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范例6篇

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范文1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并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许多事实表明,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尽管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对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作为外因,只有通过诱导、唤起、驱动而转化成内因,才能实现其动力效能。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要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和外部、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驱动力的各要素之和。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相对竞争优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之前,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净收益和创新收益的滞后期进行预测,另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风险和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估价,只有能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取得较高预期收益,又因风险适度、能力较强而能有较大成功概率的创新活动,对企业就会有较大的激励力量。

2.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部创新动力要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企业文化、激励机制、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相同的环境中,在相同的创新动力作用下,有的企业进行了创新,而有的企业却没有创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否富有企业家精神。优秀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指挥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至关重要。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支柱。

3.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在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中,与个人主体行为目标关联较密切的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因为个人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而能够帮助个人主体实现这一目的的动力要素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通过对个人主体的创新行为实施恰当的、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能够充分地调动个人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所以,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必将导致自身的创新活动失去动力和活力。

4.企业文化。除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外,在企业内部动力因素中,企业文化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个人主体的行为目标不仅包含着利益目标,还包含着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而在创新实践中长期积淀和形成的企业创新文化,会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使全体员工普遍地认同和崇尚创新,并将创新成功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活动。可以说,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5.企业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动力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与企业所拥有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业务、专业技术水平有必然的联系。能够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科配套、起点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是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6.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指: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在决定未来的技术创新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这些历史因素包括:最初市场、技术管理、制度、规则、消费者预期等等。在它们的作用之下,技术创新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进而导致成功的创新和采用新的技术取决于现有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些历史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赞同”采用现有的技术而“反对”采用新的技术。采用现有技术的收益递增导致创新锁定于现有的非优的、低效率的技术,并阻止采用好的、优越的、可替换的技术,并最终造成技术创新的低效率。

多数情况下路径依赖是技术创新的阻力,因此,需要企业进行路径创新,以积极正确的态度,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创新的成果,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放弃眼前既得利益,采用打破现有技术创新路径,进行路径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

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所发生的推动作用,包括产权动力机制、市场动力机制、政府动力机制和科技动力机制等几方面。

1.政府政策因素。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的财政、金融、信贷支持减免新产品税,加大R&D投入,以及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观是强大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政府行为会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2.市场驱动因素。市场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发挥着提供信息、经济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等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市场过程也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组织的过程: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方向刺激促使企业产生获取超额利益的预期,逆向刺激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市场产生的正向拉力与逆向压力与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基本动力。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激励是通过市场体系要素、市场竞争、市场结构与市场规则等变量进行的。

3.科技驱动因素。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品寿命周期变短,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其不断发展。

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是促使企业进行创新的基础动力。技术发明和发现具有转化为现实财富的潜力。当科学和技术的成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出现主动创造需求的情形,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完成创新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周期较长,可是一旦成功,将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4.产权动力因素。产权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有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实物的拥有权,无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非实物形态的信息、知识等的拥有权。一般而言,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要进行物质资本(有形)的投入和智力、知识资本(无形)的投入,创新的结果就形成了新产品和新知识。因此,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必须从法律上确立私有产权的地位,通过股票赠与、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员工持股和专利制度的建设来保护企业家和技术发明人的创新所得,对于一大部分未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而言,更应加快建立产权制度,创新产权激励的条件。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持续的创新动力手段,因为它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否增值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会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强大的动力。

5.产业集群因素。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集群内大量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互相进行合作创新,而且集群内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当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的氛围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将大大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外部动力要素与内部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除了在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之间、企业内部的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影响之外,企业外部动力要素与企业内部动力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概括为:在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来自于产业集群内市场的需求引力和竞争压力、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支持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企业利益驱动力,成为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对利益驱动力具有感应与放大作用,它能够直接驱动企业主体从事创新,并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间接驱动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能力则最终保障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成功的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技术、市场、政府、环境,激发出新的创新需求。而利润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总之,诸动力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产生了技术创新活动,而技术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诸因素,引发新的创新需求;新一轮创新又会推动企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产业集群内企业就是在内外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创新活动呈螺旋上升地不断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劲,徐学军.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研究.科研管理,2006

2.张宗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路径依赖.中国工业经济,2000

企业技术创新范文2

关键词: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109-02

1 引言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22.6%的年平均增长率,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为9.52亿元,实现增加值2.64万亿元,占GDP的6.78%;2011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实现总产值11.8万亿元;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更是高达13.53亿元,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持续加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技术进步成效明显,在部分工程领域的建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成了一系列全球瞩目的重大工程。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建筑企业普遍处于承接任务逐年大比例增长、营业收入不断创出新高、但利润增长少及来自施工的利润比例不断降低的状态,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十一五”期间徘徊在2.6%-3.6%,几乎不到工业企业的50%。建筑业虽不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却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场所。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建筑企业科技含量和水平的提高一直比较缓慢,劳动生产率低,科技贡献率只有20%-3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距甚远,劳动生产率只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30%-40%。当前,由于欧债危机和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建筑业发展增速减缓,国际、国内重要资源价格普遍抬升,国内物价上升势头持续推高建筑人工、材料、设备价格,建造成本难以控制,给建筑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建筑企业要逐步改变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

2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分析

技术创新包括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它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技术创新文化缺乏

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已经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在企业内部并不注重员工创新价值理念的培育,没有形成企业的创新文化。实际工作中偏重以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取得效益,对技术创新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性还没形成共识。

2.2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我国建筑企业年度科技投入约占年度营业收入的0.3%,而发达国家建筑企业科技投入达到年度营业收入3%-5%。据统计,日本建筑企业每年要将相当于公司利润的30%或年收入的1%投资于技术创新。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利润水平过低,一是由于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业主在交易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投标价格几乎成为中标的唯一因素,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必须包含在投标报价中,这种竞争模式致使企业难以及时收回技术创新成本,获取利润;二是目前我国建筑业处于过度竞争阶段,这种市场结构导致建筑企业陷入利润低下和无序竞争状态,企业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如何压低竞标价格以获取合同。

2.3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业主对技术创新认同不够,设计单位使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业主关心的是在投资控制范围内按时、按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缺乏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重视。同时,由于建筑产品的单件性,企业之前的技术创新难以完全复制到以后的工程项目中,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的积累。这些因素导致建筑企业采用新工艺和心技术的积极性降低,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2.4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同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主要体现在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较缺乏、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数量少、转化效率低、一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较弱等,我国建筑企业还未建立较完善的适应建筑活动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

2.5 政府重视程度较低

目前政府科技创新重点关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建筑业这种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不够,目前虽然也出台了一些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但是缺乏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扶持政策和措施,在科技立项方面支持也不够,另外政府主导的建筑新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工作也是滞后的。

2.6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突出

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对创新保护不完全的溢出效应,许多建筑企业缺乏自己特有的技术创新理念,更愿意等他人创新之后再跟进,这种采用模仿战略的建筑企业在现实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质量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技术受到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的严格控制和把关,一项新的技术要通过严格的审批才可以应用,而一旦该技术被批准,则可能很快成为行业标准,竞争对手完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付出就可以采用这项技术,这也大大挫伤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 提升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它开始于技术,最终体现于市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来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得重要保障。如何提升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可通过如下途径:

3.1 大力培育企业创新文化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特定的创新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创新文化是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创新文化哺育和决定了创新理念、创新导向和创新能力。建筑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应重视科技人才创新精神,支持教育和培训,应建立和完善以知识共享、能力和效益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倡导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成员之间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共享和交流,鼓励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效益的技术创新,建设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宽松的创新环境。

3.2 切实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建筑企业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施工技术发展动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确定技术创新目标时一是选择企业的优势领域和特色技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注重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的获取;二是选择最能提高企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重点实施技术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对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成果,及时以专利和技术保密的方式予以保护,同时将研究成果提炼为工法、标准等固化技术。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应高度重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来实现差异化,确立产业领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党的“十”提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筑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需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整合人力资源,组建企业技术中心,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组织和人员保障,以其为核心统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二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制定技术创新有关管理制度、建立行之有效创新人才管理及激励机制、探索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三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机制。

3.4 构建新兴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长期的战略活动,企业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估不能以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评价标准。建筑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长效投入,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一是加强企业的自有投入,提高企业科技投入指标,形成以企业科技发展基金、企业专项科技经费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定,至“十二五”期末,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二是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企业应组织力量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种技术创新科研基金,展开应用或基础研究;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3.5 加强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是指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党的十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就是要通过推动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显著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破解现存的科技资源共享难和科研成果转化难问题。建筑企业技术人员对建筑业最熟悉,对施工工艺最了解,提出的科研课题比较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研究成果更具有推广价值,但往往缺乏实验手段和理论支持,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正好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建筑企业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可以共享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3.6 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

信息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信息平台,为技术创新提供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功能;二是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适应施工项目管理对信息量的需求,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通过信息系统建立全面预算机制,缩短预算周期,同时通过严格的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将企业施工生产各环节用计算机进行及时信息处理,并在企业内部形成网络,做到企业人员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科学管理,使企业组织整体高效运行。

企业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优劣势;技术创新;战略管理

一、民营经济的贡献及现状分析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拓宽就业途径、优化所有制结构及拉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除了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外,民营企业本身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如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集约化不高、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即使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也难逃此厄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仅有430家,而超过8年的仅占总数的3%左右。

化解民营经济的发展瓶颈,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但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要依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获得,因此,在出口中不断遇到反倾销诉讼或遭遇技术贸易壁垒。即使在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江浙地区,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为了增强我国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技术创新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对民营企业创新问题观念的更新和澄清

目前社会上对民营企业的创新存在着很多认识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民营企业的创新热情及效果。本文对一些问题进行澄清,以消除笼罩在技术创新上的“专家化”、“神秘化”的光环,使民营企业敢于并善于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创新战略。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学术界对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大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力量;另一派则认为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关于大企业最适合于创新的假设,是由美国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提出来的。总结文献,大企业的创新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承担创新所需要的较高的固定成本;②只有占有较大市场优势的大企业才有能力把创新作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③只有大企业才能通过分散化投资减少创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④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使新产品的引入更加便利;⑤大企业在过程创新中有优势。

而曼斯菲尔德及其同事于1968年考察了若干产业,并没有发现创新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他们认为并没有事实支持大企业有助于创新。1977年,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阀值后,在企业规模和R&D活动及创新产出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总结文献,中小企业在创新上的优势有以下几点:①小企业常在新思想、新发明上有重要作用;②小企业家更富有创业精神;③企业人员少,领导易于了解和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特长;④小企业实施创新的速度快于大企业;⑤职工和企业容易保持一致;⑥小企业可以和大企业进行配合,形成协作关系;⑦“船小易掉头”的优势使得小企业在遇到困境时较容易收缩、转产。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时间间隔日益缩短,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日益重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如,知识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可以只从事产品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产品开发,通过转让来获得收益,然后再从事新产品的开发。

2.技术创新与高科技的关系。对创新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基于多年的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基于重要性的创新分类。他们将创新分为渐进的创新、根本性的创新、技术系统的创新及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渐进的创新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这些创新常出自于从事生产的工程师、工人及用户之手。这种创新虽是小创新,但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学徒们发明的“小玩意儿”拉开甚至决定了工业革命的到来。而且大创新只有在小创新的辅助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有些小创新虽然从表面上看并不具备什么科技含量,然而却可能带来很大的商业价值。尽管创新需要技术的参与,个别行业也需要高科技,但创新本身与高科技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不少创新只是成功地组合了已有的技术和产品,实际上根本没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创新既包括重大的发明创造和技术突破,也包括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对中小企业来说,后者更实际可行而且更重要。

3.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的关系。企业创新主要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或合作创新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彼此间存在若干差异,但也有某些共性和互动性。企业往往不是选择某种单一的创新模式,而是三种模式的混合体,只不过是以哪种模式为主导而已,但选择的原则都是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竞争力,并要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动及时调整创新主导战略。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与企业本身的技术实力、市场机会及技术市场发育程度相匹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原始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的知识,以大学和研究院所为主。集成创新就是指把个别的知识或者技术,整合为新的系统,是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是对引进的科学与技术,通过吸收、消化再研究,突破引进的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后两种创新以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过去我们的原始创新少一点,所以现在讲得比较多。事实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和消化再创新都是自主创新,不能偏废哪一类。原始创新的难度最大,把它放在首位也是企业长远发展必须的。但鉴于我国目前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原始创新不可能也不应该占很大比重。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原始创新在创新整体中也没有占到最大比重,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在我国现阶段,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是大量的。由于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企业只能不停地引进升级设备,造成了“反复引进”。因此,企业在确定技术引进项目时,就应该制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制度及具体步骤,这样才能真正“买到”技术,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企业的创新力高低及产业分布。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国内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国外媒体和学者多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较高,中国科技发展已取得重要成就;而国内媒体和学术研究的主流观点却认为中国企业缺乏创新,科技能力较弱。据《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分析,创新可以分为系统创新、核心创新和创新。目前我国企业在创新领域表现活跃,这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我国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提高缓慢,系统创新能力更为欠缺。国外学者一般采用专利数量指标来衡量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我国企业所获授权专利中,大部分是外观设计专利。而目前国内学者和媒体之所以认为国内企业缺乏创新,则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核心创新和系统创新的缺乏。

三、民营企业创新的优劣势分析

民营经济在经营体制、资源禀赋、经营特点及组织结构上具有不同于国有或大企业的一些特点,因此也拥有了一些不同于国有或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综述如下。 转贴于

(一)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劣势。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劣势主要在于缺乏资源。这些劣势分别包括: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弱、自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经营管理落后及政府政策扶持不足等。

1.人才、技术缺乏。目前很多企业中,除了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能力不够外,更严重的是现有的有限人才还在流失。许多企业的管理、技术人才流失率都超过20%。据广东省中小企业局2005年9月在广东省开展的民营企业人才状况问卷调查,民营企业的人才基本情况是:高学历的人才少;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大企业对人才更具吸引力。而民营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39.37%的企业回答最需要专业技术人才,29.98%的企业回答最需要高级管理人才,20.81的企业回答最需要销售人才,6.71%的企业回答最需要一线岗位人才,3.13%的企业回答最需要财务人才。这些都表明了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2.融资难。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内部融资是将自身利润转化为积累,外部融资是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通过金融中介融资。从外部融资渠道来看,我国对公司上市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如要求公司连续3年赢利,总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这对一般规模较小、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在债权融资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尚无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的先例。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得到的支持也远远不够。中央银行每年新增贷款1.5万亿左右,非国有企业贷款仅占30%。另据调查,我国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一家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发放贷款,仅广发行在有房产抵押或公司担保前提下对中小企业中个别优秀企业以“个人创业贷款”名义给予少量贷款,数额仅为10-30万元左右。在外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比例便显得较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平均只有68.1万元,依靠利润留成途径增加的资金与民营企业发展所需全部资金相差甚远,许多民营企业只好借助黑市融资,资金成本负担很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除人才、资金劣势外,民营企业大多属家族企业,其中的大多数企业的治理结构落后,且其信息化程度低及民营经济在政府政策方面的“次国民待遇”等原因,使得民营企业在资源上相比较国有或大型企业处于劣势。

(二)民营中小型企业具有的优势。从熊彼特开始,经济学界对大、小企业的创新优劣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罗斯维尔认为大企业比小企业有更复杂的管理结构及官僚体制,这使得小企业的创新相对而言更具开放性和对市场变化更敏感灵活。另外,大企业的行政等级制度常会窒息研究人员的创新热情,使得中小企业可以从其科研人才的溢出中得益。大企业对研究人员的最好奖励是将其调至管理层,而小企业则将创新视为战略核心。此外,大企业对小的、不太重要的创新往往不重视,而中小企业则对之充满热情,这也给他们一个机会。小企业在产业成长的早期、创新和熟练劳动力比较重要的行业以及近似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较大企业也具有相对优势。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经济还有其特有的体制优势。它是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决策独立自主、经营面向市场、经营与利益挂钩及人才优胜劣汰。这使得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对市场反应灵敏、科技成果转化快的优点。另外,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投入结构的改变、信息的普及等,这些使得中小企业可以用比以往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技术和信息,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企业的资源劣势,更易于其创新和成长。

现实也充分证实了民营中小企业在创新上的优势。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6%的专利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在国家确定的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有77家,占75%。民营企业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四、民营企业创新策略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拥有的资源、管理水平及创新状况差异很大,在传统和高科技行业都分布着很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

(一)区域创新竞争力的分布及不同区域内企业的创新策略。1.区域创新竞争力的基本情况。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几年来关于地区科技竞争力调查来看,我国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较高,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较低,中部的创新能力大体处于两者之间。东部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远高于中部、西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已基本成为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部也有类似倾向。而在西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并不突出。

2.启示与政策建议: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分布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和当地的体制特征、企业发展及政府的作用分不开的,这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据此,本文对提高区域及企业创新能力提出若干建议。

首先,观念和制度对区域创新的水平影响巨大。东部地区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创新能力迅速得到提高,由不及中西部到超越它们,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给其经济带来的活力,以及东部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关的政府政策优惠,再加上东部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及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其次,一个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产出能力强大的地区,其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可能不一定很强;相反,一个科技、自然等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能采取积极的政策手段,也能够为企业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如广东的知识创造力在东部地区仅处于中游,但他在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环境上却拥有突出优势,这使得他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相对较高。因此,各地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时,要认识到政策措施在弥补弱势、发挥优势上具有的重要的作用。

再次,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是东强西弱,这基本上与我国民营企业、小企业、外资企业的布局相吻合。一般而言,如果区域内的外企、民企和小企业的数量多,那么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就强。例如,浙江、广东的科技投入并不高,大企业也不多,但数目庞大的小企业、民企及合资企业的创新能力却很强,这些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他们所处区域的创新能力。因此,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关键是企业有没有创新动力和能力。各地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政策重点应放在积极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引导及纽带作用。

最后,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打造适合区情的创新网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状况、地域文化也各有所长,应结合区情来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及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东部地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将不断弱化,这就需要这些地区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努力提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西部地区应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制,注重对中间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二次创业”。

(二)不同行业企业的创新。技术创新决不仅仅是高技术企业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创新任务。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民营企业在其赖以生存的产品完成生命周期以后,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一些民营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治理结构的调整及进行相关改进,也有不少企业无视新经济潮流,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从此销声匿迹。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为了长久生存及持续壮大,都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产业特征并将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创新。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及该项技术的市场前景进行考虑,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创新目标和创新行为,并适时转换创新模式。大力发展合作创新和集群创新,以克服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弱点,缩短创新周期及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等问题,改善民营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另外,民营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集中有效资源向“专、精、特”领域发展,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寻求大企业不愿或不能涉足的领域,从某一工序、某个零件生产入手,并利用自己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的优势,并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武装自己,形成有别于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民营高科技企业,则应集中力量,在政府引导下选择少数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与其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及技术转移,以实现在具有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同时,民营高科技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要注意避开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选择在其核心技术的下游进行创新,以避免巨大投入和市场的风险。

(三)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创新策略。本文以企业年龄、规模、成长速度等为划分依据,将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

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资金、人才都比较缺乏,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一般应选择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策略;而技术力量比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创新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比较有利,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就迅速转让出去,再去从事新产品的开发。中小企业进入成长期后,应选择适当的竞争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策略、“小而专、小而精”策略、优势互补联合竞争策略、寻找市场空白策略等等。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则应继续进行科研开发,以降低产品成本。这时可采用自主创新策略,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形成技术壁垒,阻止技术外流和新企业进入该领域。当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则应将创新重点放在渐进式的工艺创新上,努力开拓市场,并根据市场变化着手进行新产品开发。而在衰退期,则应进行撤退战术,并开发新领域。在实际操作时企业要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时期,可以在同一时期综合采用两种或更多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四)创新战略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是靠模仿创新模式来开发新产品,在实践中很少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由此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忽视技术创新的市场调研,对市场发展趋势缺乏科学判断,导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市场变化。或重视技术创新,却忽视对新产品的市场开拓,缺乏有效的营销战略,最终导致创新产品不为市场所知,积压严重。因此,民营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在对自己面临的技术、市场、产业机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及自己的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创新战略,并对技术、市场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技术开发、生产及上市时机及对配套组织与制度作出相应安排。

参考文献

[1]刘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顾卫东.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过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2.

[3]朱高峰.自主创新:把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N].光明日报,2005-11-13.

[4]谢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J].管理世界,2006,(2).

[5]剧锦文,李劲民.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深层阻滞原因辨析[J].经济经纬,2005,(2).

[6]辜胜阻.六大对策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6-09-18.

[7]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及其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

[8]陈德萍.我国民营经济成长条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

[9]沈运红,王恒山.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发展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6,(4).

[10]杨栩.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5).

企业技术创新范文4

一、市场需求引力

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拉动和牵引企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主要外部动力。企业家福特曾经有一句景点的表述,不管消费者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福特对于市场的差异化需求,采取的是“不反应”策略,而同时采用了大量创新。福特所关注的是市场对于低成本和廉价汽车的需求,福特汽车公司采取的创新策略包括:简化汽车结构,零部件生产的标准化和专业化,采用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汽车等等。企业技术创新正是要把握市场需求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满足需求的同时又会诱发新的需求,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从全球来看,对于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具有较高技术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立足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二、政企推力

国内外多数国家的实践证明,政府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者。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如果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而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则不仅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持续的税收收入,而且可以解决一定量的就业问题。在IBM公司开发商业电脑是,美国政府曾经主动要求提供资助,后来被IBM公司拒绝了。从这一点来说,政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已经不限于一般的诱导了。

三、技术推力

技术创新往往是是以新技术投入为特点的,钢铁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大型机械的发展,而电子技术的投入,推动了机器电子工业的发展。新技术既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惠普公司的碳粉加工技术,推动了其打印设备的创新,可见科技进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而理光公司曾经在光学成像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当它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照相机的生产,形成了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强大变革动力。技术推力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一是因为技术总在不断发展,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因为技术具有可被利用于新产品的内在特征,从而具备了推动创新的应用价值;三是因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往往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所以,技术推力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竞争压力

市场竞争属于外在动力。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受到技术推动,往往还与市场竞争相关。Intel公司曾在芯片生产技术上形成了丰富的储备,却没有立即形成新的产品,直到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比如AMD公司更快地推出创新性产品。市场竞争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甚至形成一定的压力感。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Intel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加快了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市场竞争对企业产生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会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压力是市场机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外部力量。若果说技术推力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基础,那么竞争压力就起到了近乎催化剂的作用。

五、风险阻力

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活动,国外有关研究表明,不论企业还是其它科研单位的创新活动,都只有少数或者是极少数获得了成功。企业的技术创新以渐进式创新为主,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技术创新风险依然存在,创新风险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而强大的阻力。应对技术创新风险的方法主要有:(1)加强技术创新立项的审查,控制高风险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但同时会限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2)同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借助其基础研发力量,这是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有关技术创新的产权问题需要明确,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活动可能要承担较多经费。(3)与竞争性企业合作研发,共担风险。(4)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可以较为快捷地获得新技术,一般需要承担较高的技术引进费。

六、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由市场需求引力,政府推力,技术推力,竞争压力,风险阻力等。事实上,技术创新的动力系统更为复杂。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引入、合作开发等方式获取相关技术并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水平。

作者:赵永全 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茜,刘益.技术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1):154~165.

[2]祝烨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管理现代化,2017,(3):242~243.

[3]AdnerRandLevinthalD.Demandheterogeneityandtechnolo-gyevolution:Implicationsforproductandprocessinnov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147(5):611~628.

[4]P.M.Lee,H.M.Neill.OwnershipstructuresandR&Dinvest-mentsofU.S.andJapanesefirms:agencyandsteward-shipperspective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346(2):212~22.

[5]PhilipR.Tomlinson.Co-operativetiesandinnovation:SomenewevidenceforUKmanufacturing[J].ResearchPolicy.2010,39:762~775.

企业技术创新范文5

这些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都还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是技术?是资源?还是资本?都不是,全部加起来也还不是。我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简称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技术、资源和资本等都不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可流动的,技术迟早要被突破,资源是可分享的,资金是有限的。唯有企业的灵魂是别人学不去拿不走的,唯有创新力形成的竞争力是独有且长久的,因此说,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的是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以获得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有人说,企业经营是龙头、管理是基础、技术是工具,把企业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了系统,而是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连结并高效运转,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必须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工具,而不等同于技术进步。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搞清楚,错误地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发明新技术等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技术进步是技术概念,是以技术为导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追求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切中市场,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哪怕获得了诺贝尔奖项也不能算技术创新。

创新力是企业组织技术创新活动并且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培育创新力?

一、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观念存在于人脑之中,是无形的,但时刻影响着人的言行。什么人的观念要创新?怎么创新?企业领导者实践技术创新后再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企业领导者的事。其次,实施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切合实际地分配适宜的人、财、物资源,需要领导者进行组织和推进。因为,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必须领导者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利益、解决核心竞争力,这等大事应该由领导者亲自抓。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往往在谈到技术创新时,任务就交给了技术部门,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和浪费人力物力。可以这样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谁的观念要创新?——企业领导者;怎么创新?——身体力行去实践技术创新。

二、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传统企业的经营要领是供销做买卖,根据生产需要去采购物资——即供应,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即销售。这种供销式的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的企业盛行几十年,目前仍然存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模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营是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经营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不但要掌握现实的需求,更要捕捉潜在的需求,做到洞察先机,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动地影响市场需求,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竞争对手,发现对手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这就要求经营与技术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人为地将管理、经营和技术分割开来,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经营,有人搞技术,人马都齐全就是拢不到一块,形成不了合力。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技术创新的模式去组织企业的经济技术活动,企业的关键部位脱节所致。试想,工程师蹲在厂里不去研究市场、不去研究竞争对手,而是习惯于技术导向,搞了半天的技术进步,结果还是脱离市场的技术;经销人员不懂技术,只管推销,销售业绩稀里糊涂的好起来,又稀里糊涂的滑下去,卖不出去了,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价格问题还是服务问题,搞得清楚吗?

经营创新要求我们先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今天要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市场明天要什么现在就储备什么。欧美国家企业的策划部门和商业工程师负责提出“做什么”,管理部门和工业工程师负责提出“怎么做”,企业领导者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决策,屡屡成功。巴西铌公司的商业部最初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先不谈商业问题,而是与钢厂进行铌铁合金化应用技术的交流,教会了许多钢厂使用铌铁合金,获得了可观的铌铁市场份额,这就是能动地影响了市场需求。可见,经营创新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的转变,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

三、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

管理的任务是解决秩序、纪律和积极性,而调动积极性则是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要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核心,要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三大机制:

1.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一方面,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产出的投入则是浪费。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就是要辩证地解决好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技术创新约束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则落后,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纳入考核范围,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形成约束力。

企业技术创新范文6

关键词:企业技术;技术创新;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162-02

1 技术创新战略概述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市场发展方向、顾客需求以及自身资源及能力的指导之下,结合企业自身的总战略,而对产品的品种、产量、质量、服务等进行创新,为企业谋划新的长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所涉及到的创新目的、时间、方向、程度、重点等一系列问题,均要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一个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时,要做好企业自身的定位,确定在多大的市场范围内构建及发挥竞争优势,从而让自身的核心专长占据最有利位置。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按照不同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即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它们自身各有特点。一般来说,自主创新对于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创新思路等要求很高;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偏弱一些,但在对企业吸收和应用所引进技术上要求高效果,进而依托工艺上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划分细节清晰,权责明确,这也是很多企业现在正在采用的方式。

2 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将不断发展的科技应用于企业创新战略之中也成为大势所趋。无数企业崛起以及在激烈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实践已经表明,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核心专长,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由此可知,企业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这也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结合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并有效实施,以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3 不同种类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

战略是指全局性的重大谋划,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具有协调性、全局性和可持续性这三大特征。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分类,三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各有其

特征。

3.1 自主创新型战略

自主创新型战略以生产技术为中心,以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基础,并保持后续的研发能力,使企业在行业技术领域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样的企业在基础科研方面必须持续地投入资金,具有研发的独立性和不可预见性,而且对后续研发工作不需要依赖外部的技术和科研力量。企业往往有自己比较成熟的研发团队及实验室,并在该领域拥有大量专利,能够独立自主地实施从技术向产品的完整转化。

要制定自主创新型技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具备以下几个基础条件:首先,具备良好的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其次,具备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再次,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最后,能够很好地保护和分享专利。以福建省华隆机械有限公司为例,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数字仿形控制技术、激光对刀、PLC控制技术等应用于传统的石材桥式切割机上,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也赢得了发展机遇。又如福建科创光电有限公司,以“新型高分辨率多点触控电容屏”等新产品带动生产,也依次成为莆田知名企业。

3.2 模仿创新型战略

模仿创新型战略指的是企业不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为战略中心,而是通过逆向工程手段来制造领先者成果的产品,从而以低成本的优势抢占市场。模仿型战略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中应用较多,这些企业在没有研发团队的情况下通过反向工程手段获得技术及信息,在竞争中,其技术实力与自主创新型企业和合作创新型企业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由此可知,在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一线市场中,模仿创新型企业很难与之直接竞争,它往往会通过购买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技术或者有偿使用技术,来体现自身的成本优势,以此重新占领市场。例如三星电子公司,它在整个70年代前半期一直致力于模仿合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广泛掌握先进技能,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及产品零部件生产,为今后的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一般来说,模仿创新型企业具有以下几点特质:首先,具有非常敏锐的技术信息嗅觉;其次,具备异于另外两种类型的其它优势,如成本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在成熟工艺技术基础上直接打造新技术的优势等。当然,模仿创新型企业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技术创新的后续能力不足,当自主创新型企业有了技术上的突破时,就会将模仿者甩在身后,而模仿者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摸索阶段才能够弥补,这样的时间差会令模仿创新型企业陷入被动发展状态。与此同时,出钱购买技术的使用权,会增加这类企业的成本,不利于之后的成本优势显现。总之,企业欠缺自己的技术力量始终会受制

于人。

3.3 合作创新型战略

合作创新型战略是指企业主题之间在生产方面联系紧密,如一方向另一方提供零配件生产,彼此之间形成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除了客户要求提供新的产品技术之外,合作创新型企业一般不会对其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模仿其它产品。在目前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企业形态较为多见,其中有些企业在保持合作关系的同时,还会利用资金改进自己的设备、技术,培养研发团队,努力做自主品牌。

4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问题及对策

4.1 现状及问题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由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和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创新效益等方面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普遍来说,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欠缺融通资金。企业的资金获取和融资渠道较少,同时相关的信用和担保机制也不够健全。第二,欠缺高新技术人才。高新技术人才是企业形成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在数量和质量上合理拥有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才能够使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第三,欠缺信息资源。企业外部的有效信息是企业发展技术、把握市场机会的基础,如果外部信息缺乏广泛性、准确性、及时性,会给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4.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整体发展与进步中功不可没。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低成本和高差异战略是目前适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同时,实行先动战略能够使企业在动态的市场中环境获取竞争优势,进而打破和改变原有的竞争格局,并获得低成本、高差异及范围经济的优势,再让这些优势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具体来说,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率先创新,即依靠自身的努力及探索,产生核心技术并自主完成创新的后续环节,率先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开拓。其次,模仿创新,即以率先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为榜样,以创新产品为示范,通过反求破译或引进购买等手段来吸收和掌握核心技术,并对技术进行改进及完善,在此基础上研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最后,合作创新,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应当加强联系,取长补短,共同开拓技术及市场。尤其是在与大企业的合作中,小企业能够发挥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反应快的优势,充分利用大企业的设备、科技、资金等,快速提升自身的创新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中,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体制保障,为整个企业运作提供着新鲜的血液。只有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实现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多样化战略,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宫兴国.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系统理论构

建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1.

[2] 吴焱,刘云彤,焦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