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7 05:19:41
【摘 要】许多慢性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健康状况的主要途径。通过健康教育使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加快健康促进的步伐,也是解决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健康 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制约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50%~55%)、环境状况(20%~25%)、遗传因素(15%~20%)、医疗保健结构的工作(10%~15%)。总的看来,遗传(基因)和环境(自然、社会)是健康的决定因素,遗传决定了个体健康和对疾病的易感性,环境决定了易感个体疾病的发生;而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则极大地影响着健康状况,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类生命处于非健康状态,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
一、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人们的行为表现直接显现在外,构成生活方式的显现部分,但支配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却隐含在内,仍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总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不管何种生活方式,总要受许多因素制约。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是由生活的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等组成。
1.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常见的死因中所起的作用
说明:各种不良因素在不同死因中的作用比例(%)
2.不健康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
有调查发现,10项现代办公室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极度缺乏体育锻炼;(2)有病不求医;(3)缺乏主动体检;(4)不吃早餐;(5)与家人缺少交流;(6)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7)常坐不动;(8)不能保证睡眠时间;(9)面对电脑过久;(10)三餐饮食无规律等。这项调查虽然只是上海市的,但它同样也反映了国内其他大城市的生活方式,比如有研究说北京市5个人中就有1个是胖子,肥胖是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又一主要表现形成,而肥胖产生的原因也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同样的原因在农村也开始显现。
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许多的改变。过去的某些不健康行为没有得到完全的纠正,又增加了新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饮用不清洁的水、吃东西前不洗手、膳食不平衡、食物由多粗粮改为多细粮、吸烟、超量饮酒等等。
3.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内容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合理安排膳食;(2)坚持适当运动;(3)改变不良行为;(4)保持平和心态;(5)自觉保护环境;(6)坚持学习健康知识等。
二、如何开展健康的生活方式
1.健康教育是树立健康观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而健康促进如不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则健康促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2.健康促进的良策之一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不仅从身体上,也从精神上、社会适应上达到人的健全、健康状态。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就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会议,明确提出了“体育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997年在第47届世界健康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召开了联席会议,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健康促进的视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的”运动观点。
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促进人的整体机能全面发展;加强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在健康上的高度协调;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特殊生活方式。
3.树立科学合理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发展
更新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健康观,建立保障人人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是现代人应该付诸实施的社会工程。
4.加强国民体质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力快速解决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健康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健康的诸多因素都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加强健康教育,让每个人认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慧芳,王斌全,苏艳等.健康观与健康促进[J].护理研究,2005,19(4):716-717.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
我们生活在21世纪,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志都能知道并做到21世纪健康新观念:20岁养成好习惯,40岁指标很正常,60岁以前没有病,健健康康离退休,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人固有一死,或死于自然凋亡,或死于病理死亡。自然凋亡,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生如春花绚烂,走似秋叶静美。
生死这是一个美丽的循环。吕正操将军106岁,雷洁琼106岁,宋美龄106岁。他们怎么走的呢?睡个觉,安安静静就走了。不用做气管切开、心脏按摩、冠脉搭交、开颅、打洞、抽血,不用这么折腾。一百多岁睡个觉就走了多好啊!这叫自然凋亡。那么什么叫病理死亡呢?中年得病,花钱受罪,肉体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财两空。有个著名演员两次肝移植花了一百万,花了以后幸福吗?刀口一尺多,痛苦不用说了,抗排医药费5万到10万,打一针一千五,最后钱也花了,罪也受了,可人呢?也走了。这就叫病理死亡。
我们谁都愿意自然凋亡,谁都不愿意病理死亡。多希望活到100多啊!为什么都做不到呢?道理极简单,就是一句话――我们违背了生命的规律,所以受到了规律的惩罚。规律就是铁,谁碰谁出血;规律就是纲,谁顺应谁健康!其实呀!健康是极简单的,谁违背客观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就能好人一生平安。我在这里预祝各位都能做到――好人一生平安!那么健康规律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说了,健康就是四大基石,即是:父母遗传基因占15%,环境占17%,医疗条件占8%,生活方式占60%。在生活方式当中,合理膳食是重要方面。
健康是所有人的事。但是你要仔细研究最重要的八个字――合理膳食、心理平衡,这是健康最关键的八个字。什么叫心理平衡?有个好的心态。最关键核心的两个字,健康本质上就是――和谐,就是做到量不多也不少,这样就实现了均衡、和谐和中庸了。最关键的,谁不想健康一百岁?百岁快乐无病无痛,一生幸福?实际上就是做到一个字,同志们一定要记住这一个字,并且做到,谁就能健康百岁、快乐百岁。那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字呢?就是中国的“中”,中庸的“中”,做到“中”,就做到了和谐,和谐了就能够健康,健康了才能够长寿和快乐。下面我要讲讲燕麦对健康能起到什么作用。
第一是燕麦被美国FDA列入功能性食品。哎呀!极不容易啊!它就批了两个,一个是燕麦,一个是大豆。(FDA)美国非常权威的机构啊,认可啦!功能性保健食品就这两种,我们报上去好几百种人家就批了这两种啊!燕麦的作用呢?1963年美国学者已经发现了它一系列的好处,现在已经四五十年了,做了无数的研究――动物实验、临床观察、流行病学对照研究,燕麦的作用是铁板钉钉子了,这个美国认可了。我们一共组织了18家大医院的400多个病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因为你说耗子管事那么人管不管事?究竟能管到多少?结果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做下来证明了三条:
第一条:吃了以后胆固醇下降、甘油三脂下降很明显,胆固醇大概能下降15%左右。同志们!胆固醇每下降1%心肌梗死就减少2%啊!
第二条:燕麦含的可溶性纤维素很好,吃了以后肠道通畅。肠道通畅对中老年朋友有极大的保护作用。刚才日本学者说了,结肠癌越来越多,是因为饮食不合理。研究发现,美国人吃肉食比较多,他们大便比较少,一天一回或者两天一回;非洲人,食物很粗糙,因为他们食物纤维很多,他们大便一天两到三次,美国人是一到两天一回,非洲人是一天两到三次,就是这样,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美国人是非洲人的四至六倍。这道理极其简单,非洲人是一天两到三回,他们肠道很通畅,毒及时排除去了。燕麦就能使人肠道非常通畅,不用吃药。
第三条:对糖尿病人或者可能成为糖尿病人的肥胖病人,燕麦的降血脂效果特别好,降甘油三酯效果也特别的好,当然对普通人体也很好。虽然还有些别的,但主要就三条结论。总之,燕麦由优良的蛋白构成,它的蛋白脂肪比例特别好,不光是降血脂。我们知道现在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心肌梗死有9大危险因素,这9大危险因素就能够解释90%的心肌梗死。
第一个是血脂高,燕麦正好可以治疗、防治高血脂。只要控制了这几个危险因素,6个心肌梗死可以减少5个。人人都能做到很健康。当然,同志们真正要做到健康,不是光吃燕麦就能做到,也不是说光合理膳食就可以,健康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具体说,你吃这个就健康。吃萝卜健康、白菜就不健康;吃绿豆就好、红薯就不好,健康是整体的观念。
第二是两个字。第一个是“学”,以哲学认识世界,以科学观察社会,以医学珍爱生命,以佛学对待人生。同志们!哲学认识世界让我们求实、求是、求真,能够化繁为简、画龙点睛;科学观察社会,宏观、微观、客观观察,让我们洞明、点石成金;医学真爱生命,要养生,更重要的是养心,还有更重要的是养神。养生、养心、养神,做到无病、无痛、无疾而终;佛学对待人生,包容、从容、笑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你以这四个学:哲学、科学、医学、佛学,人生就完美了。
第二个是“道”,即“为事敬道、为人厚道、立身正道、立言大道”。我们做事吧,都要学德国人,德国人做事精细、精密、精确,德国人真的极认真的。但做人不能精,做人一精适得其反。水至清则无鱼,你太精了就没有人敢跟你交朋友了,所以做人要厚道。立身正道,不能有歪的斜的,歪的斜的你可以是可以,你走不远,只要立身不正,早晚会倒的,走不远。人生最重要的是选择,奋斗和努力那都不是最重要的,方向才最重要。
同志们:
选对方向精彩一生,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选对思想成就一生,思想不对一生受罪;
选对导师智慧一生,导师不对白费学费;
选对伴侣幸福一生,伴侣不对半途而废;
选对理念健康一生,选对事业顺利一生;
选对朋友快乐一生,选对方法轻松一生。
还有四个三:
第一个三,是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第二个三,是季羡林总结的。有一天我跟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的金大侠去看国学大师季羡林。谈话当中他谈到“一个人希望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人生辉煌”很简单。第一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第二是跟你的领导上级下级和谐,夫妻兄弟朋友人际关系必须和谐;第三是自己身心和谐。
第三个三,是三个“平”。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粗粮细粮豆腐;平和心态,不争不恼不怒,爱心宽容大度。平均身材,不胖不瘦,每天早晚走走路。
第四个三,这个最重要,它们是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再大的烦恼,再让你痛苦的事情,只要你想想井冈山,想想前前后后中国革命空前伟大万里长征,牺牲了两千万人,历经无限艰辛最后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想想这些你就会充满感恩之心,充满感谢之意。
再想想普陀山,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了。人类就不如一粒沙子、一块石头,它们经历了几千万年的岁月。我们人生太短暂了,与它们相比你就会觉得自己应该谦卑,就再也骄傲不起来。
洗涤剂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剂可以致癌
目前家庭常用的洗涤剂主要包括用于清洁餐具、果蔬的洗涤灵、洗洁精,用于清洁衣物的洗衣粉、织物柔软剂,用于厨房、厕所清洁的去油净、洁厕灵等几大类。这些洗涤剂虽然用途不同,但绝大多数都含有低毒或微毒的化学物质,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
生活洗涤剂实际上是将石油垃圾开发的副产品。由于它溶于水,所以它的本质一直被忽视掉。生活洗涤剂的洗污能力主要来自表面活性剂,因为表面活性剂有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渗入到连水都无法渗入的纤维空隙中,把藏在纤维空隙中的污垢挤出来。而化学洗涤剂则挤在这些空隙之中,水难以清洗它们。
同样,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渗入人体。沾在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0.5%渗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倍以上。进入人体内的化学洗涤剂毒素可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血液酸化,人容易疲倦。这些毒索还使肝脏的排毒功能降低。使原本该排出体外的毒素淤积在体内积少成多,使人们免疫力下降,肝细胞病变加剧,容易诱发癌症。
生活洗涤剂侵入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据有关报导,人工实验培养胃癌细胞、注入化学洗涤剂基本物质LAS会加速癌细胞的恶化。LAS的血溶性也很强,容易引起血红蛋白的变化,造成贫血症。化学产品的泛滥是人类癌症越来越多的最大根源,而化学洗涤剂是人类最直接最密切的生活用品。
人们在广泛的使用生活洗涤剂洗头发、洗碗筷、洗衣服、洗澡的同时,化学毒素就从千千万万的毛孔渗入,人体就在夜以继日的吸毒,化学污染从口中渗入,从皮肤渗入,日积月累,潜伏集结。由于这种污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很明显,因此,往往会被忽视。但是,微量污染持续进入体内,积少成多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人体的各种病变。据健康保健专家介绍,由家用洗涤剂造成的化学污染是近年来白血病、恶性淋巴病、神经细胞瘤、肝癌等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经期等特殊时期最危险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洗涤剂大都含有氯化物,过量接触或吸收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有研究表明,洗涤剂中的烃类物质,可致女性卵巢丧失功能,或致孕妇卯细胞变性,卵子死亡。临床发现不女的不孕与长期使用洗涤剂关系密切,洗涤剂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还有致胎儿畸形的危险。
专家提醒,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使得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因身体代谢功能改变,对化学用品的敏感性增高,会增大自身受伤害的几率。女性在这些特定时期应特别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使用洗涤剂类清洁用品。
洗涤剂是“杀手”
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洗涤剂中含有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有潜在的致畸作用,会导致活性及数量下降。
据专家介绍,洗涤剂中含有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造价较低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易产生泡沫,并具有较好的去污能力。但是高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破坏生物原有的生理平衡机制,干扰生物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作用。对生殖系统而言,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明显降低的活性。
应该指出,实验中的洗涤剂是通过涂抹、注射、口服进入小鼠体内,并在体内停留12周,剂量也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量要高得多。可见,只有长时间、高浓度地接触洗涤剂,才可能对生殖细胞产生影响。因此只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就能大大减少它的危害。
造就粗糙“主妇手”
我们用洗洁精每天洗洗涮涮时,手对洗洁精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会出现排斥反应,比如起红点、痒等,形成“主妇手”:干燥、粗糙、没有弹性,偶尔还会出现褪皮现象。原来洗洁精中都含有对皮肤有害的化学成分,这种化学成分在去除油污的同时从皮肤中吸取水分,让手变得干燥、敏感、脆弱,使手部皮肤失去保护而变得粗糙。
洗洁精到底该不该用
国家对洗洁精产品质量实施了严格的卫生规定。例如,洗沽精中不得使用一般洗涤剂常用的增白剂、酶制剂;其中的细菌含量应控制在符合卫生标准的范围内;内含的铅、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有关规定;用于洗涤蔬果时不应影响其色香味,不能破坏其营养成分;对餐具应无腐蚀作用等。因此,符合国家质量检验标准的洗洁精,安全系数是比较高的。
相对而言,洗洁精的残留物问题反而应该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使用洗涤剂的常见误区
专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导致洗涤剂进入人体内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使用时直接与皮肤接触;有创口时,会由伤口进入人体内;洗涤剂使用过程中清洗不彻底,使之附着在餐具和蔬菜水果上,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而我们使用洗涤剂有很多误区,应该引起注意。
马马虎虎流水冲:许多人以为用流动的水随便冲一下,就可以将附着在果蔬表面残留的洗涤剂冲掉。岂不知要彻底去除还需要给洗涤剂一些溶解于水的时间。流动的水只能将部分洗涤剂冲掉,还有一部分的洗涤剂因为没有来得及溶解到水中,依旧留在果蔬表面。
没完没了清水泡:既然洗涤剂有一定的溶解时间,那么长时间的浸泡是否就可以将其完全清除干净呢?事实上,洗涤剂溶解在水中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因此理论上说,浸泡15秒和浸泡2小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如果浸泡时间过长,溶解了洗涤剂的水往往还会重新渗透到果蔬中去。
手有伤口勉强洗:手不小心划破个口子,洗涤剂则会通过创口随之进入身体,比平时间接接触的浓度陡然增高数十倍,对身体的影响自然大得多。
干毛巾直接擦试:将浸泡在洗涤剂中的餐具拿出来直接用干毛巾擦拭,看起来好像可以使得餐具干干净净,不会残留洗涤剂。实际则不然,干毛巾将水分吸走,表面残留洗涤剂的浓度反而会升高,这也是不可取的。
如何正确使用生活洗涤剂
用洗洁精洗餐具、食物要尽可能用清水冲净。一般不油腻的餐具,不必用洗洁精;水果、蔬菜一般少用洗洁精;必须使用洗洁精时,应先将洗洁精稀释后再使用,并注意多冲几次。
洗洁精洗涤餐具时,主要有两种洗涤方式:(1)浸泡洗涤时,将洗洁精用水稀释成200―500倍(洗涤浓度以0.2%~0.5%为宜),浸泡时间以2分钟到5分钟为宜,用海绵或抹布擦洗后,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2)洗洁精直接倒在海绵或抹布上,沾取少量水后擦洗餐具(注意戴上橡胶手套),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建议采用第2种洗涤方式,该方法洗涤浓度高,洗涤效果较好,即使对于较重的油垢来说,也能较好地洗净。
清洗蔬果一般步骤是,先用清水冲洗掉蔬果表面的污物,再加入洗洁精浸泡5~10分钟。注意加入洗洁精的量不可过多(浓度一般在0.2%左右为宜,或遵照洗洁精的使用说明),以免冲洗不彻底,造成残留;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洗洁精过多地渗入蔬果,导致内含的维生素流失,营养价值下降。浸泡完毕后,要用流水冲洗2―3次,再对蔬果进行摘、切等处理。
同时,使用清洗剂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在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时,不要将不同的洗涤剂混合使用,以免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增大危害;在洗涤衣物时,应控制和减少洗涤剂的使用量,洗衣机洗涤完毕后应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并悬挂在空气流通处加速洗涤剂的挥发;在使用厨厕洗涤剂前,应注意稀释使用,并提前打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如果皮肤沾染厨厕洗涤剂,应立即用清水加以冲洗。
关键词:青少年;生活情趣;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青少年生活情趣现状分析
生活情趣,是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是建立在兴趣之上和有一定方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与向往,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趋近、感受和乐观体验的心理表现。生活情趣源于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玩赏、消遣都可以纳入生活情趣的范畴。生活情趣不仅包括具体的兴趣活动,也包括个体在从事兴趣活动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生活方式。
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情趣,琴棋书画、养草种花、远足旅游、武术、钓鱼、气功、舞蹈、球类、游泳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趣。”[1]古今中外许多成就卓著者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情趣,喜欢游泳、列宁喜欢弈棋、爱因斯坦爱好拉小提琴、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等。浓厚的生活情趣启迪了他们的智慧,推动了他们在各自实践领域中的创造,使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向自我实现。
当今社会,五光十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泥沙俱下的情趣诱惑难以避免。正处在心理发展过渡时期的青少年,往往把握不好审美尺度和价值标准,容易被一些品位不高、格调不雅、旨趣落后,甚至片面追求商业利益的活动所影响,造成盲目迷恋、趣味低下、嗜好不良、网络成瘾甚至违法犯罪等一系列情趣心理问题。
生活情趣范围狭窄是当代青少年生活情趣的现状之一。有学者通过对中小学生课外兴趣爱好的问卷调查了解到,2510名被测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活动,从多到少排序依次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运动、画画、玩游戏机、唱歌或演奏乐器、忙干家务、学习、其他。[2]从这一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的课余兴趣范围非常狭窄,主要集中在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活动上。单调的生活情趣会扼杀青少年求知、求新的欲望,限制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情智的和谐发展,造成一系列心理困扰甚至心理障碍,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
生活情趣品味不高,误将低级趣味当作“个性”标榜,也是当代青少年生活情趣的现状之一。近几年来媒体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90后”群体各种荒唐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90后女孩用人民币点烟”、“香港14岁妈妈”、“19岁少年为树威信杀同伴”等,青少年非理性事件层出不穷,青少年生活情趣不良的现状令人堪忧。正处于人格建塑时期的青少年,往往盲目地把个性张扬、“自我英雄主义”作为生活目标来追求,以低级趣味为生活主导,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其心理发展受阻、人格结构发展失衡。因此,现代学校既要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生活环境,同时更要注重引导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活情趣观,养成诸多积极进取的生活情趣,以促进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成长。
二、青少年生活情趣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丰富的生活情趣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健康的生活情趣既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也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指标。
(一)生活情趣可提高身体素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生理保证
体育是人生重要的生活情趣,培养适当的体育情趣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生理保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之间有一种协同作用的反馈” [3],“身心不可分”、“形神共养”是现代人心理保健应坚守的重要原则。在课余生活中,多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对当今“压力大,吃得好,动的少”的青少年的身高体形、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据调查,大多数青少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6%的男生和19%的女生每天锻炼时间少于20分钟。邓桂敏在对青少年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中发现,仅有15.7%的学生有终身锻炼的思想,25.8%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兴趣不大,无规律,有时玩玩而已。[4]各种能够提高心肺能力、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的健身运动,例如跆拳道、散打、武术、气功、体育舞蹈、球类、游泳等,都是适合青少年参加的体育活动。王朝琼、何克在《试论太极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增进作用》的文章中,论述了太极拳对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良好效果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5]可见,健全的生理基础是青少年各项心理机能发展的物质基础,能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扎实的体质保障。
摘要:档案利用是档案服务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要搞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必须对档案用户进行研究,分析档案用户心理,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服务。本文对根据用户利用档案的心理分析,提出了完善提供利用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用户心理;利用档案;针对性;档案服务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环境的持续恶化和人类生态的危机,信息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拥有了更多地经济收入和更多的闲暇时间的同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文明、 人的冷漠以及高频率工作节奏压力。生活的意义何在,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多彩的生活内容。在这种背景下 ,休闲体育的兴起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追逐。
一、休闲体育的涵义
所谓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 ,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 ,以缓解压力、 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一种健康向上的身体活动方式。
二、现代生活方式的特点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高度现代化、生产劳动的自动化和效率化、家务劳动的电气化、社会化、人们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加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适者生存”的现实使得人们的压力不断加剧。
现代生活方式中,由于信息化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足不出户便可以方便的交流、沟通,但足不出户和出则乘车使得人的身体活动极大减少,再加上抽烟、喝酒等诸多风气和行为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三、休闲体育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 心理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体育和休闲结合而产生的休闲体育,更能彰显体育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这些体育活动都是在闲暇时间里人们自愿选择并乐于参与的,不具有职业体育运动员的强制性,因而人们能够从中获得一种满足;其次,由于休闲体育活动是用作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健身休闲娱乐需求而进行的,而不象职业运动员那样把某种体育活动作为谋生的手段 ,因而活动方式极其丰富多彩;再次 ,休闲体育活动方式和规则只要参与者认同即可。正是休闲体育的独有的特点,造就了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休闲体育的生理作用
1.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尽管休闲娱乐体育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身体活动则是最主要的手段和方式。这种适当的身体活动,对于不同年龄者的身体健康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人类有机体生命的一种强化。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 提高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状态 , 全面发展体能,促进体格健壮健美,并为终生健康打好基础。
2.对主要身体功能的良好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研和实验研究结果已经揭示 , 心血管疾病虽然主要发病在中老年 , 但时常起源于少年儿童 , 而且该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为许多称作为“危险因素”的因素所加速。这些因素中 , 部分受遗传制约 , 如家族病史、年龄与性别 , 更多的与行为和生活类型有关。其中最为关键的行为因素是加强体育乐体育活动 , 可以有效地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和密度 ,改善生理无效腔 , 有助于增加或保持呼吸肌群的力量 , 保持较高的最大通气能力,提高或保持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肺容量,增加肺通气量和换气量,从而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呼吸功能。
人类衰老的特征性变化之一,就是表现在肌肉力量减退,骨质疏松,关节活动度变小,运动能力下降。通过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之所以能够延缓衰老进程,其重要途径之一便在于它能够有效地保持肌力,增加和保持关节的灵活度,保持乃至增强骨密质。
(二)休闲体育的心理作用
1.休闲体育的心理效应
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 其含义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三个维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健康” 概念的认识促使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功能产生新的认识,尤其是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与功能不仅仅只是健身,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这一观念恰好能满足于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需求、 有利于休闲体育的推广和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在参加了广泛的体育练习后,普通人群在情绪上会有明显短期的积极变化,其中包括紧张、抑郁、 愤怒和困惑水平的下降。休闲体育主要是以娱乐、 健康为主的体育活动。既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又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不必肩负成败胜负的责任,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体能上都不存在任何压力。人们可以在闲暇时轻松愉快地从事身体活动或观赏休闲体育活动,从而忘却学习、 工作、 生活中的一切烦恼、痛苦,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解放、自由的快乐感。
2.休闲体育与心理品质
休闲体育运动需要有很好的耐心、韧性和自制力等心理品质。休闲体育运动助于促进个性的发展 ,通过休闲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休闲体育运动环境的广阔性、内容的样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 , 为参加者提供了充分的自由、 自主的选择机会 ,从而可以使得参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 并体验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的乐趣。同时 ,还可以培养人们的自主独立性以及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合作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休闲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方式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可能。
(三)休闲体育与社会适应
1.休闲体育与社会交往
休闲体育不仅是休闲娱乐、 健身的载体 ,也是消除孤独寂寞、 拓展交际、 增进情感交流及交友的剂。人们通过休闲体育运动可以结识许多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人 ,丰富精神生活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 无论在学校、 商界、 家庭、 单位同事之间 ,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人们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
2.休闲体育与生活满意感
在实际生活中 , 人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是健康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 人们的金钱收入一直是呈上升趋势,但对生活感到幸福的比例并没有增加。生活满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指标 , 也是心理健康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由于生活满意感与休闲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一直以来都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 而休闲体育活动能够促进生活满意感的推理更是被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有研究显示 ,休闲运动参与时数和成效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参与成效愈高其生活满意度也将愈高。
小结
在21世纪的今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 为人们进行休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休闲体育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的需求,创造健康生活方式, 还有利于完善人格,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国民文化水准.因此,对休闲体育的开展和重视显得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韩会君,饶纪乐.休闲体育的本质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26):90-91;
[2]赵敏. 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维护人类健康的作用[J ].体育学刊,2002 ,9(4) :36 C 38;
关键字:徒然草;健康法;生活方式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人因工作繁忙而荒废锻炼,有人为了应酬而过度饮酒,有人为了方便只食快餐……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庆幸的是,近年来,人们开始有了健康意识,重视个人的生活方式。本文以《徒然草》一书为基础,研究吉田兼好的健康法,并从中探讨出有利于现代人健康长寿的建议。
2 研究现状
以往研究《徒然草》的论文,多是分析吉田兼好的宗教观。例如:谢立群(2007)通过《徒然草》对遁世者,隐遁文人,中国隐逸者的评价及描写,考察兼好的隐遁观[3];古桥恒夫(1998)・朝仓和(2006)・土屋博映(2009)从兼好的人生经历及性情分析兼好在无为自然的庄子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禅思想和佛教观。叶渭渠和唐月梅所著的《日本文学简史》一书也详细地介绍了兼好自觉感性的无常宗教观[7]。然而国内研究兼好的健康法的论文基本没有。因此本文将分析《徒然草》一书中兼好提到的健康法。
3 远足・夜间散步
偶尔出京游历,不论到何处。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凡所到之处,则悠然闲步,举目四望,在田舍山村之间,总能看到新鲜事物(第一五段)。
兼好好于远足,在他看来途中发现的新鲜事物不仅可以愉悦心情,亦能开阔视野。兼好在第五十二段中写道仁和寺一位法师到年老都不曾参拜过石清水,一直引以为恨。于是,有一天,他独自一人步行而去,到极乐寺,高良等处参拜完之后,觉得此行已圆满,便转身而去。可见远足、徒步旅行是一项有益身心的锻炼。生活于大都市的人们闲暇之余,不妨来一次放飞自我的远足。
书中第三十二段、第四十四段、第一百九十二段都提到夜间散步。兼好与友人赏月夜游,不仅赏了月色之美,也增进了与友之情。过去的人时常抬头望月,低吟吹曲;现在的人,穿梭于车水马龙间,流连于霓虹闪烁中。不妨学习兼好,偶尔放慢脚步,约三两友人,享受静谧,欣赏月色。
4 适量饮酒
酒之于今生,是令人犯错误、损财务、生疾病之物。于来世而言,酒让人丧失心智,如被火烧去善根,恶胆顿生,破除诸戒,最终必堕入地狱(第一七五段)。
兼好之所以如此写道是因其对酒醉之后人之丑态的了解。如他所写,酒醉之后,“结果本来正稳重端庄的人,变得疯疯癫癫,一味丢人现眼;本来正常的人,变成病重的人,醉得分不清前后左右,倒头便睡”[1] 。但兼好并不认为人不可饮酒,如其所说“酒虽有如上可厌处,也有其可爱而难舍时。月之夜、雪之朝、花之下,与人悠然闲步,举杯小饮,可以助清兴,发雅致;闲暇之日,有人意外来访,则端出酒食,小加款待,心情也甚为愉快”[1]。可见兼好认为酒助兴,可饮,适量便好。现代人喝酒之由何其多,若能适度而饮,于人于己都是极好的。
5 不与人争,修身养性
“拿自己的一己之长去与人争个高低,就像长角的动物用角去顶人,长牙的动物用牙去咬人。人应该具洳豢湟自己的长处,不与人争胜负的美德。争强好胜之心,是人的一大过失” [1]兼好在第七段和第一百六十七段中强调人该有颗从容恬淡的心,不与人争,修身养性。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若能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自夸,有一个好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事,定能安然度过。尤其是于老人而言,兼好劝诫“老年人精神衰退,嗜欲清淡,对于外物,能够无动于衷,心中自然平静,不会做无益之事,要爱惜身体,既不自烦,也不扰人”[1] 。上了年纪之人,若想健康长寿,心态更为重要。
6 与自然对话
人不失生活之色彩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放空自我,亲近自然了。不论男女老少用我们的感官用心感受自然的情趣无疑是赏心悦目之事。兼好在第十九段中指出春看花,夏赏月,秋有红叶,冬有雪;在第二十一段中又指出,花、鸟、风、月、水、山都是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不妨试着放慢步伐,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来释放压力,拉近与人之情,与自然之情。
7 衣食住医
如果缺少衣、食、住和医中的任意一样,就是贫;如果不缺,就是富;如果四者之外还有所贪求,就是奢(第一二三段)。在兼好看来活着的四要素不是衣食住行,而是衣食住医。兼好认为“养身济人,奉伺君亲,非医不能办”(第一二二段),故而兼好说“可结为良友的人有三:乐善好施之人、医师和有慧根灵性的人”(第一一七段)。有医得有药,所以兼好建议人们不妨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些药材(第二二四段)。兼好甚至在第一百四十七段和第一百四十八段中推荐针灸。“四十以后的人,针灸时如果不灸三里穴,就会上火,所以最好能灸之”(第一四八段)。健康长寿离不开医和药。兼好鼓励人们学点医术,懂些医理,朋友中若有学医之人那便是极好的。
8 结语
兼好即便在上了年纪之后也会经常外出,感受四季的更迭,吟咏和歌,结交能人志士,并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让自己有太多的负担,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其实,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就是如此吗?不只日本,中国近年来也出现老龄化的倾向。现代社会中不止年轻人,老年人的生活压力也日趋加大。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更应该阅读《徒然草》,学习兼好的健康法。悲伤是人感情的流露,烦恼使理性的功能增强。死亡的悲伤通过佛教来拯救,生的烦恼若能用《徒然草》来解决的话,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吉田兼好著,周作人译,2009,徒然草[M].中国长安出版社
[2]吉田兼好著,2014,徒然草[M],申信出版社
[3]谢立群,2007,从《徒然草》看兼好的隐遁观,《日语学习与研究》133(6)中国日语教学研究学会
[4]古桥恒夫,1998,『徒然草における宗教Qと人g凝,《研究纪要》34 短期大学部274-268
[5]朝仓和,2006,兼好と禅宗-『徒然草における禅思想の影にvするき、《u商船高等T学校o要》28101-106,u商船高等T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