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信息化管理探索

班级信息化管理探索

摘要:

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出发,阐述信息技术在班级日常管理、师生交流、主题班会、班级文化以及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班级管理;家校共育;班级文化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这不仅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现代化,而且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更新。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对于班级管理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运行。一方面,随着合班并校的迅速发展,班级人数也随之增多,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班主任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充足的时间用于和学生交流,增进情感,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工作的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使班级资料系统化。班级资料包括学生的通讯录、电子照片、兴趣特长、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考试成绩、行为评价等,完整地记载着学生的基本信息,全面记录着学生的成长历程。利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的日常管理系统规范化和自动化,有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如将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通过建立成绩管理电子表格,然后输入电脑,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为科任教师提供现实依据。利用信息技术,维护日常班级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都有一种喜欢表现的欲望,渴望自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被别人表扬和欣赏。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把班级的优秀学生,用数码相机拍成照片,放在橱窗里进行展示,既能给优等生以鼓励,又能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也可把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早晨跑操、运动会、文艺演出等)的视频,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欣赏、交流和评价,有利于改变过去那种口头说教的形式,便于学生在情境中加深体验,激发集体荣誉感。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发现优点,找出不足,从而自我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此外,由于班主任还兼着教学任务,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把作业批改意见发在网上,让学生自主理解和评价;也可鼓励学生通过班级网站发表习作和学习心得,通过互相欣赏、交流和评论,指出优劣之处。

3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网络具有隐蔽性,由于这个特点,使很多学生喜爱上网聊天、交友。利用这个特点,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QQ群,时刻与学生保持联系,与学生在QQ里交流意见,畅所欲言,以此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对于一些不好当面讲的话,学生还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传递,及时向教师传递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获悉班级的最新动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使思想教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班级管理,与同学进行网上对话,鼓励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畅谈自己的看法,诱导学生建言献策,提出班级管理的“金点子”。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学生的心理更加丰富,过去那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采用新颖活泼的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这方面,信息技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初中学生往往有一种“自闭症”,有事不愿意与别人说,就是和教师、同学、家长也不愿意交流,而宁愿把问题放在心里。当问题越积越多,成为解不开的疙瘩时,就容易出现烦躁不安、乱发脾气的现象,成为一种心理疾患。这种疾患如果不及时解决,往往趋于严重化,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网络的隐蔽性特点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疾患,班主任可以采用QQ聊天的方式,通过和学生自由交谈,诱导他们说出心中的秘密;或通过学生反映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解决。这种方式有利于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交流时的安全感,使学生主动接受心理辅导。

5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班会的实效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以前的班会一般是班主任在台上说教,要么强调纪律、卫生、安全情况,要么总结一周来班级中存在的成绩与不足,或对班级以后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和布置。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教育内容单一枯燥,教育方法机械陈旧,学生只是聆听教师的教诲,执行教师下达的任务,而不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效率低下。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班会,则会使班会内容生动而形象,班会形式丰富而具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主性和创新性,寓教于乐,起到使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开展“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题班会时,开始先播放雷锋的生平录像,再针对班级的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最后全班对“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这一话题进行辩论。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又能在讨论中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真正受到一次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在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主题班会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课前从网上下载观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现代儿童教育家孙云晓“道德的核心是习惯”,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等育人哲理和指示,又下载观看北京一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一应聘青年因对地上的垃圾熟视无睹而未被录用的视频,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真实感受到这次班会的震撼,立志做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学生。这种班会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既发展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激发了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真实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同样,在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及感恩教育等主题班会时,也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网上搜索相关视频,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认真思考和分析,有所收获,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6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成员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无形中影响并制约着每一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为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指引着方向,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和互联网已普及全国,走进大多数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受到网络的冲击。由于初中生年龄还小,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容易上网成瘾,浪费精力,影响学习,同时还会受到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对班级管理的呼唤。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一般只把目光放在教室的美化上,而对班级精神的塑造比较忽视。这种单一的班级文化,影响和制约了班级文化建设效率的提高。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班级文化建设必须根据班级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开辟信息化时代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班级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自主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去感染、浸润学生的人格。例如: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方面,可通过开发学习软件,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在利用班级文化熏陶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方面,可通过建立家乡专题网站,把家乡的革命历史(如抗日战争时期的黑铁山起义等)搬到网上,让学生了解那个时期的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思考现在怎么办的问题;在宣传方面,可通过建立网上家园网站,介绍学校的发展变化,以促进学生形成共同的目标,增强班级师生的凝聚力。

7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家校联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就像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家校共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家校沟通的方式很多,有利于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8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是一项烦琐而又艰巨的工作,班主任应不断关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发展变化,探索育人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正确把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代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蒋鸣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方向与探索[R].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2004.

[2]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3):3-6.

作者:史喜平 黄丽霞 单位: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 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