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社区模式

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社区模式

摘要: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管理后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取社区全科医生管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及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全科医生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及自身管理水平,同时也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全科医生

糖尿病作为典型的内分泌代谢型疾病,不仅会出现高血糖这一主要特征,同样会引发患者出现疲乏、无力、多食、多尿等问题,甚至还会诱发多器官病变等问题,进而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1]。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又被称之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占糖尿病发病概率的90%,2型糖尿病发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体内组织对胰岛素产生排斥,最终导致患者体内糖脂代谢发生异常,而高血糖正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性服药,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常常会出现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服药中断的欲望,为此需借助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服用治疗依从性。本文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全科医生管理后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32例,女15例;年龄35~73岁,平均(55.28±2.65)岁;病程8~22年,平均(14.13±1.46)年。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4.97±2.49)岁;病程9~21年,平均(13.28±1.3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管理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饮食规划及用药疗程进行指导。⑵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行社区全科医生管理干预:以全科医生为主组建糖尿病管理小组,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教育。①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②借助家庭随访及电话随访形式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询问指导,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服用疑问进行有效解答,确保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服用的安全性。③全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升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保患者能完全掌握血糖控制方法,同时通过定期开展2型糖尿病知识健康讲座,帮助患者了解到运动锻炼、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对血糖监测仪器的应用能力。④对患者进行运动护理干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以及体育运动的偏爱性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确保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频率在患者的身体承受范围之中。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可采取散步、上下楼梯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每天在餐后的半小时之后开展体育锻炼。在体育运动锻炼前提醒患者着宽松衣物。⑤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总热量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个人体重以及日常运动量来制定每日食谱,嘱咐患者每日多食清淡、纤维类以及低脂低糖的食物。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引导患者自主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型糖尿病患者极易初夏下肢末梢神经受损问题,因此需要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足部护理,避免糖尿病患者发生极为严重的并发症。⑦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缓解自身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进行时刻观察,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药物治疗的信心。观察指标:⑴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FPG控制及2hPG控制的正常指标为3.9~6.1mmol/L,HbA1c的参考值为4%~6%。⑵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干预后的自我管理水平:在管理干预后应用自制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来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分为血糖监测自我管理、医嘱遵循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及饮食自我管理者这4个方面,每一方面均为25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③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患者能完全做到血糖监测自我管理、医嘱遵循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以及饮食自我管理内容3分,偶尔做到2分,不能做好1分。①优:最终得分超过22分;②良:最终得分16~22分;③差:最终得分<16分。治疗依从率=(优+良)/总例数×100%。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比较: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8,P<0.05)。见表2。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见表3。

三、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所致,若患者机体始终处于高血糖状态,其机体内的血管、神经以及各个脏器器官都会受到慢性损害,进而导致各个机体组织发生功能性障碍,最终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2]。2型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现阶段的临床治疗手段中并没有根治该疾病的药物,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在长期服用降血糖的药物进行疾病控制,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服药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有效的管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有着极大作用,同时也可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社区管理干预中开展的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运动干预、心理干预以及饮食干预等社区管理,可确保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对自身病情的有效控制[3-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及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开展社区全科医生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值得在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莹.基于“互联网+”理念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6):52-53.

[2]谢志峰,谭咏红,李伟鹏,等.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的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4):115-116.

[3]陈卫霞,王启,戴冬霞,等.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探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4):66-68.

[4]成传芳,陈园园,郭善萍,等.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0):54-57.

作者:姚伟华 单位: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