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例6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1

出院随访是护士和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医院走向社会积极有效地延伸服务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近年来,患者及其家庭对自我调理、病情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需求逐渐增加。但医院和家庭普遍存在脱节的现象。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保健服务现状及社会需求的调查,探索医院对出院患者的服务向家庭延伸的有效途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选择本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50例,将患者在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32例,女93例,年龄16~70岁,平均(43±8)岁,1型糖尿病64例,2型161例;延伸服务组:男136例,女89例,年龄18~72岁,平均(45±7)岁,1型糖尿病患者66例,2型1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分型、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接诊,进行床边健康教育,定期集中讲课,出院时行出院指导;延伸服务组患者除接受上述指导外,出院后1周内电话或上门随访,以后每2周一次,1个月后每月一次,并建立随访档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状况、是否执行了出院时的健康指导、是否遇到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并征询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两组患者均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血糖检测。血糖控制标准及疗效判断:空腹血糖在4.4~6.1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在4.4~8.0mmol/L之间为控制佳,8.0mmol/L以上为控制不佳。医院从保健服务中心和病区责任护士中选定资深护师6人组成保健服务小组,其中管理者2人固定,其余4人兼职,她们临床经验丰富,态度和蔼,富有爱心,沟通能力强,具有人文关怀理念,随访工作,由病区责任护士具体执行,护士长全面监督,建立专册登记随访方式、次数、和基本情况。

2结果

对照组225例,血糖控制佳144例,不佳81例,血糖控制率64.00%;延伸服务组225例,血糖控制佳198例,不佳27例,血糖控制率88.00%。两组比较,χ2=3.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除遗传因素外,糖尿病是一种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已是公认的事实,饮食不合理、缺乏锻炼、吸烟、缺乏依从性……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因此,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服务,是医院临床整体护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3.1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服务的必要性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易致人死亡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协同努力,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医护服务。实施社区医疗保健制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其职责、作用有限,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家庭对健康保健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医院是高水平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其功能与职责及服务理念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医院把服务延伸到院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

3.2对糖尿病患者延伸服务可提高健康指导的依从性

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医瞩、指导的服从或遵守[2],表现在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患者的依从是治疗有效的基础。依从性低是当前出院患者的较普遍现象和保健重点,有人认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3]。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对医生护士的嘱咐会逐步淡忘,依从性降低。延伸服务能监督患者遵从健康指导的内容,维持其依从性,继续认真遵守医嘱。有报道约84%的患者愿意接受随访和健康教育[4]。患者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联系,不仅增加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也给患者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平时电话随访中可以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的干预,及时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行为。

3.3延伸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最有说服力的指标之一。患者满意延伸服务的这种形式和内容,说明这种护理工作的扩展形式,将服务延伸到院外,避免了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解决了患者出院后护理不足的问题[5],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状态,且不断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护理工作,它不仅是一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而且能体现出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张缨,洪水玲,裘佳清,等.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499.

2刘琳,岳淑英,李金丽,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制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30~332.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

 

糖尿病是慢性、全身性、终身性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引起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乃至生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2]。作为整体护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纠正不良健康行为、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举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 10 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符合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 90 例,其中男 43例,女37 例,平均年龄 56.5 岁,平均病程 4.5 年。排除意识不清、病情危重、理解力障碍者。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糖尿病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降糖、对症治疗及护理中国论文网。对照组实施传统教育方法,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观察组则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诱因、血糖控制方法、运动疗法、糖尿病的并发症、每日进食量的计算方法、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低血糖的处理方法、自我检测血糖和尿糖、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教育。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达标情况效果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达标情况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达标

百分比(%)

观察组

45

42

93.3

对照组

45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3

1.1方法

两组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均选取充盈、粗犷开静脉部位上端血管,选取留置针(江西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穿刺,确保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并采用3M带透明贴(3M医疗产品企业部生产)进行固定,并将留置时间控制在4d内。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首先应向患者说明相关操作步骤,以及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的内容,确保患者输液以及穿刺部位高于心脏部位,进行输液操作后采用含量为50μ/mL肝素液药物进行封管正压操作,并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红肿、出血等症状。

1.2.2研究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留置针护理,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药物前将其加热到37~35℃,并在穿刺前期采用温度适宜的毛巾敷在穿刺部位上端5~10cm处,敷置时间约30min。患者睡觉前期应合理饮水,并按照季节变化合理调整饮水量,常规饮水量通常为300~500mL,每次进行肝素钠封管操作前采用含量为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对管道进行冲洗,然后再对患者进行输液,液体输入结束后采用绷带把外部套管、留置针两者轻轻环绕并进行内部固定,避免因习惯性摩擦致使内部留置针脱落。

1.3护理判定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留置针部位无感染、无堵管现象,患者身体状况完全恢复;一般满意:留置针部位堵管、感染现象较轻,患者身体状况基本恢复;不满意:留置针部位堵管、感染现象较为严重,存在病情加重现象。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护理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为66.00%,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早期干预

在世界临床医学的诊断中,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人体血糖增高为明显特征的人体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是由于人体内所含的胰岛素的不足以及人体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降低,而引起的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和水的代谢混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且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使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快速增多[1]。目前我国患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人数已经高达7800万人以上,由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属于终身性疾病,故长期患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会给患者身体的各个器官带来严重的损害,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情的控制与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干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故本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干预,后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不同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某社区的69例糖尿病患者,将其确立为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对象,69例糖尿病患者均通过国际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认。在69例糖尿病患者中,被诊断为患有1型糖尿病的有26例,被诊断为患有2型糖尿病的有43例;男33例,女36例;69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24~89岁,年龄超过60岁的有31例,年龄不超过60岁的有38例;文化程度:文盲29例、小学文化程度12例、中学文化程度6例、高中文化程度8例、大学文化程度4例;69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均在1年以上,其中2年以下的21例,2年以上包括2年的48例。

1.2方法 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综合干预之前先对患者的各项体能指标(患者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测量和记录,继而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治疗,其中综合干预治疗方法包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健康指导以及用药指导等。然后在进行综合干预后对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体能指标(患者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并将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3]。

1.3评判标准 本文的糖尿病控制评判指标是按照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所推荐的标准分别进行单项指标的判定。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的数据统计是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通过对所选取的69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趋于正常,现将对比结果公布如下。

在对所选的69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对6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之前,69例糖尿病患者中有52例的血糖指标不合格,只有17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处于平稳状态。但在对6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之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血糖良好程度由干预之前的43.5%上升到干预后的56.5%,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前后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χ2=14.54,P

3 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在临床医学中传统的单纯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式很难对糖尿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糖尿病护理进行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减缓了糖尿患者并发症的出现速度,为社区糖尿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4]。通过国内外医学临床的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将糖尿患者的血糖、血压进行有效控制,是抑制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重要解决措施。因此,通过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5]。首先应先对社区糖尿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指导糖尿患者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学习,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健康服务咨询站,这样可以方便糖尿患者可以与社区的综合护理干预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还应在社区街道定期组织进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治疗预防护理讲座,邀请专业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专家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讲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相关治疗知识。在面对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时,应对其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疏导,为糖尿患者制定相关的1w的适合糖尿患者进行服用的医疗食谱,其中要对食谱中食物的规格进行严格规定,其中包括控制糖尿病患者每餐食物的总体热量、限制甜食、控制糖尿患者的吸烟饮酒状况,叮嘱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多注意对粗粮的摄入,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多吃糖分低水果以及其他含维生素多的食物,这样可以延缓糖尿病患者对食物的的吸收和消化速度,防止便秘的现象发生。当然,还应指导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因为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在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降低的同时,改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呼吸循环系统以及神经系统。

参考文献:

[1]陈晶华,高Z,邓风清.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03(11):28-30.

[2]欧阳素琴,赵林,杨勇.北京市东城区小黄庄社区老年糖尿患者群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1,12(04):301-303.

[3]伊力努尔・阿吉,李舸,宿守利.北京市怀柔农村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07(29):554-555.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5

参考文献是帮助读者把作者的学术观点和文献作者的学术观点更好的区分开来,这样也是为了避免让人误会是剽窃或者抄袭他人的作品。关注学术参考网,随时随地的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糖尿病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

[2]常利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3):174-177.

[3]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护理论著,2014,33(22):143-144.

[4]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0):6798-6799.

[5]王海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探析[J].大家健康,2011,5(6):47-49.

[6]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17):3482.

[7]李玲,段春梅,张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2):30-31.

[8]李旭亚,杨萍,周丹.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1-422.

[9]邱翠琼,吴秀燕,张广清.糖尿病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2008,2(3):58.

糖尿病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

[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7-29.

[3]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8):1096-1097.

[4]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31-232.

[5]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2):143-143,145.

[6]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5-96.

[7]白羊,章永垒,黄奋飞,等.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6):105-108.

[8]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0):6798-6799.

[9]朱丽.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5):48.

[10]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17):3482-3483.

[11]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4-976.

糖尿病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芳.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1(2):150-151.

[2]邱翠琼,吴秀燕,张广清.糖尿病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2008,2(3):58.

[3]杨健英,潘亚雯.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22):5197-5198.

[4]白昆霞,潘桂琼,谭丽君,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13,2(4):94-97.

[5]王金萍.糖尿病管理护理小组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262-263.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糖尿病;临床护理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09-02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等导致的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终身性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传统的糖尿病护理大多以内分泌科为核心,因此,导致护士只关心本科患者的行为方式。对糖尿病进行治疗,也需要患者主动配合,需要患者对糖尿病的治疗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本次研究中,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临床护理的作用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女性41例,男性39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4.6±2.4)岁。除内分泌科外,神经内科15例,普外科17例,老年科9例,肿瘤科11例,产科5例。

1.2方法

糖尿病护理小组由各科室护理人员组成,1名组长为护理主任,各科室成员为:内科护士长、外科护士长、肿瘤科护士长、神经内科护士长、产科护士长、内分泌科护士长、产科护士长、营养科护士长,各为1名;急诊护士、内分泌科护士、门诊护士各为3名。以自愿报名方法选拔护士。

护士考核由科室护士长与组长进行,主要以评估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检查、治疗、并发症、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等相关知识,并由科室护士长与组长给出考核结果。

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临床医生亲自授课,每周一节专题讲座,对护理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定期考核相关的专业知识,当所有成员对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熟练后,才能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根据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果,对所有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为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2]。

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应实现少食多餐制,饮食应当以少糖、无糖为主,饮食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为主。帮助患者培养起健康的饮食理念,养成定时定餐的习惯。

知识普及:许多病人对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必须要对患者详细解释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以及糖尿病的并发症等,提高糖尿病的认知率。当病人了解糖尿病后,才能重视治疗,让患者服从指导,遵循医嘱可有效减少糖尿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3]。

运动指导:针对患者目前的病情,制定出一套最适合于患者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制定运动时间、运动方法,从而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病情的变化,运动方案也需要随之作出更改。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必须按照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变更服药时间,以及服药剂量。通过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让患者了解服药的必要性、安全性、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且患病后身体会有许多不适感,也会有极大的经济压力,内心也充满对疾病的恐惧。多与患者交流,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与患者讲述糖尿病的特性,缓解患者心中的焦虑,并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可有效帮助预后。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尽量保持休息状态,避免过于劳累,导致病情加重。及时注意身体相关指标的变化。在护理过程中,可指导患者如何自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设计调查问卷,为患者建立护理档案,通过对问卷的填写,问卷分值为0~100分,可了解患者对服药依从性、血糖状态进行了解,并可获悉患者自我监测、饮食状态、糖尿病认识、日常运动等。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结果录入SPSS19.0中做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 ,以p

2 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血糖、服药依从性皆有良好的改善,患者在运动、饮食、自我监测、糖尿病认识等各个方面的评分,皆有显著改善,护理前后分数差异显著,(P

3讨论

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后,各科室之间能加强交流,在原发病基本有效治疗的基础上,也可使得糖尿病患者得到专业护理。护理组成员积极参与培训,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可有利于在糖尿病护理领域专业水平的提升[4]。可使糖尿病临床护理更加科学、系统、规范,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随着近年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对糖尿病的护理要求,以及管理能力也越来越高。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治疗将会伴随终生,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行血糖控制是关键所在[5]。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成立,在将原发性疾病都完全得到治疗的基础上,能显著提高医院护理水平。经过专业培训后,医院糖尿病专业的相关护理知识有了质的飞跃,使得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化。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患者血糖、服药依从性皆有良好的改善,患者在运动、饮食、自我监测、糖尿病认识等各个方面的评分,皆有显著改善,护理前后分数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

[2] 那薇,张丽芬,杨小平等.护理专科小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77-578.

[3] 李雪荣,齐乐.糖尿病患者的优质护理对策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3):525-526.

[4] 戴莉敏,真启云,方英等.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77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