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例6篇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1

关键词 桂林高校 贫困体育生 体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制度,体育类大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而体育类的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广西区内的学生,也有很大是来自农村家庭和偏远地区。有很大部分学生家庭是相对比较贫困的,而他们在大学的整体体育消费观是不容忽视的。本论文阐述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贫困类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概况,通过调查并分析广西师大体育教育贫困类学生体育消费的不足与制约因素,结合广西师范大体育教育贫困类学生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为促进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和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与参考。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把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主要有从大一到大四的通过学校贫困认定的体育贫困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在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人工查阅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法,查阅相关体育类学生体育消费的文献资料,收集并整理,了解体育贫困学生的基本概况,为撰写本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2.2问卷调查法

运用周末例会形式向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当场指导填写并回收,提高回收率,共发放问卷160份,每个年级调查40人,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6 份,有效率为91%。

2.2.3访谈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广西师范大学的部分在校体育贫困大学生进行访谈,具体了解他们的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从而检测学生在问卷中所反映情况的真实和可信度。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

3.1.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贫困大学生的生源分布情况

被调查的体育贫困大学生中生源地为地级城市的有32人,占调查总数的21.9%,生源地为县级城市的有2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1%,生源地为乡镇的有2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4.4%,生源地为农村的有6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6.6%。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大学生有一半来自县城和农村,来自城市和乡镇的体育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来自农村的体育大学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的生活费用受到家庭收入的限制,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家庭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的家庭收入比较有限,当他们解决了基本学习生活问题之后才可能有剩余的费用来进行体育消费,因此,在体育消费上,来自城市和县城的体育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更加积极。

3.1.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基本情况

据本研究问卷调查显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长的资助,在本次调查中,生活费由家长给予的体育大学生人数为1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3%,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在生活费方面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大,经济独立程度较小,这都制约着体育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购买能力。

3.1.3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情况调查与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V西师范大学体育大学生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为慢跑、羽毛球、篮球和排球。大多数女生较喜欢气排球运动,而硬排由于球速快、难度大,对弹跳、身高和技术等要求高,很少有女生选择硬排。男生则喜欢对抗性运动如硬排,篮球。

3.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资金的数量反映了体育消费的水平。在调查对象中,每学期体育消费支出在100以下126人,占总数的87.5%;100-200元16人,占总数的11.1%;200-300元2人,占总数的1.4%;每学期体育消费支出在300―400元及400元以上的为0人。由此可以看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整体还比较低,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生活费用非常有限,每月除了饮食费用的支出,还有用于书籍、网络、通讯等支出。当他们经过合理预算后,如有资金剩余才可能进行体育消费支出,而且不会过多投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贫困大学生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费用主要依赖于家庭,生源地为城市的体育消费总体上比乡镇的高,生源地域经济差异制约着她们的经济能力,限制了她们体育消费水平。

(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整体还比较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高低与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生活费用非常有限。

4.2建议

(1)学校应注重培养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消费意识,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在保持实物消费的同时,向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消费转变,使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合理发展。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可以提供体育专业类的勤工俭学平台,提高体育贫困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和提高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高福等.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34-35.

[2] 韩雪.论体育消费心理文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35(5):20-21.

[3] 林娟.广西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J].广西体育科技,2006,27(3):48-52.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2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消费;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77-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研究其体育消费的现状尤其重要。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认识、动机、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另外,本文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校情况把调查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为在校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

一、研究对象

以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和潍坊科技学院这四所高校为主,随机抽取了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体育消费”、“体育消费”“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消费”等作为关键词,查阅近年来与体育消费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此次研究一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调查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其中共回收了287份,回收率为95.6%,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为273份,有效率为91%。所以,有效率能够满足本次调查研究的需要。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逻辑归纳法,根据调查研究所掌握的材料和数据,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认识调查分析。在被调查的273名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中,有149名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跟获得健康有很大关系”,占被调查人数的54.58%;认为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的大学生有83名,占被调查大学生总人数的30.4%;有32名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对终身体育发展(成本)投资”有影响,占被调查人数的11.72%;9名大学生对于体育消费这个问题表示“说不太清楚”,占被调查大学生人数的3.3%。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和重要性,也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比较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已经把进行体育锻炼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来对待了;有少部分的人想的比较长远,已经形成了终身体育意识;当然还有极少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和重要性,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很浅。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结果分析,男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最主要的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所占比例分别为77.3%、69.5%和63.12%;其次为“体育成就”、“形体健美”和“追求时尚”,动机比例分别占43.97%、41.84%和17.73%。女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和“形体健美”,所占比例分别为78.03%、68.94%和72.27%。调查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W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在这一方面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消费意识是比较一致的。除此之外,男生的体育消费主要偏重于“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其次是“形体健美”和“体育成就”,他们在吸引异性注意力方面表现较为强烈,希望能够得到自己喜欢的异性关注。而女生则比较偏重于“休闲娱乐”和“形体健身”,由此可见,女生对于“形体健身”是非常热衷的,因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她们瘦身、减肥,拥有其一直期望的好身材。

3.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闲暇时间以及闲暇时间分配的调查。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得知,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日常闲暇时间主要是2―3个小时或3―4个小时,由此看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每日的闲暇时间能够满足每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要求。为了方便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闲暇时间的自由分配情况,本文主要把闲暇时间可以进行的活动分为读书看报、参加体育活动、看电影、逛商场、聊天玩游戏、打工、以及其他等几个方面。男生在余暇时间里最喜欢做的事是“参加体育活动”和“聊天玩游戏”,各占比例为20.15%和21.98%;其次便是“打工”、“看电影”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49%和4.76%;最后是“读书看报”、“逛商场”和“其他”活动,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56%、1.83%和2.93%。而女生在闲暇时间里最喜欢做的事是“看电影”和“逛商场”,各占比例为16.12%和19.05%;其次是“读书看报”和“打工”,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3%和4.4%;最后为“参加体育活动”、“聊天玩游戏”和“其他”,分别所占比例为2.56%、2.56%和3.3%。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看电影、上网聊天玩游戏和逛商场等方面居多。其中,在参加体育活动选项比例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大多都愿意和朋友一起“看电影”和“逛商场”。

4.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情况的调查。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月消费情况是大部分大学生的月消费在800―1000元左右,主要占被调查人数的50.92%;其次是月消费为600―800元和1000元以上,各占被调查人数的22.34%和22.71%;最后是月消费在600元以下的,占4.03%。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月体育消费状况是月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为较低消费,占被调查人数的15.75%;月体育消费在100―150元的为低消费水平,占45.42%;月体育消费在150―200元的为中等消费,占被调查人数的21.61%;月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上的为高消费水平,占被调查人数的17.22%。调查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月体育消费水平大部分处于低消费的状态,而且每月的体育消费相较于每月的总消费来说,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体育消费远低于其他消费。

5.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调查分析。具体的消费类型分析如下:①体育实物类消费:实物类消费主要包括运动服、运动鞋袜和小型的体育用品和器材等。调查得知男生和女生分别所占比例为74.36%和65.2%。其中,主要是体育服装以及鞋袜所占的比重比较大。②体育劳务类消费:劳务类消费主要包括参加各种项目的培训和在健身场馆内所产生的费用。经过调查得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在体育劳务类消费方面,男生有128人,占总人数的46.89%;女生有112人,占总人数的41.02%。③体育信息类消费:包括购买书刊、报纸、体育杂志、观看体育赛事等。参与信息类消费的男生是4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6.85%;女生是2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52%。

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的调查比例中,体育实物类消费所占的比重要比体育劳务类消费和体育信息类消费所占的比重大,其中在体育实物类消费的调查中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主要偏向于体育服装以及鞋袜的消费。

四、结论

1.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消费跟“获得健康有很大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消费当中,逐渐意识到它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

2.在被调查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中,“强身健体”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动机,男生主要偏重于“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主要在自我表现和吸引异性注意力方面有着较为强烈的意识。而女生则比较偏重于“休闲娱乐”和“形体健身”,因为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她们瘦身、减肥,保持好的身材。

3.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月体育消费大部分处于低消费状态,而且每月的体育消M相较于每月总消费来说,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体育消费远低于其他消费。

4.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的体育实物类消费大于体育劳务类消费和体育信息类消费。

5.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不允许和时间不充足,其客观因素主要是体育锻炼收费高、环境差。

参考文献: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3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xx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贵州大学南区在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5

一、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消费资料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取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实际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涵盖了城市籍学生9人,城镇籍学生28人,农村籍学生63人。

2.量表简介

依据南京农业大学傅亚丽、狄金华在南京两所高校所做的城乡籍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参考有关大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成果,结合对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访谈,在进行总结分析、合理扩展的基础上,笔者修订了《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2]本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调查对象的背景情况,包括性别、来源地、年级等指标;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特点、消费结构三方面进行调查。

3.施测过程

第一步,形成问卷,选定样本。

第二步,问卷统计,数据分析。

第三步,结论探讨,问题思考。[3]

二、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消费总体水平

根据调查统计,每月消费在4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学生的16%,400―500元的占46%,500―800元的占25%,800―1200元的占9%,而1200元以上的只占1%。调查结果显示,这批学生的消费总体水平差距不是很明显,主要集中在月消费400―800元之间。

2.消费特点

(1)消费来源单一。调查显示,90%的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给予。依靠勤工俭学、做家教换取生活费的学生只占到7%,而剩下3%的学生是用奖学金作为生活费。

(2)理性消费是主流。从调查结果来看,讲究实际、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56%的注重质量,20%的注重价格,注重品牌的只占到9%。这正是因为中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他们每月可支配的开支比较固定,而且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另外,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往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影响,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衣着质量显然还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但已经有向“小康”过渡的趋势出现。

(3)消费结构呈多元化的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消费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其他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多。一是手机消费。调查发现,99%的受调查学生拥有手机,购买手机本身是一种消费,话费更是每个月必不可少的支出。可见手机消费已经成为普遍的消费方向。二是电脑消费。调查发现,20%的受调查学生拥有电脑。购买电脑的资金基本上都是父母给予,少数是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三是恋爱消费。“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的常见现象。大学生的恋爱心态也有多种,有的是作为弥补感情空白、消遣时光的方式;有的是为选择伴侣积累经验,增进人生体验;有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从恋爱中获得精神享受等。谈恋爱学生的每月恋爱支出平均为300元,主要用于送礼物、吃饭等。

(4)经济管理意识比较差,储蓄观念淡薄。调查显示,受调查者中42%的学生打工或兼职的目的是增长社会经验,以补贴家用为目的的学生只占到21%,甚至还有的只是闲着没事干才去兼职的。对于“对支出有无记账习惯”的调查显示,19%的学生有记账习惯,39%的学生从来没有记账习惯,而42%的学生只是偶尔有记账的习惯。而对于“你是否有攒钱的习惯”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有攒钱习惯,而19%的学生没有,41%的学生只是曾经有过。还有对于“当你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你基本上会怎样安排”的调查,只有29%的学生选择“先存起一部分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的生活费。”25%的学生回答“进行该时期的预算,做好消费打算。”9%的学生回答“马上去买或马上想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37%的大学生选择的是“没什么安排,想到用什么就用什么。”显然,大学生的经济管理意识极为淡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学生16岁就开始经济独立和自我理财相比,这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总体来说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个性发展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消费来源单一等方面的原因,在具体的消费行为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脱离自身实际的盲目消费和从众消费

盲目性和从众性是大学生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倾向。盲目消费是指在消费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容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购买许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在对于“当你见到你很喜欢的东西时,你会控制不住自己而花钱买下吗?”的调查中,有37%的学生选择会买下,有43%的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会买下。而从众消费心理是指基于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以所在阶层的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例如手机和电子产品的消费,有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学生买手机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每个大学生都有手机,觉得自己也该拥有。盲目消费和从众消费都属于冲动型的消费。

2.虚荣心驱使下的“攀比”消费

大学生消费和大众消费一样,存在从众的心理和一定的虚荣心影响,容易出现相互攀比的现象。攀比消费在大学生中间主要体现在穿着打扮上。调查发现,有82%的学生不满足于自己现在每月的生活费,而是期望更高。为了换上一款最新型号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买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有时会向别人借钱。这反映出这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而虚荣心的作用又会刺激更多的同学也出现攀比心理。

3.不顾家庭实力的高消费

近年来受商业社会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口号下提倡超前消费、贷款消费的论调十分盛行,享受生活成为指导消费的新观念。调查发现,31%的受调查学生每月娱乐消费在60-200元,大部分都在200元以上。除此之外,学生间的礼尚往来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简单,礼物的价格都不菲。这表明大学生中存在着高消费的现象。这类消费往往出于追求别出心裁,前卫新潮,加上相互之间攀比,往往会造成过重的消费负担。有的家庭收入比较高,对子女的经济供给较多,形成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奢侈群体,主要表现在数码产品、旅游、娱乐时尚等方面的消费上。

四、对策与建议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观教育,使他们树立与自身条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观念,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要倡导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要倡导理性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教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和舆论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学会理性选择,克服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

2.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根据客观实际,用好手头的每一分钱,做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通盘考虑,合理计划。其次,要协调好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比重。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拓宽眼界、探索社会的最佳时期,精神文化消费占有较大比重是正常现象,同时要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当经济尚有余力时,可以考虑较高档次的物质消费和文化娱乐开支。但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尤其要保证不给家庭增加额外负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培养大学生群体良好的消费风气

高校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消费风气作为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明建设,要求大学生从日常一点一滴做起,坚持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坚持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消费、“面子”消费。其次,在校园环境设计上可以添加一些提倡健康消费理念的元素,用优秀的文化陶冶学生,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希尔斯.学术的秩序[M].李家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傅亚丽,狄金华.城乡籍大学生消费方式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研究,2007(09).

[3]吴琪.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03).

[4]陈金松.青年学生消费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青年科研,2009(05).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6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健身消费行为 调查 分析

一、前言

随着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体育健身观念的建立,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健康消费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明确的健康消费观念,良好的健康消费环境,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校管理者和社会行政人员都应该为大学生健身消费行为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这对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商学院五所高校学生共1500名,其中男生850名,女生650名。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

(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8份,有效回收率为91.1%。

(3)数理统计法。对本次调查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闲暇时间的活动情况差异较大

表1是长沙市高校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的活动情况表,从表中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主要是玩电脑男生、女生分别占42%和29%。其余几项男女生的选择情况差异较大,男生主要是参加健身活动占25%,其次为看书占17%,女生则是看书和逛街分别列二、三位,所占比例较靠近,健身则排在第五,只占8%。对长沙市高校大学生访问结果表明有一部分人闲暇时间在宿舍睡觉或闲聊,有不少女生表示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但对健身运动有一定兴趣。

2.增强体质是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消费活动的主要动机

表2是长沙市高校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消费活动的动机表,从表2可见,多数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消费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增强体质,男女生分别占42%和38%。男生的动机排序依次为:增强体质、消遣娱乐、健美减肥、调节精神等,女生的动机排序依次为:增强体质、健美减肥、消遣娱乐、调节精神等。通过访问表明,大学生参加付费健身消费活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多数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消费活动的动机有两种左右,且女生较男生复杂。在具体实践中,大学生的认识与行动还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有14.1%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付之实践,这方面女生也明显高于男生。

3.距离因素影响大学生选择付费健身场所的主要因素统

表3是影响大学生选择付费健身场所的主要因素统计表,从表3可见,多数大学生选择付费健身场所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距离因素占56%,其次考虑的价格因素占29%。由于大学生时间比较少且不固定,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一般为公交车或自行车,所以大部分参与付费健身活动的大学生选择的健身场所是其所在学校的体育场馆,学校的体育场馆不开放则选择学校附近的健身场馆,价格也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只要健身场馆的距离相差在15分钟路程之内,价格将决定大学生对健身场所的选择。由于现在的健身场馆所开设的经营项目比较齐全,同一档次的健身场馆其服务态度也相差不大,因此这些因素对大学生选择付费健身场所的影响不大。

4.参与付费健身活动的频率不高且不固定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活动的频率很低,多数大学生参加付费健身活动的频率不固定,只是偶尔参加,这部分同学表示,在有同伴邀约且自己也很方便(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作业、没有其它约会等)的情况下会参与,这部分同学占了41%,其次是从不参加付费健身活动,占了33%,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经常参与健身活动的男生选择的健身项目为不付费的活动,如室外篮球、排球、足球、慢跑等,大部分女生则表示懒得动。固定每周参与付费健身活动的大学生较少,绝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依赖性,而且在时间上也具有很大的零散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参与欲望。

5.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身消费差异较大

从表5可见,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身消费分配差异较大,男生在健身鞋和相关报刊杂志方面的投入明显高女生,女生参与付费健身活动的投入相对于其它健身消费投入的比例较多。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男生平时主要是穿运动鞋,休闲服,同时男生较女生爱运动,因此男生对运动鞋的要求较高,男生对体育赛事、体育评论的关注也明显高于女生,大部分女生对健身消费的投入不高,偶尔参加的付费健身活动的消费成了女生的主要健身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健身消费占日用消费比例明显低于男生。调查结果还表明,男、女生选择的付费健身活动也明显不同,男生选择的付费健身活动主要是羽毛球、乒乓球、器械运动,女生主要选择的则是健身操、瑜珈、拉丁操等有氧运动,这与男、女生的健身动机差异有一定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玩电脑成了大学生闲暇时间的活动的首选,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闲暇时间的活动情况差异较大,男生在闲暇时间会经常参加健身活动,女生则很少在闲暇时间参加健身活动。

(2)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消费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消费活动的动机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

(3)大学生选择付费健身场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因素,其次为价格因素。

(4)大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活动的频率不高且不固定。

(5)大学生的健身消费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健身消费分配差异较大,同时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选择的付费健身项目差异也较大。

2.建议

(1)加强健身意识的宣传,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自觉参加健身活动。

(2)将一些体育选修课以俱乐部的形式开设,使学生对喜爱的项目有所了解,自觉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健全学校健身制度,增加更多学生喜爱的健身项目,添置更多的健身器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健身活动环境。

(4)将学校俱乐部的健身卡形式多样化,如年卡、学期卡、月卡、次卡、宿舍卡、双人卡等,以稳定学生参与付费健身活动的频率,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给花浇水

下一篇光电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