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范例6篇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范文1

关键词:传播学 拟态环境 “万花筒”现象

一、文献回溯

(一)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就好像一个原始人坐在山洞里,他的后面有一把火把,他的影子投在山洞的墙上,原始人通过自己的影子知道了自己的轮廓,但是这个影子并不是原始人的本身。有学者称拟态环境为“似而非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二)拟态环境的作用

它可帮助大众传播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李普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只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带动整个客观环境的变化,人们透过信息来了解、感受环境,易在无意识中错把信息环境直接取代客观环境,因此现实环境不得不越来越信息化,而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三)拟态环境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拟态环境悄无声息地充斥着整个生活环境。柏拉图认为“形式”其实就是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如今被传递的信息也像是某种“形式”的投影,而不是本身,而大部分的受传者却感受不到,例如,名人在拍摄花絮视频后会有专人截取其最完美的信息并结构化,呈现给大众不再是客观真实的信息,而是完美的形象,其本质也体现了传播中存在拟态环境。

二、发现问题

(一)引发思考

我与几位同学报了为期两年的市级三小项目――“选秀节目中的传播及传播效果”的调查,在项目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位普通的选手往往会有许多不同的争议,使得资料收集时常面临模棱两可的情况,眼花缭乱的花边消息把一位草根选秀选手描述得时而神秘、时而离奇,于是我开始好奇这么多的争议从何而来呢?争议又为整个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什么呢?这种现象又是否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

(二)选秀节目调查

1.中国好声音

所谓人红是非多,《中国好声音》是获得赞扬和质疑最多的选秀节目,其中徐海星是深受争议的选手之一,她早年丧父的事迹博得了在场评委的同情,但随即又有媒体挖掘出了她在私生活中的各种照片,与镜头前清纯的形象相去甚远,这让大部分网友摸不着头脑。在调查过程中一些不热衷于选秀节目的受众更多听到了“中国好声音”以及“徐海星”这两个词,在一个拟态环境出现时如果对同一个事物产生第二个拟态环境,有利于潜在受众的产生,而原本的潜在受众就会变成受众。

2.激情唱响

原本一档不温不火的选秀节目《激情唱响》因为爆出选手锺蒙修身份造假而成为热议话题。相关的视频片段中,锺蒙修衣衫褴褛、山东口音,但开口演唱时却技惊四座,评委羽凡甚至感动得落泪。随后,有网友通过微博爆料,锺蒙修根本不是什么养鸡农民,而是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

另一位名叫钟蒙修的山东农民选手,以一曲《背叛》征服了包括评委、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但就在大家纷纷留言表达感动之时,这个打扮成“山东德州临邑八里庙一个小山村的养鸡农民”,却被“眼尖人”披露曾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六年前就开始参加各种选秀节目。

(三)提出“万花筒”现象存在

由选秀选手的各种争议和多重形象的事例得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真正意义上只传播出一条信息并且被所有受众接受没有异议的情况很少,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一个设想:传播媒介从现实环境中调取客观信息,选择不同的角度或侧重点形成宏观拟态环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点强化以后向人们传递存在差异的信息,许多拟态环境纵横交错。就好比把不同媒介捆绑比做一个万花筒,当万花筒瞄准一件事物时,只要转一下万花筒即媒介切入信息的角度不同,事物的“形状”就会被影响,使信息环境五彩缤纷,千变万化,从而产生多个拟态环境同时存在的情况。假设每个媒介只传播一条信息形成一个拟态环境,同一个事物透过不同的媒介,传递出的便不会仅有一种信息,而事实上媒介会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传播,这样呈现在大众面前关于同一个事物地信息就会有多种,信息的主体便会立体起来,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因此本文提出的“万花筒”现象存在的设想,其中“万花筒”的款式为无碎花片万花筒,即只有棱镜的万花筒,用这个比喻的手法,由选秀节目中出现的现象为例,把传播学拟态环境里可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命名为“万花筒”现象,方便理解。

三、探索“万花筒现象”

(一)“万花筒”现象形成的猜测

客观环境中的信息通过大众传播进入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中后,根据每个事物的多面性,拟态环境中的传播者会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面传播出不同的信息,大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对同一个事物有着不同的感受。所谓不同的盲人摸象会有不同的答案,对同一个事物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不同媒介对信息同时传播,大众接受信息时会有各种感受。

拉扎斯菲尔德理论指出受众也是主动的,大众每天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会有选择性地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不同的环境能够聚拢相对的人群,甚至能够受到不同人群的关注,促使媒介选择大众喜好或大众所希望看到的信息传播,出现多重拟态环境,“万花筒”现象就会形成。

(二)“万花筒”现象的实质

“万花筒”现象的实质是多重拟态环境纵横交错在整个社会信息体系当中。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范文2

关 键 词:秦汉 建筑用陶

秦汉时期陶制建筑材料的生产,在当时的陶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制品质量和花式品种,还是生产规模和烧造技术,都比此前有了显著的进步。

砖是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材料,品种较多,多数发明于战国,但在当时它主要用于铺地和砌壁面,似乎还未用于筑墙。铺地砖可分两类:一类是小型的薄砖,呈方形或长方形,通称为方砖和长方砖,都用模压成形,外饰花纹。另一类是大型的空心砖,砖长1米余,为长方形条石状,内部空,每边砖壁厚2至3厘米,故名“空心砖”。这种砖大而稳重,坚硬结实,平整美观,在当时大型的建筑物中常用于铺筑踏步和台阶,以增添端庄雄伟的气氛,是十分理想的建筑材料。另外在坟墓中则用它建造椁室,以代替木制椁板。①

瓦出现于西周,以后数量和品种逐步增多。到战国时期,制瓦业发达,板瓦、筒瓦、瓦当和瓦钉大量生产。板瓦仰置于屋面;筒瓦覆盖在两行板瓦之间,以防漏水;瓦钉固定筒瓦,以免滑动;瓦当起装饰作用。至此,我国木构瓦房的屋顶设施已臻完善。

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中,用来铺地的青砖,除了有的作素面以外,大多数在砖面饰有不同的纹样。用作台阶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空心砖,有的在砖体五面模印几何形花纹,或是在砖面阴线刻划龙纹、凤纹。wwW.133229.coM盖于屋面的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用陶,尤其是圆形瓦当的装饰图样,更是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在汉茂陵及其陪葬冢附近,也曾发现侧面刻虎纹和龟蛇交尾的玄武纹条砖,还有正面饰对称的浮雕朱雀纹和正面中部为方格云纹及方格莲瓣纹组成的图案,周边饰浅雕龙虎纹的长方形空心砖。②秦代统一中国以后,尤其是到了西汉时期,空心砖的制作有了新的发展,砖面上拍印出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简练、形象生动、线条健劲的纹饰图样,使它不再是单纯的建筑材料,更进而成为富有艺术价值的陶质工艺品,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社会面貌及绘画艺术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四川发现的东汉砖室墓中的画像砖,是当时一部分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在历史科学研究及艺术上的重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注意。此种画像砖的制作方法,似预先把画面阴刻于一块木板上,趁砖坯未干时即将木模印上。从发现的画像砖画面所残留的彩色颜料可知,砖面画像原来都敷色绘彩,模印的画面在当时只不过供绘色时作轮廓之用。这种画像砖,在当时的墓室建筑中并不是作为建筑材料应用的,它是砌嵌在用花砖组成美丽图案的墓壁上的装饰品。一般说来,使用这种精致的画像砖的对象比较特殊,在四川的东汉砖室墓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大概建画像砖墓的人都隶属于当时的封建官僚阶层和地主阶级。

画像砖所取的题材异常广泛,表现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一)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探矿、桑园等各种生产活动的场面,这是画像砖内容最突出的部分,也是当时人们一般生活的真实写照;(二)建筑画像砖,此类所见较少,除反映庭院的建筑和室内陈设外,其中主要画像为“阙观”一类的建筑;(三)描写社会风俗的画像砖,这一类画像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有市集、宴乐、游戏、舞蹈、杂技以及表现剥削阶级的家庭生活等;(四)车骑出行等画像砖,它形象地描绘统治阶级出则伍伯前驱,骑吏、鼓吹等前导,后有属车随拥的骄奢生活。③

瓦当是强烈反映各个不同时代艺术风格的建筑材料。秦代瓦当的纹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和云纹三种。秦早期流行单一的动物纹样,富有矫健活泼的特点。在咸阳宫出土的则为组合对称扇面状综合图案,即在瓦当的边轮内开始出现单线弦纹或绳纹组成的圆圈,把瓦当正圆分为内圆和外圆两个部分,用双隔线把外圆部分划为四个相等的扇面,同时在四个扇面内绘以姿态生动、形象逼真、相同形状的双鹿、对鸟和昆虫等纹样。植物纹瓦当中,如风翔出土的叶纹瓦当、咸阳宫出土的莲瓣纹瓦当,都可以看到取材于自然界的写实作风。但秦统一六国前后瓦当的主要纹饰则是云纹图案,它既融合了列国瓦当的不同特点,又继承着秦国传统的瓦当艺术风格,它的图案结构,基本上就是在边轮范围内,用弦纹把瓦当正圆分为两圈,再用直线纹把内外圆间的面积等分为四个扇面,填以各种云纹式样,内圈则饰方格纹、网纹、点纹、四叶纹或树叶纹等。这种瓦当纹饰为汉代所沿用,只是汉代的纹样较粗一些。秦代瓦当有文字者绝少,那种“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的十二字瓦当,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产物。

汉代瓦当除常见的云纹瓦当外,更大量的则是文字瓦当。按文字内容,可以把它归纳为宫殿类、官署类、祠墓类和吉语类四种。④1974年,我国曾在茂陵发现一件圆形、宽边的十二字西汉瓦当,外圈八字为“与民世世,天地相方”,内圈四字为“永安中正”。篆文布局协调,应系武帝茂陵陵寝宫殿所用。西汉中期以后,尤其是以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为代表,令人感到大气磅礴,姿态雄伟。

关于秦汉时代瓦的制作方法,秦汉瓦的断代和汉瓦的分期等,陈直先生在《秦汉瓦当概述》⑤一文中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秦代至西汉初期,制造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大概分三步:先造瓦心,后造边轮,最后上瓦筒。秦都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瓦当,据有关文章描述:“半瓦当从中央连瓦筒一起切开。圆瓦当先从瓦筒上横切到一半,再向下纵切瓦筒。”⑥因此在瓦的背面留有明显的切痕。大约到了西汉中期,瓦的制法有了明显的改进,瓦心与瓦轮不再分两次制作,而是一次范成,制作过程得到了简化。瓦筒则仅做半筒,其下面半筒之地位平滑,毫无刀切之痕迹。此外,秦代带纹饰的圆形瓦当中央无大柱,而汉代的则必有圆柱。秦代的瓦当边轮用手捏成,宽窄不匀,汉瓦的边轮齐整。秦瓦面积不大,而汉瓦面积小者也较秦瓦略大。

注释:

① 安金槐.郑州二里岗空心砖墓介绍.文物参考资料[j].1954年第6期.

②王志杰,朱捷元.汉茂陵及其陪葬冢附近新发现的重要文物.文物[j].1976年第7期.

③ 冯汉骥.四川的画像砖墓及画像砖.文物[j].1961年第11期.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范文3

一如德国作家黑塞说的:“旅游就是艳遇”,旅游就是艳遇过后的意犹未尽,就是一场风花雪月中的邂逅,旅游,就是一个怦然心动的瞬间。

江西省万载县作为千年古邑,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开口傩、得胜鼓、夏布和花炮制作技艺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万载县“遗”览无余,美不胜收。

古朴粗犷开口傩

万载开口傩,又称“跳魈”,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安、娱神娱人、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其特征为头戴木制面具,扮作鬼神亦歌亦舞,展示神的威武,演绎神的活动事迹。仪式主要有开傩、出傩、接傩(傩仪)、跳傩、归傩(又称封案),跳傩是傩活动中的重头戏,时间为每年的开春季节。

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记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明清时期,跳魈之风盛行,活动范围遍及乡间、邻县。万载开口傩由傩舞演变而来,既保留了傩舞的艺术特征又吸收了古老戏曲成分,有向傩戏演变之趋势。它共有《开山》《比刀》《关王下书》《关鲍大战》《小鬼戏判官》《土地》《团将》7个节目,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角色生、旦、净、丑,几乎每角必唱,且唱、念、做、打齐全,动作古朴粗犷,在傩戏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傩文化史,探究傩舞发展、傩戏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

万载傩舞经历代民间老艺人的传承和文化部门的挖掘整理而得以保留至今,并绽放异彩,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而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先后有国外3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万载开口傩。1992年,万载傩舞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日本多名学者先后数次到万载考察傩舞;中央电视台《文明中华行》、台湾《大陆奇观》摄制组专程到万载拍摄傩舞专题节目;2005年6月,万载傩舞参加“中国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分别荣获“傩文化展”金奖(唯一)、“中外傩文化艺术展演”银奖、“民间艺术表演”优秀奖(最高奖)。万载傩舞还先后到全国各地参加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

磅礴大气得胜鼓

从北宋初流传至今的万载民间器乐曲《得胜鼓》,取材于唐朝775年间“安史之乱”重大历史事件。该曲以将士出征、交战、凯旋、庆功等情节为内容,分9个乐段,表现请战、四将、二将、皇帝登台、游兵、下战、进城、登台退位、大小圆台等情景,用民间唢呐和民间锣鼓以吹打乐形式反映古代将士鏖战获胜的壮观盛况,故取名《得胜鼓》。它是民间唢呐曲牌与民间锣鼓有机结合的代表作,其特征明显,在节拍、节奏、旋律、调式、音色、力度、速度上变化幅度大;唢呐与锣鼓同步结合,小打行云流水、欢快流畅;大打气势磅礴、庄重热烈;唢呐特殊的演奏技巧单指抖音摹仿战马嘶叫,形象逼真,禁鼓、战鼓重击,铿锵有力,场面非常壮观。

得胜鼓演奏活动是当地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之一。在民间,凡娶亲嫁女、生日祝寿、华夏落成、开业庆典、欢庆佳节及其他纪念活动,皆请民间艺人演奏《得胜鼓》,以平添祥瑞喜庆氛围。万载得胜鼓曾多次参演并获金、银奖,其中,2009年荣获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最高奖――“山花奖”;200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文明中华行”栏目对《万载得胜鼓》作了专题宣传报道;收集整理的《万载得胜鼓》现已入选《中国民族民间乐曲集》。

天然清爽赞夏布

万载夏布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据传,南北朝时期万载一农人名叫蔺思源,发明一种驱避蚊虫的方法,采取长叶草,编成帷帐,张挂于床上,使蚊虫之类不能飞入,但因杂草质脆,所编帷帐不能久用。后来他在草类中发现一种富有韧性的枝条(苎麻),并将它的表皮剥下,用以编制帷帐,效果很好。此后,人们逐渐改进绩麻之法,采用纯洁的苎麻纤维织造,夏布制作开始广泛流传,很长一段时间全县约70%的农户从事兼营夏布生产。

万载夏布有本色、漂白、染色、印花等多种,其纱质细软、边缩平整、纺织均匀、色泽清秀,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唐时被列为贡品。20世纪30年代,万载夏布多次参加省际特产联合展览会均受好评,其以“柔软、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而誉满全国、远销海外,被称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据1940年版《万载县志》记载,万载夏布有两大特色,为它埠所不及:“一、苎麻质量坚刚,外地浣麻多用漂粉与酸水等,我县山间多清泉,浣濯便利,天然制造,无俟药品参加其间,自然化刚为柔,表现雅洁之色;二、成布之后,它处用硫磺烟薰,以求一时之美色,我县对此作法则历来严禁,故愈服则色愈出。”

万载夏布完全由手工制作,其生产过程主要有绩纱、织布两个部分,共有10多道工序,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中央电视台《文明中华行》栏目组对万载夏布织造技艺进行了专题报道;2008年6月,《万载夏布织造技艺》作为传统手工制作绝活参加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活动;2010年5月,作为江西省首批入选上海世博会参展对象在世博会隆重展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对推介万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火树银花不夜天

花爆乃爆竹和烟花之总称,其生产源远流长。据宋时《骇闻录》载:“李畋居山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崇,畋令旦夕于庭中用竹置火中,鬼乃惊避,至晓寂然安贴”。后来人们将黑火药装进小竹筒,做成爆竹,后又将竹筒改为纸筒,其“内藏药线、一发连百而不绝”,称为鞭爆;清道光年间,万载花爆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之多,爆竹庄近千家,在全国各地从事花爆经营的著名爆竹庄有十几家;1936年4月,万载花爆在运杭展览会上获“浙赣特产联合会奖状”;20世纪80年代生产进入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花爆企业有60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爆税收占全县财政总收入60%以上,是万载的支柱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大花爆传统制作基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花爆之乡。

万载花爆有全红礼爆,大小彩爆等60多个品种,其生产所用的原料――土纸、火药、均为本地所产,且质量上乘;它因响率高、响声脆、无杂质、有香味而闻名于世,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万载花爆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有70多道工序,均为传统的手工操作,技术含量高、工序流程比较复杂,其制作技艺无系统的文字记载,只能靠师徒之间身传言教和长期实践来掌握,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提醒

交通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西部,毗邻湖南省浏阳市,交通便利。

1、航空线:(1)南昌昌北机场距万载县城158公里,机场巴士可达南昌市区乘汽车到万载;(2)长沙黄花机场距万载县城170公里,机场巴士可达长沙市区乘汽车到万载。

2、铁路线:万载县城距浙赣铁路宜春站35公里,出站即有大巴和的士到万载。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范文4

两栖板这名字是后加的。在玩过的各种自创玩具中,它可能出现最早、最低幼,却也是印象最深、玩儿得最有的一种。说白了,它就是一块大人不要了的旧洗衣搓板,可它却意外又神奇地满足了刚刚会走的孩子自驾舟车的幻想。

无论搓板作为一种传说中的“家法”,在当今是多么地时尚和方兴未艾,那种非塑料制品的、木质的二尺多长的“真家伙”还是正在逐渐退出市场,在普通家庭中越来越少见了。可在当年,家家户户洗衣服全要靠它;而且比起“万户捣衣声”的盛唐时期的物质文明,搓板的发明带来的由捣到搓的技术进步,其意义也应不亚于当代洗衣机的出现。六七十年代的北京胡同里,除“磨剪子磨刀”“锔盆锔碗”之外,还另有一路“修理搓板”的吆喝,谁家的搓板久用磨平了棱角,就拿去让这种工匠用一柄V字刃口的长锛,顶在肩窝用力沿弧形槽底锛刻。锛起的木屑一条条卷起,槎板变得棱角如初,而且焕然一新。按说当时流动商贩是被严格禁止的,可能是因为这些工匠的存在迎合了“节约闹革命”的政治主张,才得到了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

即便是节约,木质的搓板也毕竟本是草木之命,被一次次修理变得太薄或是泡开了纹,也只能报废。报废也有个废物利用,于是不知哪位抱累了孩子的智慧长者,把孩子放在废搓板上坐稳,搓板底下根粗铁丝做的摇把儿,连续摇动几圈――在“滚木原理”作用下,搓板动了,孩子乐了。这就是两栖板的陆栖变种:手摇战车。

这玩儿法简便易行,废槎板家家都有,摇把儿只需一截粗铁丝反向窝两个直角就行。搓板放在台阶上,一头铁丝横垫在槎板下,摇柄露在台阶外,孩子坐上去,一侧的手臂正好能握住摇柄,像摇轮椅一样,自己摇着这驾战车前进。四合院里的屋门台阶大多是用一整块青石条做成的,正好玩儿这游戏。孩子台阶上玩儿得神气十足,家长心里也乐:玩儿得再欢也出不了自家门口,省得到处乱跑闯祸。

用手一摇,坐下的战车竟能自动前进,反摇,还能倒车!一块废槎板把不少刚会走路的孩子都给迷倒了。与过去玩儿的玩具车相比,前者只能被人拉动,后者却可以载人行走,而且不用人推,自行驾驶!伴随而来的摇把儿在车体下的“咯咯”震动,把这种兴奋推向极点,一点也不亚于当今飙车族拆掉排气管减震获得的。

用废的搓板,在其产权“过”到孩子们手里之后不久,又被发现还可以用来充当小舢板,在水里滑行,这该是夏天的事了。

唐山地震发生前,北京众多四合院的格局还没有被随之而来的防震棚破坏,几条甬路之外,都有一定面积的树木和长着苔藓的空地。大雨过后,这些空地会有长达一两天的积水。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积水就成了一片的湖泊。

雨停了,有人抱来先前的搓板放在水面上,人站上去,再用一根竹竿一撑。由于泥水很滑,脚下的小舢板居然向前“驶”出一米开外。小舢板的活动范围更大,而且是在水中行走,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乐趣。出太阳了,有时还会有几只不知何处飞来的红蜻蜓,巡航在这假想的湖面上,令小船长们更加流连忘返。

肥皂泡

那是个没有时装的年代,干净是穿着的唯一品味。干净孩子的身上,永远散发着淡淡的肥皂的清香;在他们的记忆里,妈妈也总是一有时间,就在没完没了地埋头搓洗着。

寥寥可数的衣装单调而又破旧,要想干净就得靠频频换洗。洗衣机尚且遥远,只能坐在小板凳上,就着洗衣盆和搓板,耐着性子慢慢搓洗。不一会儿,洗衣盆里就腾起了白云朵般的肥皂泡。随着搓洗,白云朵越积越多,越过盆沿,爬上搓板,窜上妈妈挽起袖子的两臂,并随着她撩开垂向脸颊的发缕,蔓延到她的头发上、鼻子上……到这时,年轻的妈妈多半会喊来自己的孩子:“快,帮我挽高衣袖。”“来,替我揩掉泡沫。”……这时的妈妈对孩子具有一种格外的亲和力,因为在映射着时代观念的童心里,洗衣服的妈妈就是光荣的劳动人民;而她们劳动的双手更是被绊在云朵一样的肥皂泡里,顿失往日频施家长暴力的那份凌厉,温和而无助地寻求孩子的帮助。

所以,在还是小小孩的童年,陪大人洗衣服是一份快乐而正当的差事。

按理说,最早从事搓洗劳役的大人当数那些洗尿布的父亲,如果说有了孩子的婚姻才算步入家庭,那么这个家庭的第一桩家务劳动应是洗尿布。遗憾的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创始性的家务劳动恰恰处于他们记忆的史前时期,后来为他们搓洗衣裳的妈妈则成了他们最早见到的、离自己最近的劳动人民。而陪妈妈洗衣服的过程不仅密切了孩子与这些劳动人民的感情,也拉近了他们与劳动的距离――孩子们开始了他们最早的劳动:不仅帮妈妈挽高袖口,还帮她们拧干衣物,尤其是拧床单,一头是妈妈,一头是孩子,一齐用力,像拔河一样,欢快而其乐融融!

带来这欢快和其乐融融景象的,最初也许就是那白云朵一样祥和的肥皂泡。

后来的记忆里,又多了几分绚丽、几分奇幻,那是因为轻盈美丽的肥皂泡不仅有白云朵的祥和,还会闪射诡奇多变的虹彩。而这时,多半有了爸爸们的参与。

只用了一根坏掉的笔管,甚至一段中空的小葱的葱叶,这魔术的道具便已齐备。空管的一头蘸一下肥皂液,再从另一头一吹,一个越来越大的气泡就突然冒了出来。这也许不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气泡,但肥皂泡那种晶亮的神采永远迥异于所有其他,以至于在它光鲜的表面上,竟隐隐浮游着一面七色的彩虹。

将肥皂液调浓一些,放在一只小瓶里,蘸一下可以吹出好多个肥皂泡。你也吹,我也吹,幻影一样的气泡就倏然飞满了眼前的空间。气泡上映出你,也映出我,最后被风一吹,太阳下爆炸出一阵阵气雾,落在脸上,无比的凉爽和快意。

和气球相比,肥皂泡形影短暂,但可无数遍重生。可以比谁一口气吹出的更多,也可以比谁吹出的最大。也可以将肥皂液倒在小碟里,用铁丝的小环蘸上它向空中甩出更大的泡。也可以将小管插在肥皂液中,小心吹成大泡套小泡的重重迷宫。

一直不解的是,在成人的世界中,肥皂泡如何成了一个贬义的形容词。只知道后来,多少现实中事皆因暗淡复又湮灭于现实,而爆在阳光里的肥皂泡,却永远在记忆中闪着快乐的光。

万花筒

在童年的早期,做爸爸的常是儿戏的重要盟友。

彼时担任爸爸角色的,按现在的年龄划分充其量是些大男孩,自己尚且玩心未泯。恰逢十年内乱百业不举,一有时间,在家哄孩子玩玩也顺带哄自己一乐。那时孩子们玩儿的许多玩具,都是这些年轻爸爸的杰作。

印象里,那时商店的玩具柜台里,极少见到像洋娃娃一类观赏性的玩具。大约是为了防止革命的“第三代”“第四代”从小被染上小资情调吧。万花筒也属于这类不太健康,至少不那么“工农兵”的玩具,也就无法买到。大概是沾了几分资产阶级“花花世界”的嫌疑,深怕迷乱了革命下一代的眼睛吧。

说“全国山河一片红”,那不是夸张。“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那时“革命形势”的明朗,使一切色彩都趋于简明,视觉的主流向原色还原,向粗硬的线条化简。所以当万花筒里一幕幕精巧绝美的图案镜花水月般映出,许多孩子都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世界。

没见过这么亮丽的色彩。这些活泼的明黄、艳紫、桃红、翠绿,在当时的日常视界中竟像宝石那么地罕有,从生活的边缘角落凤毛麟角般地将它们拼入自制的万花筒中,该是多么的大费周章!没见过这么奇巧的图案。万花筒里那些明艳色片所构成的,都是一些对称的形状,加之放入前剪出许多锐角,在镜中钩连互映,竟幻化出无数异国情调十足的西洋景,足以令观者看得心跳气喘。

终于有机会,将这自制的万花筒小心拆开,发现它的制作其实很简单:不过一只硬纸筒,前端两块小玻璃做成中空夹层,内置彩片若干;筒内三块长条玻璃搭成三棱柱形,末端封一块玻璃做成目镜。由目镜对光看去,夹层里的彩片就已棱角分明,十分鲜亮,再经三面镜片反射,就形成了多重对称的图案。随着手指转动,这些图案和色彩不停重组,永不重复。

看似简单的万花筒,却超出了小小孩们的动手能力,因为它涉及到对玻璃的切割。一些家长,要么到玻璃店去,向店里的师傅递根烟,套套词,然后拣几块下脚料,用纸包好带回家。要么干脆“自力更生”,自己找块破玻璃裁制。记得当时到医院打针时,领到的针药盒里都有几个圆形的小砂片,是开瓶口用的。这种小砂轮拿回家就可以切玻璃,比着尺子反复划出线,沿线轻轻敲击就行了。这点事在那些当爸爸的做来简直易如反掌。

尽管当时的伟大领袖已不再有年轻时激战胜利之余吟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执彩练当空舞”的诗情了,但一代年轻的爸爸却还正当其年,他们身上的“革命浪漫主义”仍多于“革命现实主义”。多余出来的“主义”无处发扬,就躲进儿戏世界,移情万花筒中。

多余出来的“主义”仍是革命的。何以证明?年轻的爸爸制作了一只万花筒后,踌躇满志之余,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上:“语录: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这曾是对“最高指示”的一次最贴切的引用。自制的万花筒藉此摇身一变,由“小资情调”而咸鱼翻身,竟成了革命文艺方针的形象代言。真是妙不可言!

翻绳

翻绳,也是一出典型的由大人手把手教会的游戏:一段细绳系成一个绳圈,套在两只手腕上,再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个人用双手手指经巧妙缠绕,然后将绳圈接过去,又将它翻成另一种花样。就这样按一定套路,一路翻下去,直到又重新翻回原样。

能够如此耐心地传教,并与孩子们手把手玩下去的,一般都是妈妈。

因为妈妈的手小而柔软,能与孩子们绕在一起吗?不错,但还另有原因。

那时的妈妈们,都是织毛衣的能手,串门、聊天,甚至上班、开批判会时,也都能看到她们同时以十指穿针引线而不误主题。也许是为了让一家人赶在冬天之前穿上新织的毛衣毛裤毛手套,也许是织毛活能够让她们像吃瓜子一样上瘾欲罢不能,总之,为了能无时不刻手不停针地永远织下去,妈妈们的皮包里需要有足够的事先缠好的线团。而把买来的线缠成线团,需要别人施以援手。孩他爸几无这等耐性,孩子多成了她们求助的对象。

“乖孩子,听话,帮妈绕线!”一把扎扎茸茸的毛线就套上了孩子细细的双腕。

“绕完线,得陪我玩儿翻绳!”孩子提出了交换条件。

“有多余的线头,就陪你玩儿。”

孩子高兴了,两手举得高高,并随妈妈手里牵动的线团做出移转腾挪的配合动作。

翻绳的套路很多,据说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人都玩儿翻绳,迄今总结出来的翻绳花样有2000种之多,还有人专门出了书,这都是后话了。而那时候作为绕线劳动的许诺,妈妈从中“提成”一小段毛线给予奖励,同时手把手传授的花样,也不过就那么四五种,比如大桥了,面条了什么的。如今在网上搜到一段《翻绳歌》:“翻,翻,翻,翻绳儿/翻的花样真逗人儿/你翻一个大鸡爪/我翻面条一根根儿/你翻一张小渔网/我翻一个洗澡盆儿……”隐约记起其中渔网、面条是紧接而来的,由一人手里十字交叉的渔网,变成另一人手里两根平行的面条,非常形象。而洗澡盆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大圈――翻成了洗澡盆,也就只能从头再来了。

学会了几招,手里又有了毛线,便不再缠着妈妈,转而去找其他的小朋友。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范文5

黑白卷筒纸印刷

一旦静电照相数字印刷的速度得到提高,就会立即变得具有吸引力。施乐650/1300印刷系统的速度为90米/分,可以每分钟印1232张A4页或每小时印73920张A4页。不过,卷筒纸通过印刷机传输以及卷筒纸必要的印后加工需要数以百万元的投资,这还只是黑白印刷。

彩色卷筒纸印刷

专业书刊印刷企业的图书订单大部分都需要彩色印刷。作为静电照相数字印刷的发明者,施乐知道高速静电卷筒纸印刷达不到胶印质量,因此收购了Impika公司,原因就在于该公司的喷墨卷筒纸印刷在高速运转时可以达到很好的彩印质量。顶级型号iPrint Evolution的速度为254米/分,达到每分钟3416页或每小时204960页。这比上文提到的胶印速度快1倍多。当然,在印刷速度为254米/分时,该机达不到胶印的顶级质量,但是对于直邮广告的印刷需求来说已经足够。

只印一本书

或许很少有合理的理由只印一本书,但照片书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曾是大照相馆的欧洲市场领先者Cewe公司,凭借自动化的优势印制照片书,可以维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当然,这只适用于照片书的客户,不适合想购买小型数字印刷机以同样价格生产照片书并赚钱的传统胶印企业。

只印一本书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自助出版,因为很多自助出版者写书只想少量印刷,赠送亲朋好友或零散销售。第一个做“一本起印”的超短版印刷供应商是BOD按需出版公司,该公司称,虽然他们尚未改为卷筒纸印刷,但2013年秋天已安装了卷筒纸喷墨印刷机。

Diogenes出版社

Diogenes出版社2009年还发誓所有书都采用胶印,认为数字印刷的“外观和感觉”都与胶印不同。不过很快就彻底改变了,自2010年起该出版社在德国和瑞士的两家印刷厂采用数字印刷印书。

CPI印刷公司

CPI印刷公司在Quantum-Linie生产线上印刷和装订500~3000本的小批量图书,其生产线配有Flexbook折页和最终加工模块的HP T300卷筒纸喷墨印刷机。CPI印刷公司称,从输送的卷筒纸直到成书的全部生产整合,采用1200dpi×1200dpi分辨率,质量相当于胶印质量。对于1~500本印数的图书,CPI印刷公司使用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机。

Publiktion Digital公司

Publiktion Digital公司是与Diogenes出版社合作的第二家瑞士印刷厂,Diogenes出版社通过在线下单和传输文件,在该印刷厂印制印数400~1000册的图书。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数字印刷企业,核心设备是马天尼的Sigmaline,利用其制作短版书籍。Océ Variostream 9710卷筒纸印刷机每分钟印刷1425张A4黑白双联页(速度为105.6米/分),因此最适合印刷Diogenes出版社的书籍;施乐700/770彩色数字印刷机可用于书籍封面印刷。这两款机器相互配合,可生产四色的目录、相册和手册,2400dpi×2400dpi的分辨率能够印刷精细的彩色图像和清晰的文字。

Diogenes出版社非常关注的是,不仅数字印刷的文字质量要与胶印相同,而且书籍装订质量更重要,这是其对两家印刷厂提出的最高要求。如今该出版社已经将数字印刷与胶印的平衡点从2000本提高到3000本,这归功于两家印刷厂高速的印刷系统和自动化的印后加工。

卷筒纸印后加工

除了放卷和收卷设备,用户卷筒纸数字印刷机的印后加工设备还有很多。对于广告印刷品的生产,除数码印刷机外,还需要动态打孔机以及带有站点管理系统附加功能的在线监测仪。堆积的文件印后加工最好在带有开卷机、裁切机、分离机和堆垛机的第二条生产线上进行,每个单机具有多种灵活的调节可能性和较快的通过速度。通常这种印后加工机器的成本高出数字印刷机的一倍。

欧洲印后加工领域的市场领先者是瑞士Hunkeler公司,该公司提供全套的书芯加工生产线。全球已有150多套Hunkeler印后加工系统投入书籍生产,其中有20多套作为模块式书芯加工解决方案,加工的纸带宽度达76.2cm。用于加工纸带宽度为50.8cm的设备价格是25万欧元起,63.5~74.2cm的价格是50万欧元起。

Edubook出版社印刷厂

这家瑞士的印刷厂属于万花筒教育集团公司,该集团公司从事成人教育,为学员培训20多门课程。按照学员人数印刷教材是Edubook印刷厂的支柱业务之一。每个班级的订单大概需要15~30本培训书藉,Edubook每年接收这种订单约1000件。价格标准是,印数50本以下按同一费用计算,所以印数越少,平均价格越高。这家瑞士印刷厂的第二个支柱业务是来自出版社、协会以及工商业的订单,这些目标群体需要的印量至少为100本,平均300本左右。

自2012年初以来,Edubook采用Océ Colorstream 3700卷筒纸喷墨机印刷。在此之前,传统胶印在500份以上才比数字印刷占优势,如今采用卷筒纸喷墨全彩色印刷的印数达2000份,而且价格更便宜。

总结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范文6

关键词:《三寸金莲》 物质民俗语汇 服饰民俗语汇 饮食民俗语汇 天津文化

曲彦斌先生在《论民俗语汇――人类最基本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对语汇做出明确定义:“语汇,又叫词汇,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或固定短语的总和”[1]。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2]就是说,语言的产生是基于文化的存在,所以语言与从属于文化的民俗有着天然的联系,民俗赋予语言特定的文化内涵,并在语言记述和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当民俗与语言结合到一起,产生某种民俗现象的时候,最能体现这种民族语言现象的便是语汇,所以民俗语汇即反映民俗事象或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汇,而物质民俗语汇就是民俗语汇中的一个分支,对于“物质民俗”。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对物质民俗作出了明确定义,物质民俗是指“人类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的风俗习惯。”[3]

纵观冯骥才先生的《三寸金莲》,其中也涉及不少“瓜皮小帽”“马褂”等服饰民俗语汇和“天津八珍”“天津三绝”等饮食民俗语汇,无一不体现了天津人精致悠闲而又不失时代性的生活和文化氛围。然文中对于交通和房屋等描绘笔墨甚少,所以本文重点研究服饰和饮食两大方面的物质民俗语汇。

一、《三寸金莲》中的服饰民俗语汇

钟敬文先生提出服饰民俗是指某个地区或民族的人们关于穿衣、服饰、打扮等方面的风俗习惯,标志着一种文化现象。各个地区的服饰都受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审美倾向以及外来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地区的服饰都独具特色,是一个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标志。

远古先民从衣不蔽体到逐渐注重服饰的过程,其中既有保护身体的目的,也是思想开化,有羞耻之心的体现。据考古发现,在两万九千多年前,先民就懂得用骨针缝制兽皮来遮盖身体。华北地区居住者大多为汉人,是重要的农耕地带和人口集中区域。相比较于其他地区,服饰比较简洁,华北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冷夏热,所以夏季服饰的布料多为透风易吸汗材质;冬季则为棉衣棉裤棉鞋棉靴,以遮风驱寒为主。

《三寸金莲》中常出现“大暖帽”“帽筒”“瓜皮小夹帽”“耳套”“皮帽”“套裤”“短打扮”“袍褂”“袍子”“马褂”“补褂”“短褂子”“裙褂”“大褂” 等服饰词语。这些词语带有浓厚的华北地区民俗特色。下面结合作品中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

(一)帽:“大暖帽”“帽筒”“瓜皮小夹帽”“耳套”“皮帽”

1.头顶大暖帽,精气神派头都挺足。

“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清会典事例・礼部・官服》:“(治)九年议准,凉帽、暖帽上圆月,官员用红片金,庶人用红缎。”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和便帽的区别。礼帽俗称“大帽子”,一为冬天所戴,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为凉帽。在《燕京岁时记・换季》中也有所提及:“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届时由礼部奏请。”

2.众人全都起来,有的拿外边的大氅斗篷披上,有的打帽筒取下帽子戴上。

帽筒多为一对,一个放凉帽,一个放暖帽。在晚清时期流行,在条案上放置一对帽筒,下朝的官员把顶戴花翎放在上面,既是美观,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大清灭亡以后,帽筒从官家传到寻常百姓家,不仅图案做了改变,由原来严肃的山水人物成为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而且其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女儿出嫁时的陪嫁的必备品。

3.这歪歪扭扭小人儿,头顶瓜皮小夹帽,一副旧兔皮耳套赛死耗子挂在脑袋两边,咯吱窝里夹个长长布包。

瓜皮小帽是属于便帽的一种,以其形状得名,这种便帽上锐下宽,以六瓣合缝,前端定有玉或者翠作为饰物,在民间被戏称为“西瓜皮帽”,《枣林杂俎》有记载,“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

4.正如寒带人骂热带人不该赤臂,热带人骂寒带人不该穿皮袄戴皮帽。

皮帽也叫做“拉虎帽”,脑后分开而系以二带,原本是皇帝在狩猎时所戴的帽子,后来王公也戴。一般材质是毡,左右两旁有毛,可以将帽子边沿翻下来掩耳。大多为北方寒冷时所戴,也叫作“耳朵帽”。

5.一副兔皮耳套赛死耗子挂在耳朵两边。

耳套由称“暖耳”“护耳”,是冬季御寒、保护耳朵的一种饰物,多用皮毛作边饰,主要是防止耳朵受冻。

(二)裤:套裤,短打扮

1.鞋子更是出奇讲究,连鞋底墙子、底牙、裤腿套上全是精致到家的绣花。

清代的裤子分为有裆和无裆。人们称有裆的裤为“T”,无裆的为“绔”“F”“套裤”。《清稗类钞》曰:“套裤,胫衣也。即古之所谓F也。其形上口尖,下口平。或棉或夹或单,而凌寒之地,或且以皮为之。”

清代套裤穿着广泛,男女尊卑皆可穿。样式有大裆裤,拼裆裤,腰间有拼接,系带。款式是裤腿式,左右各一只,内侧开裾。刚开始裤管的造型呈直筒状,上下变化不明显;中期以后为上宽下窄,有的还在裤脚下部开衩,以带子系之。

2.身上虽是短打扮,一码黑,大褂子上的款花边可够艳。

短打儿一般是上袄下裤,是清代民间底层劳动者具有代表性的服饰装束。清代人穿裤多与袄相配,以大裆裤为主,俗称“丐裆裤”。与袄相配的裤子或为上下垂直,呈直筒状;或为上宽下窄,裤脚管紧裹于脚踝处,为穿着方便,大多在裤脚部开衩,穿时以带系之。

劳动者在夏季干活时,穿的短打儿上衣类似坎肩,前后用布条子在腋下连接,下着单裤。在冬季干活时,所穿的短打儿上衣是一种长于普通棉袄而短于棉袍的对襟扣棉衣,下穿大腰棉裤,脚踝处用绳带扎紧。

(三)袍:“袍褂”“袍子”

1.这天,有两个穿靠纱袍子的男人,匡匡用劲叩门。

袍,是中式长衣的统称。《正字通》有解“袍者,表衣之通称”。早在《诗经》《国语》中就有袍的出现,在东周时期,袍为直襟直统式,交领,右衽,长袖施缘,下摆长大,束腰带,与深衣有相似之处。

清代的袍、衫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旗袍,是满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当时所谓的旗袍与现在意义上的旗袍并不相同,当时其他民族将满族所穿的袍子成为旗袍,并不是指现在只限女性所穿的旗袍。

当时,这种袍式无论是春夏秋冬,在男女老少中都很流行。春夏季所穿的称之为衫;秋冬季所穿的称之为袍。旗袍是适应生活和生产环境发展而来的产物,改变了中原服饰一直以来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服饰风格。

2.香莲才看见佟家老爷一身闪亮崭新袍褂,就坐在迎面大太师椅上。

在清代,长袍是男子礼服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成为民间普遍穿着的一种服饰,身长及脚腕,袖长及手或者过手,分单袍,夹袍,和棉袍。其样式是右襟(有长掩襟和半掩襟),左右两边开契(皇家长袍多为四开\)。清初男子长袍较为宽大,长及脚面,无口袋,无领,穿衣时要加领衣。后来长袍渐渐短而瘦,加上立领。在清末,男子袍服富于变化,袍型变窄,在天津地区最流行的是对襟样,袖子长及腕部。《京华竹枝词》“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这恰恰说明了清末的长袍衣身瘦长,紧裹身体,长及足踝,袖围仅能包容臂膀。

清代男子的袍服面料多为棉布,颜色以本白以及黑、蓝、土黄为主。长袍和马褂可以配套穿,适用于较为正规的场合,马褂的颜色一般深于长袍。长袍+马褂的组合就被成为袍褂。

满族妇女的旗袍很有讲究,当时多以繁复的花样为美,所以在旗袍的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都会镶嵌多道花纹,在当时,京城甚至出现了“十八镶”的样式。女士旗袍的发展趋势与男士的类似,初期十分宽大,后逐渐变为小腰身,开始以细长为美。当时的女子往往在旗袍外加一件短的或者长至腰间的小坎肩,之后更喜欢加短小又有绣花的坎肩,并且会在腰间加淡色的长腰巾。

(四)褂:“马褂”“补褂”“短褂子”“裙褂”“大褂”

1.他个儿小,苹果脸,大褂只有四尺半,人却精气头大,走起路两条胳膊甩的高高。

大褂和长袍的样式差不多,区别在于大褂的袖子及身长都比长袍短六寸,且长袍有领子,大褂没有。制作大褂的材料有多种,贡缎,宁绸或纱,颜色是黑或者藏青。不同季节有单、夹、棉、皮之分。

2.这人酱麻色绣金线团花炮,青缎马褂,红玛瑙戴铜托子的扣子一溜竖在当胸。

马褂是清代男子常穿的服饰之一,男女皆可穿,一般穿在氅衣,衬衣,便袍外面的日常便服。马褂是由一种短袖对襟的短上衣演变而来,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为了便于骑马射箭所穿的一种短上衣,故称“马褂”。其款式特点初为圆领,一字襟、对襟和琵琶襟等,袖子较肥大,袖口齐平。后逐渐制立领缀于领口,立领的尺寸渐高。衣襟有对襟,右衽大襟,右衽琵琶襟。袖式有平袖、平阔袖、长袖和中袖等多种。马褂的长度较短,通常衣摆至臀围,摆宽略大,有前及左右开裾,也有前后左右四开裾等。马褂的袖子稍短,袖袍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马褂的颜色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尊贵的便是黄色,即黄马褂,非特赐者不得穿,其次比较正规的颜色便是天青、元青、石青三种颜色,这些颜色的马褂是男子在平时较为正规的场合所穿的,显得庄重严肃,带有浓厚的理解色彩。

3.大热天,县太爷穿上袍子补褂,备好点心茶水,还预备好一套好话软化脓话,直等到日头落下西城墙,也没见洋人来。

补褂又叫补服,补子。补褂的纹样表示着不同的品级,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的用走兽,各分九等。根据《大清会典图》规定,文官补子的图案分别是: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燕,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则是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狮子,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及八品为犀牛, 为海马。补褂也是最能反映封建制度的古代服饰,补褂不仅体现官位级别,什么时候该穿补褂,穿什么样的补褂也是极为讲究的,“内廷臣工于冬至前始常服貂褂,惟元旦则易补褂。”

清代的命妇也使用补子,形制比品官的补子略小,缀于霞帔胸前及后背。所绣纹样依照丈夫或儿子的品级确定,不同的是女子用的补子的纹饰皆为禽鸟,不用猛兽,表示女性崇文而不尚武。

4.定住神一瞧,却是一个瘦长老头,湖蓝色亮缎袍子,外套羔皮短褂子。

褂子是指中式的外衣,在清代,礼服有袍有褂。朝服蟒袍外皆加补褂,又称外褂,常服褂无补。相比较于外褂,比较短的成为马褂,这里的短褂子就是马褂。“凡扈从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战裾,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

5.只见她一身朱红裙褂,云字样金花绣满身,外披猩红缎面大斗篷,雪白的羊皮里子,把又柔又韧又俏又贼的身段全托出怼

裙褂是中国传统习俗婚俗礼服,是清朝流落民间的宫廷工艺。清代以后,满汉服饰分途兼容,相映成趣,尤其以女子服饰为甚。

清代满族女子的服饰主要是梳两把头,大装戴钿子,身着蔽足旗袍,脚穿花盆底鞋,袍外常套马甲;汉族女子衣承明制,平头圆髻,宽衣大袖,上着右襟袄衫,长至膝下,下着长裙或长裤,脚穿弓鞋。清代的服饰渐渐出现混搭的现象,有满汉服饰混搭,随着列强的入侵,也有中外服饰的混搭,这一时期女子的服饰风格迥异,并出现了上下衣之分,这里的裙褂就是满汉混搭的结果,裙褂中的“褂”是指上身的对襟衣,“裙”则是下身长裙。

二、《三寸金莲》中的饮食民俗语汇

民以食为天,在日常生活中之于人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饮食文化。《礼记・礼运》:“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远古先民茹毛饮血的生活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人们掌握了火的运用后就开始改善事物的口感,燧人氏《古史考》“古者茹毛饮血,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可见人类对于事物的要求随着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提高。

华北地区出产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粟、荞麦、豆子,所以主食品质比较丰富,但大米白面仅为上层社会的主食,普通百姓大多以杂粮为主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天津处于沿海地带,水域宽阔,水产丰富,这直接形成了当地人对于海鲜、河鲜的偏爱。在天津当地有两句俗语“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吃鱼吃虾,天津为家”。也正是由于天津人对于河鲜海鲜的喜爱,擅长河海两鲜及野禽的烹制便成为了天津烹饪的特色。天津附近盛产水果,所以天津人对于水果的需求也是十分巨大的,市面上常见的水果有鸭梨、白梨、柿子、枣、苹果、沙果、西瓜、红果、甜瓜、菜角、桑葚、羊角脆等。

《三寸金莲》将天津人的日常吃食溶于作品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例如“白面馒头”“糟糠饽饽”“银鱼”“ 紫蟹”“ 铁雀”“ 狗不理包子”“麻花”等。

(一)面食:白面馒头、糟糠饽饽、

大脚姑说,“你没听过支歌,我唱给你听――裹小脚,嫁秀才,白面馒头就肉菜;裹大脚,嫁瞎子,糟糠饽饽就辣子。”

在北京地区,市民的主食是窝窝头、菜团子、玉米面的贴饼子(饽饽),经济条件好一些的能吃上糙米饭或热面汤;郊区人民的主食有玉米面窝头、饽饽、玉米面菜饽饽(玉米面掺上菜蒸成)、菜团子等。这一点与当地的俗语不谋而合,白面馒头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的主食,而穷苦人家的主食仅限于饽饽。一般人家安排日常饮食的目标是“填饱肚子”,形成的一种普遍习惯是能吃稀则尽量不吃干,能吃粗粮则尽量不吃细粮。在清末,大多数北方人日常都是不吃炒菜的,就靠各种酱、豆豉、腌菜、泡菜过日子,熬到农忙、过节、敬神祭祖、谁家办事就大吃一顿。

天津属于华北地区,其主食就是面食。文中所说的那句话“裹小脚,嫁秀才,白面馒头就肉菜;裹大脚,嫁瞎子,糟糠饽饽就辣子”就是对当时的天津最真实的写照。

(二)天津八珍:紫蟹、银鱼、铁雀

紫蟹、银鱼、铁雀、晃虾、豆芽菜、韭黄、青萝卜、鸭梨合称天津八珍,各有各的特色及制作方法,味道鲜美,令人赞不绝口。

1.有人在当天开张的宫北聚合成饭庄吃紫蟹,掀开热腾腾的螃蟹盖,里边居然卧着一颗珍珠。

蟹类的一个特殊品种,是天津水产珍品。紫蟹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铜钱,每值冬季,聚栖于河边泥窝之中,须破冰掏捕。蟹体虽小,蟹黄却饱满肥腴,生时是猪肝色,熟后又变成桔红色,味道奇鲜,令人垂涎。紫蟹在明清时期曾为贡品,是津沽冬令的传统名菜。

2.牛凤章把嘴里正嚼着的铁雀骨头往地上一啐。

铁雀就是麻雀,作为天津的一道特色菜品,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之所以将其称之为铁雀,是因为发育成熟的麻雀抓回来之后很难养活,在笼子里不吃不喝,最后撞笼而死,所以“铁雀”是比喻它不食嗟来之食,志坚如铁。

炸铁雀所用的铁雀是天津地区著名的特产。它体型较小,羽毛呈暗褐色,到寒冬时节,羽毛渐丰,肉质鲜嫩。《津门杂记・食品篇》曾对铁雀有记载:“冬令则铁雀银鱼远近驰名。”

3.有人说,一条一丈二尺长“金眼银鱼王”,沿南运河南下,今儿晌午游过三岔河口,奔入白河归东海。

天津银鱼,古称“脍残鱼”。由于其全身腊白如玉, 称之为“银鱼”,冬季的银鱼眼圈为金色,最为珍贵,俗称“金眼银鱼”。

在天津,银鱼十分珍贵。曾有资料记载,明朝的太监刘瑾最爱吃银鱼,曾在天津置“银鱼厂太监”, 专门采集卫河银鱼。袁世凯执政时,曾设“银鱼税”,可见其珍贵。正是由于其珍贵,所以制作十分精细,口感也是一流,《天津县新志》载;“鱼类多常品,惟银鱼为特产,严冬冰冱,游集于三岔河中,伐冰施网而得之,莹清澈骨,其昧清鲜,非他方产者所能比”。崔旭曾有“出网冰鲜玉不如”的赞美。周楚良在《津门竹枝词》中也有“银鱼绍酒纳于觞,味似黄瓜趁作汤,玉眼何如金眼贵,海河不如卫河强”的咏叹,其鲜美可见一斑。

(三)天津三绝

1.大脚骂小脚“嗖粽子”“臭蹄子”“狗不理包子”,骂到上火时,对着啐唾沫。

在清朝咸丰年间出现的传统天津民间小吃,狗不理包子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制作者的用心、讲究。无论是选料、拌馅、擀皮、还是蒸制、出笼,狗不理包子都用足了功夫,肉馅肥瘦按比例混合,重量适中,细细剁碎,各种调味料精心入味,辅以炖的很浓很厚的骨汤调拌。根据季节适当变化,冷天多加肥的,热天多加瘦的。

传说狗不理包子源于一个贫苦少年,一个街边摊铺,一个低贱小名。清朝咸丰年间,有个名叫高贵友的14岁少年,由于性格倔强,父母给他起了个小名“狗不理”,意思是脾气坏得连狗都不愿意搭理。他从家乡来到天津,在刘家蒸吃铺当一个伙计,他天资聪颖,勤奋肯干,没几年就自立门户了。由于名字太有特点,买包子的人更愿意叫他狗不理,他家u的包子就被人称为“狗不理包子”。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将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惊喜万分,说“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从一般的市井小吃,一跃上了皇家贵胄的餐桌,从京津一带传遍全国。

2.另一个矮个女子忽把两根油炸麻花递上去,叫陆所长接着。

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三绝”。十八街麻花也叫桂发祥大麻花,店主人叫刘老八。清末的时候,天津城海河西边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小巷子,所以得名十八街麻花。

刘老八制作麻花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家里人想要吃点心,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刘老八就将点心渣和麻花面裹在一起炸,竟然出奇的酥脆,刘老八受到启发,精心研究后,推出了自己独家的什锦夹馅大麻花。麻花一经问世,天津人便争相抢购,一时间垄断了天津的市场,成为天津人最爱的食品之一。

(四)饭庄:义升成饭庄

《三寸金莲》中除了具体的饮食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之外,还提及了一家餐馆,义升成饭庄。

1.今儿是大年十四,乔六桥、牛凤章、陆达夫等几位都闲着没事儿,在归贾胡同的义升成饭庄摆一桌聚聚。

旧时天津著名的餐馆有所谓的成:义和成、福聚成、义升成、聚升成、聚源成、铭利成、聚和成、聚庆成,专营高档筵席。“成”等是专为达官贵人、富商豪门服务的,与平民无关。

三、《三寸金莲》物质民俗中的天津文化

天津文化的发展、繁盛说起来也就是百来年的事。正如史学界流行的一种说法:“五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天津”,近百年来“异军突起”的天津文化有以下几个特色:求质求精、交融性、时代性。

(一)求质求精

一说起天津文化,就不可避免地提到城厢文化,老城厢是天津的发源地,在天津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道光年间《津门保甲图f》载:“镇、道、府、县及长芦运使皆贮城龋余文武大小公所十有四,庙三十有一,大街四,小街四,街巷一百有六。”城厢的地位可见一斑,城厢文化是上层儒雅文化,这样的文化的氛围也是造成天津求精求质的文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天津人的求质求精在其饮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天津的饮食文化在天津文化中占据着绝对的分量,无论是餐馆中的美味珍馐,还是街边的小吃,都让人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先是天津八珍,每一种食材都尽可能挑选在其肉质最为鲜美的时候品尝,每一道菜的做法都是求精求细,要求做到口感细腻,堪称一绝。 天津人对于食材的要求和讲究也是天津文化的一个特质,在民风粗犷、以乱炖为特色的北方,能见到如此精致讲究的菜肴,实在令人咋舌。天津八珍由古至今都备受称赞,甚至在《天津县新志》中都有所涉及,天津人会将饮食编入县志之中,可见他们将饮食看得很重,并不仅仅将其视为裹腹之用,天津的饮食文化也是天津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津人对于每一道菜色的做法都要追求极致,就连路边摊也不例外。如果说天津八珍是正儿八经的美食,那么天津三绝就是别具特色的风味小吃。近年来,随着天津三绝的名气越来越响,这些原本只会存在于街头巷尾的小吃也逐渐被人们搬上了餐桌,成为带有独特天津风味的菜品。天津三绝的成功不仅在于口感,更在于故事。天津三绝的每一道食品本后都会有一个小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并不是什么感天动地的事情,但依旧可以成为天津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天津三绝得以流传下来的条件。一道菜的口味可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湮灭,而一道小吃背后的故事却只会随着一代代的流传而更加深入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甚至成为天津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天津人最聪明的一点,他们会利用故事流传来保证小吃的知名度,以至于过了百年,小吃的名声只增不减。同样的,随着天津八珍、天津三绝知名度的增加,美食也成了天津文化的一个标签。

这样丰富的饮食,这般奢靡的享受不正是天津生活的写照么,如同旧上海纸醉金迷般的生活那样让人醉生梦死,欲罢不能。

天津文化的精致并不仅仅在于饮食,还体现在生活习性上。光说这帽子,天津人戴帽子讲究凉帽暖帽,天热戴凉帽,天凉戴暖帽,这些讲究可以归因于“体之发肤,受之父母”。在古代,这句话曾被认为是孝的典范,在当时,不少王公大臣,尤其是年过半百的老者,大都特别爱惜自己的一把山羊胡,不仅家里备着一把专门梳理胡子的小梳子,更有甚者为了保持胡子的形状,在睡觉时会将胡子套在一个袋子里。这些人的做法可以认为是对胡子的特别喜爱,自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对孝道的重视,同样的,天津人民之所以对帽子如此讲究,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孝”。

天津人戴帽子有讲究,就连放帽子,都有一个专门的瓷器――帽筒。当然,这种讲究只针对少部分有身份地位的人而言。帽子可以说是人人都有,但帽筒则时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一种封建等级差异的体现。例如在《三寸金莲》中,帽筒出现是在陈家,陈家的富裕在文章刚开始就能体现,文中说陈家想娶什么样的媳妇,人家还不得赶着把闺女送过去,可见陈家的财富与地位,帽筒在陈家出现正表明了在当时,帽筒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是随着清王朝走向覆灭,帽筒的功能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官家专属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常物,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被彻底毁灭;由于帽筒多为一对儿,双数在中国历来都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帽筒的功能从放置帽子变为女儿出嫁时的必备品,取的就是成双成对的美意;随着其功能的变化,帽筒的图案也从之前严肃的山水转化为吉祥图案,可见物品的功能再怎么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民族思想是一直流传着的,尽管时代在不停地改变,但是镌刻在人们骨血中的思想情节是不会改变的。

(二)时代性

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天津发生,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义和拳、红灯照、到一二・九运动,天津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若说哪里最能体现清末到民国时期的时代风向,那就非天津莫属了。这样的时代风向在天津人的穿着之上最能体现。

先是在清王朝时期,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统治之下的人们对于服饰的穿着是相当的严谨。在当r,天津人在平时穿长褂,进行骑马射箭之类活动时穿短褂,短褂还不能随意穿着,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寓意,黄马褂就更是天家的象征,除了皇帝、太子以及皇帝特封的人之外,任何人穿着黄马褂都被认为是谋逆,可见当时的等级森严。除了黄马褂,天青、元青、石青三种颜色都被认为是严肃的颜色,只有男子在庄重的场合才会穿着,从简简单单的一件马褂上,天津人对于穿着都有如此多的规矩,足以看得出天津人的讲究。

在列强入侵以前,人们思想固化,对于服饰的穿着仅限于礼教,其实就是封建等级制度下的规矩。对社会的三六九等有穿着上的讲究,例如在文中出现的“短打儿”就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短打儿是底层劳动者的象征,裤子的不同样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封建礼教的象征,有的裤子指明了是男女尊卑皆可穿,而有的裤子则只限于上流社会的人穿,可见在当时,尊卑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文中所说的,穿着短打儿的女人是王妈,一个在陈家专门为各房做鞋子,对小脚很有研究的婆子。王妈身为陈家的下人穿着短打儿是最合适不过的打扮。文中描述王妈“身上虽是短打扮,大褂子上的款花边儿可够艳。”短打扮是说明王妈的身份,交代了她是陈家身份低微的人,但是后面那句话为揭示了王妈的身份并不仅仅是一个下人,为后文中王妈和陈家老爷不可告人的关系做铺垫。在行文中,一套具有劳动者特色的服饰就能说明一个人的身份,直接造就了情节的内敛和连贯。

对官位的高低也有规定。文官武官的补褂不同,品级不同补褂也不同,就连什么时候穿补褂都有讲究,是需要专门的人在特点的时期奏明皇帝,得到许可之后,群臣百官才会开始穿上补褂上朝。

不仅如此,当时对于男女的衣着亦有说法,朝廷规定女性身上的补褂只能用禽鸟,不能用猛兽,表面是寓意清朝女子不尚武,实际也是一种对于女性的约束。女性在当时只能生活在闺阁庭院之中,不允许上战场,这也是一种对于女性的不公等待遇的体现。

而随着列强的入侵,给当时的天津注入了新的思想,人们的观念渐渐开放,天津人所喜欢的服饰不再是一陈不变的,他们会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来改变服饰,例如清末紧窄的袍子,体现了那时天津人对于形体美的感悟,是抛弃封建糟粕的开端。从袍子的演变中可以体现天津人当时的生活状况以及审美要求,在清代之前,袍子一般都为宽松样式,在清末一段时期,天津人更加偏向于紧窄的样式风格,这说明那时候的人们已经_始有了现实形体美的意识,希望通过衣服来展示自己的身形,就像现代的紧身衣一般。在清代,天津人的思想随着列强的入侵,开始有了质的转变。之前的人们由于礼教的束缚,习惯于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而随着思想的日益开化,人们开始注重形体美,开始有意识显露自己的身材和身形,开始有了一种对于人体的审美倾向。而之后袍子的演变更像一个时代人们审美的变化,就像现在一般,今年流行修身装,明年流行宽松版。在当时的天津,人们已经有了一种现代社会生活的样式,几乎形成了一个摩登社会的雏形。

女性的穿着也亦然,当时有的女性仍旧保持固有的封建思想,在穿着上也是承袭前朝,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有的女性逐渐接受外来的思想,生活受到西方的影响,以至于当时大多数女性都是中西混搭式的穿法;而一小部分女性则是完全摒弃封建思想,穿着大胆时髦,和西方女子无异。

纵观整个清代的服装演变,如果说天津男性的服装上折射出的是封建制度等级差别,那在女性褂子上展示出的则是历史的痕迹,列强的入侵为处于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们带来了新的活力,给予了新的生机,也让他们的眼光变得开阔起来,以至于在社会最纷乱的时候,天津女性的穿着也是最多元的时候。可见,从清王朝统治时期到民国时期,天津人的服饰演变与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交融性

这里的交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是指南北交融和中外交融,《天津卫志》载:“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天津处于渤海、海河的交界处,依河傍海,近百年来,天津漕运开通,经济迅速发展,晋、鲁、豫、苏杭的美食就对天津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也正是外来文化的涌入才导致了天津文化能够集百家之所长,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也直接导致了天津文化的南北交融性。

天津的饮食文化是天津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说起天津的美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估衣街的“成”饭庄,“成”被誉为是贵族的专属饭店,其原因之一是它的经营模式,只接受预订酒席,从不接待散客;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其菜色,每家饭庄门口都悬挂着“满汉全席”“南北大菜”“山珍海馐”等牌匾,经营范围从满汉全席到鸭翅席再到海参鸡席,在饭庄所提供的种种菜系之中,就包括有广东菜系、江苏菜系、山东菜系、四川菜系,也有宫廷菜系,在集百家之所长的基础上形成了天津菜系,并形成天津独特的饮食民俗文化。

正如上述所说,天津在近百年来处于时代浪潮的潮头,而天津文化的中外交融性与时代的演变离不开联系。在《三寸金莲》刚开篇,即清王朝时期,当时的整个社会都是以小脚为美,书中到大脚姑去看望正在裹小脚的香莲,眼里流露出羡慕的光芒,还说“裹小脚,嫁秀才,白面馒头就肉菜;裹大脚,嫁瞎子,糟糠饽饽就辣子。”香莲还凭借着自己一双小脚嫁入陈府,赢得赛脚大会,成为了陈家的掌权者,可见在当时小脚的地位有多高。可没过多久,列强入侵,小脚成为中西文化交融之下的牺牲品,从有人开始反对裹脚,提倡放足,愈演愈烈,从而演变成保莲会和天足会的尖锐对立,这恰恰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的相斥性。

当然,中西文化也有相融的一方面,例如在女性的服饰上,两者融合得十分完美。当时,女性的服装十分多元化,有人会采用中西混搭的穿法,上穿中式旗袍,下踩西式高跟鞋;也有里穿西式连衣裙,外搭中式外套;中西结合也是当时的潮流所向,天津文化的融合性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三寸金莲[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 杨文奇.中国饮食民俗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3.

[3] 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郑州:中国古籍出版社,1986.

[5] 曹革成.中华民俗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 张正.中华服饰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1994.

[7] 杨菊华.中华饮食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1994.

[8]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9] 焦润明 苏小轩.晚清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10] 万建中.中国民俗简明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11] 高丙中.中华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12] 张利民.解读天津600年[M].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