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史论文范例6篇

世界建筑史论文

世界建筑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建筑理论 动态过程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回顾建筑发展史,建筑理论在社会文化艺术发展中,往往显示出滞后性,是其他哲学艺术文化等杂交”的产物。这可能是由于建筑要综合解决功能技术艺术环境以及社会问题等,因而建筑理论必然充满着矛盾,I’II~D复杂性。从历史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期作品风格,如何反映当时人们的观念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先后有阿尔伯特

为什么建筑的现代主义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中心在德国呢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物资匮乏,通货膨胀.房屋紧缺,为大家盖房子是紧迫任务,勒·柯布西耶高呼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建筑现代主义就是带上这具体的时代烙印。他强调实用、经济,希望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快建造速度,降低造价。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分五个渐进的层次,首先是生理的需求,吃住是第一位的。当然,这里也注重艺术,但艺术必须同实用、经济、新技术统一起来.装饰有罪的说法容易被采纳。理性知识不断积累,人们进而抛弃了所有其他思维方式。这样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现代主义应运而生了,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把古典文艺看得很高,工业社会把现代技术看得很高,引起一些人的崇拜心理。在思想中,一种重要思潮叫做技术主义或者技术至上主义,这样现代主义就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流。

现代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N·佩夫斯在一本著作的前言中写到建筑并不是材料和功能的产物,而是变革时代的精神的产物。正是这种时代精神渗透了它的社会生活,它的宗教,它的学术和它的艺术之中……现代建筑运动也不是因为钢筋骨架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发生,它们都产生于一种它所要求的精神“佩夫斯在这段话中割断了建筑与材料及功能的关系不妥.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渗透于它的社会生活、它的宗教、它的学术和它的艺术中去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为现代主义建筑作了相当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当人们开始接受理性建筑世界观,深信它将创造更高的生活的标准,为之欢呼雀跃的时候,实际面临的却是一个忧心忡忡的社会,一个不知去向的社会拥挤不堪的城市和进一步扩大的贫富差异,使人们开始反思理性主义正如马斯洛原理提出人在满足基本生理安全要求之后,有更高的精神要求,建筑远非仅仅为人类提供庇护,更重要的是表达人类社会和精神境界。换句话说,理性思维已经束缚了我们很久,我们应该探索更多的途径去理解人类的存在。理性主义过分强调理性市场经济资本变成惟一的普遍标准社会价值被忽视,或仅仅被视为增加市场资本价值的手段。  回顾历史,战后时期存在主义在世界许多地区广为流传,它对此后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从世界是荒谬的这基本观点出发,存在主义的文艺作品着重表现荒诞混乱、不连贯性,无意义性、虚无、中突无序等,这些也是存在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和存在主义美学的特征。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地冲击着建筑理论。1966年文丘里发表了

世界建筑史论文范文2

一个建筑从建筑师那里分离出来,它便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存在。人们对建筑的分析,在经历了无视意义的功能主义之后,越来越多地回到了人的世界,回到了意义。通过对建筑本质的还原,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建筑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寓含人类活动的各种意义。在我们人类最早的建筑模式中,洞穴只代表了一种遮蔽的功能,但后来它还包含了“家庭”、“群体”、“安全”、“亲切的环境”等涵义。事实上,任何建筑对于观者——其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者来说,都具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用的还是情感的。这意义使非文字性的建筑成为文本。

可是,建筑本身并不直接呈现意义,只有通过理解和解释,才能达到对其意义的把握。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中,把握一个建筑的意义,很难用一种同化的标准。即使建筑师本人全面而真实地吐露了他的设计意图,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建筑仍然会作出不同的理解。而历史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理解是追寻作者原意和重识文本意义的精神过程。这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疑问:当一个建筑成为我们的理解对象的时候,它只表达它最初试图表达的,情况难道果真如此吗?

传统释义学认为,解释是对作者原意的追寻。现代释义学则一反传统释义学的主张,认为理解者不是抛弃成见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而是理解者的观念与作品所揭示的观念的互相交融,理解也是一种创造:每一种理解都是相对的,有多种多样的理解,而且对一件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永无完结。

由此可知,作为文本的建筑不可能对理解者具有一种真正的约束力,理解者并不能重建一个有着它原来的意义和作用的世界,没有一种单独的理解能完全符合所谓“建筑的客观意义”。以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为例,这一方案的奥妙就在于让人们自己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林樱的意图是使纪念碑带有一张白纸、一块白板的意识。它不是一个房间、不是一座建筑、不是一个广场、也不是一个公园。”让观者如何去追寻作者的原意呢?事实上,当观者进入了意义的王国时,就没有必要返回到建筑师那里去。不仅建筑师的原意无法还原,就是建筑原来的意义也无法还原。一个建筑从建筑师那里分离了出来,它便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存在,从而使它的意义有超越其设计者意图的可能:“文本的意义不是有时超越作者的意图,而总是超越于作者的意图,理解不是一种复制,而是一种生产活动。”正是理解者的理解的不可穷尽性成为现实。意义是一种不断被发现的过程,它绝不会被耗尽,实际上它是一种无穷尽的过程。

所以,建筑的意义不能归结为建筑师的原意或某种客观意义,而是由于观者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无穷无尽。可见,建筑是一种释义学的对象。

解释不是克服建筑“文本”与解释者的距离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我们承认建筑师具有基于他的社会处境的历史结构,那么观者也必然以一定的方式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中。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筑师和观者都以自己一定的方式处于历史之中,他们的历史特殊性和局限性无法消除,对建筑的真正的理解不是如何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地适应这一历史性。时间的距离不可能被克服,观者不可能把自己重新置入超越自己的意识去进行解释,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面对过去。我们不能以一个古代人的心境去体验故宫,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甚至可能没有机会进入那片富丽堂皇的院落。因此,重建建筑师的原意只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诱惑。无论建筑还是理解本身,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历史是在时间距离条件下发生的,它总是会对建筑的现在产生效果,只有当这种效果被观者所认可和理解时,建筑才能真正被理解。“同一件作品,其意义的充分性只有在理解的变化中才能得到证实,正如同样的历史意义总是不变地处于进一步被确定的进程中一样。”一个建筑的意义不可能在一个时代被穷尽,时间的进程会更加显示出理解的不可穷尽性。

既然人类生存的历史性无法消除,不同的理解者也不可避免地处于其自身的和当前的历史文化条件中,因而具有不同的成见。成见是先入为主,是预先理解,指那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观点。丝毫不带成见的观者是不存在的,观者总是在自己的成见中去理解的。

伽达默尔认为,成见是历史性赋予解释者的创造性积极因素,成见为解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界”。“视界”就是看法、观点或见识,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界。理解的过程并不像传统释义学要求的那样,理解者抛弃自己的视界而置身于理解对象的视界,而在于在理解中扩大自己的视界,使它与别的视界融合为一体,这就是“视界融合”。即理解者的现在视界与对象的内容所包含的各种过去视界相融合的过程。视界融合产生新的视界,给人以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的可能性。理解对象的过去视界永远是同现在视界融合于理解的经验中。在这里理解并不是某种主观性行为,一方面,理解离不开传统、成见、现在成见;另一方面,理解又离不开我们要解释的对象、过去视界。理解是文本的含义和人的实存相互渗透的过程。

当观者与建筑遭际的时候,建筑的表现力并不局限于它最初的历史视界,因为建筑始终有它自己的现在,只是一定程度上在它自身中保留着它的历史起源。对一个产生于过去时代的建筑的理解无疑需要一种历史的视界,但这并不是要我们把自己重新置入过去的历史情境中来获得这种视界,相反,我们总是先存在了一种视界,然后才把自己置于那种情境中。理解是在观者的现在视界与建筑的历史视界相融合的过程中发生的,理解拓宽并超越了二者各自的视界,达到一种新的视界。如同随着人的运动其视野与地平线不断变化一样,人类生活的运动历史绝不会固定在一个点上,观者的视界也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总是变化的。这样,当建筑的意义和观者的视界一起处于不断的生成活动过程中时,理解便成为一个无穷尽的过程。

语言是过去视界和现在视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作为把用一种纯语言说的话转达给另一个人理解的手段,最初的释义学所处理的是纯语言的文本:理解了所说的话的意思,然后用一种语言把它重新构造出来。然而,释义学发展到现在,已不再局限于处理纯粹语言事件,一切有意义的人类行为都可以成为释义学的文本。而无论文本的形式如何,其意义的表达方式首先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帮助别人理解的对于可知事物的解释都具有语言的特性。这样,整个世界经验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最宽泛的传统概念因此被规定为——包括本身不是语言的东西,但可以用语言来解释。”它不仅包括人们在制造各种类型的器具和装饰品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关于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技艺等等东西,而且还由此扩展到人们的生活历程中所流传下来的习惯、典范等约定俗成的东西。那么,建筑是否属于这个范畴,或是它另有一个特殊的归属?

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筑并不直接是一个语言的文本,而是属于一个非语言的传统,建筑本身说的,是我们称为建筑语言的东西,建筑正是由于它而得以保存和表现。

现代释义学尤其强调语言在理解和解释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理解都以语言为媒介,无论理解的对象文本是否是一个语言的对象,理解过程都同语言有密切联系,因为理解过程是在语言性的传统、成见、现在视界参与下进行的。“事实上语言表达的问题已经就是理解的问题,一切理解都是解释,一切解释都通过语言媒介而发生,语言媒介会使对象成为文字,然后它同时却又是解释者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解释总是用语言来表达对象的意义,语言是过去视界与现在视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没有语言,这种视界融合是不可能发生的,“发生在理解中的视界融合是语言的特有成就。”

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并不是说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是一种用时拿起来,不用时放在一边的工具和一套表意的符号系统。现代释义学是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语言的,认为语言是通向哲学释义学的跳板,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寓所”的论断表明,人借助从内部向我们发话的语言来理解存在。“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并不是说存在就是语言,而是说,语言是存在的揭示,我们只能通过语言来理解存在。“人永远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就是这个意思。语言是人和世界的中介、是人和世界的交接点,语言性把人和世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性是任何世界的本质关系。就语言同人的关系来说,人的本质是人的语言性,就语言与建筑的关系来说,二者是本体论关系。建筑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建筑自己存在的一部分,建筑由建筑语言表达、揭示,建筑语言就是建筑存在的一部分。所以,建筑只能是建筑语言的建筑,离开建筑语言,便没有建筑。

建筑语言不断表达新的内涵,然而,对于建筑的体验和理解又不同于从过去传到我们现在的非语言的工具或实践的理解,因为建筑并不仅仅像过去的遗迹对历史研究者说话那样,或像提供某种永久东西的历史文献那样说话。建筑始终有它的现在,建筑和它的当前观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同时代性。建筑对观者说什么,就好像那是专对他讲述的,是当下和同时代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去理解它所讲述的,使它的意义对我们自己变得清楚明白。因此,建筑体验是世界经验的一部分,如同世界经验一样,也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建筑语言是由它被每一个观者自我表现理解这个事实构成,它永远即时地、依靠它的同时代性来表达。

在这个综合的意义上,建筑语言克服了在纯语言与观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距离,向每一个观者展现建筑,而展现并不意味着建筑作品只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客观意义,等待观者通过理解去寻找。建筑的内在结构提供了多义的可能性,向不同时代、不同的观者开放,等待观者在理解中发掘其意义。由此可见,建筑的意义既不在建筑本身,也不在观者方面,而是存在于每一个特定的现时的理解活动中。伽达默尔曾借助于游戏概念来论述艺术作品的特征:艺术体验如同游戏。游戏既不依赖于客观对象,又不依赖于主体意识,游戏是一种“发生”。游戏的实际主体不是人,而是游戏本身,是游戏的来回运动。这一游戏概念使我们认识到,建筑也具有一种参与的特性,即观者对建筑的参与及其对建筑意义实现的重要性。建筑体验中的理解活动不是依据某个概念进行的,而是在对单个建筑的感觉中,在具体情况中发生的。理解活动是观者和建筑交融成一个新的共同体,理解就是和建筑达成共同性,要想使一个建筑获得生命,观者就必须通过一种积极的参与去发现建筑的意义。释义学的观点拓展了建筑语言,使建筑语言不断表达着新的内涵,有待于我们去发现。经典的例证是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被理解为诸如合拢的双手、浮水的鸭子、修女的帽子、航空母舰、一只大钟、一架起飞的飞机……正是这不断更新的理解和发现,构成了建筑的意义永无穷尽的源泉。

世界建筑史论文范文3

一般人所说的“洋楼”,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楼”、使用的“大洋楼”,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洋楼”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中国近代建筑也不是上海外滩的那种“洋楼”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中国有相当影响,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等都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桂林、贵阳、昆明等地主持设计了许多建筑项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建筑设计创作不是他一生建筑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对建筑设计创作问题多有著述,为数不多的作品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增添风采。

中国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早在本世纪之初,两位中国人建筑师就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作过不同的尝试:供职于陆军部军需司营造科的沈琪,于1906年为陆军部衙署设计了一栋以西洋样式为主、但颇多中国装饰的主楼;受命于两江总督的通州师范学校工科毕业生孙支厦(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设计了一栋基本为西洋样式的江苏省谘议局建筑。此后近九十年间,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师有无数设计作品问世,样式繁杂。但是,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艰难摸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虽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始终跳不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几千年历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环。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应予以积极的保护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近代建筑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作为先辈辛苦耕耘的历史见证,是我辈的光荣,也是对后代所应尽的责任。只要我们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课题,仔细想想我们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宝贵历史文物的代价。”《活的历史棗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1982年)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写得是何等地好啊!

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有两方面的工作:

1、对具体建筑物调查、实测,进行建筑历史研究。

这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学术团体开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有部分初步成果问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扰,除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外,大陆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历史学界,随着对涌进国门的五彩纷呈的众多国外建筑流派的介绍、评论,进而变为对其发生、发展之渊源的关心,并引发了如何认识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来,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第二时期的序幕。

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的联合资助,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举行了五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 179篇,出版四本论文集(收入论文92篇)。同时,通过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进行了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厦门、重庆、昆明以及庐山16个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填制调查表2612份,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十六个分册。上述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处在深入发展的阶段。定于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2、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机构推进。

1988年11月10日,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通知》发出后,在各地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调查互相配合,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代优秀建筑名单和资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共56项。其中27项为近代建筑。

世界建筑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史;文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Abstract】A Stud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Based on New View of History,us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iviliza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unit researching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study the relatedness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civilization it’s belonged and the other contemporary creations. Inspect th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of all different types of the civilization. Study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 and the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between all kinds of the civilizations Pu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rchitecture on new space-time view.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Key words】history of architecture;civilization;view of cultural history;view of global history

建筑史隶属于建筑学学科,是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立分支。我国的建筑史研究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初①,主要采用“编年体”、“传记体”、“国别体”等传统的治史方法,从遗址发掘、实物调研、文献考据等方面入手,逐渐地梳理与整理出我国建筑发展的基本框架与脉络,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②。西方启蒙运动后,思想界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史学研究领域也被注人了许多进步内容。其中颇具闪光点的理论是,认为人类社会可划分为不同的社会形态,人类历史则是这些社会形态整体地、有规律地、依次地从低级阶段演进到高级阶段的进化发展过程。维科、孔多塞③等人都以此为原则制定了确定社会形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准,并描绘出或单线的或多线的社会进化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是这些学者中最杰出的一位。他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准,勾画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阶段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唯物史观也开始传播到我国。新中国的诞生后,这种先进的治史观更成为指导我们一切史学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石。各项史学研究成果也因此达到了新的深度与广度。建筑史研究领域当然也不例外④。然而,任何史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在我国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唯物史观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却并没能与时俱进,反而被逐步地神圣化与教条化,所以造成其后的史学研究出现了大范围的停滞不前的局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实行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政策。来自德国的哲学、法国的人类学与历史学、瑞士与俄国的语言学、奥地利的心理学等,对人类思想史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被大量地引进并广泛地应用到史学研究的工作中。前期唯物史观所形成的研究壁垒也被悄然打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史学研究春天的再次来临。建筑史研究领域其时的表现也是相当突出⑤。

史学研究的深入与史观、史料密切相关。过去我们常常片面地夸大史料的作用而忽略了史观的价值。认为只有新史料的出现才是治史、修史的必然。其实新史观的出现完全也有使我们重新治史、修史的必要。因为,不同的史观针对相同的史料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那怕是对旧史料的重新梳理、整合、发现、认识也是有意义的。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治史观值得我们注意,其中以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最具影响力。文明史观,也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它以文明发展与变化作为人类历史演进主线,考察、研究历史学中的一切问题。这里的文明概念相当宽泛,是具有进步价值取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创造活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文明史。文明史观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国际上公认最早系统阐释与应用这一史观的是斯宾格勒,其后还有汤因比和布罗代尔⑥ 等。全球史观,即超越地区、民族的限制,从全球的视角,整体、宏观地考察、理解、研究人类历史。全球史观的渊源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界初。国际学术界最早系统提出用该史观研究世界历史的是巴勒克拉夫⑦。这派其他的重要学者还有斯塔夫里阿诺斯、沃伦斯坦⑧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称其为新史观并不是指绝对时间意义上的,而是指它们相对于唯物史观在我国史学界广泛应用的程度而言的。其实这些史观的源启在时间上并不比历史唯物主义晚,有的甚至更早。它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地充实、修正、完善着自我。时至今日,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似乎已成为时下最先进、最主流的治史观之一。当代一些最具影响力的史学著作就是在其指导下完成的⑨。目前求真求实的我国史学界已普遍地认识到,发展了的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配合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可以让历史更合理、更明晰、更透彻的被解读,并对引导人类健康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所以,近几年来,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修史、治史得到了竭力的提倡,并从许多方面一一展开、落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⑩。国外这方面的著作被大批地介绍与引进。作为建筑史的研究工作当然也需要跟上时代跳动的脉搏,到了应该全面系统地应用新史观治史,修史的时候。

应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研究建筑史问题,在视角、思路、方法、重点等方面与过去的常见方式都有所或多或少的不同,具体的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不同的文明类型作为建筑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其自身的创造史。人类在诞生特别是形成文明之后,用其自身非凡的创造力给自然界带来了数目繁多的创造物,改变着自然界的状态,同时也被自己的创造物改变着自己本身。文明是人类创造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其时的一切创造过程及成果的总和构成了该文明。在面临不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这些创造物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最终使文明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当某种类型的文明确立后,这些凝结创造物上的特征又会变的相对稳定,影响着着后来者,并逐步成为表达与鉴别相应文明的重要标志。不同类型的文明在早期阶段与地域、民族、国别等关系比较密切,但随着其不断的成熟、扩张、传播、传承,它逐步摆脱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的制约,成为只能靠其创造物自身综合表述的东西。建筑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当人类迈向文明后,它又成为不同文明最重要的创造物之一。过去在我们研究建筑史事,常常以国家、民族、地域以及建筑风格、类型等作为单位进行分类,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单位现在看来都有或过于庞大或过于微小或关联不够直接等的嫌疑,这势必都会造成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新的研究基本单位的确定就是希望能够弥补过去建筑史研究中的不足,获得一些新的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在人类文明史研究领域中,对于人类文明类型的划分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描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在学习、梳理、掌握、借鉴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到更适合建筑史研究的人类文明发展框架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注重建筑与所属文明整体及同期其他创造物关联性的研究。文明的创造物通常宏观地被归纳为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习俗的四大类。每项人类具体的创造物可能只隶属于其中的一类,也可能主要隶属于某类,也涉及到其他类,甚至可能并列的隶属于几大类。对于每个文明来说这四大类创造物是相互影响的。任何具体的创造物都不可能摆脱其他创造物而存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同时,它们还会从整体上赋予该类文明一种独特的品质,形成整体文明的图景。这种整体文明特色一旦确立,就对该文明的一切具体创造物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也就是说,整体文明成就依赖于每项具体文明成就,同时也对其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每类整体文明的形成,绝不是其各项具体成就机械的数量上的叠加,而是其复杂的、综合的、飞跃的、互动的融合过程。由此可见,在研究某类文明具体创造物时,注重其与整体文明及该文明同期其他创造物的关联是不容忽视。建筑是每类文明的重要创造物,它主要隶属于物质类文明成果,但也同时反映了文明中制度、精神、习俗类的成就与风貌,成为文明最综合、最全面的载体,常常被视为不同文明代言人与标志。所以,它与整体文明及其他文明创造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全面、多样。因此,当我们在进行建筑史研究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建筑本身的问题,如建筑细部、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建筑类型、建筑型制、建筑风格、建筑技术等。还要理解它所依托的整体文明,以及它与该文明其他成果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其中对应于物质类的其他重要创造物有生产力、物质财富、科学技术等。制度类的其他重要创造物有政治体制、社会组织、经济管理方式等,精神类的其他重要创造物有文学、艺术、宗教等。习俗类的其他重要创造物有礼仪、仪式等。那些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更应该重视。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

再次,考察所有不同类型文明的建筑发展历程与成就。人类发展到今天,历时性与共时性地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当然也创造了属于自身的建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学界被文明中心论的思想所统治,形成了只重视研究他们认为重要的个别文明发展史的局面,并过分夸大了这些文明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得出了许多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的结论。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样的史观已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现在,我们已经普遍地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明虽有强弱、大小、优劣之分,但在价值和意义上绝无高下之别,正是其共同的作用,才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并影响着未来的前进方向。但文明中心论的思想余孽并没彻底根除,它还会不时地、潜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我们对其还应该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就建筑史研究领域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今人类建筑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无与伦比的成就,展现出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局面,得益于全世界所有类型文明建筑发展的共同贡献。因此,我们要研究每个不同类型文明的建筑发展史及其成就。不要有遗漏。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建筑发展的整体,具有同等价值。虽然,有些文明提供给我们可供研究的建筑实物与文献资料较少,前辈留下的研究积累也不多。但这不能影响我们在思想上对其重视的程度。也许这更应该是激励我们加倍努力进行深入发掘的动力。同时,在研究某类文明下的建筑具体问题时,也应该将其置入全球各类文明相关成就的大背景下。这样才能减少偏见,得出更公允的结论。

再次,加强各类文明下的建筑成果与发展历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每个文明及其创造物的发展历程,除了主要取决于该文明本身的内在机制,其他文明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本质的或表面的。它们不仅表现在那些有着历时性与共时性关系,甚至也存在于超越这两种关系的不同类型的文明间。文明史研究中常常根据其相互影响的特征,给不同文明间建立了各种易于理解的关系总结,如亲子的、姐妹的、卫星的等。其实研究不同类型文明间相互影响的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是需要关注造成这种影响的方式、网络、机制等。这就涉及对文明的交往,传播,扩张,传承,融合,冲突等方面的特征及意义的理解与研究。在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中,也应该探明不同类型文明间建筑发展的相互影响及其方式等。这样才能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不同类型文明及整个人类文明下的建筑发展历程。

再次,建立新时空背景下的建筑比较性研究。比较性研究是科学的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即:预先设定研究目标,然后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或几个可比较的对象,基于某种特定的背景之下,发现其的存在的共性与特殊性,最终找到问题的合理答案或解决方式。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比较性研究由来已久并且应用广泛。其比较的背景常常是基于时间的与空间的、或者说是历史的与地理的,历时性的与共时性的。时空是任何事物的存在的必然形式,以此为作为研究史学问题的出发点与比较点是可行的,必要的、正确的。但针对着不同的研究问题与目标,也存在对其设置上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差别。过去,我们在建筑史研究中通常依据政治上的朝代与行政上的地区为其时空背景,这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建筑本身发展的特点。当然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比较研究自然也就缺乏说服力。因此,为了更合理更完善地研究建筑问题的需要,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时空构架。新的时空构架紧扣文明发展的结果,在时间上对应文明的诞生、成长、衰落、灭亡分为四个阶段,在空间上对应文明的中心区、区、边缘区、蛮族区分为四大区域。各项建筑问题的比较性研究都以此为时空基点。这其中包括每个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与不同发展区域中各项建筑问题的比较性研究,以及不同文明相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发展区域中各项建筑问题的比较性研究。

最后,强调历史研究的意义。“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是政治家对学习历史意义的理解。对史学家来说,他们大多数人研究历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而是为了发现隐藏在事件表象背后的社会发现规律以及对建立何种组织体制与价值、道德标准才能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思考。他们以朴素的历史意识为起点,逐渐建立自己的历史观进而发展形成自己的历史哲学。圣奥古斯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⑾。在研究建筑史问题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其和所属文明之间相互关系,思考与发现其能够促进文明及人类健康发展的途径。任何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文明内各类创造物间整体上的相互和谐。某些文明创造物的发展可以刺激其他文明创造物的发展并通过反作用进一步提高自身,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带动了整个文明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但这种创造物间的差异性与矛盾性需要较快地得到解决。如果某种文明创造物过分片面地发展以至其他创造物长期甚至不可能与其合理配合形成相互适应和谐的关系,就会对文明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文明的瓦解。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国家把宣传本民族创造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成就加以宣传,使其成为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工具。这一结果导致大部分建筑史学家不能思考和探求建筑与所属文明及人类发展是否存在着适宜性的问题。关注建筑发展过程中这方面问题的总结,对指导当今建筑发展走出迷茫、迟疑、矛盾、混乱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负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的提出,就是对建筑发展需要溶入文明及人类生存大背景之下的反思。

注释

①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手抄本北宋《营造法式》,当即委托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力邀专家译注校对。1925年,以私人名义筹建营造学社。其后在美国资助下举办了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1930年3月营造学社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首个以中国古代建筑与历史为对象的学术团体诞生。

②此前只有日本学术界开始注意中国古代建筑与历史,如: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等。从中国营造学社的诞生至1946年的终结,中国学者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古建与历史的经典文章与著作,如:《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清式营造则例》、《工段营造录》、《营造算例》、《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等。其中梁思成先生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是第一部国人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的著作。

③维科(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18世纪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把历史分为神的时期、英雄时期和人的时期三个阶段。孔多塞(Jean Antoine Condorcet1743-1794)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认为人类从第一时代到第十时代的不断进步是历史的必然。

④1959年在刘敦桢先主持下,集国内建筑史学界和部分考古学界的老、中、青学术精英于一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编写了《中国古代建筑史》。该书改稿8次,历时7载,成为其时中国建筑史研究积大成之作。时至今日也是后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一。

⑤郭湖生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要研究东方建筑,并纂写了《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一文。其研究团队张十庆博士、常青、饶小军博士等都在这一方向上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深得全球史观的影响。

⑥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德国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著名第二代年鉴学派史学家。

⑦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tbugh,1908-1984)英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⑧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1913-2004)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1930-)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⑨《全球通史》、《新全球史》就是在全球史观为指导下我国近几年引进的重要史学著作。

⑩2006年,历时8年编写的上海新版中学历史教材面世,该教材深受新史观的影响,出现很多与以往教材不同的内容,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作为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马克尧先生主编2004年出版的《世界文明史》也是新史观指导下的力作。

⑾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依据410年西哥特军事首领攻陷罗马城这一事件,探讨了历史发展超世俗的内涵,写出了伟大的经院哲学著作《上帝之城》。

参考文献

[1]林洙,中国营造学社史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1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6

[3]郭湖生,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J],建筑师,47期,1992(8),46-48

[4](英)汤因比,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插图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等译,全球通史(上下册)[M],第7版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世界建筑史论文范文5

建筑风水文化是古代祖先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易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现在我们共同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问题。

说到风水文化我们很多问题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比如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应该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改变,如果要改变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有规律吗?有人说这些方法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好,方法论也好,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样的现实价值呢?这个现实价值怎么连续、怎么使用等等太多的问题。

风水研究领域目前正在突破也是最难突破从文化来讲就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产生与现代的结合,文明的进步是靠文化的融合,现在我们不是克隆工业化,要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建筑文明是新文明的一部分。

中国有一句格言:风水宝地,人丁兴旺。中国是风水宝地,养育着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上曾定都在西安、南京、北京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拿北京来说东有渤海,西有燕山山脉,富贵之地能使我们国家昌盛。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灵魂,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风水应有的主导地位,在城市大规模园区的整体风水规划,房地产开发的整体策划,房产风水策划是从根源上把住了建筑风水的关键,从而为更多的百姓营造出一个事业顺随、家庭和美、身体健康的吉祥场所。同时也给开发商带来了回报。

中国的建筑风水学科是内涵非常丰富的,结合我们中国的建筑设计来讲,把建设风水科学与我们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在21世纪建筑应该具备的特色。

易经是中华五千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其中内含天象、地理各个方面,目前易经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受了国内外甚至全世界人们的欢迎和重视。近几年来尤其在东南亚各国众多的易学爱好者,纷纷把易学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从2003年秋在印度尼西亚成功举办“环保与易经”大会以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更多的学者把易经风水学和现代建筑、现代家居、现代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之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人们不再要求简单的、外在的气派、豪华,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温馨、舒适、实用、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看法有人扬之,有人抑之。扬者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抑者认为是封建迷信。中国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一些古建筑文化是古代祖先生活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建筑文化乃至在世界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产生,更希望建筑风水文化能在新时代得到不断发展和重视。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理论结合,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之所以必须尊重是因为它是创新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表明,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曾经创造了工商文明,未来的文明必定在文化的融合中产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良莠,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区别,只能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被保存或淘汰,决定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艺术的中国风水文化,不仅包含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而且包括有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世界建筑史论文范文6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想在同一坐标系中,梳理出东西方不同时空的建筑谱系,论述其精髓,需要对两种文化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国内的建筑史学论著虽丰,这类通论性作品却不多见。汉宝德先生对中国建筑、园林,以至山水环境都有独到的研究,他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建筑、艺术学位,对西方建筑有密切的接触;他本人既是建筑史的研究者,具有理论深度,又是建筑设计的实践者,拥有从业经验。这使他成为一名理想的人选,他的《东西建筑十讲》正是这样一部融会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贯通之作。

《东西建筑十讲》面向的是关心建筑的知识分子与普通公众,因此很重视通识性。但这部书的底子,是作者在大学主讲过的“中国建筑史”“西洋建筑史”和“近代建筑史”,因此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十讲的内容里,前面七讲为古代部分,后面三讲为现当代部分,基本的纲要虽以年代为架构,具体的论述则围绕文化变迁展开,从灿若繁星的中外经典建筑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鉴赏解读并论述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使这部著作超越了一般的建筑史教材,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书中第一讲题为“中西建筑分道扬镳”,可以说,从一开始中西建筑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汉先生认为,这是由于两大文明的先祖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两大文明“都是雨量适中、林木繁茂、适于居住的地方,可是对于建筑的创立,最重要的是地质构成。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山岭是石材构成,而黄河上游则基本是黄土堆积而成”,因此西方建筑选择了石,东方建筑选择了土。这两种材料构成了不同的建筑,也塑造了不同的精神。石材与土木的区分是20世纪中西建筑争论的重要议题,梁思成、童[等第一代学者都曾提出精辟的见解,《东西建筑十讲》以此开篇,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各章对于东西建筑的叙述,并非从物质或技术层面出发,而是将建筑看作反映文化的明镜,从中窥见不同阶段的社会精神。中西建筑在材料上“分道扬镳”之后,在公元前后的五个世纪,不约而同进入了帝国时代,第二讲“壮丽的帝国建筑”即由此展开。但东西方的政治背景虽然相近,文化根基却有差异:东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宫殿和陵墓,体现了帝王的强力征服;西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浴室和剧场,反映的是市民的福祉。同样的,第三讲“宗教建筑形式的开拓”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即“东、西两大帝国都是在柔性的宗教力量下瓦解,开启了一种新的世界”,但两个世界的命\却截然不同,东方的佛教被人民和平地接受,西方的基督教则经过激烈的冲突和抗争,由此影响到建筑传统的连续或断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明之处:他善于从文化的高度把握东西方历史进程的相似点,进而从中拈出关键性的差异,将其落在建筑实体的解读上。因而作者能够做到在讨论文化的同时,兼顾造型、结构、装饰等技术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