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经济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世界政治经济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世界政治经济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1

促成现代政治学自立门户的因素有:一是1880年10月在美国成立了“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进行具有学科意义的政治学研究;二是1886年美国《政治学季刊》创刊;三是1903年美国政治学会成立,随后《美国政治学评论》创刊。从此,经济学家将政治与制度结构视为既定的条件,重点研究个别厂商和消费者行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行为,而忽略了任何的政治学考量。政治学家则致力于研究在没有市场的状态下制度如何与个体互动,以及个体如何为制度塑型⑤。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在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政治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里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当然,20世纪20-30年代的福利经济学的兴起、凯恩斯革命的出现,标志着经济学领域中对国家和政府作用的关注开始回潮。第四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政治学与经济学出现整合的趋势,新政治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从历史过程看,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道扬镳“尽管有利于特定科学的发展,但却令经济学家与政治科学家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出现了分歧。学科的分离帮助它们建立了相应的适当方法与最有效的研究路径,也对许多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设定了人为的束缚。”⑥于是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一些经济学家又开始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新政治经济学逐渐浮出水面。“1949年,在JPE(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布坎南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呼吁主流经济学家关注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当时还没有这口号,就是关注北欧学派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⑦重新关注政治经济学就是为了在那些个体、制度与市场的互动至关重要的领域中将分立的观点重新统一起来,从而深化我们对政治、经济行为的理解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西方政治学者明确主张“政治学研究不能孤立于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之外”⑧。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在思想认识上逐渐趋向一致,从而推动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可见,新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只不过是最近20多年的事情。

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取向

当下,新政治经济学尚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之中,其体系结构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对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和内容,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JamesMcgillBuchanan)、迪帕克•莱尔(DeepakLal)和明特(H•Myint)、安德鲁•盖保尔(AndrewGamble)、《新政治经济学》杂志等人或组织给出了不同的主张。综合学术界的各种主张,新政治经济学的学科范围和主要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法律经济学、规制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等。可见,新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相当宽泛的理论体系,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流派⑨。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研究领域中重新占有主流地位的一系列方法的集合、学科的集合和理论的集合,它的学科方向和地位尚处于凝练之中。然而,新政治经济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其理论体系的广博性,而在于其研究取向或学术旨趣。一是时代性,即新政治经济学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是现时代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必然反应。“西方新政治经济学是在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和自由化,而民族国家的政治和主权走向高度民主和独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社会与个人这些矛盾激化的产物。”

各国社会发展中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要求人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考虑政治因素,分析政治问题要使用经济学的方法。“现代‘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和市场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来决定,这是纯经济学的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輯輥訛所以,新政治经济学总是从社会现实出发,从整体上和结构上强化对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认识。凯波拉瑟(J.Caporaso)和莱温(D.Levine)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指出,新政治经济学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承认以下两个核心假设:一是政治和经济过程与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应该作为一个复合体来研究,它们是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而不是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二是正确地理解政治需要对经济结构和经济过程的解释给予特别的重视。它重点在于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輰訛輥。在这样的前提下,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贴近社会现实,更具有政策性、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二是公共性,即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是新政治经济学各子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社会越是发展,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公共政策、公共利益等公共事物越引人注目。新政治经济学把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视为天职。新政治经济学“关注社会集体选择中多元互动的行为者,在选择、决定公共政策时的行为动机、行为过程、行为方式;关注为有效提供各种公共物品而构建激励制度的努力;关注公共资源配置;关注社会公共福利提高中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组成及相互作用。”輱輥訛通过对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公共事务的研究,促进了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规制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相互包容和互为促进。三是政治性,即把目光聚焦在政府角色、政府职能以及政府缺陷的分析上。新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反映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拓宽,经济学开始涉及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事务和政府的作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在现实社会中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决定的形成和实施輲訛輥。“新政治经济学把研究的目光投向政府,关注政府政策、制度对经济的作用,形成了涉及政治问题的经济学说,是对二战以来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的揭示和解答。”輳輥訛在用经济方法分析政治学的内容时,“新政治经济学把政府行为与制度过程看作是经济政策的化身,看成是影响经济体系的内生因素,其目的是要从对政治过程的分析中探索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资源浪费和政府管制(干预)失灵以及政府规模过大等经济困境的根源。它得出的结论是经济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经济领域,而在于政治过程。#p#分页标题#e#

因此,纠正市场失灵不是要用政府来取代市场,而是需要另一套规则来纠正市场失灵,因为市场失灵的根源是现行的法律—政治规则的失灵。”輴輥訛从而使政府的行为更具现实性和可预测性。四是制度性,即借助“制度”这一概念来实现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互动輵訛輥。经济学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政治是决定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之一,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寻求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和政治基础。新政治经济学家,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世人表明,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基石。制度至关重要,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的行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仅具有时代的针对性,更以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把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纳入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包容了政治、法律、文化、历史、习俗等超经济因素,揭示制度要确保人们进行各种选择的自由,以便改变资源的配置状况,甚至改变资源的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社会运行规律及其本质特征认识的深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制度创新的浪潮。”輶訛輥五是跨学科性,即用跨学科的视野来增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新政治经济学打破学科界限,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它从各个学科不同侧面或视角展开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在专业性政治科学的最新发展中,再没有什么事件比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并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更引人注目……,它所产生的论著已经跨越且侵入传统上被认为是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行政学尤其是美国政治等的研究领域。”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例如,同样是对政府的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是国家(政府)在形成国家经济政策时的作用问题,规制政治经济学则直接研究政府规制职能对经济过程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关注的是政府失灵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则关注国家与产权制度形成的关系,等等。“政治经济学跨学科的视野对分析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之作出反应具有巨大的潜力。”

新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扩展和改进现有经济学与政治科学研究边界的自然方法。政治科学家强调制度,而且他们的工作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搞清楚经济制度的结构是如何影响经济绩效的。反过来,经济学家的个体选择方法也已令政治科学更为严肃地反思它关于制度的形成、演化与维护的理论。毫无疑问,这样一种跨学科的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从企业管理到宪法设计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问题。”輯訛輦六是综合性,即运用综合的分析方法实现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整合。新政治经济学试图以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方法为基础,发展出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从而超越了现有的多学科之间的方法论分歧和僵化的思维模式。“这种研究方法有其科学性,更进一步说,这种综合的分析方法集中地反映了新政治经济学对布雷顿金融秩序崩溃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变化,对各国政府管理庞大的公共部门以及发达国家维持福利资本主义越来越困难的敏锐把握。”因而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运用综合的分析方法,有利于说明和解释市场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将市场、政治与制度的概念分离的问题;有利于“将政府经济政策制定、产业管制、立法结构和绩效,以及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发展或变换等问题连接起来。”总之,新政治经济学“是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视野的宽度与20世纪社会科学分析方法进步的融合,打破主体与结构、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二分法,其采用的主要理论方法是:(1)经济学中的制度—组织方法;(2)经济学和经济史中制度和经济变迁的比较理论;(3)社会学中的结构理论和战略相关理论;(4)国际关系的批判理论;(5)新公共选择;(6)文化政治和认同理论。”

新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引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路径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式,即把经济学的实用性视为主旨,而经济学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等都是附属的,总以为只有实用主义的经济学才是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必需的,忽视了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交融与综合。这是经济学的方法论演进使然。新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在于其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引领了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新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学术旨趣为我们观察、分析中国问题,促进中国经济学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研究、分析中国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或教条出发。新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告诉我们,环境塑造人们的思维,是现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界定了经济学家所提问题的实质和特定时代经济理论的内容和方法。所以,研究中国问题、制定方针政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特有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出发,而不能套用国外现成的理论模式。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是历史上商品经济不发达,又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告诉我们,中国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体制改革不到位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发展中的不合理、不道德、信念不坚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只有在经济与政治、社会与个人、国家与公民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找到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和经济、社会和个人、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其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从政治经济学的演进和新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政治与经济、政府(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永恒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从“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一体到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道扬镳再到政治学与经济学的融合”的逻辑视野,再次验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的历史。这种演进的轨迹再次证明了———尽管市场有缺陷,市场仍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尽管政府有失灵,政府仍是依靠力量;只是政府作用的方式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政府和市场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中国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就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如何行使职权、通过什么方式行使职权将成为两者关系的核心和焦点。而且,在当今社会,单纯地依靠政府已经很难解决复杂的公共事务问题,政府需要更多地和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或公民个人合作,共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合作共治”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吸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根基。新政治经济学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运动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在广泛吸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也是如此。#p#分页标题#e#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2

西方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及其促发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伴随人类繁荣的是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原有的社会文明发展之路。科考利特认为:“我们正生活在西方世界千年的转变时期。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不同于柏拉图时期和笛卡尔时期。一种世界观,现代机械论世界观,正逐渐让位于另一种世界观,谁知道未来的史学家们会如何称呼它———有机世界观、生态世界观、系统世界观……”[1]贝塔朗菲则宣告:“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始的西方文明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的伟大创造同时己告结束。新的文明,将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生态意义上的文明。”[2]早在20世纪40年代,罗素就曾指出:“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达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人类种族的绵亘已经开始取决于人类能够学到的为伦理思考所支配的程度。”[3]可以说,人类已经处于新世纪新千年之“为伦理思考所支配”生态文明时代。可生态危机应当如何化解,生态文明应当如何建设,人类开始踏上了实现人和自然与人与人双重和谐的探寻之路。在这种探寻中,人类发现合法性政治除了自身内蕴的正义价值之外,还可能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应当被政府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内来解决———理想的生态环境需借助政府的力量营造,高度的生态文明需要依靠政治的支持才能建成。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理应顺应时代文明发展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价值视野,谋求一种与传统政治要素结构相容的新的政治观,即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一个简称。其中,生态是前提性视阈,它突出了我们所探讨的政治是与生态相关、具有生态学视野的政治;政治是核心性内容,它突出了我们所探讨的生态是上升到政治的高度、需要运用政治力量才能得到解决的生态。因此,我们可以把生态政治表述为:围绕生态环境价值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利益问题所展开的一系列政治现象、政治思想、政治行动的总和,包括由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政治矛盾和冲突,以及为解决这些冲突而产生的政党政治、政策制定、政治思想等。生态政治的目的也主要是要运用政治力量和途径解决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以及以生态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政治相近的环境政治、绿色政治这两个术语基本上与之具有相同内涵。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环境政治是就问题产生的领域而言的,凸显的是问题域;生态政治是就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而言的,凸显的实质与方法;绿色政治则是表达上述两个术语的大众化的并带有文学色彩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政治也可以称为环境政治或绿色政治。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这个人类本质活动基础上的,它通过揭示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二重性,揭露了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奥秘。也正是这个过程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涉及到了对政治与环境关系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并不是孤立的、片面的、纯粹的生态观,而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的生态观。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靠自然界而生活,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

恩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4]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纽带。劳动“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5]“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6]这种“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突出表现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环,也正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环境破环的制度根源马克思主义论述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从作为经济基础核心内容的生产方式来看,首先,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是一种对自然掠夺式开发和浪费性使用的制度。它只把自然当作是原材料、有用物和增加金钱财富的东西,完全无视自然的价值和地位,无视自然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在私有财产和钱财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7]其次,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是一种片面地发展物质生产,单纯地追求剩余价值的制度。这势必导致掠夺自然与剥削人并存,滥用主体性和践踏主体性并存,自然破坏与人的异化并存。在资本主义异化生产条件下,“……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人又退回到洞穴中,不过现在洞穴己被文明的熏人毒气污染……光、空气等等,……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为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8]科学技术、劳动产品甚至人本身也“都作为异化的、物的东西而存在并与人自然相对立。”[9]从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的意识形态上看,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必然产生霸权主义。“历史告诉我们,社会能源(财富)集中在一些人和组织手中时,社会其他成员的生存便因能源丧失而受到威胁。”[10]霸权主义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为土地而战、为商品和资本输出场所以及原料产地而战,而且要为“价值观而战”,力图按照它的利益和需要构建一种“世界新秩序”。上升到价值观高度并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霸权主义在生态环境领域就表现为“生态殖民主义”,它不仅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也急剧造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冲突。#p#分页标题#e#

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要获得解放,必须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解决,都有赖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这一基本思想启示我们,正义的社会政治制度是人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与人类解放的根本保证。人类作为改造自然的主体力量,在和谐的生产关系、正义的政治制度下,将克服科学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有目的地调节自然界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自身也将获得全面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生态政治的核心:政治过程生态化

环境危机及其解决客观上产生了生态政治的必要性,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则在理论上为我们生态政治构建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就是生态政治如何具体构建的问题了,即政治过程生态化问题,这是生态政治的核心。在这里,应从两个方面着手来构建生态政治:一方面,各国政府决策生态化。政府决策行为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对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政府决策行为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可以把各种权利、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科学素质,去调控人口数量和素质;通过政府实施教育工程去改变人们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培育全新的生态政治观。未来政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重塑生态地球村的和谐。政府和政治家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以此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是未来世界政治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建立国家、地区间平等、和谐、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正义新秩序。如果说,各国政府决策生态化主要是关注和解决一国局部的环境问题以及与环境问题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那么,建立国际环境正义新秩序则是关注和解决事关人类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非正义问题。当前,世界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还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的直接后果是地区、国家、民族间的冲突、战争、核军备竞赛等,这些军事、政治行为的最终后果是对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和破坏。过去中东地区长年不断的战火的根源就在于争夺生态资源,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全球每年军费开支以万亿美元计,而西方发达国家占其中绝大部分,就是依赖这些金钱打造出来的政治、军事优势,西方发达国家维持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旧秩序。即使只是把这些费用的十分之一用于环境保护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就可有效地得到保护,全球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就可取得实质性进展。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是生态运动兴起的客观原因,生态运动及各国生态绿党的成立发展成为生态政治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反过来,各国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上的政治生态化也将成为解决当今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生态政治并不奢求在短时间内建立某种统一的全球环境治理部门,而是通过决策制度和经济关系的生态化,来促使各国采取更加有利于生态的治理方式。

三、生态政治秩序:遵循“环境正义”的“理治社会”

从思考问题的角度来看,既然生态政治把生态问题提到了政治的高度,那么这种政治模式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以生态法则为前提,即政治过程生态化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自然生态法则是现代科学对世界复杂性进行探索的重要前沿,它旨在揭示生态系统作为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时发展进化的规律。它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显然,以原子式个人为基础的机械联合的现代性自由主义社会秩序是生态政治所必然不认同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生态政治把环境问题纳入政治的视野,直接目的是为环境危机的解决确立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制度框架,而根本目的则与传统政治目的相同:形成平等、正义、和谐的社会秩序,只是这里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之间的良好秩序,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关系。

结合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性和政治的正义秩序,我们可以说,生态政治秩序就是遵循环境正义原则以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理治社会”。生态政治主张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当代人与子孙万代之间的代际正义。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发生关系,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中介的。很显然,当代人破坏了生态环境,那么他们就以破坏了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后代人发生了关系,后代人就要承受当代人破坏所带来的负面后果。这对无法与当代人进行理性的契约谈判的后代人来说,显然是不公正的。这就要求各国政府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表述的是某种动态的过程、道路或途径,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的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人类进步的道路”[11]。生态政治主张发展循环低碳经济,追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种际正义。自然环境是支撑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有力支撑。人类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是生态发展持续、经济发展持续、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循环低碳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通过节约资源和提高生态效率,以环境优化的方式利用当代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通过经济系统对环境资源系统的生态补偿,最终实现自然环境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的和谐统一,使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活力与能力,形成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相协调的良性格局。因此,生态政治的循环低碳经济主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经济模式,将有助于种际正义的实现。生态政治综合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的生态价值与对人类社会秩序重要性历经不衰的正义价值,统筹协调种际正义与社会正义。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3

 

戴维,哈维(DavidHarvey)是国际知名的社会理论学家,英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其著作《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中,哈维以犀利的眼光、严谨的逻辑和翔实的材料批判了“生态现代化”观念,表现出强烈的生态政治学思想,并且认为这是反资本主义运动最好的形式。   一、逻辑前提:作为社会背景的环境问题   在西方思想史的语境中,统治自然的观念自古有之,且可以追溯至基督教经典《圣经?创世纪》。“在基督的统治教义中具有意识形态根基”(维柯语),然其真正盛行是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培根提出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人类追求科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战胜自然,而且也是支配自然,统治自然。至此,统治自然的观念也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而强化,且开始盛行。“启蒙运动的宗旨是这世界的去魅,神话的消解和用知识代替幻想。”[1]302其功绩暂且不说,然而却留下了人是万物之主,人应该统治自然的观念。启蒙思想中统治自然的观念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例如卢梭和维柯。在后来各种思潮中也存在着大量反对启蒙运动统治自然的观念,然而在今天,统治自然的观点仍然占据对自然评价的主流模式,而这种主流模式实际上是由资本主义创造的,通过启蒙政治经济学话语发展起来的。把自然视为“资源”并把规定稀缺资源的合理分配作为自己的理论任务,从而导致了效用最大化目标以及金钱作为万物尺度等问题出现。长此以来自然的承受力明显下降,自然环境不断恶劣,人类生存遭到威胁。人们普遍开始关注环境,然而自然或环境仅仅只是物理的存在的介质,或两者是完全等质且不同的称谓,抑是两者只能是简单的利用或保护关系。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最为冲突的集中场所之一。从宏观上讲,它既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种族与民族之间,也包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中。从微观上讲,环境问题既表现在生态学与政治制度的争论中,也表现在社会实践、理论知识,当今与未来不断的争论中。对上述问题的考量必然带来对这一氛围的质疑。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生态政治学便产生了,这也构成了哈维创作《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的直接背景。哈维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环境问题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领域,但也存在着极大的背景隐喻,即环境问题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体系问题。   对于积极地在知识和政治上勾勒资本主义变迁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哈维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沉默的论题,在他看来,环境或生态及其相关话语不应简单地采取拒斥的态度。“为了以任何有意义的和确定的道路来改变世界,我们需要不仅理解而且需要创造永恒———组织、制度、学说、计划、形式化了的结构,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我试图在人类行为得以展开的具体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中为政治寻求一种更加坚固的基础。”[2]10早在其作《后现代的状况》中就有这种设想,在此他初步完成了这种理论规划和政治话语目标。   二、直接动因:对“生态现代化”研究性的批判   人类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对立,经济行为危害到了自然,全球已经出现了生态危机。生态现代化的提出是想促进一种理念,社会应该对于环境调节和生态保护采取一种非被动的姿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预防为先,治理在后。在这样的状况下,实现生态现代化意味着需要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规范制度以及可操作的程序,同时也要求国家政治介入。生态现代化认为这样做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   当今不可逆转性问题变得更加显著,不仅包括生物多样性,而且也包括整个栖息地的消失、资源枯竭、土壤荒漠化、森林减少,诸如此类。对深层次环境风险的强调,伴随着这样一种不断提高的认识:人类行为的无意识生态后果是影响深远的、长久的,并且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在我们生活的“风险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专门及事后的弥补行为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衡和无效的后果。生态现代化拒绝以零和来看待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所谓的权衡,它的倡导会促进效率,且有利于长期保护资源基础。在生态现代化争论中,环境问题已经不再被视为某个国家或民族的事情,而是具有一般国际事务性质,在管理和保护中将不同规模的政府层次作为合作伙伴包括进来,这种建立某种权利不言而喻的承认产生环境问题的多种空间规模。自此,环境问题进入到了政治议程之中,从景观破坏、遗产掠夺、野生保护、空气质量和水质的控制、有毒物的影响、垃圾处理到消费配调控等一系列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延伸到各个阶级身上,而且也成了大众问题。哈维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且在很大程度上生态现代化这种倡导也是正确的。   但是哈维关注的是生态现代化中的话语转向。他认为,从普通环境问题向生态现代化话语转向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已经穿越了国界,需要全世界人来关注,更需要一种广泛的集体行动。然而,“一方面,生态现代化为它们和政治—经济权力统治形式之间竞争性友好关系提供了共同的话语基础。但是另一方面,它假设了某种理性,这种理性减弱了更纯粹的道德论证的力量,并使多数环境运动面临政治笼络的危险”[2]434。就是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可以使得各个国家不分意识形态,有着对话的基础,然而也可能会使这种对话归属于某个政治集团,这样就产生了一般话语力量的缺乏。   三、深层动因:反资本主义运动   哈维在《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的导论中明确说到:“我最终集中于作为中心点的‘社会正义’这个价值,也是仅仅部分地因为个人的历史原因,它使我能够重游自己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社会正义和城市》—的领域,那本书是在二十年前写成的。我也确信,这是反资本主义斗争能够坚持的最好的评价地形(形式)”[2]13。#p#分页标题#e#   反资本主义运动主要是反对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反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反资本主义的斗争,是关于生产中资本和劳动之间阶级关系的废除,这种阶级关系允许由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反资本主义斗争的最终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废除那种阶级关系。甚至特别是这一斗争被看到时,就像它不可避免地会通过民族、种族、性与相别表现出来那样,它最终会侵入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中,将其中心的阶级关系毒瘤清除”[3]。而试图构造一个建立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没有贫困、压迫、屈辱和团体暴力的人类社会。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的解体曾经被认为是市场资本主义的最终胜利,历史将此终结,然而,数十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拒斥资本主义制度。   正如哈维所言,在不同地方和不同阶级中都会发现反资本主义的力量。这即意味着,在世界上,每个地区都会发现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和愤怒,各地都存在着反对贫穷、压迫、剥削和环境恶化的城市社会运动。在哈维看来,种种反资本主义运动具有战斗性,然而却不能超越不平衡地理发展的特殊形式。当然,许多反资本主义的运动,并不是社会主义,它们的性质可能被视为极权主义的、宗教的和新法西斯主义的。这些运动缺乏一致的方向和统一的纲领,这样往往会互相影响互相阻碍,使资本主义分而治之。由此可见,反资本主义是不平衡发展的,需要一种更加敏感的阵地和明确的方法和策略。它必须同不平衡时空发展的强大过程保持一致,其中也包括城市化进程;也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的传统目标,即控制国家权力是不够的,而且需要把不同派别统一起来。所以哈维不断引用雷蒙德?威廉斯的“战斗的特殊主义”口号,其意即是在一种“适当的”规模之上寻求把各种特殊利益结合起来的争取反对普遍物化和资本统治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以同样的方式发现了这种必要性,即各国工人应该团结起来与他那个时代的全球化过程进行斗争。在此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反资本主义运动潜力的理论理解,它能够把各种斗争与不同的多重目标综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全球目标的更为普遍的反资本主义运动。哈维指出,马克思主义传统对实现这样一种综合工作具有巨大的贡献,部分的原因在于,它创造了各种理论工具,人们可以借助它们在多种差异中发现政治共同性。“我们必须创造出组织、制度、学说、计划、形式化的结构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2]495。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4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大大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所以说,在初中政治学科教学导入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实践多媒体导入方式。多媒体能够把图像、声音、图片、文字等内容融为一体,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就会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都产生很强的影响,这种影响就能够大大提高初中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政治教学活动中。初中政治是一种文科性质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言论性,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如果用传统的导入方式,就很难把学生的思维从课间活动中拉回来,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很困难。在初中政治学科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把枯燥、抽象、理论性强的政治知识具体化、兴趣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因为这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了解也就不会非常深刻,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南下南下”片段剧集的播放让学生来感受一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怎样充满苦难、成功与失败并存的一个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那的重要意义,这种导入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亲身感受,并产生探究的积极性。

2.音乐导入方式

音乐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情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学生就会对音乐或歌曲中所表述的背景内容进行想象,从而会产生情感共鸣。在初中政治学科导入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应用音乐的影响力,就比如在讲授有关《自立自强》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就可以播放“《男儿当自强》、《铿锵玫瑰》、《壮志雄心》”等歌曲,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响这些歌曲,让学生从高亢的节奏中,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在歌曲播放之后问同学们,听过这些歌曲之后有没有产生某种情感,在情感的指引之下自己会进行哪些行为?这样就把学生模糊不清的情感引领导到了实际行动中,让学生明确了这种情感的实际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歌曲提出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留下疑问,让学生在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就会一路激情膨胀的参与教学活动,就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还原给学生的要求。通过实践证明,这种音乐导入方式是最能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没有差距和压力的基础上参与到政治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3.时事导入方式

政治学科的教学是不可能离开时事的,所以,在有些政治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时事的方式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政治知识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时事导入方式所利用的素材都是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就很容易找到相关的资料,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素材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知识的应用和提取能力。比如西藏事件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微创技术、航天技术等的发展对我国世界政治地位的影响、中日关于钓鱼岛事件中所表现出的主权态度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时事话题,对于拓展学生的政治视野、丰富学生政治观念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已经有所掌握的话题他们会更加投入到研究探讨的状态中,能够明显的提高教学效率。

4.实例导入方式

政治知识在要求理论性时,也会适当的要求实践性,生活中的实例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的,所以,在导入过程中政治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实例进行导入,这样就能够拉近学生同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用情感带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比如,在讲授“挫折面前也从容”这一框题知识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例子中筛选出一些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例子,如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国人民永远走不出的噩梦,在这个梦里有很多孩子失去了亲人和家庭成为了孤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如何面对现在的挫折?还比如,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绵竹汉旺镇有一个美女舞蹈老师叫廖智,在08年地震中她失去了双腿,但是,现在她重新站立起来了,重新进行着舞蹈事业,她参加了《我要上春晚》节目,在节目现场说了这样一段话‘当时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不穿假肢,永远都坐轮椅,生活很不方便,没有自由,但是可以远离痛苦;一个就是承受痛苦,享受自由。我选择了享受自由。’”这样的故事很显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太累和思考,那么,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利的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不要被挫折压倒,而是要借助挫折给我们带来的动力勇敢前行,创造美好的生活。

借助于这种导入方式,学生的情感会受到很大的鼓舞,生活观念也会因感动而发生变化,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而且还教会了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个规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该堂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才会是最好的导入方式,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的政治课程特点应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的过程中,要事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进行把握;对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分析从而选择适合的导入方式。

5.总结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5

在全球经济信息化大趋势的影响下,信息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冲击了现代经济,随着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国起步,给创业者也带来了更多的创业机会。1998年10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了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灭,给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带来沉重的打击;2003年由于“非典”事件的网络传播,再一次兴起网络经济的繁华,电子商务从传统的B2B为主体转向B2C的发展,开始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和商务活动的成本,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商家和消费者也都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兴起,即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网络泡沫的破灭和再一次的崛起加速了电子商务的重组和整合,随着电子商务应用总量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变化,已经影响着未来的商业发展模式。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和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很多大中小型企业在积极进行从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接触和转型,迄今为止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并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工具。特别在加入WTO之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市场更为开放,企业导入网络经济的模式的比例持续增加。特别是在2014年的四中全会之后,不少专家认为电子商务不单单是加快中国转型的速度,还提高了转型的质量。中国的电子商务虽然起步晚,但在有利的政策支持下将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地区。受全球经济增长迟缓的影响,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增速有所回落,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8.1万亿元;从市场结构来看,网络购物突破万亿元大关,B2B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2014年电商生态进入消费金融领域,2014Q2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381.5亿元,热点营销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增长。到目前为止,由于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并购不断出现,竞争也日趋激烈,电子商务已经开始由原来的粗放式的发展逐渐过渡到精细化和诚信化。

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难点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说,传统经济的网络化发展,电子商务的大力推进,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有了新渠道。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受全球电子商务的急速增长的影响,互联网用户人数以每年100%的速度增加,我国的电子商务也在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人才严重短缺。按照网络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大约每年需要二十万的电子商务人才进入市场,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各高校和机构每年的人才输出还不到十万,人才总量的不足将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按理可以预见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应该相当抢手,而事实并非如此,每年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约为20%,远远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47%的就业率。出现以上的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方面的欠缺。主要的问题在于以下这几方面:(1)就业需求不同步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培养。(2)营造真实的商务环境而非实际商务环境,毕业生缺乏相应的产业产品知识。(3)职业意向不明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的观点是“电子+商务”,认为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出能面面俱到的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意向的不明确和盲目性,导致本可以在高职院校灵活设置的课程体系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同时由于不断扩大的招生,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很难得到保证,很多教师都是匆匆转行,有的甚至来不及培训就上岗,对电子商务教师的能力评价标准体系也没有及时跟上。

3经济网络化带来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网络化改变了传统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商务活动过程,对本国的社会经济、国家政府管理、世界经济甚至世界政治形势的影响远远超过商务活动的本身,对本国和他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也将带来巨大的影响。从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角度来看,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经济的繁盛,电子商务行业现处于景气之中。据专家预测,未来的十年我国大约还需要200多万名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从社会调查来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进入电子商务行列的占了大多数的比例,行业急需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现实中,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率反而低于普通专业学生就业率的一倍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不能及时更新,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培养计划没有及时更新,培养目标没有具体化,学生的就业理念本身就不清晰,这就很难使得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毕业时迅速在职场中占优势。因此,经济网络化的发展,促使我们要加速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更新,使之更灵活,更容易跟上市场的发展。

4结束语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6

关键词:世界史专业;世界当代史课程;教学改革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调整我国的学科体系,将世界史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与中国史、考古学并列为一级学科。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后,世界史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步入了新阶段。目前,在高校世界史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中,世界当代史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主要讲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世界历史。世界当代史仍处于发展变化中,相关研究往往滞后,课程教学也处于不断学结和改革探索之中。笔者根据郑州大学世界史专业世界当代史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世界当代史的重要性及基本特点

根据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世界史的教学任务是讲授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变迁历史与相互联系,探讨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发展趋势。作为世界通史的最后一段,世界当代史课程主要讲授二战结束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揭示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他认为就人类精神而言,历史并没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划分,有的只是“永恒的现在”。当代世界既是过去历史的结果和延续,又是当前各种正在变化着的社会活动的舞台,作为世界史专业本科教育世界通史的最后一部分,世界当代史的学习不仅具有史学意义,更具有时代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当代史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历史,具有动态史的特点。1945年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一些历史人物还在世,甚至还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历史事件还在发展变化中,一些档案文献尚未解禁和面世,对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有待观察才能评价,现在不能妄下结论。世界当代史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尚未完全凝固与沉淀下来,今日大家谈论的国内外新闻,明日就可能变成课堂上讲授的历史,要求教师对此做出分析和解答。例如,2016年发生的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总统等,这些都属于世界当代史的范畴,但研究者对于这些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难以立即做出准确的判断,将其进行整理记录、观察分析、总结刊发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世界当代史的讲授内容受到相关研究工作的限制。世界当代史与学习者、研究者间隔的时间距离比较短,具有现实性的特点。当代历史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并切身体验这样的现实变革。1945年后,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新的科技革命带来了社会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文化教育的大变革,既对国际秩序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促使人们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与新的世界观。例如,用于概括人类生活精神领域的各种名词概念,纷纷被冠以一个“后”(post)字,出现了“后工业”(post-industrial)、“后帝国”(post-imperial)、“后现代”(post-modern)等概念。如何将这些新概念、新变化纳入世界史工作者的知识范畴,为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服务,是世界史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高校世界当代史的教学现状

首先,世界当代史课程是高校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但现有教材存在不足,有的观点落后,有的资料陈旧,未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以郑州大学世界史专业教学实践为例,使用的教材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2011年版,下卷)。该书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历史,在内容选取上缺失了20世纪末至今世界史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能完全满足今天的本科教学需要。当代史具有动态史特点,学术界对于一些当代历史现象的阐释尚未有定论,例如,对冷战的性质、起点、分期等都有不同看法,几种观点相持不下,这使得当代史难以有权威性的、固定的教材,限制着世界当代史的教材编写与课堂讲授。其次,高校世界当代史教学对全球性问题关注不足,缺乏从全球视角来分析和讲授当代史。1945年以后,世界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的新阶段,随着历史学观察当代世界的视野的扩大和视角的转换,研究领域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大为扩展,世界当代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确立了“全球史观”,即超越国别区域和民族国家的界限,更注重探索超越政治、经济、文化等界限的相互联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世界当代史教学内容仍以二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社会主义体系、第三世界各国的发展演变为主,把世界当代史看作地区国别史、民族国家史或国际关系史等,忽视了从全球宏观互动的视角考察世界历史的演变进程,教学思维、教学框架与内容体系仍然比较落后。最后,高校世界当代史教学存在着忽视当代中国史内容的问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制定的世界史学科简介指出:“加强世界史学科建设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而且有益于认识我们自身,只有参照其他国家历史与现实中的经验教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的昨天和今天,更好地把握我们自己和整个人类共同的未来。”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历史学类专业存在着中国史与世界史教学处于分立隔绝状态,世界当代史教学很少涉及中国史,使得学生的通史教育难以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理解人类历史的互动性与整体性。

三、高校世界当代史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已有教材基础上注意搜集重大时政新闻的历史素材和当代史研究的最新动态,从历史视角、以专题方式回应现实问题。关注当代世界各种现象的起源、现实与未来,既是新时代世界史学科的重要课题,也是许多世界史专业学生的兴趣所在。以郑州大学世界史专业为例,学校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组织了2014级和2015级本科生参加中期论文写作竞赛。2016年共提交了17篇论文,根据写作主题进行划分,世界古代史领域3篇,世界近现代史5篇,世界当代史9篇,当代史研究占比将近53%。2017年共提交了19篇论文,按照写作主题划分,世界当代史领域有14篇,占比约为74%。可见,2014级与2015级世界史本科生在学习研究上更偏好世界当代史领域。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对当代世界重大问题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在世界当代史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专题形式,将重大现实问题放在世界当代史发展脉络中进行教学与分析。例如,针对英国2016年脱欧,设计欧盟的成立过程、与英国对欧盟态度的演变过程专题;针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设计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实力的演变与全球化、反全球化、民族主义等对美国的影响专题。以全球史视角选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导论》一书中指出:“当代史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开始的,这种变化使我们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即全球史时代。”1955年,巴勒克拉夫的新作《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问世,一般认为,这是全球史观的滥觞。20世纪70年代,斯塔夫里阿诺斯撰写的《全球通史》则深入探讨了全球统一性的开始和巩固。当代史的显著特征是,它是全球史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采用全球视角来撰写和讲述世界历史也已经成为当代多数历史学家的共识。世界当代史教学也应反映这种新形势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建立全球历史观,不仅要放眼世界、纵观全球,而且要公正地、不带偏见地评价各个历史时代与世界各地区不同民族的发展。教师在具体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从当代世界的新格局出发,根据中国、印度、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欧洲以外地区的当代历史及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塑造全球史的各种力量,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宏观的全球史体系,以此来解释当代世界的发展进程。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中国问题的视角。当代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2019年1月3日,深切寄语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要整合中国史、世界史与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力量,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历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随着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中国问题就是世界问题,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只有从世界的视野去观察、学习和研究,才能真正认识、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世界当代史时要把中国纳入进来,做比较授课;必须既关注国际时政焦点问题,具备全球视野,也要立足并回应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还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看报纸、看杂志、听新闻,对当代社会的各种现象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并用新时代的历史观回应当代中国的新挑战,从历史中考察、总结有益的经验,在全球视野中寻求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使当代史教学充分发挥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7

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的性质,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时期,因此,及时制定和平发展的生态战略,既是为了中国,也是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作出贡献,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责任。

一、树立“绿色GDP”的观念,实施绿色发展

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将是支撑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模式与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绿色发展应被视为第三展战略的核心。绿色发展需要使用绿色GDP核算发展成绩。实行绿色GDP是实行绿色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它意味着从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的名义GDP核算单位转向扣除自然与环境成本的绿色GDP。

绿色发展的目标是: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分配平等指数上升,贫困人口减少,水的使用量有所下降,用水的效率明显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减少,水的污染有所控制,空气污染有所控制,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森林面积增加,林木蓄积量扩大,草原有所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治理,从而为中国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2020年中国非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目标设定为“增长、强国、富民、国家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六大目标。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应采取如下对策:在能源政策方面,要努力转变主导能源,实现从“肮脏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向“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削减煤炭的需求与使用量;进口或输入天然气,采用进口液化天然气,以天然气取代煤炭,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使用率和普及率;采用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炭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限制本地发电厂电量规模,使用外地或进口电力;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实行零增值税)。

在环保政策方面,要确立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指标;确立交通部门氮化物排放量控制指标;确立机动车铅排放量的控制指标;确立所有部门氮化物和铅排放控制指标;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和其它污染气体排放税。在工业发展方面,要全面清理污染环境的各类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大规模关闭一批工艺技术落后、能耗和物耗高、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压缩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农业发展方面,要实现农业结构由“以粮为纲”转向“多元化农业”。具体地说,大幅度削减粮食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按照生态系统功能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林业、果树业、牧业、养殖业、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植物、绿色药品等高附加值、无公害、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农产品;大力发展符合国际标准、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在贸易发展方面,要提高环境标准,抵御绿色壁垒。中国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面前已经付出了代价,特别是中国的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受损尤为严重。联合国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壁垒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鉴于中国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更应成为中国生态战略的重要内容。

1.尊重国际机构的权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问题所具有的全球性、依存性等特点,要求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必须有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性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有效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必须以某个或某些国际机构为载体。在当前国际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全球环境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现有国际机构,特别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的协调功能。联合国作为当今功能最完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应该继续担当全球环境协调与合作的重任。其下属的环境规划署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机构,在国际环境立法和监督各国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落实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国家缺乏应有的远见,使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未来联合国应该注重自身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以适应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世界银行是全球实施《21世纪议程》的主要金融支持机构,它以消除全球贫困为最高宗旨,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银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包括五个方面,即:环境评价、大坝安全、林业、自然栖息地和病虫害管理。[1]世界银行的许多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WTO作为全球“经济联合国”,现有143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WTO多边回合谈判结果及所签多边协议对各成员国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WTO应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其下属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来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与环境合作的协调发展,并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目标,以其能带来的近期经济利益吸引更多的国家自觉自愿地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履行多边环境公约,有效解决环境争端,从而长远地维护自身的环境利益。[2]

2.发挥中国作为大国的影响力,推动国际合作的多样化

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更是亚洲第一大国,在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中国的大国作用并不是不受约束的,由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大国的力量除了彼此间可以相互制衡外,还不得不考虑第三世界国家的呼声与需求。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相互竞争与交易的结果,义务的承担意味着获得相应的收益或者说是补偿,中国应当积极团结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使发达国家尊重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与发展需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在经济、金融、技术等领域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加强其自身能力的建设。推动国际环境合作由非正式走向正式,由双边、多边、区域性合作走向全球合作,重视发挥非官方机构合作的作用,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高校间、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的动态平衡性及其长期性意味着国际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环境问题往往是许多矛盾交织而涉及到众多的利益,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国际合作还需要各国不断在谈判协商中摸索实践,在不断的沟通中一步步地克服偏见、达成共识。[3]国际合作不排斥权力,但合作需要对权力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霸权倾向需要有制度进行制约,共同理念需要有制度加以实施,合作只有制度化才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保证。只有这样,合作参与者才可以放心合作而不必太多地顾虑政治风险与长远利益的不确定性。#p#分页标题#e#

世界政治经济范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东道国

一、跨国公司定义及发展历程

(一)跨国公司定义和组织结构

罗伯特•吉尔平在《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一书中提及跨国公司的概念是指任何所有权、管理、生产以及市场营销横跨几个民族国家的商业公司。一家跨国公司本质上是一家出于各种目的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投资的公司,例如有的是为了接近国外市场,有的是确保供应的外来资源,还有的是从低成本生产或低税收中获益。跨国公司的组织特点是以母公司为主体,向国外直接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在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和操作规程来做出决策,但其决策必须服从于最高决策中心。跨国公司一般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从组织层次上分为设立在母国的母公司、设立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分公司以及避税地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求市场、合理布局生产、专业化生产、定点销售产品,以实现跨国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而由于经济技术实力雄厚,跨国公司在全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某些领域有不同程度的垄断。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跨国公司最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作为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工具,是英国垄断印度与远东香料、丝绸等商品贸易的早期运作体,并已初具跨国公司的雏形。19世纪工业革命后,跨国公司蓬勃的发展。内燃机汽车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的经营空间,许多欧美企业开始了跨国生产和售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成熟。在经过短暂的恢复后,它们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多的公司,包括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了跨国公司的行列,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跨国公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根据联合国有关方面的统计,当前跨国公司组织的生产总值和总产量占全球的40%,承担着全球80%左右的国际贸易,控制了全球的80%左右的专利权、80%的世界工业研究、90%的专有生产技术,全球技术转移的70%、发展中国家90%的外国直接投资都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根据联合国贸发会《WorldInvest-mentReport2017》的统计,目前,全球有跨国公司10万家,子公司86万家。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及问题研究

(一)对东道国的经济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通常进入东道国的跨国公司是在某一领域有优势的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利用其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等领先优势,为东道国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所直接投资所以引进自我的技术使得东道国的技术水平逐步升高,从而让东道国当地的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加,促进东道国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从整体上提升东道国产业的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虽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但其对东道国的消极影响也不能被忽视。国际垄断论认为,投资国外的母国企业多数是高度集中的研发密集型产业,跨国公司走向国外市场是因为它们具有垄断优势,此外,对外直接投资的使用使发达国家的产品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绕过贸易的壁垒,大大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这些公司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比起东道国的本土竞争对手,所以影响了国内企业在东道国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展往往会利用其自身优势,希望通过投资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来攫取一部分东道国市场的利润,获取和维持超额利润。而对于东道国来讲,他们希望通过引资来促进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两者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对东道国的政治影响

目前,跨国公司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民族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影响,但跨国公司的影响力还远不限于在经济方面。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这些东道主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对政治权利也有及其大的影响。首先,跨国的公司对东道国民族国家主权形成威胁和调整。因此,东道国国际关系规则和处理国家关系的手段受跨国公司的影响。其次,在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中,跨国公司依靠母国的支持才得以向海外扩张,母国的政策对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影响着母国与东道国的外交关系。公司的倾向是最大化自由以免于母国和东道国对它们活动的限制。随着跨国公司的成长和扩张其自身实力不断增强,试图利用这种实力来影响母国外交政策,甚至会联合东道国反对母国政府政策,以便有利于公司自身的利益。

(三)对东道国的文化影响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是民主输出。大多数西方跨国公司认为这种安全的投资环境只有民主国家可以提供。但西方跨国公司极力宣传的西方民主制度优越性并不一定适合东道国当地实际,这带有强烈的文化霸权意味。在文化渗透方面,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时候,也会把母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传播到东道国。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影响出现问题的原因探究

从东道国国内发展来看,东道国有关跨国公司管制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是导致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其次,东道国为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推动本国发展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垄断发展。从跨国公司本身来看,跨国公司经济性不容忽视,其本质是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利用其资金、技术等优势,对东道国市场进行垄断,对东道国企业进行打压,严重制约东道国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国际机制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也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发展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法律和意识层面均有较大的差距,使得国际社会目前对跨国公司的管制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道国的应对举措

(一)对跨国公司加强监管,规范引导

在东道国政府的正常运行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性质,因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利润的增值,但东道国在利用市场调节,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同时,也要对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大肆扩张的监管。东道国在引进外资时,应该有选择的引进,而不是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发展。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可以确定经济交易的博弈规则,构建组织制度,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法律法规均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东道国政府要确保市场自由竞争秩序的普遍存在并稳定发挥作用,国家要立法规定禁止和制裁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加快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当今国际竞争以市场为导向,因此东道国不仅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更要注重培养本土企业的竞争能力。要不断的引进、培养先进人才,提升技术提升本土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以及东道国要注重外资引进和品牌自主相结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东道国本地经济发展,促进东道国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带有的政治因素影响对东道国主权有一定侵害,带有的逐利性可能会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带来威胁。因此,东道国要采取适应政策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在本国规范发展,同时要规避跨国公司带来的霸权、垄断等风险。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吉尔平.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M].钟飞腾,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2]宋亚非.跨国公司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伊普.全球战略[M].程卫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宝胜.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4(1).

[5]高杰,经晓云.论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J].生产力研究,2011(3).

[6]张丽萍.跨国公司加强跨境资金管理的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