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管理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计算机管理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计算机管理教学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1

1.1试题库管理技术逐渐应用于课程考试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并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而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AI)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辅设备(幻灯片,挂图等),应用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ManagedInstruction,简称CMI)主要是辅助教师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并指导教学过程,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内容之一,并衍生出计算机试题库管理技术。计算机参与管理题库一方面节省了教师宝贵的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之上,另一方面规范了考试程序,使考试更加标准化,并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实现教考分离,从而促进并提高了教学质量。

1.2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课程考试状况介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自2002年建校以来,课程考试一直沿用传统模式,采取课程谁主讲,试卷谁负责命题的教考统一模式。上同一门课的几个老师,一起制定教学大纲、课程进度、习题辅导、命题试卷、批阅试卷、分析成绩和试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传统模式造成授课者同时作为命题者在组织教学和命题考试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规范因素,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题目总量少,重难点相同,试题重复率高的问题;二是授课和命题为同一人时,导致上课时讲授考试原题,造成泄题事件;三是传统的手工出卷随意性较强,无法监控试卷质量,难以把握试卷的区分度和难易程度,最后导致试卷过难或过易,影响试卷的质量,无法发挥其评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作用。参考其他院校做法,只有实行教考分离,建立完善的试题库,才基本可以避免以往出现的试卷质量不高,试卷过难或过易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能促进教师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升课程的总体教学水平。因此,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实行教考分离,针对本院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发一套与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相配套、可以适时更新且有本院特色的试题库显得迫在眉睫。虽然有些独立学院已经开发了自己的试题库,但这些试题库一般都是针对自己学院特点,不能完成适应本院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如果购买其他院校的试题库,除了要一次性支付昂贵的费用外,还要持续的保持更新系统,而且也不能完全满足我院各专业学科的需求。我院各专业学科都已建设十几年,各门课程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试题,初步形成了文档形式的题库,构成了建设我院试题库的基础。因此,学院可以结合学院特点,组织自己的科研团队,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自身实际的试题库及试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软件。

2.传统试题管理的弊端和试题库管理的优点

2.1传统试题管理的弊端

在没有实行教考分离以前,各独立学院都只有试卷库,而没有建立试题库。课程考试的出卷工作由任课教师负责,只能采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手工操作完成。这种手工出卷不仅存在耗费时间、人力的问题,而且存在试题复制困难,更新和查找麻烦,组卷不方便等问题,甚至会出现试卷题量少、重复率偏高,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课程的教学、考试、阅卷和评分全是任课老师完成,也存在教师主观倾向明显而影响考试效度的问题。种种原因使得传统的考试方式不能客观、工作的反映和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我们也不能单纯地认为将试题录入计算机就等于是对试题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因为试题一旦组合成试卷,在获得试卷完整性的同时,也失去了试题的单一性和独立性。就目前状况,我们无法简单地从一个完整的文档中去寻找和抽取合适的部分,除非再次找到这一份文档,否则,这些试题就永远沉睡在计算机内。由于不能对这些试题进行定性,无法对其中优秀的试题进行二次使用,有些练习或试卷可能连一次都没有使用,便销声匿迹。为了制作曾经使用过的优秀试题,不得不重头做起。仅此一项,所造成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损失就无法计算。

2.2试题库管理的优点

试题库(ITEMBANK)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测量工具。供考试时随机抽取;或供有关人员按照不同的目的,随时从中抽样组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规范性,根据课程的内容、重难点,明确考试范围,就可以利用试题库程序完成组卷工作,并且组成试题内容不同但试题难度与题量完全相同的同等价值试卷;二是客观性,试题库是针对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任课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积累,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添加、修改和充实而形成的,避免了传统考试中的考题重复、难易度不科学、出题主观性强而难于客观评价教学情况等缺点,使考试更加客观、公正;三是方便性,相对传统出卷而言,利用试题库来出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减少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试题库的试卷分析功能更是能将试卷中试题内容的覆盖率、试题难易度、题型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为任课教师提供试卷的分析信息,科学快速地对试卷进行调整;四是可靠性,试题库中的试题是经过长年的推敲积累而形成的,降低了评卷过程中的主管性因素,而且从试题库中抽题组卷的方式,减少了传统出卷的程序,更加具有保密性,降低了泄题和作弊的概率;五是可控性,任课教师在利用试题库出题时,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调节试卷的难易程度,避免试卷难度过高造成大面积学生不及格或难度太低导致学生高分人数太多,使考试结果偏离正态分布。因此,相比传统考试而言,试题库具有其显著优势。它可为教学效果的测度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标准,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教育“产品”的综合素质,能较客观反映所获学分与学习任务的关系。采用试题库考试,是实行教考分离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3.建立独立学院试题库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独立学院利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的技术日趋成熟,利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成为大势所趋。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现行考试仍然使用的传统考试模式,手工出题,存在耗时、易出错、重难点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我们应科学地建立试题库,保证试题和生成试卷的质量,科学研究试题难度、试题库总体难度和试卷难度的评价方法,保证考试的效度和信度,真正对教与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3.1建立试题库是提高学校和学生竞争优势的需要

随着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连续多年应届高考生的人数的持续减少,独立学院的生源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独立学院间的生源竞争也更加的激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评价系统——课程考试试题库以提高学生文化内涵和竞争优势,成为各个独立学院关注的重点。

3.2建立试题库对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学院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进度和教学内容,组织学院自身力量自主开发试题库,自己掌握知识产权和技术;二是学院自主研发试题库系统,可以节约购买试题库的大额费用,为学院教师提供科研立项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能力;三是研发的试题库系统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实现真正的教考分离,试题库的运用可以为学院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测评标准,可更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及综合素质;四是有效避免了因教师流动带来的对教学任务的影响。

4.结束语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2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虚拟化技术;计算机实验室

0引言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计算机实验室在整个教育场所中还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过程当中,虽然投资额大,但是技术的发展迅速,进而导致计算机实验室建成之后有可能面临再度淘汰的境地,无法满足正常的教育需求[3]。因此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管理平台将成为民办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1民办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目前,各个高校对于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随着招生人生和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率的上升,使得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无法更好地得到满足,而且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上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旧方法上,这已经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一大阻力了。目前民办高校中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设备数量低但使用率高。由于民办高校在财力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在计算机实验室的投入中无法像公办院校那样面面俱到。经常会出现同一间实验室需要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且实验室的利用率非常高,进一步加剧了计算机的损坏率。第二、计算机设备出现问题却无法及时进行维修。由于计算机实验室利用率高,往往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却因为无法及时进行维修,特别像是要加装软件这种需要长时间的问题更是没有办法。第三、计算机设备品牌多样,管理方法不尽相同。由于民办高校在财政方面的因素,因此采购部门在采购计算机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考虑价格方面。这就使得很多实验室里不同批次的设备都会不一样,品牌种类繁多。而各个品牌的管理方法又都不尽相同,进一步加大了实验室管理教师的工作量。第四、计算机设备有一定的时效性。民办高校在计算机使用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定,往往时间还没到,而由于软件的更新速度太快,导致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使用。通过以上的的问题中可以看出,现有的计算机管理方法已经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了。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校通过购买高性能的服务器,再结合成熟的虚拟化技术解决了设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了。我们也将根据现有的条件建设我们自己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

2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的设计

2.1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在这个管理平台上针对不同的用户角色分配不同的权限,管理人员会根据用户发过来的请求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会对系统及资源进行分配。接下来将介绍各个角色的功能建设。

2.1.1教师

教师通过登录管理平台,可以了解到其目前所上的课程名、班级、人数以及所分配到的实验环境。如果所分配到的实验环境不符合此次课程的教学,则需向系统管理员进行线上申请,主要填写实验环境的系统、各个配置的要求如:CPU、内存、硬盘和所需的软件。

2.1.2学生

学生登录到管理平台中,也可以查看到目前所上的课程名,以及所分配到实验环境。学生可以选择相应课程对应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实验完成之后可以保存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且完成此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2.1.3管理员

管理员登录到管理平台,可以查看当前各间实验室的设备运转情况,有问题也可及时处理。如果有教师发送系统环境申请的话,管理员将根据教师提供的要求进行系统环境的分配,并告知教师。

2.2管理平台的框架设计

我们在分析了整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之后,针对这些需求我们设计了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并对各个模块也进行了详细设计。我们主要将整个平台细分为管理层、服务层和基础层。管理层是一个Web系统,主要是将个人信息、实验教学、环境管理以及权限管理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管理系统。服务层主要是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提供高效的虚拟化服务,并且为基础层提供安全可靠的管理。由于服务层它处于中间位置,它所需要做的就是响应来自上层的请求,并且需要它来对服务器池和虚拟机进行有机管理。基础层它主要是由一些软硬件组成的。它将我们所有的虚拟机按照性能进行划分。性能较低的为桌面云,而性能较高的为服务器池。整个平台的用户需要一套合理的权限规则,主要是采用ActiveDirectory进行用户账号的管理。接下来我们将确定整个实验室管理平台所选用的技术。首先是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我们将选择微软的MicrosoftHyper-V。然后在Web端我们使用的是SSH框架,其中,用Struts框架来完成表现层的实现,用Spring框架来完成控制层的实现,而利用Hibernate框架来完成对数据的持久化实现。最后,在数据库的选择中,考虑到建设这个管理平台所用到的软件基本都是微软的产品,因此,我们将选择SQLServer。

2.3管理平台功能层的设计

在管理层当中,我将重点讲述实验环境管理这个功能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在进行操作的。主要包括常用的操作系统、实验环境、软件集、学生虚拟机和服务器的管理。在当教师申请的实验要求审核通过之后,系统管理员再根据具体要求制作实验环境,如果该教师申请的环境已经存在,则会做相应的关联处理,如无法制作该环境也会告知其原因。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对学生虚拟机进行增加、删除以及查看等操作。在服务层中我们主要使用到SCVMM软件、PowerShell以及数据库等微软产品。其中,SCVMM主要是管理我们的虚拟机以及服务器,我们通过PowerShell可以完成SCVMM的管理工作。基础层主要是通过Hyper-V技术将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网络进行虚拟化处理,然后我再将通过SCVMM进行管理和分配。将虚拟机分为两种,一种是性能较高的作为服务器池使用,另一种是性能较低的作为桌面云来使用。而这些高性能的服务器池也将构成一个集群,当其中一台出现服务器故障就可以快速地转移到其他服务器上。

2.4管理平台中各个功能层间的接口设计

在管理平台中的接口主要是管理层与服务层以及服务层与基础层之间的接口。其中,管理层与服务层之间我们将使用无状态的HTTP协议,HTTP请求消息使用的是POST方式发送,服务层会开启监听服务,然后管理层发送请求。而服务层与基础层之间就简单得多了,直接使用SCVMM软件就可以了。因为服务层主要是管理虚拟化资源,而基础层通过Hyper-V虚拟化了资源。

3结束语

随着我们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在计算机实验室的投入也将进一步加大,虚拟化将会为高效化的实验室管理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对虚拟化的学习,以及了解了目前计算机实验室出现的问题,研究出这个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的研究学习中,我们势必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况卫国.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高校软件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4.

[2]缪锋华.质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生存之基[D].才智,2011.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3

1维护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方法

1.1计算机网络故障维护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日常故障的维护占据较大的比例,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流程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连接方式,帮助学生方便理解计算机网络,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故障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故障的类型有:计算机软件问题、网络线路老化、计算机机体损坏、网络信息受到干扰等。计算机软件问题导致计算机网络的故障,例如:当计算机软件遭受到病毒攻击,会导致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故障,导致计算机出现死机、黑屏、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计算机软件的故障,还会导致计算机路由器或者交换器出现问题,降低网络的速度和断网,甚至还会出现一种高级的软件问题,软件和计算机之间逻辑系统不匹配,出现IP错误和配置冲突的问题。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爱护计算机,并能够正确操作。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对于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故障进行查找和排除,首先,查看连接同一台路由器的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状况是否有差别,有差别则说明路由器没有问题,应该对每一台计算机进行仔细检查。检查每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状况,如果计算机连接没问题,则说明路由器出现了问题,需要检查路由器,检查交换器的端口,查看交换器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线是否连接。在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实时检测设备检测每台计算机的运行状况,如果出现某台计算机断网的情况,检测设配的屏幕就会显示具体的掉线设备,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使用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状况,通过使用Ping命令发送ICMP,回声请求消息给目标计算机并报告是否收到ICMP回声应答(ICMPecho),Ping命令发送ICMP的数字协议,其能够用来检查计算机网络是否通畅和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1]。

1.2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配置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就要做好对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维护、管理。高职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维护管理计算机的网络配置,告诉学生在维护计算机网络配置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IP地址和实际的主机数量,制定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合理地进行网络配置规划。其次,确定主机数量后,了解一定区域内的子网数量,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划分计算机网络子网,做到能够合理配置计算机网络子网掩码、计算机网络子网的IP地址范围,在结合实际需求配置路由器,配置相应的路由协议、交换协议,建立IP地址,选择恰当的路由路径。最后,通过信息化设备安装交换机,在交换机中提供Web配置页面,在计算机网络配置中,应当注意给计算机安装可靠的网络安全设备,并且给计算机安装安全、有效的防火墙,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高效、稳定,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计算机安全使用的需要。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应该以管理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为出发点,优化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方式方法。计算机网络的管理要先从网络配置上着手加以优化,而网络配置包含了许多内容,如设置网络以及网络应用级别、网络的具体设置等,要顺利地做好网络配置工作,需要认真地探索和研究。对于配置网络管理而言,首先要安装好路由器,路由器是网络安全的源头,所以可以在路由器中存储相应的信息和数据,为后续的网络配置提供基础。其次是要合理设置网络,根据用户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需求设置计算机网络管理权限。

1.3严格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关注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具体事项,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建立计算机网络风险评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选择安装下载可靠性较高的软件,培养学生具有熟练地使用新型办公软件的能力;能够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性,锻炼学生具有熟练的计算机软硬件安装、升级和维护能力。教会学生计算机数据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宽带连接的使用率和交换器、路由器的使用效率,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在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认真严谨、负责仔细的态度,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严格做好计算机管理工作,清楚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状况,认真检查计算机网络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计算机网络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检查路由器端口的连接状况、检查网卡的质量状况、检查计算机软件安装情况以及IP协议的权限问题,都是影响计算机网络能否正常使用的因素。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管理维护工作中要根据计算机用户网络使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对应的办法。例如:IP协议错误,不能与外部网络建立连接,可以采取重新签订IP协议;交换器端口老化,不能接入网络,则可以采用换一个端口,保证网线和计算机能够正常连接。在实际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操作中,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安全管理维护,通过“定义、检测、监测、控制”实现对网络运行状监控极其必要。

2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技术解析

2.1设置计算机访问使用权限

为了确保互联网安全地运行,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顺利使用,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该不断加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管理计算机网络中学会将计算机思维和人们的传统思维相融合,教会学生用“计算机的眼光”看待问题。面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可以对计算机的访问设置使用权限,避免他人的不良使用对计算机造成损害,有效地降低木马病毒的入侵,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当计算机判断入侵病毒时,权限管理配合防火墙技术的使用,能够快速反应将计算机网络入侵数据包进行处理,切断网络连接。在计算机上设置访问权限,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受众群体使用查看的权限各有不同。权限密码也应该严格做到保密,在设置权限口令时,应当考虑到口令的破解难度,可以对某些网络访问请求上锁,从而避免计算机遭受外来病毒的攻击,有效地增强了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性,降低计算机遭受攻击的风险。对于权限口令应该定期进行检测和更换,强化口令的安全性,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2]。计算机设置权限管理只能拦截没有权限的访问,需要对危险因素处理的话,还需要与计算机网络检测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结合,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系数。

2.2谨慎下载安装计算机软件

在管理维护计算机网络过程中,提升互联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该做到综合管理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具有集中管理的思维,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在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之前,学会使用可靠的安全防护辅助计算机查杀病毒、拦截骚扰、阻挡病毒入侵。例如:可以给计算机安装金山毒霸、迈克菲杀毒软件、360杀毒软件和腾讯电脑管家等,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能够对浏览器垃圾广告进行拦截、对抗病毒入侵,以此来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互联网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实际生活中的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岗位适应性为导向,培养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或网络技术部门管理类岗位。人们在日常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由于不当的计算机操作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存在问题,从而遭受到病毒的入侵,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运用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通过该技术对计算机运行过程实时监控,通过分析计算机系统的病毒数据库,能够迅速地判断计算机遭受攻击的痕迹,系统防火墙对访问做出控制调整,及时做出防范,因此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应该谨慎下载安装计算机软件。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能够进行企事业单位IT部门从事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事务,需要集中管理计算机软件,进一步增强其计算机网络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

2.3定期检查维护计算机网络

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包含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应该做到定期检查维护计算机网络,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使用网络的时候,应当安装一些专业性的杀毒软件,以及安全防护软件,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是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操作技能[3]。在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其会自动连接网络,并且定时与网络服务器上的病毒库进行更新,所以只要升级到新版本,就可以迅速地找到病毒并进行查杀。病毒具有在计算机网络中扩散的性质,所以在杀毒检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检查,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抵抗病毒的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日常维护中,网络连接可以确保网络传输的稳定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网络连接工作时,严格按照标准连接,对于不同的标准使用与之相匹配的连接方法。教会学生灵活应用信息加密技术,做好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防止受到病毒或者系统崩溃所导致的数据丢失,帮助学生未来就业选择为计算机网络日常维护人员,网络工程师和网站策划师。利用信息加密技术分析和破解计算机中的数据。同时,在加密数据和信息时,可以设置一些复杂的密码,防止密码被破解,增强计算机网络中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

2.4正确操作使用计算机网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计算机网络出现的障碍,是由于错误操作导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操作计算机,认真学习基础的计算机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网站界面(UI)管理维护技术、微机系统与维护的相关知识、组网技术、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技术等,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提高学生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能力[4]。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前沿技术宣讲会,培养学生自主制作动态网页的能力,掌握网络信息编辑和发表。高职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教会学生能够扎实操作计算机网络,具备优良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计算机网络学习过程中能够适应我国信息产业相关技术维护、生产加工、日常管理等工作,成为能够单独从事网络管理及相关岗位的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上网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地备份数据和计算机中的关键信息。避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杜绝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从源头上防止外来病毒入侵,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3结语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实际生活为参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使学生技能得到提升,教会学生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方法,同时也教会学生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的技术,让学生深入实际计算机网络可能会出现状况的实际场景中,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沉着应对各种计算机网络可能会出现的故障,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能够满足人们对安全使用互联网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引用

[1]张胜昌,张艳,赵良昆.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1):125-127.

[2]詹申平,陈建宏.计算机信息网络安防工作策略[J].中国信息界,2022(1):84-85.

[3]安邦.基于网络行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预警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2(2):162-164.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4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3所护理院校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790人,其中我校633人,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卫生干部管理学院(简称外校)157人。护生基本构成情况为:本科护生148人,高职护生353人,中专护生289人,年龄18~22岁。   1.2调查方法   综合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基本情况,护生计算机课程学习状况和态度,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护生网络行为3个方面共29个题目。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现场调查,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发放问卷790份,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为96.2%。1.3数据分析调查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识较强,但不同层次护生认知差异大   有67.3%(532/790)的护生认为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利用其获取最新信息是重要的,我校护生中高职护生认为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明显多于本科、中专护生,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显示,不同层次护生对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利用其获取最新信息是重要的认知差异比较大,原因主要为:高职护生在中专学习阶段有将近一年的临床实习期,通过接触临床护理工作,懂得计算机的应用操作对护理工作实施的重要性,而本科护生更多的是注重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因而学习计算机知识重要性的意识比高职护生要低,中专生由于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不足,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则缺乏主动性。   2.2护生学习计算机热情高,但认为学习难度较大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65.3%(516/790)的护生(其中我校58.6%的本科护生、63.4%的高职护生、66.1%的中专护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感兴趣;有68.1%(538/790)的护生感觉计算机学习难度比较大,其中以高职护生最明显。我校护生感觉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难易程度情况见表2。在被调查的护生中,62.5%(494/790)的护生家中无电脑,而在我校护生中以本科护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高职护生。一个客观原因是我校护生大多来自偏远的西部地区。另一个原因是很多护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和使用过计算机,计算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得不到保障。护生进入护理院校后,由于医学课程内容多、知识大多需要背诵记忆,护生学习压力大,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趣味性对护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护生想要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热情也很高,但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护生只有通过反复上机操作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和使用计算机,而护生学习时间与计算机课程实践的矛盾,形成了护生想学但又觉得难学的问题。   2.3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单一   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不明确,大部分护生的主要目的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缺乏利用计算机网络去获取信息的意识。本科护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素质稍高,能把计算机知识学习与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相结合,而中专、高职护生的重点仅为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课本的知识,在全面利用信息方面明显不如本科护生(见表3)。我校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式大多数为“在实验课上看演示后模仿”,其中高职护生选择人数高于本科护生和中专护生,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4。'   2.4护生对MicrosoftOffice软件运用的熟练程度低   有83.8%(662/790)的护生对Word软件使用不熟练,89.9%(710/790)的护生对Excel软件使用不熟练,85.2%(673/790)的护生对PPT软件使用不熟练,而我校的本科护生、高职护生、中专护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5。护理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女生,中专护生学习的起点相对较低,自律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比本科护生差,以至于中专护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专注程度不高,在某些问题上理解较慢,操作速度也较慢,对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也不够熟练。而高职护生年龄较中专护生大,并且有过实习的经历,初步了解护理管理、整体护理、ICU护理等计算机管理在医院护理工作的应用[1],她们更希望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来弥补与本科护生存在的差距,为就业增加筹码。但是,由于高职阶段的课程中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得她们的计算机知识得不到加强巩固,因而MicrosoftOffice软件运用基本不熟练。而本科护生的知识层面较广,基础较好,追求也相对较高,所以在MicrosoftOffice软件利用层次上比高职护生、中专护生高。   2.5护生痴迷于网络   在调查中发现,护生痴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是自制力差,其次就是压力大。对于护生沉溺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我校护生和外校护生对此问题的看法有不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6。调查显示,除了在学校上网,我校还有41.1%的护生到网吧上网,外校护生到校外网吧上网仅为12.1%,这一方面说明我校网络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说明我校年龄较小的中专护生占比例较高,中专护生思想行为较为单纯幼稚,自律能力较差,沉溺于网络的情况比本科护生、高职护生要多。   3教学对策   3.1强化护生学习及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职业生涯大赛、计算机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让护生了解到计算机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临床见习形式带领护生参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糖自动测定仪等监护仪器;还可通过参观“ICU微机管理系统”进行的信息处理[1],使护生全面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现代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激发护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学校还应加强护理信息技能的实训,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创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2]。#p#分页标题#e#   3.2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培养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是积极地寻求,还是消极地应付,是兴趣盎然地吸收,还是心存厌恶地排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在许多计算机课程看似讲得有条不紊,实际上却呆板、枯燥、无味,护生的注意力根本没在课堂上,这是一些护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仅仅是把计算机的操作演示给护生,没有系统地规划教学课程,不但增加了护生计算机课程学习的难度,同时还削弱了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向护生介绍一些计算机在护理专业领域的实际用途,结合临床上的护理知识精选上机实验内容,以成功的临床案例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3]。   3.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软件,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计算机与多种电教设备的界限,融电脑、电视、录像、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根据需要可随意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形成智能化的多媒体终端,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运用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做示范操作,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护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整个操作过程,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将理论讲授和综合应用联系起来,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护生,让护生通过思考、查寻资料、综合所学的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作业,这样可以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4]。   3.4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及教材建设由于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考虑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医学护理联系较少,这样对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让护生觉得计算机与医学的应用联系较少,学与不学都一样,没有意识到计算机会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产生影响。教师应钻研教学大纲和护生心理,有意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紧跟科技的进步和护生全面发展的需求[5~6]。目前具有护理学、计算机和医学信息管理学等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缺乏,有关护理信息学方面的资料很少,学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快护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组建一支具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护理教育教学经验和医学信息技术专长的人员组成编写队伍来编写满足教学需要的教科书[7]。   3.5树立正确价值观及理想目标,培养护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网络成瘾对护生的身心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应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本科、高职护生,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时帮助其树立学习目标;通过专业的现状、就业的机会等案例树立其专业认同感;再加强学校社团活动,增强护生的归属感。对于中专护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都不够成熟,学校应正确引导,加强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护生的自律性,提高其驾驭网络的能力,减少不良网络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这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8]。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只有掌握多项技能,才能自如地应付与护理工作有关的计算机操作、医嘱录入和数据库的管理等操作,才能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合格劳动者,永远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5

关键词:桌面云;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1桌面云技术

桌面云技术中的云,主要是云计算技术,能实现资源的共享。桌面云技术的应用,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不仅能将存在的内容、数据等发送到计算机中,也能协调应用计算机内部各个平台,也能为计算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桌面云技术的应用,也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的,能将用户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转移到后台服务中,当人员利用鼠标输入时,通过云终端将其传输到服务器,并在界面上显示出来。根据用户的发展需求,也能分配计算资源,降低硬件的使用成本,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也能降低能耗,实现生态化和节能化发展。

2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现状

当前,高校都在积极使用计算机,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实验室能配置和利用资源,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但是,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学生个人素质还需提升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时,需要应用到实验室。但是,该课程安排得不够合理,学生使用计算机频率较高,后期维护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会应用到基础实验室,由于学生自律性较差,在没有教师引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将影响计算机的优化配置。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看视频、玩游戏等现象,学生的自身素质比较差,从而造成各个不规范行为的产生,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不仅无法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也发挥不了教学价值。尽管很多学生能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对计算机安全知识掌握得较少,自身积极性得不到提升[1]。

2.2管理维护水平低

为了促进计算机资源的充分应用,需要配置实验室资源。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还不具备合理教学手段,后期无法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资源。并且,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在维护和管理工作中,无法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与稳定性。在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时,还在使用对拷技术,该技术只能更新与维护当前的软件,不仅无法促使其性能的提高,也会影响整体的管理水平。在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较少,且他们未掌握专业的计算机维护知识,在工作中面对较大压力,从而引发各个问题产生。

2.3设备更新速度慢

在开展多媒体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由于各个课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基于实际需求,为教师配备软件与硬件。但是,该方式虽然能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但实际使用时也会引发问题。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在计算机机房建设中,要在前期投入很多资金,为了能充分控制教学成本,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计算机实验室的改革以及设备更新速度缓慢,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2]。

3基于桌面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策略

桌面云技术为高科技,能优化各个信息资源,也能实现资源共享。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能扩展计算机能力,也能实现不同终端的相互联系。所以说,桌面云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不仅能实现整体工作的高效开展,也能促进不同平台的协调运行[3]。

3.1合理分配计算资源

桌面云技术的使用,能促进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基于对工作实践的分析,将桌面云技术应用到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中,能保证工作任务的充分完成,如配置计算机资源,分析计算机的理论课程和电子商务课程。根据一定发展需求,保证课程的优化工作完成,如实现多媒体制作、视频制作等。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中,未根据不同课程的发展需求开展计算机资源分配工作,无法促进计算机设备作用的充分发挥。但是,桌面云技术的应用,能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也能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分配计算机资源。桌面云技术是基于不同服务器进行构建并发展的,虚拟技术的应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3.2提升课件的制作效率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下,在教学领域也得以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受到人们的认可。在计算机实验室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台计算机上制作的课件,在其他的计算机上是无法展示的,需要为其安装相关插件、解码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工作人员在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过程中,将面对很大困难。所以,实现桌面云技术和计算机的相互结合,能在管理工作中为教师制作课件提供保障,也能避免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所以说,桌面云技术十分重要。该技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数据的保存和转移。在未升级计算机情况下,也能利用服务器,重复使用后台数据,促进课件的制作,这样不仅能提升课件的制作效率,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5]。

3.3降低管理难度

桌面云技术是将用户需求作为基础条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促进计算机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配置。当前,计算机资源还无法满足用户的发展需求,需要后期增加服务器。桌面云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较为简单,基于集成化系统设计,将更为合理地控制故障,也能保证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并且,使用客户端能在后台服务工作中传输数据,也能根据用户的需求,促进数据的传输,保证统一安装工作和调试工作的执行,也能基于服务器的整体情况,实现资源的维护和管理。因此,桌面云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管理工作难度,也能详细控制工作量,保证人员工作效率的稳定提升。桌面云技术的应用,也能降低学校的计算机成本,保证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如此,桌面云技术的使用,是将虚拟技术作为基础条件,并在不同平台下转化和共享资源,这样在计算机实际运行下,不仅能降低消耗,也能节约整体的运行成本,促进工作意义充分发挥[6]。

4结语

基于桌面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能控制硬件的使用成本,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技术的使用能促进运作的自动化,基于自动化技术,也能实现生态化和节能化发展,也能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覃冯,黄善斌,覃卫玲,等.基于桌面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164-166,170.

[2]李春光.基于桌面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19):117-118,127.

[3]孙海松.基于桌面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J].数字通信世界,2016(6):350,352.

[4]陈家晨.基于桌面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1):188-189,193.

[5]周娟.云桌面技术在航运经贸类实验室管理中的优势[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6,24(4):45-47,54.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6

(一)学校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在许多中专学校中,学校的普遍意识是把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首位,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是会忽略档案管理这样的辅助式教学,尽管对于学生来说,档案管理往往不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学校对于学生的档案管理得好的话,就会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权益,从而使学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学习。

(二)学校往往没有应用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

在一些中专学校中,学校往往没有很多的资金来对档案管理方面的设备进行一个系统性质的更换,对于进行档案管理的方法只是采用以前那种文本的形式,通过笔录的过程来进行存档,这样做会大大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档案存放的空间位置。与此同时,还会出现由于年份久远,造成档案流失的情况出现,使学校的利益受到损伤。

二、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措施的说明

(一)对在职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扩招专业的管理人员

从目前的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上来看,学校应该在外面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教师,来到学校对学校在职的管理人员进行一个短期而又系统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用更加专业的眼光来看待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现在在职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考核,保证他们都能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学校还应该扩招相对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毕业学生,让整个管理队伍更加充满活力,避免档案管理系统现在所面临的青黄不接的现象,保障队伍的不断壮大。

(二)学校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性

学校在进行整体改革时,要注重对学校的整个教学系统的全面改革,不要仅仅把目光放在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上。学生的教学工作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像档案管理这样的陪衬来进行辅佐,也是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所以说,学校要加强对于学校档案的管理力度,要增大人力和资金来对此进行改革,保障后续教学工作的合理展开,这是在为学生及教师日后的教学成果和学术科研成就打下稳定的后勤保障基础。为此,学校的领导要为学校的档案管理增加人员上的配置,如增加安保人员,防止重要档案资料的流失,同时还应该增加档案文本资料管理方面的人员,保证文本性质的档案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地老化发黄。对于一些相对重要的文件,学校应该及时派人录入电脑,防止不慎将其遗失或者损坏。综上所有步骤的简述,直接说明了学校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也间接说明了档案管理是关乎学校整体核心的工作,保障了学校的正常发展。

(三)学校可以进行招商引资,改善档案管理方面的设备

就学校目前而言,仅仅只是凭借着国家的补助是不能维持下去的,应该由学校出面,向当地的企业寻求教学上的帮助,通过当地大企业的资金帮助来改善学校的基本设施建设。就档案管理这方面而言,通过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设备,运用电脑管理系统,把每个档案都以电脑进行记录,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繁琐量,也使得档案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丢失,同时还能使档案更加具有安全性,不容易被人所窥探,减少了存放档案所需要的空间,把节省下来的空间当做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的场所,改善了学生的教学环境。所以,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值得赞扬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档案管理的安全系数稳定提高,学生的资料和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被泄露。

三、总结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7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创新教育对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性意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长期以来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转变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转变课堂教学角色,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明显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首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在某种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这一现象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教学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时,教师重在以讲学的方式带领学生,而忽视培养学生对某个技术或技能的习得和运用。创新教育理念倡导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师转移向学生,教师要结合学生该阶段的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1]。比如,教师在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理念和一般特征,并且能够举例说明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如下。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图片信息、声音信息、文字信息等,那么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算是信息?学生1:手机铃声响起来,表示有人打来电话,这算是声音信息。学生2:从课本中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这些都是文字信息。学生3:观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我们看电视就是在接受影像信息。……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信息的定义、分类等基础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人类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信息,探索这些信息中固有的某些特性及本质,并且总结出信息的一般特征。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转变,体现了创新教育理念所倡导的“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及角色”,学生不再是设计主题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制定者。

二、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学习主题

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教学,其知识结构同样较为单一,而且实践操作性远远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具体生活、社会环境相结合。除此之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很多时候仅停留在能够浏览互联网上的知识碎片,其思维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协作处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创造丰富的课堂环境。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学习主题,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主题,使学习主题具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管理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探究计划,在课前通过上网或者咨询专业人员等多种渠道来了解电脑市场的详细情况,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直观感受电脑零件,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这样的方式一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能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创建有效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卷面成绩和课后的书面作业,无法较为准确且全面地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将此作为指导教师进一步工作的凭据。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理念来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有一定意义的。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基于结果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来建构评价体系,使评价多元化、过程化,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评价权利,采用相互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搭建网络学习评价平台,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最后,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地整理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总之,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为当今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并勇敢实践,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文8

一、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籍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举步维艰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许多传统高校对成人学生的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由于成人教育学生不同于普通全日制学生,他们家庭事务多,工学矛盾大,人员流动性大,而受教育时间主要在周末和晚上的业余时间,平时不在学校,人事等相关档案并不归学校管理。所以,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成人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它不仅包括学生个人的详细信息,还包括学生在学期间形成的学业成绩、操行评语。可以说,成人学生的学籍是学生学习的原始性和凭证性的重要依据。学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成人学籍的管理工作,把其放到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对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监督、执法、调控的力度,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教师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新生入学与入学资格复核、学籍电子注册、考核与成绩评定、学籍异动(转学、转专业、休学与复学、退学)、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学位资格审核、学历学位电子注、打印发放相应证书、及时各种学籍信息等。可想而知,把这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实现信息化,需要的团队必须既具备高层次的教育管理水平,又要有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多忽视了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并且随着近几年成人学生的大量扩招,管理人员的配备明显不足。

二、如何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首先,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思想上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更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问题建设一套适合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的,给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鼓励自主研发先进的学籍管理软件。各高校要结合新形式,不断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各级学籍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使每位管理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学籍管理工作者职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一线管理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灵活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进行成人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所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能忽视,要多给一线管理工作者创造学习的机会,并对其定期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素质。学校应鼓励成教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和本专业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以获得新知识、跟上新形势,具有坚实的业务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

三、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选拔高层次的学籍管理人员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成人学籍管理工作从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步过渡到现在的网上录取、计算机管理学生学籍,毕业数据网上交验等,这一系列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特征,促使对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对在岗人员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还需要严格把好入职选拔工作,保证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从入职之处就提高对成教学籍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视。

2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各高校可以把新生电子注册和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籍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加大开发力度,进行功能优化,根据本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管理、课程注册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功能模块的学籍管理系统。结合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和统计功能,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在校考试,灵活适应成人学生对学习信息的分类查询,教师对相关工作上午统计报表、导入导出、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运用,在提高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同时,加快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3和其他高校的合作

目前,多个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针对成人学籍管理的具体工作建立了相应的QQ群,大家相互探讨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条件的高校还鼓励青年骨干管理人员举行有针对性地交流会议或者研讨学习小组,激发他们对学籍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通过同行间的深入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工作的信息化方法,更新和改进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术。(本文来自于《图书馆论坛》杂志。《图书馆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四、总结

总之,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如果没有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继续教育的新发展就是纸上谈兵。现实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离完全的信息化差得很远。只有把成人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相结合,在更大范围内发掘出成教学籍管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的不断提高,才能实现全民继续教育的国家发展战略。

作者:孙静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二篇

一、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高校管理工作,它能保证高校的管理正常有序的进行。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对学校的思想、教育、建设、管理等工作都起到很大的影响。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构和谐的校园环境。且这几年高校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扩大招生,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学校的学生人数、班级数量和专业数量都在上升,传统的人工、手工学籍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管理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化的进程在所难免,网络化的学籍管理对高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深远意义。构建信息化的学籍管理能够有效统筹学校的管理工作,避免重复工作的出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也能有效的减少学校的管理成本,真正将学校的管理落到实处。且信息化、电子化的学籍管理对社会人才流通也有积极作用,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份较为详实、可信的评价资料,以便用人单位详细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另外,这些学籍档案的电子化统计也能为学校的决策提供相应的资料,以便学校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培养计划,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优质人才。

二、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信息化、电子化学籍管理虽然在效率上有所提升,但也正是因此带来了相应的问题,要做好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就必须要详细了解学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学籍资料保存不完善

学籍资料是高校建设的一项宝贵资料,它能帮助高校的领导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历年来学校的整体情况,为一些决策提供经验依据。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各个高校仍然是采取手工的资料保存和管理方式来进行学籍管理。受到高校学籍管理体制的缺失,高校的学籍管理存在漏洞,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学籍档案管理时粗心或漠视,造成学籍资料丢失、误填等现象。而这些先有资料的漏洞很大程度影响到之后的信息化录入,造成信息化录入资料真实性受到质疑。

2、学籍管理体制不健全

社会的新形势要求高校学籍管理逐渐信息化。但是,许多高校仍旧延续过去的管理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与实际需求相脱离。且我国大多数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专业培训,人员有着老龄化的趋势,对新出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无法很好适应。这就造成管理上的敷衍了事,责任心淡化。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便是学籍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政策保证”②,松散的管理体制会降低执行效率,拖延反馈速度。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重视学籍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3、学籍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校学籍制度从建立起,便一直采用纸质材料的方式记录和保存。学籍管理信息化之后,电子档案的记载成为主流。但是纸质材料和电子档案的过渡仍未完成,学校仍采用一种较为混乱的管理模式进行学籍管理。这种混乱主要源自管理者对学籍信息化管理的不够重视和思想误解。他们认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仅仅是一个从纸张到电子的过渡,忽视了整个管理模式的变迁。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重新学习管理知识,重视学籍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将学籍管理信息化落到实处。

4、学籍管理安全性不足

信息化的学籍管理有较强的技术要求,工作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且学籍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信息记录,有很多内容具有保密性。学籍信息不仅包括了学生的成绩信息,还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毕业证书信息等隐私,一旦被不法分子得知,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在对学籍进行信息化处理后,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查,避免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获得学生的个人信息。然而,很多高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安全性不强,极易造成学生学籍信息丢失、泄漏,这不仅危害学生的个人安全,还会对学校的利益造成损害。

三、加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为了更好的管理高校学生的学籍,各管理部门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管理水平。面对学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诸多问题,管理工作人员要采取相应对策,不断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1、加强信息化归档的技术水平

学籍管理是保存学生个人资料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籍管理信息化是将原先的纸质材料变为电子材料。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学籍资料录入的正确性,还要保证学籍资料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学生学籍档案电子归档的时候,一方面要利用电子文件的加密技术将电子文档进行加密处理,避免文档遭到不法分子的盗窃、篡改、删除等等,另一方面,要做好电子档案的甄别工作,维护学籍档案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当然在做好安全与甄别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籍信息、筛选、查阅等权限的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学籍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做好电子学籍档案的存储工作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可以长时间的保存和查阅。在电子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很快,电子学籍档案的读写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一旦电子技术更新,高校的学籍管理部门也要同步更新,否则就会产生由于技术滞后而无法识别电子文档或误读电子文档的情况。这就会造成学生学籍信息的错误或丢失。因此,学籍管理部门要不断改进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做好学籍管理的存储和读取工作。

3、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势在必行。高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接受新的管理知识和信息化技术。除了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外还要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激发他们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让他们从思想上提升自己,担负起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重任,为学籍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