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例6篇

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1

从“爵士乐课堂”看美国的创造性教育

“Hello!”走在通向美国蒙大拿州普通高中辛特纳高中音乐教室的走廊上,美国中学生极为热情地和我打着招呼。随着一阵由远而近的音乐与人混合的嘈杂声,我推开了音乐教室的大门,在强劲有力的爵士音乐伴奏下,男女同学和教师在摆动着身体表现音乐。我曾经有教过五年高中的经历,体会过我们的高中学生不太自信、比较拘谨的表现,所以对美国的高中同学能在课间和教师一起这样大胆、自信地表现音乐很是羡慕。美国的音乐课堂从初中就开始作为选修课分科教学,这些选修课种类繁多,并依据各学校的情况而异,主要有合唱、管弦乐、军乐、爵士乐、歌剧等等。

也许是每周二十几节课时的超负荷工作,美国音乐教师贝雷用几乎接近失声的沙哑声音在组织学生做简单的发声练习。学生比较安静地配合她在做连音和跳音的练习,但学生姿势不一,有坐、有站、有半站半坐,在声音上参差不齐,明显没有国内正规合唱团的统一与和谐。但随着钢琴变化的五拍子的节奏,同学们变得异常兴奋,他们用身体的律动跟着富有动感的节奏哼唱爵士乐歌曲《五拍》(Take Five),这显然是一首同学们曾经熟悉且喜爱的爵士乐作品。《五拍》是大卫的经典之作,我曾经在国内听中国的“女子十二乐坊”演绎过这首乐曲,我没想到节奏这么复杂的爵士合唱在贝蕾老师灵巧的钢琴伴奏下,学生虽然动作不一。表情各异,但他们对爵士风格把握得特别准确,在复杂的节奏中,学生的声部层次也很分明。在乐曲中段的演唱中,贝蕾老师设计让不同的学生轮番上台,即兴地、变化地哼唱和表现几个小节,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五拍子创作,从节奏的变化到音高的改变到动作的设计,学生都很自然,每一次的表现都能获得全班同学和贝蕾老师的赞赏和鼓励……

课后和贝蕾老师的交流才知,这是一堂高二年级的爵士乐合唱选修课,学生全部是自愿报名。课前贝蕾总是要想一些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所以大多会用音乐来感染他们。贝蕾向我介绍,爵士乐是美国真正的民族音乐,自美国20世纪60年代成立全美爵士乐教育工作者协会后,美国教育家不仅要大力推广对世界音乐做出贡献的爵士乐,而且还看中了爵士乐即兴演奏、演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这一大优点,所以爵士乐渐渐被纳入音乐课程,走进了校园。她告诉我,学生哼唱简单的爵士旋律和编配复杂的节奏是音乐课中经常要做的事情。在美国,9至12年级就非常注重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各类人声或各类乐器即兴创作短小作品和已有乐曲的变奏。由此可见,虽然美国的爵士乐教学尚不能构成一种完整的模式,但它的原则已被鼓励应用在所有音乐教学中,而这一原则正是创造性原则。

来自“学生钢琴汇报音乐会”的启示

简是我在美国认识的一位八十多岁热爱音乐的老人,家里摆放着她母亲留下的一台古董管风琴,对音乐的热爱使这位老人显得特别精神而有活力。老太太经常会开着一辆吉普车张罗策划一些音乐会。2007年5月,来自不同国家的顶级乐手在米苏拉举办的音乐会,就是老太太一手策划筹办的。

由于爱好与兴趣相投,我们有幸被邀参加了她女儿举办的一次学生钢琴汇报会。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要选修一门乐器(可向学校租借乐器在学校学,也可以自己买乐器请老师教),学校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至少要以一件弦乐、管乐或打击乐器演奏一个曲目,不但要求有表情和娴熟的技术,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难度。美国的家庭都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尽管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很多父母都会考虑让孩子多接受一点音乐教育,也鼓励孩子考音乐的等级证书。很多家长认为,音乐教育不只是培养一技之长,还是提高孩子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简的女儿是专职钢琴教师,自己带了很多学生,很有成就感。基于钢琴演奏的效果,学生汇报会选在一所不太大的教堂举行,表演学生的年龄段从七八岁到十几岁不等,尽管学生只有十几人,可下面还是坐满了不同年龄段的捧场观众:有忙碌着照相的父母、有点头合着拍子的老人、有在襁褓中聆听音乐的婴儿。尽管演奏的乐曲不是那么娴熟甚至有点生硬,但热烈的掌声、赞许的目光、由衷的夸奖使得台上演奏的学生倍感骄傲和自豪。从掌声、目光、言语中我明显感觉到了美国人对音乐教育的尊重和重视。

美国音乐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通过亲身的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感受。所以热爱音乐教育的很多美国人也会借助社会力量来普及音乐,因为常规学校的音乐教育较为死板,在深度和广度上劣势明显,所以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有水平的专职小提琴和钢琴教师,来满足学生在专业音乐上的发展需要。

有感于中美音乐教育的差异

在美国,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已经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从20世纪60年代召开的全美“坦格伍德研讨会”、80年代国家艺术基金会发表的《走向文明艺术教育报告》、90年代的“音乐是把钥匙”年会到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观念与行动纲领的《豪斯赖特宣言》,都无不体现了美国的音乐教育战略。

相比较,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同样作为培养人创造性思维的学科,无论是从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逻辑体系的角度,还是从音乐促进年青一代全面发展的非音乐功能价值的角度,虽然已经引起了少数人的关注,但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一个正常的学科在学校应有的地位――不论是认识上的还是行动上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2

幼儿园教师研修心得范文

在历下区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我参加了4月份的xxx培训。为期三天半的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专家学者的报告,收获颇丰。

这一次培训,首先聆听了xxx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边霞所做的《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专题报告,她告诉我们,幼儿美术活动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美术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中一句“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让我印象深刻,我的理解是:老师和幼儿都在被造就,老师通过给幼儿上课,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反过来,幼儿在活动中也学到了各种技能,形成了各种习惯的养成。

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执行馆长薛文彪为我们做了《幼儿美术教育新概念与方法》的专题报告,并在现场示范美术水粉画的操作过程,讲解了他自己创新的借形想象美术创新方法。

中国早期儿童教育音乐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卓雅为我们做了《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专题报告。她的报告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她给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通过音乐领域的有效教学,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时间,我却收获了许多。在美术方面,要多给幼儿

欣赏作品,无论是幼儿、老师或是大师的好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幼儿的绘画时的兴趣,将游戏融入到其中,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我想这样的过程产生的结果一定是预想不到的。在美术的教学方法中,我也可以借鉴薛老师的借形想象,让幼儿在想象中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在音乐方面,回顾原来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许卓雅给我们的培训,我深刻的理解了音乐游戏每次教学都是在学习者认可前面一难度层次的学习已经通过的情况下,才进行新的难度挑战;并且在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经常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不同种学习情境中都能够不断获得新的成就,那么,在不断获取新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需求的驱动下,全身心投入学习自然就会成为他们自己主动追求的事情!同时,老师也培养了幼儿们的各种学习品质,如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原有经验应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培训中,看了扬州幼儿园和xxx一幼幼儿园的音乐课,她们主要就是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这次培训,我理解了如何通过艺术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关于幼儿园教师研修心得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非常不易的,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活动也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组织与实施》就针对此问题展开的深入的研究。学习以后觉得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整个幼儿教育期间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实行保教结合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完善幼儿的保育工作。幼儿教育与保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中要渗透保育,保育中也离不开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本次学习中张老师讲的家园沟通的策略也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技巧,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满爱心,家园合作,运用多种沟通策略,通过灵活的沟通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园协作更密切,教育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让沟通成为多赢。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沟通更有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培训时间已经结束了,但是老师们学习的兴致很高,每天大家都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以后积极讨论,交流。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也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把这次学习的知识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师研修心得体会

我非常荣幸的又一次参加了第二阶段的全国幼儿教师远程培训,这次培训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是第二次,所以倍感兴奋,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听讲座、看文章、学习研修课程,完成各类作业。把学习到的先进的知识、理念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在远程培训的这段日子,有担心、有迷茫、有艰辛、有喜悦和欣慰。对于半路出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远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平台。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总结、反思是进步、成长的推动器。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吗,”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孩子们的内心需要,孩子们的天真无暇,什么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掌握的东西,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有了新的理念指引,在今后的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

在专家的课堂中学习后的反思,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听了专家讲座后豁然开朗,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根深地固的一些认识受到了冲击,时时激发我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其中有几位专家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的观念值得我反思。

二、同行的交流,让理论实践再次升华。

这次培训中我的收获还来自同班的学员们,说句实话,我以为自己还是一位较学习,思想比较超前的老师。但是看了同伴学友的日志、他们的 见解确实准确、实用、精炼。她们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记录记录再记录,实践实践再实践,反思反思再反思,这些言论,无一不是以幼儿的成长为中心,无一不是孩子的快乐学校为目的,它深深地感动着我,每次的讨论都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都让我不断地提醒我自己,作为一名老师,我做的远远不够,真的该认真学习了,不然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自己就是一名在一线的教师,应该有更多的经验和实践,要善于积累反思,那才是真正的财富,比尔都无法夺走,让同行,让家长给予你赞赏的目光,信服我,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三、心动后的行动。

有人总结:“培训就是培训时心动,培训后激动,回去后一动不动,”这个可能是许多培训的真实写照,但是这次国培我相信会是个例外,我需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设计学习方式.

幼儿的学习分为正式的教育活动和非正式的,游戏是儿童天赋的权利,应真正成为它的主人,让游戏环节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自立探索,获取经验,让自己的经验更具持久性,为自己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幼儿,指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了解幼儿内在的需求,真正起到游戏中的快乐,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2、更新知识,设计学习过程,提高业务水平。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新的理念,走出去,引进来,让自己的见识面更加广泛,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将吹拉弹唱进行练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尊重孩子,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一切以幼儿为中心,身心发展为依据,让每位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53-02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公共音乐教育是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许多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前几年,但还是存在着各种问题。笔者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公共音乐教育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有关教学方面的调查与研究。(1)教学设施。公共音乐教学设施设备是高校开展公共音乐课程的强力保障,为了顺利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高校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教学设施资源,加强学生们的素质培养。通过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调查,发现学校的音乐教育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比如在进行公共音乐课教育活动的时候,地点一般都是在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里进行。音响设备比较陈旧,声音效果不理想。电脑检修不够及时,有时会出现打不开、屏幕成像不正常、音箱没有声音等问题。另外,用来辅助音乐课的教育工具也比较缺乏,如钢琴、民族乐器等。(2)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很多,例如团队组织、艺术机构等。许多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有的是由学校团委管理,有的是由音乐机构管理,有的是由基础部管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公共音乐教育属于教务处统一管辖,并设置了专门的公共艺术课与艺术实践教研室进行日常管理,对每一节课的上课地点、任课教师作出了合理的分配,对教师的迟到、早退等日常教学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管理,保障了公共音乐课的顺利开展。但是笔者认为对学生的管理有待加强,因为部分学生对公共音乐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所以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较为严重。(3)教学课程设置。在公共音乐课程的设置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课程名称主要是音乐鉴赏和大学音乐,一周的学时为4~6学时,一学期为68~102学时,基本满足了全校学生对公共音乐课程选修的需求。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进行公共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教育对象是非音乐专业学生,所以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即一般是以欣赏为主,同时对音乐的基础知识作出简单介绍。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4)教学内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声乐音乐、器乐音乐等,涉猎范围比较广泛,与学习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相符合。尤其是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较为重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公共音乐课教材主要使用谭建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一书。但是,由于有部分学生对公共课不重视,怀有只是为了获取学分的心态,所以出现部分学生没有教材的现象。

2.有关教师资源方面的调查与研究。(1)师资队伍的现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音乐课教学任务是由音乐系的老师担任,没有专职的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师。我们针对这个现象,对进入高校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艺术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0%的毕业生跳槽,有20%的毕业生改行,有40%的毕业生准备考研,只有15%的毕业生满足目前的状况。(2)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随着近几年来各个高校不断扩招,音乐教师的队伍也在随之扩大,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音乐教师缺少的问题,但是许多高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时候,一般只注重于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如声乐、器乐等的技巧及编排能力,却忽视了其人文素质,这对教育理念的转变、音乐师资教育的改革上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另外,有些院校对招聘进高校工作的音乐老师不重视,这对音乐老师的发展空间产生了局限性。

3.学生资源的调查与研究。(1)在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的时候,根据报告数据显示,5%的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简谱,掌握一种乐器的只有0.5%,40%的学生不知道《二泉映月》、《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谁,有许多的学生不知道梅兰芳、巴赫、威尔第,甚至还有许多的学生不知道小提琴的弦有多少根,分不清民乐队和交响乐队的乐器。(2)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态度的调查与研究如图1,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学生对音乐喜爱的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音乐,只有少部分人对音乐没有兴趣,这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都希望通过音乐来提升自身素质。

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有90%的大学生只要一有空就喜欢听音乐,8%的大学生每天听一次音乐,只有2%的大学生几乎不听音乐。如图2,虽然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只有少数去听过关于音乐的课程或者是讲座,但是有很多人打算有机会就会去。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如图3),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公共音乐教学课程低于其他的学科,然后还有少数的学生认为公共音乐课程和其他学科是一样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音乐课程高于其他学科。

从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很多高校都只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招生、就业、学校的发展等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较难的专注或是直接忽视。很少高校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公共音乐课程进行设置、教育,导致学生在音乐这一块上有着严重的缺陷,音乐素质低,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对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改进的措施

1.对高校的管理机构的建议及措施。(1)提高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加强学生审美观的教育措施之一。因而公共音乐课程不能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上,还应该让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2)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各个高校可以开设更为丰富的音乐课程,如《音乐素养》、《音乐发展历程》、《民族音乐文化》等,这不仅弥补了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的不足,而且扩大了学生的文化知识领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从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3)加大资金投入量,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对音乐教学场地,需要建设专门的教室进行;对音乐设备如多媒体设备、乐器、音像资料放映设备等进行不断的完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及措施。(1)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各个高校应该对公共音乐课教师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注重培养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专业老师只有做到博学多才才能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2)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对外交流。音乐教师队伍的薄弱也体现在科研上,由于师资队伍音乐职称的比例严重的不协调,科研工作经费比较少,从而造成音乐老师科研能力不高的状况。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音乐教师对于科研的立项和申报。

3.对高校大学生的建议。(1)改变学习观念,加强对音乐的审美观。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部分,它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种教育功能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很大的区别,是无法替代和比较的,高校学生在学习公共音乐过程中,需要改变学习观念,重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加强对音乐的审美观,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积极参加校园举办的艺术活动。在许多高校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这为高校学生提高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对艺术活动的参加,不仅能使高校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凝聚力。这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重要影响,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洁.湖南省四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开设方法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一条道路,使学生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全面的认识。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学习,对中国的高校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种民族文化在国内以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并行发展着,可以说二十一世纪以前,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直是“小众化”音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无论综合性院校还是师范院校,一直对其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进十几年来才逐渐被民族音乐学院挖掘整理出来,很多原生态音乐文化逐渐得到重视,一些传统艺能形式走进高校课堂,走进媒体,使大学生得以开阔眼界,逐渐引起大众的理解与接纳。再有,高校音乐教育一直尊崇着欧洲主流音乐的路线,而对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几乎无所涉及,使得很多本科生误以为世界音乐就是欧洲主流音乐,目光狭隘之极。

20世纪以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格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发达国家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深入发展,一种是发展中国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的兴起。 在发达国家中,成绩最突出的应属美国。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外来文化对其本土原住民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非常注重多元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其国内的印第安文化,白人移民文化和黑人移民文化呈现出多元并置的格局。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尼、马来、纳米比亚、尼日利亚等,这些国家已开始形成多元文化教育的初步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表明了这些国家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觉醒。

在我国,学者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提出也是各抒己见。中国音乐学院杨通八教授认为: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和多方面影响,当前全面开设《世界音乐》课程尚有一定困难。目前主要应该是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观念和内容渗透到音乐各科中去,重点要放在民族音乐的建设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民康教授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一文中认为,我们的一些音乐院校,将“传统”太“森严壁垒”了,内容除了西方音乐外就多是汉族音乐,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科音乐的建设,这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

2003年,笔者在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次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2006年课程更名为《外国民族音乐》,即不包含“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各民族民间音乐。在此之前,河北师大曾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讲授《拉丁美洲音乐》,师生们被各种异国风情音乐色彩的多元化强烈吸引着,但并未将相关课程引入大学课堂。2003年课程开设后,师大学生开始逐渐接纳各国传统音乐,并逐渐学会尊重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形形的人的文化。懂得不同的音乐审美,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色彩的文化表象,无论你是否接纳,但要懂得尊重。但仅仅在师大开设此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每年寒暑期都会奔赴张家口、邯郸、唐山、邢台、廊坊等各地高校、职中、职技进行“世界民族音乐”的函授教学与研究生班教学活动,在教课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很多院校的老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很模糊,而且省内各高校都未曾开设此类课程,很多教师对陌生的“异调音乐”很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更有甚者,认为世界音乐就是欧洲音乐,这种以欧洲主流音乐代替世界多彩音乐的现象不是少数。

因此,从2005年来,笔者通过假期函授和研究生班的课程,采取课堂问卷形式,对前来学习的河北省各地高校、中小学、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们进行调查。问卷共有十题,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和简单题三种。内容主要涉及多元文化、民族音乐、乐器、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其中90%的问卷显示,所在院校未曾开设此类课程;80%的教师认为五声音阶是中国特有的民族调式音阶;很多教师在听课之前,一直主观的认为世界民族音乐就是欧洲音乐史,他们课下与我探讨时说:“老师,世界音乐不就是外国音乐嘛,外国音乐不就是欧洲音乐嘛。您这门课不是和欧洲音乐重了吗?”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当我再次问道大家对世界民族音乐的界定时,大家开始有所想法。开始意识到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宽。“还有蛮有意思的”,这句话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回应。

问卷中有一问——是否愿意在你所在院校开设此类课程。90%的教师认为可以考虑,10%的教师非常支持,但需要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例如:多媒体教室、DVD播放机,电视机等等。目前,很多学校还不具备开课能力。如果只是教师教授,仅凭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简单的民歌教唱,不足以带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良好授课效果。

再有,假期函授、研究生班课程培训以及国培课程,都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不足以把内容丰富的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多姿多彩的音乐风貌展示出来,只能涉及其中一部分内容。若要推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受众面,首先要在河北省各地师范类学校开设此课程培训班,培训当地师资,从而推广到当地幼儿园、中小学教育领域。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尝试摸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开设方法。

河北师范大学2012-2013年第一学期将《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开设在本科一年级,并尝试开设为校级公共选修课。听课学生不仅仅是音乐学院专业学生,更有文理科师范生乃至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与音乐类学生会有不同。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一起上课,笔者认为上课效果非常不好,教师无法兼顾不同专业学生,文史类学生对世界各民族历史更为侧重,旅游系学生对各地民俗更感兴趣,艺术设计类学生更喜欢壁画式风格的阿拉伯风情,他们希望听到的音乐讲解比较浅显,更多的是欣赏,而无需深入。如果深入所设计的音乐知识将要展开讲解,而一学期课程设置明显不够。可对于音乐学院学生来讲,简单的音乐欣赏无法满足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需要进一步音乐本体讲解、分析。这样的听课对象,让课堂无法同时满足。因此,音乐学院专业选修课和校级公选课必须设定为两个课堂,在全校公选课中所选择的乐器、民歌、舞蹈最具代表性,而音乐无法太多展开、深入,仅为简单了解、学唱。

因此笔者尝试将《世界民族音乐》学科“分割”为“魅力亚洲音乐”及“外国民族音乐”两门课程。其中,“外国民族音乐”主要讲述除亚洲之外的其他各地区音乐,而对亚洲音乐只做简单讲解、赏析。尝试将此“外国民族音乐”作为校级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在本科第二学期,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参与选修,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先修课程为基本乐理,只要学生能够简单识谱,即可欣赏音乐、学唱民歌。而亚洲音乐文化与我国最为接近,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先民与我国有着不解之缘,历史上也曾有过商业来往、民族迁徙,很多传统艺能的表达方式接近,许多乐器外观形制、演奏方法、演奏风格也如出一辙,对这一区域的传统音乐,所能搜集的资料也最为齐全,建议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在本科第四或第五学期,可尝试进行大量的音乐本体分析,对比音乐风格,试图找寻音乐风貌相似的文化根源。

再有,尝试在河北省各地有培训条件的学校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培训班。主要为当地培训师资力量。并定期在河北师大举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研讨会。召集省内各地开设此类课程的教师前来研讨,由河北师大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有机会交谈,探讨教学中所遇问题及解决办法。每次会后出版一本《河北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讨论文集》,并将此传统延续下来,河北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成为全国多元文化教育阵地中不可磨灭的中坚力量。

注释: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美】威廉·M·安德森 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编 曹水清 刘堃 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1。

同上,p3。

参考文献:

[1]【美】威廉·M·安德森 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编 曹水清 刘堃等译.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湘.多元音乐文化观下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5).

[3]巩庆华.多元音乐文化之探讨[J].科学教育家,2007(10).

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5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以系党总支为政治核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倡奉献敬业精神,在音乐系班子成员不健全,上半年又抽调副书记到校庆办帮忙的情况下,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我们识大体、顾大局,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完成了各项工作。坚持制度,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及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章,结合学校办学50周年庆典,开展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促进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在学生和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本年度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一期100余名,发展党员二批40余名,使发展党员和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把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倡导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了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素质。通过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教职工的责任心意识,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系部发展的良好局面。按照“培养提高、引进充实”的方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今年引进研究生3名(其中辅导员1人)充实教学管理队伍。

二、扎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教学评建工作。2011年为学院“教学评建年”,音乐系充分调动全系师生员工的力量,大力开展迎评促建准备工作。在做好常规教学管理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积极主动完成院迎评办下达的任务指标,规范整理了各类行政、教学、教师、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档案资料,修订完善了音乐系管理制度40余项,保证评建各项工作的完成,顺利通过了评建办对我系的常规管理文档的检查。

2、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配合教务处组织了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检查了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分年级召开了学生座谈会。进一步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完善了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实和调整了课程结构。加强了考试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试题库建设。加强了对毕业生的指导工作,从选题、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做到了环环相扣,确保了论文的质量。

3、扎扎实实做好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创优达标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引导,重在落实,通过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听评促教,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教学竞赛初赛中,音乐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入了学校前八名,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决赛,受到评课小组的好评,树立了音乐系师生的良好形象。

4、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2011年音乐系教师共近50篇,出版教材1部,获国家、省级奖9项,在研省级、校级立项10余项。专业教师多次获得省级比赛奖励,刘炳强老师获山东省师生基本功大赛声乐组二等奖(第2名),王童老师获西洋乐组三等奖。

5、注重加强学术交流。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昌俊教授等作专题报告,加强与兄弟院校音乐专业的切磋与交流,参加了省艺教委举办的学术交流和艺术论坛等活动。注重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培养,组织申报了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6、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协助国资处为音乐楼排练厅的改造提供方案,充实并完善了教学设施与图书资料的建设。

7、协助招办做好2011年音乐专业招生宣传和考试工作。

三、学生管理工作

1、做好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举办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

2、加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完善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充实了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提高了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就业指导,举办了就业指导讲座。加强了助学助困工作,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3、细化了学生工作总体思路,强化了系风和学风建设。在抓好常规学生管理的同时,2011年明确细化了学生工作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积极推进学生工作规范化建设,继续优化系风学风,用好学生党员和优秀团员两支队伍,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4、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结合学校教学评建年和50年校庆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

1、出色的完成了校庆文艺晚会的演出任务。整台晚会按照学校领导高水准、高品位、高规格的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加班加点、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260多名演职人员为大家奉献了一台风格鲜明、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学院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与艺术成果,体现了学校50年辉煌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博得了各位领导、嘉宾及观众的好评,节目在泰安电视台分4次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起到了宣传学校、展示学校的目的。

2、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彰显服务地方特色。音乐系的人才培养特色无疑在于学生的艺术实践,我们还有组织、有目的的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琴房,走向社会的大舞台。音乐系主办了“泰山金秋文艺晚会”、“迎新晚会”、“晓雯之音”文艺晚会等大型演出活动5场,在系内多次举办健美操大赛、系第三届声乐大赛、学生个人音乐会等各种形式的文艺晚会10余场等,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先后参与和策划市政协、市人防办、中国银行、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公路局等近10个单位文艺演出,完成了9月份泰山国际登山节开幕式“吕远作品音乐会”的伴唱、“泰山日出东方红”大型舞蹈的演出和11月份农业部在泰安举办的“情系三农”文艺晚会的伴舞等,最近音乐系又把泰安市艺术团、晓雯音乐学校等单位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为服务地方作出了贡献,成为活跃在泰安及周边地区的一支文艺轻骑兵,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有60余人次获奖。如:在2011年山东省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大赛中就获得28个奖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

小学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6

关健词:本土音乐 音乐教育 创新

一、概念界定

(一)本土音乐

本土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当地人同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音乐,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当地群众生活相关,有着鲜明的地方音乐文化特色。

(二)本土音乐教育

作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注重主要是指将本地域的民间音乐文化引入当地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以使本土音乐不断流传并发展,以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音乐教育多元化趋势的需求

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在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以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点,不断发展壮大本土音乐文化,以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音乐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求

“如何将本土音乐教育有机地融入至地方音乐教育中去,特别是中小学义务教育及地方高校中去”这是本土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作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我国音乐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们正在研究与关注,如何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学校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外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意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以及从小培养学生对家乡,对本土的文化情感,如何把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当地音乐文化的熏陶,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

三、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问题分析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对本土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开设音乐教育专业,即使有些地方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但在专业建设中,对本土音乐资源库的建设投入不足,并且管理也不够完善,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校对专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开展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意识薄弱、没有很好地弘扬和挖掘本土的音乐资源,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2.本土音乐校本教材的偏少

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范围是衡量该所学校学校对本土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课程标准。以清远地方院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为例,本土音乐瑶族音乐、壮族音乐,目前校本教材目前只有《广东瑶族舞蹈与音乐艺术》,而且作为清远是全国最大的瑶族文化基地,瑶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确实没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来保障,瑶族音乐该项文化在其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设施比较欠缺,更谈不上对本土音乐在当地的传承发展和影响了。

3.对教师继续教育培养力度的不足

据调查,如下表1-1,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为例,以下为音乐专业教师有关本土音乐的受教育经历表1-1

由调查可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教师对本土的瑶族音乐、壮族音乐学习和锻炼机会不多,该项文化在本土高校的开展未能引起学校,教师参加过此方面的培训太少,当地文化宣传有关部门的重视也不够,尽管教师自学和接触过本土音乐文化,但对本土音乐文化节的掌握不够全面和系统,因此有待进一步努力和完善。

(二)教师方面

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淡漠,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创新。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是在教学实践中,授课偏“西方音乐中心观念”,涉及过有关本土音乐方面的知识较少,其主要还是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的淡漠,对本土音乐文化关注不多。并且,大多数教师通常教学实施时大多依据现有的教本材料,很少主动探究,虽然追求时尚,但缺乏创新,特别是在提炼音乐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这一方面,更加不足。

(三)学生方面

调查得知,学生中平时爱听我国民间音乐的40%以下,不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占73%,因为95%学生不是来自本地,对本土音乐了解少,好奇并有新鲜感的同学占19% ,由于他们大多受现代“以西欧音乐教学论为中心”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和积极性,认为本土音乐不时尚、不起眼、不予以重视,有些连自己所生长环境的本土音乐也不愿意说或哼唱不出来。

四、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概况

(一)该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途径开展的

该校成立了旅游艺术学院,并设有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演唱、演奏、基本乐理、声乐、视唱练耳、舞蹈、中外音乐史及作品欣赏、民族音乐概论、舞蹈表演、民间舞(包括蒙古族舞蹈、汉族舞蹈,维族舞蹈藏族舞蹈以及当地瑶壮歌舞等)、舞蹈赏析舞蹈剧目、基本乐理试唱练耳、声乐基础键盘基础、声乐实践课等。该校音乐教育实施的硬件设施有艺术楼1栋、在建罗马广场一个、代表演的大礼堂1 个、主教楼多媒体教室、钢琴房舞蹈房及多媒体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等,音乐教育课程是通过多种形式教学,主教楼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在学术报告厅经常举办相关的音乐学术讲座及音乐论坛及文艺活动等。

(二)成立了清远民族歌舞团

清远市民族歌舞团于1999年成立。清远市民族歌舞团组织演职员参与各类演出和比赛活动,锻炼队伍,培养人才,致力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文艺团体,歌舞团立足本土瑶族、壮族文化,着力推动清远地区艺术事业的发展。

上课教师选取本土传统民间舞蹈音乐知识进行传授,给学生提供一种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思维。

总之,目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规模不大,招生人数约120人,专业特色不突出,音乐教育传承的途径和教育实施的内容比较传统,创新力不够。

五、本土音乐文化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中有效途径的创新

为了直接有效地推动学校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发展的进程,首先从提升教师自身的本土音乐文化修养入手,加强音乐专业教师力量的培训,为了健全本土音乐资源库的建设,创新音乐教育传承的途径和教育实施的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校学生中选拨本土音乐文化“推广使者”

要将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推广和传播,扩大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并不断传承和发民逐步形成去,推广使者的物色或选拨至关重要,单凭个别教师或音乐厅爱好者的力量是远不够的,特别为了加强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校学生巧妙地借助学生群体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同学,并一代一代传承,影响力是很大的。

(二)成立 “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协会”

“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协会”是将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立协会能将本土音乐文化深入广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群体中去,特别是对相关音乐文化有兴趣和工作热情的,组成兴趣团队,定期到民间去采风,演唱某种本土民间音乐,形成一种强有力民间音乐的传承载体,在本区域作进一步的推广工作,甚至可以推广更广泛,协会团队成员并创建本土音乐文化学习氛围,壮大音乐文化节学习队伍,使本土音乐文化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三)借鉴市场商品营销的方式将其进行广泛的推广普及

对本土音乐文化宣传推广,可以借鉴多种营销手段,利用电视媒体、网络的宣传本土民间音乐的知识,使该项音乐文化深入人心。比如:清远电视台有两档介绍有关清远人、清远事、清远文化的专题节目,分别是“今日访谈”和“清远故事”,在当地的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举办节庆活动,连南的一年一度的瑶族文化节,“耍歌堂”,还譬如搭个舞台,文化节唱戏,以旅游为载体,象千年瑶寨的旅游开发,民族博物馆的成立,民族旅游工艺的表演与制作,甚至创编一些有关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的节目或趣味知识问答等活动,在传统本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地创新。

同时,也通过邀请当地的演出团体举办讲座,表演、活动策划等途径,编排本土民间音乐节目参加学校大型演出,诸如:迎新晚会、新年文艺汇演、五・四晚会等,拉近本土音乐文化的距离,使得该文化更具亲切感。

作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要自己走出去,将本土民间音乐文化带出我们的校园,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地方音乐文化走出校园的义务表演活动”,让广泛的市民们了解当地的文化,更多地融入当地音乐文化。同时,我们必得“请进来”,我们将民间艺人、专家、学者请进校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这样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工作将更具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业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开发[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05).

[2]杨立梅.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