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论文

1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就对高校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研究。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出现的各种危机也越来越多,学者们也因此对教育危机展开了更多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研究已经由定性化研究进入定量化研究的阶段,建立了多种以数学计量为基础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模型和仿真系统,如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1986)、米特罗夫的五阶段模型(1994)和最基本的三阶段模型。这些模型的提出给高校危机的阶段化管理提供了方向。国内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高校危机事件频发,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集中,国内高校危机管理研究发展较快。李兆燕认为高校危机管理体系还并不完善;白涛等学者也从危机及危机管理的概念出发,阐释高校危机、危机管理的很多方面,并提出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基本框架。此外,韦庆辛、曲涛、张英红、何元庆等人也对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作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国内外对高校危机管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专业性、系统性方面仍显不足,对管理模型的研究有所欠缺。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具有互动性、及时性、海量性、共享性,新媒体传播内容呈碎片化等特点,高校危机事件又衍生出许多传统危机事件没有的特点和特性。高校必须针对这一新情况、新特点,对高校危机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应对策略。

2新媒体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影响

2.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变化特点

2.1.1高校群体间危机信息传播方式互动性增强

传统媒体下信息的传播形式较少,并且信息传递方式多为单向传递,传播受众不能进行有效反馈,互动性较小。随着技术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加,新媒体信息有了很强的互动性,危机事件发生后,大学生群体可以更容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自由、讨论、交流信息,接受者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递当中。这使得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各种言论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广泛传播。高校危机事件很容易因此被夸大甚至扭曲,大大增加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工作难度。

2.1.2高校危机信息传播范围大

传统媒体传播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危机信息无法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很广的范围。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信息不可能局限于学校内部,一旦危机事件在高校发生,会在短时间内病毒式地传播开来,其传播覆盖面是传统高校危机事件所无法比拟的,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信息渠道传播开来,甚至跨越国界。

2.1.3高校危机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传统的高校信息传播方式多为“一对一”或“一对多”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更容易中断,也易于控制,但是新媒体传播更新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传播方式多为“多对多”,信息接收者也会成为信息的源,因此信息会病毒式地在短时间内蔓延开来。如果发生危机事件,大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对危机事件关注、围观、分享、转载,迅速吸引群众眼球,使得信息迅速传播,许多焦点问题往往会迅速散布到校园内。

2.1.4高校信息流言可控性低,安全性低

高校传统信息来源少,易控制。但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迅速,传播广泛,不易控制,所以容易出现很多恶意流言或煽动性的假消息。当代大学生仍不成熟,学生对自己信息的后果和法律责任意识不到位,容易出现盲目跟风行为,在信息传递时,并未对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自己传递信息行为进行思考。而新媒体本身是便于消息扩散的,因此容易出现危机信息被放大、传播失控的局面。

2.1.5高校危机信息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

新媒体环境下,一般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对信息有容量控制,因此高校信息传播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单一的碎片化信息无法展示事件全貌。但是高校危机事件一般都比较复杂,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全部信息。再加上高校学生思考不成熟,导致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信息的传播片面化,很难通过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了解到整个事件的全貌,往往使信息受众群体忽视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对事件作出错误解读。

2.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变化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问题

2.2.1传统的危机管理领导机构有待完善

传统的危机管理机构主要由学校领导、学工部、保卫处等职能部门组成,这样的管理机构虽然能够处理一些危机事件,但已经不能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取得良好效果;当前大多数领导小组由于事先没有合理安排管理人员,缺乏网络平台管理人员,无法对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和预控,也无法有效建立相应的引导和培训机制。

2.2.2传统的危机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传统的危机管理观念中,危机的发生和传播需要较长的过程。但是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危机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大学生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及时关注、围观、分享、转载,使信息得到迅速传播,许多危机信息往往会迅速散布到校园内。原有的危机预警系统有一个传播的过程,已经不能有效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必须构建新的危机预警系统,并且在危机预警系统中建立高校危机预案。其次,大部分高校危机管理部门还没有针对新媒体的新特征建立有针对性的职能部门,忽视危机管理的专业化需求。

2.2.3危机管理理念缺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公关意识不够

大部分高校对新媒体给高校危机带来的改变认识还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媒体公关是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是指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的方法应对和化解危机,帮助组织控制事态、解决矛盾、处理纠纷、化解冲突、引导舆论、维持关系、争取支持、重建信心、挽回影响、重塑形象。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和信息的传播快速且广泛,因此对媒体公关管理要求更高,更需要具备科学意识,采用科学方法。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调整策略建议

3.1事前加强危机管理领导机构建设

建设信息预警小组以及危机预警小组,小组人员分布在QQ、微信、微博、微课等各大新媒体媒介中;建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小组不仅应该包括学校及学院领导、学工部、保卫处成员,还应该包括信息预警小组成员。建立系统的网络运营平台,加强维护,加强新媒体平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网站即时信息。平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及引导,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

3.2事中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的实效性,快速理智地进行控制

危机事件发生时,为避免不良消息传播,给学校和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学校管理人员应及时利用校园BBS、QQ、微信、微博、微课等新媒体工具,及时向校内人员和社会公布事件相关信息,掌握信息主导权,确保危机信息的正确和可控。

3.3事后总结、信息并资料归档

危机事件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将处理方式和结果在新媒体平台上,保持公开透明;还要将有关危机资料整理归档,建立完备的危机管理档案,作为以后管理的借鉴和警示;同时,也要针对其他可能引发的后续危机进行风险预测,防患于未然。

作者:陈启胜 周瑞 徐志 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