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范例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1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高校经济学专业当中的重要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该方面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而英语应用能力在国际贸易活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合型、实务型人才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需要,进而在中英双语教学当中,要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能够学以致用,将专业理论有效的应用于国际贸易活动当中,这就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课堂教学的目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

二、开展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要点

(一)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学生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对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能够准确的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形势,还能够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具有创新意识。其次,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的市场规则,以更好的参与到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当中去。第三,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严格遵守国际贸易的规则,拥护国家政策,才能更好的胜任国际贸易的工作。

(二)围绕学科专业建设。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首先,构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将经济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投资学等一系列经济类学科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围绕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来展开。其次,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规则、国际经济法、对外贸易概论以及国际贸易市场形势分析等内容作为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纳入到基础课程教学当中。第三,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技能训练类课程,以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环节相适应,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三、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活动频繁,英语应用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当中,需要有效融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根据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动向,合理的进行教学规划。在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当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组织和协调。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融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家贸易发展趋势相适应。构建国际贸易活动情景,模拟国际贸易活动情景,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开设专题进行讨论,开展英语讨论会和辩论会,专题论文、课题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研究报告等都需要通过英语来撰写,以更加熟练的应用英语,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

当前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以适应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形势。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双语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借助丰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双语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很好的补充。由于世界经济形势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国际贸易理论也随着做出适应性的转变,需要及时的更新与完善。在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体系当中,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适时更新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的教材,有效的开展信息化教学,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资源,有效协调中英双语教学。将双语教学与经济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投资学等一系列经济类基础学科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其中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环节都是服务于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有效促进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协调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保证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能够同步进行,充分发挥双语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四、结论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2

国际经济法指国际经济关系中各种法律法规,也就是制约和调和国际关系法律的一种总称。从狭义上讲,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新公文中的一个分支。国际经济法既没有国际公法的知名度,也没有国际私法学的突出。从广义上讲,国际经济法是国内法的边缘,国际经济法起着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作用。国际经济法不仅限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政府之间、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还存在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具有一国经济的特殊性。

二、“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的构建过程

中国国际经济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84年我国第一部经济概论性著作《国际经济法》出版,1987年我国关于国际经济法的书籍逐渐出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国际贸易法》2002年北京出版《国际经济法学系列专著》。2007年刘大洪主编的《经济法学》出版。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经济法学》。通过以上我国有关国际经济法书籍的出版历程不难看出我国国际经济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三、“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一)“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发展遇到的问题随着时展我国国际经济法在发展中逐渐迷失了自我,由于传统的“输入型”模式不适合当代经济发展,中国必须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我国现在国际经济法学没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是以引进国外为主。第二,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迅速性,我国研究者在研究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的过程中抛弃了历史经验,一味以创新为主。第三,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不仅要突出“中国特色。,更应该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经济发展。

(二)发展“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的方法

1.从实际出发

中国国际经济法是在改革开放之时应运而生的,从各国观察,不难发现中外研究者在对本国国际经济法进行研究时都已本国经济体制和本国国情为基础。我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发展也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经济体制自从加入WTO后也发生了改变。由于经济与世界接轨,我国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研究出符合国际经济条约,中国涉外经济立法的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外人合法利益权利为目标,从而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2.总结历史,结合现实

国际经济法的出现是国家经济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国具有5000年历史文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汉时代。因此,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者应该结合我国历史发展,通过对历史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潮流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从而为国家在国际经济交流中争取利益最大化。

3.将经济发展与法律的健全相结合

国际经济法学顾名思义其中关键在于“经济”与“法”。我国在进行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和发展时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要掌握“法”的力度,不能过于片面以法论法,失去国际经济法学拥有的价值。只有将“经济”与“法”完美结合才能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

四、结论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3

(一)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1、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战前已初具规模的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在战后以美国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发表了其著名的《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PoliticsAmongNations:TheStruggleforPowerandPeace)一书,这是西方第一部系统、完整地介绍国际政治理论的著作。这时期,以美国为首,伴随着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大学中的国际政治学系纷纷建立的同时,许多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如芝加哥大学教授昆西•赖特、密执安大学教授戴维•辛格、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等也相继诞生。

2、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发展时期。在西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欧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成果也非常丰富,比较有影响的有肯尼思•沃尔兹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罗伯特•基欧翰和约瑟夫•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等。苏联东欧国家到70年代末期也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学系。1976年苏联学者甘特曼教授主编的《现代资产阶级国际关系理论》,1978年华沙大学库库尔卡教授出版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1984年苏联出版了甘特曼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结构和过程》,这标志着苏联、东欧的国际政治学走向成熟。此外,在第三世界国家,国际政治学的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拉丁美洲国家、印度、埃及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者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学也相继建立起来,世界范围内围绕世界新秩序而进行的理论探讨逐步深入。

(二)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

1、中国的崛起与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国际政治学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专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有关国际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文章、专著迅速膨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之所以快速走红,与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格局后的必然学界反应,同时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当然,还有近年来我国国民频繁出入国门、更多涉及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的背景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外事干部和新闻工作者进入国际问题研究领域。1963年底,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决定》。1964年,在总理的关切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设立了国际政治系,开始招收国内第一批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生。同时,北京和上海先后建立了一批国外问题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国际问题研究刊物。当时由于资料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国际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多侧重于对国际动态的介绍以及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有关研究单位、学会、研究会、大专院校的专业系科纷纷成立,而且国际政治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范围也扩大到国际政治的许多重要领域。同时,注意了解和借鉴国外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出了建立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设想。

2、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研究特色。中国的国际政治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为理论指导,提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交往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如有关世界基本矛盾、时代特征、国际统一战线、三个世界的划分、反对霸权主义、国际战略格局、“东西南北”关系、在国际关系中求同存异、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等概念,都具有中国的特色。但毕竟这一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学科基础还不够雄厚,许多分支领域的专门性研究尚待建立,对于国外有关该学科的发展及主要流派、观点,还需进一步加深了解,以便作出更高水平的评介。

二、我国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状况

(一)国际政治专业本科设置发展情况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国际政治学科建设重现生机。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恢复了国际政治学系,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先后建立了国际政治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第一批硕士和博士也从师资力量雄厚、最早设立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培养出来了。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国际政治专家或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冯特君、宋新宇;北京大学的梁守德、袁明;复旦大学的颜声毅、俞正梁;南京大学的时殷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乐民、张蕴岭、王逸舟、阎学通等。统计到2012年,我国共有46所高校开设国际政治本科专业。

(二)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就目前我国高校国政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安排看,一般都把政治学设置成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包括: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概论、国际组织概论、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政治与外交、各国政治与经济、经济外交、国际安全、专业外语、逻辑学等。除此以外,国政本科生还需要接受通识的必修和选修教育课程,在学制4年的时间中,修满150左右的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授予法学或政治学学士学位。

(三)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就业状况及趋势

从历届国政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首选的方向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中以攻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的居多。动态的追踪统计结果显示,每届的考研率都在30%以上(包括第二年、第三年报考成功的)。其次,国家部委和各省市区外事办的公务机构,如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家安全部、省安全厅、市安全局等部门,是国政毕业生的考公对口选择单位,每届毕业生都有进入该类机构的成功案例。再次,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语言优势,许多国政毕业生也进入电台、报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体或有着广泛对外联络和国际业务的银行、证券、外企、国企工作。安博教育集团有关于国际政治专业的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国政毕业生的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毕业两年薪酬指数、职业级别指数、舒适度指数均高于各专业平均值;毕业一年薪酬指数、应届就业率指数、毕业深造指数、发展前景指数、创业指数、全球化指数、学习压力指数均低于各专业平均值。

三、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特色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轨迹,国内外高校相关国政专业的开设、发展、勃兴、沉静与反思,以及国政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及前景,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端理性、基础打造高素质公务外联人才是国际政治本科生的专业培养特色。

(一)国政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和要求

国政专业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相关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受到国际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和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二)国政专业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特色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学生的重点应放在思维方式的训练方面,即国政学生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和理性维度:纵横捭阖的视野、权衡博弈的智慧。这是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专业赋予其学生的理性储备。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也许而且理应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哈佛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卡尔•多伊奇曾说过:“国际政治学理论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索人类的生存之道。假设人类文明在今后30年内毁灭,其原因将不是饥馑或瘟疫,而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我们能够战胜饥荒和瘟疫,但却无法对付我们自己铸造的武器威力和我们作为民族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1]国际政治学实际上就是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国际大事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寻出国际局势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国家与国家的政治交流为核心,同时辐射研究一切跨国事务。随着世界情势的发展,国与国的联系已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一面,经济与文化因素也同样重要,这就是国外的国际政治学者往往把国际政治等同于国际关系的原因,因为国际政治强调关注国与国之间的全面交流。举个实例。2011年10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至6.3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继续刷新汇改以来的最高记录。我国外交部、商务部和央行12日对美国当日通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均表示坚决反对,认为美国此举旨在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了中美经贸关系。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不是意味着人民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更多的东西吗?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抵抗人民币的升值呢?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大量的美元储备,如果把美元的储备比作我们的存款,那么美元贬值,就相当于我们的存款缩了水。如果汇率一再下跌,这些缩水的存款亏损,将要大于进口成本下降的利益。看看,这就是国际政治的博弈智慧。如何在国际关系中权衡利弊,各取所需,需要有高超的国际政治的外交智慧。

(三)国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特色

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律密不可分,再加上“国际”的元素即外语的需求,国政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目前国内高校的国政本科专业,依据不同的学校背景、学养体系和市场导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中国人大、复旦、北大这些学校,国政专业历史悠久,而且傍依名校名家,专业修养甚是了得。一些新兴的国政专业,也在积极探索发展新路,有的已经成功达成双学位教育体制,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学、政治与英语的双专业、双学位相融互济,惠及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惠及学生的未来就业前景。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事务系的国政专业为例。该专业很年轻,2001年创办,但仅仅10余年的时间,上外的国政专业由于定位清晰,扬长避短,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特色,与法律相结合,知识面宽广,学科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一个中心,三个模块”体现了上外国政的办学经验。一个中心是指,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削减了相对枯燥的理论课程,保留了《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等经典课程。三个模块是指法学、经济学和逻辑学。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一些重要的法学课如《宪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等;经济学课程有《西方经济学》、《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等;逻辑学模块则包括《形式逻辑》、《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此外,秉承上外传统,该专业重视英语教学,开设了包括《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学生毕业时被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几乎能够立即胜任高级英语类工作。

(四)国政专业学生就业前途的培养特色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4

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儒家;教育观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建立大学的目的和宗旨何在,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才是社会良性发展所需,这些都是当今大学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商业主导的消费时代,必定要求大学注重创新与科技以适应产业需要,大学是独立的社会精神家园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岗前培训机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在这场争论中,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人文情怀沦落、文化碎片化、精神空心化的今天,我们能否通过大学重构人类的人文家园,这已为众多有识之士所关注。

一、教育的本质演变

(一)传统中国

早期儒家的教育观重在人格的培养,诸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248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248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248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1673等皆看重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体的人格修养。从孔子所倡导树立的君子教育理念开始,中国传统教育沿着注重生命个体的人格培养的路线而进展。这是一种内向型的教育,重点关注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人活着的个体和社会价值等人生终极问题。中国传统教育散布于民间的自发行为,往往家庭、家族和乡村是培养人才的重阵,国家只是通过定期的选拔考试选取所需人才,国家的教育成本其实非常低廉。这种教育重在树人,也即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而达到身修家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其教学内容多为孔子所树立的文、行、忠、信等四教以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还兼有社会的教化功能,试图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符合家庭以及社会对个体的最低要求标准,让人真正懂得人的价值所在。

(二)现代教育

伴随资本主义商业化的萌芽,现代大学应运而生。从现代大学产生之初,其本质是商业链条中的一环,大学的教育功能更多地关注社会个体生存技能,其本质是外向型的职业培训。在商业主导之下,这种教育模式往往容易忽略人生价值等人生终极目标,而更多将人看成一种社会运转的工具,在商业化、产业化的思潮下,人极易沦为社会大产业这个生产集团的生产零件。由是,人的内在精神于人文情怀似乎已不再重要,用人机构的关注点也仅停留于员工的生产技能。在资本经济的附庸下,人逐渐器具化、被动化,一切教育的重点似乎只是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而已。

二、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的人文危机

从20世纪末京师大学堂开办算起,中国始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到1911年后的北京大学,办学规模发生了变化,但办学理念与宗旨等基本是学习当时西方成熟的现代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大学转向学习苏联办学模式。90年代后,学习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学科设置和评估体系又成为当今中国大学的主流思潮。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已成规模,体系也已基本建成,但以人文精神观察,面临的现实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一)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断裂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文化基因在被动中被一波一波的改革所抹除。两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浪潮导致文化传统与现代逐渐隔离,现代中国人已很难找寻传统的印迹,我们的教育从小已在脱离传统的新的道路上奔跑,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大家认识较为一致的培养方法却往往使家庭和学校茫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已经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当代文化价值观趋于多元混合,但同时也让人们茫然混乱,大学也不例外,传统中哪些要素我们要传承,哪些要素我们要扬弃,哪些需要我们与现代嫁接生成新的要素,从大学教师到学生皆在此迷茫中有些不知所措。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失衡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重点关注人自身以及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说到底,人类社会一切活动都是为人服务,让人的活动体现人文精神是人类追求的终极意义。人文素养的高下直接决定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与和谐程度,唐代社会人文精神的高举即向世人展现了社会的真正繁荣与文明。当今大学教育处处以物质的获得为第一培养目标,这势必造成师生仅仅关注第一生产领域的技术层面,而忽视生命个体内在非物质层面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人文涵养,走出校园的社会个体人文情怀的缺失也就成为时代的必然。

(三)重视技能培训,忽略“道艺”熏染

今天的大学教育,严重说来,有沦为社会企事业单位职场培训机构的危险。不仅中国,世界皆然。这可能是教育商业化、功利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大学”一词虽然取自儒家经典,但当今语境中的“大学”与儒家经典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的原初意义却大相径庭。今日所谓大学只是西方近代教育实体的翻译,儒家经典中的“大学”更多是相对于“小学”而特指的“大人之学”[3]1,即是个人人文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培养。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格教育似乎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产业。大学课堂在外在就业压力之下势必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教育涵化浸润学生心灵的本质功能,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存在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茫然无知。这种教育模式所模铸的产品,普遍有知识而无识见,缺乏艺术判别鉴识与审美能力。由此,大学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可能丰富,但文化素养却极度欠缺,这种隔离现象势必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三、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概观

(一)大学人文通识课程境况尴尬,滥竽充数现象严重

近十年来,大学为了弥补人文学的致命缺陷,纷纷探索开设通识课以及博雅教育,但由于大学教师本身素养的历史问题,很多课程设置太过随意,完全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比如大学通识课普遍开设的影视鉴赏类课程有影视鉴赏、世界艺术电影欣赏、影视艺术、奥斯卡经典影片鉴赏、香港武侠片鉴赏、日韩电影欣赏等不一而足。暂且不说这类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提升,如此相近课程的重复设置本身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再比如很多大学所开设的人生哲理、学习方法、成功心理学等课程亦有充数之嫌。笔者所在大学,向来以通识教育为特色,全校范围内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繁多,有教师教育类(17门)、外语类(25门)、计算机类(29门)、艺体类(44门)、经济学类(12门)、法学类(39门)、人文社科类(112门)、自然科学类(78门)、美育类(24门)等,学生至少须选修8个学分(每门课程1至2学分)的该版块课程。我们以人文社科类为例,诸如经典影片的法律与人文解读、爱情心理与家庭教育学、现代生活必备的国学常识、现代交际必知的历史典故、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及其影片欣赏、世界影视艺术精品鉴赏、姓名学概论、日本精品动漫欣赏、电影中的美国历史与文化、日本旅游、汽车文化、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四川旅游资源、休闲度假企业管理、就业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课程堂而皇之进入大学课堂,非但不能对学生的人文熏染起多少功效,反倒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准,将神圣的大学课堂娱乐化、碎片化、肤浅化。这不仅仅是笔者所在大学的个案,也是中国大学目前的通例。造成这种现象的泛滥,自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五十年代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照搬苏联模式,割裂了大学里传统专业的设置。今天,制约中国人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课程开设背后的师资素养以及社会价值理念问题。大学入学前的长期应试教育,也是造成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功利化的重要原因。应试教育注重短期成果和考试分数的培养策略与人文教育所需的“慢工出细活”“厚积薄发”格格不入。应试教育固然有求取公平的考虑,却更多地间接迎合了消费主义的需求,导致了中小学对人文教育的忽视以至于影响至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大学人文培养课程呈现出边缘、粗糙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对已经养成应试定式思维的学生草草补救长年缺失的人文素养,以至效果杯水车薪。在无边的消费主义所引导下的功利化以及实用主义引导下的快餐文化的大潮中,大学里的学术大师日渐稀落,没有学术大师的大学,我们怎能期待人文精神的回归!同时,没有社会整体舆论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个体充满更多人文诉求,我们怎能期待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自发而为!

(二)人文学科式微局面尚未改观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目前境况尴尬。与理工科相比,人文学科在大学院系中的比重偏轻偏小,课程设置也是困境重重。大学的这种现状,可以追溯到中学阶段。中学期间,由于文理分科的制度,加之社会风尚的影响,往往成绩优异者大多会选择理科,此一重理轻文的社会观念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及家长的人生选择。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是人文精神情怀的失落。因此,大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职业素养之外,更应该关注大学生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价值,即真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修炼自己的智慧,体验人之为人的真正快乐,关注宇宙,关注家国,关注他人,关注社会道义。我们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全校共有20个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曾经是以文科为主的大学,但现在学校已经发展为综合型大学。在传统专业基础上,近一二十年来学校新增专业中,理科专业上升幅度增加。究其原因,与高中毕业生文理科学生比例亦有极大关系,由于高中理科毕业生数量远远多于文科,因而高校在吸纳学生时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以笔者所在国际教育学院为例,其本科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四川师范大学自2005年举办该专业以来,该专业重点课程多为教学技能的培养,比如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词语教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等大量技能课,同时还开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教学技能课。整个课程体系会让学生感觉大学四年就是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师这一工作所做的职业岗前培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是根据2012年教育部所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进行整合设置的新兴专业,2012年新颁发的专业目录,是在1998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及1999年印发《专业设置规定》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较大修订。从2013年开始,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3]23,为“文学”学科门类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类下设的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基本能力。”[4]87教育部所颁布的该专业培养要求说得很明确,该专业重点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训练。但在大学实际培养中,培养单位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只看重学生职业层面的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内在“精”“气”“神”的培养。笔者近年根据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以及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在涵化等方面的要求,构拟了该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外语技能、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传播等四类,其中前两类旨在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中国语言文学”系列课程的设置是对应原来“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据此,人才培养方案构拟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汉语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体系[5]88-94。学生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对中国语言文学进行全方位的人文素质培养,真正提升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涵养。与第一板块“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相比而言,“中国文化”类课程则强调从国家、民族的宏观思想、文化、政治层面规划和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和平交流等总体性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强调从中国历史以及中国现状的总体性、宏观性、当下性、前瞻性视野入手开展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基本依据虽然仍是中国古典文化与文明,但其功能导向和着眼点却明显在于中国、中国人、中国社会当下的宏观生存面貌。这一课程板块大体与原有“中国学”本科专业相对应,根据国内外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构拟了“中华才艺”“中国人文地理”“当代中国”“中华经典元典导读”“中国文化通论”“中华文明简史”“国外汉学研究”等课程[5]88-94。这一版块的课程更是集中强化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中华经典元典导读”,该课程强调学生阅读经典,从中华经典中吸收中华人文文化的精神,然后内化涵蕴,在汉语传播中以“道”的精神状态游刃有余地授人以“技”。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代表中外文化精髓的经典名著极少有人问津,课堂充斥着“概论”,教师笼统讲概论,学生也糊里糊涂地接受着一些所谓的常识,在这种远离经典的氛围中,强调文化原典的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四、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发展趋势

(一)国家层面的逐步重视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同志对此也有论述,2014年9月11日在“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的演讲中,同志提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他强调:“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系统论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以及重点任务,强调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等。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层面也已经意识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大学在为社会输送职业能手的同时,也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价值追求和人文素养,从而真正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合格的建设人才。

(二)高校人文课程设置的逐步恢复

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中国大学已经开始觉察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益处,我非常乐于看到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正在开展的人文教育课程。”国外观察者似乎已经关注到中国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的人文教育改革。这场改革自上而下正在持续推进,效果如何目前还很难遽下结论。全国理工科高校在本科教育中全面恢复了人文素质教育,广泛开设文学、艺术、历史、经济、美学、哲学等人文类相关通识课程。但是,目前这类课程的设置弊病不少,比如为了开设人文课程而随意开设,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强,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再者,课堂教学精深度不够,流于肤浅和随意。综观之,此类课程多为“概论”课和欣赏课,极少有经典的深度阅读课以及人文思维的深度训练。不难看出,当代大学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了数量,但在深度和精度上仍旧进展缓慢,这种质与量的发展错位严重制约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五、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出路

(一)重视中华经典的原典阅读

一国之人文文化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与思想史的背景,中华文化的萌生、蜕变与最终成熟的过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华思想演变史。当代中国大学生只有大量阅读中华经典元典,才能站在现实与历史的双重维度去理解当代中国人之为“人”的现实处境与历史使命,这也是“人文”(humanity)一词最终落实在“人”(human)的价值目的。需要额外指出的是,经典原典不应该局限于《论语》《唐诗》《红楼梦》等人文经典,更需包含《周髀算经》《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等天文、物理、地理的泛人文经典著作。大学生阅读这些不同层面的中华原典,才能从比较的视角广泛地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多重外延。

(二)规范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

从当下中国大学人文通识教育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病可以看出,我们急需整顿规范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对此,笔者给出两点建议:一是立“点”,即以中华文化原典的阅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开启经典原典的阅读课;二是立“面”,即优化概论型课程,注重激发学生对人文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与内在动力的理解和思索,而不是简单地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大学课堂以原典之“点”结合人文概论之“面”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涵养,既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阅读积累,又有利于养成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实现高校人文课程教育成果的社会转化

最后,大学要参与创造优质的人文文化产品,并寻求有效的传播途径,如电视、电影、新兴媒体等,促进高校人文课程走向市场与社会,引领人文社会思潮,服务于普通大众,扩大大学人文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百家讲坛”“朗读者”等的成功即是这方面的实例。

参考文献:

[1]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朱熹.大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5

本文通过对南昌工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能力导向;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0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量质齐升”的现象。然而,在现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与外贸各岗位的具体能力素质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正因如此,近几年来外贸企业招工难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愈演愈烈。一方面,外贸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希望他们能够专精于某一具体的岗位;而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在接受专业培养时,并没有针对各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做相应的训练,导致其难以达到外贸企业各岗位招聘的要求。因此,要破解这个“两难”瓶颈,培养出“适销对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名为“应用型”实为“理论型”。在南昌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培养计划(2010版)中,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的国际贸易领域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尽管提及“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型”,但仍可以看出,这一培养目标更多的还是侧重于“理论型”。从而使得人才培养的重点偏重于学生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对于国际贸易各岗位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专业课程体系中实操类课程偏少。在课程设置中,实务操作类的课程设置非常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课程数来看,该专业总课程数为56门,其中涉及实务操作类的课程仅有10门。从专业学分构成来看,在175个总学分中,实操类的课程学分又仅有21个学分。显然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是过于侧重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这与其人才培养目标恰恰是“不谋而合”。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培养。首先,从实践教学的安排来看,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中安排有课内实践教学的课程仅有5门课程,其中金融学6个学时、外贸英语口语16个学时、国际贸易实务8学时、纺织服装产品概论4学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务4学时,占总学时的4.95%,比例极低。其次,计划中3周的综合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国际贸易的流程和有关单证,但与现实中各岗位的业务技能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最后,对3周的专业见习和6周的毕业实习,实施过程也是较为简单,流于形式。专业见习通常只是带学生到个别企业去“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一下,并不能真正接触到企业外贸各岗位的实际业务。而毕业实习则基本属于“放养”,且实习内容与专业是否相关并无太大关系。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式,必然会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难以适应外贸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4)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理论水平高于实践能力。许多专业教师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少企业实践经历。虽然他们理论水平高,科研实力强,但是有关国际贸易的实践技能却明显不足。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就教材讲教材,而很难结合实际业务来讲解有关操作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必然缺乏实践技能。同时,该专业“双师型”教师明显偏少,很少有教师取得报关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5)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职业资格证书重视不够。虽然在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上,会对外贸行业所需的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进行介绍,但在后期的专业教学上却引导得较少。虽然在外贸各岗位上,现在已经没有强制职业资格准入的要求,但有关证书的获取还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有关岗位的认知,并能帮助他们较好的掌握该岗位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技能。

(6)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及培养过程缺少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上,主要是参考其他高校一些好的做法,再由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讨论制定出来。虽然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计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略了外贸企业各岗位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带学生到外贸企业进行短期的生产见习外,也几乎很少有与外贸企业进行联合教育和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前对外贸企业各岗位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知。

2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应用型”。要培养出“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就要将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突出“应用型”。结合外贸企业岗位实际情况,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能够面向单证员、跟单员、货运、报关员、报检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且具备相关能力要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专门人才”。

(2)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加大实操类课程比重。着力建设“厚基础、精业务、重实践、能创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上注重与岗位对接。一是要尽可能压缩公共基础课、通识选修课的学时数,为专业实操类课程的设置留下空间。二是对一些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可适当合并,如将金融学与国际金融合并;经济法与国际商法合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经贸前沿问题合并等。三是适当删减一些与专业紧密度不高的课程,如会计学原理、税法、自然科学发展概要等。四是把原来作为专业选修课的实操类课程调整为专业必修课,如国际货运实务。五是适当增加实操类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如增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运专业英语等,并调整为48个学时。六是可依据外贸各岗位的要求来将相关课程进行归类安排,如可以把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国际贸易地理等相关课程集中到一个学期开课,以此作为外贸业务员岗位的专门训练。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一是要对实操类课程相应增加一些实践教学学时,确保做到每一门实操类课程在老师课堂讲授完成后能有对应的实践训练。二是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外贸各岗位的认知。三是要与外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良好的产学研关系,确保学生生产实习能够真正接触到外贸企业的实际业务。四是要进一步探索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将外贸业务各流程以实体方式展现出来,模拟建设商务谈判室、银行、港口、海关、商检局等,使学生在角色模拟时能够有切身感受。

(4)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双师型”师次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锻炼计划,在不降低教师待遇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专业教师走向企业积累实践经验。二是要引导鼓励专业教师获取报关员、报检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专业教育处理相关业务的实践技能,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三是要改革现在职称评聘制度,不单凭科研成果,把教学水平与质量摆在重要位置,促使高学历教师认真抓好教学。

(5)构建“课、证、岗”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考取面向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结算师、外贸业务员等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参加考试,让学生掌握相关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二是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到外贸企业相应岗位实习,实现“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完美结合。

(6)加强与外贸企业的联系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是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之前,要尽可能多地与外贸企业联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征求外贸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课程设置尽可能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外贸企业开展联合培养,聘请外贸企业经理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讲授各岗位实际业务的操作技能。三是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与外贸企业共同设立研究课题,同时,也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到外贸企业去应用推广,这既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又能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增长实践知识与技能。

作者:刘义杰 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3年项目《岗位能力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XJG-13-18-5

参考文献

[1]孟亮.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的定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38-139,142.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6

关键词:取象比类;高校思想政治;吸引力;获得感

在看“抖音”过程中,有段汉译英的视频很有意思。它是这样呈现的:[问]邮递员怎么读?[答]跑死他们(postman);然后[问]地主———懒得劳动(landlord),经济———依靠农民(economy),怀孕———扑了个男的(pregnant);最后[问]救护车———[犹豫了半天答道]俺不想死(ambulance)。特别是最后一答,笑得抱肚子。但笑后之余陷入沉思:这种取象比类的方式既形象好记又引人入胜,是革新教学方式方法不错的一种尝试。接下来,笔者从增强教学吸引力和学生获得感这个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谈谈“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他山之石:“取象比类法”的内涵及作用

所谓“取象比类法”,是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这种方法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是科学认识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历来被学者们所重视。从“取象比类法”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言”、“象”、“意”三者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言”指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源于物象,也是表达物象的工具。“象”指物象,物象源于事物内在的本质,也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意”指事物内在的本质,内在的本质必须通过“象”来表现,通过观“象”并形成“言”才能为人所掌握、交流、传播。由此可见,“象”是“言”与“意”的中间环节,三者之间呈现出这样一种递进关系: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得意忘言。正如魏朝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所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取象比类法”是传统中医教育的主要思维方法,在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相类比。例如自然界天寒则河水凝结不通,植物的营养多藏于根部,小动物藏于地下冬眠;天温则河水流畅,动植物皆繁荣于外,人亦与之相应。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沉”。利用“取象比类法”很好地解释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气血的运行状况。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疾病成因和治疗方法作出了深刻的归纳和总结: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不逾攻补。笔者以为,张景岳的抽象总结也可作具象的解读:疾病产生的原因在于“正虚邪实”,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关键在于“扶正驱邪”。人们常说,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痛”只是一个信号或警铃,告知人们生病了要引起注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不通”以及如何“通”。其实“不通”的原因正是“邪实”。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好比“条条道路通罗马”,要把它们输送到目的地必须有相应的“通道”。我们可以把输送气、血、津液的通道归结为“气道”、“血道”、“水道”。如果这些通道不通,必然导致“气滞血瘀水停”(邪实),造成人体和外界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疾病随之就产生了。“气滞血瘀水停”与痰瘀、血瘀、沙淋有很大的关系。既然致病的原因找到了,治病的方法就呼之欲出:驱邪,打通通道,以通为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种治疗方法详细点说就是: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利水通淋。“通道”畅通,人体自然健康。应该说,张景岳的医学总结对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取象比类法”移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传道授业:“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践主渠道的功能,发挥主导作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吸引力,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照本宣科,学生不喜欢听,也听不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要解决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方法革新的问题。笔者以为,“取象比类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骨干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相对于其他三门课程而言,学生接受程度比较低。其原因是“原理”这门课具有理论性、逻辑性、整体性强的特点,内容精深宏大,使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涉及的理论和问题讲清、讲明、讲好,而学生的感受是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抽象、问题宏大、讲解空泛。下面,笔者本着以点带面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为例,选取“哲学”、“物质”、“意识”这三个概念的解读,来谈谈“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提到“哲学”,学生一脸懵,因为相对于法学、经济学、中医学、护理学等,这个概念好像“神”一样的存在,根本无法理解。在课堂中,笔者是这样解读的:“哲”是一个会意字,由“折”和“口”构成。好比一个包子,要判断它包的是什么馅,通常的做法是把它“折”成两半,露出一个“口”来,往里一看,一目了然。所以“哲”的本意是寻求真相,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本体论层面的,回答“真相是什么?”;第二层是方法论层面的,回答“如何找到真相?”。它们是一体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重方法轻本体。但如果没有本体的深化,方法的提高和改进就无从谈起。“哲”的深刻内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无论做任何事,目的一定要明确;有了明确的目的,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哲”字还含有智慧、聪明之意。学点哲学,长点智慧,让人变得聪明起来。智慧与知识不能划等号,并非知识越多智慧越高。当然,知识毫无疑问是智慧的前提。智慧是一种艺术,是运用知识的一种技巧和诀窍。聪明,耳聪目明。从中医视角来看,耳与肾相连,目与肝相关,要使人变得聪明必须增强肝肾功能。很显然,“聪明”找到了它的生理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增强肝肾功能?这是大学生关心的也是最想知道的。其实关于这一点,在《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中已经提及,那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熬夜,早睡早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学习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质”与“意识”是哲学中的一对范畴。关于物质是什么?列宁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在这里“客观实在”是理解物质内涵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笔者是这样解读的: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世界“至大无外”,比如地月系处于太阳系,太阳系处于银河星系,银河星系处于外银河星系,而外银河星系外面有更大的星系,等等;“至小无内”,好比“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总之,这个物质世界大到无法想象,小到无法理解,但它又确实存在,如果一定要用语言表达的话,我们把它称之为“客观实在”。关于意识是什么?马克思作了如下概括:观念的东西(意识)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于这个定义,笔者以为:如果把人脑比作工厂的话,那么意识就是产品。工厂加工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必须从外界移入,而“移入”的工具主要借助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即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原材料的丰富程度与意识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听、多看、多闻、多尝、多触摸,总之一句话:勤实践,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有助于意识水平的提高。采用“取象比类法”对“哲学”等概念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因为学“哲学”使人变得聪明起来,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原理”课的学习热情。

三、明道信道:“取象比类法”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亲其师,信其道。前文提到,“取象比类法”通过种种意象的叠加,形成一种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从而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与此同时,“取象比类法”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六个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求”用一句概述,可称之为“教书育人”或“言传身教”。教书是指知识传授,而育人是指价值引领。下面笔者从知识传授这个层面,谈谈“取象比类法”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第一,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思政教师,他的重要使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正确的,是指变自发为自觉、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做一件事,人家要你做和你自己主动要做,结果是完全不一样。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好示范引领: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充满自信。教师的自信对学生而言,是感染力的重要源泉。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而传道的前提是信道。依此类推,信道的前提是明道,明道的前提是问道。如果说传道是教学过程,那么问道、明道和信道是科研过程。教学信心的树立源于科研的深入。教学科研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长的。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高校思政教师教学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过得“苦”,上思政课成了一种“谋生”手段,这也是共识。但这涉及到一个观念转换的问题。高校思政教师若能再努力一点,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强对理论的自信,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一定能做到“苦”中作乐。高校思政教师姓“马”,但更重要的是要信“马”。第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内容。“取象比类法”中的“象”涉及的面很广,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社会现象,甚至是思维现象。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在日常生活注意观察各种现象,广泛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比如天文学、地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中医学等。另外,高校思政教师要训练自己的理论思维推导能力。高校思政教师在广泛观察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把“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需要,搞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搅动全球经济市场。对此,2019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在互动交流环节就逆全球化等回答主持人提问时指出,“当前世界上出现的一些逆全球化动向只不过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几朵浪花,阻挡不住全球化大潮。”用浪花类比逆全球化,用潮流类比全球化,形象地说明了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指出光明之道: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类似的讲话还很多,体现了他知识的渊博,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学习榜样。第三,教学相长,温故而知新。所谓教学相长,就是建立师生之间的“从游”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互相启发。在文明轴心时代,无论是古代中国或西方的先哲如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采取的教学方式是问答式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通过黄帝和歧伯的对话,对人体生理和病理作了系统论述,从而构建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手段和用辨证论治为治疗手段的完整医学体系,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这里“习”的本意是指雏鸟扇动翅膀反复训练的过程,当然每一次反复都使飞行技巧更进一步。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但是这些信息都是以碎片化为主,这难免给大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困惑,他们迫切需要问题的解答。作为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做朋友,知其所想,解其所感。也许大学生问的许多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只不过表达方式或语境不一样而已,这时高校思政教师就不能敷衍了事,而要积极沟通,认真归纳总结,在教学交流实践中创新知,温故而知新,因为思想火花往往就发生在那一霎那。在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有一个认知理解、认同确信和践行的过程,其中认知理解是前提和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详细地说,就是从理论抽象到理论具体。而从理论抽象过渡到理论具体中间需要一个“桥梁”,笔者以为,“取象比类法”可以扮演这个有效的“桥梁”作用。“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抽象理论过程中在头脑里形成“具象”思维,说直白点,就是在头脑里形成图片或图象感。而图片或图象感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找到切入点和兴趣点。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出于兴趣,而兴趣不是天生,完全是在实践活动中(当然也包含教学实践活动)一种机缘巧合的产物。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以“取象比类法”等诸如此类作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的切入点,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争取把它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严金海.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7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网络舆情;疫情

在互联网时代,国际网络媒体和社交软件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形成了新的涉华国际舆情平台,形成了国际社会对华特殊的舆论场,影响了各国人民、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涉华思考方向、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民对抗疫情的关键时刻,要正确把握国际网络涉华舆情,做好应对和引导。

一、国际网络舆情基础数据概况

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出“舆情”的定义: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在本文中,国际网络舆情主要指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法、德等国家的民众在互联网上利用主要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对中国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通过信息显示出来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观点)总和的统计分析。笔者通过鹰眼速读网获取国际网络舆情数据,并展开分析。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暴发初期,针对国内有“类似非典传染病发生”的非官方信息,武汉市卫健委于2019年12月31日通报:武汉确实有27例病毒性肺炎,但是没有像非典那样人传人,也没有医务人员受到感染。第二天,武汉市公安局官方网站平安武汉信息称有8名散布传染病的谣言者被查处,同时华南海鲜城予以整治。2020年1月9日,中国卫生专家组通过调查和研究确认不明肺炎是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称为病毒肺炎。1月10日,媒体报道:“疑似患者”激增,武汉的定点医院爆满,床位不够,同时一些医护人员也被传染。1月19日,武汉通报一夜新增136名患者。1月20日,在武汉实地考察之后,钟南山院士通过媒体表示“新型肺炎可以人传人”。央视新闻报道称,截至22日24时,湖北确诊444例。紧接着,副总理孙春兰亲临武汉开始检查指导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23日,病毒肺炎防控进入战时状态,武汉宣布“封城”,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将视线转向国外,在2020年1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一份声明:泰国确诊一名中国旅客感染病毒的报告,这名患者正在康复中。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以此衍生出的国际涉华网络舆情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通过鹰眼大数据抓取软件,选取微博、新闻、Facebook、视频网站、网络论坛、博客6种境外媒体形态,从1月15日11时至2月15日11时,国际媒体对疫情的网络信息数据进行研究。所选取的具体研究对象分别是Facebook,Youtube,Asiatimes,Talkvietnam,News.naver,Yahoo,Uk.news.yahoo,雅虎经济网,MSN中文网;设置关键词有coronavirus,Corona,virus,Outbreak&China,Hubei&province,Wuhan等。从数据抓取上看,有关“肺炎疫情”的舆情主要集中在“微博”平台,共8094487条,占总量的91.5%;其次为“新闻”平台,共350627条,占4%;还有facebook.com,共258318条,占2.9%。

二、国际网络舆情的特点与风险点

面对疫情,中国的快速反应,科学的应对措施,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的集结与到位,以及两大临时医院的快速建成,收获了良好的国际舆情。特别是国际网民通过在线直播观看“武汉火神山医院”十天建造过程,无不惊叹“中国速度”。有评论认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这样的工程,这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如果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他们的国家,可能整个国家都已经崩溃。不过即便如此,在某些国际主流媒体的误导下,国际网民也有很多负面的态度与评价。1.“阴谋论”:利用谣言攻击中国体制。尽管许多国际网民对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给予赞叹,但伴随疫情的蔓延,与之相关的阴谋论也此起彼伏。从网络舆情数据来看,有国际网民称此次疫情的暴发是某个国家或组织奴役中国人计划的一部分;更有甚者,结合此前香港游行、中美贸易事件,造谣中国政府利用此次疫情,实行隔离封锁措施,逃避贸易谈判等。2.新的“种族歧视”:利用疫情排挤华人。国际网络信息中出现了利用此次疫情就种族主义展开争辩的言论,从而引发国际社会出现强烈的排华情绪。受互联网谣言的影响,部分境外民众表示拒绝接触亚洲人,甚至公开歧视亚洲人。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极易发展成为“极端民族主义”,忽视他国利益,导致网民无法保持理性态度。3.情绪极端化:非理性思考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国际网民对中国经济变化尤为关注,他们注意到此次疫情影响波及中国经济多个领域,如出境游被取消,国内景点纷纷关闭,股票下跌等。舆情显示网民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呈现极端化,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会崩溃,进而影响世界经济。4.话语暴力:对中国人的抵制及言语攻击。随着疫情的发展,有国际网民开始针对中国人采用直接的语言暴力。例如,一名知名美国人在《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Twitter上留言。这一系列言论的和传播,导致更多不明真相的国际网民在网络上抵制中国人,甚至言语攻击等。

三、国际舆情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

从疫情暴发至今,国际舆论紧密关注事态发展,对中国友好以及怀有敌意的舆情持续并存。我们应该总结在此次疫情中获得的国际舆情应对经验,改善不足,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以此降低未来重大突发事件给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1.完善舆情体系:健全国际网络舆情监督机制。首先,充分利用现有舆情应对机制开展舆情应对工作,积极培养和建立国际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实时分析研判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舆情;其次,重视国际网络舆情管理技术更新和资金保障,提升国际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能力。最后,建立以中央相关部门为领导,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国际网络舆情专家为支撑的智库,对国际涉华舆情深层次研究与分析,从长远角度为国家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支撑。2.信息及时公开: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引导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微博与Facebook都具有强大的舆情引导能力。但从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传统主流媒体及其网络媒体依然在社会民众注意力中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对于重大公共事件的求证,观点的引导和信息的综合分析,都离不开传统主流媒体。因此,对于此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应通过完善新闻制度,及时公开信息,设置议题,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国内外传播能力建设,提前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预案。尤其要注意节假日期间舆情监管与疏导机制建设,防止管理部门放假期间,出现管理空档期,让境内外负面舆论联动、共振。另外,我们可以主动向国际网络主流媒体和更新疫情相关信息,强化主流媒体在对外传播体系中的地位。3.掌握对外话题体系:消除认识误区。应当尽快统筹国内智库和主流媒体的力量,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用各国听得懂、可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中国,避免只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才能明白的“自说自话”及口号式的宣传,构建“自下而上”的对外传播体系。应在掌握国外受众文化背景和接受心理基础上,创新性地将宣传用语翻译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语句,而且要做具体化的阐释,逐步培养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认同。例如,可以请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等权威专家、央视发言人与境外主流媒体进行对话与交流,提高境外舆情监控与应急机制的高效性和权威性,提升中国关于此次疫情的国际话语质量,增强引导力。4.国际信息共享:提升全球公共事件应对能力。在发生可能会影响全球的公共事件时,为应对国际上部分网民、不法组织等出于各自利益、目的制造不良舆情、恶意煽动社会负面情绪等问题,我国政府可联系各国相关部门,联合各国社交媒体等主要传播媒介,建立长期应对机制。各国间资源互享,及时掌握突发事件舆论状况,通报最新疫情走向,减少国际间因传播速度等不可控因素而产生的不实新闻。同时,各国互通舆情,可加快有关政府根据民意进行政策调整等行为,进一步完善政府舆情处置体制机制。5.发动民间力量:与国际网民交流和对话。在2003年,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只有通过互动才能获得人类交流的核心:情感能量。中国的对外传播系统,更多依赖的是官方力量,民间应对力量较弱。这其中有语言的原因,也有其他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自媒体的无中心、分散的特点,基本全部依靠官方力量对外传播,应对国际社会各种类型的舆情,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此时国内民间力量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中国网民将身边与国际网民展开相关信息的沟通与对话,能够让外国普通网民更好地认识中国。6.培养舆论意见领袖:发挥“朋友圈”功能。从“疫情”等相关话题的传播路径看,国际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中存在明显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的特点,意见领袖的影响很大,一些影响力强的主流媒体账号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但在国际上,有关“病毒肺炎疫情”舆论场,中国方面鲜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意见领导。国内主流媒体通常采用政府机构话语,相对更加重视疫情控制的正面宣传,少有意见领袖对潜在问题做深入分析,但西方媒体几乎不引用中国官方信源,较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制造“中国病毒”的误读,因此民众很难掌握相关事件的真实情况。鉴于此,应该进一步重视和鼓励培养舆论意见领袖,发挥他们“朋友圈”的影响力。7.对外实施援助:建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此次疫情影响面极广,很多欠发达国家应对体系极弱,缺乏相关医疗设施,可能会导致疫情扩散,民众心理恐慌,我国充分利用5G技术进行远程指导、援助,并提供一定物资,同时开展相关国际报道,从实际行动和报道中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3]丁柏铨.对舆情概念的认知和思考[J].编辑之友,2017(09).

[4]夏玲.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引导的对策研究[J].行政科学指南,2018(12).

世界经济概论范文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意识强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目前生态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较为欠缺,在此情况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   一、生态教育及其对大学生的意义   1.生态学与生态教育。   进入20世纪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使得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学兴起。生态学这个名称,“是1866年由厄恩斯特•赫克尔为了他所研究的有机体与其环境间的关系模式而发明出来的。……贯穿于这门科学的历史中的主题和构成其思想的是生物的内在依赖性。对这一特质更富有哲学性而非纯科学性的领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生态学观点’。”[1]545“生态学所描绘的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世界。它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观:人类是其周围世界的一部分,既不优越于其他物种,也不能不受大自然的制约。”[1]10这也是生态学与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最大不同。生态学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在此基础上生态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及其实践,需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生态教育。所谓生态教育,“是建立在生态哲学基础之上,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我们的世界观进行根本变革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对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更加要求从根本上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整体观、和谐观,承担起个性与社会发展的责任,积极融入社会、政治改革之中。”[2]11-13   2.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大学教育在中国已经大众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还是社会的精英和国家建设的栋梁。在中国快速发展而生态问题不断凸显的情况下,在国家大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是知识、道德、身体等全面发展的。但长期以来,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特别是忽视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目前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而现代社会,生态意识席卷全球,一个没有生态意识或生态意识薄弱的民族最终也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使大学生增强生态意识,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国际环境政治压力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大发展战略,自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迟缓,我国的很多环境污染指标的总量呈上升的态势,如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并在近期内可能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这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环境政治压力。所有这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在此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还需进一步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而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企业家、政府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人、新型农民等等———他们的一言一行决定着未来国家生态发展的走向。因此,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态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态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地包含着生态教育。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正是生态学核心的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的基础。除此之外,他们的著作中有着及其丰富的生态学观点,对于这一点,西方学者是极为认同的,“维兰科特(J.G.Vaillan-court)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早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从这些著作中,他总结说,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的、政治的和社会生态学的先驱。”[3]93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是与时俱进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在前人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蕴含有极其丰富的生态学内容。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建设的四大文明。而科学发展观更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人为中心,那种将自然视为资源库、排污池的人类中心论是与将人类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作为出发点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目的是要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包括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蕴含有丰富的生态学内容,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在目前大学教育课程体系缺少专门的生态教育的课程情况下,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己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并突出生态教育的内容。   2.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任务需要进行生态教育。#p#分页标题#e#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新的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②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基本国情,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的趋势,等等,都是上述的一些重大而紧迫课题中的内容。要解决好这些重大课题,完成新形势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任务,加强生态教育,使生态意识深深烙入学生脑海进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成为必须的了。   3.加强生态教育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的需要。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师资质量、教学水平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例如,学生到课率较低、说教比较严重、教学效果欠佳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以上存在的一些不足。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生态保护是与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相符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能够进行生态教育,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国情教育等等。在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动的事例,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融入生态教育,就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受到学生的更大欢迎。除此之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教育,可以倒逼思政课教师更多地涉入生态保护领域,学习更多的生态知识并在此方面有更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做生态保护的自觉践行者,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形象。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多种教育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内容。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生态学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根本的前提下,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生态教育。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于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等内容都是教学的重点,而作为生态学核心的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与以上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   第二,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学生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任务,而生态学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一致性。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讲,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承受着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是其重要方面,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特别是一些国家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而致使发展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并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通过对此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生态保护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凸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顺应国内外的发展实际提出来的。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两型社会”等内容都包含着生态教育的内容。   第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处处可以进行生态教育。如在生态教育意义方面,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崭新的大学生形象等内容能够融入。在生态教育的内容方面,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反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新国家安全观中的生态安全、实体法律制度等内容无不包含着生态教育丰富材料。在如何践行生态思想方面,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重视道德践履、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等内容能够进行贯穿。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在这一阶段中,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不够,生态环保的资金不足,生态环保技术储备不够,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有一个逐渐增强过程,导致生态问题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对我国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这也成为我国国情的一个表现方面。因此,面对这一国情,必须加强生态教育。第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相关内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它在介绍二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演变与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在这门课程中,关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关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而加大对自然的索取力度,关于全球环境政治、绿色(环保)思潮与环保产业,关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等等内容,都与生态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专题讲述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对策等相关内容。#p#分页标题#e#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生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也必须通过以上途径、采取多种方法进行。   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专题讲授的办法,如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可以专题讲授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制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利用1934年席卷美国东部的“黑风暴”这个案例,来讲述“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一内容;可以采用课下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的办法,如在“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此方式引导学生对目前中国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进行讨论。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对生态保护形成全面的基本理念。   第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须方式,也是进行生态教育的好形式。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周边的生活生产环境的状况、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等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参观一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工厂或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场所;可以进行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清洁周边的环境;可以在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中融入生态保护的内容;等等。通过以上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生态问题的状况,并通过自身的参与培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