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现阶段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现状,分析了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局,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保证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关键词: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食品安全;解决对策

近年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其中食品生产企业有着门槛低、技术含量低、投资少的优势,因此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16)》显示,食品企业目前总体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不够高,2016年大中型规模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只占食品工业企业数的15.4%,食品产业规模集约化水平低,大中型企业偏少,中小企业仍占大多数[1]。

1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活跃地方经济、吸收就业、适应市场需求与促进新兴产品发展方面起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落后于大规模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2012年老酸奶、果冻等食品中查出工业明胶事件,2013年进口奶粉造假事件、福喜过期肉事件,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过期食品流入面包房、澳妙可婴幼儿配方奶粉篡改产品保质期、鱼肝油违规生产成婴幼儿食品事件,2016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红参造假掺红糖事件等。这些都是中小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缺失所导致的恶性事件[2]。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食品产业的顺利发展,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建立了基本的食品安全生产可追溯体系,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和抽检,对食品安全问题加大处罚力度等,有效地保证了食品的安全生产。在政府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举措下,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多数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已有很大改观,包括积极导入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厂区和车间的环境建设也可基本满足要求,同时通过重视原辅料采购、生产卫生等规范管理,产品合格率趋于稳定。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显示,2018年全年共完成24.9万批次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检任务,样品合格率为97.6%,比2014年提高2.9个百分点。但应该看到的是,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在质量意识有所增强的同时,仍存在质量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执行不充分的普遍现象。

2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局

2.1企业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质量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多数中小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采用垂直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且多注重生产和销售,导致引入的质量管理体系或管理制度无法真正起作用,质量管理仍然是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薄弱环节[1]。

2.2全员参与无法推行

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实施过程管理,因此必须强调全员参与,但目前多数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质量意识淡薄,认为质量工作是品管部门的事情,对相关培训不重视,漠视规则,使得质量工作人员孤身奋战,质量工作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2.3质量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在国家强调食品生产企业对于所生产的产品承担主体责任的大背景下,质量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批批检验、制定各类标准规范文件、可追溯体系建立和维护等多项内容,涉及面广,工作繁重。但由于全员参与无法推行,其他诸如生产、采购、仓储等部门应执行的质量相关工作也落在了食品管理部门,如各类记录表格的填写,生产环境、卫生操作、仓储条件的等规范的执行,供应商资质确认等,质量管理人员无法一一兼顾,最终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3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困局

3.1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效益与质量管理投入之间的矛盾

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通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利润低。同时,国家对食品企业的要求逐年提高,如出厂必须批批检验、采购应索证索票、全程可追溯、台账记录覆盖面广且保存期限长等,造成质量管理工作量多且严格,责任重大,这就需要企业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效益与投入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

3.2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现实情况的矛盾

企业利润低,则员工工资水平整体偏低,“招工难”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基层员工整体年龄大、素质低,对规则不理解、不愿遵守,或员工流动性大,培训难以开展和延续,这就造成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等执行不到位,进而可能产生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此外,中小型企业多位于市郊或偏远县市,待遇条件一般,发展空间有限,无法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现实情况的矛盾同样巨大。

4解决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困局的对策

4.1从国家和政府层面考虑的对策

4.1.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鼓励不同规模企业的合作

对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食品生产企业,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分阶段、分步骤地淘汰规模小、产能低、意识差、工艺严重落后的食品生产企业,提高食品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通过品牌建设和风险控制,促进食品行业规范生产和健康发展。翁志辉等[4]学者认为,政府应鼓励不同规模企业的合作,通过创建行业协会等平台,以及给予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并促成大规模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联合、控股等方式与中小型企业合作,提高活力;中小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除获取资金、技术支持外,可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4.1.2提供基础的检测服务平台,加大支持和补助

目前,本着自身长足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愿意关注产品检验,但受限于人才流失、检验技术不足、检验成本高、周期长等现实问题。建议由政府建立面向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测基础平台,在各区、县市建立能够满足食品生产企业出厂检验要求的检验机构,增加企业委托检验的补贴,切实解决在初步发展阶段的中小型企业实行出厂批批检验的实际困难。同时,建议出台扶持政策,组织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上规模企业组成技术平台,为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培训、科技帮扶等全方位的技术服务[4],解决企业实际的技术难题。

4.1.3加大金融和财税支持,扶持企业发展

政府应恰当应用金融和财税的支持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采取减税、免税、人才引进补贴等措施,重点支持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质量标准建设。

4.1.4转变观念,从重监管转为服务和监管并重

政府部门应坚持服务和监管并重,在坚持严监管的同时,关注企业实际需要,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食品企业提出个性化的监管要求和服务导向,精简各项审批程序,支持企业导入GMP、HACCP等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理念,提供政策扶持等,从定制化服务中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4.2从企业方面思考的对策

4.2.1重视道德教育,普及法律法规,积极转变观念

中小企业负责人应身体力行,认识到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是食品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并在行动上支持质量工作的开展。企业应通过培训,向员工宣贯“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等基本道德观念,同时普及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和处罚规定等,在企业中努力营造重视质量管理的文化环境。通过一系列工作转变员工观念,不断强化质量是过程中产生的理念,必须由全员参与来实现食品安全,将质量工作贯穿始终。

4.2.2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产业自动化水平

传统的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工艺,不仅效率低下,且因生产布局不科学、工艺落后等原因容易带来人员污染等风险。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过程环节影响,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中小企业效益。

4.2.3进行中小企业品牌创新

走品牌创新道路,是企业走向长足发展的途径之一。中小企业不应以逐利为唯一目的,而更应看到自身创立时间短、规模小的短板,从发展初期就有意识地培育和营销品牌。例如,可以逐步从单一优势产品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大影响,可以从本地发展逐步走出去,可以在传统营销手段基础上借助现代化互联网技术进行多种形式和渠道的特色营销,扩大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5]。

4.2.4重视人才培养,切实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人才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基石。中小企业应在岗位职责创新、人才培养和上升渠道上下功夫,依据不同岗位和层次的员工因材施教,不断更新培训手段和途径,使员工掌握岗位要求的同时,也为其创造实践和发展平台,通过人才培养促使企业能够真正推行科学质量管理制度。

4.3从社会方面考虑的对策

4.3.1加大社会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长期以来,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极高,导致一部分人为了博眼球,不惜造谣、传谣来妖魔化食品行业,造成公众对食品行业信任度低的不良局面。为扭转该形势,各类食品企业可以借助食品行业协会、政府平台等机构通过多媒体宣传、食品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组织食品企业的参观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公众走近食品企业尤其是规模小但管理规范的中小食品企业,逐步消除公众对食品企业的负面印象,为食品行业发展创造友好和谐的环境。

4.3.2适应新媒体时期的媒体监督环境,拓展维护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媒体是监督各行业发展的双刃剑。新媒体时期,对于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政府和企业不应无视和粗暴的对待媒体,而应该主动向媒体传递正确的信息对其加以引导,以开放平等的姿态寻求媒体的信任和合作。让市场和监管部门来严惩不良厂家,让媒体的准确宣传来平息谣言,维护和促进遵纪守法的食品企业的成长,真正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作为我国食品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稳定国家食品安全局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应充分、有效地开展,从以上深入研究中可以了解到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困局,并从多层次、多方面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规范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率,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斌.中小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以YH公司为例[D].福州:闽江学院,2019.

[2]张青.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7.

[3]陈小葵.构建中国中小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J].中国食品,2010(8):44-47.

[4]翁志辉,吴越,林海清,等.借鉴台湾经验扶持福建小微型食品加工企业发展[J].台湾农业探索,2015(6):21-23.

[5]张峰基.我国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50):230-231.

作者:蒋秋枫 单位:食管家(福建)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