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中本科人才培养初探

中外合作办学中本科人才培养初探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中外合作办学范围的拓展,国内外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更加丰富和深入。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之上,就中外合作办学中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存在问题等。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质量保障;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目前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三类。一是宏观论述类,研究内容涵盖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二是实例研究类,这类论文是以某一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或者某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为研究对象;三是专题研究类,研究内容聚焦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管理、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等。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出发,聚焦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总结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梳理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培养模式

Michelle将跨国教育的模式分为七种,包括国际分校、双联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并对每一种模式进行了定义[1]。结合我国实际,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分为整合型、嫁接型、松散型三种类型[2,3]。整合型模式以国外高校教育模式为主,除短期出国交流外,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国内接受“留学式”教育,经济压力比出国留学小。由美国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合作创办的昆山杜克大学就采用此模式。该学校教学团队主要由杜克大学教授和昆山杜克大学全球聘任的教授组成,课程设置采用杜克大学的通识博雅教育模式,学生毕业可获得昆山杜克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杜克大学的学位证书。嫁接型模式是指中外高校教学资源相互独立但又衔接在一起的较为固定的合作方式,一般采用的形式有“2+2”“1+2+1”等。上海交大密歇根本科双学位项目即要求学生前两年在交大密歇根学院就读,后两年可申请赴密歇根大学学习。松散型模式主要是指一些形式自由、规模较小、不定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去国外高校短期的学习、实习、毕业设计等,丰富学生的海外交流经历。

二、质量保障体系

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真正凸显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理念和品牌优势。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到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包含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架构和机制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理事长林金辉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内部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有师资、生源、课程、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他提出并较为深入地论述了构建中外合作办学的四个质量保障机制[4]。Riad发现由于合作办学涉及两个及以上国家,其利益相关者更加多元,包括学生、师资、合作双方、外部机构、社会环境等。他阐释了一种从上述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的质量管理模型,并列举实例来说明,建立有利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机制会促进合作办学质量总体提升[5]。薛卫洋认为政府和高校应同时担当质量建设的主体,在质量保障中发挥不同的作用[6]。宗平提出了一种“三横五纵”的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基本系统架构,分准备、实施和优化三个阶段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7]。

三、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全面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教学大纲、原版教材等,教学内容原汁原味;另一种是中方在外方资源基础上进行加工,如在参考外方教案后自制课件,使用原版教材与中文教材相结合等形式[8]。第一种模式保证了教学资源国际化,能够将学生浸泡在国外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之中,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王黎生总结了英语教学的经验,如根据成绩流动分班、打造英语第二课堂等,通过此类教学模式训练的学生与非合作办学同等层次学校的学生相比,四级、雅思通过率有明显优势[9]。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方面,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内普通高校存在诸多差异。罗烽结合中英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思考,发现英方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了实物教学、大作业、教学录像、专题讲座等方式来优化教学效果[10]。熊静漪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小班授课、外语教学、使用原版教材等方面,有些教学模式不同于学生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方式,学生在消化吸收时存在一定困难,在全方位引进国外优质资源的同时还应尽量避免文化冲突[11]。总的来说,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1.教学内容。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内容多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中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形成渐次深入的课程模块,培养方案中实践和实习环节比重高于国内普通高校。2.教学方法。中外合作办学大部分课程是采用全英文、小班化教学,强调互动,有的还开设专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学形式多样,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之外,还包括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实地调查、课外辅导等。3.课程考核。国内普通大学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较大。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则更多依据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多样,平时作业、小测验等占很大比重,且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

四、存在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使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中国学生。由于涉及跨国高校合作和中外教育体制本身的差异,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办学层次和生源水平整体较低;二是学科专业设置重复;三是重审批轻监管,师资队伍建设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欠缺;四是部分学校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商业化倾向严重;五是地区布局和发展不平衡[12]。教育部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建设总体目标,规范了办学过程管理。

作者:栾海燕 周金其 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