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例6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1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用理性思维对建筑之美做出的高度概括。建筑的艺术性往往来源于设计建造者的灵感与创意。从建筑中寻找美、发现美,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说,比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欣赏更加直观、更为生动。因为建筑作为艺术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能激发学生的认知热情,学生的参与性较强。

二、建筑艺术的独特性

建筑是用结构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建筑是有生命力的,它虽然是凝固的,但蕴含着人文思想。在西方,“建筑”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古希腊人称建筑师为“architecton”,意为“创始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原始石器时代的洞穴、巢,到古代文明的宫殿、神庙、陵墓建筑,再到近现代的高楼大厦、大型体育运动场馆、工业建筑,无不是自然的人工化过程。建筑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是自然与人工、个体与社会、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体。

三、基础模块——如何进行建筑欣赏

在对现代建筑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审视建筑大师所设计建造的精美作品,了解其在具体环境中的位置,在特定历史背景和建筑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揣摩建筑大师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让学生充分想象,深层次感知建筑艺术之美。教师要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现代建筑,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用艺术的眼光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建筑艺术的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手段探索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四、多媒体电影探索式教学

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寻找更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能带给人们最为直接的信息资讯。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赏析建筑电影,从平面转入三维世界,更好地营造艺术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建筑艺术欣赏,分组讨论电影中建筑艺术的特点与功能,合作学习,感受建筑的魅力,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影《安东尼奥•高迪》,导演是敕使河原宏。这是一部拍摄于1984年的影片,用亚洲视角审视伊比利亚半岛的风潮,高迪用建筑设计征服世人,默默证明着“艺术无国界”的理念。影片对高迪建筑作品内外都有详细的拍摄,神秘、异域、另类、梦幻般,仿佛唯有童话里才会出现的城堡和房子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通过影片感受巴塞罗那这座充满“高迪味道”的城市的魅力。电影所呈现的艺术情境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其他的建筑电影还有很多,如《贝聿铭的光影传奇》《建筑大师:赖特》《壶中:日本现代建筑之美》等,教师都可以根据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教学内容的需要放映。

五、在认知美、感悟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素养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2

关键词:美术鉴赏 多媒体 创新 实践

高中《美术鉴赏》是以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文化为主要讲授内容的,和相关技能的介绍,属于理论课。以往的美术鉴赏课的课堂模式单调呆板,很多美术教师感慨,鉴赏课难,难于上青天。自从有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网络收集各种图片、文本、视频录像等资源进行编辑处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引入多媒体的优势分析

(一)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

多媒体技术能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映,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绘画的艺术语言是指为形象地揭示绘画的内容而使用的造型手段和艺术手法的总和,它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音乐作品中的节奏韵律同样丰富多彩,包括形体与结构、透视与空间、明暗与光影、色彩与色调、肌理与质感。所有的精彩与经典都是无法直接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得清楚的,必须通过视觉感官和内心体验来完成鉴赏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精彩与经典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品味绘画的艺术语言。

(二)将听觉艺术引入美术课堂

多媒体教学除了视觉上的优势外,它还能将听觉艺术(音乐)融入到美术欣赏中来,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语言等完美地结合,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美的感受,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

(三)为美术欣赏课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利用多媒体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驰骋于古今中外,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立体欣赏

在进行建筑欣赏时,教科书上的照片不能进行立体的欣赏,难以满足建筑欣赏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让学生欣赏到高质量的三维互动全景数字的建筑照片,全方位地欣赏到建筑的内部、外部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美,达到身临其境的欣赏效果。欣赏建筑艺术,我们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态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不同角度地旋转起来,让学生欣赏到建筑物的多个侧面;也可以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跨越桥梁,穿过街道,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引入多媒体的创新与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能充分利用其灵活多样、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设可视可感的审美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愉快地学习,轻松地领悟。如在《陶瓷、青铜器艺术》这些课中,我就通过网络资源把博物馆直接搬进课堂,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去河南博物院、世博会、秦始皇博物馆观光旅游,身临其境,亲自感受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师可以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图像、音像的编辑播放都紧扣学习主题,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重点问题进行,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授《商周青铜器艺术》时,要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变化,重点欣赏商代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感受商代青铜器纹饰的狰狞美,以及商代的鬼神观念和礼仪等级意识。我就上网收集一些清晰度高的青铜器图片,进行编辑剪接、局部放大等,再设计成根据图片辨别礼仪等级题,将局部放大的商代青铜器纹样组合,了解纹样的设计原理,再让学生进行局部纹样的临摹或创作“兽首组合”以及“兽首含人头”。以及结合央视的《鉴宝》栏目剪辑播放有关“青铜器”的“鉴宝”,让学生也参与到几张青铜器图片的“鉴宝”活动,我们的美术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了,小组间人人争着参与,发表个人见解,总有理由说出“青铜器”体现的历史、政治、美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的教师就通过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我们的课堂一改过去教师一言堂,学生睡觉课的老大难问题。

(三)体验文化,激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精心组织好教学,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从而体验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建立并完善“独立人格”的人文素养。如在《民间美术》一课中,观看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学习一些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是民间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将收集的泥塑的录像剪辑加工,通过播放,向学生展现我国民间泥塑文化艺术,有时呈现北方泥人张的作品,有时呈现南方惠山泥人的作品,有时将作品定格,有时将作品局部放大,有时反复播放不同时期的泥人作品,有时还把工艺大师的捏塑过程来个局部特写,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学生了解了泥塑的悠久历史也为民族文化感到骄傲。

(四)网络中鉴赏美术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3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美术这门课程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增强学生感知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想法是:在美术欣赏课上,当今的学生正是需要这样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鉴赏全国乃至全世界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所有创造性思维假如没有一定的感知能力都难以实现。多媒体工具的盛行给美术欣赏带来了便捷,学生有了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譬如教师在教学《中国画欣赏》一课中,同学们赏析各种唯美的中国画,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许多不同的看法,同时在讨论中,得知中国画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辉煌历程。鉴赏作品不但能使学生对于艺术的视野更加宽阔,而且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一幅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这样在课堂中,学生的视觉感受在多媒体工具的运用中不断增强,思维也不断发展。这样看来,多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辅助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注重作品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术作品创作时依托的文化环境和条件以及创作的构思就是人们说的文化情境。基于此,当今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单纯停滞在基本的技能技巧的欣赏方面,还要把美术作品放到相应的文化情境中去,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来认识到美术的特点及其表现方式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了解美术对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贡献和独特作用,与之同时,也可以培养莘莘学子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敬及信仰。美术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处都能捕捉到它的身影。由此建议在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学题材与有趣的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逛一逛,瞧一瞧,从而更加清楚地观察校园的建筑样式,并结合校园周围的建筑,对校园及周边建筑的布局与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与评价,使学生更深一层次地感受建筑美。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建筑的艺术性和独特的价值。而在赏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则可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即欣赏作品的文化情境,进一步深刻学生对这幅作品的理解,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自主欣赏能力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亲自参与艺术探究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课堂中需要师生积极活跃地进行互动,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蓬勃生命力与旺盛活力,并且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如《认识图形标志》一课,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图形标志,并要求他们对收集的图形标志自行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图形,同时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图形设计的设计意图和特点,相互提问,相互解答,互相补充,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一番热烈讨论,学生很好地了解了图形的艺术特征,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的、新型的美术教学。除此之外,与以往单方的枯燥的接受式教学相比,它更能让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的过程,给师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四、欣p与动手相结合,让学生感悟更加深刻的美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4

1 小学生欣赏美术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同时具有随意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还善于联想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2 进行美术欣赏的策略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2.1 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2 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5

(一)城市天际线的概念

天际线英文翻译为Skyline,1973年出版的《牛津英语字典》中,天际线被定义为“以天空为背景的建筑、建筑群或其他物体的轮廓或剪影。” 通俗说,天际线就是天地相交的那一条轮廓线。天际线亦被作为城市整体结构的色彩、规模和标志性建筑。

天际线其实是西方城市规划的定型理念。他们认为,城市若是一个人的肌肤,天际线则是服饰包装,因而,在天际线的定义里,就格外地赋予了美学的最大化内涵。城市天际线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个性鲜明且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城市天际线都是历史沉淀的产物。

(二)城市天际线的研究范围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由建筑与地貌共同组成的有一定尺度的城市景观,但并非所有的城市建筑群落都属于城市天际线的研究范围。任何一个城市,因不同的观测点,产生的天际线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只有在临海湾、湖湾、河流、城市大尺度广场以及开阔山置,才有必要高度重视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例如上海天际线是以上海陆家嘴片区的天际线为标志,芝加哥天际线是以靠近密歇根湖建筑所产生的天际线为标志,香港的天际线是以维多利亚港片区的天际线为标志。

二、城市天际线的美学

根据Micheal Trieb教授关于城市天际线构成的理论研究,城市构成要素按照观景界面的前后关系可以分解为地形地势、植被、水体、光和风、一般建筑群、高层建筑群、特殊形式建筑。这七个要素基本构成天际线审美的条件,但是天际线的审美活动是由人来完成的,每个人所处的时间、地点、心情不一样,对审美的标准就不一样。因此,除了Micheal Trieb教授提出的七个要素,笔者认为观赏者的心里感觉也是审美的条件之一。

因此,天际线审美条件可以概括为三个,分别为主体表象特征、观看主体的外在条件以及观赏者的心里感觉。其中,组成天际线的表象特征为建筑物群体、构筑物以及自然植被和地形地貌。观看主体的外在条件包括很好的观测点、视距、视高、照明、气候条件、空气质量以及观赏路线等等。观赏者的心里感觉主要包括审美观点、情绪和联想等等。前两个因素决定了天际线实体景观的客观特征,而第三个因素则是因人而异的主观见解。只有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才能称之为最美天际线,恰恰芝加哥天际线做到了。

三、芝加哥城市天际线“美”在何处

芝加哥是现代摩天大楼的诞生地,拥有全球最美的城市天际线。其实这座城市早期发展并没有什么规划,到处是简易的木屋而且布局十分随意。1871年,芝加哥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大火,导致10万人无家可归,1.7万多间房屋荡然无存,整座城市几乎被完全吞噬。重建过程中,设计师们第一次引入“经营城市”理念,从供水、供电、园林、绿化到交通,全部规整有致。更有幸的是,重建工地还成了美国建筑师们展示新潮建筑艺术的舞台。

1885年,一位名叫詹尼的建筑师,采用钢铁承重框架盖起了一座高层办公楼,成为现代摩天大楼的始祖。随后的开发商们纷纷效仿,芝加哥不久即以高楼林立的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芝加哥的建筑并不注重外表的华丽――不论大小一律像堆积木似的,而是更突出建筑物自身的功能性,乃至形成世界建筑学界著名的“形式服从功能”的芝加哥流派。如今芝加哥40层以上的大楼已超过50座,盛誉全美的“名楼”更是不胜枚举。除了“美国第一高楼”威利斯大厦,多数名楼集中于北密歇根大道(又称壮丽一英里)一带。

(一)主体表象特征

1.建筑尺度富有节奏和韵律

芝加哥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典型的城市格网系统,以一平方英里为土地划分的单位(section);每个单位又划分为若干街区,每个街区约108 米× 96 米见方(Super Block),间以20~25米的道路。这种城市肌理从1833年延续至今。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建筑的基底面积,保证高层建筑尺度相差不会过大。在鼓励各具特色的同时,芝加哥也对高层建筑进行总体规划,许多超高层建筑一座独占一个街区,有足够大的空间施展,不至于彼此靠得太近造成视觉干扰,留足与密歇根湖的对话廊道。在规划设计中,对建筑的高度与标准层面积进行推敲,保证建筑尺度不会比例失调,整体上控制住建筑的尺度。

另外,由于中心区都是以金融办公为主,对建筑的尺度要求比较相似。统一的功能要求铸就了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建筑尺度。从宏观上分析,芝加哥天际线,首先美在统一的城市肌理之中。

2.建筑组合规整之中富有变化

总体上,从密歇根湖到内陆,建筑高度采用“低―高―低”的组合模式,这样最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滨水区建筑高度不宜过高,留足了城市与天然湖面的过渡带。核心区建筑慢慢隆起,并达到制高点,形成天际线的主要轮廓。再往内陆,逐渐降低,充分与内陆建筑进行对接,形成天际线的基座。

基于规整的方形路网,每个街区内裙房采用几乎与路网肌理相呼应的规整式,高层在规整的裙房基座上,一座座高耸入云,放眼看去就是高层建筑的博览会,几乎没有重样的,但由于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建筑平面大多为实用简单的方形。这样的建筑组合,保证了建筑立面规整之中,又富有变化。

3.建筑立面得到统一

在“浴火重生”之后,芝加哥开始一系列大规模的重建,出于防火的需要,大火后诞生的高层建筑纷纷以耐火性为其第一属性。芝加哥学派以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为特点,使得大量的建筑在立面上得到统一。

在建筑形式上,以三段式为主,在接近路上行人视野的下部强调豪华庄重,建筑中部以简洁明快为主,顶部则力求精致有特色。依靠中部和顶部勾勒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轮廓,是典型的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反映了形式追随结构功能的特点。这样保证了统一布局,使得各种高层建筑错落有致,既不重复单调也不显得杂乱。

在建筑色彩和用材上,不追求夸张的颜色,以浅灰色为主。早期强调石材等厚重感很强的用材,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材逐渐多样,在原本单调的用材中点缀轻巧明快的玻璃材料,形成虚实强烈对比。色彩也因玻璃幕墙的局部点缀,显得多了些生气与活力。

4.标志性建筑成经典案例

一个美丽的天际线,总是缺少不了能代表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上海的东方明珠、迪拜的哈利法塔、悉尼的歌剧院等,或高或低,但一定都是城市的名片建筑。

芝加哥天际线的标志性建筑当然非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莫属,又译韦莱大厦,原名西尔斯大楼,楼高442.3米,地上108层,地下3层。大厦在1974年落成,超越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大楼。大厦的造型有如九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威利斯大厦是芝加哥天际线的制高点,立面处理简约但不简单,是视觉的重心,也是日后建筑师们设计高层建筑的经典案例。

5.天际线主轮廓层次丰富

总体来看,芝加哥天际线,中间高,两侧低,呈大鹏展翅之势,具有强烈的生命力之感。

微观来看,芝加哥的天际线具有一种舒展的空间尺度和变化有序的剖面梯度。从南至北依次为威利斯大厦、AON大厦、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和汉考克大厦。四栋建筑是芝加哥高度排名前四的建筑,均匀分布,成为天际线的制高点。

东西方向上,以格兰特公园和浩瀚的密歇根湖为前景,由东向西渐次升高,至南芝加哥河岸区域达到高潮。当然这种高度的分布并非是线性的,比如北密歇根大街沿线也有一定的超高层建筑,但总体上还是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天际线景观,使得芝加哥的天际线具有丰富的层次,是一个具有多向维度、多要素复合的城市天际线。

(二)观看主体的外在条件

1.气候条件与环境质量优越

由于受密歇根湖的影响,芝加哥雨水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965毫米。芝加哥虽然是美国的第二大污染城市,但是每立方米的空气悬浮物仅为25微克,接近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立方米20微克的标准。相比于中国的城市环境,芝加哥有着太优越的环境质量,这对于欣赏美丽的天际线无疑是最好、最基础的保障。

2.观赏线路不受约束

芝加哥的居民居住于中西部,而工作大部分却在东部。每天早上通过轻轨或者高速路及公路进城的市民们,首先看到的是芝加哥美丽的天际线。由于方格形的路网及大范围内的较低建筑以及大面积的湖面,人们能够不受约束地欣赏到完整的天际线。在动态的欣赏过程中,海军码头、博物馆区无疑是经典的视角,同时它也是芝加哥重要的景观节点空间。

3.观赏距离的有效性

根据视距分析,当视距大于物体高度的3倍时,就能较好地看清整个物体。观赏芝加哥天际线时,这样的视线区域极其广阔,除了滨水区有较多的超高层建筑外,其余区域很少分布高层,这为视线的可达性提供了保障,保证了观赏距离的有效性。

(三)观赏者的主观感受

1.符合大众审美观

什么样的天际线轮廓是最美的,众说纷纭。中国哲学思想认为自然即为美。这里的自然是指符合事物的规律。合乎自然的即为美,反之则为丑。

相比于世界知名的前十天际线,芝加哥天际线没有低调的平铺直叙,也没有夸张的高潮迭起,而是高低起伏,仿自然界的生长规律。它以清澈见底的密歇根湖作为前景,以湛蓝的天空作为背景,活生生一幅油画,让人们倍感舒畅。

2.芝加哥让来访者心情愉悦

芝加哥是世界前十富有的城市。作为美国第三大城市,不会让人感觉到任何的拥挤;作为世界高层建筑的发源地,不会让人感觉到任何的压抑。进入芝加哥,人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芝加哥文化。

宽阔的密歇根湖,高耸的建筑群,海鸥的阵阵嬉闹声。芝加哥让人愉悦,带着这样的心情欣赏天际线,谁能说不美……

四、芝加哥天际线对国内城市天际线建设的启示

(一)城市文化

天际线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城市的文化,城市文化也应该体现在城市的立面及天际线上,二者相互结合,密不可分。例如,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七星级帆船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几乎成了奢华的代名词,因此这座城市创造出雄伟的天际线也就不足为奇。由于大部分迪拜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庙宇式的尖顶成为了天际线的一大特色,留下了浓浓的文化印记。

在中国,很多城市在快速的发展进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天际线,更有甚者,天际线完全脱离了城市的文化,孤立存在、索然无味。这样的天际线,很难在历史的发展浪潮中留下一笔。

(二)外部环境

“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可以说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复杂。”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哈米德谢里夫曾这样说。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位于中国。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人们都不愿在户外多呆一分钟,何谈去欣赏美丽的天际线。

城市需要发展,人们也迫切希望改善现有的生活条件。城市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GDP,追求形象工程,而破坏生态环境。实践一次次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是惨重的。城市天际线无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要想得到公众认可的天际线,必须有良好的外部欣赏环境。

(三)理性设计

1.整体控制

完整的天际线,涉及的范围面广,有可能需要多个行政区共同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分区控制与眺望控制的方法来整体把控制高点建筑。整体推敲各层轮廓线的“构成”关系,在城市设计中十分重要。应把握好前景、背景的关系,处理好观赏点、游览线路,预留出足够的廊道。保证立面的多层次性、有序性、整体性、序列性和个性化。更应协调好各个时期不同建筑的融合,做到新中有旧,修旧如旧,形成特色,局部可以高强度开发,在开敞的绿地或湖面空间来消化高强度开发区块,达到整体平衡,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线。

2.建筑色彩

建筑物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天际线的视觉效果。例如滨水城市的天际线以天空和水面的蓝色基调为背景,当天气晴朗时,建筑物的色彩越接近背景的颜色,其可变性越低。因此在色彩控制上应考虑与背景色形成对比,这可以从色相和明度两方面形成与背景色的反差以使天际线清晰明确。

3.建筑屋顶

建筑物的屋顶部分对天际线的影响最为显著,注重屋顶的形式,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创作城市天际线的重要途径之一。纵观世界十大城市天际线,建筑屋顶样式风格迥异,但每一个经典的天际线都存在共同的特征――求同存异。在大量相似屋顶形式的基础上,又存在局部的跳跃性的变化,或虚或实,形成强烈对比。这也反应出了不同时期,建筑设计师们对建筑不同的理解,也正是这种差异让人们欣赏到城市历史文化。

芝加哥由于大火后重建,追求的是速度,没有过多的考虑屋顶的样式,大多以简单实用的平顶为主,形成了现在城市天际线的轮廓基底。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包括屋顶等,多样的屋顶形式才在芝加哥天际线上凸显出来。正是这样不断更替与发展,才能创造这样耐人寻味的天际线。

4.标志性建筑

美丽的标志性建筑是天际线设计的重中之重,不但能增加天际线的魅力,还能提高整个城市的知名度,甚至是美誉度。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上海国际新闻中心所在地。东方明珠塔的名字来源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琵琶声音的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设计者富于幻想,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从远处看,中间的东方明珠塔和两边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巧妙地组合成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卷。东方明珠显然已成为上海的标志,不仅符合大众的审美,而且反映出90年代上海对创新、发展的迫切追求。

(四)动态规划

众所周知,芝加哥天际线也是经过数次的发展。第一阶段为工业化初期(1871―1909年),展现了一个工业城市的基本面貌:相对平缓,充斥了大量的厂房、堆栈、码头、仓库、烟囱、铁路枢纽,少量的高层办公建筑成为背景。第二阶段为工业化发展期(1909-1958年) ,芝加哥迎来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高潮期,现代交通业(公路运输)开始部分替代水运和铁路.已逐步成为全美的制造业和交通中心。商业中心位于芝加哥河与密歇根湖的交界处,高楼林立。主城工业区仍主要沿芝加哥河分布,水平向发展。芝加哥天际线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第三阶段为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期(1958―1983年),此时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建,纷纷占据城市天际线的制高点。第四阶段为全球经济时代(1983年至今),随着芝加哥市政府推出“21世纪芝加哥中心区规划”,现代服务业成为芝加哥中心区的经济基础,同时保留了部分传统产业,如印刷、食品加工等。重工业则完全外迁到城市。芝加哥城市天际线的总体轮廓至此全面形成。

由此可见,城市天际线的规划,不是一两届政府的形象工程,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度与速度,应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深刻理解城市文化,对开发设计单位提出理性的要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不断进行方案对比,甚至可以成立天际线研究数据库,通过探讨新方法,进行动态跟随。不同时期的开发与建设,应充分考虑所处的时代背景。动态规划,强调适时的可变性,应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领,对天际线的变化做多样的演示,使其达到最美的形态。

(五)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个必然结果。城市是市民的,天际线更应该展示给市民,只有他们能接受的天际线才能被城市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黄焕.解读芝加哥的城市天际线[J].国外城市规划,2006,21(4).

[2]刘江.摩天楼与城市轮廓线[J].时代建筑,2005(5).

[3]吕烨、杨宏烈. 城市天际线美的创造.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5).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