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论文范例6篇

新课程论文

新课程论文范文1

有的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指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实践的角度讲,这种学习观的变革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从思想上更新观念,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有了充分的认识才会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

二、创设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创设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基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义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理解的丰富和发展。它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那么如何理解交往呢?

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存在于社会的基本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交往有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师生交往,教育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得到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沟通与合作,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将教学转变成一种师生“沟通”、“合作”、“交往”的探究活动,实现教学相长。

三、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是关键

1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教学中不只让学生按教材中给定的方法“动手”验证实验,而应启发“为什么这样做?有无更好的做法?”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确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首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分小组讨论(预测方案的可实现性),然后实验探究。实验中逐步提出问题:实验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该怎样探究?实验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又该怎样探究?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又如在《电解原理》教学时,可利用探索性实验方式进行,顺序为感知实验仪器—组装仪器—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首先,教师出示实验仪器,建议学生组装锌—铜、硫酸铜构成原电池。此后提问,此装置能否产生电流?怎样证实?还需补充什么仪器?从而唤起了学生的实验意识,然后建议动手实验进行探究,待发现有电流产生(电流计指针偏转后),进一步提问,谁能从理论上解释?从而又唤起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师生总结出原因:两极得失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流动形成回路,产生电流。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导线中接入电源,将铜与电源正极相连,锌与电源负极相连,会产生什么现象?建议学生实验探究,并观察锌板上有红色物质覆盖的现象。学生此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引导其从溶液中有哪些分子、离子,何种离子移向阳极,何种离子移向阴极,电子流向,两极变化考虑,分析、推理得出电解原理。有的学生还可能质疑:如果锌连电源正极,铜连电源负极,又如何呢?鼓励学生再次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动手实验,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探究意识。

(2)将某些问题设计为探索性实验

如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红色突然褪去,思考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学生可能提出两种假设(原因可能是溶液碱性减弱或过量氯水中HClO将变红的酚酞漂白),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3)对常规装置用途,进行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的教学,不只注重观察现象,还应该注重观察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使用了哪些仪器,为什么采用这些仪器?各个仪器怎样连接?为何采用这种组装顺序?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哪些操作步骤?每一个步骤有何作用?为何采用这种操作顺序等)。如教师在讲述洗气瓶的用途时,可改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究其用途,得出结论(①用于排水集气;②用于洗气;③用于向上排空气法集气,④用于向下排空气法集气;⑤用于液体干燥剂干燥气体;⑥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⑦可作为NH3与HCl气体进行反应的容器;⑧若广囗瓶盛有某种气体,可用于对所需气体随时取用,随时关闭)。

利用探究性学习方式,突出了教师的诱导作用,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创造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知识过程的机会,它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及“能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是以激发兴趣促进发展的教学方式。

2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研究性活动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搞好研究性学习活动。如关于“水”的课题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考虑(水的用途、水的污染及防治、节约用水、水的硬度检测、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等),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个日本中学生自主制订的研究性学习方案的案例。

1课题的名称:关于食物垃圾的产生和作用的思考

2为完成课题采取怎样的形式为好(调查、咨询、实验等活动)

(1)我们获取食物的途径。

a从环境角度:调查研究生产环境、农业、水产业、养殖业等

b从垃圾问题出发,调查流通领域:商品的规格化和垃圾,超级市场、24小时店中的垃圾量

(2)关于家庭中的食物垃圾(以自己家为对象)

a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食物材料中产生垃圾的比例大小

b分析购买的食物材料和它的可利用比例

c分析剩饭的量及比例

(3)调查饮食店和大饭店倒出的剩饭数量不断增加的原因

(4)思考食物垃圾的利用方法

3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资料、时间、经费、人力、社会团体、实验、范围)

(1)资料:佐野县《日本的垃圾》,文库1997年

(2)调查、取材地:农家、养殖者、销售市场(包括饭店)

(3)通过文献明确访谈调查项目

(4)统计资料、问卷、录音设备、照相机、地图

4活动计划略

在实际中可参照上例指导学生确定研究性方案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方向

1“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因此,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内部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而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在化学学科可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新课程论文范文2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

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按照“木桶效应”,新课标执行的效果便掌握在了这大部分的教师手里。因此加大全民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也就迫在眉睫了。

新课程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学分制下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和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优化了课程整体结构,增加了体育学习的时间、范围和学分,扫清了体育锻炼的盲区,为建立完全学分制的体育课程结构模式奠定了基础。该模式确立了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包括必修、课外锻炼、竞技训练课等复合型课程的地位。课程内容广泛使用休闲娱乐、野外生存等现代项目资源,但仍以传统项目为主。实施该课程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是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

课程模式是在教育思想指导下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活动构架、内容、方法等,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学分制下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是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05]4号),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师资力量、设施和人才成长规律来优化课程模式,促进体育课程改革。

近年来各高校对学分制下体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学分制课程模式,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没有根本性突破,还没有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由于在思想认识、物质条件、组织管理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学分制改革仍然受必修课、班级授课制、单元选课制等传统习惯的制约,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教育思想,一些改革脱离了高校目前的实际。为此,本文以我校20012005学年本科学生共45921人(女生19587人、男生26334人),其中参加“三自主”选修课的学生共10619人(女生4607人、男生6012人)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在学分制下体育选项课的认知态度、兴趣趋向及项目选择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600份,收回592份,回收率为98.67%,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学分制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案

1.1设计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在体育必修课学时、学分相应减少的的情况下,把选修课、必修课、课外锻炼、竞技训练课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课程结构,增加体育学习锻炼的时间、范围和学分,扫清体育锻炼的死角,确保大学4年体育不断线,追求课程的最大效益。

1.2基本方案

1)目标。构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的学习平台,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环境,营造生动、活泼并能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效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基本结构。学分制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模式的基本结构由“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和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组成。

“三自主”选修课是学分制的主体,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在2—8学期内,设置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奥林匹克运动、体育保健等21个选修项目,每个项目18学时,每项目1个学分,学生可以按照“三自主”的原则,进行多项选课,多选的项目学分可与其他选修课程学分累积使用,从而弥补必修课学时、学分减少的问题。

必修课主要是弥补基础教育阶段体育的不足,起到强制补差的作用。在一、二年级设置必修课72学时,4个学分,按照教学大纲上课。组织形式按照单元模块实施,在各上课单元进行选项分班学习。

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是消化、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在1-6学期内每周安排2—3次,主要以学院为单位,由学院(系)、体育系和学生体协组织实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竞赛活动达到一定数量并获得一定的成绩,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竞技体育训练课主要是针对学校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的拓展类体育课程,在1—8学期内每周6—8学时,共612学分。获得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者、破记录者、达到二级以上运动员标准者可获得奖学金和奖励学分。

二、学分制下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施情况

2.1学生对学分制下实施“三自主”课程模式的认识

1)学生对“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认识不断提高。认为有必要设置“三自主”课程模式的男女生分别是76.60%和97.65%,女生高于男生,表明女生更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因此参加“三自主”课程模式进行体育选修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男女生分别由2001年的3.73%、3.50%上升到2006年的35.38%、36.86%,女生高于男生。由此表明,在必修课学时、学分相应减少的情况下,更多的学生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从而有效地增加体育学习锻炼的时间、范围和学分。

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选修课在哪个时间开设比较合适的问题,男生相对分散在一、二、三年级和任意时间,分别是21.68%、28.67%、20.28%、28.70%,体现男生体育需求的平时一贯性;女生相对集中在一年级和任意时间,分别是34.17%、32.50%。但男女学生总体上趋向于任意时间段,这个观点有利于扫清体育锻炼的死角,确保大学4年体育不断线。

31在“三自主”课程模式中开设选修课的同时是否还需要开设必修课,男女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分别有63.83%的男生和78.40%的女生认为有需要。一方面表明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形式有多种需求,另一方面,目前“三自主”选修课仍然存在教学资源的不足,特别是选课时间和空间太小,这些情况制约了“三自主”选修课的正常运行,还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有必修课的保障。分别有24.34%、20.83%的男女学生主张建立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同时设置兼有必修、课外锻炼、竞技训练课等多课种的复合型课程模式。同时也说明,实施公共体育课程完全学分制的观点在目前仍然不够成熟,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需要不断进行教学试验,分期推进、逐步完善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体系模式的建设。

2.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体育选修课的目的和依据

1)“三自主”课程模式中体育选修课的目的。学生根据自身的价值定位,按照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对体育某些项目及终身体育锻炼的导向选择。男生以增强体质(19.53%)、兴趣爱好(15.30%)、锻炼意志(12.77%)为主;女生以健身健美(17.68%)、增强体质(17.25%)、丰富生活(15.07%)为主。男生强调体质、意志和个性,体现体育的本质特点;女生把美与生活放在重要位置,体现体育的美学作用。

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体育选修课的主要依据。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老师和上课时间。男女学生选有兴趣的项目分别是58.77%和61.11%,选上课时间分别是23.68%和20.59%,在选修课的依据方面男女学生表现出一致性。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学习项目和内容是构建学分制下体育课程内容的关键,同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也是学分制下学生选择的重要环节。

2.3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的内容

1)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中学生选修内容的特征。2001~2006学年男生选修项目前3位是篮球(29%)、足球(15.4%)、乒乓球(10.5%),仍然以竞技项目为主,体现了男生的竞争意识;女生选修项目前3名是形体(23.4%)、健美操(16.0%)、体育舞蹈(13.3%),体现了对健身健美的追求。男女学生在内容的选择方面体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同时传统竞技项目仍然是当代大学生喜爱的主流项目。因此,在广泛应用休闲娱乐、野外生存等现代项目资源的同时仍然需要加强对传统项目的改造,从而丰富自主择项的内容。

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需要增加的体育选修项目。通过体育选修课实践后,男女学生在内容的选择方面,男生建议增加保健康复(22.60%)、休闲娱乐(19.48%)、野外生存(16.36%)的内容;女生建议增加休闲娱乐(20.98%)、野外生存(20.79%)、健身健美(17.96%)的内容。休闲娱乐、野外生存是男女学生的共同建议,在今后选择和安排项目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动态。

3)影响“三自主”体育选修项目开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因素是场地设施(男女学生分别为31.96%、32.96%)和学校氛围(男女学生分别为25.63%、19.06%),因此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仍然是学校重要的建设任务;其次积极开展传统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选择的机会,实现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同时,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进行体育选修也是重要的因素,所以合理安排学分问题不容忽视。

2.4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的实施效果

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成绩超过全国大学生平均指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平均得分325分,合格率96%;2002—2005学年《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为98.5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3—2006三个学年合格率分别是98.85%、99.47%、99.80%,整体水平为99.37%。

2)学生对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的实施效果满意度高,男女学生分别达到97.12%、96.95%。

3)12~学生体协为主体的课外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主人翁作用。目前学生体协承担了全校90%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裁判员、体育积极分子的体育实践能力、组织工作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发挥了主人翁作用,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3年来,已有近500人次学生获得了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二、三级裁判员证书,他们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

4)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使学生的收获比较广泛。丰富了课余生活(23.03%)、愉悦心情、陶冶情操(16.57%)是男女学生共同的收获。而男生在健康水平(18.38%)、运动技术水平(11.82%)提高方面比较突出,女生在塑造了好体形方面(11.05%)收获比较大。

5)通过竞技体育训练课,使学校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在运动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推动了学校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我们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众健美操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团体第4、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足球、羽毛球冠军等,这些成绩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的成绩。

三、结论和建议

学分制下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和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符合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和自身规律,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获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该模式增加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间、范围和学分,弥补了必修课学时、学分减少的缺陷,扫清了体育锻炼的盲区,确保大学4年体育不断线;同时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公共体育课程目前实施完全学分制在思想认识、物质条件、组织管理上仍然不够成熟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试验,分期推进、逐步完善,因此,本研究为建立完全学分制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结构模式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提问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确,新一轮的课改从教材编写、课程资源都做了较大的改进,但如何落实新观念、新教材、新课程,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新一轮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整体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1.在阅读教学中,要将基本的阅读方法列入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在山的那一边》、《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现代诗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停顿、轻重音、缓急、扬抑、悲欢等。

2.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背影》、《台阶》、《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学,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抓“关键性语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必须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可以运用传统的引导启发法;《济南的冬天》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山中访友》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秋天》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

2.多媒体教学。充分、综合运用多媒体,能有效改进课堂模式。例如在《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的教学中,不妨做些课件。

3.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课。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在教室内上呢?如《行道树》、《秋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课,如果把它们放在室外来上,不是可以“文”、“景”结合吗。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界之中,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便可以此进行“人文对话”和“人景交融”。

4.学科间互动。如《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按要求作画,将课文描写中最感人的一幕作一幅画,并为此画题词。美术课与语文课配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的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四、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1.个人阅读阶段。要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独立的与文本对话和情感交流,独立查找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障碍,独立做阅读标注,独立理解,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2.小组学习阶段。可建立四人或六人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每位学生可以尽情发言,将自己的疑问请教小组同学,也可将自己的理解与小组同学分享。由于小组讨论阶段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小天地”,每位同学都将无拘无束地提问、讨论、发表见解。

3.全班讨论阶段。让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老师汇总引导学生共同选择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讨论重点,然后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探究。此阶段,由于问题都是学生在小组中无法解决的、急于求知的,大有主动“请战”的情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轻松,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共同论证,共同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较高层次的同学,他们更深层次的求知及表现欲都得到了满足,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也可以有效落实。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阅读、提问、讨论等主体学习活动及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锻炼能力、体验情感、确立价值观,以及逐渐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不断从以上诸多方面加以改进。如此改进,必将有力地促进新一轮中学语文课改走上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新课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语文改革 角色定位 价值 角色转变 教师素养

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进入新课程时代。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要求。作为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者,能否摆正自身角色位置,事关新课改的成败。为了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为了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角色必须转换,因此必须对新型的教师角色做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一、 传统教育中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

中国是一个教育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指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将教师放在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甚高,尤其对肩负传播中华文化的语文教师更是非同一般。

(一)教师是“燃烧的红烛”、“吐丝的春蚕”、“辛勤的园丁”

无论是红烛、春蚕还是园丁,它都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崇高期待。教师的“师道尊严”应运而生。教师作为“圣人”成为权威的象征,是学生的标准。然而,红烛光亮有限,只能照亮一部分学生,甚至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春蚕丝少时限,未必能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求知欲;园丁则过多按自己意愿修剪枝条,重视种子的开花结果,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语文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心灵的发展,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但学生与教师同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同等的生命价值,怎能按统一的标准塑造学生呢!黑格尔说: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意在说明人的复杂性,学生是有思想的人,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工程师”式的教师却过于用整齐划一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每一个“工业产品”。

(三)教师是课堂上的统治者

传统教学中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以效率低下的讲解法为主,教师授课一直拥有的不过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以及三寸不烂之舌。课堂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学生完全受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灌输——训练”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主要方式,教师不怒自威,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师生关系极度失衡。一位教育家针对这种教育状况说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教师占据着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定位必然抑制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以上是传统的语文教师角色,在今天,这种与时展极不相适应的陈腐观念还在有形无形地影响着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根本上突破它们的束缚,改变这种种情况。

二、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成为“知识的传声筒”;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按照自己的要求把学生“格式化”,充当课堂教学的霸主,成为“教学内容”完成者;习惯于唯教育行政命令是听,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是从,是完全的“遵命教学”,成为“课程计划”执行者;习惯于认为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只是“你、我、他”某个人的事,行动上单兵作战,成为“个体劳动者”……这些传统角色,忽视了教师作为一部“生命经典著作”的价值。

(二)新课程对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呼唤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自主、探究、合作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的合作进行学习,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显然,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已不再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师角色,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语文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如何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呢?教师不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的,而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因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

1.课堂教学活动的“总导演”

传统见解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的出色“表演”,教师的“表演”水平越高,这堂课的“艺术水准”也就越高,因此一味追求课堂的“表演”效果。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语文课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手舞足蹈,而学生在讲台下无动于衷,安静得一潭死水,或瞠目结舌,如坠入五里云雾之中……这样的课堂,“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知识的贩子,而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总导演”。

新课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文化 文化人

何谓教师文化?正如“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一样,“教师文化”的定义亦是。这里引用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笔者认为较为严谨。即“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①那么研究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呢?

周德祯在《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一书中提到:“站在21世纪的起点位置来看,文化显然是既统整而又多元不统整的。……在一个非统整性文化的社会,教育又该如何?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教育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另一是了解不同族群及不同阶层对教育的观点和需求,以发展合适的教育模式。”②新课程下的教师文化研究要考虑教师承担的诸种角色及表现。新课程下,教育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其角色及表现的变化应使得教师文化呈现出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不同的更加鲜明与独特的文化。

本文认为,在教育文化学的视野中,教师是基于一个“文化人”的角色出现。今天的教师越来越多地站在多元文化的十字路口,有些在抱怨多元文化的复杂及文化浮躁的同时也在逐渐遗忘自我文化的内容,亦迷失了应有的文化责任感。

首先,教师是“代”者,由于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及阅历的优势,对某些精英的或是大众的文化教师总是先于学生进行文化理解,所谓“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在文化不断更生交替之际,教师的“文化人”角色应定位为:准确掌握新旧文化的变化――据此来进行文化理解与文化传递。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培养民主的、合作的、开放的文化,并不是说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才必须去做,作为教师要明确的是这是基于一个文化背景与教师的角色属性来定的。

其次,教师作为“理”者。在众多文化影响因素中,除了教材等主流意识形态媒介对教师的文化作用以外,校园文化、学生亚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对教师文化的影响同样重要。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教师要时时思考教师应该向学生传递些什么、能够向学生传递一些什么、实际上又向学生传递了一些什么等。万物都是矛盾的万物,文化亦是矛盾的文化。教师文化重建面临的真正考验不仅仅在于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很好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当面对多元文化的世界时,教师对于某些文化中矛盾的双方面,该如何去“理”,如何进行文化选择与批评。这种选择与批评涉及到教师的实践智慧与个人文化修养。

一方面,教师要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总结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保持教师个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具有一种“文化自觉”的能力,不仅自觉检视自身文化,还要有对社会文化的关注与批评的意识和能力,这些都构成了教师文化的一部分。尤其在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自我更新”的文化自觉能力。这是一种教师自身进行文化理解、文化批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自觉”的特殊文化活动方式。“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史新的目的。”③ Mead在《新几内亚人的成长》(211页)一书中说:“要教师成为文明的前卫,必须先给予他们对那个文明的真实情感和了解。”④教师自我要有文化自觉、文化知觉、文化理解、文化批评的能力。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笔者根据在本校范围内所做的观察进行分析,认为教师主流文化的状况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教师文化结构中还是主流文化占据主导。选择其中参与测试的较典型的12位教师“最喜欢/关注作家”一项可见,众多作家里面,鲁迅是大家选择最多的。看来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顶峰,被接受过大学中文系精英教育的广大教师所喜爱。在教师的“学术背景”中,除了写教学类的学术背景,仅有的几位老师写着的学术背景皆是代表主流文化的,如“歌德的《浮士德》”、“王维的田园诗”。说明在这个场域里,教师对主流文化的关注还是比较重要的。

另一方面,教师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似乎又有一些矛盾冲突的存在。因为语文学科是主观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文化的独特个性较其他学科的教师文化更为突出。教师文化中呈现出的教师非规范文化与学校职场、教科书及课标所规定的主流文化似乎存在一个悖论。比如一位教师评论当下的教师文化现状为“‘伪’崇尚经典文化”,这就非常让人深思。为何他提出这个观点呢?个人认为主要讲的就是教师非规范文化在实际教师文化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往往会与主流的文化在某些时候某些地点相遇,然后会发生对峙甚至冲突。

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心态问题。在与学校语文老师的交谈中,他们谈到了他们所认为的语文教师文化现状中关于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如“对处于高考重压之下各省份各学校的教师而言,疲于应付应试考试,寻找考试技巧与捷径,远离流行文化,不能很好地把大众文化引入课堂进行批判”;“缺乏文化的批判意识、敏感度”;“‘喜’轻视大众文化”;“更多的教师将教育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不屑于大众流行文化”;“难以接纳甚至鄙视大众文化”;“对流行文化不关注”等。很多老师谈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他们反复强调不同学校里的老师的文化心态是不同的,比如有位老师直接指出“非重点中学语文教师疲于管理、控制学生,很少接受新鲜的文化食粮,基本处于透支状态。重点中学重积极进取的老师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中汲取有利于教学的营养,除此之外,并有丰富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方式、途径,文化经验丰富、多元”。

因此,当我们面对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向学生生活回归,把学生的经验当作课程时,有些教师无所适从,教师自身主体性意识也逐渐在学生为中心的口号中迷失了方向。他们不再关注自身的文化积淀、文化批评。他们想着课堂还给学生,那就让学生说去吧,这样说对,那样说也对,教师自己没有主见,没有文化,课堂剩下一个空壳,学生什么都没有得到。可见,教师作为“文化人”角色的思考在新课程中的大背景中是具有关注与研究的价值的。

注释:

①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上册[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② 周德祯.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250.

③ 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7.

④ 周德祯.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253.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册[Z].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周德祯.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佐藤学著,钟启泉译. 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

下一篇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