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课堂范例6篇

生活课堂

生活课堂范文1

关键词:生活化 课堂教学 探究 情感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思想政治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时,教师要想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使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情感、价值观得到真正的陶冶,必须把政治教学融入生活,把生活引入课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模式。

一、构建多元化的生活平台

政治生活化的实施需要打造多方位的资料平台,而这一平台就在于我们日程的生活之中。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不断的积累生活,不断的去体验生活,才能为我们的政治教学积累生活化的教学资料。

(一)关注校园生活中的资源。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好人好事以及一些不良行为等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去评一评、去写一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了解家庭生活中的资源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场所,五彩纷呈的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政治、用政治的意识。

(三)留心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思想政治课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而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政治的天空,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

二、生活化课堂外部环境的构建

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的瓶颈在于课堂教学的和谐性,只有打破原有的师生界限,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共同搭建生活化的教学平台,才能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发展。

(一)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具有“民主”参与的能力

当今的学校教育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中,因而民主教学的范围也在随之扩大,要求在增加。从社会角度看,民主教学应能体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上;从学校内部看,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待改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从课堂教学看,要融合学科课程、活动课堂和环境课程为一体,营造更加活泼宽松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于能否活跃课堂气氛,能否使双方都有良好的情绪,对否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至关重要。

(二)建立活跃的政治课堂环境,师生形成互动

政治教学生活化必须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气氛,然而课堂气氛的民主、活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应用的主体意识。建立活跃的政治课堂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寻找学生关心的话题,让学生提前介入到材料情景的创设中来。如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们可以选择学生们共同关注的“染黄头发”事件。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心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与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敢想、敢说,对于不违背大的原则的问题肯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与不正确的观点,加以引导,用生活的事实论证,从而得出结论。

(三)立足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形式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有效地开展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对评价的再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给予适当点拨、启迪、调空评价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拓宽评价内容体系,改变单一评价学习结果的状况,做到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特点,解题策略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正视问题,提升认识,回归生活,运用知识,使思想政治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华中师范学院教科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生活课堂范文2

关键词: 地理题材 品德课堂 学生生活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句话概括阐述了品德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了好多年的时间里,有些教师面对一些综合性教材,往往还会手足无措。因为,教材中涉及大量地理、历史、社会的知识性内容,不知道怎么面对,尤其是抽象的、枯燥的地理知识教学。其实,只要让生活融入品德课堂,让课堂联通生活,寻找到品德课程应有的生活性、趣味性展开教学,就能找到品德课程应有的品德味。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进行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时的做法。

一、地理题材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地理方面的知识教学。一些教师把品德课中的地理当做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教师的知识储备缺乏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教师知识储备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识和课程改革知识的缺乏。在小学现阶段,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多数来自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一部分来自于其他学科教师兼课。无论是来自于哪种学科的教师,由于现有知识结构不合理,他们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不适应具有综合性的品德课的教学。如今在小学从事品德课教学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是一边学一边教的,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角度把握知识,这就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另外,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在客观上导致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困难。

(二)地理知识与品德教育分离

教学中,老师不知道如何对涉及的地理知识进行定位,准确、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容易上成纯粹的地理课,上成知识传授课,知识味浓,情感性不足。没有情感的交融,就没有品德与社会课的生命,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质量取决于学生的情感质量。因此,实现地理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统一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工作。

二、地理题材品德课的教学策略

面对教材中大量的地理知识,怎样既能做到传授地理知识,又不忽视品德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呢?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德性”,即品德课应有“品德”味。

(一)回归生活

品德教材有着大量的地理知识。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抽象的知识,更何况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呢?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类似教材时,照本宣科,重知识学习,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认知喧宾夺主替代了道德教育。如果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那么,学生学习知识,就会“如鱼得水”。

(二)融于活动

纯粹的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是很枯燥的,小学生都处于好奇阶段,如果在课堂上,让孩子简单地、枯燥地记住一些地理数字和专业知识,那么孩子的兴趣火花肯定会被浇灭,甚至被扼杀。如果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融于活动,让孩子在游戏、讨论、竞猜等活动中学会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我相信孩子们肯定会终生难忘。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我认为,学生的感受就是最好的品德教育,因为,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那是学生自己的,是最真实的。这节课的教学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它实现了“知识认知”到“心理体验”的转换,较好地将地理知识与品德教育融合在了一起。

(三)情感体验

面对地理知识的教材,教师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素,需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致使知识与品德成为“两张皮”。到正式传授知识时,教师就会以知识传授为本,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重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品德学科应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往往会淡化,甚至忽略。

以《金字塔下留个影》为例。教学本课,不仅要让儿童了解有关埃及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欣赏,认同生活在异地、它国的人和他们的优秀文化。在教学中,当教师讲解“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四五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用重达10多吨的巨石建成金字塔的”和介绍狮身人面像的历史故事时,不必像有的教师那样刻意强调,埃及人是如何如何伟大,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智慧,等等。教师只要创设适当的情境、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自然地受到触动,情感得以升华,会被古埃及人的智慧折服,引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从而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这种情感上的反应不是教师外在强加的,而是生活事实本身蕴涵的,是意之如此,情之所致。这样发自内心的、自然产生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地理知识里蕴含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又蕴藏在知识当中,它们无法剥离。面对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教师只要将生活融入品德课堂,让课堂联通生活,就能从地理知识中寻找到品德应有的德性,就能“品尝”到品德应有的品德味。

参考文献:

生活课堂范文3

关键词:生活;课堂;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17-01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分数论英雄”一统天下,社会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唯“分数”是瞻,为了分数,学生机械的背诵,枯燥的做题,没有用“真心”去体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变成空洞的说教,教师讲的乏味,学生听的昏昏入睡。考试时,教师提供复习提纲,学生照纲背纲,即使背诵了也不理解,何谈应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据此,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从生活出发,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内化成他们的道德认知,从而提高其品德修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生活即教育”。据此,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让教学与生活成为同一过程、浑然一体,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科特点的内在要求。

生活课堂范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生活教材 捕捉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10-01

《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

教学中,让我深感数学的魅力。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让数学课发挥其魅力并影响学生呢?下面谈一谈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而在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方法和各种有益尝试。

一、挖掘生活教材,创设生活情景,推进素质教育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根据教材内容,应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感d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身边问题。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问题,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到处都存在数学问题”,从而较好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引发学习兴趣,想学到好学。如: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从家到学校有多远,你今天又购了什么学习工具等等。在此由生活接触到的东西就用到了数学知识,自然就帮助学生们引入到对数学的初步理解。

二、课堂内外知识延伸,巩固数学知识

数学就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生活无时不数学,数学无处不生活,我们往往缺少的就是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要把生活中的东西引入课堂,让数学课堂变得趣味化、生活化。课堂是学习各类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把课堂知识向外延伸是有益的。教师要结合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去从个方面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并把知识拓展延伸。如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小数的资料,可以到生活中寻找商品的价格,再通过量身高的实践活动,以及购买文具等活动建立对小数的认识、比较等,也加深了对小数的了解。再如学习统计时,除了教材提供的统计对象以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就学校班级,各班人数,男、女生人数等进行统计。其中对学校人数就要有所行动,可以让学生分块、分批去调查、询问、各个班的情况,最后把每个人的调查情况综合一下,就可以得到全校人数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的完整过程,获得了课堂上所得不到的练习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合作能力。

三、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不要一味的去捉摸一些固定的东西,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见识不一样,思维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周边的素材来灵活进行捕捉和设定导入内容。

课堂中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尽可能的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强调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我们就要利用一切可能机会,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同时还要把生活知识数学化。这是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知识是为生活服务,其实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多创设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大增加。

比如在讲到图形面积时,正赶上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我先把学生带到操场,新建校绿地很多,我选择一块长方形绿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量得这块矩形绿地长16米,宽12米,学校想在这块绿地中间修两条长方形通道,所占面积为原绿地面积的一半,请大家为设计者出主意,你将怎样设计通道的宽度呢?现场设计问题,学生现场讨论,热情高涨,问题迎刃而解。

生活课堂范文5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 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1,服务意识。服务是和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有效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2、生活意识。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工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力。现在小学数学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二、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生活化的基础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学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必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首先,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绿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例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例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布置作业,想一想 同学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分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其次,指导学生观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原图形和立体图形,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形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已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个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是几种常见做法:

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庙,里有个和堂在说从前山上有座",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

运用实物(挂图)设情境.圆的认识教学,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有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为什么,老师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像踩在颠簸不平的路上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形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以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生活课堂范文6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有有效手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如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首先取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正方体拼成长方体,长宽高与体积(4 1 1 4)4立方厘米,然后取三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一层,长宽高与体积(4 3 1 12)12立方厘米,再取6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2层,长宽高与体积(4 3 2 24)24立方厘米。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此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板书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

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生活意识。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二、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书捕促、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首先,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以小学数学第十册举三个例。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例2:长方体各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长体。例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布置作业,想一想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资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个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是几种常见做法:

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做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圆的认识教学,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有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象踩在颠跛不平的路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的特点,运用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也一样,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模拟生活创设情境。如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

第一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走了2人,来了4人,现在有8人。

问:谁能把第一小组人员变化情况列成式子?6-2+4=8(人)

问:谁把它编成求“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

第二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先来了2人,后面又来了3人,现在有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