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范例6篇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网络负面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326-02

网络的出现,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然而,网络也是把双刃剑,鲜花与毒草并存。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尤其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本文提出一些减少网络对初中生不良影响的方案,以期为初中生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1 加强健康的网络教育

加强对初中生的认知教育和德育教育。让他们知道,互联网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以外同样有很多精彩、有趣的事物,互联网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同时教育他们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引导其分清网上的善恶。

1.1 学校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初中生接受的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因而对初中生进行健康的网络教育,学校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校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网络教育呢?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进行引导:

1.1.1 开设网络文化课

对初中生进行网络文化教育,针对性地加强对初中生的人文精神关怀和思考力的培养训练,以培养初中生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同时加强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网络规范教育,注重初中生网上心理的健康教育。宣传正面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初中生用好网络,创新创业。同时也不回避负面事例,而是借助其负面所带来的伤害,“动之以情”地来劝导各位处于网络十字路口的初中生。

1.1.2 开展认识网络传媒的课余活动

对网络的好坏进行讨论分析,并将各种各样的事例作为评判的论据。让初中生认识到网络的确是把双面刀。从而让他们自己去深思其中可能存在的得失。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自己的“行走”方向。

1.1.3 利用校园内一切资源进行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起校园网这一资源,在校园网内开设健康上网宣传板块、论坛,大力宣传网络方面的健康知识,并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用真诚而亲切的语言让他们从心底接受这些信息内容。除了利用学校的网络外,也可以利用校园内的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设施对初中生进行网络文化的健康宣传教育。

1.2 家长的引导

(1)指定互联网规则。明确地让孩子了解什么样的网站是适合初中生访问或可接受的,让孩子知道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

(2)制定家庭政策。列出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该做的事情。

(3)将计算机安置在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使用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孩子的房间里。这样可以方便地了解他们使用互联网的情况。

(4)安装一套互联网安全产品,对孩子浏览的网站加以限制。

(5)经常留意孩子接收和发出的电子邮件,浏览的网页,了解他们的网友。

(6)最后,在上网问题上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尽量做好他们的良师益友。

1.3 社会的关注

初中生是祖国的明天,因而社会对于初中生的健康发展也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于初中生健康上网的引导,社会又应该如何去做呢?可以借助众多的传播媒介,用正面的典型事例教初中生如何去利用好网络,宣传网络有用的方面。同时用反面的事例让初中生意识到网络里也存在血的痛苦,并教导其如何去注意网络陷阱等不良信息的攻击。

2 创建绿色网络环境

2.1 学校方面

2.1.1 清理掉校园网内的垃圾信息

为初中生创建绿色的网络环境,学校应该清理掉本校校园网内的垃圾,保证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健康,定时的对校园网内的内容,尤其是校园BBS上的内容进行清理、优化、过滤。碰到不良的传播信息时不只做简单的批评和删除处理,而是以诚恳而友善的态度与信息的者和接受者进行对话,并在对话过程中对其进行诚恳的教育。

2.1.2 对初中生访问的网站做一些必要的限制

优化好了校园网内的资源,下一步就该将目光聚焦到初中生访问的校外资源上。虽然校园外的网络资源是不受学校控制的,但学校可以在技术上对初中生能访问的校外网站进行一些限制,屏蔽掉那些充满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网站。

2.1.3 宣传“为初中生创建绿色网络环境”

作为国家的教育机构,学校提出的关于初中生的教育问题是最能广泛地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的。因而学校应充分利用起这一说话分量的优势,倡导社会各界为初中生创建绿色网络环境贡献出能提供的力量。

2.2 社会方面

初中生是祖国的明天,因而为了社会健康而稳定的发展,社会对于创建初中生绿色网络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宣传中,社会公益宣传是影响最为广泛的。因而社会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介进行宣传是尤为重要的。各相关部门可通过众多的媒介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来关注初中生健康上网这一问题,并对其健康环境的创建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可以利用公益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

3 转移初中生的注意力

3.1 学校应积极开展转移初中生注意力的活动

3.1.1 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长期举办各种兴趣小组

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团体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视线从网络中转移出来,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友情。

3.1.2 积极组织并开展对网络的讨论活动

开展对网络传媒的讨论活动,让初中生在和同学的友好交流活动中更加清楚的认识网络这一传播媒体并深思其中的种种利弊,从而使其在对与错的对比中健康的成长。

3.2 家庭应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

3.2.1 尊重孩子的认知

平等地与孩子相处,让孩子将父母当成好朋友。事实证明,尊重孩子认知的家庭里,孩子一般都愿意将心里的故事分享给自己的父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愿意向父母求助。

3.2.2 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

参与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这样既能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又转移了孩子对网络的注意力,减小了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可能性。在处理初中生与网络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疏导,调适学生心态,使互联网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 结语

只要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通力为学生打造绿色、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就一定能引导初中生摆脱网络传媒的种种负面影响,让祖国的花朵在网络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范文2

关键词:任职教育;网络课程;初级任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2-0210-02

0引言

网络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使得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网络课程”成为现代先进教育的必然走向。

目前,全军各院校网络课程已处于全面建设和应用阶段。然而,与当前建设规模相比,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明显不足,“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作为初级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初级指挥干部培训不可或缺,分析该层次培训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一种适当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实际意义。

1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网络课程教学需求与应用分析探索和把握初级指挥任职培养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是实现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和首要前提。经过几年的任职教育教学探索,总结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与以往学历教育的区别后,一些学院确定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依托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人才教育质量提高。网络课程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其在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1网络课程在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教学需求

(1)军队信息化建设转型对院校教育适时性和超前性的高要求和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来满足。近年来,部队建设转型,新装备、新战法不断涌现,使得对指挥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军队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率先实现信息化,构建一个更新速度快、存储量大、检索方便的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建设是军队院校实现信息化教育工程的一部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学院向任职教育转型后,教学对象差异大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增加了一个难度,亟需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来辅助教学。在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初级指挥专业的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学员结构复杂、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任职经历差异明显等成为新特点。然而,人才规格、教学安排完全相同,亟需一个自主学习平台,让学员了解任职岗位需求,补习专业基础。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恰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学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在B/S模式下进行提问并获得解答,尽快转化和适应“学习角色”,也利于提升信息获取和综合处理能力。

(3)推进岗位任职教育衔接,亟需在部队和院校之间架设信息“高速路”。实现岗位合格培训是任职教育的目标,在当前院校培训能力还不能满足岗位合格培训要求的情况下,推进岗位任职教育衔接是一种有效策略。岗位任职教育衔接将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纳入军事训练同一个大体系中,实现院校教学内容、训练项目、实施环节、考核认证方式等与部队训练一致,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做支撑,需要在院校和部队之间架设信息“高速路”,促进部队和院校之间的互动和发展。与地方远程教育形势相比,军队网络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在初级任职教育中应用网络课程遇到的问题

(1)封闭式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生命力不强。

(2)网络课程应用空间有限,效益不高。

用户即初级技术指挥学员在使用网络课程过程中受到两个限制:一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可用设备有限,应用有局限;二是对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生疏,缺乏学习技巧。

目前,网络课程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局面,需要在“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应用推广。因此,探索一条军队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意义深远。

2典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根据网络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不同,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辅学式、自学式和协作式3种。

2.1基于网络课程辅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课程辅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辅学式,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应用网络课程系统平台,以教员讲授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模式下,师生进行面对面的双向交流。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增加了学员的自主参与机会,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动态信息展示和海量信息资源搜索,改变了传统课堂学习环境,既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具有丰富的信息认知;二是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讲授教材、电子教案和网络教材等素材重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便于学员自主学习。

辅学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全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教员通过建立课程导学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场所和时间安排等,让学员完成知识准备和预习工作,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进入课堂;第二阶段为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此阶段不再是教学内容的重复,而是有针对性地精讲,就学员提问进行讨论,注重增强学员的参与性;第三阶段是课后复习质疑阶段,此阶段主要对课堂遗留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专题训练、基于B/S模式的讨论交流、作业和考核等活动,是教学反馈的主要环节。

该教学模式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灵活性、交互性和网络化特点。教员在教学组织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对象、进度等进行灵活处置。

2.2基于网络课程的自学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学教学模式简称自学式,是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师生之间不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员设计学习目标,以问题或者任务为引导,学员展开主动的自主学习行为。

自主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进行: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学员搜集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提炼上升到理论阶段、对结论进行反思推敲阶段。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在国内远程教育中普遍采用。

2.3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

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是介于班级集体授课和学员个别化学习之间的教学模式,以具体任务为牵引,小组成员间可进行讨论学习,也可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求小组成员明确任务,有具体学习需求,如学位论文撰写、战术想定作业和模拟对抗作业等,适用于中级以上的任职培训。

3基于网络课程的初级任职教育教学探究

3.1初级任职教育网络课程教学模式适用性分析

初级任职教育学员来自不同的合训学历教育院校,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职业素质,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开放的教学模式。但是,学员对专业技术了解不多,缺乏相关技能技术知识,学员需要在教员指导下进行专业课学习,较能适应网络课程辅学式的教学模式。

3.2初级任职教育辅学式网络课程教学操作要领

(1)做好课程顶层设计,细化教学目标。采用网络课程辅学式教学模式,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正确划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内容。网络课程不应是教案教程、课程多媒体和授课录像的重复。每一讲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和部队需求。

(2)做好“导学”,查漏补缺。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员要帮助学员划分学习重点、难点,对学习难点提供学习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书目,并提供正确链接。引导学员围绕学习目标,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独立自主地解决主要问题。

(3)合理安排内容,多样化呈现。网络课程宜安排一些综合、新颖、可视和趣味性内容,需要在多媒体运用方面下工夫,并注意素材的通用性和规范性,增强网络课程内容的“可读性”。

(4)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网络课程。课堂中应用网络课程,不应局限于把军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当做电子资源的载体。涉及动态和虚拟教学内容应在线应用,便于学员课后单独使用。在课堂上,要对B/S模式下反映出的倾向性、热点问题做解答,以进一步激发学员应用热情。课后,适当安排网络课程中的作业。

(5)及时管理和分析网络课程,动态调整。网络课程是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一条信息纽带。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提供了两种非在线联系方式,即“讨论交流”和“答疑”。“答疑”栏牵涉到具体知识点,教员应及时作出回复。学员在“讨论交流”栏内发表个人观点,引发讨论,由于教员身份特殊,导向作用明显,不宜过早回复。此外,教员应根据学员在“作业”和“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查找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笔记本”中做好记录,利于后续的教学改进。

4结语

本文就军队院校网络课程存在的“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针对军队初级指挥任职教育,分析了其对网络课程的教学需求,以及应用网络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在分析网络课程典型教学模式和军队初级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该层次教学中适用网络课程辅学式教学模式的观点,给出操作要领,为推广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2]俞建华.首要教学原理视角下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279).

[3]王文清,汤志宏,郑磊.潜艇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探析[J].潜艇学术研究,2010(3).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范文3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

1.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现状主要影响因素

(1)网络环境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本身就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壮大,网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日益增多,如图1、图2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共同点:其一,中小学生都遇到过网络诈骗且有多种形式;其二,中小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的不良信息以色情信息为主。由此可见,网络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影响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小学生对于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然而,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也只局限于某些方面,对于日益多样复杂的网络,中小学生缺乏多样的网络安全意识,如图3所示。

(3)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网络进入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传播。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是影响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学校和家长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情况如图4所示。

2.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和主要问题

(1)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通过对上面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上的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这些不良的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身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带来的,满足了中小学生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会让心智还不完整的中小学生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也正是因此,网络所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同时,在上网过程中,一些学生学会了谩骂,还有一些学生则由于好奇,经不起诱惑前去赴网上约会,结果导致人身伤害的事例时有发生。

(2)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恰当。首先,家长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现在许多家长自己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在上网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其次,家长的教育行为太过极端,会导致孩子的抗拒与反感。

(3)学校信息化教育的不全面,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安全教育缺乏,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1. 学校对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教育

(1)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意识和加强信息化教育。在我国,虽然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一直被广泛强调,但大多着眼于学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和食品安全,而对网络安全关注不够。因此,在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顺应时代的变迁。

(2)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世界存在虚拟性、游戏性和危险性,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到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影响。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要让学生们懂得虚拟的网络世界是不能替代现实生活的,网络世界只能给予我们一时的欢愉,不能成为永久的“避难所”。

(3)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现在网络上有各种论坛和聊天软件供我们使用,这就需要学校更好地规范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要让学生知道,虽然网络上发表言论是匿名的,但是随意发送有害的信息或者进行一些不良的宣传活动是违法的。同时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

2. 家长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要做到以身作则。网络让家长们有了新的娱乐空间,但是长时间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会让孩子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在上网时,如果孩子在一旁观看,这时家长就可以抓住机会,恰当引导孩子在上网时所要避免的一些行为,教会孩子选择有效的网络信息。此外,家长要及时和学校教师沟通交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这样也有助于在家里开展教育。在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参与,孩子在家里上网时,就可以了解他们对网络安全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3. 社会对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对策

首先,加强技术管理,有效过滤不良信息。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网络上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相关的技术部门加强技术管理能力,对上传至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防止不良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其次,努力净化网络环境。门户网站要有效地选择能正面影响中小学生的网站信息,致力于建立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长期访问、获得学习资料的网站,为中小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安全氛围。同时,网络门户应该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引导行业自律,努力为学生提供洁净的网络环境。

结 语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大致了解了中小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以及学校、家长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的研究,给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为中小学生构建网络安全“防火墙”,是一项艰巨而且长远的任务,不仅需要教育者发挥主动权,更需要社会、家长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王铟,沈绮云.互联网对中小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0):5-10.

赵冬臣.欧盟国家的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现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9):12-15.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范文4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新媒体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传播思想、文化、国情、社情和民情,表达观点,宣泄情绪,是校园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安徽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意义重大。[1]作为知识份子聚集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高校,忽视网络文化建设,放松网络文化管理就有可能丧失对国家政权、经济命脉、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的主导权,后果不堪设想。2000年,同志在共青团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时就曾强调:“特别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2010年1月23日,他又就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五项要求”,提出:“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一、研究的方法

在开展调查之前,笔者进行以下三项研究假设:1.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导机构相对完善;2.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未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的主观需要;3.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新课题。

笔者通过登录安徽各高校校园网站进行访问调查,并对安徽省10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选取有效样本为767份,男性398人,女性369人。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危”

校园网络占领着高校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而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仍面临一些困难与威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忽视师生关注度和吸引力,缺乏群众基础,教学、文化、服务功能发挥不足,网络浏览量不大,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第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鲜明性特点,良莠不齐、繁杂传播的网络信息会给大学生的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三,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初步形成,但影响力和实效性有待增强。第四,校园网优秀文化产品缺乏,供给能力不足,缺乏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服务,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求还有距离。第五,错综复杂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而高校的网络应对与疏导机制尚不够成熟完善,处理不当就容易触发“蝴蝶效应”,使校园突发事件中的矛盾不断蔓延、升级,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二)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机”

安徽高校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蕴含着新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安徽各高校在信息化投资方面基本保持平稳增加,千兆主干宽带已成为校园网主流,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校园网站建设成绩突出,校园网络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专网已建成了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形成了连通省市县三级和所有高校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第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近年来,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安徽各高校都在网络规范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全国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会议召开,2007年年初同志发表“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重要讲话。安徽各高校陆续建立健全了网络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校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安全保护机制、网络监管机制等工作机制,明确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部门、工作职责和制度,许多学校和二级学院都建立了承担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队伍。比如:安徽理工大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安徽理工大学校内优秀网站评比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微博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

第三,新媒体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兴起,安徽各高校大力开发校园网络文化产品,丰富内容供应,形成了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学术、新闻、服务类校园网站为主体,以BBS、QQ群、博客、微博等网络互动新媒体平台为补充的网络文化阵地。比如:安徽师范大学拥有近10万注册用户的蓝天BBS、总浏览量超过400万人次的“中国辅导员网”以及深受大学生喜爱、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的“丙辉漫谈”栏目。安徽理工大学建成了以新闻网、就业网、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教学资源网为主的一批网络文化传播平台,以促进新生、家长、校友、师生交流沟通的共青团组织微博、QQ群、飞信群为补充的一批新媒体渠道,以及网络精品课程、电子图书资料资源、心理健康咨询、创业教育频道等一批特色鲜明、在师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栏目。安徽大学建设的“安青在线”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实现了精品校园文化的不断传承、延续和发展,两次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安徽工程大学全校13个学院党委、党总支建成开通“红色博客”,集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根据时代特色和网络语言特点选登优秀博文,为广大党员提供了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平均阅读数在3000次以上,增强了网络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事实证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要想将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好,就必须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结合时展的新形势和学生学习成长的新需求,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是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所在。[2]今后,安徽高校应认真贯彻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江淮论坛,2010(1):182-188.

[2]李卫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局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8(1):4-11.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范文5

一、校园网的特点

笔者从事校园网络管理多年,深刻体会到校园网络具有应用层面多、计算机数量大、使用者较复杂、计算机分布地点较广等特点。

1.应用层面多,计算机数量大

校园网需要满足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1)校园网需要满足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校园网的重要应用层面,特别是高中学校,学生要面对信息技术会考。经由笔者调查,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基本上配备了4个以上机房,每个机房的计算机在46~48台,有的高中学校有多个校区,那么机房和计算机的数量更多。在这种情况下,维护学校机房机器的正常运转,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保障信息技术考试的顺利完成,就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的日常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现在初中学校的机房也承担了初中英语口语人机对话考试的任务,这也加大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

(2)校园网需要满足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大部分中学已经顺利完成内网建设,许多日常行政管理工作都经由网络完成,比如签到、一般文件的提交和传达、打印任务申请等。尤其是区县甚至高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文件传达、信息流通(学籍管理、考试报名等)也是经由网络传递。所以,维护校园网络内外通畅,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

(3)校园网需要满足日常教学工作。笔者走访了一些城区学校,发现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普及,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普及到了班级,这就意味着对于一所有3个年级、每年级8个班的普通高中或初中学校来说,常备的多媒体设备就有24套,再加上其他公共教室(报告厅、实验室、电子备课室、电子图书馆等),需要维护的计算机数量很大。一般情况下,普通高中学校需维护的计算机数量基本在350~400台,普通初中的计算机数量也要在250台左右。

2.使用者较为复杂

校园网络的使用者涵盖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三个部分。不同使用者对于网络的需求各不相同:对于学生,首先要满足他们日常信息技术学习的需要,其次是特定时间段的信息搜索需要(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于教师,首先要满足班级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日常教学需要,其次是教师备课信息搜索需要;对于行政人员来说,不仅要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还要保证与上级主管部门信息渠道的畅通、稳定,以及内网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使用者对于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这些使用者中大部分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部分使用者掌握程度一般,少数使用者掌握程度较高,只有极少数使用者熟练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甚至可以帮助他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使用者的复杂程度决定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复杂性,一方面要考虑到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针对网络安全技术掌握程度不同的使用者开放不同程度的安全权限。

3.计算机分布广泛

校园网络计算机的分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计算机分布,主要特点是有集中,有分散,个别高中学校有分校区,分布更为广泛。

集中,集中于教学区域,包括教师办公室、常规班级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分散,分散于行政办公楼的各行政科室。

二、影响校园网安全的因素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网络有不同于一般办公区域网络的特点,所以笔者对影响校园网安全的因素有如下分析。

1.人为因素

(1)使用者的无意失误。安全设置不当极易造成安全漏洞,比如口令遗失或者安全口令过于简单等。

(2)网络攻击者的恶意攻击。笔者走访的初高中学校基本都有自己的主页,而绝大部分网站都被恶意攻击过,网站页面也被不同程度地篡改。目前预防网络攻击还是一项较为高端的技术,建议学校的外网主页使用电信等大型运营商的机房托管服务,或者托管在高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机房。

2.病毒以及技术因素

(1)校园网外网路由的安全漏洞。现阶段的学校外网连接普遍是电信的教育专线接入+路由配置,而如果在网络中路由器配置错误,存在匿名FTP、Telnet的开放、口令文件缺乏安全保护、保留了不必要的保密终端、命令的不合理使用等,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黑客大多都是利用这些漏洞攻击网络,比如MAC,IP,TCP的地址标识可以被其他用户窥探到,这为假冒身份提供了方便。

(2)病毒造成的网络安全故障。很大一部分计算机安全故障都是由网络病毒造成的,目前比较普遍的病毒大多通过网络邮件、可执行程序、U盘等移动存储工具传播,许多使用者缺乏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往往不知不觉就成了病毒的传播者。

三、网络安全建设的建议

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应该从硬件架设和管理上入手,关于网络安全建设有一句话,叫“三分设备,七分管理”。完善的硬件设备提供了网络安全的基础条件,而体现管理者水平、提升校园网质量的关键还是网络的管理水平。

1.校园网络安全的硬件架设

笔者在调查市区一级的普通初高中学校时发现,从“校校通”工程启动至今,绝大部分学校已经升级成电信固定IP、30 M带宽的光纤接入,基于这种WAN连接,可以在硬件架设上采用网管安全硬件接入光纤,使用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架构子网,各子网网段分设服务器管理(如图1所示)。

图1

现在的网关硬件已经集成了硬件防火墙和路由器的功能,提供端口控制、流量控制、DHCP等其他功能,图1的拓扑结构只是显示了2个子网,实际上根据具体需要,可以以物理地址划分多个子网进行管理,也可以根据网络用途划分,比如所有教室计算机划为子网A,办公系统计算机划为子网B,等等。有效地规划子网可以避免广播风暴造成的危害,控制一般网络病毒的传播。

2.建立文件服务器

其实在大部分初高中学校,造成极大危害的病毒往往是一些流传快但并不复杂的病毒,而这些病毒很大一部分是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传播,例如1kb病毒、文件夹图标病毒等。

部分教师和学生往往对这些病毒缺乏了解,在网上随意下载软件就极易感染,然后再通过移动存储工具传播到教室和办公室的计算机上。由于教室和办公室的计算机是公用设备,很容易造成大面积中毒。

针对这部分病毒,应该建立文件服务器,并要区分外网和内网。在内网中避免使用U盘等移动设备,推荐使用内网文件服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U盘带来的病毒传播。

3.完善内网建设

完善内网建设是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建设网络往往在外网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请专门的公司设计制作对外信息的网站,而对于内网建设并无多少作为。其实,如果说对外网站是学校的面子,那么内网就是学校的里子,面子不好看固然丢人,但是里子不好的话,是“内伤”。

内网建设特别能体现一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因为内网从设计到实施,再落实到每个用户的使用,后期的维护措施都要根据各所学校自身情况量身制定,所以内网的应用程度更能反映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内网配备文件服务、登录服务、设备故障维修服务、打印服务等,一方面能促成办公无纸化,另一方面也做到了校园的信息流通,节省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通畅的校务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也为教师的教研活动和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实际上,无论是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还是国内外对信息化建设的建议,都把“教育环境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而校园网内网的建设正是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体现。

4.针对计算机实行分级制度,做好病毒防护

校园网的计算机根据用途可分为:(1)办公计算机,主要是供教师和行政人员使用,此类计算机使用者较为固定,可以理解为个人计算机;(2)公用计算机,如各班级教室多媒体设备中的计算机、计算机教室的计算机、电子图书馆的计算机、电子备课室的计算机等,这类计算机可以理解为是公共计算机,使用者不固定;(3)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

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维护人员首先需要把每台计算机的物理MAC地址与物理存放地和IP地址进行绑定,其次再确定该台计算机的安全级别,最后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计算机进行安全配置,包括计算机本身权限、计算机系统还原设置、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安全权限等。

针对私密度较高、安全权限一般的个人计算机,病毒防护主要使用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软件,系统还原仅采用确认制或不采用还原设置,网络安全应予以较大权限。当然,维护人员依然要备份该台计算机的最初系统备份。

而针对公共计算机,除了安装病毒防护软件和防火墙,更要做好计算机的还原保护设置,网络权限可适当开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教室计算机均在系统盘(一般是c:)配置系统还原,每次重启可还原系统,一般情况下控制外网服务,在每周三中午12点,开放网络服务和系统还原,来升级病毒防护软件和系统软件。而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则全盘配置系统还原,在每周四开放系统还原,升级病毒防护软件和系统软件。

针对安全需求极高的计算机,比如教务处用于学籍管理的计算机、校办以及校档案存放的计算机,除了一般的病毒防护外,还要定期备份系统,并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做到专人专机,定期检查口令。

5.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针对使用者开展信息技术教程

网络安全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网络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网络知识,掌握新的网络产品的功能,了解交换机和防火墙功能、操作系统性能、常见病毒攻击方式等,才能更好地管理网络。

而笔者走访的各级学校中,每所学校的网络维护人员都是该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这就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自身专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这都是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考验。所以,笔者建议各级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考虑到这方面的特殊性,给予必要的支持。

初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范文6

学校网络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一)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集中开展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锦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锦州市中小学校园网管理办法的通知》下发之后,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从校长、书记到每一位教师一齐上阵,把搞好教育系统网络管理及信息安全当做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为了规范校园内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我校成立了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了备案制度,加强了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强化了我校机房和办公设备的使用管理,营造出了一个安全使用网络的校园环境。下面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由校长领导负责的、保卫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导

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结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了适合我校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了《太和小学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暂行条例》(见附件1),《校园网安全管理责任制》(见附件2),《太和小学计算机使用制度》(见附件3),《上网信息审核登记表》(见附件4),《计算机房和教师办公用机上网登记和日志留存制度》(见附件5),《上网信息监控巡视制度》(见附件6)、《太和小学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责任状》(见附件7)《太和小学防雷设施建设实施方案》(见附件8),《太和小学电教设备统计表》(见附件9)等相关制度。除了建立这些规章制度外,我们还坚持了对我校的校园网络随时检查监控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校园网络的安全。

由于我们学校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所以在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法可依,人人有责任、有义务确保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作出了我们努力。

三、严格执行备案制度

我校已经开通上网服务(接入互联网),并到锦州市教育局(下属部门电教馆)备案。

学校机房坚持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严格管理,完全用于教师和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查阅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没有出现出租转让等情况。

四、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实行科学管理

我校的技术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安装了天网防火墙,防止病毒、反动不良信息入侵校园网络。

2.安装网络版的江民杀毒软件,实施监控网络病毒,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3.学校网络与教学楼避雷网相联,计算机所在部门加固门窗,购买灭器,摆放在

显著位置,做到设备防雷,防盗,防火,保证设备安全、完好。

4.及时修补各种软件的补丁。

5.密切注意CERT消息。

6.对学校重要文件,信息资源做到及时备份。创建系统恢复文件。

五、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管人员队伍建设

太和小学是从20**年9月初接入锦州市教育局城域网的单位,每位领导和教师都有自己的计算机登陆城域网和因特网,在查阅资料和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我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网络安全教育,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都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促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有义务向学生渗透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常识,并对全校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做到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六、我校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的全面检查

我校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每学期初将对学校微机房、领导和教师办公用机、各多媒体教室及学校电教室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网络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二)

学校接到: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巴南区信息网络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后,按文件精神立即落实相关部门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充实领导机构,加强责任落实

接到文件通知后,学校立即召开行政办公会议,进一步落实领导小组及工作组,落实分工与责任人(领导小组见附件一)。鱼洞二小网络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由学校统一牵头,统一指挥,学校信息中心具体负责落实实施。信息中心设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见附件一),小组成员及各自分工落实管理、维护、检查信及培训,层层落实,并坚决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保障我校校园网的绝对安全,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

二、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1、我校网络中心、功能室、微机室、教室、办公室等都建立了使用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且制度都上墙张贴。

2、网络中心的安全防护是重中之重,我们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入出口安全、数据安全等。物理安全主要是设施设备的防火防盗、物理损坏等;网络入出口安全是指光纤接入防火墙-路由器-核心交换机及内网访问出去的安全,把握好源头;数据安全是指对校园网的数据备份、对不安全的信息进行处理上报、对信息的过渡等。信息中心有独立的管理制度,如网络更新登记、服务器资源、硬盘分布统计资料、安全日志等,便于发现问题,既时查找。

3、对我校几大网站平台的帐户、口令等进行了一次专门的清理检查,对弱口令进行等级加强,并及时将应用软件更新升级,我校是电信光纤专线接入互联网,采用思科硬件防火墙作为入口的第一道防线,然后是接入路由器,最后接入核心交换机,保证了我校网络接入互联网的几道很重要的过滤。网络中心服务器的杀毒软件是正式版本,能定时进行升级更新,每天对系统进行补丁升级,消除可能存在的一切安全隐患,我校对外的服务器有2台(FTP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只对外开放端口21,其余端口全部关闭;同样WEB服务器只开放端口80,其余端口全部关闭,在方便师生使用的同时,要保障网络的绝对安全,由于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管理得当,我校从2001年建立校园网到现在,还没有任何黑客攻入内网的记录。

4、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对所有接入我校核心交换机的计算机设备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对操作系统存在漏洞、防毒软件配置不到位的计算机进行全面升级,确保网络安全。

5、规范信息的采集、审核和流程,严格信息审核,确保所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每周定时对我校门户网站的留言簿、二小博客上的贴子,留言进行审核,对不健康的信息进行屏蔽,对于反映情况的问题,备份好数据,及时向学校汇报。

6、本期第三周我校在教职工大会组织老师学习有关信息网络法律法规,提高老师们合理、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做任何与有关信息网络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

7、严格禁止办公内网电脑直接与互联网相连,经检查未发现在非计算机上处理、存储、传递信息,在国际互联网上利用电子邮件系统传递信息,在各种论坛、聊天室、博客等、谈论国家秘密信息以及利用QQ等聊天工具传递、谈论国家秘密信息等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校的网络终端300多个点,管理难度大,学校没有多余的经费来购买正版杀毒软件,现在使用的是伪版的或者免费版本的杀毒软件,这给我们的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我校的服务器共有5台,但我们没有一套网络管理软件,平时全靠人工手动去管理,管理难度大,所以平时难免有忘补丁升级的时候,这难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3、在学校,网管员不能专职来搞网络管理,一般都还要兼一个人的工作量,所以在网络管理上的精力有限,在网络管理、资源整理,安全日志记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后面的工作中,针对我们的不足及问题,努力整改,在现有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把我校网络安全工作做到更好,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也殷切期望相关领导给我们指点迷津,谢谢。

学校网络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三)

为了规范校园内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我校成立了校园网络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力度。下面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校园网络安全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了适合我校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了《鹿马中学校园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鹿马中学校园网日常管理制度》,《鹿马中学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制度》等相关制度。除了建立这些规章制度外,我们还坚持了对我校的校园网络随时检查监控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校园网络的安全。

三、严格执行备案制度

学校机房坚持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严格管理,完全用于教师和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查阅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没有出现出租转让等情况。

四、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实行科学管理

我校的技术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安装了防火墙,防止病毒、不良信息入侵校园网络、Web服务器。

2.安装杀毒软件,实施监控网络病毒,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3.及时修补各种软件的补丁。

4.对学校重要文件、信息资源、网站数据库做到及时备份,创建系统恢复文件。

五、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管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每位领导和部分教师都能接入因特网,在查阅资料和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我校学校领导重视网络安全教育,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有义务向学生渗透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常识,并对全校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做到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六、我校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的全面检查

我校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每学期初将对学校微机房、领导和教师办公用机及学校电教室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