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发展论文2篇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发展论文2篇

第一篇

1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

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有其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又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这里面既包含着企业自身的问题,也面临着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同时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保护等。

1.1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制约其在低碳经济下的发展

由于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有限,吸引不到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精英,使得中小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企业发展的前景不明朗,在吸引投资和银行贷款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困难,研发资金短缺导致技术革新的步伐不能加快,错失把握市场机遇的机会;再者,许多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前进道路上存在投机心理,不能掌控好低碳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缺乏企业长期经营的战略思考,即使进入低碳经济领域也是因为看到其它企业的进入而非看到了低碳经济的未来,这样的结果是不能持之以恒的坚守企业自身发展方向。

1.2低碳经济下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高碳经济对地球生态和人类未来的不利影响,许多国家和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上走在前列。国内发展低碳经济最成功的无锡尚德光伏太阳能电池,但核心材料(高纯度多晶硅)依然受制于外国企业,即使在西部上马的风能发电机组也有许多是进口设备。在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不能抱团组队对抗外国企业,反而是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品一经面世就会受到国内大企业的打压和竞争对手的模仿,导致本来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生存都会成为问题,也就谈不上发展和壮大了。

1.3低碳经济下的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虽然我们在一路上涨的汽油价格中知道了选择节油性汽车的重要性,在强制性的要求购物塑料袋不能免费政策中知道了国家要发展低碳环保经济的决心,但是我们依然没有看到更有利的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提了许多年,但我们依然能看到地方GDP背后有着大量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产值的支撑。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成本但是单单依靠市场的力量和企业的能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宏观调控手段有力保障。而普通消费者在产品价格上更多的会选择价廉而非低碳高价商品,这就需要国家财政的补贴而非仅仅环保意识的觉醒。

2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只有直面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才能相应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有针对性的处理好中小企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境。

2.1为中小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应政策,引导产业资金合理的流向低碳经济领域,使得有能力、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能得到相应的资金投入,保证低碳技术的研发资金不断层,研发人员不流失;其次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能生产;最后在政绩考核上突出绿色GDP,规定单位GDP的碳排放标准等。

2.2中小企业要完善企业自身管理

首先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内功建设,规范企业管理,建立企业在未来低碳经济领域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通过战略来指引企业在低碳经济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战略规划的指导并严格执行的举措来避免企业的投机心理。其次中小企业之间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或者政府引导成立相应的联盟,抱团壮大资金、技术实力,通过联合发展来应对外国企业和国内大企业的市场竞争。

2.3加强舆论和宣传引导

借助媒体有关的低碳环保公益广告,使人们能认识保护生态、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经济性,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鼓励电视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多宣传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中小企业典范,使中小企业发展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中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外,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中小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致力于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对策支持。

2.4成立低碳经济环保基金

可以由国家财政和社会公益组织发起成立低碳经济环保基金,对那些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小企业进行奖励,为中小环保低碳型企业提供紧急资金补贴、援助,帮助这些企业度过难关;对那些能在低碳技术上取得明显突破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低碳产品提供价格补贴,以保证其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以引导人们多购买低碳环保产品,以做大低碳产业链,用规模发展来降低低碳产品的成本,使这个行业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2.5建立单位产值的碳排放标准的认证体系

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对各行业和领域进行调查,掌握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产品的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然后依据国家节能减排整体规划,结合实际调查中的情况,制定出不同行业领域产品的单位产值碳排放国家标准,使之成为一个类似ISO质量认证体系的标准,使得产品的碳排放指标能成为行业内的指导标准。对于那些单位产值碳排放超标的产品将不纳入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招标采购范畴,对于生产超标碳排放产品的企业将不享受政府优惠政策,限制银行资金贷款,不纳入低碳行业的国家财政补贴范畴。

3总结

建设绿色家园,恢复生态地球,避免高碳排放的温室效应将会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因此建设低碳经济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中小企业应该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把握好发展时机,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戴发山 曹江琴 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二篇

1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现状

2011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为101301.673亿元,而大型企业产值为5323亿元,占东部地区总产值的45.67%,比2010年降低了0.8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的产值为60547.16亿元,占总量的54.63%,同比2010年上涨了0.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产值46467.67亿元,占当年总产值的42.02%同比2010年上涨了1.03%,小型企业的增长刺激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提升了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在大型企业潜力逐渐耗尽的情况下,小型企业的快速崛起无疑是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利润比重也在逐年上升,据2011年的数据统计,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利润所占比例占利润总额的52%,比上一年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

2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困境

尽管中小企业在发达地区正在以良性的方式发展,但是中小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困境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下一步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渠道,内部融资包括职工集资、产权所有人投资、盈余公积金等;而外部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股权融资等。内部的融资能力相对较为有限,主要靠外部。在我国的融资体系中,企业间的拆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也就直接地堵住了企业的一条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向不特定的人集资也同样不受法律保护,而且如果这种违规的自己方式数额过大的话,还会受到刑法的制裁,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应罪名。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牢牢地垄断了信用中介业务。然而,在银行贷款中中小企业有存在贷款难的问题,这主要源于中小企业贷款数额相对较小,而还款能力较差,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也不像大型企业一样拥有较强的担保能力。特别是国有企业拥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担保模式,显性的担保主要源于国有企业又有较多的资产可供抵押,隐性的担保表现为国有企业背后的政府信誉。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贷给大型的国有企业,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

(二)治理模式相对落后

在当今世界存在两种公司治理模式,一种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交叉持股型的企业治理模式,另一种是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型公司治理模式。不同的治理模式源于不同的产权结构。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股权较为集中,并且多为家族企业,这就很容易导致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剥夺性治理问题。所谓剥夺性治理问题就是由于股权的集中导致小股东的利益被大股东剥夺。这种问题具体表现为关联交易、内部人控制等。而且,在这样的模式下,经营者与产权所有人统一,并且,在管理层往往会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这些落后的治理理念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并不雄厚,对利润的渴望极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所有人往往追求短期利润,不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企业生产产品大多都是模仿其他类型的产品,或者主要靠购买相关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潜力,很难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并形成自己的品牌。

3解决对策

(一)鼓励中小银行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的问题,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贷款数额相对较少,业务相对分散,这样的贷款模式决定了大银行不可能青睐于中小企业。所以,改变当前银行业的格局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应当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中小银行发展,走“小金融带动小实体”的路线,中小企业的需求与中小银行的需求刚好契合。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间力量,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起到的是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行业协会是企业自发组成的自治组织,其功能是对企业进行监督、业务指导、提供服务等。由于行业协会产生于行业内部,所以对相关行业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也有更多的融资渠道,这些正是中小企业所急需的。而且行业协会的发展也有助于行业内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

4结论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标志着民间资本的扩张,有利于增加市场活力,促进就业。然而,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融资困难、管理落后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银行业格局发生变革,需要社会组织的兴起,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指导作用。

作者:李鑫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