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初探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初探

摘要:上市公司是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对其发行的股票进行批准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进行集资,并且广泛的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并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大,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各界高度的重视。企业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更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管理漏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以及讨论了上市公司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会出现的问题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控评价体系

一、上市公司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政府也颁布了诸多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明确的规范。近年来,很多上市公司纷纷建立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以此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是,即使如此,仍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员工消极怠工等现象,因此,对于上市公司,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有效地监督与评价体系,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就形同虚设,内控制度的评价体系在上市公司的发展中尤为重要。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历史,但是就目前而言,仍然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很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都是分散的、不连续的。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建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实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促进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评价是上市公司内部的一个信息反馈渠道,有助于上市公司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也可以实现公司内部控制执行的全过程的监控,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内部控制评价以内部控制计划与目标为依据,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对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消极隐私进行制约,促进上市公司内部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对于其自身目标的实现,促进公司内部对于风险的认识,加强公司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效地为上市公司配置社会资源,更加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内控评价主体不明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包括了评价方的注册会计师以及被评价方的内部审计人员,甚至还包括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以及公司全体员工。其中,注册会计师需要在了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按照要求来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涉及多种行业,其自身公司的经营范围与经营活动,甚至是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复杂程度也都不相同,很容易受到外界经济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之间可以承受的风险程度相差也相对较大。因此,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仅仅依赖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考核并写出审核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范围。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必须要保持内部化,根据不同的主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评价。

(二)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不明确

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就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我国现有的两部《内部控制规范》与《内部控制指引》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偏颇,因此,都不能作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我国目前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采用的是传统的三要素理论,这其实就是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以及控制程序三要素所组成。而在实际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只局限于资产保护、岗位分工、记录与控制等要素,这就对职业道德以及专业胜任能力等重要因素的评价产生了忽视,因此,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不明确。

(三)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统一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是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行需要遵循的目标。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提出,注册会计师要在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内部控制设计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与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审核意见,注册会计师还应出具审核报告。大多数上市公司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已经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出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建立特点,内部控制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而我国在这方面尚且出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评价体系。并且,我国的上市公司并非出于一个行业,因此,上市公司之间没有可比性。虽然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会上需要其表明监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意见,但没有完整的内控制度,没有标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三、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公司结构,完善公司机制

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运行需要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全面的健全。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既是法人治理的监控对象,又是内部控制的监控对象。董事会在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负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修改和促使其有效运行。上市公司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时,可以引进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可以及时地了解内部控制的信息以便及时地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些信息,保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控。另外,上市公司中监督内部控制也是监事会的职责所在,通过两者的协调沟通,对信息进行再整理,达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双重监管。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关键所在。

(二)加强信息交流沟通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规模相对较大。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沟通就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但是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下级部门反映市场信息以及上级领导对下级部门的操作指示都需要信息的交流沟通才能完成。而加强信息交流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上市公司要更加完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公司之间的交流需要有一定的平台,各个部门或者岗位可以随时了解公司内部的岗位信息以及运营情况,同时,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以及发展状况。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对公司内部控制以及业务特点进行系统的改进。其二,上市公司中员工数量相对较多,管理较为复杂,因此,更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平台,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与监督,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加强领导层与员工之间的联系,促进公司的发展,继而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上市公司由于自身经营情况的不同,因此,其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也不相同。但是由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已经被上市公司所熟知,因此,政府要根据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不同,对于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即使行业不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也都可以相同,因为上市公司其经营范围较为广泛,对于社会的影响极其重要,有必要促进上市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的建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公司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其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公司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自身公司发展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良好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上市公司发现并克服公司内部缺陷,找出并改善公司内部较为薄弱的环节,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应对风险,实现上市后公司的战略目标,有助于审计人员制定合理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更加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7).

[2]曲洪坤.山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分析[J].时代经贸,2015.

[3]王泽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内部控制,2013,10(19).

作者:严冬梅 单位: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