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情绪管理论文2篇

高职学生情绪管理论文2篇

第一篇

一、高职学生情绪的特点

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不同,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没能进入本科院校而由社会和家长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使他们产生了较强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意,都以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为荣。虽然高职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很多家长和学生心中,高职院校比本科院校要差很多,上了高职就低人一等,加之社会的偏见等因素,使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影响了他们在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提高高职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意义

如何提高教师和高职学生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与学生生存的关键问题。第一,有利于在校园内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情绪管理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通过情绪管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三,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情绪管理,培养同学们知念感恩、乐观积极、不畏艰难的良好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第四,有利于学习的顺利完成。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高职学生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专业技能,需要更高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证。

三、具体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梳理了高职学生的情绪特点,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需要加强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一)正确认识自我

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会产生相对应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产生好的心情,从而促进人的进步,但过分的喜悦与满足往往会使自身误入歧途,而消极的情绪虽然会给你带来悲伤,但只要正确认识、表达适度,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及时的发觉自己情绪的变化,当产生积极情绪时,我们要理性的看待,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产生骄傲自满或是盲目乐观的态度;当产生消极情绪使,我们也要正确看待,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全面地了解自己,放下心里包袱,减轻压力,转化负面因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保持轻松的心态。

(二)正确认识情绪

情绪作为一种生理反应,是外界因素与内向信念的统一,因此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情绪具有周期性的规律。普通人的情绪变化在某一时间内都会经历平稳期、高潮期和低落期。在平稳期内,人的生活行为比较规律,情绪比较稳定,在高潮期和低落期来临前,生理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改变,也都有类似预警的信号发出,因此我们应教会高职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了解并掌握自己的情绪规律,学会顺应自身的情绪变化,依据其周期性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不刻意强求,方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合理表达

情绪的管理不是简单的压制,而是分析出形成原因后,以合适的方式适度的表达。我们应教会高职学生运用“情绪管理法”掌握情绪的合理表达方法和合理宣泄途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来讲,正确表达情绪可以缓解自身的压力与烦恼,并且增进与他人的沟通和了解,抒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对于管理部门来讲,“疏堵”结合,“疏”重于“堵”的管理方式可以减缓矛盾的发生和激化,避免紧张局势的出现,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可选之路。

(四)积极调节

每个人对于每件事物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调节方式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我们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开设情绪与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咨询中心、开展课余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同时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以上的途径,学习相关知识,接受相关的训练,更好的认知不同情绪的感受,掌握调节与控制情绪的办法,尝试用换位思考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比如参加学校内的社团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参加社会公益等,不但调节了自己的心情,丰富了业余生活,更为社会、为他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五)及时补救

由于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若短期内无法有效调节,就需要他人和学校老师的及时干预,以免出现严重后果。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主动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把内心的苦闷和压力及时的表达出来,或是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及时就医;另一当面,高职院校应加强情绪与心理问题应急处理反应机制,构建起由家长、同学、辅导教师组成的关系网,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心理辅导、谈话交流、户外散心等形式加以解决。

作者:朱劲松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高职学生情绪困扰的状况

对于情绪觉察能力差的学生,这种冲突就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烦恼,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较长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累积成心理障碍。部分高校的调研表明,约有20%~2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高职学生由于经济状况的困扰和学业、就业的压力,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持久的消极情绪体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类:自卑、焦虑、抑郁、易怒等。这些负面情绪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表现为没有安全感,对未来的前途很悲观;形成过度内向的交往障碍,不能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在与人交往时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也都有消极倾向;甚至导致自我封闭,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情绪管理的内涵

(1)觉察情绪,培养情绪认知能力。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是愤怒,是焦虑,是忧伤,是委屈,还是失落等,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在此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健康情绪不是指时刻处于阳光状态,而是,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情绪应与他所遇到的事件呈现出一致性,从而慢慢接纳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并像对待“朋友”一般,与它相处、沟通,从而认识到这些负面情绪到来的真正原因,找寻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调节负面情绪。

(2)接纳正常的情绪,并调节自己的情绪。对高职生适用的积极调节方法主要有:①转移和升华。通过参加运动和培养爱好等,将蓄积的能量释放出来。②倾诉。特别是写心情日记,在写的过程中,内心慢慢平静,能较为理智地对待情绪背后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③认知重建。情绪ABC理论表明,引起情绪反应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事件的发生与否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进而调节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催眠暗示和想象放松等来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合理地表达情绪,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情绪,可以让他人了解你,同时他人因为你的真诚,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真诚、更牢固。通常,当一个人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内心的感受上,急于寻求摆脱这种情绪的方法,此时情绪表达的方式往往会不大恰当,更多的是指责对方。所以应当在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基础上,恰当地表达情绪,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而言,情绪表达需要考虑对方的特点,譬如对方的气质、性格等,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有时需要及时表达情绪体验,有时需要延时表达情绪体验;还需要考虑情境因素、看场合,要注意他人在看到某种情绪表达后的内心感受等。

(4)陶冶情绪。面对具体的情境,除了需要适时管理情绪,情绪管理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及锻炼,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了,情绪自然也就会规律,稳定了;培养至少两项兴趣爱好;照顾或帮助他人;时常听轻音乐或者大自然音乐;与情绪稳定的人交往;至少有两个可以谈隐私的知心朋友。

三、情绪管理的基本途径

3.1特色课程与活动的开展

某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开设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其次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相关知识,再次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进行体验。这一切课程与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此期间反思、体验、领悟和成长。

3.1.1团体心理辅导

该院的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素质专用周”的形式开展。它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1)课程的开展。“情绪词汇大比拼”环节,学生尽可能写出描述情绪的词汇,进而引导学生将这些情绪词汇进行归类,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有了情绪情感的存在,人们才能体验到喜怒哀乐,也才有生活的乐趣和世界的丰富多彩。“情绪红绿灯”环节,指导老师要求每组学生表演自己所写的任意两种情绪,引导学生理解情绪的含义以及情绪表达的方式,进而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自我负性情绪探究”环节,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回忆曾经经历的一段负面情绪,找寻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积极地应对负面情绪,明白情绪本身没有“好”与“坏”,只是这些“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引发破坏性的行为,因此害怕这些情绪的到来。每个情绪的到来是带来内心的消息,它是一个非常忠诚于内心的信息员。每当情绪来临的时候,建议大家先说一声:“谢谢你的到来”,然后深呼吸,告诉自己:“平心静气,认真聆听情绪带来的消息”。从而会更有智慧选择思想和行为,让事情如愿发展。“情绪故事分享”环节,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觉察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接纳这种情绪,同时进行合理的情绪表达,并且这种情绪表达更多地是谈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不是指责他人。“遭遇、反应、处理”环节,学生面对七个生活情境,表演出可能的情绪反应,从而共同探讨合适的处理方法。同时讲叙“情绪ABC理论”,使学生明白,事件本身无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对事件的看法,从而调节情绪。“我的心情我做主”环节,学生分享快乐事件,表达快乐情绪,传递快乐情绪。

(2)指导原则。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者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学会倾听。指导者要倾听所有的成员,而非正在发言的人。为做到这点,指导者要扫视全体成员,观察他们非言语的姿态,包括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空间距离、沉默等。其二,反射(反馈)。在倾听的基础上,指导者需要重述发言成员的话语,如此可以帮助正在发言的团体成员更为清楚他正在说的是什么,同时让他知道指导者了解他的感受。其三,澄清。指导者帮助成员澄清,可以帮助该成员成长,也可以让其他成员参与,进而形成兴趣与能力。其四,提问。团体辅导的难度在于:在每个环节活动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加以引导,每一位学生在分享之后,指导老师进行简洁的总结,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分享得到了认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分享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度的挖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

3.1.2大学生心理学理论课

较之团体心理辅导,该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学”任选课更注重于理论的讲授与案例的分析,分为几个切合高职学生实际需要的模块,如绪论(大学生心理学简介)、自我意识与发展、爱情心理学、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在情绪管理模块中,结合典型案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情绪管理与调节的理论,具体包括情绪的含义,情绪的类型、情绪表达的方法、情绪管理的意义、情绪管理的内涵、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等。同时,结合高职学生实际需求,重点探讨高职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如何看待负面情绪,以及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另外,自我认识的发展,也是学生情绪管理的基础。一个班级学期末的论文共收回180篇,其中近100篇涉及情绪管理方面。

3.1.3其他活动

除了课程的教授,还需要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要引导大家关注负面情绪,努力发展积极情绪。例如,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相关科普知识,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进行情境体验。在该院每年一度的“我爱我”心理健康节上,以“阳光心情”“我的心情我做主”等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关注个人情绪,主动地进行情绪管理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2教育工作者的引领

人的情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应在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力量下开展情绪辅导。首先,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情绪要高度敏感。对于有异常表现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并将异常情况告知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共同跟踪观察和疏导;其次,要加强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做学生情绪的引路人。这样学生在与教育工作者接触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良好的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进而受到感染与鼓动;再次,应走进学生日常生活中去,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困难与情感困扰。譬如,教育工作者要多下宿舍,多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多进行深入沟通与访谈,对学生的情绪等进行及时的疏导与帮助,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四、结语

情绪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人际关系、能力发挥、学习成绩、职业生涯等,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工作者,教师等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工作群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感染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觉察自身情绪,及时地调节负面情绪,合理地表达情绪。

作者:刘英 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