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例6篇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文1

一、基本情况

我市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辖两县两市两区,部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市、县各1个,总人口460万。全市共有普通中学280所,小学987所,幼儿园178所,教师共计4.2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60%以上。

1. 我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1) 现有硬件环境,我们对全市120所初中学校的常规电教设备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2%的学校教室没有电脑,有43%的学校没有电子白板,还有33%的初中学校连投影仪都没有。

(2) 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全市95%的中小学教师已取得了信息技术高级证书,对教学设备具有了一定的驾驭能力,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意识淡薄、能力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

(3)全市60%以上的教师在农村,50%的农村学校尚未通网络,教师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取教学资源,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难以实现。

(4)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水平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只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的驾驭能力不够,尤其在网络交互方面;在课件制作方面,仅有3%的教师能利用Authorware、Flash等制作工具,8%的教师能利用几何画板,其余教师多用PowerPoint(60%)作演示性文稿,大部分教师制作和应用课件的水平还比较低。

(5)对教学与学习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新课改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等都有所了解。但就熟练程度而言,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能够熟练应用的仅为调查总数的3%,能够应用的也仅为6%。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让教师把学会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去,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信息技术概念认识模糊,应用积极性不高。许多中小学教师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解为计算机培训(或者微机培训),虽然对教育技术概念有一定的认同,但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和领会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还停留在教的层面上,没有转到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层面上来。而在教学中,甚至还有学校把现代教育技术排斥在课堂之外,仍然坚持“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大量的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作为一种迎接上级检查的摆设,导致很多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2)培训经费难以落实,教师经济压力大。我市地处湘中偏西,部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市、县各1个,60%以上为农村教师,教师工资收入低,财政应该投入教师工资1.5%的继续教育经费大部分县市区又没到位,培训经费由教师个人支出,增加了老师的经济负担。

(3)培训方式单一,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目前培训方式主要有“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两种。骨干培训模式是首先培养一批学校的骨干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尝试,而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员培训模式指的是对全体教师实施教育技术的整体培训。目前,很多省份采用的培训组织形式是先“骨干培训”再“全员培训”。培训特点多以集中面授、集体听讲为主,这种形式占到了所有培训课程的95%以上,而网络授课、以课例和讨论为主的培训还处于尝试阶段。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怀疑精神为目的的课堂;而我们的信息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我说你听”的旧有模式,亟需为学习者创造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

(4)培训内容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培训效果差。目前绝大多数地区主要由培训机构负责培训,部分主讲教师不太了解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培训形式严重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采用的培训形式,严重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缺乏典型案例。受训教师所工作的学校软硬件环境有很大差异,个体能力层次差异也很大,培训中很多都没能针对学校和受训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仍然采用统一的教材和步调。在培训方式和内容上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发展时期受训者的需求,以致最终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

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 12月 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5年 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2014年7月23日,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湘教通〔2014〕311号文件,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2014年8月2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启动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各地各学校应按照省工程办的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通过工程的实施,建立一套规范性、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标准、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对于进一步规范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让教师明白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教育大势所趋,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2. 周密组织,扎实工作,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根据我市的实际,从2014年开始,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量大,任务艰巨。2014年,是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对于该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全面完成目标与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要统一思想、集中精力,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继续抓好各级培训基地的建设。根据湘教发〔2011〕22号《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我们已成功申报并经省教育厅批准了13所省级基地培训学校,但对承担全市4万余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困难还很多,我们要根据本地实际,继续抓好省级基地校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二是切实抓好工程规划。2014年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开局之年,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和市局的《实施规划》,制订本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细则,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各地的教学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先骨干后全员、逐步推进的方式。规划要做到有总体目标、年度计划;有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有相关责任、考核评价。为了使这一轮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不致流于形式,不致成为变相的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对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培训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培训目标和培训教材内容体系等多方面做出明确的区分。特别要指出的是,本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要把握农村教师和城镇教师的实际需求两个重点,突出工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改善硬件环境。提升工程硬件是前提,应用是核心,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利用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的契机,加强对学校电教设备的配置(如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器等),教师才能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同时为了适应并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学校可建立网站、网盘、QQ群等,把教师的优秀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优秀论文、学生的优秀电子作品等及时上传更新,全体教师可随时调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鼓励每位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网盘等,既可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又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1世纪是合作共享的时代,实现资源合作与共享,可省时、省力、高效、互补,共同创造出更为美好的成果,是所有教师所向往和追求的。在网络资源相当发达的今天,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站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把最新的信息和应用软件、信息采集工具(硬件)等在相关的网站、网盘和QQ群上,让老师们学习、交流。也可以把多媒体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做成课件或视频在网络上供教师们学习。

四是切实抓好培训师资团队建设。培训者团队的整体素质既影响培训理念,也会影响培训方式,老师们参训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培训的效果。本次培训为全员培训,受训人员广,培训对象整体师资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比较大,培训内容各异、方式多样。各级培训基地要千方百计建设一支责任意识强、专业素质高的培训者团队,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从而整体实现提升目标。首先,我们挑选300名学历高、敬业精神好、教学能力强、信息技术精的教师参加省级骨干培训;其次,市本级完成150名市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队伍建设,实现市级所属培训任务的市直、开发区各中小学的“引领者”全覆盖;然后,各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完成1000名县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队伍建设,实现县级所属培训任务的城镇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校的“引领者”全覆盖。通过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覆盖中小学各学科各学段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是切实抓好全员培训工作。从2015年起,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引领,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以市、县、校三级培训为主体,分年度、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到2017年,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认证。建立健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与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六是创新培训模式。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有效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主要依托县级及以上培训基地学校组织实施,通过组建以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以微课程为切入点,结合学科案例教学,采用案例“观摩、解读、研讨、实践、评价”的培训流程,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和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实用性、关键性问题,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教学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

网络研修:主要组织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交流和探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根据教师需求,确定研修主题,设计系列课程模块,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明确线上与线下研修任务,着重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掌握但在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中尚未掌握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网络研修时间不少于30学时。

校本研修: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将所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师生负担轻、教学效果好的优质课堂,并以微课的形式上传教学课件至个人学习空间,同时加强相对应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跟进培训与教师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校本研修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七是抓好培训结业和考试认证组织工作。中小学教师参加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修完相应的学习课程,并同时按要求参加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经考核合格后,发放培训结业证书并记继续教育学分80分。培训合格后,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测评,考试合格者,由省工程办统一颁发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中级合格证书。考试认证既是检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质量与效益的基本环节,又是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的助推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抓好考试认证组织工作,建立健全考务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考核、上机考试、综合考评有序开展,保证考试认证工作的严肃性。上机考试由省项目办统一组织,组考工作由各培训基地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组考工作,认真组织参训教师参加考试,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试认证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3. 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稳步推进,根据省里的模式和要求,市教育局成立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下设提升工程办公室。各县市区教育局也要成立相应的实施机构,明确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要根据省颁“实施规划”和市里的“实施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细则”和年度工作计划。各级培训机构要履行职责,为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

(2)加大经费投入。经费投入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物质保障和前提条件。要在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和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市本级安排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直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各县市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主要负责本地区教师全员培训和培训基地建设。同时,我们要根据有关教师培训经费的政策依据,积极主动,据理力争,争取政府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资金投入,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

(3)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广大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激励机制,是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已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2015年起,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与教师资格证再认证、教师职称评定、教师聘用、特级教师评审等挂钩。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及时表彰,切实提高本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4)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应用是促进某种技能更快提高的最佳手段,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学校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技能的竞赛,如操作技能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运用多媒体技能论文比赛等,通过竞赛激励教师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提高自身的能力。对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优先外派学习。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培训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学校要积极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对优秀老师给予表彰奖励。

(5)强化部门协调。沟通协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责,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的职责,更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财建、教师、基教、电教等各个部门要紧密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与各中小学校要沟通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改总结性评价无纸化纸笔考核

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试将采用什么形式合适?信息技术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都倍受关注,我通过本组所承担的课题《高中信息技术学生理论知识的总结性评价研究》,从多方面调查、分析、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总结了个人心得,从而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总结性评价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明确课题研究的必须性

1、新旧课程标准发生变化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等,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重大作用。旧课程提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强调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教授内容是计算机组成和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虽然那时也开始提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但安排内容没有真正反映课程目标,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的目前地位与发展的迫切需求

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在大家的心目中信息技术教师只是个“技工”,兼任教学工作而已。信息技术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何处?他们的专业该如何去发展?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对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与发展提供了机遇。高中生必须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才能有高考的资格,而学业水平测试中理论而较广,因此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让学生接受大量理论,而学生是否能掌握,这还得教师做好测试工作,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同时面临着如何进行有效地测试,能顺利通过考试。

二、明确问题研究的针对性

高中信息技术学生理论知识的总结性评价研究,追根到底是对考核方式的评价问题,因此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考核实施的方式上也就发生了争议。

历年学业水平测试都是采用无纸化考试,即计算机上安装考试软件系统,考生能够在考试完成后马上得到公正的成绩。但是这种系统无法调整试题的难度与内容,而只能测试试题库中规定的题目,组卷时因随机抽取试题而造成的难度、考查点、相关知识等分布不合理,不同学生面对的试卷难度相差较大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若我们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纸笔测验是目前课程开展大规模考试最好的方式之一,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其优点是:(1)易于组考,出卷方便。采用纸笔测试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考试,易于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测评,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内容,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2)题目灵活,工作量少。笔试出卷时,只需要考虑试题内容本身,灵活根据教学进度编写或选择试题,一般只需制定若干份考卷,题目量是有限的,出卷者工作量少;(3)阅卷灵活,评价人文。信息技术试题有时候带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会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采用人工阅卷,能因“题”而异地阅卷,避免采用计算机考试时试题答案的唯一性。

三、总结课题实施过程的体会

2012年2月在学校教科督导室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经过组内讨论正式开始研究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方案分为四个阶段即:1)调查问卷2)试题命制3)试题分析4)总结报告。每个阶段都有相应地教师进行负责,分工明确,教研组成员环环依然是紧密合作,体现团队精神,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环境的美好与成长的喜悦。

1、第一阶段:调查问卷

信息技术课程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方式一直以来都遭到很多人的批评,认为根本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我们通过家长与学生共同问卷调查,发现了家长与学生的真实性评价。大家普遍认为,纸笔测试同样也能综合地考察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技能解决问题能力,能更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纸笔测试可以让我们的教师做好每个章节、每个小节知识点的梳理工作,进行分类归纳,并配合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对于同一个模块中的题目可以精挑细选,可让学生不够多的做同一类型题,这样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不利于能力的提高。

2、第二阶段:试题命制

在此过程中我们制作了考试说明、命题原则、命题大纲,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解读中,另外命制笔试试卷3套(原创、试题类型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填空、分析说明、改错));命制上机试卷3套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依据、目的、测试范围和要求、测试方式和时间、必修与选修的命题大纲。让教师能寻找到考试试题命制的规律,即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悟的方向发展。因此,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设计逐步关注试题设计的过程化、情景化。

3、第三阶段:试题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主要是按模块设置,题型分布简单但难。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分为两大模块,即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每个学生必须学习必修模块――《信息技术理论基础》,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理论性较强;另外学生至少学习一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有: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各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选择,这给学生提供了可选择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考试时,必修选修一起考,其中必修模块占总分60%,选修模块占总分40%,理论分数比例为总分的60%,这无形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有较高的水准。

我们所命制的几套试题,经学生测试结果来看,效果较好,我们所贯穿的思想,让学生在已有技能基础上,提升了信息素养,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等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四、反思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大量的依据说明,纸笔测试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处。但利用纸笔测验无法让全部学生满意,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如何设计恰当的真实性评价任务,更好地利用纸笔测试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能更客观地、真实地反映每位学生的能力水平。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文3

一直以来,校本研修被看做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更是职前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加快自身成长、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是以教学视频案例为载体,通过视频标识工具来完成的。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在现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省时省力,是职前教师非常受欢迎的校本研修模式。

【关键词】 视频标识技术;职前教师;教学视频案例;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7—0056—04

一、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

内涵、目标和意义

所谓校本研修,“研”是指教学研究,“修”是指教师进修。校本研修主要是指以学校为基本的各种教研、学习和进修活动,是校本教研的拓展与延伸,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1]。

职前教师是指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毕业生,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从事的各项教研学习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完善职前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加快自身成长、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职前教师必须重视并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开展校本研修。职前教师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国家未来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很有必要,也有其实际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也就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这种模式也符合当今学校的现实条件,且不论是在本地环境下还是在远程环境下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节省时间。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这是当今比较受欢迎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模式。

二、视频标识技术和教学视频案例介绍

所谓标识,一般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材料时做出标记,把相关信息增加到已有的材料上,这种行为能引起阅读者对标识内容的深度思考,从而促进有效学习和自我反思的发生。在传统的教与学环境中,学习者会在教科书和讲义上做笔记来帮助深度理解文本资源,如突出强调某些词与句、基于上下文进行组织总结、画概念图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传统标识行为。 视频标识是指用户在观看视频获取信息时,伴随的对视频片段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评论发言等一系列操作行为。笔者所指的视频标识区别于传统的视频点播技术的评论方式。传统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评论是针对整个视频而言,用户在观摩整个视频后,对视频的一种整体评论。这里的视频标识技术采用的是片段注释,即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随时对视频片段进行标识,可以自主选择一定时间片段的视频进行标识。视频标识技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软件来完成。

教学视频案例的定义有多种,笔者选择比较符合本文实际的定义,即教学视频案例是以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为目的, 以视频为主要形式, 全程记录某一真实教学活动, 并利用网页技术制作的集成了教学案例各类材料( 主要包括文本、图片及视频材料) 的超媒体教学案例[2]。从这一定义也可以看出,教学视频案例不再是简单的课堂录像,而是案例设计、教学研究、课堂互动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以这样的教学视频案例为基本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所提供的技术原理,实现对职前教师教学研修的目的。

三、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

(一)职前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校本研修

教学设计是一名职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对于一名职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是职前教师获得教师资格必备的能力。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师范院校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等类似的相关课程,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课程仅仅提倡技能培养,而忽视或者淡化了对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3]。怎样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最为直接和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就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可以让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开展各种实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些高校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预设一些助研助教的岗位,提供给职前教师进行训练培养,让他们自主设计教学,自主开展教学研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2. 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要求校本研修

具备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并不能有效说明职前教师能够从容地胜任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强调传统课堂的教学基本功,似乎在信息时代下忽略了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忽略,反而信息时代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要求更高[4]。信息时代下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这些来看,信息时代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比传统课堂要求还要高很多,因此也对职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可以通过校本研修来实现。基于学校的教学实习可以让职前教师充分体验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情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3. 职前教师实现自我完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要求校本研修

职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完善。成为合格的教师后,在职业生涯中还要有自己的规划,即迈进专家型教师的行列。在这种变化的征程中,职前教师必须尽早规划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职前教师自身能力的完善、专业化的发展同样要求校本研修,并贯穿于职前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综合素质永远保持前列。

(二)当今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教学变革的要求

当今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变革,同时也引起了校本研修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研修方式一般是观摩讨论和文本案例分析,观摩讨论不便于记录,而且教学的过程转瞬即逝,中间夹杂的师生的情感交互都无从体现,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传统的文本案例虽然内容丰富具体,但是无法掺入教学情境,显得枯燥,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5]。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作为一种再现事物全过程的良好手段已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频案例能够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包含文本案例的一些特性,又掺入了教学情境,显得更加逼真。笔者开发的视频标识系统还能够对视频案例进行片段标识,实时再现教学过程。这一切都说明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具有其他研修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可行性分析

(一)职前教师的积极性

职前教师的积极性是顺利进行校本研修的先决条件。职前教师怀着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梦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同时传统的校本研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感到厌倦,对新型技术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方式充满了好奇,他们自身的内驱力会让其积极投身到教研中去,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职前教师的积极性还体现在可以调动集体的力量来促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职前教师的校本研修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的力量。在一般学校中,职前教师可以利用的人员主要包括职前教师本身、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他们的分工主要体现在表1中。

表1 职前教师校本研修队伍人员分工

[人员分类\&职前教师\&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主要任务\&试讲课堂,提供原始素材,自身学习训练\&案例评价、引导、分析、推广、应用等\&提供技术支持,如获取教学视频\&]

(二)技术上的可实施性

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校本研修平台即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

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设计案例,根据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将体现教学核心价值的典型案例有机地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二是由职前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并指定一些学生和教研专家听课,技术人员全程拍摄录制教学视频,这是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环节。

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目前已基本完成,核心是实现对教学视频的片段标识。系统含有大量的教学视频案例,并拥有按视频形式和案例形式组织分类、标识的搜索查询功能、标识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功能。视频标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和教学视频案例库效果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三)设备资源的可靠性

利用视频标识技术来进行校本研修需要设备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硬盘,大量的视频资源存储在服务器的硬盘上,客户端通过访问存储在数据库的视频地址来读取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访问的速度。技术在发展,这些硬件在教育方面应用越来越普及,性能越来越可靠。软件方面核心是视频标识系统,可以说硬件和软件的可靠使用有效保证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顺利进行。

(四)经济上的可支撑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电子产品的性能,批量生产后价格越来越便宜,这对于学校购买各种设备不再是天方夜谭。另外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教学,鼓励教师利用新设备新思维新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投入也在加大,可以说经济已不再成为教学研究的拦路虎了。

五、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方式

(一)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

职前教师通过观摩已经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案例来加强学习和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注意到的细节在视频上却能看得一清二楚,通过观摩自身的教学视频,职前教师能有效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优势之处加以强化发扬,对不足之处加以反思并促进改进,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可通过图3来表示。

图3 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

(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他们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策略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能够将经验策略总结与教学视频案例相结合起来给予职前教师最有效的指导[6]。这种指导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给予恰到好处的评论,评论之后再给出实质性的建议。这样的研修方式无疑大大提升职前教师成长的速度。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的研修方式可以用下面的四部曲来进行,如图4所示。

图4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方式

(三)学科同行讨论交流

与自行观摩反思研修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相比,学科同行讨论交流研修方式来得更加直接。学科同行对教学的熟悉程度应该更加深刻,他们通过对比能够很快发现教学上和技能上的缺点,从而能够很直接地点出要害,这对于职前教师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召集同行进行访谈座谈,针对某一教学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邮箱、QQ、MSN、微博等多种方式互动,这种校本研修方式也是很多职前教师优先考虑的。

(四)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

前三种方式均是基于观摩方面的研修,虽然也是利用视频技术,但更多的采用的是视频标识系统中教学案例库的功能,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的研修方式则是深入到教学视频内部去剖析职前教师的教学。

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就是学生根据教学视频,任意选取时间段对视频进行标记,标记的时候给出自己的一些注释评论,提交以后即保存在数据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任意地对每个视频的任意片段进行标记。当所有学生对一个视频全部标识完毕后,职前教师可以搜索到该视频的全部注释,这样就能够全面具体地掌握学生对视频片段的评论与看法,找到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出反思。这种来自学生标识的研修方式无疑也是职前教师所需要的,因为教学的最终效果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来自学生标识的方式更贴近一线课堂,更具有参考价值。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研修方式的情况如图5所示、职前教师查看学生标识信息如图6所示。

图5 视频标识

图6 职前教师搜索视频标识列表

六、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分析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证了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几种方式。这些方式为职前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给了良好的途径。视频标识系统为研修提供了大量规范可操作的教学视频案例资源库,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下的校本研修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再深造、再培训和再完善的平台。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的指导、同行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标识为职前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舞台,它必将对职前教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牛冬梅. 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2] 谯小兵. 对教学视频案例定义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

[3] 张豪锋,王娟. 基于概念图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J]. 理论探讨,2008,(4).

[4] 孙众. 职前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能力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1,(7).

[5] 齐振国,荆永君.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

[6] 齐振国. 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学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85-88.

[7] 吴郑红. 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1,(4).

[8] 周勇. 校本研修现状观察与视频案例研究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

收稿日期: 2013-02-25

作者简介:王会霞,硕士,副教授,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438000)。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措施

【分类号】G434

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强及影响范围较广的现代化技术,其不仅在我国生产领域及工业技术领域得到了普及,而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其与学科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实践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找到一种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径,以此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广泛参与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两者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

按照深度融合理论的概念阐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进行深度融合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实现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以此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整个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故这种创新教育模式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两者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

2.1智慧学科教学课堂的创建

现代课堂教学应在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本文认为,为了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深度融合的效果,有必要创建一种智慧课堂,教研组应以月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智慧课堂教研活动。在此教研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自己的教研成果公布于众。具体构建方式及实施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以网络为技术平台进行学习

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教师应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比如,微课资源及学习效果当堂自评卡、课堂学习任务卡等。学生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自评标准,在家中或图书馆等公共、私人空间利用网络渠道进行自主学习,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疑惑,可网络在线进行沟通交流。

(2)通过学习效果自评卡进行自主学习检测

学习效果卡完全可以取代教师课堂监督及当堂检测。学生只需利用教师下发的自检卡,就可全面对自己的预习及独立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评估,以此可全面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在事后进行全面、系统总结,以此形成书面报告。对重点问题及常见问题应集中分类,并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解决。

(3)教师分组进行集体合作

智慧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学生集体合作,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只有通过信息共享及资源共享,才能实现信息对称。故教师应在课后系统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并在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也可通过角色互换、任务分配及角色模拟,实现信息交流沟通,以此解决问题。

(4)课堂练习巩固

学生通过课堂进行自主学习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检情况及学生互检情况和教师检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采用为知笔记这一信息化学习工具,对自己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总结,以此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复习和观看。

2.2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工作不断深入,信息化时代原有的教育资源已难以全面适应师生个性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一方面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发富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应以现代化教学目标为总体要求,适当扩大教学资源总量。通过信息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升级。比如,常见的微课这种网络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资源,由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云端自由上传与下载学习平台,其也可将自己的学习资源存储于云端,使教学课堂由固定式变为移动式[2]。

2.3学科研修平台的构建

在此过程主要包括四个不同的实践环节,一是上传预案、二是团队磨课、三是观课评课、四是教学实践反思与总结[3]。通过这四个不同的实践环节,学生学习质量会显著提升。具体而言,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对开课伙伴进行合理选择,以此组成开课团队;当明确教学任务后,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对教学方案进行编写与设计,并将总体教学实施计划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在线优化课件提供良好的途径。

其次,课程研修团队应ι杓品桨附行讨论、商议,通过在线方式将修改意见上传,以此利用信息化技术组织专业教师展开观课与评估活动。研修团队应全员参与,共同通过网络听课并在课堂中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评价,进行自我批评与批评,以此扬长避短,提升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此外,在最后的教育考评阶段,教师应该通过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思索及总结,从而撰写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书,并将其上传至研修网络,以供其他教学人员进行借鉴学习及反思和总结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本文通过应用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进行有效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及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v.34;No.364 02:58-62+67.

[2]蔡F君,芦萍萍,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4,v.35;No.258 10:23-28+47.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文5

一、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借助信息情报技术驱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物联信息系统(CPS)实现人机一体,大规模减少制造业成本,实现制造业个性大量定制的转型升级,第四次产业革命是安倍经济学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聚集日本经济新增长极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所有产业实现革新发展的技术基础。物联网通过互联网使所有产业信息联通,实现数据化,并可自由提取应用,大数据可使收集到的数据实现即时便捷的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使机械具有超乎人类的智能判断能力,机器人使复杂高难度操作实现自动化,由此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技术特征。经历“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奥林匹克景气”、“伊奘诺景气”、“泡沫景气”等经济增长阶段后,日本即将迈入“迷失的30年”,经济增长面临长期停滞的危机。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以技术更新为源动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要素禀赋结构,开创消费新领域(如空中食客Airbnb等),安倍政府以“第四次产业革命”为中心,成立“未来投资会议”,制定《日本一亿总活跃计划》,提出到2020年经济总量增加100兆日元的?目标,要求第四次产业革命相关产业创造出30~40兆日元的附加价值。第四次产业革命被赋予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日本经济逆袭增长的关键。

(二)促进雇佣环境的技术化、女性化和能力化

根据经济产业省的预算,第四次产业革命背景下,因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投放使用,将会减少735万低技能就业岗位,而因第四次产业革命技术革新将创造574万个工作机会[1],职业结构更新速度加快。根据2014年5月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的“面向全员参加的技能劳动者确保与育成”调查数据显示,58.1%的企业认为高技能人才短缺,56.2%的企业认为高技术人才短缺,50.8%的企业认为技术管理人才短缺[2],雇佣环境的技术化倾向明显。安倍“女性经济学”提出创造“女性活跃社会”,增加女性公务员、职员、管理岗位供给数量,到2020年女性管理岗位数量达到30%左右,雇佣环境女性化特征逐步明显,女性就业比例增长提高对女性教育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伴随雇佣环境多样化,非正式雇佣比例逐步增加,“人力云”等新型弹性工作革命开始活跃[3],劳动者就业观多样化,结果本位、能力薪金制成为日本新雇佣思想,更加注重对技能、经验、素养等软实力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大学毕业生短期离职率提高,无业青年增加,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更高要求。

(三)引发通信情报业与医疗、福祉业就业需求增加

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第四次产业革命技术革新为先导,日本政府《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首次提出“社会5.0”(Society 5.0)的概念,即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最大限度活用,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使人类达到生活质量高、精神世界富足的自由和谐的“超智慧社会”。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5年日本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是老龄人口,少子老龄社会形势加剧引发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压力过大等“2025问题”,继而引起医疗、福祉产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并呈现持续大规模增长趋势。2002年医疗福祉业就业474万人,2015年增加到784万人[4],依据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预测,到2030年将增加到962万人。第四次产业革命本身促进情报通信业大发展,2002年情报通信业就业158万人,2030年预计增加到242万人(见表1)。与此相对,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低技能就业需求将急剧减少。面对新形势,学校应及时更新专业设置,提高各类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及“社会5.0”需求。

二、第四次产业革命推进日本教育结构适应性变革

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日本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第四次产业革命人才供给,文部科学省提交《面向第四次产业革命人才培养综合提案》,推进“产业?雇佣?教育”一体化改革,以培养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一)依产业变迁,适时增设“专门职业大学”

二战后日本建立起美式单线“六三三四”学制,将不能满足升为大学条件的工业、农业、商业等短期专科学校暂定为短期大学,1950年短期大学设立,1964年短期大学制度化。伴随着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大发展,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企业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1961年高等专门学校应运而生,以工学、商船学科为特色。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谋求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专修学校建立,开设医疗、卫生、福祉、服饰与家政等学科,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日本继续加强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为培养旅游观光、IT、信息技术等领域具有“即战力”的实践职业人才,实施实践的职业教育,谋求建立新的职业教育机构“专门职业大学”,于时值短期大学制度化55周年的2019年开始实施招生,重视校企合作,新机构并举实施4年制大学课程与2~3年制短期课程,毕业相应授予学士学位与“短期大学士”学位。40%的专任教师是具有5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的实务教师,30~40%的课程为实习实训课程,接受社会人士入学,为更广泛群体提供多元灵活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办学质量多方评价,根据学生就业状况、毕业生满意度等办学实绩给予资金政策支持[5],满足第四次产业革命与“社会5.0”等日本社会新形势要求。

20世纪50年代短期大学设置,20世纪60年代高等专门学校设置,20世纪70年代专修学校设置,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谋求设置“专门职业大学”,分别满足女性教育、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以及第四次产业革命需求。日本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元化,各类型教育机构各司其职、自由竞争,呈现出灵活、开放、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二)建特色制度,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伴随着日本各类型教育机构的设立,毕业生升学出路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为促进终身学习社会构建,日本通过制度设计,加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衔接,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主要制度设计包括“专攻科制度”、“大学编入学制度”、“科目履修生制度”和“学分累计加算制度”等。(1)“专攻科制度”。1992年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开始实施“专攻科”制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设有专攻科,招收高职院校毕业生,修完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认定的专攻科课程,获得大约62个学分,并满足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规定的其他要求,可向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申请学士学位,获得与大学毕业生同等的社会待遇,并获得硕士入学资格。(2)“大学编入学制度”。“大学编入学制度”是通过编入学考试编入大学学习,毕业可获得学士学位的制度。大学编入学对象包括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修学校(专门课程)等专科毕业生。(3)“科目履修生制度”。1991年文部省重新修订《大学设置基准》第31条,规定在大学实施“科目履修生制度”,即大学在规定的地点,提供给本大学以外学生一科或多科课程,给予考试合格者一定学分。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专门课程)等专科毕业生通过“科目履修生制度”,修得一定学分,经过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的审查认定,可获得学士学位。国立大学科目履修生费用大致相同,私立大学课程费用则由学校自定。“科目履修生制度”扩大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升学通道,也提高了大学教育资源的活用效率。(4)“学分累计加算制度”。为促进日本高等教育个性化、高度化发展,促进学生生涯学习体系延长,文部科学省实施“学分累计加算制度”,学生可申请在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课程、获取学分,满足一定条件可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制度。伴随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推进,这四项制度的参与度、活用度都不断提高,为培养第四次产业革命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三)据技术革新,强化数理情报、计算机编程等教育内容

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也成为日本教育内容革新的主要依据。为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具有国际化视野、高信息化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为此,(1)全面强化数理、情报学科教育。加强全员数理、情报学习,日本拟成立“数理?情报研究中心”,对大学中的数理、情报学院进行扩充、整顿、改革,形成“国际研究据点”。加大对数理、情报教育在资金、人员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培养第四次产业革命需要的数理、信息化人才。[6](2)将“计算机编程”设为必修课。世界范围内将“计算机编程”设为必修课是大势所趋。日本文部科学省规定到2020年小学必须确保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编程体验学习机会,到2021年初中必须提供计算机编程课程内容,到2022年高中必须提供情报科学习内容,制定《教育信息化加速计划》,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信息化教学资源,以增进学生对计算机、大数据等的理解。(3)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四次产业革命引发产业结构、雇佣环境变化加速,为培养学生职业认知、树立职业自主自立意识,日本加强学校、企业、地域合作,实施连续型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学生选择理工科以积极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尤其是积极鼓励女子选择理工教育。

(四)促多资源活用,升级产教融合模式

教育与市场匹配问题是世界教育问题,日本也存在人才提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为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打破省厅机构等部门壁垒,强化“产业?雇佣劳动?教育人才”政策联结,各省厅、产业界、劳动界、教育机构、职业训练机构联合召开“第四次产业革命人才培养推进会议”,制定职业能力开发政策、教育政策等,实现产教融合政策制定升级;由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总务省联合学校及相关企业等共同成立“教育官民联合体”,增加企业对教育的投资,到2025年企业对大学、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的投资增加到现在的3倍水平,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准,用于开发优质教育内容,派遣优质外部人才,高效活用异质资源,实现产教融合资源升级;在理工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产学官圆桌会议”,制定行动计划,进行产业界人才需求预测,精准学校人才供给,加强产业界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实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升级;积极导入大学、公立研究机构、企业等的横向合作制度,促进产学研对话合作,提高技术产品转化效率,实现产教融合效益升级。产教融合是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日本教育模式的重要特色。日本产教融合理念先进,多主体密切合作,过程精细化,效益可观,产教融合模式不断升级,为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三、??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冲击的专业设置特色

日本高等教育主要由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实施,2014年共计4004所。为培养第四次产业革命适需人才的“专门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以旅游观光、IT、信息技术为特色,于2019年开始招生。日本高等教育机构职能分工明确,错位竞争发展,专业设置符合社会、产业发展需求,整体运行高效。

(一)大学:专业设置多样化,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世界领先,大学培养国际化推进背景下的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水平人才。2016年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进入第三期,第三期改革主要强化大学的地域贡献、专业领域、卓越性三个方面。日本拟建立“卓越研究生院”,积极推进“卓越研究员制度”,由大学、民间企业、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以及海外顶尖大学联合建立“卓越研究生院”,以满足产业界需求,实现文理融合与多领域一体融合,为学生提供参加产学共同研究机会,促进人才、技术流动。2015年本科生中社会科学学科学生数量最多,占学生总量的32.4%;硕士生中工学学科学生数量最多,占学生总量的41.8%;专业硕士学位中社会科学学科学生人数占比最多高达76.9%;博士生中医学齿学、工学学生所占比例较高(见表2)。专业设置多样且较为均衡。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74.7%,其中批发零售业、医疗福祉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就业人数较多[7]。日本大学强调充分利用各类型资源,进行产学研合作,充分挖掘学校的科研职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服务第四次产业革命及社会需求。

(二)高等专门学校:男生多,专业设置应对第二产业需求

高等专门学校以国立为主,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教育,重视实习实训,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技术人才,备受国家重视与产业界信赖。2014年高等专门学校男性学生比例高达83.1%,女性学生仅占16.9%[8],以男性教育为特色。高等专门学校专业设置以工科、商船学科为主(见表3),培养第二产业适需人才,是服务第四次产业革命需求的主力机构。为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高等专门学校积极进行学科再编,增设信息情报、国际商务等相关学科,提高专业设置的产业服务水平。2014年高等专门学校40%的毕业生选择升学,60%的学生选择就业。就业学生中,93%的毕业生从事专门技术工作,51%的学生进入制造业领域。[9]高等专门学校是日本制造业乃至第四次产业革命重要的人才供给支撑。

(三)短期大学:女生多,专业设置应对少子老龄化社会

短期大学教授学生研究专门的学艺,培养学生职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能力,以私立为主,是日本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2005年开始实施“短期大学士”学位制度,实施小规模精细化教学,学费低,就近入学,之后短期大学第三方评价常态化、义务化,短期大学的社会吸引力及国家认可度不断提高。2014年女性学生比例高达88.4%[10],以女性高等职业教育著称,短期大学的教育、家政、保健、人文等专业学生数较多(见表4),以教育、家政、保健等著称的短期大学专业设置服务少子老龄化社会,实现短期大学与少子老龄化社会优质对接,是建设“社会5.0”的重要人才供给机构。随着日本雇佣环境的女性活跃度提高,《短期大学今后的存在方式》提出,服务少子老龄化社会、提供优质女性教育、创生地域社区服务是短期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专修学校:强调“实务卓越性”,专业设置满足第三产业需求

专修学校规模小,设置灵活,发展速度快,2014年实施专门课程的专修学校发展到2814所[11],以培养实践的职业人为目标,促进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专修学校注重实践课程设置,50%的课程为讲授,40%的课程为实习,10%的课程为企业研修,注重培养学生的“即战力”。为平衡“学术卓越性”,强调“实务卓越性”,《专修学校专门课程中实施职业实践专门课程的认定规程》规定,专修学校实施“职业实践专门课程”,强调企业全程参与,培养学生具备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技能等。近年来,专修学校延长学制,为2~3年制课程毕业生授予“?C攀俊背坪牛?为4年制课程毕业生授予“高度专门士”称号,提高专修学校的社会吸引力。其专业设置以医疗、文化教养、卫生、社会福祉为主(见表5),对接日本第三产业雇佣人数增加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第三产业,专业灵活性、市场适应性强。因专修学校非“一条校”(体制外学校),教学质量饱受争议,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生涯学习政策局《专修学校学校评价指南》,基于PDCA理念,组织实施包括自评、学校关系者评价、第三方评价在内的评价体系,以谋求提高专修学校治理能力,公开社会责任,提升专修学校教育质量。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文6

关键词状态检修;设备;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2-0187-01

状态检修通过结合电力设备状态及其分析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检修时间与方案,极大地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这样,既可以避免设备维修的盲目性,又能够防止一刀切地延长周期而使个别缺陷设备发展为大型事故。在电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状态检修被电力企业普遍推崇,加快实现了设备从“到期必修”和“应修必修”的转变。据此,本文从以下方面着手,探讨如何推进状态检修体系的落实到位。

1构建以状态检修为核心的大检修体系

依据国家电网规划要求,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建立起专业高效的设备大检修体系,不断提升公司集约化管理水平。大检修体系建设涉及因素多、影响范围广,需要分批分期、有序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有条件的电力企业要组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针对电力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重点或者难点予以研究解决。二是健全制度保障。结合目前电力业务管理模式,企业要及时制定出相关的制度标准,明晰权责,保证业务流畅、有章可循。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快落实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无人值班与集中监控,进一步推进电网运维一体化。同时依托PMS平台,构建起电力企业的大检修业务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完善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深化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应用。四是强化装备保障。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仪表以及作业机具,以满足状态诊断与维护抢修,从而有效提升大电网安全运行保障能力。

2加大状态检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基于现有的检修人员,结合状态检修的实际需要,加强专业培训,使之快速了解检修技能。1)建立标准化体制。立足实际,建立基于岗位任职资格,完善分层分类的、多层次培训体系,普及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开发员工的能力培训标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并实施员工能力素质评价工程,提升检修人员的岗位工作能力。2)优化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变电检修运行、保护、通讯、自动化等实训基地。继续完善仿真培训平台,切实开发专门的培训教材,大力推广远程培训网络系统,对全体检修人员实施远程培训,促进培训资源效益最优化。3)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按照电网公司培训规范要求,深入分析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岗位实际要求的差距,制定专项培训措施。

3构建统一的状态检修信息化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电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也对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信息化体系,有助于促进状态检修的稳步实施。其包括:1)建立信息化支持平台。建设软硬件平台、专用网络,保障电力设备检修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快递传递与上下互动。2)细化检修实施计划。以国网公司检修意见为指导,统一安排检修任务,依照“自上而下、两级落实”的原则稳步推动状态检修信息化协调发展。加快电力企业检修制度与细则的落地,使之与检修考核无缝隙对接。3)强化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做好运维综合监管技术的研究,通过改进软硬件整合技术,使系统平台架构得到优化;通过深化电力公共数据模型应用,加快设备数据的横向传递与共享;通过加强数据挖掘与分析,使电力设备辅助决策水平有一较大的提升。4)加速推动网络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快检修业务和其他业务系统的深度集成,促进彼此间的数据交换,确保业务数据源头唯一、流转顺畅。同时,推进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标准化,提升服务器负载率。5)持续增强信息保障体系。及时修订运行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位。规范信息运行维护、计划检修工作,把公司运维保障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合理划分信息管理范围,实现信息设备的全覆盖。积极探索信息化运行新模式,推动电力系统集中监控,督促检修人员及时处理系统隐患。同时,以信息内容安全为目标,深化安全管理,推进技术手段应用,建立隐患治理长效机制,特别要发挥专项督查的作用,第一时间进行督查问题的整改。

4引进新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技术

通过实时监测,可以记录电力设备的检测电压、温度状态以及运行参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设备状态维修的有效度。按照要求,电力企业应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状况,加快推广与采用成熟的在线监测技术,完善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手段。针对当下在线监测装置种类多、产品质量良萎不齐的现状,电力企业要与时俱进,健全在线监测技术标准与运行管理规范,不间断地进行在线监测装置产品质量抽查与在运检定,做好变压器油色谱、容性设备测量等在线监测装置入网检测评估。具体包括:

首先是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1)在线监测变压器油。不管是局部放电还是局部过热,大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油和绝缘物裂解情况时有发生。在其中,也会伴随一些能够溶于油的气体,如CO、CO2、CH4、C2H4,所以可根据油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及其比例来鉴别是否存在故障。在实践中,检修人员经常通过气相色谱仪来进行气体分析。2)在线监测变压器局部放电情况。高压设备绝缘内部经常存在一些气隙或气泡。倘若该气隙、气泡的场强达到一定程度,便发生局部放电。虽不可避免,但短期内放电并无危险,若时间一长,就可能逐渐侵蚀变压器的绝缘,造成闪络。为此,要不定期地检测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内部故障。其方法有两种:一是脉冲电流检测法,通过计算出局放源的具置来监测放电情况。二是电、声信号联合监测法,通过在变压器套管处的安装电流传感器来提取局放的脉冲电流信号,并经处理后进行数字分析。

其次是红外热成像设备状态温度监测技术。实践发现,设备过热会使得接头表面过度氧化,导致电力设备接触不良,如果维修不及时,势必会降低设备的可靠性。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通过测量待检测设备的表面温度场变化来判别是否存在设备内部或外部过热的现象,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的屏幕可以直观的现实出被检测设备的温度分布情况。其优势在于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带电设备进行监测,且方法直观、灵敏度好。

再则是其他设备的在线检测技术。1)互感器的在线监测技术。监测指标涵盖了电容量、泄漏电流、不平衡电流及其介质损耗四种。其中,泄漏电流的测量信号单位是毫安,易受外界某些强电场的干扰,因此对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要求较高。当前主要采用零磁通传感器结构、稳定性高的合金材料。2)SF6开关在线监测技术。该技术设备由传感器、CPU分层监测系统和专家诊断系统三个部分集成的,通过传感器监测情况获得SF6开关的模拟状态信号,通过决策支持系统获得是否需要修理的决策判断。

总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状态检修须从多个方面着力,才能达到其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冯永青,丁明.电力市场中的发电机组检修计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