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管理的提升策略3篇

城市社区管理的提升策略3篇

第一篇

一、我国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弊端,社区居委会改革内卷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街道职能定位就是错误的。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居委会的职责是协助政府部门管理,并且应该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来实现。并且居委会处于压力型政治的最低端,根据漏斗效应,政府的许多事物就全部到了居委会这里。导致了居委会该管的管不了,不该管的管了。同时,因为居委会不能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和人事管理权,使得居委会变成了行政机关的腿脚,自治权更加难以实现。居委会上要传递政府的信息,下要表达居民的意愿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角色中,居委会的改革就先入了内卷化发展中。

2.居民自主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较弱

在当前我国的社区管理当中,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政府倡导的阶段。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和体制的影响,许多居民把参与社区管理看成是管理者的事情。在对成都三圣乡的实证调研中发现,居民只对于政府给予的许多经济利益感兴趣,在居民参与管理这个方面大多数人选择在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下服从安排。这就尤其要求我们在建设社区的时候大力发展基层民主。

3.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不足,素质不高

根据实证研究的一项调查,在提到社区居委会的时候,有超过90%的调查者首先联想到的是戴红袖套的大妈大婶。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社区管理工作者给老百姓留下的印象是不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社区工作者工资薪酬不高,大多数工作者没有社区管理教育的背景,这使得在社区工作中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水平不足。

二、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选择

1.划分政府职能,建立社区管理专门组织

政府应当转变职能,借鉴上海模式经验把管理社区的组织分为多个系统,划分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分清各个系统的责任,实行问责制度。同时政府应当在法律上进行授权,改变条块状模式,让居委会能够合理合法的管该管之事。

2.推行基层民主自治,增强社区成员归属感

要不断引导社区成员对本社区的同一认识,提高社区生活条件,解决社区就业,合理处理社区的人际关系,引导居民参加社区活动更好的繁荣社区文化发展,将社区的互动和反馈机制纳入社区管理的日常工作中。

3.“以人为本”,完善社区人才管理机制

社区服务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条件,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居民习惯进行规划。同时要早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引入考核机制,加强社区志愿者服务,提高志愿者的参与意识,实行目标管理的方法,加强工作人员对工作目前的认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4.加快社区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

遵循法治本意是社区创新管理理论当中的一条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法制假设本身就是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的。社区的法制建设要求政企分开,给予社区充分的自治权利,改变以往以政府为主导的直接干预模式为间接干预模式。通过法制建设来保障社区发展的成果。

三、总结

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政府由曾经的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服务者,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会分离很多社会文化管理的职能出来。而接管这部分职能的民间组织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了增强管理社会的力量就要大力拓宽社区经济来源,为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通过对以上要素的描述,抽象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应当是一个以人为本,依法治理,管理科学,结构合理的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的强大系统。社区管理模式应当把以人为本做为根本原则,在以人为本的原则的指导下,坚持依法治理,依靠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同时关注社区居民需求,同时在工作中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建立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

作者:杜娟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第二篇

一、两个社区的现状及取得的工作成效

社区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地将社区党建工作融入到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之中,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特色。钟楼社区充分挖掘辖区内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成立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歌舞队、老年人柔力球队、老年迪斯科表演队、老年时装表演队等群众性文化组织;朝阳西社区以发展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为主,先后组建了太极拳、夕阳红红歌队、梨园春戏剧队、健身体操队等多支社区文艺队伍,通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增进感情、陶冶情操,切实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此外,朝阳西社区还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社区文化建设,创办了“青少年法制学校”,从青少年的思想入手,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知识教育,并不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预警信息、送法进课堂、举办法律研讨会、模拟法庭等,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学法、懂法、守法。

二、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钟楼、朝阳西街两个社区虽然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但面对居民的需求和期盼,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工作中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社区共驻共建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区域化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还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没有纵向的隶属关系,没有强制性的组织约束,因此不少驻区单位对参与社区共建还只是停留在信息沟通上,对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的支持缺乏政治上的自觉性,工作上的主动性,缺乏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有效措施。社区在职党员和一些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不愿在社区亮明党员身份,发挥作用。

(二)社区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工作任务量增加,从企业和政府剥离出来的就业、医疗、计生、养老、退休人员管理等社会性事务和职能全部交由社区承接,社区日常工作有30多个方面近70项。社区工作者既要完成中心性工作和日常事务,还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临时性工作,处于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三)社区服务工作创新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缺乏城市管理的经验,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方法简单,手段措施不多,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直接影响社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城市社区管理的几点思考

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重大课题,其核心就是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应该继续在三个方面下工夫、做文章。

(一)加强协调探索社区管理创新有效途径

要进一步完善共驻共建机制。要理顺街道社区党组织与社区辖区单位的关系,明确街道党委与辖区所属社会组织党组织之间的工作指导关系,与辖区内的市属单位党组织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关系,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协调机制,构建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要按照社区与企业共建、增强发展活力,社区与机关共建、提升服务水平,社区与学校共建、强化文化教育,社区与物业共建、共建温馨家园的方式,努力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使社区党组织成为服务居民的主心骨,在加强城市社区管理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要全面落实“三六九”运行机制。要大力推进“三选一聘”机制,进一步建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警务室和社会组织“六位一体”运行机制,积极搭建教育、医疗、养老、治安、帮教、调解、家政、物业、文化九个服务平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真正把运河社区打造成维护稳定、构筑和谐的坚实堡垒。

(二)示范带动壮大服务队伍

要坚持以深化街道社区党群共建活动为主要方式,采取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党建带工建的方式,让党员先行做示范,引导群众积极来参与,不断壮大服务队伍,扩大服务组织,特别要大力宣传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居民的先进典型,示范带动,辐射延伸,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区的新气象。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做好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工作业务熟、创新实干的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根据社区工作实际,由各街道党委统一组织、分步实施,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对社区干部尤其是“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社区管理、公共服务、和谐创建、群众工作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增强其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其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的本领。同时,健全社区工作人员激励保障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每年适当提高其经济待遇,加大政治上荣誉激励,开辟优秀社区干部的“上升”路径,在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中享受优惠,特别优秀的推荐到街道任职,让社区工作者生活上有保障、政治上有盼头,从而更好地扎根社区、服务基层、奉献居民。

作者:马倩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第三篇

1概念界定

社区的构成一般有6个基本要素:①一定的地域;②一定规模数量的居民;③特定的文化;④共同的认同心理和归属感;⑤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⑥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机构。由此,笔者以为,社区是指在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组织,是衔接政府和个人、承接政府分离出来的管理一定区域内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该社会组织创造社会规范或制度,行使社会管理功能,其成员是彼此联系,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生活在共同区域内,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关系。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人员比较聚集、人口密度比较高,以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为基础性的活动方式,社会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社区。与农村社区相比,它除了其经济活动是以非农产业生产为主要活动内容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人员比较聚集,人口密度比较大;第二,社区组成人员的异质化程度比较高,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强;第三,以非农业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而且比较频繁;第四,社区由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我国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辖区以及各种单位大院、居民小区等都被冠以“社区”的称呼。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城市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一定的集体归属感,且大多数人都从事工商业或其他服务行业,并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口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法定社区,主要是指具有法定地位,与其他社区的界限比较明确的社区,即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②自然社区,是指城市内新建的各种住宅小区、居民小区、城中村以及城市新市民居住的村落;③功能社区,是指从事单一或同类社会活动的个人所造成的社区,如大学、单位大院等。

2我国中东部城市社区管理的先进模式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社区管理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各城市纷纷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社会管理问题,而且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当地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我国中、东部城市在社区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上勇于改革,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涌现了“沈阳市社区管理模式”、“上海市社区管理模式”、“武汉市社区管理模式”、“青岛市社区管理模式”等以城市名称命名的社区管理模式。

2.1沈阳市社区管理模式

沈阳市社区管理模式,它以街道辖区下的各居委会之间的自然街道和一定的居民规模(一般以1000-2000户居民为界限)为基础划分社区,并且在各社区内部建立类似于领导机构的社区党组织、类似于决策机构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类似于议事机构的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类似于执行机构的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组织。这4个社区组织框架的建立,使社区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制约性有了明显的增强,有效地保证社区各项功能的发挥,保证社区的自治方向,防止行政化和自身的官僚化。1998年下半年,沈阳市在民政部指导下,全面展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1999年,沈阳市在社区管理方面选择了“社区组织自治模式”,该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将社区定位于城市居民生活自治共同体,并赋予社区一定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主权。也就是说,沈阳市从性质、功能、区域3个不同角度对社区做了重新的定位和部署:①在性质上,社区是以一定区域内城市居民的共同利益为纽带、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核心的自治共同体;②在功能上,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着重点是恢复社区委员会的自主权和提升社区的自我组织的功能;③在区域上,社区的管辖区域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居民委员会,它既不同于上海市市辖区下属的街道行政社区,也不同于过去的居民委员会辖区。2000年沈阳市赋予社区相应的权力,明确其相互的关系,首先是将自治权还给社区;其次是给社区以协管权;最后是赋予社区以监督权。这种通过规模调整将资源进一步整合的做法,使各种资源有效融入社区,成为社区发展的一个构成要素,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社区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推进社区自我管理的民主化。

2.2上海市社区管理模式

上海市在社区管理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并形成了具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在上海市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管理体制中,“两级政府”是指直辖市政府、市辖区区政府;“三级管理”是指直辖市、市辖区和街道的管理,着重强调街道层面的自我管理;“四级落实”是指直辖市、市辖区、街道、居民委员会四级的组织落实。这一管理体制的着重点在于加强街道和居民委员会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直辖市、市辖区两级政府要逐步放权给街道或者社区,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社区管理体制。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上海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管理体制不仅获得了国家民政部大力倡导,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一种社区自我管理体制。在我们看来,这种社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直辖市(或副省级市、省辖市)一级设立社区管理的领导机构,在市辖区一级建立社区管理的指导机构,在街道一级成立社区委员会。

2.3武汉市社区管理模式

武汉市社区管理模式,它具体是指江汉区效仿沈阳市的社区定位,在合理划分社区规模的基础上,将社区定位与“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并着眼于以主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区自治为改革取向的社区管理模式。由此可见,武汉市江汉区社区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它是在1999年沈阳市社区管理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要为培育社区自治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社区摆脱政府“腿”的角色。它是以创新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构建有效运转的城市基层自治组织为中心,以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社会政治稳定机制和现代城市管理体制为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2.4青岛市社区管理模式

青岛市社区管理模式经历了一个形成、逐步深化、直至定型的发展过程。根据形势需要,从1996到1998年,青岛市政府为了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实现社区管理方式的新变革,主要是学习和模仿上海市社区管理模式。其具体做法是:①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办事处层面;②将社区服务作为民心工程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形成联动,一旦形成成功经验就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从而掀起社区建设的热潮;③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核心,三套工作体系”的青岛市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它是以原有的市辖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组织为依托,充分利用原有各级组织的管理功能和资源设施,在不同层面上延伸社区服务功能,赋予社区服务以更多的管理职能和服务内容,在社区服务中转变最初的行政管理职能,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社区管理成效[10]。

3我国西部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国内中东部城市在社区管理方面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先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这是我们其他城市进行社区管理创新和探索、选择社区管理模式的前提和立足点。虽然国内不同城市社区发展各具特色,但是城市社区管理的参与主体大致相同,主要是政府、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NGO)和社区居民。根据城市社区管理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和关系各具形态,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三大方式,即社区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合作型(亦称混合型)3种模式。这3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对当前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城市社区管理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前文论及的4种社区管理模式,是以城市名称而命名的,不同于以城市社区管理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和关系来划分的社区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合作型(亦称混合型)3种模式。笔者姑且将前文以城市名称而命名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称之为实践操作层面的社区管理模式,这一类型的社区管理模式现在不仅有很多种,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社区管理方面的成功探索还会有更多种;而依据城市社区管理主体的权利义务划分及其相互关系来区分的社区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合作型(亦称混合型)3种模式,定义为理论形态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不管是现存还是未来发展,这一层面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只有这3种。本文将在理论形态的层面考察西部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路径创新问题。

我国西部城市社区管理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城市居民社区意识淡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不是很积极,以致于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当发挥很大作用的民间组织还很不发达。因此,要搞好城市社区管理,一定要协调各方的力量,充分调动各种各类主体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创造性。众所周知,城市社区管理的性质应该是群众性的自我管理,社区居民在社区活动中既是社区管理的主体,又是社区管理的客体;社区居民既有权对社区管理提出要求,又要为社区管理尽自己的义务。但是各个城市中的两级政府(市一级政府:可能是直辖市、副省级市、省辖市、县级市政府,市辖区政府,个别省辖市和县级市的社区只涉及一级政府———笔者注)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具体到城市社区的不同定位,有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办事处,那么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就只涉及到上述城市中的两级政府;有将社区定位于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居民委员会,那么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就不只涉及到上述城市中的两级政府,还需要考虑街道办事处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只是考虑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的城市两级政府,未涉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街道办事处作用和影响,特此加以说明。

4我国西部城市社区管理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我国西部城市社区管理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地区差异很大,我们应在借鉴国内中东部城市社区管理先进模式时,结合我国西部城市社区管理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1自治型管理模式

对于那些社区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准较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程度、参与能力、居民素质等较高以及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认同度较高、社区自治程度较高的社区,可以采取社区自治型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这类社区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社区基础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社区居民就会有条件、有兴趣去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社区居民文化程度、参与能力、素质较高,社区居民就有能力参加、组织社区的各项活动。这些社区居民的绝大部分是学校教学人员、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公务人员或者是有关方面取得成功的人士等,这些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社区活动参与能力相对较高,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度比较高,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意愿,此时只需要社区所在两级政府予以适当的指导和监督即可。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城市社区在西部地区应该是占比不大。

4.2合作型管理模式

对于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户籍改革或松动,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进入城市社区,扩大了社区工作的对象;另外,城市中的城中村改造或者城市新市民的出现也会形成新的社区,这些新的社区要建立其独有的管理模式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和城市两级政府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些社区所在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程度、参与能力、居民素质等相对较低,达不到自治的程度,可以采取合作型管理模式。

4.3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小城市以及一些县级市,如新疆、西藏、青海等沙漠、草原、高原地区的中小城市,由于社区所在城市经济社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社区居民相互交流比较少,社区居民对于所在社区认同度不高,这些社区居民对于社区自身的活动可能还谈不上自我管理,此类社区应该采用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社区所在城市政府通过行政行为在社区管理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扮演重要角色,从宏观政策的制定到微观行为的具体实施,城市政府应当全面参与其中,把握社区管理和各项活动的发展方向。

5结语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于中东部城市欠缺一些。西部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和水平不仅存在大发展的问题,还存在向中东部城市社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机制看齐和迎头赶上的问题。因此,西部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不仅需要发挥社区居民大力参与,更需要当地城市两级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切实帮助。

作者:韦文祺 单位:陕西省建工集团总公司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