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设计范例6篇

区域规划设计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1

1 我国图书配送中心的现状

图书的整个流程可以分为出版与销售两个阶段。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管理下,由拥有图书出版和专有发行权的出版社出版发行。因此,上游的图书品种虽然很多,但来源一致。在图书发行渠道方面,现阶段从零阶到三阶多种层级分销结构并存,如图1所示。

在这样的结构下,图书供应链中各环节均有配送的业务需求,配送业务非常分散,但是大多数出版社和图书经销企业,并没有建设图书配送中心,采用的配送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出版社—销售终端”或“出版社—批发市场—销售终端”的运输模式,使用传统的仓库作为中转站,这样的配送效率可想而知。近几年,也有部分省市的新华书店致力于仓储改造,进行物流现代化建设,但构筑在计划经济体系结构之上的传统新华书店物流网络体系只立足于其系统内的配送作业,难以承担图书流通市场的重任,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市场庞大的需求,不得不进行调整和重构。另外,图书配送系统至今还没有采用“共同建设”、“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图书物流配送中心存在规模偏小、统一配送率低、配送效率不高、功能不健全、管理粗放等问题。

目前,我国图书市场正处在转型变革时期,在向现代物流系统演进的过程中,图书物流系统的建设将面临着网络重新规划和流程再造的挑战。

2 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原则

2.1 系统化原则

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首先要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图书配送过程中各方参与者进行系统分析并协调,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出版社、批发商到零售商等行业各方的参与,把配送中心运作的总目标与各方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配送中心发挥最大的效能,从而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优。

2.2 适用性原则

在进行图书配送中心规划时,要注意不同图书产品的流通渠道和物流特性各有不同。教材教辅类图书大多具有固有的流通渠道,周期也与其他图书不同,时间要求严格,要保证开学前送达,时效性强,短期流量集中,批量也大;一般图书的批发业务则属于高频度、小批量配送,流通快,主要涉及新品种,反向物流比例大;集团业务及网络销售配送则批次多、复本量小,涉及品种多,一般无反向物流。规划图书配送中心的规模、位置及功能时,应慎重考虑不同类别的配送特点,规划与图书的作业要求相适应的配送中心,才能获得较大的投资效益。

2.3 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是指规划的配送中心能够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先进成果,在设计理念、主要技术性能、结构优化、操作条件、现代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适应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的运行。

2.4 低成本原则

我国图书的价格是图书直接成本的2~2.5倍,国外是4~6倍,加上终端打折成风,逆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图书流通领域可占据的成本并不高,因此,图书配送中心的建设应在适用的基础上对技术先进性与经济上的耗费进行全面考虑和权衡,作出合理的选择。

3 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

3.1 网络规划

现阶段,具备一定销售规模的图书卖场或网上书店都需要建立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以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物流网络规划。根据渠道、门店及配送的经济性,图书配送中心可分为一级配送中心和二级配送中心。其中,一级配送中心就是区域配送中心,二级配送中心是具体实体书店或网店的配送中心。本文研究的是一级配送中心的设置。

从功能上看,一级配送中心有图书中盘的作用,起着沟通某一区域几百家出版社的发行和各种图书经销商、零售商的需求的纽带作用,因此,在网络规划选址上要从客户分布、交通条件、土地条件、自然条件等多因素综合考虑。

首先是客户分布。书店的客户群体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大城市,因此,配送中心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应选在城市边缘接近客户分布的地区。第二,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影响配送成本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将直接影响配送的运输成本。因此,必须考虑距离车站的远近、道路状况、车站的性质、交通连接状况、搬运状况以及未来交通与邻近地区的发展状况等因素。选址应以重要的运输线路为主,以方便配送运输作业为基准进行。第三,土地条件。配送中心选址还要考虑土地与地形的限制。对于土地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及城市规划的要求,尽量选在物流园区、经济开发区、图书批发市场等政府规划用地范围。第四,自然条件。图书对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配送中心选址时,必须考虑备选地址的水文、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配送中心位置的选择,将显著影响实际营运的效率与成本,以及日后配送中心规模的扩充与发展,是关系配送中心生存发展的大事。企业在确定配送中心设置的位置方案时,必须认真进行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并按适当步骤进行。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图书批发市场,比如北京“甜水园”、长沙“定王台”、深圳“八卦岭”、广州“建基路”等,建立区域配送中心,应该优先考虑这些地方。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生态;乡村景观规划;内涝区域

[Abstract] There is a lot of frequent water logging in our country. We have not realized the truth which is the country building design in water logging areas. This article is writing about country planning which study on concepts and combines the parturition and lives of the farmer, thinking deeply to the countryside building design, trying to search for a ecological harmony, beautifu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for countryside building.

[Key words] Ecological;Countryside building plan;Waterlogging countryside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608271)基于3S技术的淮河流域乡村内涝地区集约型景观设计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60061)我国内涝地区乡村景观的生态研究成果之一、2015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江苏沿淮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1501044C)阶段性成果。

乡村景观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融合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与环境美学等不同的学科知识,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使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关注环境的利用和村民的短期需求时,更加注重的是景观的生态完整性、观赏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有益效用。其目标是合理协调的使用土地,在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种生态上完备的、文化上适宜的、美学上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能够为乡村居民创建一种环保、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在坚持与时俱进与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凸显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特色。

一、背景介绍

我国是一个河网水系十分发达的国家,在面积较大的流域中下游,通常为富含冲积土的平原(图1)。这些平原地势平坦,且冲积土中堆集了河流沿途由动植物排泄物和尸体所形成的大量养分,所以通常比较富饶沃腴。这样的土地吸引了人群在此耕作与久住,通常人口众多,农业发达。但这部分乡村往往也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几乎每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防洪、抢险、救灾等工作。这部分乡村的防洪工程标准通常不是很高,又往往临水而居,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损失情况十分严重;同时人与水争地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大规模地围湖造地,居住空间开发至浅滩甚至湿地等,这些行为在减少环境对洪水的行调能力的同时更增加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内涝地区的这一普遍性问题,本着防洪抗涝和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想法,秉持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生态型乡村规划设计中地域特点的提炼及田园风光带的规划。

二、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概述

现在的乡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容易把景观规划理解成简单的绿化行为,盲目而批量地进行植物种植,把水系与人居环境的协调设计理解成简单的洪水处理,一味地开挖河渠增高堤岸,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如此做法容易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只有综合考虑多种人为与环境影响因素,才能做出全面、合理的生态型乡村规划设计。

基于内涝地区生态型乡村规划的普适性与复杂性,其规划原则的制定应遵循一定的规范:(1)科学系统化原则。内涝地区生态型乡村的规划原则应该以科学合理化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依靠RS与GIS技术,对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人文景观资源、景观视觉资源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评价形成景观资源评价框架,根据规划地区的客观情况,统筹流域内的整体性发展,使规划区域与设计原则有机联系起来,达到景观设计整体功能最优,保证规划结果的全面、可靠、准确。(2)实用性原则。以构建带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型乡村的目的为出发点,做到原则简单,通俗易懂;同一流域内的乡村建设可以相互参考,形成带有流域特色的整体性规划设计。应以适宜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为原则;在保证规划结果完善、优效的前提下,便于乡村建设工作开展。(3)因地制宜原则。我国河网水系发达,流域特色明显,同时,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生态型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经验越来越丰富,运用的措施越来越广泛多样。因此,在进行生态型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流域内的资源、地势,抓住规划设计的关键节点,根据具体的环境有所侧重,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带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三、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一)基于科学系统化原则的设计方法

进行科学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就必须要提到“斑块―廊道―基质”的基础景观概念。“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由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福曼在《景观生态学》一书中提出,是景观生态学中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构成了现代宏观尺度的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

其中斑块是指与周围背景不同的,相对而言比较均匀的非线性区域。在内涝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将大小自然斑块分派到乡村景观之中,这不仅能够满足乡村景观的丰富性,实现生态美学的目的,还能够增加土地的洪涝调蓄能力,使乡村景观的生态环境更加稳固,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在此我们引入生物浮岛技术。该项技术将高等水生植物或者经过改良的陆生植物种植到浮力足够大的材料之上,在营造水上植物景观以及净化水质的同时构建了一系列完整的水生

生态系统。即使在洪水泛滥时期,浮岛上的植物生长也只受轻微影响,还可以为为鸟类、水生动物等提供休憩和避难的场所。水生植物浮岛的种植技术要点是浮力设施、种植平台以及植物种类的选择。浮力设施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大的浮力,且除污能力效果好的植物。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图2)是两边均与本底有显著区别的狭带状土地。拥有防洪泄涝,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产保护,游憩等多种功能。在一般的乡村建设景观绿色设计中,为追求形式美,设计者较少考虑乡土植物,而选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栽培浇灌的外来名贵物种,并且植物品种单调,合理丰富的生物群落无法成形,在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往往损失巨大。着重关注乡村建设对于生物以及环境的影响方面来设计生物廊道显得尤为重要。

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最具连续性的背景基础。在最近几年中,乡村景观基质的构成由自然景观的面积略大过于人工景观,变成了以农田、水产养殖塘等人工景观为主。高收益的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水产品采集、粗放式的芦苇种植等产业。不正当的建设、人居环境争夺水源地、建筑区扩展至浅滩甚至湿地等加重了行洪缓慢甚至难以行洪的状况。在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必须要重视湿地滩涂的作用,预留出足够的湿地面积,才能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给出足够的行洪泄涝空间。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需要探寻乡村景观中的环境因素,特别要维护和增加生态斑块、景观廊道以及绿色基质建设等。这对建立景观模型以及进行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基于实用性原则的设计方法

实用性的景观构造方法应该成为乡村景观规划的主要方法,应以实用性为原则,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依据区域特点具体实施。例如乡村道路绿化的布局应以当地乡土乔木树种为主,适当配置灌木和草木,兼顾景观效果,形成落叶阔叶树与常绿阔叶树复层配置结构,并且带来层次鲜明的绿化视觉。村口的道路风光带,采用“乔木-草本”的配置模式,为村民保留通透的风景透视线,达到绿、美的视觉效应。下文将就生物行洪带、绿色庭院与灌排系统等三个例子展开叙述。

生物行洪带应该依据乡村水岸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和陆生耐水湿植物,形成“乔木-灌木-草木”、“乔木-草木”和“灌木-草本”等多种配置模式,构建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发挥其巨大的蓄水行洪的功能。需要指出的是,在洪涝治理的过程中,不是靠洪水来临时一味地加高堤岸,而是在洪水未来临时就预留出足够的行洪带。行洪带在水位较低的时候,可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则允许其被淹没,作为行洪带。这区别于传统的治理方法,该做法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治理节省大量的用于堤岸建设与灾后治理的资金。

其次应该充分利用乡村庭院有限的空间,打造绿色庭院(图3)。根据不同庭院的立地条件,选取攀援植物和立地植物,在住宅的各种构筑物和空间结构上,包括屋顶、墙面、阳台、廊、柱等,进行栽植或者铺贴。乡村绿色庭院的构建可以增加乡村景观绿地面积,减少汛期的地面水量。同时不同地区的植物种类搭配选择可营造出当地所特有的景观文化。植物选择上应当以乡村本土植物为主,选取吸水耐涝能力强、繁殖周期短,适应能力一流的植物,同时结合滴灌、植生袋和节水型容器等新型技,营造科学环保的乡村住宅绿色庭院。

最后应该构建农田河网布局,做到灌排分开,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灌溉与排涝系统。沟、渠、田、林、路应该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统一布局,由干河以及大、中、小沟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灌排系统。干河为总排水河,大、中沟主要负责满足引、排需要;小沟则负责排地表径流和降低地下水。排水按日雨200mm两天排出设计。大沟间距2~3km,底宽4~5m,挖深4m左右;中沟间距500~600m,底宽2~3m,挖深3m左右;小沟间距100m,底宽0.5~1.0m,挖深1.5~2m左右。灌溉采用区域布局,提水站布置在大沟或中沟边,渠道采用两级或三级,斗渠设在中沟边,农渠设在小沟边。新、老垦区水系布局相互联系,新垦区引水干河,上接老垦区的主要引、排河道,并在引水口门建闸控制。结合老垦区泄洪、排涝,同时也有利新垦区引水灌溉、冲淤保田,改善水质(图4)。

(三)基于因地制宜原则的设计方法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乡村衍生了大量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景观及人文特色,形成了一种完整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带有流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风貌正在快速、大面积的丧失,严重缺乏保护意识的旧区改造,使得名树古迹一次次面临灭顶之灾;传统民居、宗祠的破损无人问津,景观空间不断被挤占缩减,传统的水系、街巷的肌理已不复存在。在面对城市化的强烈冲击下,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原生态、景观原真性、减轻环境负荷,体现人与自然自由交流的和谐境界,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原真性保护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中,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构建原生乡土植物群落,包括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等四个方面。要结合实地条件,以原生植被群落中的乡土植物为主,依地就势,充分利用乡村的水面、片林、地形等条件,构建生态效益高、稳定性强、具有自然维持和演替能力的植物群落。

在规划过程中,要选择性地保护和发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景观,维护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设计出带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景观。例如在乡村中,许多村落都保留有“风水树”和当地居民膜拜的“神树”。古树名木具有生态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具有动态性、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洪涝灾害中,往往就是这群古老的树木为生物提供了休憩、避难的场所。但因为古树生长年限长,目标保护范围大,洪涝灾害对其伤害往往是巨大的,许多古树在这一过程中生长衰弱甚至趋向死亡,所以利用技术对其采取系列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依据实地情况进行刚性支撑或弹性支撑等,并在设置围栏保护,定期补打微量元素营养液。同时围绕乡村的古树名木,重点设计一系列的休闲娱教场所,使其形成当地所特有的景观文化。使村民在享用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图5、6)。

结语

乡村是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在绵延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村落形成了极其复杂的、统一与多样、无序与有机相互交织的空间形态,其古朴的风貌和完美的肌理令人感动,但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不断地开拓新的居住面积,侵占土地空间,乡村规划建设盲目地模仿城市建设,无度地开发涂滩、湿地,使乡村的水文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乡村面临着资源破坏、文化缺失、特色没落、洪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建设、文化和生态难题,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政府必须加以积极引导并进行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全社会协同保存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特色文化。景观设计是长期的投资和建设行为,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探索,不断进行理念和实践的创新,惟其如此,才能为乡村居民营造出一个舒适、美丽、和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闫攀,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思思.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J].风景园林,2013(02).

[2]刘海龙.景观水文:一个整合、创新的水设计方向[J].风景园林,2014(01).

[3]刘滨谊,戴岭,王南.以环县为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的水绿调配规划与增长机制[J].中国城市林业,2014(05).

[4]刘滨谊,王南,戴岭.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以甘肃环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04).

[5]成玉宁.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2015(07).

[6]袁D洋, 成玉宁.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研究[J].中国园林,2015(07).

[7]宗净.城市的蓄水囊――滞留池和储水池在美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03).[8]刘海龙,张丹明, 李金晨, 颉赫男.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J].中国园林,2014(01).

[9]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闫攀,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思思.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J]. 风景园林, 2013(02).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新校区规划:地域人文:绿化景观:环境育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l.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1-0055-04

1 引言

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已转向知识和科技的竞争。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国家生存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已被提升至战略的高度,高等教育理念正朝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国际化交往,重视知识创新,注重科技整合与多学科参与的新方向发展;面对如此形势,有不少大学原有校园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更难适应未来的发展。于是,扩大规模或新建校园势在必行,并呈现出校园向内、向外开放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更应体现出当代教育的特点,满足发展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校园新区规划设计构思

作为校园新区规划应在充分考虑本地域自然人文特色的基础上,在校园空间、建筑设计、生态景观特色规划方面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具体构思如下:

2.1 校园总平面布局灵活、多样,贯彻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认为,大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承的场所,更应是一个培育和陶冶全素质人才的摇篮,以往师生间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被一种互动的双向的关系所代替,封闭呆板的校园空间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现代校园的布局在总平面上讲究构图的多样性,布局中强调各种功能有规律的合理组合,体现紧凑、张弛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变化丰富,平面构图的变化必然带来空间效果的改变。

2.2 校园功能分区明确、关联,体现以人为本

我国高校传统的布局是由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体育运动区及教师生活区构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大学校园一系列管理制度改革,学生宿舍的建设和管理逐渐与社会接轨,同时,在取消福利分房后,教师住宅的解决也被推向社会,现代校园规划中生活区将逐渐趋向淡化。

2.3 注重环境美化、构建绿色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在新的校园规划中,更加注重环境美化,更加强调绿色环境与人的活动及建筑环境的整合,以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形成人的活动能融入自然的有机运动的生态机制,充分考虑到人在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活动,便于作为校园的主体――学生的使用。

2.4 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校园新区相对于建筑单体来讲,用地规模较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尽量做到因地制宜。首先,对于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尽可能抢救,以使其尽量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其次,要尽可能保护原有的生态平衡,在建设中树立不再破坏生态环境的意识,反对“先破坏,后治理”的观点。对于成材的树木,伐不如移,移不如不移;对于坡地、台地、山地,因垫随形地布局,减少挖、填的土方量:对于已有的水面,则尽可能地结合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使其成为校园一景。

3 项目概况

衡阳师范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也是全省仅有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目前,学校设有14个系,4个二级学院,共有31个专业。跨入新世纪以来,学校迎来建校后又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为适应学校发展,在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跨过湘江东进的战略指导下,学校也将战略转移至东区重新发展,新校园学生规模划定为17000人。

校园新址座落于衡阳市区东部的酃湖片区,占地112.4hm2,其中建设用地105.99公顷,用地以大量的农田、鱼塘为主,有少量的农宅。基地北靠衡州大道,南临衡花路,东有湖南工学院相临,西有酃湖公园相靠,南部有自然的山丘、水库相拥。其用地地势平坦,自然环境优良,区位条件良好,见下图1。

4 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以“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为设计主题,运用现代的规划理念,结合衡阳的特色和历史文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将衡阳师范学院新校园建成一个生态化的、富含地域人文的、花园式山水校园。

4.1 规划结构

新校区场地呈狭长的条形用地,东西短而南北长,城市交通主干道均位于南北两侧,故从场地的走势看,其主要走势为南北走势。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将校区内的主要功能分区顺势分布:将要求便于疏散、便于对外的功能区布置于场地的南北,而将联系紧密、相对封闭的功能区布于东西向,以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利用场所。

根据学校的内部功能分区以及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的关系,将校园规划结构定为“六区、两轴、一带、一中心”。

“六区”分别为教学区、学生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行政办公区、科研区、绿化景观区。 “两轴”为贯穿校园南北的景观主空间轴和横穿东西的辅空间轴,由若干小空间松紧有致、排列有序的地串连而成。 “一带”为利用现有鱼塘水面和水渠进行整合。形成以曲水为主的校园中心生态绿化带,它穿插于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形成校园内部活泼、开敞、开放和交流的主空间。 “一中心”为位于校园中部的主空间,由大片水面与中心广场组成,形成校园的中心区域。

4.2 内部道路交通规划

4.2.1 道路系统

校园路网采用外环形式,外环主要用于组织校园内的环形车行交通,同时又合理将校园进行分区。内部则以步行交通为主;主要连贯于教学区与学生公寓区之间,做到车行与人流互不干扰。

校园环形主路红线宽24m,连结校园主次出入口,并联系各功能区用地:校园步行道系统则根据人流特征定宽度:作为空间景观主轴的步行道宽约24~40m:滨水景观道宽约3m。

4.2.2 交通组织

1)动态交通:校园机动车交通以不干扰教学、生活为原则进行组织。食堂、锅炉房的后勤运输从校园次人口出入,人流量大的行政办公区、体育馆(会堂)、游泳馆、科研区均安排在主干道一侧,方便人流、车流出入与疏散。

核心教学区内部主要为步行交通,偶发性机动车交通以能满足各建筑物货运、消防要求为原则,通过周边式道路解决。而广场、过街楼、连廊等则串联构成教学区的步行系统,并通过分布在水滨、林带中的步行道,延伸至各功能区,从而组成整个校区的步行系统。

2)静态交通:规划在出入口附近将主要的车流截流,其它的停车场地则主要分布在外环道――侧和各功能区及重要建筑附近,如办公楼、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等,均根据需求配

置相应规模的停车泊位。

鉴于自行车仍是校园内部的主要交通工具,规划对自行车停放作了专门安排:学生生活区中采用停车棚集中停放:教学区可考虑在路旁结合绿地设置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区:部分人流量大的建筑因地制宜,灵活结合建筑物半地下层以及绿化用地的地下或半地下空间集中停放。

4.3 绿化景观规划

设计时充分利用现有的鱼塘水面,将水系进行改造,南接南部的水库,西连酃湖公园之水,将现有酃渠适当进行改道拓宽,形成有源有脉、来去分明的生态水系。在水系的两侧堆山叠土,点石布木,做成穿插于校园各个区域的、有机的景观绿化系统,并运用建筑的围合与半围合,形成生态绿带、中心绿地、主题绿地、院系庭园绿地四个层次的绿地,用带状的道路绿地和水系加以连贯,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绿化系统,使整个校区建筑群与绿色开放空间形成了节奏鲜明、园景交融的校园整体环境。

规划结合开凿的人工湖面设置中心绿地,以环形主干道绿化带为引导,形成“四园、一心、一带、一环”的绿化主体系统(见图2),并通过绿廊渗入各个建筑群落之间,结合多种造景手法,构筑融入学生生活学习各层次的、序列式的共享型园林生态系统,并与校外大环境融人一体,从而创造了既注重校园的环境塑造、又注重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交融的校园的形象。

校园的绿化配置以突出自然平和的情致为目的,从中心向四周逐步由几何形态向自由式种植过渡,植物由教学核心区的规整种植逐步过渡到周围以自由形态为主的乔灌木组景。学园空间、宿舍组群空间采用不同的园艺设计或异类花木以表达各类风格,形成特有性格和识别性。

在植物种植上应注重乔、灌、草结合,高、中、低有序的搭配,常绿与落叶按比例协调,形成和谐、丰富而具有极高生态价值的绿色生态系统。

4.3 建筑设计

衡阳师范学院新校园作为新世纪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新校园,规划强调传统延续要与前瞻性相结合,使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成为建筑群体设计的重要方法。

在建筑群体组合上,设计着重强调组团状的建筑布局之组团内建筑的整体感和围合感,通过广场、院落、连廊、平台等空间元素,使之彼此间取得紧密联系。丰富建筑的空间形态,并强化其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层次感和场所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空间支持,增强建筑内外空间的活力,为师生创造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功能分区上,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各个功能区域对外联系的便捷性要求、动静分区要求,将建筑内部划分为若干区域,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与其它功能区紧密联系。

在建筑形体上,设计追求简洁明快,因地制宜地将几何形体的穿插与拼接作为主要创作手段,建筑主体外饰面可采用彩色外墙涂料与面砖,局部采用点挂玻璃幕墙、亚光复合铝板等新型建材,突出时代精神与场所精神,塑造现代校园建筑的风格特征,建筑立面构图采取灵活构图手法,着力推敲形体尺度、比例关系,见图3。

5 校园新区地域特色的营造

特色规划是区别于其它个体或地域的特点优势,具有其独特性和可识别性,因此,也是现代高校新区规划设计时努力寻求和挖掘突破的重点。

5.1 营造地域人文特色

5.1.1 外部人文特色的对接颂扬

衡阳位于湖南南部,湘江中游,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故名衡阳,又因传说大雁南飞至此而回,故又名雁城。这里风景名胜众多,有五岳独秀的衡山、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来雁塔、珠晖塔、船山书院等。

众多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流传久远古人遗风,极具韵味的经典传说无不昭示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校园作为授道解惑之所,是地域文化的最集中的地方,传承颂扬本地特色文化责无旁贷。规划设计时,既注重文化内部深层次上的传承,又通过具体形式突出表现出来,如将空间院落的传统理念与理性简约的现代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文化意境与功能使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上天井、片墙与红砖等符号和材料的运用,力求展现具有衡阳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呈现鲜明的地方特点和地域特色。

5.1.2 内部人文的传承发展

校园内部人文特色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校风校训上继承和发展,衡阳师范学院作为全省仅有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几十年一直以“厚德博学、砺志笃行”作为学校校训和办学准则,深得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因此,在新校区规划设计时,特别注重将校园文化融会其中,如将校园内部的曲水湖面命名汇智湖,一方面象征着融汇众智,另一方面也昭示着其曲折迂迥、有如大雁翩飞形态的水系,象征着求知、求学、求真路上的道路曲折和必历的磨炼,必须具“砺志、笃行”的精神才能到达彼岸。

在校园主人口的广场中心设置一校训碑,将校园之校训铭刻于其上,使学生一进入校门即能深刻感悟到校园独特的人文气息。校园的中心广场命名为“弘博广场”,布置喷泉与叠水,水流顺应地势,注入迥雁湖,象征着学习必须有兼容并蓄、弘大的胸怀和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众长的能力。

设计还沿中心绿带布置四个主题园:博园、厚园、笃园和砺园,分别代表着“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主题。从而将建筑景观与校园内部文化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了新老校区文化内涵上的对接,也体现了校园个体的独有性和可识别性,从而更好地诠释出地域文化特色。

5.2 个性化空间结构

5.2.1 公共空间特色的营造

校园空间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是空间设计的主导思想,也是整个教育园区的规划理念。开放性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园区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园区与市民的交流。新校区主入口从南面进,座北朝南,主出入口朝向的核心共享区是整个新校区的景观视觉中心(见图4),西面和南面自然景观好。故规划将校园主人口设于南面,东向作次人口考虑,西向、北向人口作为景观性次入口。

结合校园周边城市用地功能,从便于校园分期建设以及便于实施社会服务着手,规划将校园沿南北长轴向分为三段,形成紧凑而舒展的布局。

北段紧靠城市主干道,周边有城市的居住区和文化娱乐用地,故规划将校园的体育运动区及教学区的科研中心、会堂等布于此处,设立单独的出入口,既便于人流的疏散,又便于社会化服务。

中段较狭长,规划将核心教学区与学生生活服务区沿东西两向布置,中间穿插中心绿地进行分隔,既加强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又缩短校园主要的交通距离――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南段为校行政办公区和接待及音乐学院,成教学院,研究生楼,用开阔的水面与城市道路相隔,方便科研、办公和对外交流,更能很好地形成校园的入口标志景观。

5.2.2 建筑空间特色

新校区建筑空间结构主要结合用地规划设计为六大分区:核心教学区、学生生活服务区、

行政办公区、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和绿化景观区。其中核心教学区位于校园中部,是校园的主要功能片区,其以环道和穿插自由的水面作为界定,形成强烈的核心感和界域性。规划教学实验楼采取院落式的回形建筑布局、模块式结构,便于生长和拓展,各教学单元通过暖廊联系,形成风雨无阻的整体教学环境。建筑群之间形成大片的共享绿地,有利于改善教学区的环境质量。教学区建筑整体的风格简洁明快,形体高低错落有致,布局均衡舒展,体现出校园建筑既严谨又不失活泼的个性。图书馆位于核心区一侧,是校园的主景之一,图书馆建筑与综合教学楼、实验楼形成一组高低错落有致,具有强烈标志性的建筑群体。

规划将学生生活服务区布置在校园的东部,呈带状分布:行政办公区置于主校门的东侧体育运动区集中布置在校园的北侧并穿插于学生生活区附近:绿化景观区以人工湖面为中心,堆土造山为衬景,形成校园绿化生态休闲带・整个校区从西侧的点式到东侧的组群式,建筑物由疏到密过渡与景观的由放到收的设计思路相吻合。建筑多为4~7层,成组分区分布于校内,成为园林界面和景观节点。规划时强调校园复合空间的创造,对校区社区化氛围的营造,使规划设计更顺应时展精神,突出时代特色。更使核心教学区和学生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既分又台,完成校园由“闹”到“静”的空间过渡,同时也为校区营造了优美而雅致的校园空间。

5.3 绿化景观特色

绿化景观规划特色则在重视校园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同时,强调形成以校园主轴线为引导的空间景观及“中心绿园”为主景的绿化景观环境,并通过几何式和自由式构图方式,表达秩序与浪漫有机结合的人文精神。校园辅轴线为东西向绿楔,顺应学生区的主要人流流向,由西至东步随景移,与空间景观主轴线至中央广场相交接,和主轴线景观相辅相成。

纵观整个校园新区建筑与环境景观规划时注重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注重建筑与文化细微处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湖湘地域特色。

6 结语

综上所述,延续悠久的校园传统,可以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在新校区规划设计中,尽量挖掘旧校区的优良之处,采取“旧为新用”的手法再现原有场所精神,激起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追忆和感怀。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环境育人理念正逐步深入校园景观设计者和教育者之心,衡阳师范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正是秉承此设计理念,极力将新校区规划建设成建成为一个现代生态型的、富含地域人文的花园式山水校园。

参考文献:

[1]张四平,传承学校历史规划现代校园,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城市防洪;防洪标准;降雨;防洪水位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城市概况

宜兴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浙、皖三省结合部,隶属江苏省无锡市,其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毗邻,西邻溧阳,北接金坛和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分区属太湖流域湖西区。宜兴属我国东南丘陵向长江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貌形态多样,山、丘、平原、圩区并存,其中丘陵山区占34.12%,平原占29.74%,圩区占19.39%,水域(不包括太湖水面)占16.75%。市域地势总趋势是南高北低,南部山丘区,山丘高程为200~400米,其中茗岭境内的市最高峰黄塔顶达611.5米,岗地一般为20~200米;北部为宽广的太滆平原,地面高程约为5~7米;东、西部为圩区,地面高程为3~4.5米。

2、防洪标准

根据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近期宜兴城市人口为34万人,远期至2020年将达到45万人。按照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的规定,人口在20~50万之间,属于Ⅲ级中等城市,其防洪标准应该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考虑宜兴洪水主要受上游区域洪水压境和下游太湖洪水顶托的影响,宜兴城市防洪标准近期按50年一遇设计;远期,随着流域按第二轮防洪规划进一步扩大望虞河、实施吴淞江分洪工程和湖西区扩大通江河道工程新孟河等的实施使宜兴城市防洪达到100年一遇标准。

3、暴雨类型及其特性分析

宜兴市地处太湖上游、湖西区的下游,汛期洪水位既受湖西区上游来水的影响,同时又受太湖洪水位的顶托的影响,因此,宜兴市洪涝灾害与流域、湖西区暴雨密不可分。根据流域、湖西区(包括宜兴市)洪涝灾害分析,造成流域、区域洪涝灾害的降水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历时较长、连绵不断的梅雨型降水;另一种是历时较短、强度较大的热带风暴雨型。

4、防洪水位分析

宜兴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推算各标准防洪设计水位比较复杂,须通过多种技术途径综合分析确定。由于区域发展较快,流域、区域工况及下垫面条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水位排频成果难以直接作为宜兴防洪设计水位。因此,本文考虑工况及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利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并根据以往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确定设计洪水位,其中,由于宜兴地理位置的特殊,设计暴雨须考虑流域设计暴雨和区域设计暴雨两种分布状况。

4.1、太湖流域设计暴雨、年型及地区组成

本次各洪水频率、流域、设计雨量直接采用《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成果,流域设计典型年及暴雨采用四种组合中对湖西区和宜兴城区洪水位影响较大的 “91上游”、“91北部”和“99南部”三种组合。

流域设计暴雨以30、60、90日雨量控制,湖西区设计暴雨以15日雨量控制。流域上述雨型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设计暴雨,湖西区雨量最大分别为20年一遇和70年一遇左右。

4.2湖西地区设计暴雨及设计典型年

暴雨频率成果:根据《太湖流域湖西防洪规划》,湖西地区暴雨采用的设计时段为15天。与流域防洪规划相协调,区域暴雨频率成果采用太湖流域管理局、河海大学于2000年12月编制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设计暴雨及产流计算》中的分析成果。

设计暴雨典型年:通过对湖西区和宜兴市主要成灾年份的暴雨特性以及太湖水位作对比分析,宜兴城市防洪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典型年均选用1991年。

设计暴雨过程:根据1991年实况降雨,暴雨分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5月21日~6月20日;第二个时段是6月30日~7月15日。湖西区最大1、3日降雨量均发生在第一个时段内,为6月12日左右;最大7日和最大15日降雨量均发生在第二个时段内,即7月初的的暴雨。宜兴站实际发生最高洪水位的时间为7月14日,达5.21米,属于由第二个时段降雨所形成的洪水位。对形成宜兴城区最高洪水位的设计暴雨过程,采用湖西区1991年最大15天降雨过程,即以1991年型第二时段6月30日~7月14日的暴雨作为基本过程。

太湖流域其它地区采用1991年实况降雨过程。

5、水利计算

5.1计算方法

采用流域与区域防洪规划中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由河海大学程文辉教授等研制开发的水文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进行模拟计算,计算范围为整个太湖流域,面积36895km2。模拟计算中的河网是在天然河网、湖泊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合并概化,概化河道为平底、棱柱形断面。概化河网、湖泊在输水能力与调蓄能力两个方面与天然河网、湖泊相似。本次全流域河网模型概化河道总计1486条,概化节点总计1228个。计算整套模型分为产、汇流模型和河网水流运动模型两部分。

5.2计算条件

现状工况:1986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确定的十大骨干工程全部完成,芜申运河未开挖。

规划工况:新一轮防洪规划工程包括望虞河后续工程、太浦河后续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吴淞江行洪工程、东太湖疏浚整治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东西苕溪防洪后续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等全面完成,芜申运河按三级航道标准开挖完成。

模型中涉及流域、区域内控制建筑物的控制运用方式,当推算近期50年一遇宜兴城区防洪设计水位时按1999年国家防总批准的调度办法运行;推算远期100年一遇宜兴城区防洪设计水位时,采用流域、区域防洪规划中相应规划的调度办法运行。

5.3计算成果

根据现状和规划的工况及相应控制运行条件,通过全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宜兴城区及周边外河最高水位见表1。

表1宜兴城区及周边最高洪水位计算成果表

6、防洪设计水位

根据水利计算成果,由流域和区域设计暴雨分别计算得到宜城区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不同工况下的最高水位,经综合分析,确定宜兴城市防洪近期50年一遇水位为5.5米。

远期,在太湖流域新一轮防洪规划工程全面实施,特别是下游望虞河扩大、吴淞江分洪工程及湖西通江河道新孟河工程等的实施,使流域洪水北排长江能力加强、下游通道进一步打通,对降低宜兴城区水位作用明显。因此,宜兴城区100年一遇水位也定为5.5米,对远期规划工况下宜兴城区防洪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5

1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的关系

(1)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与此同时因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也逐渐突显,尤其是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对当代以及后代城市居民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危害。对此,我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需要树立长远发展观念,在经济发展中还应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作为一项公益或半公益的发展任务,其与市政园林设计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都是为了保护与建设城市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因此,从人文方面来看,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是保证城市与绿化和谐共存,突出城市区域特色、提升城市质感的可靠支持。

(2)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鉴于市政园林设计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影响着市政园林设计的发展和落实战略。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倡导下,我国城市规划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目标,努力构建适合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持续、友好共存的双赢模式,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发展理念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只有在符合经济与生态循环发展的城市规划指导下才能做好市政园林设计,将市政园林设计充分渗透到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当中,制定出符合城市规划的设计方案,实现市政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2城市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下的市政园林设计

(1)树立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城市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市政园林设计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遵循城市规划的政策方针,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最终以确定市政园林设计方案。城市规划和市政园林设计的理想目标是为广大城市居民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氛围浓郁、区域特色鲜明的环境,以此满足城市群体的各种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了更好的规划与建设适宜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负责市政园林设计的相关单位或公司可以加大园林设计的宣传,动员更多的城市公众参与到市政园林设计中来,增设多样性的参与渠道来广泛征集城市公众的意见,以此来保障市政园林设计方案能够获得公众更高的满意度。长期以来,关于市政园林设计的具体操作流程并没有开放化、透明化,而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市政园林设计的各个操作流程中,实现政府、招标、公众、设计、施工、公众的良性循环操作模式,以此满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尽管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以往工业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结果,对生态环境的任意破坏,对生态资源的肆意开采和利用,城市区域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改善和保护。这是城市规划与建设所面临的重点任务,也给市政园林设计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挑战,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绿化、生态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及相关人员有机结合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来考虑和落实城市规划及市政园林设计。在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合理、协调配合,以保护生态系统为前提,根据城市区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来考虑园林的整体设计。同时,积极引进与培养优秀的园林设计人才,进而为城市规划、市政园林设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合理设置市政园林规模。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市政园林设计中都存在着一个相同的思想误区,那就是误认为绿化规模越大城市的生态环境就会越好,于是许多城市片面追求绿化面积,而忽视了该城市的实际绿化需求,造成资源与金钱的浪费,损害了公众与集体的利益。为此,在城市规划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市政园林设计需要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绿化需求来合理设置园林的规模,以科学、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现市政园林建设的初衷。这里所说的市政园林的合理设置规模需要满足两个方面要求,一方面是市政园林面积的设置能够满足城市生态循环及公众休闲娱乐空间的要求,以此保证城市公民的健康生存与休闲。另一方面,市政园林的规模决定了建设成本的投入,市政园林建设的资金是广大公民的纳税金,因而市政园林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成本,合理利用每一分金钱,这是对广大纳税公民的尊重与负责,防止市政园林建设中对资源与金钱的不合理利用。

(4)因地制宜实行区别园林设计。同一个城市当中,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的地理与环境特点,这些都会影响到区域对园林设计的差异需求。针对这一现象,要求市政园林设计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应当实行区别化、差异化设计,根据自然生态特征、历史文化、区域职能等内容来划分区域板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园林设计方略,以此尽可能的保证市政园林设计对城市环境要素的精准把握,突出区域特色,设计完善、贴合的园林空间满足城市民众的不同需求。而如何因地制宜实行区别园林设计,这就需要城市规划主导者与市政园林设计者们的协调合作,充分采集与分析城市区域的自然生态特征、历史文化、区域职能等关键要素,明确区域园林设计需满足哪些功能。如区域板块被划分为教育区,那么这一区域的园林设计应尽量营造出宁静、温馨的环境氛围,巧妙利用绿色花草来帮助人们释放学习上的压力。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区域板块,结合区域实际需求提出市政园林设计方案,因地制宜的市政园林设计更易符合与满足城市规划需求、城市公众需求。

3结语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滨河绿带;设计内容;生态型廊道;植物配置

城市滨河绿带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绿地形式,这种绿地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结构,而且也造就了城市的独特景观风貌。而沈阳蒲河景观带(于洪段)景观设计是滨河绿带的一个实例。景观设计是与周边环境共同存在的。要完成一个符合环境要求的景观,关键就是对它的定性与定位,然后就是以以人为本的观点来满足适用人群的需求,最终完成对周边区域的恰倒好处的利用。

一、规划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本设计为沈阳蒲河景观带(于洪段)景观设计的一期部分。东起自沈北#8闸附近,西止于平罗桥西侧约2公里处,规划长度(延岸线长度)约8.97公里。北岸规划宽度为100米,南岸规划宽度不等。规划中的博士花园小区、平罗桥、郭大桥周边区域为现状村屯和小区,其它区域周边为现状农田。

二、设计理念

蒲河不仅是连接于洪区与其它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加强乡村与城市的联系的纽带。沈阳蒲河景观带(于洪段)景观的兴建是为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于洪区以及沈阳市提供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综合沿河二岸景观带在市区总体规划和城市景观规划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周边现状环境、规划用地性质和历史文化等因素,设计者提出如下的设计理念:

(一)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型廊道。由于滨河绿带有利于创造了多样的生物环境,滨河绿带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大大增强了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规划区域内多处位于城乡结合部,蒲河贯穿整个景观规划区域,城市滨河绿带的兴建能够起到丰富区域植物、增加沿河景观,繁多生物种类,使景观变得更加生动,使蒲河滨河绿带变成市区与乡村的生态交错区和边缘过渡带,成为空气、水、动植物等自然元素流动的廊道,宛如一条绿色的纽带将市区与郊区、人工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

(二)景观塑造和交通安全性相结合。在满足道路交通注重的基础上,设计者力求特色突出,风格简洁、大方。在景观重要节点位置,注重细部处理,力求精致设计。根据现有周边的不同环境位置,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同时利用植物花期、花色以及树形等自身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性,进行合理配置,突出植物景观性,提高园林艺术水平。在非重点区域则立足于充分展示蒲河滨河绿带特有的大自然景观,随着道路蜿蜒行进,采用借景、点景、烘托。对比等艺术处理手法,将河道两岸自然的山林、潺潺的溪流,整齐的农田、独具特色的乡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乡土文化与地域特征相结合。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一朝发源地,二代帝王都”的沈阳,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者首先想到本次规划设计应承接沈阳市的传统文脉,以历史、科技、重大成就为主题,突出地域性特色,体现城市精神,使蒲河不仅成为是一条绿色的纽带,更成为一条文化的纽带、精神的纽带,使它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使它蕴含更高层次的景观文化,体现最新的现代设计理念,形成具有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精神的景观效果,做到山水明德、花木有情,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绿色生态、功能健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休息娱乐的好去处。充分挖掘规划区域的人文历史和科技文化,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性、思想性、文学性的人物,丰富多样的植物配置等融入总体规划设计中去,营造出高品位的自然交流的全新滨水绿地景观。

(四)行为特征和功能结构相结合。规划区域使用人群的多样性,决定了区域功能的多样性,而不同的行为主体也具有不同的行为特点。如旅游人群主要从城市中来,喜欢不加任何修饰的自然风光,喜欢猎奇,所以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恢复滨河现有的自然风光,并设置若干的开放性或半开放性的小空间,作为游客停歇、观景的驻足点,并将文化理念也融入到设计之中,以满足游客行为认知的特征。作为周边居民则以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为主,设计者为这部分人群规划了若干广场、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而以交通同行为目的的人群,则充分考虑交通的安全性、便利性。

三、设计内容及表现形式

根据设计者前期对整个滨河绿地景观设计理念的定位,结合整个沿线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及功能要求,规划将全线划分为 “御林叠翠”景区、郭大桥周边区域、“平湖望月”景区三个部分。

(一)“御林叠翠”景区。因清朝时皇帝东巡曾经路过此处而得名。本区域规划拓宽河道,采用台地式护岸,一层层护岸向河内延伸,并且在每层“台地”之上,种植大量高大乔木或丛生灌木这两种方式来丰富景观层次和效果。隔岸观之就能领略到层峦叠翠的别样风景。另外为了突出该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着重在铺装、局部小品、坐凳的细节进行处理,选择采用传统的清式图案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