和利用,让学生真正体会计算机的重要性。(二)改革教学手段及方法。首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引进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在局域网的环境下,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既可以让学生清晰的看见老师演示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软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真正做到互动的学习过程。其次,建立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站,把计算机基础相关的内容全部放到该网站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教师上课的电子课件,观看教学演示过程,也可以进行知识点的自我检测,还可以就不明白的知识点给老师留言,同时,教师应定期处理学生的问题。(三)加强对计算机实验课的管理。上机实习是学好计算机基础的必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上机环节的管理。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质量,应为每次实验课都设计好实验内容,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认真填写实验报告。由此,可以充分避免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对于一些应用层次的实验,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的布置每个阶段的上机实验题目,随着教学进度的进行,学生在每次都认真完成了实验以后,在期末结束时就能完整的完成一个题目,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开发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有自己独立的题库,可以根据不同的难度或考试对象要求,自动生成试题,在考试结束后,能自动判卷,并根据考试情况,自动生成试卷分析,使得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完全在计算机上完成,增加了考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结论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上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上来;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试卷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57-02

Studies 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ublic Computer Cour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O Li-mi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Pingdingshan 46700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reform measures and practical process of the public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condition,method, testing mode and subsequent education etc. I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based on current developing form and requirement of public computer cour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reform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指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平顶山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内容陈旧、进度完全同步,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单一,考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卷面考试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经过多次的探讨和论证,提出了如下改革措施并逐步予以实施。[1]

1 分层教学,实行免修计划

每年在开学一至两周内对大一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另开一门课程如网页制作或动画处理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以使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对于准许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生,给予该生本课程应有的学分。其他学生再按教学内容和计划进行授课。

2 修订开课计划,合理安排计算机公修课课程开设时间

我校部分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在第三学期甚至是第四学期才开设,严重制约了部分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加大了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差距,不利于教学。据此我们修订了开课计划,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安排主要在第一学期开设,个别文科专业放在第二学期开设,理工科的VF第二学期开设。基本保证计算机公修课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3 精选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及应用技术发展迅猛,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压缩或取消陈旧的内容,广泛吸取先进技术和理论,以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后半部分内容大而空,都是泛泛而谈,操作性不强,学生学不到实际的操作技能。[2]从09级学生开始,所有的计算机公修课教材我们都在广泛征求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精选教材,所讲内容要是当下最成熟,最流行的,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2003、Execl2003、Powerpoint2003、 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等,然后再根据课时讲解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争取让学生学到最新的,最有用的知识。

4 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践环节

4.1 多媒体教室联通网络

目前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多媒体教室加机房,但多媒体教室一般都没有上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资源的收集及课堂内容的讲解。今后所有多媒体教室都要联通网络,使得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系统授课的时候能随时访问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源、实时演示一些与网络有关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实时性。

4.2 改善现有机房条件,逐步建设计算机公修课机房

平顶山学院有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有一个计算机公修课机房可以满足老校区师生的计算机公修课教学。而新校区是主校区,计算机公修课实验课总课时较多,但是没有专用的公修课实验室,课程主要是安插在其他院系的机房里,人多机少,且很多机房没有大屏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根据学校现有学生人数及未来预计增长人数,我们将逐步增设至少6个计算机公修课机房,所有机房都配备投影机及大屏幕,以便科学安排计算机公修课实验课程,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上机实验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4.3 合理分配实验和理论学时

实验是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个别专业的C语言和VF上两次理论课才有一次实践的机会,实验时间太少,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规定的作业,更谈不上自由探索、自主设计。本学期我们在学时分配上进行了调整,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1:1,以保证学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真正的把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学好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5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常规教学

计算机公修课课程现有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后老师对课程及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师生没有互动机会、学生也没有辅助学习的环境等,基于此,我们的老师经过多方查找资料、充分论证,设计开发了平顶山学院在线学习系统,构建了一个网络教学平台以辅助常规教学并已投入使用。

该系统能实行如下功能:1)向学生提供网络辅助学习支持功能,如选课与登录相应的课程浏览及下载相应的课程辅导材料;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2)向教师提供网上教学支持功能,如选课程信息、布置作业、制作课件、网上答疑等从而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师生视野;3)后台管理:主要实现系统用户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资源管理、权限认证等管理功能。

采用该系统配合常规教学,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机会及途径,有利于计算机公修课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6 采用无纸化考试,实行教考分离

考试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教学质量评估改革的重中之重。计算机公修课课程考试工作量比较大,采用传统的纸质卷面考试及手工阅卷的方法,不仅浪费资源,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难免搀杂人为因素,降低了成绩的客观性。[3]

去年我们组织人员开发了网络考试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进行:1)考试课程设置;2)考试题库管理(试题导入,导出,添加,修改,删除);3)试卷管理:试卷添加和试卷设置(包括人工试卷和随机试卷),可设置试卷的题型、题量、难度、考试班级的考试权限等;4)试卷批改,成绩统计,成绩导出和学生查卷;5)学生能根据选择的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考试、查询成绩等。实现了自动组卷、实时考试、自动评分、自动收分、成绩分析、打印成绩等功能。

经过一年的使用大大减轻了计算机公修课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成绩的客观性,而且能更加合理、公正地评定教学质量和效果。

7 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校内定期举办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大赛、及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大赛。并鼓励学生多参与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上举行的各种有关计算机的比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开办学生网站工作室,提供空间、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培养其在网站制作、网络维护等方面的技能,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不断提高计算机水平,并发挥传带作用,帮助更多的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机知识。

8 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后续教育

我校理工科的学生学完计算机文化基础后还开设有VF或C语言课程,而文科学生都只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没有其他的计算机课程也不再接受计算机方面的教育,学生毕业时所学知识有些已经淘汰或落伍;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专业、或工作中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各专业特点,开设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方面应用的课程,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资源,开设关于计算机应用方面课程的远程教育,提供给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持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平台。

9 努力克服单纯技能化的倾向,逐步增加网络信息文化内容的素质教育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想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除了必须拥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教育和计算机文化、网络信息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合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等,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10 结束语

近年来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计算机发展太快,还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随时关注计算机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宋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及内容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6(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