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工作思路范例6篇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 党建联合会 高校 学生党建

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质量为根本,与时俱进,及时创新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模式,建立科学的学生党员培养管理体制,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校的党建工作仍然面临学生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党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党建和团建“两张皮”问题等诸多挑战。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深入挖掘原因,积极探索学生党建的新模式,成立了学生党建联合会。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我国教育方针的转变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我国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和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数量都有所增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的思想特征,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1.学生党建工作整合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和基层学生党支部数量在整体上有所增加,加大了高校二级党组织对学生党支部统筹协调发展的难度。从宏观上看,高校基层党支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难以在学生党支部之间形成支部结对的长效机制,各支部发展良莠不齐;从微观层面上讲,党支部书记一般多由学生担任,由于学生在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上的缺乏,学生党建工作也相对缺乏吸引力。此外,单个支部开展的活动一般影响力小,资源利用程度低,学生党支部整合力度不够。

2.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滞后

高校中,一般一个二级党委或学生党总支要直接管理一二十个学生党支部,在一些大的院系甚至更多。学生党务工作主要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以及相关的辅导员负责。但是,单纯依靠院系的党建老师统筹学生党支部,工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这样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也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在二级党委和学生党支部之间缺少一个链接,缺少一批政治觉悟高、理论功底深厚、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学生队伍。

3.缺乏完善的党员培养考评机制

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党员意识、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需要通过支部的学习、教育、自评、互评、群众评议等几个环节定期对其进行民主考评。但由于支部书记党务工作经验的缺乏,各支部党员培养考评的标准不一致等因素,导致考评工作未能取得实效。通常情况下,支部里党员培养考评的方式方法会随着支部书记的更换而变更,缺乏连贯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除此之外,对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制度仍不健全,尚未建立起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制度,如评先评优制度、监督制约制度、综合测评制度等,无法对学生党员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

4.学生基层党组织生活缺乏实效性

党支部生活虽然在形式上可以做到定期、定主题、定计划,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弊端,普遍存在以党员发展和转正为主题的组织生活,真正的理论学习和其他党性修养知识的学习较少。在理论学习中,也往往出现以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念报纸、文件等形式来灌输思想、被动学习的现象。有些学生党员往往会被动参加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有些学生党员受到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的冲击,也往往会强调自身利益,把党支部生活看成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个流程,经常借故不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其结果,一是少数党员的信念动摇,党员意识薄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二是一些党支部的组织创造力、凝聚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没有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5.党建和团建相脱节

高校党建带团建,就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基层党组织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带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增强团组织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随着学生党员人数和学生支部数量的增加,学生党员发展以及考评工作任务加重,对团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减弱。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相对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而共青团等其他学生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新颖独特,团员以及群众的参与度比较高,也涌现出来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骨干。然而,由于党建和团建脱节,党员的示范作用并没有辐射到团建中,造成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缺乏入党的积极性,未能被吸纳到学生党建队伍中来。

二、党建联合会的结构框架

为了解决以上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在二级党委和学生党支部之间搭建桥梁——成立学生党建联合会。党建联合会的成立可以协助二级党委统筹协调学生党支部的发展。截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有近200名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40%,分布在本、硕、博9个学生党支部中。党建联合会的成立整合全系学生党建力量,贯通本硕博,增强党建活力,调动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建工作,在工作中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形成学生党建合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开展特色活动,有效指导团建工作,并邀请关工委、学校机关、院系资深党建工作者担任学生党建顾问,指导学生党建工作。其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党建联合会邀请一些学校机关、院系资深党建工作者担任学生党建顾问,指导学生党建工作;由二级党委的副书记和相关的辅导员来担任党建联合会的指导老师,引导党建联合会的发展;挑选几名优秀的学生党员来担任党建联合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学生党建联合会的主要成员由党支部书记和学生会、研究生会主要党员干部担任,吸收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生党建联合会指导、支持党支部的工作。学生党建联合会设主席团、调研秘书部、组织部、网络部、学习宣传部、外联实践部等,既负责院系学生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同时依托整合各个党支部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负责党建联合会的日常运作。

三、党建联合会的运行机制

党建联合会既整合各个党支部力量,又指导各个党支部工作,打开党建工作大门,让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建工作;邀请学校关工委、组织部、学指委、系党政领导担任顾问,使得学生党建工作得到资深党务工作者的亲切指导和帮助。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自成立党建联合会以来,已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

1.组织定位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学生党建联合会紧扣学校发展大局,响应科学发展学习实践活动,为扎实开展此项活动提供支持,实践“深化信念教育,突出实践环节,创新党建机制,激发党建活力,形成工作特色”的工作思路,统筹指导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9个学生党支部的协调发展。党建联合会本身并不是学生支部的领导机构,不与相违背。

2.队伍建设

党建联合会直属于二级党委的领导,其成员主要来自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一个二级党委可以涵盖本、硕、博在内的学生党支部。二级党委党建的负责人在大学生党员中挑选这些政治觉悟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党建联合会的骨干,然后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能力。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的成员主要由学生各支部书记以及其他优秀的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等组成。在二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党建联合会这一平台,加大对学生支部书记的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党员干部的工作潜力。

3.规章制度

党建联合会是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在实践中,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根据工作开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套规章制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委员会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经费使用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组织考核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例会制度》等。这套规章制度为党建联合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组织保证。

4.工作开展

党建联合会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向学生党员以及大学生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开展贴近学生实际而又丰富多彩的党组织生活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党建联合会的具体成效

党建联合会的成立克服了以往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弊端,其框架结构及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应有功能,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

1.党建联合会是激发同学入党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抓手

党建联合会集合学生党员、共青团团员以及学生会、研分会等其他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学生参加,是一支富有活力的学生队伍。党建联合会凝聚这些团体的力量,开展丰富的活动,学生参与程度高,影响范围广,有效地扩大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当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同学们参与党建工作的热情和入党积极性逐渐高涨。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自从2009年成立党建联合会以来,学生入党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全系学生党员的比例为19%,2010年为24%,2011年学生党员比例达到30%,2012年学生党员比例达到40%,且新生递交申请书比率每年均超过80%。

2.党建联合会是丰富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

党建联合会的创立,是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支部生活可以依托这一平台得到有效的开展。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支部活动。开辟创先争优活动博客“数学前锋”、制作“数学系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向校系领导、党员教师和学生发放,让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动态和进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实践氛围;党建联合会结合“支教活动”“全国典型学习活动”和“杰出校友学习”,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来做专题讲座,发挥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党建联合会还组织学生赴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支教活动,收到很好效果。

3.党建联合会是完善预备党员考察机制的一个重要平台

为了提高预备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预备党员的服务意识,加强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考察力度,党建联合会制定了预备党员跟踪引导培养制度。党建联合会倡议全体预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服务他人、回馈社会(例如参与社会实践、党团学生组织挂职、志愿者服务),做到“在实践中成长 、在服务中转正”,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并以此为契机探索预备党员考察新形式,丰富预备党员考察机制。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搭建了各类平台供预备党员选择。包括数学前锋训练营——学业辅导活动、名师讲坛——党建专场、以及师生结对支部共建——乒乓球赛活动、社会实践、团学组织挂职锻炼等。一系列的平台既让预备党员有舞台可以供自身展示,同时也让党员们服务了他人。党建联合会以党员预备期实践展示为载体,在转正大会上进行成果展示,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全体学生公开,使新发展党员切实感受到入党的意义,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并以此为试验点探索预备党员考察机制新形式,增强预备党员的归属感,为积极分子树立榜样。

4.党建联合会是整合学生党建工作资源的一个重要载体

党建联合会在日常运行中,集合多个党支部内的优秀党员骨干来组织整个二级党委学生支部生活的开展,吸纳广大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成员以及其他社团的成员来参与各项活动,党建工作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此外,通过活动的开展以及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团队通过“推优”不断向党组织输送优秀的人才,积极分子以及群众类别的学生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后达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目的,也为其他学生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建联合会还利用自身平台开展一系列的学生活动,直接参与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强化了党组织在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完善了党、团、学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重视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在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是摆在高校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从目前的探索实践看,党建联合会在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调动学生党员干部主体积极性,增强学生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吕忆松,段洪涛,付和平.研究生实验室党支部建设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5,(2).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与其他地区高校不同的特殊性质,其学生来源的民族构成特色明显,多数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以新疆地区高校为例,在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68%以上,且大多数学生属于新疆本地区生源,据调查这些学生的就业区域也是以新疆地区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已成为向本地区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民族地区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和任务,因而民族地区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并且把其作为学校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1.学生党员队伍的党性建设亟待加强

学生党员队伍是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如果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落实到位,那么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积极性就发挥得好,学生党支部核心凝聚力就强。但就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素质教育上还有所欠缺,这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党建工作的进行。高校大学生对党性的认识不足,从根源上说,是由于多数民族地区高校生源的总体素质偏低而造成的。据调查,新疆地区多数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其整体性的思想政治修养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普遍不明显,不能体现出一名党员应有的素质和修养。

2.学生党建工作教育手段缺乏创新性

对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大学生党建工作对高校教育和地区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没能形成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宏观认识。即便是经常在学生党支部中开展一些活动,形式表现也比较单一,多数党支部活动都以学习文件和报告简单敷衍了事,而对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则较少,对于整个党员队伍的素质教育和实践管理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党建工作管理的创新方法和思路。并且多数党支部活动是用来解决新党员的发展,具有目标性的增强党员素质修养活动少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党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参与,而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党支部活动的这真正作用。

3.高校党建工作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承担着发展新党员和党员教育的任务,由于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新时期,受新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个性和品质特征较为突出,对社会或个人成长都具有独立的思维模式,这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颇有难度。再加上近年来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不断增长,但在学校党建队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得学生党建队伍的工作量剧增,难免在党务管理上出现疏漏和不足。据调查,目前多数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工作是由辅导员来承担,并且相当多的辅导老师的党龄和从事党务工作时间较短,缺乏学生党务管理工作经验,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党员队伍的成长和培养。

二、探索新疆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1.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民族地区高校既承担着向学生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使命,有肩负着为本地区培养优质人才和传承区域精神文明和的重任,因而重视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向边疆地区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应将其教育功能与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以确保学生党员队伍的作用发挥。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因而为了保持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工作,为保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政治高度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思想工作当作地区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通过党建教育来帮助大学生把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追求与社会发展目标和民族建设相符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

2.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目前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内容偏于理论阐述,很少使党性教育工作与社会现实以及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教育与实践工作脱离,体会不到党建教育成果在现实社会运用的实际效能,从而降低了高校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而新形势下应从实际出发,增强高校党建教育工作内容的针对性,使其突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和优势,为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其实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生源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那么高校作为一个多民族汇聚地,意味着多种文化需要进行长时期的集中和融合,这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鉴于此,高校党建工作应发挥其作用,如积极发展新党员、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开展学生党支部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大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来感染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突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3.开创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处边远的缘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并且基础教育水平低,但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了实际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变化,并由此激发出积极入党的动机,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学校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开创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素养水平的关键环节。强化高校党组织的教育功能,使当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腐朽思想的发生。高校党建教育能使大学生理性对待社会敏感问题,理性的表达爱国热情,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际学习或就业中,为民族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4.构建高素质的高校党建工作队伍

实践证明,如果想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务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觉悟的思想政治队伍,队伍成员应选择具有丰富党务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者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从校外选聘党务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使党建工作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在党务管理工作中,党员干部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并将入党作为终身奋斗的起点,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对学生党员进行知识教育时,教育内容应体现出时代特征,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发展状况,或者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来进行教育,这会更能体现出党建队伍的高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而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定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顺洪,张华主编,高校党建科学化探索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晓红,顾南宁,当前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剖析及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高职学生;党建

一、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大局

我党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与奋斗,因此,每一代中国人的身上必须牢记我党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社会建设培养与输入人才的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为党吸纳新鲜血液是高职院校开展党建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二)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中国特色的办学方向

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要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因此要一如既往的开展党建工作,在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升。学生党员是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力军,是新时期党员的代表,因此,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的高低,代表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成效,也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

(三)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自身发展

学生的自身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和教学初衷,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对于学生人格的锤炼、能力的提升、党性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因此,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并结合时代教育及学生素质来积极实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素质教育改革。

二、思政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思政课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一是思政教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党路线、方针、政策。二是时刻关注时政新闻,并具有自己的观点与主张。三是思政课教师要熟读经典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与内涵。

(二)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宣讲能力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讲的任务,这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阅读,不单单是个“传话”的过程,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具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能够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进行“有质有量”的宣讲,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执行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这要求教思政课师不仅仅深刻理解最新的党政方针、也充分了解周边的现状,同时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与生活中多看、多思、多想、多说、多辩。

(三)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亲近感

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关心决定的。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想要得到学生充分信任与认同,就必须让学生感觉到亲近感。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关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三、思政课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成为了思政课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

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主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教材的以及时事政治等向学生宣贯党的最新政策,让学生时刻树立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思政课教师是党员发展的指导者

思政课教师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引领者,一是考察有入党意向的学生,指导其撰写入党申请书。二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思政教育,定期开展党课,时刻关注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与思想动态。培养阶段。三是时刻关注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知识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谈话,开展系统思政教育。

(三)思政课教师是培养高职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

政课教师是培养大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为了保证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时刻保持警惕心理,严格要求自身言行,思政课教师定期组织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进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更加深刻、系统的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加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修养。

四、总结

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大局,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的办学方向甚至是学生的自身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思政课教师长期从事思政教育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了如指掌”,因此,思政课教师就成为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党员发展的指导者、培养大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陈占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0(7).

[2]逯-Z-杰.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现象的分析[J].科教导刊,2010(13).

[3]王艳秋.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13(8).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高校院(系);党的建设;政治核心;保证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057 ― 03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治核心是指代表一定阶级执掌权力的行为主体。“政”指的是领导,“治”指的是管理。“政”是方向和主体,“治”是手段和方法,“核心”即中心(指在事物或事情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分)。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既包含著党在政治上对院系实行领导的含义,更强调了增强院(系)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来保障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得以实施的本质要求。高校院(系)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使命,院(系)党组织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直接影响着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和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

一、党组织在院系权力运行中的地位沿革

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就把高校纳入了“延安体制”之中。解放后,高校一直存在着要不要党的领导的论争,高校的领导体制也经历过反复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反复总结经验后作出的正确选择,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院(系)级单位权力运行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系党总支是全系的政治核心

1990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强调了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性。1990年7月17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发〔1990〕12号)指出,系党总支是全系的政治核心。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系的贯彻执行;参与本系行政管理工作重大问题的讨论决定;支持系主任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搞好党的建设;领导全系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系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配合系主任做好本系在选派人员出国等方面的政治审查;领导本系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二)规定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996年3月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的工作;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三)规定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2010年8月,中央重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明确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的6大主要职责: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通过党政联席会,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防腐倡廉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开展工作;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二、关于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院(系)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

院系党政联席会议是讨论决定本单位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作交流、财务经费等重要事项的最高决策形式。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院系按照党政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要求,建立完善本单位的重要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推进依法、民主、科学决策。行政领导全面负责本单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与师资队伍建设、财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行政管理工作;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

(二)院(系)党组织的设置方式

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学校党的委员会批准,设立党的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或直属支部委员会。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对党的委员会。党员100人以下、5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队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或4年;党的总支委员会、直属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和直属支部委员会应当配备必要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

(三)高校院(系)级单位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

院(系)级单位实行什么样的领导体制,实务界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实行系主任负责制。这种体制有利于系党总支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全力做好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依照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模式,系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三是系党总支和系行政共同贯彻落实校党委和校行政的决定,不必规定实行什么体制。中发〔2010〕15号文提出“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其中的含义就是:系级单位要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三、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和外延

(一)在坚持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发挥领导作用

院(系)党组织要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坚持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发挥领导作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院系工作放到这个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进,组织动员教职工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赋予院(系)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落实。一是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行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出台,党组织需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二是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要依靠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党组织应承担起宣传的重担,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决定上来。三是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监督者。院(系)党组织要监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员和群众做到不散布、不发表、不传播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和言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四是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紧密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根本单位的现实条件、发展状况、发展目标,以及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等,制定出正确的在本单位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领导人民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上发挥教育引领作用

宣传思想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党动员群众、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努力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是院(系)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依据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积极挖掘理论宣讲的新优势,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作为重点,把培育社会正能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针对性、主体性和可接受性,做到为教育对象办实事、解难题,让其感到思想政治工作可亲、可敬、可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院(系)党组织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人、用正确的方法教育人,努力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上发挥教育引领作用。

(四)在院(系)级单位“三重一大”问题决策上发挥决策参与作用

党组织要对院(系)级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议、决定的重要措施,事关院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问题,院系权限内的岗位设置、人事调配、晋职晋级、奖励惩处、人才引进、国内进修、选派出国等重要工作,年度经费预算、大额资金使用、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反腐倡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重大突发事件和,依法参与决策,保证院(系)级单位科学发展。如发现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存在与职工合法权益相冲突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意见;如得不到纠正,应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五)在“党管人才”上发挥选人用人育人的孵化服务作用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是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院(系)级单位政治领导关键所在。院(系)党组织要全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抓好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完善制度,集体决定,在选人用人育人中发挥孵化服务作用,包括确定用人标准、研究推荐人选、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培养后备人才等。院(系)级单位重要人员的任免要在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经党委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院(系)级单位依法任用。

(六)在动员师生推动学科建设上发挥凝聚人心作用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院(系)级单位要开展学科建设需要调配整个院系、整合其他院系的资源,院(系)党组织要在凝聚师生推动学科建设上发挥向心力作用,最根本的是开展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科价值观为核心、以学科成员行为准则为外部性的学科文化建设;最核心的是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年轻的党员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使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在制度上得到保证,提高党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七)在维护稳定与舆情掌控上发挥“促进和谐”作用

“维稳”即维持稳定,宗旨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院(系)党组织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健全民主集中制,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和谐文化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制度和阵地建设。院(系)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要下移,注重调研民众对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注重民众对自身利益需求的诉求和表达,要着力改善民情状况,同时要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关注广大网民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

四、简要述评

目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心由宏观体制的层面转向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层面;由追求办学规模转到深化内涵、提升办学质量的新阶段,进一步凸显了“学科建设”在高校中的地位,把学科作为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基本结构,包括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项目申报和管理以及专业和课程建设等,并以此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思路和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党组织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如何与学术权威、权力更好地结合起来等问题,成为高校深化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其涉及的具体操作要求、程序、规范、方法、途径等的明晰化,都是当下院(系)党组织的困惑所在。广大高校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必将在实践中加强探索、思考、研究,努力实现院(系)党组织充分发挥“把握方向、推动发展、守住底线”的关键政治核心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EB/OL〕.http://.cn.

〔2〕《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

〔3〕左超,王瑞杰.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09).

〔4〕李美旭.论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出台背景及其价值基础〔J〕.理论界,2013,(06).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范文5

高等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也是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从宏观层面讲,克服一切困难办好大学教育,既是党在教育事业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重托,是党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纽带。所以,从政治上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该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力度:以让党性强、熟悉教育业务的同志进一步激发主观能动性,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高校产生正能量的评判标准;以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校建设成果满意,作为高校自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从方法上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立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养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各方面。当前,随着成都大学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夯实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增强群众观念,拓宽服务渠道,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重点,不断提升工作针对性和说服力;把以服务强管理,以服务提效能,以服务促发展为手段,不断提升工作作风、干部作风和师风教风;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为方法,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党的生命线,更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主战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首要职责。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更好地凝聚、引领、服务群众,就必须将群众路线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改变“从书本上来、到考试中去”等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真正让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观念入脑入心。

在理论宣传教育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社会各阶层群众自身经历的伟大变化着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用党的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使其坚定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舆论引导上,有重点地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及时主动有效地引导热点话题,回应师生诉求,反映师生心声。注重用事实说话,引导群众明辨是非,有力回击各种歪风邪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舆论话语权。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积极拓展载体、途径和手段,动员师生广泛参与道德文明建设,切实弘扬道德风尚,增强精神力量。

发挥“辅政亲民”作用

宣传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群众,才能确保宣传工作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性质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工作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在新闻报道方面,要转变观念,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要多报道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生、服务地方的成绩;要转变文风,精简、改进和规范政务报道,讲师生爱听的话,关注师生关心的问题,从师生的角度出发去做新闻报道;要主动运用新媒体的语言和视角,用新鲜活泼的方式,增强宣传报道的效果。对常规的政务新闻做出多元化、多角度的报道,真正发挥“辅政亲民”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人文建设。通过在景观建设中融入学校发展历程、校友事迹、廉政文化、特色专业、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和谐自然等要素,提升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弘扬成都大学“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紧紧围绕“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和“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做文章。在评优评奖方面,既要重视评比结果,也要重视评选过程;既要突出典型人物(团队),更要注重弘扬典型事迹。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展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教职员工和优秀学生的风采,起到激发正能量的作用。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大学章程,落实党代会、教代会、工代会责权,行使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职能,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加强廉政监督,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开通校长邮箱,设立职能部门(学院)官方微博等,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贯彻实施。

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建设。按照校、院(部)、班级、社团多层次多维度地部署校园文化活动。校级品牌文化活动体现引领化、精品化,院级品牌文化活动反映专业化、示范化,班级活动强调普及化、日常化,社团活动突出特色化、经常化。尤其是在校级文化活动建设中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认真梳理各单位开展的活动,找准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着力解决工作中的“华而不实”。对全校性的各类会议、仪式、评比表彰等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时间,把握工作节奏。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活动,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宣讲、专题辅导、学习讨论等方式,确保入脑入心。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组织参观法纪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重温有关“”方面的规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党员干部自省自警。开展听取意见工作,定期组织校长接待日、师生座谈会、统战座谈会等,广泛深入地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结束语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范文6

学校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发挥学校团队组织生力军作用的根本保证,是确保学校团建工作政治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近一年来,我校党支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延伸工作手臂,大胆探索新时期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崭新思路。现将这一年来我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把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基础建设

每学期初,学校党支部召开团建工作专门会议,研究如何经常深入团组织、了解团工作、指导团组织抓好团的组织建设工作,并由党支部副书记陈名精负责团建工作。在党组织的关心下,召开了学校第xx届学生会换届选举大会,以严格、规范的程序选举组建了新一届团委委员、学生委员,开拓进取的新一届学生会班子使团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党支部将团的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团的工作经常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深入青年、了解青年思想动态,经常对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为团建出谋划策,给团的工作指点迷津,将党建与团建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

二、坚持“德育为首”工作计划,明确“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制订一个周密的党建带团建的要作计划,并将其列入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坚持德育为首,提高团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管理为主转化为教育为主,把教育放到突出的位置。要做到“两个一样”,即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外一个样,毕业前与毕业后一个样。从而进一步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去影响社会上的其他人,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确立了党支部书记总指导、党支部副书记具体指导、团委书记自编自导的总体工作思路。

校党支部每学期要求团委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分层次、按阶段推进。举办了三月文明礼貌月系列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普法知识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爱心捐助等传统美德,自觉白抵制自私自利、自暴自弃、拉帮结派、明哲保身等消极思想;在教师中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团结协作、锐意教改、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自觉纠正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墨守成规、斤斤计较等不良思想。在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年我校学生总数达到3600余人,因此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团委等部门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确保所有学生安全、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建立“四同步”制度,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为确保党建带团建的“四同步”,校党支部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党团联系例会制度、积极分子培训制度、推优入党制度、民主评议考核团建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