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精细化管理范例6篇

科研精细化管理

科研精细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康复科;护理管理

该院康复科所面对的患者,存在年龄普遍偏大、多伴有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特点,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给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护理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6年1—12月期间,该院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12月期间,该院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该院康复科45名护士,均为女性。其一般资料如下:年龄最低的为20岁,年龄最高的为42岁,平均年龄为(28.56±5.13)岁;主管护师5名,护师12名,护士28名;15名工龄在5年以下,23名工龄在5~10年之间,8名工龄在10年以上;12名为中专学历,16名为大专学历,17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应用问卷调查法对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遵循自愿原则,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选择50例患者参与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基础病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该院康复科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人员精细化管理、风险精细化管理、绩效精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工作流程,旨在全方位、全面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人员精细化管理。实行分层负责制,即护士长对责任组长负责,同时全方位地控制护理质量控制[1];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负责,同时指导、督促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精细化、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对助理护士负责,同时承担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措施的任务;助理护士则负责对患者实施陪同检查、标本送检以及生活护理等任务。②风险精细化管理。将加强对年轻护士的风险教育培训当作一项重点来抓,全面提高全体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与责任心;结合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针对患者存在的年龄普遍偏大、多伴有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特点,制定“精细化管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各项制度,如规范文明用语以及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考核目标、护理职责、工作标准等,并制定符合康复科特征及实际要求的服务规范、工作指引、应急预案等,如采用约束带、床拦等对患者加以约束,避免患者发生坠床、跌倒,在易滑倒地点放置警示标示等。③绩效精细化管理。对科室中的护理工作,护士长负责每周进行一次量化考评,量化考评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入院评估符合情况、护理文件的规范程度与书写质量评分、护理措施落实程度、护理差错时间发生率、健康指导覆盖程度以及压疮发生率等[2];每两周对护士进行1次素质测评,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护士的技能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等,得到素质测评结果之后,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并对量化评分结果进行等级划分[3];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89分之间为良好,60分、79分之间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最后,实行精细化工作流程。在入院接待服务流程上,精细化划分责任护士与主班护士的具体职责,在输液服务流程上以及亲情回访流程上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护理到位。

1.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相比,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康复科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人们也提高了对医疗水平、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现阶段,高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仅仅局限于“治好病”,而是已经拓展到了为患者提供高效、个性化、精细化的医疗服务、护理服务以及优化的就医流程等多个环节[4]。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精细化操作为主要特征,旨在通过对有限资源进行充分、高效利用,强化协作,加强组织执行力,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该研究旨在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此,观察并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该院康复科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该研究结果:与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相比,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康复科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康复科的护理管理质量,也有利于减少康复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对康复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珊珊 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马玲,郑跃,张晓晓.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7):36-37,118.

[2]王艳丽,姚晚侠,芦沁蕊,等.精细化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325-327.

科研精细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油田;科研经费管理;创新

一、引言

科技研发是企业提升整体素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创新工作的基础,对于油田企业同样也是如此。近年来,油价长期处于低位运行,油田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实现降本增效是目前急需开展的工作。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通过管理举措降低其它费用成本已不具备太大空间的情况下,通过科研提升产品业务的附加值以提高利润率是可行的途径。因此,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帮助企业的科研工作。本文对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二、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对油田企业的重要意义

资金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对于油田企业更是如此,油田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投入比较大,其中占据相当比重的一个部分就是科研经费。而科研经费应该如何使用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关键就在于管理的精细化。

企业要集中研究,制定科研经费的投入数额,然后出台相应的措施和管理制度对经费的花销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才能使经费真正的花在刀刃上,才能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研发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我公司针对具体的情况,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了管住、管好、管活、管出效益的要求,力争让企业投入的资金真正的收到相对应的回报。同时,我们还利用现代化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块,将每一笔经费的来源和支出反映在信息系统当中,从而有利于更好的管理。

三、进行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手段

随着油田企业对环保、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技术服务的深入和课题的不断增加,公司的研究任务也越来越重,承担了国家项目,集团公司的项目以及新疆油田公司的各类研发项目,每年投入的科研资金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以往传统的管理方法已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管理方式共同融入到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当中,不断的促进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

1.推行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预算是科研经费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预算的制定,可以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有一个预先的判定,从而在之后的科研管理当中可以更加的有序。预算的管理中,一个核心的词语就是精细,我们必须要把科研经费所使用到的各个方面都想到前面,才能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更加有条理性。在进行预算的编制的时候应当首先成立一个科研项目预算领导小组,因为油田企业的科研工作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多,需要财务部门和各个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制定好准确的预算。

2.搭建科研经费管理平台

科研经费管理平台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油田公司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将科研经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解下放到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通过科研经费的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对各个项目经费的支出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便于审计和监督部门对于每一笔科研经费的花销进行审核,这样,就可以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同时,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方面,我们要建立一套良好的制度,将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的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创新,研究出新的产品和技术。

3.提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主体还是人,我们要做好科学研究经费的精细化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素质和水平。一方面,对于科研人员来讲,要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从更加精细的角度和更加全面的想法以及更加实用的产品、技术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聪明才智对油田企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以实际情况为指导,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针对管理人员而言,对于精细化管理要负起责任,从经费的支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着手,明白每一笔资金的流转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笔钱花在刀刃上。我们要定期的对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精细化管理,任重而道远,管理层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4.注重科研项目的效益分析

随着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科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及时获得科研成果与加快成果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科研计划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以效益为中心,突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突出重点提高质量。财务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共同参与投资计划决策;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科研经费管理平台跟踪项目管理,加强经费控制,合理支出,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我们要进行分析评价与全面预测,促使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四、结语

油田企业的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细节出发,弄清楚每一笔钱的来源和支出,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建敏. 浅谈油田企业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J]. 石油科技论坛,2012,01:33-35+70.

[2]张京先,刘晓煜. 实施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 会计师,2013,06:73-74.

[3]黄琨. 制定成本定额标准 细化科研项目管理[J]. 石油科技论坛,2008,01:61-64.

科研精细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

一、经费管理现状

当前的世界,国与国的竞争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经济竞争,科技力量成为了另一个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科研建设,对此的投入资金也逐年攀升,足够的资金是科研单位开发和研究大项目的保障,但现在我国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的违规现象时常出现,违规套取科研资金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因此,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亟待加强,将经费管理精细化,解决科研经费违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和配置“碎片化”

在我国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存在中央和地方的事业单位部门间职能界定不清晰的问题。财政部负责科研机构经费预算安排和核定运行经费和业务费;科研基础建设经费以及项目的立项和资金分配和管理是国家发改委的责任;工信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则负责分工职责等。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存在科技专项界限不明确,科技资源分散等情况会导致重复申报或是重复购置科研设备的现象。科研经费管理不完善,会导致地方事业单位的部分项目支持资金不足,科研成果达不到效果。

(二)管理方法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有很多的项目,部委下发的主要有重大民口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地方政府也会拨给事业单位一些科技项目的资金,虽然资金的来源一样,在经费管理的原则层面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每个地方有着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辽宁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进行科研成果验收时,只是简单的制定一个统一的经费管理办法,没有做到按照不同类型的科研经费的进行不同管理,按照不同科目的支出限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及按照不同科研项目的验收严格程度进行验收,这样的管理方法,过于严格会增加科研的难度,过于放松又达不到科研的效果,往往还会在科研成果验收时发现问题,不仅耽误科研成果的使用,还会在科研经费上造成浪费,严重的话,会使得经费支出没有收获,血本无归。

(三)管理执行的困难

1. “重申报轻执行”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重申报轻执行”的思想。在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中,将重点放在了科研项目申请的部门或是人员身上,对于科研项目具体实施的人员不加重视,这些在科研项目中经历研究困难和付出努力的人员如果没有得到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层的平等对待,其自身在科研中的积极性就得不到提高,导致执行力度不高,科研项目成果不大。

2. 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对于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不合理,原本该由科研、财务和审计部门共同作用的预算编制,却由科研项目申请的部门自主进行预算编制,由于其专业性不强,没有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的重要意见支持,只是凭借自身对于科研知识的了解,主观的进行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就容易使科研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差距扩大。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部门为了能够申请到科研项目,在预算编制中过于乐观,使得科研经费预算缺乏准确性,甚至导致预算失效,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可能会使后期具体的科研进行工作困难重重。

3. 监督作用不够

在科研经费管理中,许多项目执行者对于项目的严谨度不重视,项目的执行不按照预算进行。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思想老旧,还停留在传统的核算工作上,没有意识到财务会计的监督作用,对于科研经费支出的项目不进行财务管理。此外,由于财务部门的岗位职责划分问题,没有专门从事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岗位,进行管理的人员大多身兼两职,无法全力以赴。由于经费管理的职权划分不明确,导致整个科研项目的执行显露出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导致科研经费不能落到实处,科研项目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经费管理措施

为了实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首先,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基础,要做到将财务的专业意见贯穿到科研经费管理的每一个阶段,从开始到结束要全程参与,并且要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科研经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正措施,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适合自身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

(一)加大重视程度

单位可以通过宣传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经费管理人员的管理严谨性,使每一个进行科研项目申报的部门或人员都能认识到做好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科研经费管理方法的培训,提高参与科研的人员的经费管理意识。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也要落实到位,建立详细的项目管理办法,共同讨论执行的方法,共同推进项目的完成。

(二)健全管理办法

制度是管理进行的保障。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必须涵盖项目申报、执行和控制及验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做到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精细化。

(三)加强经费管理

为了解决“重申报轻执行”的问题,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人员需要与财务人员进行合作,听取财务人员对单位财务的分析,准确掌握单位的经济能力,从而编制出合理的预算模式。单位应结合自身的科研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单位的技术优势,利用专业的人才,选取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研项目进行申报。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根据自身固有的资产和科研活动进行科研设备的购置,通过对已有设备资料库的分析,列出购物清单预算。因事业单位独有的性质,规模有限,往往有一些适合自身研发的项目超出自身的科研规模,这时可以通过联合其他的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的开发,同时做好科研经费管理,重视财务部门的作用以及核算管理工作。在科研过程中,对于经费的开支要事前给予专业的意见,保证经费合理的落到科研项目的实处。另外,不同类型的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制定不同的预算支出,这样才能保证科研经费管理的精细化。

(四)完善统筹管理

对于科研项目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成立专门的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加强科研项目开发的过程的申报、执行和验收管理。对于具有大规模科研项目的事业单位,尽量不要分散管理,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购买科研设备,造成浪费的情况。统筹管理还有另一好处,就是资源能够共享,增加科研项目的可行性。

(五)加大监督力度

科研经费管理涉及到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因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在保证科研经费合理使用下实现科研成果最大化,就需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力度。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确保监督的进行,其次,给监督部门配备专业的人才,保证科研经费管理监督的有效性,最后,科研经费管理监督部门要考核经费使用是否按预算执行,避免经费流失等情况。

四、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大多由国家支持,为了使科研经费落到实处,加大科研经费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管理好科研经费,才能使科研项目取得有效成果。

参考文献:

[1]董红利.如何管理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J].财经界(学术版),2015(02).

[2]李明.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分析与研究[J].今日科技,2014(11).

[3]池璧.构建三级监管体系,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管[J].经营管理者,2016(05).

科研精细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逐渐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工作,在近些年的科研项目中,明显加大了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同时,对于项目的专业化管理、系统化经费使用、高效性的科研经费拨付等多方面的管理进行强化。国家在强化经费投入的同时,也使得科研经费的管理难度在不断加大。对此国家在出台和修订部分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构建出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强化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逐渐细致化和精密化。在构建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强化预算约束性效果的同时,重视对精化管理的特点分析,强化对科研经费的监控和管理。

一、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构建出完善的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项目,需要借鉴和融合精细化管理,从而保证预算环节的高效性和有根据性,保证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细致化,完善科研经费和研究任务之间的关系;在编订预算的过程中,要求预先制定完善的流程和程序,同时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在财务专家的把关和审核之后,根据农业的季节性特点以及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时对项目进行调整,构建出完善的调整方案,根据相关的报批程序审核项目的执行效果。在农业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强化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明确各个具体项目的预算、管理流程,强化对各环节的权责划分,使用有效的方法将主体有机融合,构建出完善的责权一致的管理网络系统,保证经费预算处在高效、科学的监督体系之下,从而保证整个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项目研究工作的综合效益。

二、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农业科研效率的有效手段,要求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之上,构建出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管理流程,实现对科研项目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2008年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提出了在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这也是我国各级单位强化财务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开始和标志;2014年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对精细化管理的管理。对于现阶段的农业科研院(所)而言,要求在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强化对预算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分析,构建出系统的科学化管理编制,细化和完善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采用刚性的制度规范措施,构建完善的责任落实效果,提高和完善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农业科研中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精细化不足

在目前的农业科研单位中,科研工作者对经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争取和申请科研经费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由于缺乏对申请项目和预算编制等多方面的联系和结合,并未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效果,导致整个科研项目在进展和推行过程中,并未结合项目的经费需求进行严格的预算规划,导致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同时大多数的科研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各项费用的内涵缺乏科学地认识,由于经验不足或者错误预算,使得科研经费无法进行细致和划分,进而导致整个预算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

(二)合理化不足

在部分农业科研单位中,由于缺乏预算协调机制,导致项目的需求和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出现了预算编制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在部分单位的项目预算中,并未考虑到经费的使用情况,没有对项目和经费支出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出现擅自调整预算,进而使得整个预算并未按照原定流程进行,没有遵循具体规定进行备案呈报工作,出现了相关负责人因退休、调整、离职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现项目预算的更换。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在项目合作以及外部协作的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充分认识和分析,导致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并未根据科研项目进行完善的资金拨付机制,也没有通过合同任务书的订立以及对项目任务书的构建进行经费管理,导致在参加项目的过程中,并未构建出完善的外拨经费管理机制,因而在拨付资金之后,整个监管系统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执行力不足

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项目管理中,预算和资金管理主要由项目负责人采用全权负责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机制之下,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资金的管理和支配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当出现一个项目负责人管理多个课题项目之时,很多时候因为精力不足导致对项目的支出和预算的管理缺乏实质的管理工作。一方面使得整个科研项目的收支费用并未按照列支的项目进行及时的管理和处置,财务人员的日常费用支出成为单位的公用费用开支,出现事业经费的挤占,使得最后的项目验收工作出现了人为的账务调整。另一方面加强了对相同类型财务的支出和收入,导致科研人员在未考虑项目的研究和进展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签字确认工作,很容易出现项目之间出现交错复杂的使用问题。在项目验收的过程中,人为调账行为时常出现,会出现不合规的发票和支出。另外,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支付中,科研项目的经费直接由财政预算拨付,在经费使用和下达过程中存在时差性,同时经费预算的管理未进行有效监督,导致出现相互垫付的现象,达不到预算的实际效果。

(四)考核力度不足

当前在很多科研项目中,过于重视科研经费的申报和使用环节,而忽视了对经费预算的考核和评估环节,在绩效考核和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中缺乏力度,导致出现项目执行效果欠佳和未达到系统地评价指标及标准。预算编制工作缺乏奖惩制度,整个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缺乏鉴别能力,整个预算的执行难以做到实时定量的考核。

四、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地编制体系

为了使农业科研经费预算合理化,首先,从事农业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忽视管理注重争取的观念,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要根据类似的研究活动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相关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的要求,综合考虑科研项目的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对预算编制的整体进行分析和论证。在对每个预算科目内容都分析清楚的基础上,对预算支出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细化,对具体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地预算,展示出具体的预算过程,结合科研项目的资金实力进行编制。同时,农业科研部门要积极联合财务及资产等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各项经费进行审核,科研人员要根据审核意见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修改,尽可能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合理规范农业科研预算经费的调整手续

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和具体的编制内容等规定,对各个项目的经费支出状况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不能进行调整。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必须要进行调整,要遵循有关的规定,利用慎的态度进行合理地调整。现阶段,农业科研预算的调整主要包括两类,其一是报批调整,其二是主持单位进行审批调整。如果科研项目出现预算资金数额变化或者合作单位的预算出现调整,需要进行报批调整。或者出现其他的情况,如预算金额没有出现变化,一些具体的材料费用、加工费用以及其他费用要进行调整的,由具体的负责人进行申报,单位进行审批,负责审核的管理部门在一些关键的环节进行明确。

整个科研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项目预算的调整,需要将进行这些项目调整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金额进行详细地展示,同时要展示出详细的证明材料,将这些资料申报给相关的管理单位进行审核;管理单位要遵照相关的规范对合作单位及项目的科研人员以及经费和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在进行审批之后要及时的告知相关的人员,对课题项目的预算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

(三)强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中的精细化管理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首先要通过会计信息软件进行合理的额度预算控制,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以采用逐个控制、浮动调整的方法。将通过审核的科研项目预算支出的费用金额按照具体的会计科目在会计预算系统中进行录入同时设置合理的额度,如材料费、设备采购费用、人员薪资及其他费用等制定出合理的浮动比例。通过这样的设置,如果这些项目在单类或者预算总额超出一定指标之后会进行自动警示,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管理人员对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地监督。

其次要强化在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各个项目和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切实融合到整个项目的预算管理中。项目管理部门要做好整个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执行工作,对项目经费的收支、到账以及结余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了解。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中的各种票据进行认真审核,对于其中不符合规定以及一些虚假票据不予受理;对于一些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票据实施退回。而科研部门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和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

(四)完善和健全考核制度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要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快科研经费绩效的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出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通过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进行有效分析。定性分析指的目的是确保科研项目可以实现最终的目标,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开支的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的制度。而定量分析可以通过科研经费预算完成的具体指标来体现。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使得绩效考核机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五)提升化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预算管理理念

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要正确地认识到经费预算是通过对科研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经济利益等合理的计算所得出来的,对于预算来说,其本身并不是科研项目的最终目标,而是实现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要及时了解和学习一些有关财务的知识,这有利于科研项目在进行经费预算的编制中和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科研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向财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反映科研项目的实施状况,采纳合理的意见。同时财务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充分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预算中。

五、结语

农业科研项目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促进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要加强对预算经费的编制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当前国际宏观层面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要求相符合,形成全新的经费管理理念,要将财务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进行有效融合,满足相关人员对科研经费的了解和掌握,更进一步的加强对于经费预算的管理,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项目的经费进行有效合理地使用,加强监督,最终提升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宋雯雯,陆学文,周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4(11).

[2]任红艳.从绩效预算角度对规范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4(04).

[3]高新华.浅析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15(04).

科研精细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基金管理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Meticulous Managem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ZHANG Qian-yi1 YIN Li-peng2 LI Jie1 ZHANG Hong-zhi1

(1.Cancer Center, Institute of Cancer Stem Cell,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

2.School Office,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

【Abstract】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Integrating the fine management concepts into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s very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e of fin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management by elaborating the idea of summarizing fine management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Fund management

科研经费是高校带动项目研究,鼓励和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杠杆。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医学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贯穿于受资助项目申请、实施与结题的全过程;这是由医学科研的特殊性决定的。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学科研与经费管理是将创新性和规范性有机结合的理念,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单位所接受。

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梳理

精细化管理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企业,是现代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化的新理念,从根本上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在医学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应用就是将“公正、公平”落实到管理中,提升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医药项目管理体系;同时也就建构了支撑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三大重要因素。

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项目管理相伴而行,二者都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科学地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细致化、质量化,进而提高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力和效率,整体提升项目的效益与竞争力。其实质,是对医学的执着追求,是服务理念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常将基础管理引向专业管理层面的深入。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是做事注重细节的一种永恒认真的态度。责任和执行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管理指标,而量化和考核则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关键点。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质量管理年活动,而是基于经费预算开展的分门别类的规范化审核与执行。

2 精细化管理的运用

目前,普遍采用课题组负责制实施科研经费管理,保证了课题组经费使用的自由与便捷,但同时也滋生了诸如:预算执行性不高,使用与监管脱离,财会网络化与核算信息化偏低,重复资助及虚假支出等情况[1]。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正确引导和组织科研活动,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要杜绝科研经费支出中的不良现象。

2.1 全程管理

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是科研经费管理的开端,此环节的关键在于经费预算的制定。项目的实施进度、工作方案、支出比例、预算说明和预期成果等应协调统一,均应由科研、财务部门全程参与制定,经费预算一旦制定应严格落实执行,若需进行修改应严格遵守相关程序。

科研项目实施中与结题时则更需精益求精,强化科研、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在项目年度汇报、阶段审核与中期考核中应包含财会核查,并实施结算网络化,审核信息化;实现课题负责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信息共享,经费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动态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2.2 质量管理

精细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增加管理环节,而是强调所有组织成员共同努力支撑起普遍服务的大平台。强化经费使用情况内审常态化机制,切勿至中期考核,甚至结题阶段才进行回顾性的审核。

科研部门不是凭空增加的管理者。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科研部门应通过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实现课题经费使用项目语言与专业财务报销项目语言通约转换。在此过程中,应强调财会网络化办公,经费预算应做到课题组、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均有掌握。课题组实行经费月报、分类汇总,科研部门实行规范登记、指导列支,财务部门做到严格审查、专人核销。

2.3 规范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结合项目的性质、经费的来源,制定相应的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把各种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由不同部门分工协作。

将申报和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制度上规定一旦项目得到批准,其经费使用应做到科学、规范、合理,从制度上保障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同时,科研经费的管理要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联系,能够从流程上保障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性。这样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自觉维护学校声誉,保护科研人员,支撑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工作[2]。

3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核心是责任与执行,而责任只能在执行的细节中得以体现。因此,无论是在横向课题还是在垂直课题的管理执行中,分工协作和切实履职与审核信息的管理构成了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不同层面的中心要点。

3.1 责任管理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经费的规范使用影响较大。提升项目负责人的意识,加强对其教育和引导,提高其预算能力是实行责任管理的第一步。科研部门做好联络、统筹和承上启下的工作,组织好阶段汇报、中期考核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开展[3-5]。在内部审计环节需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规范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将项目结题前的内审常态化,做好阶段汇报,中期审核的审查与指导。

3.2 信息管理

管理科学是信息化的科学,其根本是对信息的加工与分享。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科研经费的管理要做到专款专用、独立账户、三方登录、权限不同。实行课题组月报制,财务部门定期审核通报;建立经费信息化管理平台,将经费预算、实施管理和结题验收纳入管理体系,不但提升管理效率,而且还能节约管理成本。

3.3 组织管理

开展科研项目及经费二级管理,强调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的管理监督职能。课题组长直接向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负责,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积极参与到年度汇报、阶段审核与中期考核中,经过审核向科研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并对拟用科研经费购买的设备及重大调整进行论证并形成指导性意见建议。

3.4 审计管理

以审计结论支撑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工作是医学科研经费管理不变的追求与最终目标。[6]但目前国内科研经费审计存在审计课题不清、审计目标不清、审计范围不全面、审计依据不充分和审计时间不合理等需要改进的方面。[7]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加强审计的力度与功效,构建医学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审计,使审计有据可依;做好科研经费合规性审计,规范经费使用行为;加大资产审计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开展科研经费效益审计,通过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评价,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反映效益情况的评价指标。[8-9]

3.5 横向管理

医学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有直接来源于政府部门的专项拨款与来自于民间及企业个人的资助。横向科研经费是指高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支撑、科技合作及研究成果转让等服务性项目获得的研究经费。多年来高校横向科研经费虽然在总量上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其管理上却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10]出现诸如:科研课题合同签订不规范,横向科研成本核算不完整,甚至以横养纵,科研成果疏于管理,结题不结账的现象普遍存在等等,并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11]应针对性地加强横向科研课题合同管理,建立以成本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横向科研课题结题及评价管理验收机制等等。[12]

3.6 分段管理

纵向科研经费属于财政性拨款,是国家预算资金,不具有创收的成分。其管理应有别于横向科研经费。特别是医科大学的科研经费,主要是国家拨款用以解决困扰人民生活健康或浪费医疗卫生资源的重大疾病及公共卫生问题。合理进行经费和管理不仅仅是财务及审计的重要责任,更是支撑科研结题的重要方面。应切实建立投入机制、预算机制、核算机制,从预算、核算、结余和成果四个方面入手实行全面精细动态的管理。同时应加强相关法规等支撑体系的建设。[13-15]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责任、质量与科学,是对管理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是需要结合基金申报与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与效率化探索和实践。在医学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以核算和审计支持科研项目结题,为科研项目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实现为医学科研及医疗水平提高提供保障。

综上,在医学院校中实现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是符合社会-国家层面的需要的,也是从制度-技术层面可以保障的,从机构-组织层面是可以实施的。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者及经费的使用者也是具有重大保护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秀华,闫晓慧.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1):27-28.

[2]邵晶晶,杜丽华,韩德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过程管理的中期管理实践及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1,25(3):181-183.

[3]刘璐.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1):29-30.

[4]王卫国,姚士洪.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2,4:37-40.

[5]闫雪冬,陈瑛,张焕萍.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1):31-33.

[6]张爱华.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4,17:120-122.

[7]曹毅,周儒婷.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亟待加强[J].审计月刊,2014,4:31-32.

[8]王亚荣.从审计视角探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90-192.

[9]曹荣.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探析[J].会计之友,2014,16:104-105.

[10]王辉.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建[J].会计之友,2012,35:125-126.

[11]王兴杰.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困境及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20-22.

[12]王丽,张海燕,陆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核算管理的几点探讨[J].现代商业,2013,34:250-251.

[13]邹群.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管理观察,2012,36:161-163.

[14]陈章兴.论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2,3:160-161.

[15]卿文洁.我国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构建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4:137-139.

作者简介:张倩怡(1987.04―),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理学硕士,大连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相关研究。

尹立鹏(1987.08―),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工程硕士,大连医科大学校务办公室科员,助教,主要从事高校管理与医学人文及高校发展规划研究。

科研精细化管理范文6

目前国内科普场馆在精细化管理实施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呈增长态势。本文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对我国科普场馆有关质量管理精细化实施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从中发现我国科普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归纳出我国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发展与现状,并就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科技普及和交流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突出。课堂外的非正规教育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普教育更加突出其全民性和终身性。科普场馆是担负起时代重任的新型社会教育阵地,致力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科学意识、创造智慧、开拓能力的一代新人。因而,科普场将是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最好场所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普场馆教育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丰富,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科普场馆不再是一座单纯的科技展览馆,而是一个课堂,一个实验室,一个适合于时代和未来教育要求的特殊学校。它是学校等正规教育和正式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和补充。到科普场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跳跃式地、自由地、积极主动地摄取科学的养分。科普场馆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主力军,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常年开放场馆,主要的形式包括科学中心、科技博物馆、科技馆、专题科技馆等。在新形势下科普场馆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队伍人才、展项研发、公众服务和场馆运营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运营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上向管理精细化的迈进。精细化管理是标准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三部曲”中的重要一环。实现质量管理精细化不仅能够提升科普场馆整体执行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运营绩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科普场馆的管理水平与具有更大社会化和更广普及性的公众服务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科普场馆需要在运营管理中提供更多精细化、个性化、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才能更有效地通过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产品激发公众主动自主去探寻科学奥秘,实现科学传播的功能,从而有利于科技场馆的长远发展。

1国内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为了准确地全面了解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包括从质量管理认证、队伍建设、展项自主研究开发、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我们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对国内的科普场馆开展了《我国科普场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全国各地的科普场馆(以科技馆为主)的实地考察、电话调研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期限内最终共成功采集56个省、市级场馆和部分专业场馆的数据,其中省级场馆21家、直辖市场馆3家等。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严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后,形成《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现状的调查报告》。该报告中除了对接受调研的各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外,还对科普场馆推进精细化管理总体状况进行了统计,因其内容较为繁复,故本文仅就与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1.1对各场馆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统计

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其中仅有5个场馆(约8.9%)完成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并取得认证,而其余的场馆(约91.1%)则没有开始相关的认证工作。

1.2队伍建设精细化工作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队伍建设精细化方面,我们从3个方向入手研究,分别是: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及培训管理制度建设。首先,超过2/3的受访场馆实施了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即有41个场馆(约73.2%)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有15个场馆(约站26.8%)则没有;仅有1/3的受访场馆(19个场馆)同时开展了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建设,而约2/3的场馆(36个场馆,约占64.3%)只具备考核制度方面的相关建设,而有1个场馆则均无开展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建设(约占1.8%);在培训管理制度方面,大部分的受访场馆(54个场馆,约占96.4%)都实施了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

1.3展项研究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展项研究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自主研发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有无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有无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以及“有无展项研究评价体系”。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1)在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建设方面,仅有6个场馆(约占10.7%)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2)在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方面,仅有11个场馆(约占19.6%)有此项方面的措施;同时另有5个场馆仅有展品的年度采购计划。3)在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方面,有13个场馆(约占23.2%)此项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4)在展项研究评价体系建设方面,仅有5个场馆(约占8.9%)具备。从上数据可见,受访场馆在展项研究管理方面举措较弱,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的目前国内科普场馆的展项展品开发还是以通过采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方式为主,缺少对结合自身展馆特色和展教资源的自主研发、二次开发或功能拓展等。

1.4在服务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服务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3个方向入手进行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有无考核评价体系”“有无定期开展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从上数据可见,大部分受访场馆均较重视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有49个场馆(约占87.5%)具备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建设;超过一半的受访场馆(31个,约占55.4%)具备考核评价机制措施;有44个场馆(约占78.6%)开展定期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另有1个场馆开展了不定期的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工作。

1.5在安全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安全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两个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有无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以上数据可见,所有的受访场馆均重视安全管理,受访的56个场馆在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建设、以及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方面,均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2结论

从调查的数据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国内科普场馆都在场馆运营质量管理标准化方面花费大量的投入和创建工作,而在质量管理精细化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全国各地科普场馆管理现状来分析,基本上都把场馆物业管理工作中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部分对外完全社会化管理,即委托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企业负责该项目工作,科技馆仅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对于和科普场馆的安全运营管理有关方面,重视程度尤为突出,“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受访的所有科普场馆中都能充分体现。关注公共安全,充分利用人防、技防及物防等手段来提供公共场馆的安全服务,为科技馆与公众提供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在服务管理方面,对于来访参观公众的服务意识还是蛮重视的,大部分的科普场馆均按各馆自定的规范规程和指引来提供相应公共服务、科普服务及一些便民措施,使观众能舒心地感受科技馆这个启迪智慧,传播科普殿堂的独特氛围。在队伍建设方面,对于各岗位设置、岗位目标责任制、人才培养、管理培训等都下了大功夫,均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但在引入相关科学性或客观性的评价机制方面,如:队伍建设、展项研发、服务管理、服务效能和效率等,除了小部分的科普场馆已开始尝试性地自行开展此项工作外,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均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若从引进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对场馆自身上述项目的建设,甚至从场馆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三效”)三方面来进行相应评价或评估工作的考虑,目前基本上是还没有真正涉及或实施。在展项展品自主研发方面建设,对自身场馆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或深度开发还较为缺乏,资源的充分利用仍不足够。调查中发现,仅有极少数的场馆尝试自主研发展项展品。目前大部分的场馆主要是从市场上直接采购现成的产品为主。受访的大部分科普场馆对展项研发的评价机制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缺乏对展项产品研发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科技馆展项管理新方法等的常年性清晰准确的跟踪和关注。基本上他们都是根据过往采购展项产品的经验、或产品的欢迎程度作为评判和采购的标准。受制于多以展项展品采取对外采购来满足场馆自身的更新改造,故一般缺乏制定展项展品的年度研发计划工作措施。从对各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调研情况来看,虽然标准化管理是第一步,但调研结果却不容乐观,仅有5个场馆实施并取得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均与科技馆本身的体制、运营机制、财政支持度、管理层重视程度、运营经费投入和管理模式等有密切关系。认证工作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人、财、物力投入和全程参与,同时也与场馆的各级部门和全体员工坚定和稳定的执行力有着长效性的关联。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对于《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的认知度和执行实施还是比较到位的,但对于在管理、服务和运营上标准化,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更难以提及到实施人性化管理,这实际上很大程度也影响了我国科普场馆的发展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竞争力。

3对策和建议

现代管理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正想人性化管理迈进。如果说,科普场馆还处于比较粗放式经营管理的境地,那么现在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实施精细化管理,使科普事业迈向新的台阶。科普场馆要在不断丰富展教内涵、在展示上创新的同时,在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基础上也应不断拓展、提升科学传播职能。但是,由于质量管理精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普场馆人、財、物力等,需要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以及整体执行力,而目前科普场馆在这方面的举措仍相当薄弱。基于对国内科普场馆的抽样调查分析,我们就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开展提出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3.1善于利用现有的展教资源和展研力量,开展展项展品的自主研发与管理

科普场馆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有效互补,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展教形式向公众提供传播科学知识,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全民终生学习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通过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再次开发,展项展品自主创新开发,强化展项展品研发的学术理论和成果支撑,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展览的主题和内容,要在科普展览展示手段方面下功夫。尤其是科普场馆更新改造工程要注重科技创新集成的应用和展示,通过集成创新的传播方式、集成创新的科普内容、集成创新的运作模式,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多的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将科技馆打造成公众喜爱的最新科创成果集成展示基地。

3.2充分认识引入相关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对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缺乏深入的分析,评价的范围和层次界定比较混乱,更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并未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把精细化管理的评价机制引入应用于我国的科普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甚至通过借助第三方客观的评价和评估,有助于分析与揭示科普场馆在运行管理中的不足,以评促管,落实以服务评价和合理奖惩机制促进改善服务水平,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功能。同时通过研究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普场馆的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实务操作流程、规范,探索建立长效的创新机制,以此创立形成一个交流学习平台,更好地实现科普场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政府和管理机构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3.3加强受众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科普场馆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提高精细化管理前瞻性

科技馆事业发展好与否,其社会效益参考评价指标因素之一,就是公众对其喜好、参与度、特性和来访人流量如何等。科普场馆应联合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市场调研策划机构,进一步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和公众的喜好和需求,细分各类群体,结合科普场馆自身资源内容亮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数据采集、复核、处理、分析,结合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研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国际上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关注展教内容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反馈,拓展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服务管理体制,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4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资源和专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壮大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

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发挥其专业优势。各科普场馆应建立一套专门的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的评价机制或评估体系,通过对人才队伍其不同阶段发展和能力特性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实现动态化管理,从而适时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方案,加大青年专业人才队伍扶植力度、加强管理层和员工轮岗交流力度。同时利用各科普场馆各自资源、地区优势,探讨馆际间的人才交流培养深造合作模式,启动各馆间的人才交流,有助于科普场馆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和推动整体行业专业人才链发展,打造科普场馆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为科普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作者:萧文斌 梁皑莹 陈之明 单位:广东科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孙念怀,精细化管理III——操作方法与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受众需求调查分析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5.

[3]李霞,段钊.浅析我国科技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3):181-185.

[4]庄智一,王欣,胡芳,等.自然科学博物馆人才队伍培养方案实践研究报告[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7-12.

[5]康岩,考察黑龙江等地科技馆的调研报告[J].科技致富向导,2012,8(25):200.

[7]谭岑.基于公共服务的科技馆绩效评估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8):179-181.

[8]龙金晶,刘玉花.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