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控措施范例6篇

档案管控措施

档案管控措施范文1

财务档案管理是现代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财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以财务档案信息为依据的各项分析与决策工作的科学性,也关系到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健康性与长远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当前存在的财务档案信息失真问题予以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

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预防;控制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财务档案管理有利于保持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并为各项关键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材料基础。然而当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1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

1.1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部分企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层对财务基础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认识片面,将财务工作等同于账目记录和整理,忽略了财务工作和财务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财务基础工作管理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方面投入不到位,更不能及时对财会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新,导致财务工作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出现失真问题。

1.2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许多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队伍的建设方面缺乏重视,对于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从业资质及专业素质未进行严格审核,这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方面存在较严重的不足,无法满足各项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财务管理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我提升意识淡薄,不能主动学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存在财务信息造价和违规操作等问题,致使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

1.3财务信息蓄意造假问题

部分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的相关税收,窃取国家资产,往往制造企业内部虚假的经营业绩,伪造真实账簿,由此导致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内部严重违反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改建的账目内容不建全,账目内容不按相应规定如实记载,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等等。

1.4财会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对会计工作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与要求,但在一些单位内部,对财会工作却未进行有效监管,或是缺乏独立的监管部门,或是监管部门虚设,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效力,这也导致财会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约束,工作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工作。而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对财务信息缺乏严格的审核,这无法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得不到解决。

2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健康的外部环境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财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选取典型正反面案例,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多角度加强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其职业操守与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采取信用评定机制,结合相应的奖惩机制,诚信有奖、失信必罚,强化法律与道德对财会从业人员的双重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控制。

2.2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作用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避免独断专行的决策情况,降低因部分管理者操纵而出现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其次,要根据现代财务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措施。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其作用在于有效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财务档案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2.3完善相关立法与法律,发挥法制监督作用

法治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因此,法制监督也应在财务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并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避免因部分单位或个人钻法律空子,导致财务信息蓄意造假和失真问题。对于财务信息造假等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坚决对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予以严肃处理,通过提高财会工作违法成本,遏制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此外,要确保法制监督与管理作用的良好发挥,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严格执法,提高相应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执法工作落到实处,以警示财务工作从业人员和财务档案相关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截断信息失真发生的源头。

2.4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科学防控信息失真问题

现代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大都实现了电子化、智能化,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强化与完善,来提高财务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如加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防护功能,强化权限管理,避免人为篡改财务信息所造成的信息失真问题,还可进一步加强对云处理技术的应用,建立财务信息云数据库,在财会信息生成时自动在云端进行信息记录与存储,通过云端原始信息与内部财务信息的比对能够及时发现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并采取核对与处理措施,保证财务档案的信息真实性。

3结语

本文首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的防控措施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国当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与社会诚信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徐怀洲 单位: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

档案管控措施范文2

【关键词】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信息化 问题

疾控中心承担着对残疾、疾病和伤害的预防的重要使命,在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疾控中心在我国疾病防控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级疾病中心中所保管的档案资料是疾病中心工作的基础,虽然十分庞大但也十分珍贵。但由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晚,欠发达地区设备、人才不足等问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而这种种问题正阻碍着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1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尽管疾控中心每年都会向档案管理投入一定资金,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上级领导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室,但很多工作依然由办公室来完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缺乏专业管理者,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兼任。

1.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差

由于上级领导并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没有在档案管理上投入过多精力,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多数都是医疗水平差,文化程度低的人员,即便是在档案管理逐渐实现信息化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现有从业者不仅不能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更不懂得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很多工作人员都表现出难以胜任该工作的情况。此外,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较差,对自己的工作也不能正确认识,认为只要档案信息不丢失即可。

1.3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机制缺乏的情况,很多档案资料都不能及时归档,更没有按照科室的不同划分档案,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档案资料不能被充分利用,如果要利用档案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大量人力查找。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作用。此外,由于信息化管理能力差,很多电子档案出现了损坏,不能被利用。

1.4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而仍有部分地方的疾控中心沿用着从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档案的保存、分类不科学,无法满足现今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而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疾病谱的改变等问题的出现,又给疾病控制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使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无法满足现阶段医学研究、疾病控制等领域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而现阶段的档案也多以文字,图片等静态资料为主,缺乏重要的声像资料 ,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从而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而现在多地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又成为需要妥善管理的信息。种种变化迫使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升级。

2解决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应对措施

2.1强化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为做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让领导部门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了解档案管理对疾控中心工作的作用,尽量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与人力,并在集体会议上宣传与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让所有人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这也是为档案管理部门在中心树立威信的有效措施。

2.2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疾控中心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旦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疾控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一定要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经常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并从社会上招聘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同时也要注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级领导也要联系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为其提供一定的晋升机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档案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创新管理模式。

2.3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就需要构建挖山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工作范畴,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工资与工作情况联系在一起,按照档案的用途确定分类,逐步优化档案管理机制。此外,还要重视信息化管理,妥善保管电子档案资料,经常检查电子档案情况,如发现播放受影响应立即重新刻录,更要做好档案资料的通风工作,防止潮湿。

2.4改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档案管理的需求。信息时代,疾控档案管理现代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要推进档案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更新观念,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而现今的档案来源、保存形式与以前也已经大相径庭,若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探索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我们应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应用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思维,建立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地管理模式,以充分得发挥信息化管理地优势。

3结语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得到疾控中心上级领导的重视,并联系实际情 况提出有效整改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许鹏.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08:121-122.

档案管控措施范文3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转贴于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档案管控措施范文4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19-01

随着国家《档案法》实施和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和需要,各级教育、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越发重视。如何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水平,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作用,把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转移到现代化的层面上来,尽快提高工作质量,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工作人员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教育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1.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1.1 传统的教育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往往会在档案利用中出现“死档案”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在利用档案的时候,明明知道档案室(柜)保存着自己所需的档案资料,但是查找时却因为检索工具不全,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去找文件甚至无从查找。使用计算机管理的人事档案就不同了,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存储信息量大、计算精度高,可以及时给决策人员提供准确、全面、快速人的人事资料和有关数据。既可避免手工抄写出现的失误,又可使档案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益,对数据查询又快又准。

1.2 利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有利于材料的完整保存,除了在信息输入时需要用档案原件外,很少再接触原件,延长了档案的寿命。

1.3 利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可以把大量的档案材料存放在软盘、优盘、光存储介质及硬盘上,大大节省了资源。按传统的和理模式,要全面完整地保存好档案资料,仍需要改建的库房,增添大量的设备,这样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增加人力,而且仍难避免霉变、氧化、虫蛀和鼠类的破坏。

电子信息档案改变了传统纸质档案的弊端,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数据被盗,所以,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2.规避电子信息档案风险的措施

2.1 引进新技术

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2.3 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

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4 加强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防护

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3.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另外一种常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是转移策略。转移策略实质上是分散风险,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希望这样将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4.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档案优于传统的纸质媒介,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不确定的,还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风险,因此增强警觉意识,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有效规避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沈彦:《浅议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J],《企业导报》,2010(4)。

[2] 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9(2)。

档案管控措施范文5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

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

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

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档案管控措施范文6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档案管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75-02

甲型H1N1流感(以下的简称甲流)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流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在全球暴发流行,通过呼吸道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首先容易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学生、青壮年、孕妇,(就我院2009年12月收住的8名住院患者中多是青壮年、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岁,多是女性,只有一名男性重症,2名孕妇)其次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将甲流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建立医院甲流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传染病管理是社会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甲流又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档案管理是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建立其档案管理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全面提供有效的防控传染病、预防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及采取必要的治疗的和防控传播措施与防止蔓延的资料,也为今后传染病防治研究提供真实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建立高质量的甲流档案,为管理甲流提供优质服务,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甲流档案的收集范围与内容

抗击甲流不仅是国家、社会之责任,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切个人与单位都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范防控行为强化社会责任,严格履行甲流防控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所以收集范围与内容也将涉及很多方面,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从预防到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以及病情痊愈后的分析、论证、科研,从甲流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住院、出院指征、疫情登记报告、预防控制措施、会议记录、上级批示、宣传材料、接种甲流疫苗的情况(如接种登记册、不良反应、接种率等)疫情动态分析情况、传染病爆发疫情调查报告处理结果,疫情个案调查、统计分析材料以及发病控制情况、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等资料。

收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级主管部门对甲流防控的安排,通知、批示、指导原则。

2、医院关于甲流防控的安排、统一应急防控抢救措施、防控领导组及分管领导成员、科室的职责任务。

3、甲流防控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隔离措施、重要的电话记录、传真资料、简报、宣传资料、照片、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磁性栽体材料等。

4、甲流预防控制方案、工作计划、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疫情报告、隔离消毒、护理治疗感染管理等资料,健康人注射甲流疫苗的反应、随访统计情况。

5、对门诊就诊病人、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筛查、确认、隔离、消毒、治疗处理形成的资料,其中住院病历交归病案室管理,门诊病历由患者本人保管,以便复查时查阅,但医院就诊登记册要详细,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住址、治疗、隔离措施、疑似病人以及与公安机关协助采取的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居家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和居家治疗的轻病患者,并配合疾控机构的流调。

6、甲流重症住院患者病例调查表[包括基本信息、发病诊疗经过和主要表现、既往健康信息(是否慢性病、是否怀孕、疫苗接种史、有无过敏史等)、治疗情况(发病后是否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治疗、是否使用中西医药治疗、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否使用氧气治疗、是否收治ICU病房)、有无并发症、结局(治愈、好转、死亡),临床检查及治疗情况报表,胸部影像学检查报表,上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报告。

7、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情况,考核记录及预防和治疗甲流医院各项经费的开支,相关设备(如救护车、负压病房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监护设备等)。

甲流病人需住院形成的病历由医院病案室保存,其它管理性材料归档案室管理,保存期限均为30年。接种档案将保存15年。

三、甲流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

通过甲流病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开发重点应取得以下三方面的利用效果:

1、为决策层提供有针对性、明确的建议。传染病管理档案是记录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疫情动态变化趋势以及传染病流行规律等的原始资料。通过对其整理、分析,可以为决策层提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建议,供决策层参考。

2、为公众提供有价值、有依据的信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疾病,如果不能通过媒体将有效的预防控制知识和措施及时传播给其主要受益者――公众, 它就失去了价值。而在政府决定公布疫情时,必须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研究公布内容,分析其含义,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传达科学的防治知识,避免造成不必 要的恐慌。

3、为传染病防治、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传染病监测是长期的、连续地收集、整理、分析传染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为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自然规律提供研究线索。同时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开拓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材料,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因而传染病研究离不开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