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例6篇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1

一、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应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

现阶段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英语教学任务繁重,高校英语教师除了要担任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外,一般还得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上课课时数普遍达到每周14-20课时,使英语教师的精力主要耗费在备课和日常教学中,很难有时间去提升个人的科研能力。日常科研主要限于评职称等需要而匆匆撰写几篇论文。真正具有商务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科研型教师更少。一般地,具有商务能力的教师以经济管理和金融类学院为主,上课主要以中文为主,缺乏英语语言能力,而具有语言能力的英语专业教师且缺乏商务知识和商务能力,商务科研能力更是缺乏。商务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商务情报的研究能力和商务理论研究的能力,两类商务科研能力的缺乏,成为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短板。客观因素导致我国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应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

二、加强英语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成为时代必要

研究型的商务英语教师更能有效地提升商务英语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即使缺乏实际商务能力,但对各种商务活动、政策、商务人才以及商务发展科学规律等商务相关事务的研究,能有效地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商务素质,增强学生对商务的理论把控能力,使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能快速提升个人的商务能力,较快地成为优秀的商务人才。在商务英语教师普通缺乏商务实践的背景下,提升教师的相关科研能力就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现在上课任务繁重是英语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提升科研能力,如何获得科研机会,也是英语教师普遍面临的困难。客观原因造成从学校到教师个人教忽视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成为学校和教师个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商务情报的研究能力和商务理论研究的能力。

1.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商务情报的研究能力

情报研究是商业领域重要的业务工作,也是商务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对商业的情报分析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商务的成功。情报研究主要是解决“事物的现状是怎样的”的问题。它是在广泛全面且准确地收集商业活动的各方面信息后,对商业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判断的过程。它最后的研究结果人们对商业活动各方面具体情况的认识,是将大量原始信息情报化的过程,也是人们知识创新的过程。商务情报研究能力理所当然成了商务人才的一项重要业务能力,也是商务英语专业要重点培养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活动中的翻译、报关、谈判等能力的培养已经有了较高效而科学的方式方法,并且现代大学教育和实践锻炼,大多数商务人才都能胜任其中一项或多项技能性业务工作。但现代商务要求的商务情报研究能力却仍然缺乏。它需要商务人才有较强的商务情报意识,能有效地在日常商务工作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最终获得能对商务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有价值的商务情况。商务情报能力是现代企业较需要的一种能力。商务情报能力需要商务人才掌握有关商务学、信息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的实际应用技能,如信息系统的检索知识、信息分析的各种软件、统计分析软件以及商务分析软件等。并且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要严谨,综合归纳分析能力要强。

2.商务理论研究能力

理论研究是对专业知识的创新和突破,是严谨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教师在调查和知识积累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为了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创新新的学说、创立新的方法等。知识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保障,知识创新主要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高校作为知识的传授机构,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理论研究中教师是主要的力量,是主要创新人才。理论研究对教师个人的科学研究素质要求较高。理论研究是教学的基础,只有理论研究水平高的教师才能紧跟专业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才能高屋建瓴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讲透专业基础理论。而要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构建教师个人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保障,同时要加强教师个人严谨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创新,教师作为主要创新型人才,不同于一般技术人员。他要求具备有全面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超前的创思维,可贵的创新品质,不因个人名利影响创新活动,能擅于发现别人的科学观点并能有效吸收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尊重别人的科学成果,能意识到自己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不卑不亢。专业理论学习是大学学习的一个重点,掌握了专业的科学理论,尤其是最新的理论,是今后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的基础和保障。许多学生不理解在大学学习中为什么要学习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教师也大多较忽视向学生阐明其中的缘由,导致学生忽视对专业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较重视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专业理论教学,特别突出专业技能的讲授。这些与教师缺乏理论研究能力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在现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四、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从学校专业学科发展出发,认识到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各方面技能和整体科研素质。

1.通过校内培训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获取和检索能力。

在实际商务活动中,对商务信息的敏感性非常重要,个人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学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和获取技巧,熟悉国内外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只有全面而准许地获取了商务信息,才能准确地分析商务活动,获得商务情报,为商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学理论知识以及信息检索和获取技巧,可利用校内相关的师资和专业条件为商务英语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如参加校内相关的信息学课程和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邀请相应的信息检索专业人员为商务英语教师提供短期培训,在继续教育课程中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等。这些途径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相应的技能,为科研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2.通过科研立项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实际科研能力。

学校可针对本校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将相关的研究任务通过科研立项的途径分配给教师个人或团队。通过实际科研活动,不仅使教师能认真研究本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改革方案,而且可以快速地提升教师个人的科研能力,在实践中了解科研行为,掌握科研规律,是一条很有效的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

3.以参与科研和外派学习为主,加强商务理论研究的能力。

商务理论是商务英语教师现存的一个“短板”,要以国内外高水平的商务专业为培养基地,外派本校商务英语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学校和科研机构中去。通过参与相应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了解掌握商务理论的研究方法。或通过外派到高水平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商务理论,使本校商务英语教师快速了解或掌握商务理论知识,尤其是最新的商务理论知识。水平较好的商务英语教师可以主持一些商务科研项目。学校可通过外派和合作科研的方式派遣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参与国内外高校的科研活动或参与学习。

五、结语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2

【关键词】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科研能力

为了满足学校的正常教学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均招聘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总体上来看,这些毕业生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勤奋好学、接收能力强、新知识多等优势;但其弱势也很明显,他们都是一离开校园就匆匆地走上讲台,大部分又是非师范专业出身,既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又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更不熟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所以,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的培养。而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必要条件。

一、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一)现代教育模式需要创造型与科研型教师

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深入地观察分析教育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构建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其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科研,由经验型、辛苦型向科学型、研究型转变。

(二)教育的终身化需要不断钻研、不断探索的教师

人类科学知识每3到5年增加一倍,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即有五分之一已被淘汰,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和专业设置的特点,教师必须转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认真学习和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把最新科技成果及自己的科学思想和创见带入课堂,传给学生。同时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及教育技能,从而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与时代同步,与知识更新同步,不断钻研探索,始终走在科学知识,能力技能的最前端,才会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永葆活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备受社会欢迎。

(三)高职教师要适应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要不断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主动深入企业和社会进行调研,将困扰社会与企业的经济及技术难题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并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顽强地去攻克它;要主动介入产业活动,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依据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超前起步,探索研究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向,提出前瞻性指导性的结论,使社会、企业做好技术储备,形成超前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现状

(一)青年教师科研畏难意识严重

不少青年教师迫于"评职称"的压力,他们中为数甚多的人,对此既不愿做,又不敢做,更不会做。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因循守旧,凭主观经验办事。实践证明,一个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他不可能创造性地去实现教育教学意图,充其量也仅是个"单纯教学型"的教书匠而已。

(二)科研意识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研究方向不明,申报课题经验不足

由于现实的诸多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即使已经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大部分青年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不能迅速融入现有科研队伍中。

(三)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

这种认识反映了旧的教育观念仍然禁锢着不少教师的头脑,错误地认为,只要守着两本书(课本与教参),一支粉笔,所教学生成绩合格,找到工作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搞教育科研,就要有更大的投入和付出,且出不出成绩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冒一定风险,因而吓退了不少教师,也为其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长期以来,人们还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只要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是优秀教师。其实这是对优秀教师的一种误解。真正优秀的"辛勤园丁",无可置疑地应当是那些热爱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师德,能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上水平的科研型教师

(四)科研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研究方向摇摆不定,教师科研协作与团队精神欠佳

三、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学创新的源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二)学校应提供有利于科研的平台。为了加强教师科研队伍建设,应该形成一些制度和政策,以绩效工资为平台,把教师的科研成绩列入考评项目,引导、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工作,认真搞好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青年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找准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点,学习和创新科研方法,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政策平台,资金平台以及信息资源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加入科研团队,全面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科研融人到教学中。教学不是孤立的,科研可以充实教学。科学在日新月异地飞快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总是讲一些陈旧的东西(包括基础课在内),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很乏味。因此,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和前沿,并适当引人教学,会丰富讲课内容,使课堂效果更好。尤其是介绍自己亲身从事的科研工作,会使学生感到更有兴趣和动力。

(四)通过企业实践调整科研思路。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锻炼,应有计划的安排他们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定期安排他们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科研教学中及时补充当前生产中使用的新工艺、新科技。还可将教学中的一些科研课题带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五)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注重研究方法。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一览众山小,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因此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了教师的生活内涵。青年教师应把自我诱导、自我培养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时时激励自己去刻苦学习。同样,要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就必须虚心学习、善于学习。勤奋学习教育理论,因为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很难有教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视野,就没有新发展、新突破。青年教师必需加强基础教育理论学习,掌握教育理论与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和初步学会并掌握教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增强科研信心,激发科研激情。信心和激情是搞好科研的两大要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培养自身的文学功底,以更好地体现和传递科研成果。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系统地对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全面地培养,在加强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学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夏玲.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 侯爱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3

[关键词]高校科研 创新型本科人才

[作者简介]邢亚林(1976- ),男,江苏如皋人,江苏大学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80006)和江苏省镇江市2013年度软科学研究指导项目“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2013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29-0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足,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认真思考和研究。高校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是高校的生存之本。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校主要通过各类科研竞赛训练,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本科人才,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和现有资源,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当前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科研如何促进本科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本科人才。

一、高校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高校的科研项目及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科研工作在我国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国家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基金科研经费拨款从8000万元起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经费从500万元起步。1995年,国家提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科技发展与教育事业方面加大了投入。截至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科研经费拨款达到了149亿多元,是1986年拨款经费的186倍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经费拨款达到了8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60倍。根据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统计,近年来,高校获批的国家自然基金占国家自然基金总数的80%左右,获批的社科基金占社科基金总数的87%左右。就近三年的数据而言,高校获批的项目数增加了近1800项,经费增长近100亿,增长势头明显,增幅较大。以2011年获批的国家基金为例,仅面上项目经费超过1000万元的高校就有150多所,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高校就有560多所,以上数据统计还不包括横向研究课题。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十一五”期间,学校的横向科研技术合同数接近3000份,总金额达到5.75亿元。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投入,还是高校与社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研究,高校的科研项目数及经费正在快速增长,这些科研投入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通过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成为可能。

2.高校的科研师资力量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师资力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都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纷纷出台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的相关规定和鼓励政策,并对新引进的师资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科研经历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新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大都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正以主持人或参与人的身份投入科研工作中,除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外,许多人还担任本科生的学业导师,这也使高校通过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

二、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试行和推广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活动试行初期,仅有十几所研究型高校参与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联合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计划的措施。到90年代末,本科生科研活动得到了广泛推广。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有大学生课外各类科技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大学生自主申请的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以及毕业设计等。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家、省、校三级比赛制度,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已踏上国际舞台。以笔者所在高校本科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在获得国际、国家及省级奖项的同学中,有6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部分学生还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虽然我国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能参与并得到训练的学生很少。对此,高校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应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随着高校科研的快速发展和师资力量的迅速提升,高校以科研反哺教学、让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已成为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然而,高校通过科研来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却面临以下难题,需要认真面对。

1.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不协调。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果不能得到协调发展,会直接影响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普通本科院校重科研、轻教学。虽然大数高校都意识到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科研要服务于人才培养,但由于国家对高校科研的大力投入、高校排名的关键指标、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体现等因素,一系列的政策、指标体系、价值观念都鼓励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导致教学与科研不能协调发展。部分科学前沿的知识、成果和实验手段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本科生教学中,有的教师甚至因为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教学与科研不能实现协调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又缺乏活力,不能很好地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调动他们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2.高校教师对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我国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部分高校教师仍存在错误认识,认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取得成果的可能性不大,不想把时间花费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上。另外,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对教师职称评审、研究生导师评聘、项目申报、评奖评优等各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激励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毕竟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会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高校科研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当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在学科、科研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条件,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在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等方面做出努力。

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存之本,高校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最终应落实到为人才培养服务这一点上,离开了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机构不能称之为高校。因此,高校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学上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进而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资源,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较少,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灌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故所学的知识往往局限在教师传授的书本范围内,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创新能力的训练。事实上,教学与科研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一方面,高校的科研要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前沿的知识、科研成果、科研实验、研讨方法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对所学的知识不断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有些新思想甚至能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新思路。因此,高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模式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积极鼓励教师运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3.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合理的制度是促进各项事业良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对于获得科研项目的教师,学校在给予奖励的同时,也要明确要求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一定数量的本科生。指导本科生科研也可以作为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在鼓励科研的同时,要鼓励教学,对于能把科研动态、科研成果、研讨方法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奖励。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政策,使教学促进科研发展、科研成果又反哺教学,从而促进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对于本科生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评奖评优等方面也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方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如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求本科毕业生修满120个学分,其中有20个以上的学分要进行研究性工作,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科研学分较少,因此,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明确提出要求,要增加创新性学分来激励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训练计划。

高校要充分利用“科技兴国”的政策,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多方面开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军.高教科研工作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李祖超,别雪君.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刘赞英.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孙俊伟,张清.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途径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5]陶冬冰,孟宪军,张佰清,等.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4

—、“双导师制”的内涵与实施现状

1.“双导师制”的内涵

2009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之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一名研究生分别由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导,理论导师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等,实践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等。理论导师是指培养单位为研究生配备的校内导师,大多数是由在高校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且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而实践导师是指具有丰富的学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和一定职称的基础教育教师,亦称为校外导师。

2.“双导师制”的实施现状

双导师制是一种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髙素质的应用型研究生,满足社会对髙层次人才的需求,与只有校内导师的单一制度相比,双导师制强调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和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了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联合培养,以及髙校和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合作,为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空间。

但是事实上,目前“双导师制”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出台了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相关政策文件,但由于文件没有关于具体学科专业的实施标准,亦没有如何实施“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相关执行规范。因此,造成作为培养单位的高校在解读和实施“双导师制”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差异,尽管很多高校开始实施双导师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双导师制仍然只是以形式或制度的名义存在着,形同虚设。

二、“双导师制"对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的优势

1.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习得

舒尔曼指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and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是一种充分融合了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整合性、实用性知识,所以“双专业性”成为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硕士是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研究生,满足社会对髙层次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对教育硕士的教师专业养成教育应充分重视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因此,在教育硕士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为教育硕士配备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生真正习得学科教学知识和提高解决真正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其次,由于高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学科知识水平的培养,所以双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研究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将所学教学理论知识用于教育实践的机会。双导师制的实施,既有利于解决学生关心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也为教育调查研究提供保障,保证学生学位论文设计的质量。同时,有利于改变目前研究生培养中整齐划一、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强化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2.有学有术——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偏重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仍以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创新,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聊。大部分校外导师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超的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名师”,而且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学生参与见习、实习任务,能够学习校外导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学习班主任的相关工作,将所学的学科和教学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髙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师素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另一方面,提髙科研能力也是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之一。选聘的校内导师都是髙学历且具有较髙的科研指导能力,能够指导论文选题、论文写作,逐渐帮助教育硕士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双导师制”的推行可促使教育硕士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也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以便更好地提髙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由具有丰富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的名师担任教育硕士的校外导师,能使研究生亲身感受和体会校外导师累积的教育教学智慧,并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能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得更多的独特性见解和认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实践智慧。而且要求研究生在规定期间内完成相关的教育实践任务,能够促进研究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学科教学知识创造性地融入教学实践中,并自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的创新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导致实际教学能力弱化的问题,而且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外导师能够凭借其教学经验为研究生的实际课堂教学技能提供指导,这就有效弥补了校内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教学技能方面的欠缺。

三、“双导师制”在培养教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多元需求

研究生已经是一个成熟完善的人,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体验、较强的反思能力、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育硕士专业教育应在尊重成人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满足研究生对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多元需求。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校外导师在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训练与指导上却未发挥积极作用,不能满足学生对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求知欲,而且他们也不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课题申请和调査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实践环节时间有限,而且教育见习与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安排一致,加之因校外导师自身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导致校外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缺乏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的教育实践,亦不能为研究生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而且就算得到校外导师的一些指导,也会因缺乏指导的连续性和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导师不了解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进展,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的指导不尽如人意,也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多元需求,降低了研究生参与教育实践训练的自主性。

2.流于形式

虽然大部分髙校培养单位都已经认识到“双导师制”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没有关于具体学科、具体专业的实施标准,亦没有规范细化的培养方案,导致高校未能组建良好的导师队伍,也未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指导,造成部分校内外导师不清楚身为导师的职责,因而形同虚设,更别提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指导作用。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是难尽如人意。另一方面,由于校内导师本身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巨大,甚至因为一定的经济压力而忙于副业,校外导师大多数是基础教育教师或是企事业单位行政人员,他们有自己的各种事务,因此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研究生的指导中去,就算有指导也是间隔较长。而且,尤其是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导致导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尽心尽力。此外,导师挂名上岗现象严重,有的研究生与校外导师只有一面之缘,或是偶尔使用电话、微信等聊天软件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双导师制”更加倾向于形式化,校外导师成了摆设,对学生的指导不够深入,严重影响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3.重术轻学

首先,导师不够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疏于对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指导,而且甚至有少部分导师以“放养式教育”的名义,对学生不管不顾,疏于指导。其次,忽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未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目标缺乏系统深刻的了解。而且一些校内导师误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帮助研究生提高科研学术能力,导致导师忽视引导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其他方面,也因为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导师不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综合能力,只注重一味强调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造诣,没有很好地履行育人职责。

此外,教师是一个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伟大职业,导师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自我认同感的培养,而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校外导师因升学压力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教育硕士的多元需求,挫伤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对教师行业的职业认同感。最后。甚至由于一些导师过于注重和要求发表学术成果,而忽视了学术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导致学生不仅自己吃大量的“地沟油”,也想尽办法制造“地沟油”给别人吃。

4.合作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双导师制模式主要还是一种简单的1+1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互相介入的程度不高,还是一种谨慎式和接触式的临时性合作。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与研究生实践训练相关的教育见习、实习的指导工作,而校内导师主要是负责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指导工作,以及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甚少参与研究生的教育实践技能锻炼和培养环节。而且双导师未明确自身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和定位,就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谨慎地恪守互不干涉的原则,更别提共同合作培养。长此以往,由于校内外导师任职环境不同,不同导师缺少工作上的互动和沟通,导致双方知识与能力的互补优势就不能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交流联系不畅及合作意识不强,导致校内外导师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合作意识淡薄的现象。

四、优化“双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的对策

1.严格选拔,细化各项聘任标准

导师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现实缔造者,亦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选拔高素质的教师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对研究生教师专业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应建立固定的不同层次的实践基地,保证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基础教育教师面临升学压力,课时任务繁重,作为培养单位的高校应与合作学校洽谈,提供教育实践保障,为担任校外导师的基础教育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研究生。

因此,培养单位在选聘校内导师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不仅要注重导师的科研指导能力,更要充分考虑导师的道德修养和负责任的态度,确保能够充分履行校内导师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在校外导师的选聘上,应坚持在根据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导师的学科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保证校外导师有充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研究生和更多地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去。即培养单位要与校外导师约定好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确保能够切实屜行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训与实践指导。

2.健全导师激励机制增强其责任意识

良好的导师工作激励制度是促进导师自我完善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提高双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制定并实施灵活多样的导师工作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健全的激励机制是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责权统一机制,将激励的具体标准以文件形式正式纳入到导师职称评定和待遇体系中。同时,要采取多方面的激励的途径和奖惩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导师们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内外导师们的管理,明确双方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对导师进行绩效考核,要做到奖励优秀导师,解聘不合格导师,做到同等对待,赏罚分明,优胜劣汰。此外,增强导师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研究生的各个培养环节负责,同时还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指导、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

3.协调双导师分工,加强沟通和合作交流

作为组织双导师的高校培养单位,是校内外导师沟通交流的纽带,应充分发挥其作为纽带的作用,尤其是协调和沟通好双导师各自的职责,加强双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从而在导师、学生、培养单位和委培单位之间营造良好的氛围,成为有效发挥“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利刃,共同完成教育硕士的培养任务。另一方面,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在明确自身的社会身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切实履行身为导师的职责,加强导师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更加地全面了解作为双方培养对象的研究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完善培养环节,健全培养方案,真正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

五、结束语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5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 联合培养 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黄颖斌(1976- ),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及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湖北 武汉 43005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B33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17-02

地方高等院校是指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学生的生源和就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本地性”,但却因为“学位点少,学科覆盖面窄”而遭遇发展瓶颈。于是,众多地方高校特别是在争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前都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期刊网中输入“联合培养研究生”能检索出73篇相关文章,在检索结果中加入“地方高校”的关键字只搜索出不到10篇文章。通过文献归纳分析,目前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研究大多数主要是关于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校与科研机构以研究项目为纽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地方高校“升格”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理论界却缺乏对该项目工作的系统研究。因此,应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案例进行剖析,探索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特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新模式。

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形式分类

(一)以培养单位性质划分

1.校际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可分为中外联合培养和国内高校联合培养。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常见的有国际学术会议、交换生、双学位、国际时期学校、海外实习、国外短期访学、中外合作办学等。这些模式能快速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高校的国际交流,让研究生进入到世界学术领域进行国际化竞争。国内高校联合培养,多为低一级学位授予单位和高一级学位授予单位之间的合作,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联合培养,或是同一级学位授予单位中无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单位与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国内没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多为地方高校,他们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多少带有为申请学位授予权积累经验和条件的短期目的。

2.校企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高科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这正是校企合作的基本契合点。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聘用企业一线优秀研发人员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同时让校内年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科研转化和研究新方向,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培养企业研发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3.校所联合培养。即高校与各类专业型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其鲜明的特点是以项目为牵引、强强联合、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无论是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的各研究院所还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级研究院所,都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且科研课题多、项目层次高、经费充足,但又存在学科相对单一、研究生规模较小、注重研究生科学研究而基础课程教育资源缺乏等弱点。高校则基础课程教育资源充足而专业研究设备较少、项目经费相对较少,两者联合,恰好取长补短。教育部积极鼓励这种合作,2009年印发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2010年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干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教育部的“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近三年来,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发展迅速:招生单位由2010的14家、2011年的29家增长到2012年的42家,联合培养单位由2010年的22家(硕士2家)、2011年的65家(硕士3家)增长到2012年的113家(硕士4家)。

4.校政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当地政府及事业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通过派研究生赴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社会实践、聘请政府政策研究人员担任校外兼职导师等方式让研究生参与到地方政策问题研究中。江汉大学与武汉市政府开展的地方志研究、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化学工业区等签订的战略协议中都包含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创新人才培养内容。

(二)其他形式分类

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多培养博士研究生。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类别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和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例如,校际之间多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校企合作则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环节来看,可以分为全程联合培养和论文联合培养。全程联合培养,指从研究生招生开始到最后学位授予,联合培养单位都参与其中。论文联合培养,指研究生的招生和学位课程的培养在招生院校完成,而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在联合培养单位完成。

二、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驱动力

(一)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层次的需要

地方高校多为非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即使有学位点数量也较少,因此地方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多少带有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功利”心理。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地方高校对获得学位授予权后独立招收研究生工作的预演,是对地方高校科研资源和教学管理的考验,也是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向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科研型院校转变的重要环节。教育部要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要有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经历,并且从很早开始就允许并支持高校之间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教育部还注意严格控制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模数量,近三年的“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无论是招生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的数量还是招生的规模,变化都不大。湖北省的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等省属高校,无不是经过多年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经验的积累,最后才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地方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区别之一是强调创新性的培养,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研究生是一个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群体,在培养过程中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的发展态势帮助他们确定研究方向,并让他们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便于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研究生思维活跃,他们的加入如同催化剂一般,便于地方高校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

(三)地方高校建设科研队伍的需要

地方高校的教师要想取得研究生导师资格就必须与受聘高校的教师一起,以同等的资格进行竞争。这就要求这部分教师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条件上与受聘高校的教师具有同等或是更好的条件,才可能取得该校导师的资格。如在江汉大学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多数是省级重点学科或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这些教师一般都是省级以上重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充足,并且获得过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同时,研究生培养的高层次性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

(四)地方高校加强科研与教学互动的需要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打好现代科学文化基础,进行初步的或基础的专业训练;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实践,使研究生深入探索专业学科的某一领域,掌握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因为长期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主,其科研工作所占的份额较小,而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从进行专业训练为主转变为进行科研的训练。另外对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本科的实验设备主要是教学型实验设备,而研究生则要求科研型实验设备并要求24小时提供科研条件的保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说明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一个长期从事规范性本科教学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区域高等教育师资合理配置的需要

湖北省共有8家部委属高校、23家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下属的科研院所、18所省属高校拥有研究生招生资格。通过对近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比较,我们发现,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远低于部委属高校。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招生计划为1564人,是省属高校总和的9倍;硕士招生计划是6140人,几乎相当于省属高校招生人数的总和。部委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师生比均为1∶6,而省属院校则分别为为1∶3和1∶1。这种悬殊让省属院校“赋闲”出大量的研究生教育师资,他们学术成果多、科研项目多,但可能招收的研究生却很少。可见,区域高等教育师资急需进行合理配置,而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正是有效的途径。

三、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模式探索

(一)着眼学科,突破学位授权的短期目标

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在地方高校中常常是因为要获得学位授予权而开始的,但事实证明如果仅仅着眼于学位授权而忽视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促进作用,就会舍本逐末,最终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江汉大学在2010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仅没有中断,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联合培养人数从2010年的27人、2011年的49人增长到2012年的60人,特别是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随着学校授权单位的获得,近年来不断扩大联培研究生数量。在2012年的省属院校重点科评审中,江汉大学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基础医学、控制理论与工程和生物学被评为省级重点或重点培育学科,而这些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历史达10余年之久。

(二)创新机制,建立完善联合培养工作管理体系

教育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中指出联合培养要按照“思想更加开放、政策更加优惠、制度更加规范”的工作原则进行,即要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管理、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创新机制和体制,根据联合培养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按照“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理、资源(成果)共享”的模式,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创新人才。例如,在培养方面双方各选导师组成“导师组”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培养方案拟订和课程学习等进行共同指导;在管理方面可以双方共同注册学籍、奖助学金共同资助等;在学位授予方面可以双方互认学分、共授学位等。

(三)优势互补,共享优质教育科研资源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高校、科研机构要深入挖掘优质的教育科研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教师资源方面,不仅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富余的研究生教育师资,还要吸引产业、行业、企业界和政界的优秀人士参与到研究生实践教学与管理中来。在科研条件方面,要注重校际、校所和校企间科研平台的共建共享。在学术交流方面,要促进国际研究生联合培养交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四)项目牵引,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深度合作

结合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以项目为牵引,结合重点实验室、学科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科研平台的建设,采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是重要的科研力量,高校中有近80%的科研工作是由研究生完成的。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持续扩招,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而地方院校又很难接触到高层次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部分高校出现研究生承担科研工作不饱满的情况。通过重大项目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既能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又能培养研究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

(五)加强监督,保证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招生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双方要共同商讨构建一种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招生单位往往具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联合培养单位要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单位要在导师遴选及指导方式、课程教学、科研条件、科研训练、论文质量等方面对联合培养单位进行认真的指导和控制。例如,可以由双方导师共同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核心课程考核、论文开题、学术成果检查、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等进行研究方向引领、学习方法指导等过程的督促检查。

(六)营造氛围,创造良好学术科研环境

联合培养研究生一般学科分散、规模较小,而联合培养的高校又缺乏专门的管理体系,导致学术氛围淡化、社团活动缺失、科研体系不完善等。这些会让研究生感觉自己在双方学校都被“边缘化”了,从而产生“思校”情绪。因此,地方高校应通过出台专门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办法,将联合培养研究生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从奖助学金方面给予资助,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引导,加强与招生高校的联络与交流等、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在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所采取的“控制规模、分类培养、优化结构、区域协调”的政策下催生并壮大起来的新事物,也是地方高校中广泛开展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对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现区域内高教资源的共享,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从而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6

关键词:青年教师;能力培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1

一、强化教师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校大学改建,人才培养目标和院校定位由原来的技术科研型转变为研究型综合大学,教师队伍作为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作用和模式也将随之改变。教学工作作为院校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院校人才培养的合格与否。因此,如何合理地构建青年教师队伍的结构,科学地把握影响教学能力的相关因素,找到培养和提升其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个直接关系大学教学质量提升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现行各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训练,自我教学主体意识模糊淡薄,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普遍存在;干工作、做事情急功近利,缺乏对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投入或投入较少;对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课程体系间的关联性缺乏,自我角色转变缓慢[1]。尽管这些问题现象很多高校都知晓,并为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方法,在逐步完善培养体系,强化教师能力培养,但是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不是某一部门、某些人的工作,而是涉及全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工作。它既需要院校现行培养模式的变革,又需要院校现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甚至办学模式的变革。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院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统一协调,从顶层系统设计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培训项目和培养规划,将院校发展要求与教师自身需求紧密结合、合二为一,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的同时,提升院校的育人质量,强化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培养体系,强化教师能力培养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我校的教学培养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日趋完善,教师能力培养效果显著提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大学改建之后新教学培养体系的直接受益者,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谈谈自身的收获和体会。

1、严把新进人才选拔关,优化教师结构

我校作为一所由学院改建的军事大学,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很多新兴专业学科尤其需要对口专业的人才引进补充。大学除了将本校毕业博士及校外联合培养博士作为青年教师的主要来源外,还采取人才交流机制,从基层部队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熟悉作战指挥流程的青年干部作为教师补充力量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组成。近五年来,我校每年都会对各院系专业建设以及教师能力素质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人才需求计划下发到部队。通过基层部队筛选报名、院校组织课程试讲、专家组进行复试、面试考核等一系列过程,层层选拔,最终选调最优秀、最符合专业岗位的人才来校任教,逐渐改变教师队伍组成,优化教师结构。形成了一支既懂技术,又熟悉作战指挥的专业教师队伍。

2、开展扎实有效岗前培训,实现角色快速转变

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其心中的困惑及不适应是必然的。通过岗前培训,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快其对新岗位的适应性,加速其成长。在较短的岗前培训中,除邀请军地内外相关高等教育专家进行教育基础理论方面授课外,还邀请相关专业处室经验丰富的专家领导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课题申报、财务报账及保密管理等内容培训。

另外,对青年教师除组织全校范围内的岗前培训外,还采取一系列跟踪考核培养方法。如新入校青年教师要独立承担授课任务,首先要过助教练讲关,若首次承担课程还要在教研室乃至院系进行试讲,通过之后才能走上讲台;其次,对同一批次留校的青年教师而言,为期半月到一月的岗前培训除了能够让其学习相关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了解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特点和要求、掌握高等教育规律、提高教师基本素养外,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其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圈,使他们在以后工作生活中多了一些沟通交流渠道;最后,通过扎实有效的岗前培训,既能使青年教师从心理上解除对教学方面的陌生感,也能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尽快适应学校节奏和环境,促使其尽快实现从一名学生到一名教师的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工作生活环境。

3、组织开展教学研习活动,巩固岗前培训效果

教学研习活动主要是针对岗前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补缺、补差、再提高,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高心理素质,对岗前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提高对职业道德理性认识,强化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活动[2]。

我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习活动,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任务并编撰新教师培训手册,分专业、分层级的对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成体系的训练,夯实了青年教师教学基础理论、课堂教学基本功,保证了青年教师具备了应有的基本教学能力。

4、建立青年教师教学成长档案,全流程监管培养过程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点在于教学基本功培养,在其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教学成长档案能够持续、有效的监管青年教师能力培养过程,稳步促进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1)成立教学评议小组,对教师教学计划进行检查,提供教学辅导。定期要求青年教师提交近期教学成果报告,如学生考试,工作表现,教师,参加会议及获得的教学奖项等,检查教师阶段性发展成果,将相关结果载入教师档案。建立青年教师教学成长资料库,邀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进行点评总结,提出改进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组织开展教学督导。教学督导要深入到课堂教学第一线去听课、品课、评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的长期发展过程[3]。教学督导小组要通过“听、品、评”,发现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从根本上指导新教师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教学督导工作能有效促进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监督,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课堂教学。我校在这方面设立校、系两级督导组,通过随机和固定听课方式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给予评议,推荐优秀教师参加“校优秀课堂质量比赛”,对于授课质量不佳的教师加强帮带。对于经过帮带连续三学期仍不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则建议调离教学岗位。通过监督与指导、反馈与参谋、服务与研究的方式达到了帮助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5、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传承既有经验

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是突破高校现行教学组织体制弊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校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把团队建设作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抓手和平台。每个教研室都划分有两至三个不同教学科研团队,每个团队中人员组成遵循老中青、高中初的分布方式,科学合理的团队结构使得各单位教学中的既有经验得以传承和创新。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资历和经验比较缺乏,需要老教师帮带,但青年教师的活跃思路和想法,也能激发老教师突破传统思维,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实践。通过使青年教员加入教学团队,既能够提高教师的凝聚力,起到一个传帮带作用,又能以团队力量进行课程整合,优化课件教案资源建设,提升整体授课质量。

6、注重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青年教师两条腿走路

教学没有科研底蕴,教学就会失去活力,教学质量也不会高;科研没有教学作目的,就是一种没有教育性的研究,就失去了高等学校科研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校非常重视教学科研两者相结合,要求专业教学中要融入科研实践和成果以充实教学,要以教学需求来刺激科研创新,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两条腿走路”。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我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全校青年教师进行学位攻读。以“学校创新基金”形式,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课题,进行课题研究,为后续科研项目申报奠定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为加强学术交流,展示青年教师个人研究成果,多年来坚持举办“青年学术论坛”,鼓励大家进行优秀教师科研专题讲座,汇报科研成果。通过这种交流,活跃了学术氛围,增强了教师科研意识,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学科发展动态,激发了广大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学术的兴趣。

7、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

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使其在教学生涯起始阶段有一定对比学习例子可循,通过对评估标准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有针对性对自身教学基本功进行加强和完善。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和督促广大教师对教学投入和研究,我校出台了《教学人才质量评估标准》,从政治素质、人才结构、人才培养、专业技能、管理质量五个方面,对教学人才质量建设规定量化指标,全面进行评估。每年院(系)自评一次,学校抽评1~2个单位;每四年学校组织一次考评。

三、结束语

通过建立健全院(系)、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考核机制,对优秀青年教师实行破格晋职,在晋级制度,科研立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上向优秀青年教师倾斜,建立科学完善的竞争机制。采取这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形成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能够发挥专长,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骨干力量,这既是保证高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海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